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吴姓家谱,第1张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铅印本 二十八册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藏地: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1925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均安堂刊本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吴国桢主修 解簠编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怡德堂刻本 四册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美国 (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让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思让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 (民国)吴祥鸿等修 1925年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六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二十四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8)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振宜堂刊本 八册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1914年木刻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 1916年至德堂刊本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山西省文史馆 (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钞本 二册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四川省图书馆 (存一册)清同治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存卷首、卷1—13)美国 (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祥霖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德祠木活字本五册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叔渭等修 191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藏地:复旦大学 (清)吴超然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江阴·严渍吴氏宗谱四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1896年)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翔九等九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增甲纂修 1949年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唱续修 1929年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莲溪编纂 1947年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藏地:江苏苏州图书馆 (清)吴潮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年)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藏地:江苏常熟市图书馆 (清)吴焕文吴焯等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海虞城东吴氏支谱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间钞本一册

江苏吴县·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康熙间刊本 一册

江苏吴县·武山西金村吴氏世谱四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公肃等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 八册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六卷藏耻』匕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系 (清)吴永锡 吴定国等修清乾隆七年(1742年)洞庭祠堂刻本 六册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哲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本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六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2—6)(清)吴经望等纂修 清道光九年至十一年(1829—1831年)刻本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懋煜辑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钞本 六册

江苏昆山·徽州吴氏迁昆支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鸿畴编辑民国间苏州大苏印刷公司铅印本一册

江苏·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 藏地:河北大学 福建省图书馆 (存卷 6、7)(清)吴安国续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木刻本 十六卷

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近庄纂 吴祥霖补辑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 六册

浙江杭州·吴氏家谱□□卷 藏地:河北大学(存六卷)钞本

浙江杭州·吴氏族谱 ·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钞本

浙江·余杭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之梁吴载有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木活字本二册浙江·余杭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光煜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承善堂活字本八册

浙江余杭·延陵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佘杭县塑料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斐续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爱敬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瑞芝等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爱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泰顺·九绽吴氏族谱四卷 藏地:浙江泰顺县文博 (清)蔡葆贞重辑钞本

浙江嘉兴·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兴市图书馆 (清)吴蹯重修清咸丰九年(1860年)钞本 二册

浙江海宁·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清)吴芸孙 吴昌年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二册

浙江桐乡·州钱吴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 (清)吴学浚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永怀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平湖·吴氏本支家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清)吴若娘续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活字本 二册

浙江·海监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 (清)吴本智等修清咸丰九年(1859年)写本 一册

浙江海监·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吴昌年 吴昌祺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二册

浙江湖州·菱湖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吴衍麟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钞本 六册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容光续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本 四册

浙江湖州·下塘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人民大学 上海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孝诚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诠吴孝诜等续修 1931年刊本 六册

浙江湖州·皂湖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秋香 陈溶新重修 1933年世德堂木刻本 四册

浙江长兴·吴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长兴县白阜乡大齐口村屯 (清)吴俊卿主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935年)凤林堂木刻本

浙江绍兴·会稽吴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图书馆 (明)吴链修 林乔纂明嘉靖钞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十五卷序状志铭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吴有临纂修明万历刻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本 八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三十一部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存十一部)日本 美国 (清)吴国梁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隐编订 1916年活字本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大学 浙扛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善庆编 1919年刻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枢等纂修 1924年刻本

浙江东阳·渤海郡鸡峰吴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象岗乡 1926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存卷1)清道光十年(1830年)木刻本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清咸丰五年(1855年)木刻本

浙江义乌·延陵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德洗等纂修 1925年活字本 四十五册

浙江衢州·吴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礼荣重修 1917年刻本 一册浙江衢县·铜峰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民国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县·延陵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长安 吴元骏等修 1948年衢城北隅居士郑荫槐木活字本四册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屯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石村杨瀚八修木刻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清)吴鉴 吴绍达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木活字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3)(清)吴可权修清道光二十四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厚仁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6、卷末)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吴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缺卷3、4、6、7、13、18、26)清同治十年(1871年)木活字本

