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第一大宅是哪一座?曾经的主人是谁?
说起山西旅游必提平遥古城,中国最早的票号就诞生在这里,平遥古城还整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山西最热门的旅游胜地之一,可以和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和江南四大古镇相媲美。
明清到民初商贸业的发达,使很多在平遥做生意的家族“富得流油”,马中选家族是主要代表。
说起马中选,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不过说起乔致庸相信不少人有点印象,他是曾经的热播剧《乔家大院》的男主角,现实中的晋中富商之一,马中选是他的岳父。
马中选曾经中过举人,后来成为声名远播的商人,他领导的马氏家族是清代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民间流传着“马家的财富金库填不满,用马车拉不完”的说法。
马家大院位于平遥古城东北角的巷子里,并不在主大街上,位置相对隐秘,旅游热度远比协同庆票号、日升昌票号等通票景点低,由于很多游客来去匆匆,并没有走遍古城内所有通票景点,马家大院很自然地在被放弃的行列之中。
马家大院建筑群是典型的北方合院风格,共有大院三座,小院6座,房间197间,院内街巷纵横,仿如民间小故宫。
马家大院为大院套小院格局,不同的院子通过“空中通道”相连,从高处看,整座院落就像一个大写的马字,既和主人的姓氏相同,同时也寓意马家的事业“马到功成”。
平遥马家大院保留器物一千多件,主要是各种“价值连城”的家私,这些家私和古琴被称为“中华一绝”。
马中选生于中医世家,虽然中过举人,却没有在儒生的道路上走到底,也正是文人的背景,使他在日后经营生意时多了几分儒雅和品味,这点从马家大院精致的建筑细节可以看出来。
马家大院连小院的格局本质上和晋中其他豪宅没有太大分别,建筑的外部也没有奢华张扬之感,但内部梁柱等处的雕刻非常考究,建造的时候花费了大量时间。
平遥马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经过数十年的扩建和维护方成为平遥古城内最豪华的民居建筑群。
其他平遥宅院大多数是没有二楼走廊的,或二楼没有完全开放,但马家大院的楼顶走廊,甚至天台都是开放的,登上高处的亭子可以俯瞰古城内外。天清气爽的夜晚,在亭子里品茶赏月,角度绝佳。
马中选的生意门类涉足甚广,其宅院除了住房,还有镖局、拳馆和私塾,她对子女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当时民间的保守风气而让女儿们“无才便是德”,而是让她们进入私塾读书,个个内外兼修,琴棋书画了得。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前期的成功,离不开马氏这个关键因素。
旅游攻略:建议安排两三个小时游览,一个小时有点赶。平遥站离平遥古城只有一公里左右,平遥古城站距离平遥古城大约九公里,平遥汽车站距离平遥古城北门只有七百米左右。
正定县城中心的马家大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中间三个院落。其建筑布局严谨,做工考究,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对北方民居建筑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保存至今的诸多古建筑中,除声名显赫的宗教建筑、儒学建筑和名人故居外,尚有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典型四合院式民居,这就是位于正定县城中心的马家大院(图一)。
经走访马氏家族第十七代马知辉得知,据《马氏族谱》(已在“文革”中遗失)的记载,正定马氏乃东汉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马氏历代居住于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带,自十二世祖文魁后分为三院:十三世祖廷翊为南院,十三世祖廷臣为北院,十三世祖廷柱为西院。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字徵三,因嗜好习武,人称“武秀才”。他继承父辈家产,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这些房屋集中在正定城内最繁华的大十字街东、南两侧。
正定城在历史上即为商贸重镇,明清时期建成了以大十字街为中心的商业区,街旁店铺均为砖木结构,为全敞开式板打门的平房或瓦房,前出廊,廊下施鼓镜特高的柱础,各家相连,在街道两旁形成长长的走廊。1933年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古建筑时,对此也给予了关注。这些店铺后面一般是与门市同宽的几进四合院,其中不少保存到了上世纪60年代。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具有正定特点的建筑大都被拆除改建,现存较完整者仅有位于路北的这处由马兆霖建造的马家大院,为清末民初建筑,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玉溪通海河西回簇马历史指的是云南玉溪通海河西回簇马家大院。马家大院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大回村,为民国初年回族马帮商人马同柱、马同宽四兄弟和父亲马原武创建。大院共由三座宅院组成,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建筑体量、院落规模之大,实属罕见。大院是典型的滇中“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不仅如此,还巧妙的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和伊斯兰回民的建筑风格,可谓中西合璧。
安阳东傍佐马氏家族迁徙考证
马林恩
历经年余,询谟遗老,搜集了一些东傍佐马氏家族的资料,拟对有关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恭请诸位有识之士指教。
