无锡七大古镇排名(无锡八大古镇)
1、惠山古镇
无锡惠山古镇确实很漂亮的,值得一玩,还经常有剧组拍戏,譬如前阵子的司藤,里面还有著名zg十大园林的寄畅园、天下第二泉及锡山惠山等名景点。另外好像外景区不收门票,也是人多的原因吧,鼋头渚的风景要看季节的,春秋季人才多。看前十名排的似乎还算都是约定俗成的那些名景点,没大问题。
惠山古镇景区自古以江南第一山,锡山晴云、胜地名泉而闻名于世,风景资源独特灿烂。惠山古镇景区文物古迹众多、山水林泉俱佳。有风景名胜景点200多处,有古街、古园、古寺、古泉、古书院、古诗社、古祠堂等多种传统文化资源,时跨数千年历史。所谓唐宋元明清,自古说到今。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个44处,有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和无锡人民精神家园之称。
2、梅里古镇
梅里古镇被游客认定为是zg最良心的一座古镇,因为这是一个斥巨资重建的古镇,重建后却坚持不收取任何门票钱。这座古镇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古韵,也保留着相对完整的原始风貌,古镇里的建筑风格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在古镇内,统一的江南传统建筑特色,梅花街、梅花浜、三让街三条老街巷,串联起丝织坊、农耕园、琴坊,来展现吴地民风、民俗,河岸边种植梅花、垂柳等,一副活生生的江南水乡风景画。
3、荡口古镇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秀丽的鹅湖孕育了历史名镇,这里历史遗存众多。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历经数年保护开发,荡口古镇已打造成为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去无锡旅游时,不要错过。
4、巡塘古镇
巡塘古镇建于民国二年,也就是1913年,因临巡塘河且三面环水,古镇街河相依,好似一个小岛,故得名巡塘镇,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也是无锡南部重镇之一。巡塘河畔、三面环水。古镇上的建筑古色古香,十足的传统江南水乡味道。巡塘老街在巡塘河湾旁,三面环水,好像一个半岛,由五座桥梁联缀。街镇虽然不大,却古色古香五脏俱全。烟酒杂货、布帛、铁铺、茧行、猪市、饭馆、面店、茶馆、老虎灶、鱼肉菜摊、邮政、药材、诊疗所等,一应俱全。无门票开销,无喧嚣叫卖,无如织游人,走走拍拍,怡然自得。
5、荣巷古镇
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保护范围西到荣德生故居,东到荣子青旧宅,南到晴雨操场,北到荣叔良旧宅,这里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密集。荣巷古镇是zg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荣巷古镇有着近600年的历史,从明清以来,荣巷古镇的家族、其深厚的荣氏家族文化、商业文化、景观生态、著名的城市历史、农业文明、西方现代文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呈现出多种形式和地域独特性,构成了灿烂的文化景观。
6、玉龙潭明清古镇
在宜兴湖镇阳羡生态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有一片仿明清建筑群,又称玉龙潭明清古镇。古镇房屋形态各不相同,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青板砖铺成的小径古朴幽远。小桥流水穿梭期间,文化气息浓郁。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近年,全镇加大投入,发掘弘扬地方文化,整治村庄和镇区环境,升级改造景区设施,镇村魅力与日俱增。
7、南泉古镇
南泉古镇是被无锡市政府列入保护名录的十大历史文化古村镇之一。南泉古镇位于无锡的最南端,离无锡市区18公里,它是一个三面临水伸入太湖中的一个半岛。南泉古镇结构上目前保存得还较为完整,沿街有很多老房子还有住户,古镇内河流纵横和小桥密布,在繁华时期镇内商铺林立,市井繁荣,古迹建筑、名人故居遍布,自古以来就是锡南地区的商业重镇,古时有小无锡之称。
无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还保留了很多老街,古色古香,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无锡老街详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荣巷老街
荣巷老街是我国著名民族实业家荣德生的故居。曾经繁华的街巷旧貌,会让人觉得时光倒流。
有一个晴雨操场,建于1915年。外形美观,线条简洁,结构对称,二楼走廊,一楼礼堂和步道,正对操场,仿佛课间还能听到孩子们嬉闹的笑声
参观完荣毅仁纪念馆,可以吃一碗荣巷的小馄饨,凌姐的冷面,看老街含蓄内敛的生活,听老人们的谈笑风生,简单平淡的生活流淌。
交通指南:地铁2号线荣巷站
南泉老街
这是无锡市政府列入保护名单的十大历史文化古村镇之一。它是离太湖最近的古镇,保留了传统的生活元素。走在老街上,感觉整个人都平静下来了。
