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传统文化汇编II大吴寺传说I大吴寺来历探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安徽潜山传统文化汇编II大吴寺传说I大吴寺来历探源,第1张

现今的大吴寺约于公元1300年开创,700余年曾用名“灵隐寺“、“大吴寺”。也曾有人说是“大吾寺”、“大悟寺”,更有甚者唤为“大屋寺”。下面试从《杨氏宗谱》《天柱山志》《潜山县志》《莲花石篆刻》《现代汉语词典<历代纪元表>》等史料中探本求源。

1杨氏迁潜历史(源自《杨氏宗谱》)

一世祖太大公,自号七十居士,宋绍熙壬子(1192年)八月十五子时生;妣朱安人庆元丁已(1197年)正月二十九亥时生。公因元金乱中原,自鄱阳迁潜山西堡(今槎水镇)桥里。

二世祖小大公,讳宣仪住桥里。

三世祖省四公,讳瑚住桥里。

四世祖忠山公,忠山公生于德佑(1285年)十年正月二十七子时。

五世祖:真一、真二、真三、真四、真五。

真一公:字德崖,元至正三年(1343年)自西堡迁皖涧(今龙潭万涧)葬茶庄。杨氏五世祖真一公后裔居住的杨家老屋约于明中期所建。

真二公:字右崖,迁桐城。

真三公:字古崖,世居西堡桥里。

真四公:禅号了空。

真五公:禅号日空。

真四、真五志好禅林,俱于大吴寺出家,禅号了空、日空。

2元金乱中原始末

为什么要添加元金乱中原呢?了解这段历史,可以知道中国人口第二次大迁移的背景。

北宋赵匡胤至赵桓(960--1127)167年。

南宋自赵构至帝昺(1127--1279)152年。

辽[耶律氏]阿保机主延禧(907--1125)218年。

西夏自嵬名元昊至睍(1038--1227)189年。

金[完颜氏]太祖至哀宗(1115--1234)119年。

元[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至顺帝(1206--1368)162年。

明朱元璋洪武至朱由检崇祯(1368--1644)276年。

由以上纪年分析,自南宋建炎元年至明洪武元年即1127--1368年,二百四十一年间,先后由南宋、辽、西夏、金、元、明六个朝代或并列或先后出现。同一个时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立国时间互相重叠。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皇帝更换更是特别多,有许多在位只有一年二年。

复述一下:南宋9位皇帝,更换22次年号;西夏(自1127年往后)7位皇帝,更换12次年号;金8位皇帝,更换20次年号;元17位皇帝,更换25次年号。合计41位君主,更换80次年号。平均一位君主只统治六年,一个年号只管三年。当然这样说法有失偏颇。

汉民族用于纪年的习惯多以南宋祥兴年号1279年下接元忽必烈至元年号。这中间往往不用金之年号和元之忽必烈以前的年号。这是汉民族沿习的纪年方式。

由此也可看出这241年间,华夏版图纷争尤其激烈,人民生活处于动荡不安,赣饶瓦屑坝大迁徙也自南宋建国50年至明初30年,二百多年间,陆续向全国各地大迁移。

这其中依鄱阳湖水路经九江、安庆转移至战火不断,人口锐减的安庆府居多。杨氏先祖太大公生于1192年,若40岁来潜山那么即是1232年,此时南宋已亡,金也是倒数最后一个朝代,而元建国26年,时值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统治,也正是“侠之大者”郭靖襄阳保卫战前后。

3真四、真五出家

《杨氏宗谱》载:真四、真五二公志好禅林,俱于大吴寺出家,禅号了空、日空。真一、真二、真三元至正三年(1343)用宝钞一百五十定,买吴元辅住基一所,田十八丘与二公为供佛之资。

这段史料我是这么理解:战争频繁,时局动荡不安,其时也为元末最后一代皇帝,真四、真五生于潜山西堡桥里,自幼热爱大自然,与之相邻的高山或此之前也有小规模的寺庙,所以称“俱于大吴寺出家”。真四真五又得三位长兄相助,用一百五十定宝钞,买下吴元辅住基一所,田十八丘。