浙江天台·吴氏宗谱略存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志勤重修清乾隆钞本 六册

浙江黄岩·黄邑凤洋湖头东吴氏宗谱九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1)(清)吴际清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浙江遂昌·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湖山乡大畈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刊本 五册

浙江遂昌·平昌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石练乡 1934年刻本

浙江遂吕·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对正乡山前屯民国间刊本

浙江松阳·岗头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松阳县樟溪乡岗头屯 (民国)吴家斌主修 1921年木刻本

安徽·吴氏宗谱三十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吴燮和等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安徽·吴氏重修宗谱□□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卷12)民国间兴让堂木活字本

安徽合肥·东乡吴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重仁 吴门南等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刊本 二十册

安徽·芜湖吴氏宗谱□□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存卷首、卷1)(民国)吴官生纂 1931年木活字本

安徽泾县·泾川茂林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缺卷4)

安徽图书馆 美国(明)吴范道等纂明万历八年(1580)刊本

安徽泾县·延陵吴氏宗谱十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吴一湫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刻本 十二册

安徽泾县·石匮吴氏族谱正编六卷首一卷附旧编二卷首一卷附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刻本 八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四代饮旌五世同堂全图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慎月编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安徽泾县·吴氏始祖图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清钞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谱系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手录 1932年写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录订 1934年精钞本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二册

安徽徽州·新安世家梢云吴田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一册

亲中的国家无,朝鲜、老挝、尼泊尔、也门、几内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每年都都能拿到好多援助,苏丹,缅甸,巴基斯坦,古巴,委内瑞拉与中国关系友好。敌视美韩日英法印俄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

一是因为犹太人太聪明。

犹太人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犹太人在智力活动中的优势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丰富的文化底蕴:犹太人虽在长期的民族灾难中背井离乡,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却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了所在国的文化精华。这样就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养料。

(2)执着的教育追求:国外一位作家写道:“犹太人家庭在学问方面应受到高度评价,在这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这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3)理性的思维方式: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以理。”

(4)永恒的探索心境:犹太人家庭不但重视知识,而且更重视才能。他们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敢于发问。看得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然不能说它不对,但这种思维方式容易造成历史的简单化,因为任何事情的影响都来自方方面面,很难分析清楚。比如犹太人问题,纳粹的反犹(anti-semitism)可能正如各位以前所受教育(及其推论)所言有经济上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宗教上的,没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分析绝对是片面的。有时候分析不清的时候,就采取“利益判别法”,因为有利与不利相对于正义与非正义来说要容易判断得多。

二是历史背景的原因:

基督教一直以来都是反犹的,按照微软百科全书(我看得头都大啦)的描述,犹太人因为坚持其犹太教的教义,拒绝承认耶稣作为救世主,从而从4世纪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以来就受到歧视和迫害。

圣奥古斯丁认为犹太人应该为此受到惩罚:接受贫穷和羞辱。这一方面是对犹太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却又使犹太人在罗马帝国及其后继很长一段时间免于灭绝。8世纪之后,欧洲的日耳曼君主们(法兰克的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纷纷鼓励犹太人在其疆土的一定位置定居,其原因是犹太人善于经商,而实际上,犹太人不能拥有土地,也无法成为封建主的佃农,因此不会对领主们的权力构成威胁。但这些特权却进一步加深了根源于宗教的怨恨,然而,由于领主们的保护,欧洲的犹太人至少过了两百年生命无碍的日子。