年,**《沐浴之王》在这里拍摄,老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年轻人背着背包来寻找老街的沧桑和繁华。
至今仍保留着江南沿江的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它被命名为南方泉,因为在老街的中心有一口名叫华凯方泉的古井。繁华的时候,繁华的时候,惬意的时候。
交通:地铁1号线南泉镇站
大窑路
有人说,到无锡,惠山是眷恋,点化湾是治愈,太湖是飞翔,古运河是幻境。而梦的深处悄悄通向南池塘上的大姚路。
小瓦马头的砖墙,落花格子窗的回廊,绿柳依依的古桥石板路,除了看江南水乡,不能错过这里明代到清代的砖窑遗址。有40多座古窑,极为珍贵。
交通:77路公交车或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步行即可到达。
许舍老街
徐舍原名河西,周围有雪浪山、徐舍山、虎山等山峰。风景如画的长光河在附近徘徊,流入太湖。
徐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这里不仅先后有15位文人,而且有着悠久的商业历史。光绪九年,无锡第一家茧店——琦君茧店在这里开业。
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徐舍老街会设集市。从黎明到中午,方圆十里坝村的人们推着手推车进来。边肖强烈建议你去看一集,漫步在古老的村庄中,看看原始的农村氛围,体验简单的快乐和满足。
交通:公交77路直达,或地铁1号线长广西站转105支线、大福小区线等。
礼社古街
栎社位于惠山区禺期镇,始建于南宋。有石街和游廊护岸两座桥,形成九巷十三入口的邻里布局。著名经济学家孙、薛暮桥从这里走出,幽深的古街记录了明清至今的历史印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在这里传承。古代的美食,比如礼饼、礼饺等。一直管理到现在,同样的生产技能。
如今在栎社,依然可以看到戏班唱戏~在这里,时间变得很慢,伴随着耳边悠扬的锡剧歌声,抚慰着现代人浮躁的心。
交通指南:628路、607路、673路等公交。
在公元010年至1010年的元朝,人们首先在唐荀河上建了一座桥,并把它命名为唐荀桥。沿河重新规划,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商铺鳞次栉比。因为小镇位于唐荀河畔,三面环水,所以得名“唐荀镇”。
绿瓦屋顶,雕梁画栋,茶楼虎灶上完整的板凳,明晃晃的锅,干干净净的杯子,仿佛就等着客人
巡塘古镇
《雷雨》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大师》周朴园的原型,据说是无锡周信镇的创始人周顺卿,因为周朴园在剧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无锡是个好地方”。
当时有煤铁大王之称的周顺庆,为了桑子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达300多米的“十”字形新兴街镇,开街、造市屋、架桥、开店。
俯瞰这个城镇,它看起来像一只展翅的凤凰。街镇是凤凰的身体,穿镇而过的河流是凤凰身上的一对翅膀。
交通指南:地铁1号线金桂园站下车,59路、105路下车,步行即可。
周新老街
钟毅街的名字很特别。明末,江阴军民抵抗清兵,守城81天,弹药耗尽,最后无人投降。为了纪念这段无畏暴力和英勇斗争的历史,这里被命名为钟毅街。
隐隐于市,钟毅街并不喧闹,但它是江阴的历史杰作,需要慢慢研究。水在城市中共存,动静结合。你可以在这里捧一杯香茶,看夕阳,读一个老故事。
交通指南:江阴305路、303路、302路
忠义街
年,长江老街沿河开发,56栋明清建筑错落有致。千米石板老街、大福蚕种场、王家石牌坊、上官云珠故居是其代表性景点。
这里街河并行,小桥相连,千米石板老街有幽径,让游客驻足感受这种“活民俗”。烧饼和月饼是长泾的金字招牌,承载着乡愁的味道记忆。
交通指南:江阴301、302路
长泾老街
湖老街位于宜兴花溪河以南,银湖路以北。这是一条不容易找到的宝藏街。
走进虎牢街,不仅有老虎灶,还有骑楼、背景墙、面馆、艺术品店的各种老物件这些元素营造了老街独特的氛围,就像一股风在山间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交通:宜兴249路公交车步行即可到达。
湖老街
丁蜀,宜兴,漓江长,蜀山寂静街老。老街,依山而建,依水而居,是所有紫砂人和紫砂爱好者都绕不开的一条街。
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到过宜兴十余次。有一天,他来独山游玩,爬上了山,远远地看着。他看到四周都是平原和田野,一条玉带贯穿南北。他觉得独山像家乡的眉山,随口叹了一口气,“这山像蜀。”现在有一个名字叫蜀山。
如今,在老街的紫砂艺人工作室里,“噼里啪啦”打泥板的声音伴随着幽幽的古琴音乐。树荫下,老人谈棋,老茶馆开水炉咕嘟咕嘟冒泡,古韵未褪,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交通:乘坐宜兴公交5路到155路,步行即可到达。
蜀山老街
太湖西岸的周铁古镇,有着2700年的历史,美丽的竹山,美丽的湖泊,古老的街道,古老的桥梁,古老的银杏树。可谓一步一步的历史,一步一步的风景。
周铁的标志是一棵1700年的古银杏树和古老的城隍庙。相传是三国吴栋孙权的母亲吴国太所种。百代的精华已经被吸收到古树的长根里了。
走在周铁的老街上,马市条的街面厚实而牢靠,东边的太湖干湿宜人。商店和行人都不慌不忙,出奇的安静。这么美的地方也是新铺设的大园花湾项目的工地!