真四真五出家禅号了空、日空,自此扩疆开土,收纳僧众,一边倡导佛法,一边不忘根本兴田种地。十八丘粮食肯定不止几个人食用,也可能会变出银两,用于扩建寺庙。

4莲花石刻

在大吴寺南北通道上,有一处三色石壁名莲花石,中间一块褐色石面上有篆刻:

石面上39个字,或为1343年以后所镌刻。其中了空即真四禅号,天历二年即元朝1329年,由此证实,真四真五于其三位兄长购置吴元辅住基、田地山场14年之前就已出家了,并立志禅林,做下功德。

大吴寺南北通道,南边连通杨泗坊陈家大山和白寨吴大屋;北通槎水皂河。这条古路地势险峻,是南北香客朝拜大吴寺必经之道;南北线又成为军事运输要道;同时又是南北互通有无的商业链条。

莲花石之石刻与杨氏宗谱所列内容相吻合,二者同样有不可置疑的史料价值。石刻把真四、真五出家时间定为1329年以前了。

4《天柱山志》载大吴寺

旧志载即灵隐寺,在天柱山东六十里,元成宗大德时创,明末兵毁。清顺治间,僧智亮募化重建。康熙七年,山谷寺僧东源,行珍均住此,兴创颇多。

旧志即民国九年编县志或更早,大吴寺曾称为灵隐寺,元成宗大德即1297--1308年之间开创。

明末兵毁,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据天堂,破潜山各寨,大吴寺处于滚子寨北面。同年九月,黄德功大破张献忠于潜山。十月刘良佐再破张献忠于安庆。由此可见拉锯式战争在潜阳大地此起彼伏总不间断,人民生活倍尝艰辛,大吴寺又是军事要塞,其经受的煎熬尤甚其它地方。

康熙七年即1669年,山谷寺僧东源、行珍住此。山谷寺即三祖寺又名乾元寺。东源老和尚也曾驻锡山谷寺,建宝公殿,重修大殿,康乾盛世,禅宗祖庭再兴,香火更为空前。接着他与行珍又长住大吴寺,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重修大吴寺,使之法轮常转,佛号长颂。

5《潜山县志》考

这里提示:左为槎水、白涯山,右为乌石、越大吴山,而至小路口……乌石而上自白寨往滚子寨方向一起伏不断的长岗为大吴岗。而这个长岗的中段现今称吴大屋,上百口烟囱皆姓吴。

综上所述,并回应开篇寺名来历,1300年至1343年,寺名或为灵隐寺。1329年以前真四、真五在灵隐寺出家。1343年,真一、真二、真三三公,用一百五十定银两,从当地吴元辅名下购置寺之前后左右山、田、旱地,因有固定财产十八丘等等的无私奉献,寺中香火日渐鼎盛,寺之规模也日渐扩大,僧人增多。又因原宅基的住户姓吴,白寨至滚子寨及钟山一脉又名大吴岗,寺中老住持静川辞世极乐,后来遂沿用吴姓住基、大吴岗而更名为“大吴寺”。潜山市槎水镇皂河村所辖春风、中心、东风三个村民组居民,外界统称为大吴寺人。