十一世纪的十字军运动重新点燃了基督徒们对犹太人的仇恨,Rhineland的犹太人定居点遭到清剿(1096年),在此之后直到文艺复兴(16世纪),西欧、中欧的犹太人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断遭到各地统治者的驱逐。纳粹给犹太人上牌照的做法 古已有之,12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廷就有此规定,并禁止犹太人在复活节等节日中公开露面,也禁止基督徒以犹太人为邻。因为教廷也禁止基督徒之间放贷,因此犹太人碰巧成为这一未来银行业原型的鼻祖。和中国一样,当时不务农的人就是不务正业的人,放贷更不是什么好事。至于犹太人因此有了金融业的“天赋”,实在是因祸得福。这一时期,西欧、中欧很多被驱逐的犹太人都逃到了波兰,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原因,我没查到,我只知道当时的波兰(包括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不是什么好地方。

有意思的是,犹太人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中所享受的生活远比基督教世界要滋润。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科技文化同时进步的是“宗教宽容”,波兰以及其他各地的犹太人开始陆续返回西欧。但宽容不等于接受,此时的犹太人并没有获得公民权,人身和经济生活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只能生活在拥挤的犹太区中。当时犹太人的地位大概和南北战争前的南方黑奴的地位差不多,需要他们贡献力量,但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战胜了宗教区别,自法国开始(1791)到德国(1871),西欧各国都承认了犹太人的公民权,犹太教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其中一点就是祈祷中不再包含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要求。当然,这些变革受到了传统犹太教徒的敌视。

十九末开始的反犹在宗教的基础上更融入了“种族主义”的因素。种族主义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了(至少比马克思主义长),尽管我不同意,但我相信它的出现和相对繁荣肯定有其原因。不管其起因是否合理,它的结果就是犹太人的再次流亡,从反犹最剧烈的俄罗斯到西欧,从西欧又到美洲及其他地方。在巴勒斯坦建国正是此时作为犹太人的对策之一提出来的。

二十世纪犹太世界发生了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因为它和“政治”很相关。说到“政治对历史的奸污”,我不赞同。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昨天的现实,而政治则是今天的现实。历史是原作,“政治对历史的奸污”是再创作。其实我们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基本上忽略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力,而实际上至少欧洲历史与基督教的联系是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

比如欧洲宗教改革,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各次战争基本上都与此有很大关系,这在我们这些长时间在“无神 论”教育(包括儒家的和共产主义的)中熏陶的人中可能很难理解甚至想象。从犹太人的历史我学到了:1犹太人受迫害和流亡是主流;2强大的民族通常会自信、而自信的民族通常会宽容(当然,现在这都有反例,不知道该如何解释);3有信仰和坚持信仰的人应该得到尊敬(不一定要尊重),而不管其信仰是否合理。至于说反犹来源于犹大,犹大怎么说也是耶稣的门徒,怎么会是信犹太教呢?

三是宗教和经济上的原因。

犹太人不信基督的,而是信犹太教,当年就是犹太教的人出卖了耶稣,所以基督徒对于犹太人有着难以化解的历史冤仇。基督徒家庭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犹太人是邪恶的化身。

在经济上,犹太人在寄居的各个国家总是属于比较富有的阶层,其实一些人确实为富不仁,其实现在很多犹太人也是一样,比如搞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金融大鳄索罗斯,虽然极度富有,但是对于同样是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国却一毛都不拔。犹太人的富有和不会做人,造成了民众的普遍厌恶。希特勒当年碰到了经济危机,在无法解决社会矛盾的情况下,把矛头对准犹太人,给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

其实在他之前,其他国家也很讨厌犹太人的,包括代表了正义的英国,事实上在二次大战打起来之前,英国还和德国协调,和犹太复国主义份子一起把很多的德国犹太人强行移民到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区。后来就是在这个地方建立的以色列国,只所以直到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还是没能和平,祸根从30年代就存在了,那地方本来就是阿拉伯人的地方,硬被英国人打着国联的名义划了一块给犹太人的。后来德国还曾经考虑把所有的欧洲犹太人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岛去,让他们自生自灭,后来是发现根本没这么多资源,特别是运输的能力完成,干脆来了个最终解决,才开始真正大规模的杀犹太人的。