交通:步行至宜兴公交240路、382路、241路。
无锡的老街有:
1、南长街。
南长街位于紫禁城之西,西华门外,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东华门外向南、北二街日南池。西华门外昔年只有北街,日北长街,达金鳌玉蝀桥之东门,南无直达之途,仅南府乐部及各项杂役人等居之,向无人行走,以东西二口之南端皆至天安门之垣,无门可出。
2、荣巷老街。
荣巷老街是我国著名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的故居所在地,位于梁溪路之南,现在的标准路名叫“荣巷街”。百多年前的荣巷街也应该是青石板路。
3、巡塘老街。
巡塘古镇建于民国二年,因小镇坐落于古巡塘河畔,三面环水故得名"巡塘镇",为无锡南部的重镇之一。现位于太湖新城尚贤河湿地公园内,南邻太湖国际博览中心。2003年6月2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巡塘桥被列入《无锡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荣巷街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北部东至青山西路、蠡溪路与河埒街道交界,南至梁溪河与蠡园街道相邻,西至青龙山与蠡园、惠山区钱桥街道毗邻,北以惠山为界与北塘区山北街道、惠山区钱桥街道相连。总面积223平方千米。2011年总人口642万人。辖9个社区:荣巷社区、太康社区、梅园社区、青龙山社区、勤新社区、桃源社区、龙山社区等。荣巷街道代码:320211002。
荣巷古镇,即无锡荣巷历史街区,有四大区域:无锡近代工商业发展历史展示区、荣氏家族史展示区、民居民俗旅游区和高品味居住区,位于锡市西郊,保护范围西到荣德生故居,东到荣子青旧宅,南到晴雨操场,北到荣叔良旧宅(不含荣叔良旧宅),这里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密集,面积约822公顷。
荣巷的历史价值十分特殊和重要。明正德始年,荣氏始迁于此,随时代的变迁与荣巷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如今的荣巷。清末至民国,由于荣氏家庭在民族工商界的崛起,给荣巷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从而留下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
建在荣巷公益小学内的晴雨操场十分罕见。荣巷至今还有一条长约380米的老街,100多组近现代建筑群,几百个建筑单体。全国古镇保护著名专家阮仪三在实地考察后说,荣巷建筑形式之多,品种之全,内容之丰富,在江苏省内十分少见,十分珍贵。
一、姓氏源流 荣(Róng)姓源出有三: 1、据《姓氏考略》和《吕氏春秋》载,远古黄帝时代,有个音乐家叫荣援,受黄帝命,与伶伦共铸造了12个铜钟,以和五音。荣援就是荣姓的始祖。此支荣姓的望族出于上谷。古代时的上谷,指的是今天的河北省的中部及西部等地方,《姓氏考略》上记载“荣氏望出上谷”。因此,上谷正是荣氏的发源之地。 2、以食邑地名为氏。据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上古(距今大约3000多年之时)周成王有个卿士受封于荣邑(在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称为荣伯,他的子孙便以邑为姓,相传姓荣。周代大夫荣夷公,其先人食邑于荣,以荣为氏,望族出于乐安。又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这一支荣氏出自周成王的卿士荣伯,最初聚居于乐安一带,古代的乐安郡就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后来逐步繁衍迁徙到全国各地。 3、出自清朝满洲旗人的改姓。清兵入关后,有满洲旗人改姓为荣,使荣氏的家族阵容更加庞大。在改姓为荣的满洲人中,最为有名的是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还有诗人荣涟、书画家荣林等。 得姓始祖:荣援(荣将)。荣姓的始祖,乃是黄帝座前的大臣荣将,或称为荣授,因此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至少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根据《姓氏考略》上说,在《吕氏春秋》有记载,据说荣授曾经奉黄帝之命,与伶伦共铸十二钟,以和五音,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始祖,也是荣后人尊为荣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荣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荣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约占全国荣姓人口的33%。(余略) 三、历史名人 荣氏的杰出子弟在历史上不断涌现。隋朝时,河北无终(今蓟县)有荣建绪、荣毗兄弟;金朝时有棣州人荣楫;明朝时琼州有荣王、荣王兄弟。