一、六百多年前,我祖从山西洪洞迁到河南漳德府安阳县铜冶二里马家庄。
1、 历史上的马家庄;
据富家沟村民王景国、黄保的、宋山林、王生林、王天林、王明玉、程海计等十余人讲;
‘先祖代代口传,马家庄(今安阳县铜冶镇富家沟原址)原来不在观音堂西侧,而在其北岸之上。当年,马家庄人丁兴旺,势力很大,叔伯兄弟十三人皆有武功,人称十三马武,也称马家十三太保。其时山东响马顺北沟而上,到山西抢劫,每次归来时,所劫资财必须给马家留下一部分作为买路钱,否则不得以过,山东响马自然心中不悦。后来山东响马有备而来而十三马武并不知情,山东响马以奉送资财为名,将马氏兄弟拐到马家庄北300米的地方(至今此地仍叫拐的地)打起来。另一部分人则从南沟上来,乘马氏兄弟首尾不顾之机,放火烧了马家庄。从此马家兄弟才搬到岸下,就岸掏窑居住。这就是马家庄和拐的地的传言。’一九六三年秋,连降大雨,大水冲垮安李铁路而泱及富家沟,灾后村民移居北岸之上重建家园,在马家庄遗址挖出了房基、灶坑,村民王明玉还挖出了三尺长的砂石门墩。充分说明马家庄在北岸之上无疑。
现原富家沟东头观音堂有一石碑,碑文:“重修,大清国河南彰德府安阳县铜冶二里,现在马家庄,今有东头白衣送子观音堂一所,施地,马朝、马庄、马门程氏、马行----,参与重修者除程姓外,有马成龙、马成明、马成春、马成林、马成玉等马姓之人,重修时间为康熙五十七年。由此说明观音堂西侧为马家庄,也印证了世代传言,马家庄被烧而搬到岸下掏窑居住之说。
至于马成龙等人是否我族先人?以下的理由于以肯定的回答。(1)东傍佐马氏家族辈字谱成、得、春、玉、腾、芳、耀、扬、文、明、永、庆、福、泰、延、昌,“成”为我一世祖。(2)从时间上考,康熙五十七年1718至今2008年计290年,我族目前已繁衍至十二世,按世系代25---30年计正好是300年左右,从时间上也相吻合。(3)本族马长海讲;二十几年前在铜冶煤矿工休期间,工友刘大有(富家沟人当时已近六十岁,现八十余岁,已过世)讲;你们马家不简单,马家庄十三马武斗山东响马,住宅被烧,搬到岸下掏窑,康熙五十四年搬到东傍佐。长海问;你咋知道?“观音堂西边有碑文记载。”然而时世沧桑,搬迁之碑却难以寻觅。不过客观现实亦可作证。马成蛟为东傍佐继世祖,康熙五十七年重修观音堂者没有马成蛟,足以说明马成蛟在重修观音堂之前就迁到了东傍佐。
2、追根溯源,我祖何时从何处迁到马家庄。
其一、据观音堂碑文记载,重修时间为康熙五十七年,为了寻根,我们有必要探讨观音堂何时初修。
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把神作为主宰世界的唯一,都把自己的兴旺发达、幸福安居寄托于神灵,因此对庙宇的修建都有一种虔诚之心,庙宇的建筑一般要好于其他建筑。康熙五十七年重修的观音堂至今已近三百年,现在之所以坍塌,则是近五十年来人为破坏所致,如非人为破坏,从建筑结构看,再延续100年都是完全可能的。由此可以说观音堂的初修距重修不会少于250至300年。
其二、观音堂为何人初修。
此地之所以叫马家庄,就是马家人首先在此定居,即使有他姓也一定在马姓定居之后。因此观音堂的初修唯马姓无疑。
其三、马家庄何时被烧而搬到岸下居住。
客观地讲,无论何人、何时、何等变故,被迫迁徙后的第一件事不应是建庙,而应是住所安定、维持生计。安定之后经过20---30年的休养生息,才可能考虑繁衍生子、人丁兴旺、接续香火而建送子观音堂。因此,我们说,马家庄被烧搬到岸下居住的时间应在初修庙宇前20—30年。
其四、马家人何时在此定居,并取名马家庄。
富家沟王明玉讲在北岸之上建房时挖出了马家庄的房基、灶坑及三尺长的砂石门墩。三尺长的砂石们墩是什么概念?有三尺长的砂石门墩必有高门大户。有高门大户,必有深宅大院。而高门大户、深宅大院的建筑,在以农业为主的明代(上述时间的累计以近600年,也就是到了明代),当时生产力相对底下的封建社会中,如此规模的经济积累决非二、三十年,没有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推定,马家庄被烧之前马家人已经在此定居了五十到八十年。
其五、马家庄从何处迁来。
(1) 祖上言传我祖从山西迁来。
(2) 依据其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客观环境,马家庄不可能为明代以前的老户。《元史、
五行志》记载,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十八、九次,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十五次,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九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通州刘五杀其子而食。种种灾难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路降为州。就是到明朝,由于人粮锐减,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三千户的州降为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马家庄人不可能在此生存,因此也就排除了明代以前马家庄为老户的可能,唯一应是明朝大移民的后裔。
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日之录之余》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宽闲之地,开种田亩”。朱元章曾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氏先人从山西迁到河南彰德府安阳县铜冶二里之莲花山下定居繁衍,并取名马家庄。
如前所述,我祖无疑是洪武年间山西的移民,如再问从山西何处迁来,有记载的只能是迁泽、潞二州往河南彰德。唯一的说法只能是我祖乃平民百姓,非豪门权贵,是千百万大移民中极为普通的一员。州、府、县志不可能将家家户户的迁徙一一记录在案,此乃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因。能追根溯源到此,也算尽心尽力了。归结一句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二、三百多年前,马家庄马姓陆续迁往东傍佐、石涧、李村。
1 、今天马家庄已无马姓之人,马姓何时迁走?