说穿了,欧洲那些国家几乎都讨厌犹太人,但是希特勒是笨人动了手,其它国家歧视但是没这么杀人,所以就显得高尚一点。这种宗教上的敌视,就象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视,是我们中国人觉得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宗教从来都不是排他的,无论道教佛教,都不是一个神,虽然有过佛道之争,但起码在百姓看来都是正教,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问题。但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单神的,上帝就一个,信我的就对,不信我的就是异教徒,非常的不能兼容。历史上十字军东征有记载的大概就有11次的样子,死了N多人,直到18世纪土耳其帝国还围攻过维也纳。现在也有很多阿拉伯人说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实际就是宗教战争。我想肯定不全是,起码有一些原因是为了石油的,但是宗教因素很难说在现代社会就不起作用了。

四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1、希特勒在没有崛起之前,曾经吃了很多犹太人的亏或是受过其奇耻大辱。 2、杀鸡儆猴,试想最聪明的民族我都可以杀绝,其他的民族就投降吧。 3、个人兴趣,好玩。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美国一方来讲:

①在实行了20多年“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后,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②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相对于日欧国家来说较为缓慢,同时它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更重要的是它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从中国一方来讲:

①当时,苏联陈兵与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②而美国在亚洲战略上收缩和保守的倾向很明显,已不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综上所述,在当时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望。

  1、研究中日关系,不能超越历史。

  本世纪初期,在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出现“靖国冰川期”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种撇开历史问题,以求战略利益,主张“中日接近”,以集中应对美国战略威胁,甚至“以日为师”而求友好合作的“超越历史论”。这种论点之所以有市场,正因为对中日关系历史的无知。中国人可以摒弃前嫌,面向未来,但无法超越历史,通过上文的简单回顾,中日关系之所以在1972年正式化后仍多有龌龊,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日本从未改变对中国的蔑视和敌视,美日之间的战略关系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虽然我们的教科书上说1972年中日建交了,但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种建交的实质价值。中日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摆脱美苏争霸所制造的台湾问题和美国归还冲绳时制造的钓鱼岛问题等这些带有大国霸权色彩的历史问题,如何消解日本对中国的敌视、蔑视结构关系,启动从战后处理到战后和解的政治过程。只有消解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敌视、蔑视结构,以具有国际法意义的条文终结战争状态,获得国际社会和两国广泛的民意支持,才能扭转中日关系因恶化而造成的国内政治紧张的周期律,否则,中日关系和国内政治紧张将会永远持续下去,中日友好将会永远是一个梦。而这一实质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过。所以,如果超越历史谈中日关系,只能服务于美国的霸权战略,只能被奉行实用主义外交的日本牵着鼻子走,中国人民的尊严将会被日本肆无忌惮的戏弄。

  2、现代民族国家,不存在超越国家利益的人民。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来区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和日本人民,但当这一时空条件都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通过和无法左右政府的“日本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战略意图只能落空。虽然,中日之间的贸易和交流,让日本和平组织和商业团体得到实惠,中日和平建交的主张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但日本政府是由美国刻意安排的,专门用于抵制共产主义的右翼政府,所以,民间力量是不可能主导中日关系的,而中国的良好设想,却让日本政府未出面就逐步解决了令他们头疼的日侨和日本战犯回国问题,并在日本经济困难时期,部分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因得到中国政府提供的“援助物资”而度过危机。日本人民得到实惠,日本政府当然也不例外,这就是日本政府的实用主义。一面对中国人民表现出露骨的敌意和蔑视,如“长崎国旗事件”中,岸信介公然把中国国旗比喻为桌子、椅子等器物,另一面又希望从中日贸易中捞一把。中国却一步步丧失了谈判了筹码,在日侨遣返和战犯释放这些问题解决后,日本政府便一改常态,亦步亦趋的亲美反华。中国人民可以发扬人道主义、国际主义,但在战争状态根本没有结束的两个国家,是不存在超越国家利益的人民利益。