清朝有绪年间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还有诗人荣涟、书画家荣林。近代有荣宝岩、荣元恺、荣瑞馨荣月泉……等。 荣广:字王孙,汉代鲁国人。从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尽能传其所学。 荣毗:字子谌,北平无终人也。父权,魏兵部尚书。毗少刚鲠有局量,涉猎群言,仕周,释褐汉王记室,转内史下士。开皇中,累迁殿内监。时以华阴多盗贼,妙选长吏,杨素荐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毗因朝集,素谓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毗答曰:“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素笑曰:“前言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赉绢百匹,转蒲州司马。 荣瑄:明朝琼州人。荣琇之弟,早孤,与兄荣琇事母以孝闻。 荣禄:清末大臣。字仲华(1836-1903),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1874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将军。1894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1903年病死。谥“文忠”。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荣庆:清末大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字华卿(1859-1917),号实夫。生于四川。历任侍读学士,山东学政,擢刑部、礼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清崇实录馆总裁等职。著作有《师友渊源录》、《茜园同人集》、《荣庆日记》等传世。 荣启期:春秋时期的学者。孔子游泰山,见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便上前问他:“为何而乐?”,他回答说:“我乐最多。天生万物,人为贵,我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我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我行年九十矣,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孔子听后表示佩服。 荣成伯:即荣驾鹅,又名栾。春秋鲁国大夫,左传》载:鲁襄工自楚国返,闻季武子袭击卞(鲁庄子食邑),欲不入,荣成伯赋《式微》,襄公乃归。又,季孙氏嫉恨昭公。昭公死,理应葬在鲁群公墓所在地阚(今山省东汶上县西南),季孙欲隔绝昭公墓,不使与先君同。成伯曰:“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纵子忍之,必或耻之。”季孙又欲为恶谥。成伯曰:“生弗能事,死又恶之,以自信也。将焉用之?”季孙乃止。 荣宗敬:又名宗锦,字宗敬(1873-1938),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德生之兄,荣毅仁之叔,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早年经营过钱庄业,从1901年起,与荣德生等人先后在无锡、上海、汉口、济南等地创办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一、二、三厂),申新纺织厂(一至九厂),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次年2月病逝。 荣德生:又名宗铨(1875-1952),号乐农居士。江苏省无锡荣巷人。荣宗敬之胞弟,荣毅仁之父,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北洋政府时期,历任江苏省议员和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时期,历任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和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是少数几个在1949年中国***取得政权后继续留在大陆的民族资本家。 荣毅仁:字继曾,江苏省无锡人,其父为荣德生,叔为荣宗敬,开创了中国棉纱和面粉的民族工业。历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改革开放后,受邓小平之命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当选为国家副主席。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0年度中国首富。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风俗通》记载: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以邑为氏。望出乐安、上谷: 上谷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保定、易州一带。 乐安郡:汉千乘郡,南朝宋始置乐安郡,隋置棣州,唐改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七十里,下辖广饶、惠民、高青等县。