今大吴寺虽没有一户姓吴,但其南面通道有吴大屋,或许这吴大屋就是当初的吴元辅的一支后裔。

至于“大屋寺”一名或是某朝某代以讹传讹造成的。“大吾寺”“大悟寺”或为想象,皆找不出文字依据。

如上所述,是4年多来搜集整理的结果。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知情者多予赐教。

赵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

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 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其后在战国时建立赵国,赵国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复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二二二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西周时,造父的第七代子孙叔带率部分宗族由周投晋,并 且昌盛壮大,在三国分晋时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到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秦始皇灭赵后,把代王嘉之后迁往甘肃天水,赵王迁被流放到今湖北房县。秦朝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赵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被害,其族人被迫迁徙至辽西郡,也是赵姓人在东北活动的开始。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真定人赵云赵子龙入蜀为将。北魏时,天水赵姓一支迁居洛阳,其后裔孙赵贵镇守并迁至武川(今内蒙古)。唐初,有赵姓将士在平“蛮獠啸乱”中开赴福建并定居。五代时,有赵姓随刘龚南汉政权在广州定居。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太祖支派分为燕王(赵德昭)支派和秦王(赵德芳)支派,燕王支派在北宋末年因外放做官而迁居如下地区:安徽颍州、四川蜀州(今崇庆)、江苏泰州、镇江、福建福州、泉州、江西吉安、湖北江陵、广东南雄等地,秦王支派则迁居如下地 区:浙江绍兴、湖州、台州、明州、婺州,福建福州、泉州,江苏真州、太平州;而魏王则降调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其子孙为官而迁徙地区有河南开封、洛阳,山东沂州、济州,福建汀州,江苏昆山、溧城,浙江秀水等。靖康之耻之后,徽钦二宗被掳往五国城(今黑龙江松花江口),太宗支派因此而在东北广大地区播迁繁衍。南宋初,康王赵构南迁杭州定都 ,则有赵姓移居江南,有的移居江苏常熟、有的移居江西上饶,南宋被灭,南宋宗室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繁衍。自宋代以后,赵姓遍布全国各地。值得指出的是海外赵姓的播迁。明末,有赵姓不惜冒险远渡重洋到海外,其民族构成多种多样,聚居地为东南亚和美国。如瑶族中的赵姓在缅甸、老挝、越南和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有分布;壮族中的赵姓散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

郡望堂号

赵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以下几 个。1、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2、涿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3、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4、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5、颖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县;6、平原郡,治所在山东平原县;7、汉阳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

堂号:

“半部”、“琴鹤”、“天水”、“孝思”、“谷治”、“萃涣”、“敬彝”、“创基”等。

宗族特征

1、赵姓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百年。赵姓有君王、宰相 能臣、枭雄武将,均在各自领域广有建树。

2、家乘谱牒繁杂明了。

3、家规家训教诲后人。如楼张村赵姓有《家规纪略》,文载:“男自八岁入塾,以三十为率,……农时散而归田,农隙即复入塾。越三十,已成名者或入庠或中式,各营相当之务;各就其才之所近使任一职,或领农工或治圃事,或料厨事或守客厅。暇时习书史、业歧黄,家长俱不之问,惟不得玩好无益事业。……事无闲人,人无暇时。有不遵家规者,由家长召集族人共同斥责。若卑幼或有过失,则告于各主,令其约束。”

族谱图可是个麻烦事,一般都是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现在重新建设的话难度非常大,战乱、饥荒导致的人员流失会让你的族谱根本不完整。另外,早期封建社会的赐姓、改姓等行为比较多见,也会给族谱的建设增加难度。另外,通常惯例:族谱只写男丁与媳妇,女眷不入族谱的,因为迟早是别人家的人。

1 [genealogy;family history]∶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2

[genealogical tree]∶有关一个种族的父系和母系的系统记录

详细解释

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宋史·艺文志三》:“ 司马光 《宗室世表》三卷,《臣寮家谱》一卷。”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范氏家谱世系》:“吾家 唐 相 履冰 之后,旧有家谱。 咸通 十一年,一枝渡 江 ,为 处州 丽水 县丞,讳 隋 。” 清 龚自珍 《<怀宁王氏族谱>序》:“由是胪而为家谱,则史表之遗也;广而为家乘,则史传之遗也。”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有些人听汉奸 刘老五 说过,从 刘 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基本含义:

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编辑本段]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考》系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建国以前在谱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有潘光旦、罗香林等人。潘光旦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数年间陆续发表了《家谱与宗法》、《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说家谱作法》等论文,还就遗传与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罗香林30年代起就重视家谱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族谱研究》论文集,大多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对谱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热情是由史学领域的变革引起的。近代史学的显著特征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史学研究传统,将史学研究转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新史家们认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梁启超语)史学研究的发展,必然要求突破仅从正史中寻找史料的传统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范围。因此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新史料的发现,包括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异域发现的史料记载都是他们关注和搜集的目标。家谱作为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史学观念的更新与史料范围的扩展是引发谱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于战乱等原因,建国前的谱学研究展开得并不充分。其中谱牒资料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得轻易示人的祖规家训的警戒厂,家谱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以北京图书馆为例,从1928年到1945年总共收集到家谱247种,仅占馆藏的十分之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机构要获得研究资料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 、解放以后,家谱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对家谱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停顿下来。60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有人写了《封建家谱谈》,这是至今所见祖国大陆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唯一的一篇关于家谱的论文,家谱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家谱的搜集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土地改革、批判封建宗族,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的家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从上海图书馆成为全国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来看,其家谱有许多来自造纸厂回收的废纸堆。这种情况也见于其他图书馆,比如北京图书馆,解放初统计为353种,到1985年清点馆藏已有2228种,大多为土改时期和文革时期所得。正是有识之士对这批历史遗产的保存,才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个宝藏,值得好好发掘。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及对家谱文化的重视则对祖国大陆家谱研究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日益加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谱研究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当前,家谱研究呈现一派方兴末艾之势。经过10来年的研究,其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80年代家谱研究的兴起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成功开发,北京图书馆在1985年开始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经过数年时间,在完成编撰馆藏家谱目录和家谱提要2228种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出版家谱的二次文献、资料丛编。上海图书馆收藏有家谱原件 11200种、83000余册,为世界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目前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馆藏家谱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图书馆加快馆藏家谱的开发整理,社会各界也从各个方面促进家谱资料的开发整理。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档案局二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联合编纂《中国族谱联合目录》共收家谱目录12000多种。

2关于家谱的研究。在家谱资料整理开发的基础上,学术界出现了不少家谱研究的论文。许多论文对家谱的源流、沿革及编撰体例、记事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谱作了研究。比如家谱研究中有专文对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郑和,近现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鲁迅等人的家谱进行研究。在谱学史研究方面,不少学者对前人提出的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进行了挑战,比如对中国家谱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周代,而现在有学者根据周代以前的文字记录即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得出中国家谱的起源远远早于周代的结论。关于家谱的形式,有的学者提出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将家谱的形式扩展到书写范围之外。还有对汉代谱学的理解,过去一般都认为“汉朝帝王将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谱牒学,此为不兴时期。”现在有学者从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的自叙家谱及现存的汉代石刻为依,提出汉代并不是谱学的消沉时期和静止时期,而是谱学的活跃时期和发展时期。尽管他们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检验,但其勇于探讨的精神和扎实的研究方法却值得提倡。他们的研究对家谱研究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关于家谱应用的研究。从这段时期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来看,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以1996年社会史研究为例,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编辑本段]历代帝王修谱昭

明太祖乡谱诏

朕承天底定,抚辑承民,宵肝站兢恐难保,又咨尔意兆,各具天良,务立矩,度之防快,睹维新之命,溯芳规于及祖考,懿行于前贤,敦厚本原,懋昭上理,虽扎乐俟诸世以而孝弟木,诸人心苟能自克振拔,则可治之,不淳如或即此奋心,亦何不古,率土钦哉,毋负腾意。

译文,我得助天力,平定天下,抚慰人民。但每晚站兢,惟恐难保永久。又问过别人的意见,认为各人都具有天理良心,务必要订立规矩,引度他们,要防止急噪图快,看来要完成维护新朝的使命,就要追本溯源,从我们祖先父辈那里寻找治国之道,实行前辈的德贤,忠诚于本源,劝恳地讲明道理。虽有历代礼乐法规,等待人们世世代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人多心杂,不能人人都自觉克制自己,振作起来,怎么办要使不淳厚的人从此发愤图强,为什么不用过的祖训教育他们,成为全国都敬佩的人不要辜负我的意愿。

宋宁宗修谱圣谕

朕闻唐人重姓氏,而谱谍具,后世文儒贵戚之家浸以论湮而难考,然自犁锄之卿相,降为录率之世家,视其子孙,自立和如耳,诚能自立虽微而浸著,不能自立虽著而微,人家子孙百世之各能自立,庶几于厥祖也。此朕之所以改望于天下者。



清顺治乡谱诏

敦孝弟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译文:修谱的目的是:敦促人们孝顺父母,爱护兄弟,以重视搞好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忠实的对待宗族,以显示内部的和睦,教训孩子的年轻人,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明白礼貌和谦让,以养成浓厚的良好习惯。