  3、时势比人强,但原则问题无法妥协更不能用来交换。

  正因为中日关系面临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构性障碍,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战胜国,注定是一颗无法主宰自己命运,只能服务于美苏在东亚冷战需要的棋子,而战败国的日本同样作为美苏冷战的棋子,却借助这一格局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战争责任的虚无化。这充分的说明,外交问题需要高超的智慧,而最关键的便是如何处理原则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日本的战后谢罪和解决赔偿问题来结束战争状态,开始两国正常化的和平外交。但纵观几十年来的历史,这一原则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其原因有两种,一是中国为了摆脱内外困局,不得不妥协,最典型的是中苏关系恶化后,不得不弱化对日“贸易三原则”和“政治经济不可分”的原则,恢复中日经贸;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对时局和日本的了解不够,迫切希望在中日关系上能够有所突破不断的退而求其次,最典型的就是和田中角荣的谈判。70年代,虽然,中苏关系恶化,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加入联合国、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等都是利好的消息,这个时候的日本,随着越南战争结束,美国军事订单的减少,经济上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源,政治上急于入常需要中国的支持,外交上因中美关系正常化日本不得不通过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来摆脱尴尬,这个时候,中国是掌握着主动权的。但为了急于建交,还是陷入日本的外交圈套。先是外交诈骗,套取中国谈判的底牌,接着是谈判过程中的谎言释约,用国内政治问题规避战争历史的责任问题。而中国政府对此却做了妥协,虽然达成了联合声明,但却回避了原则性的问题,并且把这一历史问题永远的遗留给了后人。等到改革开放,中国为了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对这一原则问题更是一直妥协和束之高阁,甚至雪上加霜的在领土问题上一再的搁置争议,用留给后人解决的说词来拖延。有的问题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先搁置那是智慧,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早已瓦解,中日关系的结构性障碍已经不复存在,而且世界格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更是号称经济大国,此时如果再把原则问题妥协,甚至用来交易,这是给未来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4、对等是外交取得成功的前提。

  首先是外交的主体对等。没有主体的对等,其实,根本就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外交。“人民外交”不是中日两国间人民之间的交往,而是中国政府和日本在野党及民间商贸集团之间的经济交易。这一主体的不对等性注定了外交的有因无果。

  其次,是外交能力的对等。外交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虽然,国家实力最终决定外交结果,但是外交本身同样需要外交能力。外交能力并不是某些人所寻求的妥协和利益交换,更不是用暧昧的外交辞令玩的文字游戏。如果连基本的历史事实都不了解,就不能识破对方的谎言和外交意图。比如,《日华和约》当事者吉田茂曾经明确指出,该和约的效力不适合中国大陆。但在中日邦交的谈判过程中,日本却以《日华条约》适用于全中国的谎言,置中国与丧失国格的危机地位。而只要有所准备,这一谎言完全可以被当场戳穿,一旦谎言释约无法得逞,对中国外交目的的实现将非常有利。遗憾的是中国由于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受国内政治斗争影响,不仅不能识破日本的谎言,反而以对方外交人员的冒险为智勇;而日本,在来到中国之前,早已经摸清了中国的底牌,在谈判桌上,更是突然玩起中国人完全陌生的“法律解释”。两相比较,结果已经分晓。

  最终,是国家能力的对等。日本的外交奉行一贯的实用主义原则,这从根本上偏离了解决中日外交的本质和主题,战后中日关系之所以不正常,根本原因在于冷战国际政治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分裂的国家,日本利用中国分裂的弱势地位巧于谋划,使自己这个本来战败待处理的国家,反而成了“两个中国”竞相追逐的外交优胜者,其结果便是实现了战争责任的虚无化。但日本的谋略并不是卓越的智慧和有根据的交涉,而是建立在简单诈骗基础上的突进冒险和和谎言释约。中国政府为了实现邦交正常化,对很多本质问题的暧昧处理,不但使得日本政府获得了许多政治经济利益,也延续了日本保守实力对中国的敌视和蔑视。同一时期,日本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抓住历史机遇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中国却陷入“文革”的国内阶级斗争中,连一向擅长的情报搜集工作也荒废了,更不用说优秀的外交人才了,以至于中日谈判时把“对方的说谎当做勇敢来赞扬”。