1、无锡
来源于战国黄歇 “立无锡塘,治无锡湖”。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以湖名作县名称,名无锡县。
2、金匮
世传晋代郭璞曾埋黄金符匮于山下,为无锡城之巨镇,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合并复称无锡县。
3、扬名
宋代无锡古乡名之一,以“扬名天下”成语而得名。现为扬名街道。
4、梅里
宋代无锡古乡名之一,传为泰伯定居地,原称梅里。1929年即建镇。现名梅村街道。
5、河埒口
在古城西郊。宋朝有蒋姓沿梁溪河筑埂埒地养鱼而得名。1929年始有河埒乡,后为镇,现并入荣巷街道。
6、荣巷
因明代正统年间,荣氏在此聚族而居始得名。分上荣、中荣和下荣。1929年即建镇。现为荣巷街道。
7、周新镇
原名东绛(土字旁),明朝时因这里地势较高,又在西绛之东,故称东绛。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无锡工商先驱周舜卿新建街镇,取名“周新镇”。 1929年即建镇。解放后将周新镇改名为东绛镇。现为太湖街道。
8、南方泉
现名南泉,因镇内有一方泉而得名。1929年即建镇。为与北方泉区别,又在方泉前加“南”字。
9、胡埭
宋代原名湖埭,因毗邻太湖而得名。
10、硕放
1929年即建乡。取硕望桥与放鹰桥两村各一字而名。现为硕放街道。
11、坊前
因宋代有酒坊而名,1929年即建北坊前镇。现并入江溪街道。
12、东亭
原名隆亭、隆庭,因地处无锡城东十里亭所在而得名。
13、安镇
南唐时称堠村。明代称安家坟前,后安氏益大成市,遂名。1929年即建镇。
14、荡口
因位于鹅真荡之口而名。1929年即建镇。
15、甘露
古名月溪,因月照而名。后因甘露降地而名,或说是唐代建甘露寺而名。1929年即建镇。
16、堰桥
因旧有高鲁堰桥,简称堰桥。1929年即建镇。
17、洛社
宋代即有名。1929年即建镇。
18、玉祁
曾称“王祁”,因明代丈量地籍为“玉”字号,又与芙蓉湖水乡地貌特征吻合,故改称玉祁。1929年即建镇。
19、藕塘
因原有一大塘,塘内有很多莲藕而得名。1929年即建镇。
20、陆区
原名陆墟,汉代大夫陆端组织匠人开采阳山石渐成集市(墟)而得名。1929年即建陆区镇。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陆灿始建单孔石拱桥,因在陆墟集市之处,并跨陆墟港,故名陆墟桥,又名陆区桥,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21、中山路
建于1938年,初名国父路,为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得名。
22、新生路
原名三下塘,1934年拓宽,当时正好开展“新生活运动”,故称。
23、广勤路
1916年,杨翰西创办广勤纱厂,筑路便于运输,以厂名命名为广勤路。
24、崇宁路
原为大河上、小河上和师古河上,1934年在斜桥河底挖出石碑一块,上刻“崇宁桥”字样,故名崇宁路。
25、大窑路
建于明朝,解放前该地居民大多数以烧窑为生,建有大量的砖瓦窑,故名。
26、连元街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举人薛联元居此,称联元街,又称连元街,一说街内先后有顾、吴、王三氏分别中状元、会元、解元,故名。
27、东大街
古代因位于原无锡县衙前东面,所以称东大街。
28、西大街
古代因位于原无锡县衙前西面,所以称西大街。
29、三皇街
因有药皇庙、城隍庙、关帝庙,内有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得名。
30、熙春街
因东城门原名熙春门而得名。
31、南长街
始建于清朝,原有三段,1958年连成一条因位于南门外且较长,更名为南长街。
32、学前街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该街前有明伦堂为学宫驻地。秀才考场,故名。
33、北大街
旧时此街是无锡北城门外至莲蓉桥的一条大街而得名,现延伸至春申路。
34、后祁街
清朝得名,传说已有200多年历史,来历和含义无从考证。
35、小娄巷
百年前以巷内有小更楼得名。
36、盛巷
明朝天顺年间为盛颙宅第备弄而得名。
37、铸冶巷
元朝年间巷内曾开设过冶坊,故名铸冶巷。
38、江阴巷
该巷旧时为江阴商人来锡经商之地,且有江阴人定居于此得名。
39、场巷
分前竹场巷和后竹场巷。1830年左右,有数家竹行以经营竹类商品为主,故取名竹场巷。因前后有两条巷,故称前竹场巷、后竹场巷。
40、棉花巷
清朝因巷内设有棉花行而得名。
41、书院弄
清朝乾隆时弄内原有严氏书院(又称严氏试馆),又为衙门书办聚居之所,故名。
42、铁匠弄
1910年后弄口开有铁匠店,因而得名铁匠弄。
43、大码头弄
明朝富豪华麟祥在此修建码头,因而命名。
44、接官亭弄
以古代迎接官员所建“接官亭”而名。
45、夹城里
五代十国时南唐为抵御吴越王侵犯在无锡城墙外加筑外郭,城郭之间称夹城里。
46、前西溪•后西溪
此处原有前后两条溪,中间有住宅,宅南为前西溪,宅北为后西溪。
47、羊腰湾