据富家沟戏楼碑文记载,嘉庆十年1805东傍佐堆金窑头牛国柱施钱二百五十千文,在马家庄马姓之地的富家沟修建了一座戏楼。当时还有一个颇具哲理的传言。东傍佐牛国柱在马家庄之地的堆金窑(煤矿)扎实赚了一把,为了感谢地主,便于马家庄与东傍佐的交通往来,欲在马家庄之地的富家沟修一座桥。而马家庄人则认为,历朝历代土地是农民的命,东傍佐与马家庄毗邻,东傍佐的地已经种到了马家庄的沟南岸,一沟之隔便是马家庄,如果再架一座桥,两岸交通是方便了,但方便了交通也就方便了种地。日后东傍佐的大户、首富一遇机会就可能把马家庄的地买下。届时马家庄没有了耕地,自然就断了生路。于是断然拒绝了牛国柱的修桥之意。最终协商修一座戏楼,隔三差五唱场戏,也不失一美举。因此牛国柱就在马家庄之地的富家沟修了一座戏楼。可惜1963年秋,连降大雨。戏楼西五百米的安李铁路,路基大坝涵洞淤塞,屯集之洪水冲垮铁路,汹涌之洪流瞬间将戏楼卷走。灾后富家沟村民取石建房,又从河沟挖出了戏楼之碑,如今戏楼不见,而碑文尚在。当时,我祖二世马得法参与了马家庄戏楼的修建,此时,比重修观音堂晚了87年。这次修戏楼为什么只有马姓一人,而王姓、程姓居多,马姓哪里去了?其他碑文佐证,马姓因多种原因大部分已经迁走。一是富家沟刘大有等人以前见过康熙五十四年马姓迁东傍佐的石碑。二是东傍佐白衣大士庙碑文记载,道光四年1824马氏家族三世马春安、马春吉,四世马玉林、马玉辰参与了白衣大士庙的重修。其时,比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观音堂晚106年。说明东傍佐马氏一支继世祖马成蛟在观音堂重修之前,就迁到了东傍佐。到道光四年1824已经繁衍到第五代,四世马玉林、马玉辰当时的年龄也因在25—30岁,因为一个未成年人不可能参与庙宇的建筑,如果他们的年龄在25—30岁,第五代的诞生则是完全可能的。按世系代龄25—30年计,五代人的繁衍时间应在130年左右。由此可以确立马成蛟康熙五十四从马家庄迁东傍佐是可信与客观的。
2 世代言传东傍佐、石涧、李村马氏同宗、同祖一家人。
3 石涧、李村马氏继世祖为何三人。
石涧、李村马氏谱记载,继世祖马得金、马得银、马得礼三人。一般情况家谱的继世祖为一人,为什么此谱为三人?极有可能其谱的续修时间已经到了其曾孙或玄孙时代,因为一般情况孙对祖的情况应该了解,到曾孙或玄孙时,如上辈没有文字记载或言传,就有可能淡忘。因而续谱之时就不知“得”辈之上还有“成”辈,更不知“成”辈先人世居马家庄,无奈只能以已知的“得”字辈续谱。这就形成了石涧马氏谱非一人始祖,三位“得”字辈并列为一世始祖既成之故。如不是东傍佐马氏族人寻根问祖,找到碑文依据,此误很难澄清。
4 至于石涧“得”字辈的迁徙时间,我认为应该在嘉庆十年的前20—30年左右。
理由是:(1)嘉庆十年修戏楼时众多参与者中马氏家族只有马得法一人,说明修戏楼时马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已经迁走。(2)康熙五十七年1718至嘉庆十年1805计87年,按世系代龄25---30年计,“成”字辈理应全部去世,“得”字辈的人也五、六十岁了,迁徙的人员年龄不应是晚年,而应是壮年。
5 马成龙、马成春、马成林、马成明等其中一、二人应该是石涧马氏的继世祖。
因为东傍佐马氏是马成蛟的后裔,如无其他资料证明,石涧马氏应该是马成龙、马成春、马成林、马成明等人的后裔。
平遥古城第一大宅是哪一座?曾经的主人是谁?
本文2023-10-21 07:21: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