  外交作为国家向国际社会谋求安全、尊严与利益的职能行为,外交质量是由国家的政治质量决定的。中日关系的历史已经证明,通过提供友好利益而不是通过提高国家能力来改善国际关系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贿赂本身就是不平等流向的,造成的政治经济学效应是越贿赂就越强化了不平等,处于弱势的一方不得不继续提供利益。未经斗争而“友好”利益先行,既不可能获得有尊严的利益回报,更改变不了国际关系的不平等。友好利益的提供只能刺激对方的利益欲望而不可能获得人情化想象的国家利益回报。成功的外交意味着国家政治经济能力成长推动国际关系结构重组,而国际政治的人情化想象则是前现代的非理性遗产。

  所以,不以国家自身的发展和外交能力的提高来解决国际政治的结构性问题,依靠原则的妥协来交换利益,或貌似智慧的合纵连横,并不能摆脱困境。因为这些措施本身首先符合了对方的需要,不仅是对方获得了更大的比较利益,而且还强化了原先存在的不平衡结构,结果给自己造成原则混乱,无所适从的困境。所以,以自身内政、外交能力改变国际政治结构的思想是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哲学,而依靠妥协智慧和利益交换或超越政治层面的统一战线,是消极的一厢情愿。热衷于没有国家间政治实际意义的象征对抗,甚至把中日人民外交用于中日关系问题之外的政治斗争,不仅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政治目的,反而伤害了友好本身,使得中日关系更加矛盾丛生和复杂化了。

  时移势易,作为前苏联主体的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的国家实力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这些国家中很多能够影响国际关系的实质性东西没有改变,所以历史一直在重演。50年代,苏联和日本建交期间,苏联以日本承认领土问题作为谈判前提,并提出不承认领土就不谈判,在苏联的强势下,日本不得不为之,当时中国,在开出释放战犯,帮助日侨归国,发展中日贸易等条件下,希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却遭到无情戏弄。2010年9月,日本在中国领土钓鱼岛上非法扣押了中国船长詹启雄,在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下,日本当地政府在顽强的履行完本国全部司法程序后放人。同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了俄日存在争议的领土北方四岛引发日本抗议。所以,中日关系实在无需预言。

  吴姓在全中国也算是大姓氏家族,吴姓氏起源: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姓在台湾为第七大姓。台南县吴姓人最多,还有在嘉义、云林、彰化等。明朝末年至清代,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现台北县新店安坑吴姓人家是于顺治年间从福建移居入台湾的打狗(今高雄市),康熙年间平和人吴凤父子到台等。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历史名人

  古代的吴国,位于肥沃富饶的土地之上,因“地灵”而“人杰”,故吴姓名人辈出。战国时的兵家和改革家吴起,曾与孙子相提并论,辅佐楚悼王实行变革,促进了楚国的强盛。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领袖之一吴广,建立了张楚政权。唐朝时的著名画家吴道子,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被世人尊称为“画圣”。宋代词人吴文英也是吴氏家族中颇为人所熟知的文人学者。明朝至近代,吴姓中多出画家和小说家,如明代画家吴伟、清代画家吴历、吴熙载、吴友如等都是当时画坛的佼佼者。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人吴承恩,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作品《儒林外史》的作者为清人吴敬梓,清末人吴沃尧是著名的谴责小说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后来又割据称帝的吴三桂也是吴姓中的著名人物。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氏在当今中国百家姓中名列第十位。

吴姓家谱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