地形似羊腰,故名。
48、北仓门
明朝官厅在此设一粮仓,称东仓,有南北两个门,其北门称北仓门。
49、莫宅兜
是明朝莫姓叔侄连中进士的花园式住宅浜兜,系京剧“一捧雪”起源地。
50、北栅口
旧时城北至江阴出口处,清朝咸丰时在城北至江阴出口处,曾设征收厘税用的木栅栏巷门,故而得名。
51、江尖
为运河分叉口的一渚,四面环水。清代起,渚上百姓大多经营陶器业而名缸尖渚,后简称缸尖,谐音为江尖。
52、蓉湖庄
在吴桥东南堍,这里原为芙蓉湖一角。晋时张阖始填湖造田,明嘉靖年间顾氏新建庄园,名蓉湖庄。
53、周山浜
在无锡火车站之北,因清末这里有三条能停靠小船的河浜,故名“舟三浜”,后谐称“周山浜”。
54、梨花庄
位于北栅口之北,至迟在南宋时已有此地名。清康熙年间这里成为豪富沈万三的别圃“广五十亩,中有天绘楼最胜。万三有妾名贞香者,性爱梨花,遍植焉”。
55、尤图里
无锡东郊的尤图里,又名尤渡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尤袤的后人聚居地。明代以前,无锡城外有东西两条主要河道,即东廻溪,西梁溪。明宣德年间,巡抚周忱整田平地,取三墩之土填塞廻溪,变为耕田。如今,人们已不知廻溪这一名字了,现东郊锡沪路旁,尚存“三墩凹”地名。宋元之际,尤氏后人在廻溪畔兴建园林。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尤居敬又扩建园林,建造书堂。在凿池沼掘地时,挖到一方石板,遂命工匠勿动。当晚,尤独自前去发掘,待掀开石板,两罐白金赫然眼前,每罐足有百两之多。尤念及先辈嘱咐:“临财勿苟得”。便覆盖如初。洪武十三年(1380),无锡大旱,颗粒无收,农村发生饥荒,尤居敬便取出白金,以高价购进粮食,在门口施粥。他的两次赈灾,救活百姓无数,乡民感激不尽!称其所住地为“尤图”,以志不忘。
56、古竹
位于马山冠嶂峰北侧。因生长着大量的竹子,后人便将此地称为古竹。是马山岛上最大的一个集镇。
57、西仓
为自然镇,在今鸿山街道西北部。古称版村。宋时司马温公之孙迁居于此,称东庄司马,建西仓于版桥,遂将版桥改称为西仓。西仓蔡氏为无锡最早蔡氏之一。
58、野花园
原名夜花园,辛亥革命后邑人杨翰西在此建造花园,因地处郊野,以供纱厂工人夜间休闲活动,故又名野花园。
59、西林
原在胶山南麓,安镇之西北。明嘉靖年间富豪安国始建西林苑而得名。
60、黄土塘
是东湖塘镇北部的一个自然镇。现已命名为无锡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黄土塘西瓜很有名,“两弹一星”功臣姚桐斌故居就在此老街上。
61、寺头
在无锡北乡西漳之东。古代居民定居在原保宁寺之南头,后发展成集镇,此地因而称之为寺头。
62、五牧驿
古代无锡地区驿站之一,驿道沿着大运河塘岸,宽阔平坦,可容五马并驰,因而得名。五牧地处无锡市洛社镇西约9里处。南宋末年,文天祥的两位部将尹玉、麻士龙曾拒元兵战死于此,留下了“英雄战攻驻守之迹”。明清之季在这里设有驿站,由于五牧东至无锡、西至常州均为45里,因而有“五牧两头长”之称。
63、匡村
在杨市镇(今属洛社镇),是一自然集镇。著名实业家匡仲谋和锡剧名艺人匡耀良都是匡村人。1906年由匡仲谋创办的匡村中学老校舍还较完整地保存在省锡中之内。为市级文保单位。
64、礼舍
在玉祁街道南部,是一自然集镇。具有1100年的历史,肇始于南宋,自古就为锡邑北乡重镇。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都是礼舍人。现已列为无锡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65、大墙门
在原硕放乡。明代邹姓富豪所建豪宅外墙,故名。
66、寨门
古镇名。位于张泾桥镇之北与江阴河塘桥接界处之南。元末张士诚部将莫天佑在此安营扎寨,因而得名。汉代高士严子陵后裔在此居住繁衍,故此地严姓居多。革命家严朴出生成长于此。
67、 锡山
相传古时山中产锡,故名。陆羽《惠山寺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谚云:“无锡锡山山无锡”,为无锡主山,无锡别称锡山、梁溪。
68、 惠山
古称历山、古华山、西神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而名慧山,慧通惠,故名惠山。全山九峰,宛若游龙,故又称九龙山。
69、舜柯山
金匮县志记载“因舜、柯两山相连,故名舜柯山”。传说舜在山下垦过荒而得名舜山;又传吴公子仲雍六世孙柯相所治之处为柯山。元《金匮县志》载:“而谓之历山者当自南朝始,曰舜山、舜柯者,后人因历山之名,故附会其说”。
70、马迹山
因西北狭窄,东北宽广,状如骏马,因而得名。传说当年秦始皇东巡会稽,乘骑踏浪途经太湖留下马蹄印,遂现一座湖中仙岛,故名。马迹山及周围部分湖面,面积约116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以龙头渚、仙鹤嘴、冠嶂峰等为主,近年来依托小灵山和祥符寺所建“灵山胜境”而闻名遐迩。
71、犊山
又称独山、中犊山。位居太湖与五里湖交汇处。
72、军(山字旁)嶂山•成性寺
曾为南唐屯兵之处,故又名军(山字旁)将山。金匮县志载“军(山字旁)将山一名军帐,在县西南四十里,滨太湖南”,后名军(山字旁)嶂山。成性寺(龙寺),在军(山字旁)嶂山麓龙湫旁,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开禧二年(1206)获赐“孚泽”额。
73、雪浪山
宋代山顶建有雪浪庵而得名。为军(山字旁)嶂山东延横脉,故又名横山,山东麓建有横山寺。
74、鸿山
相传东汉文学家梁鸿居于此而得名。
75、胶山
因山上原有胶山寺得名。
76、阳山
安阳山的简称,安阳山地区原是周武王时安阳侯周赟的采邑地。安阳山北坡的朝阳洞和翠微寺,曾是宋代大觉禅师修炼处。大觉东渡日本后,创立了建长寺派,为开山祖师。日本有建长寺派寺院49处,是与鉴真和尚齐名的中国高僧。日本僧众近年常去安阳山朝拜寻踪。
77、太湖
古称震泽。《史记正义》载:纵广三百八十三里,周回三万六千顷。或谓之震泽。《禹贡》谓之具区。《山海经》谓之笠泽。《史记正义》曰:五湖,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也,皆大湖东岸五湾。《左传》《职方》《越语》:谓之五湖。其中相传吴王种菱处名菱湖。
78、五里湖
又名蠡湖。旧时又称漆湖,亦称小五湖,系太湖(梅梁湖)伸入无锡城区的内湖。相传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于此,故又名蠡湖。
79、鹅湖
又名濠湖、鹅真荡。因状如鹅肫,俗称鹅肫荡,“真”与“肫”音近而转。
80、芙蓉湖
已消失的古代湖泊,在无锡北部,湖之一部分现演变为大运河的河道。因湖中长有很多荷花,因而得名。
81、京杭运河
大运河的前身,最早开凿于2500年前春秋末期,为吴王夫差开掘连通江淮的吴国邗沟。秦统一中国后,始皇开凿京口至丹阳的曲阿河(江南运河今镇江段)。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全长408公里,始凿于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为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
82、梁溪河
原称西溪,又名梁清溪。源自惠山,流入太湖。梁溪河是历史悠久的一条河流,誉为无锡的母亲河,无锡因此而别名梁溪。南北朝梁大同年间重浚,故名。旧县志称,汉建无锡子城,西距梁溪,东接运河(城中直河)。“梁溪源出惠山,其袤三十里。”北自西水墩(太保墩)与西运河分流,南至蠡桥,经小渲、大渲入太湖,全长75公里。
83、伯渎港
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灌溉排洪开凿的运河,故名。
84、长广溪•吴塘门
全长约15公里,水面最宽处约300米。取“溪阔水长”之意。吴塘门在长广溪南入太湖之口。因位于吴塘山附近而得名吴塘门。
85、檀溪
古时此处有一条沟溪,溪边有檀树林,此溪横穿,故名檀溪。
86、金城湾
位于蠡湖东端,蠡湖两个重要源头——马蠡港、梁塘河在此汇合形成湖湾。
87、东大池
惠山南麓的大水塘,蓄水灌溉农田,分东西两池,东面的称东大池。
88、鸭子滩
原名圣塘里,乾隆帝南巡至此见河内肥鸭成群,传旨命名为“鸭子滩”。
89、鼋头渚
前身为1916年购地、1918年始建于鼋头渚沿湖山地上的横云山庄,1944年易名横云公园。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更名为鼋头渚公园。1958年,原“太湖别墅”7栋建筑并入公园,后陈家花园(若圃)、三山岛、郑园部分旧址、原郊区河埒公社鼋头渚大队相继并入公园,遂于1993年1月命名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但鼋头渚公园名称并未废除。其范围包括面积3平方公里的鼋头渚半岛和面积012平方公里的三山岛。该景区于2002年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而“鼋头渚”因南犊山(充山)伸入太湖的余脉状如鼋头而得名。明末,王永积《锡山景物略》称:“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为鼋头状,因呼为鼋头渚。”
90、泰伯庙
作为太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独立景点的泰伯庙在新区梅村镇至德路西侧,泰伯庙在新区鸿山镇的鸿山西坡。传为东汉永兴二年(154)吴郡太守糜豹奉敕以泰伯故居即宅为庙,并建泰伯墓。但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所重建。2006年国务院公布“泰伯庙和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蠡园
由王禹卿始建于1927年,1936年其子王亢元作扩建。因园主为“三槐堂”王氏后裔,据说原拟名“槐园”,后正式命名为“蠡园”并沿用至今。园名出典据园主身前见诸传媒的文字资料及口述资料而有两个版本:一是慨慕范蠡为人,园以湖名;另一是“以蠡测海”(用瓢测量海水)、“管窥蠡测”表示谦虚。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向西续建长廊与陈梅芳始建于1930年的“渔庄”相联,渔庄并入蠡园,后老蠡园大部份划入宾馆(今湖滨饭店),上世纪80年代初和2004年蠡园分别作东扩西延。2002年“蠡园及渔庄”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蠡园列为AAAA级旅游景区。
92、高子水居
明东林党人高攀龙始建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五里湖水上别墅,故名。原址在东蠡湖东北角“鱼池头”(今湖滨区东降(土字旁)镇境内)遗址现已淹没水中,2005-2006年在遗址附近建“水居苑”以志纪念。
93、梅园
1912年荣德生在无锡西郊的东山购地植梅为梅园起点,数年间购山粮地150亩,植梅三千株,于1922年后园址扩大至浒山,成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1955年,荣毅仁根据父亲荣德生遗愿将梅园除“乐农别墅”留作纪念先父外赠献政府,当时梅园游览面积为81亩,此即“荣氏梅园”范围,或称“老梅园”。鉴于该由名人用名花构筑的名园,在历史转型期引领生态园林建设的风气之先,又开私园为社会公益之先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2006年国务院公布“荣氏梅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园在1959年征地50公顷,向东拓展至横山,2009年列为AAAA级旅游景区。
94、锡惠公园(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无锡就开展了群众性荒山造林运动。1952年在此基础上环锡山建“锡山公园”。1958年在锡山、惠山之间原“秦皇坞”古址开挖“映山湖”,至1959年相应将惠山头茅峰东坡、东麓划入公园,原沿山布局的大量名胜古迹纳入园中,该年国庆节锡山公园更名为“锡惠公园”。为加强园内文物保护工作,经市政府批准,1995年2月28日该园启用“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名称,与锡惠公园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该公园(名胜区)在2004年列为AAAA级旅游景区。
95、寄畅园
在惠山东麓,毗邻惠山寺,面积15亩,明太子太保秦金始建于16世纪初叶,初名“凤谷行窝”;园转属秦梁后,更名“凤谷山庄”。再转属秦燿,经大规模改筑,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更名为寄畅园,沿用至今。该园自创始至1952年献赠国家,四百多年间由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迁锡后裔世代相守,故又名秦园。1988年,寄畅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6、天下第二泉
在惠山头茅峰东坡白石坞。此泉由无锡县令敬澄(字源深)开凿于唐大历十二年(777)或前数年间,初名惠山泉或惠山石泉水。因“茶神”陆羽品评天下宜茶之水二十等,此泉列第二,故名天下第二泉,简称第二泉、二泉,又称陆羽泉、陆子泉。因泉而建的庭院建筑,始于唐,历代均有增益,至清乾隆年间形成今存完美格局。2006年,“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7、惠山古镇
分布于惠山东麓及惠山寺甬道两侧、惠山老街两旁和惠山浜(寺塘泾)两岸之面积为04平方公里范围内,其数量达120座左右(含遗址) 。南齐建元三年(481),高帝萧道成旌表孝子华宝门闾,即宅为祠,此为惠山祠堂之滥觞(华宝故居原在今二泉亭之上;元时华孝子祠迁至二泉东偏今址)。唐代邑人在春申涧畔建春申君祠(后搬迁至庙巷,称大王庙)。至清乾隆十四年(1744年)列入官祭的惠山祠堂共54座。清中期以迄民国时期,形成今存惠山镇祠堂群。2006年“惠山镇祠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核心祠堂十座。其中位于锡惠公园的有五座:华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简公祠、钱武肃王祠、淮湘昭忠祠;属惠山古镇的有五座:陆宣公祠、王武愍公祠、顾洞阳祠、杨延俊祠(留耕草堂)、杨藕芳祠。“惠山老街”在2011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98、龙光塔
耸立在锡山之巅的佛塔兼风水塔,无锡古城的标志建筑。根据无锡图书馆藏龙光塔古碑拓片,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当年无锡人孙继皋状元及第,他是无锡所出第二位状元,此后在清早中期无锡又出三位状元。古老相传,该塔能振兴文风。其塔名,可能与惠山似龙,锡山如龙头,塔是龙角的传说有关。该塔历代多次重修。1983年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99、公花园
在无锡古城中心,今中山路与新生路之间,毗邻崇安寺商业街区和县前东街,现面积60亩左右。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中国人所建最早城市公园之一。初名锡金公花园,简称公花园、公园。1912年后更名无锡公园、城中公园等。2006年以“锡金公园旧址”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00、崇安寺
位于无锡古城中心,传东晋兴宁二年(364)王羲之舍宅为寺,故名“兴宁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赐额“崇安教寺”。
无锡七大古镇排名(无锡八大古镇)
本文2023-10-21 07:23:1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