清顺治规定六训

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祖孙;各安生理,无诈非为。



清康熙圣谕十六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照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家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

惩慝逃已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警岔以重身命。

[编辑本段]先儒修谱论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编辑本段]修谱的作用

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外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着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特别我飞鹏卢氏,已有100多年没有修谱了,早我们采方中发现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说这次修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周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望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比如,你要知道卢氏来由、远祖世系,可查卢氏由来,这次续谱,这套资料来之不易,她是我卢氏修谱中贡献最大的无名英雄,他叫卢本立,桃源县清林乡人,在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他耗费数千元,利用节假日三次飞往北京查寻复印下来的,我卢氏族人要感谢他对我族续谱工作中无私的贡献。你要知道范阳堂到底是回什么事可查范阳堂—卢姓的堂号。你要知道老、新派别,可查老新语录。你想给自己的子女取个好名字,你想了解卢氏先人在各个历史朝代的功绩和对社会的贡献,一套谱书在手,卢氏家族的情况都有。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卢氏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不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卢氏家谱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回答是: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

[编辑本段]修谱实例-孔氏家族家谱 家谱

孔孟颜曾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世系

- 卌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嚣)

- 卌五世祖 蟜极

- 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 卌三世祖 契

- 卌二世祖 昭明

- 卌一世祖 相土

- 四十世祖 昌若

- 卅九世祖 曹圉

- 卅八世祖 冥

- 卅七世祖 振(王亥) 王恒

- 卅六世祖 上甲微

- 卅五世祖 报乙

- 卅四世祖 报丙

- 卅三世祖 报丁

- 卅二世祖 主壬

- 卅一世祖 主癸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 十三世祖 宋公稽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 十世祖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胜

- 七世祖 正考父

-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纥

- 孔子

- 子 孔鲤

- 孙 孔伋

- 曾孙 孔白

- 玄孙 孔求 回

岳家枪法为范氏所继承。据《范氏家谱》记载:始祖乃南宋岳飞麾下将领,世居汤阴。至明代末年,范氏第十一代师祖范启勋为明代官员,其子范可礼为明贡生聪明过人。范可礼兄弟8个,皆通文武经略。时为明末清初,范氏八兄弟与萧家七兄弟在古相州西洪岭坡团练民众,共保当地平安。

由此可见,范氏岳家枪拳的起源是由岳家枪拳演化而来的。范氏岳家枪拳的创始人即第一代宗师,当为范启勋先生。

范氏岳家拳的主要内容有:一弓箭、二弹弓、三绳鞭、四点穴、七十二字练功法、内经养气调神等。流传的器械有:单刀、大刀、三十六奇枪、小字锤、大字锤、太平锤、字功锤、散手大战法、小战法、连八锤、十八罗汉桩和其他辅助技击的练功法等。

1769年,范启勋玄孙范广带领其子天增、天坤迁移至新乡,将范氏岳家枪拳诸艺作为家教,世代子孙相传。

1894年,后人范清元老闲居家,与同门弟子80余人及师弟杨绍先经数年之功,又根据祖传老枪谱特点,依阴阳气窍、内五脏外五官、五行八卦、七十二字等内容,反复推敲,相互比较,整理成诀,以传子孙门徒。至此,范氏岳家枪自成一体。

当时,在花园村舞枪练拳甚为普及、威震八方,以至于外乡外省的习武者纷纷慕名而来,为学艺,为切磋,也为一睹范氏岳家枪拳的风采。

范氏岳家枪基于古代哲学、阴阳八卦五行学说,讲究五脏四肢之气,面平耳仄,眼飘舌动,瓷肩拔项,敛臀收肛,吸胸含背,束肋布胯,开裆下气,两脚生根,十趾抓地,气沉丹田,周身经脉穴道相为贯通。

范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范」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於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曾孙士会。食邑於范邑(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子孙逐有范氏。

家族名人

范雎(前?~前225)字叔。战国时策士,魏人,善口辩,以远交近攻的策略游说秦昭王,昭王悦,官拜秦相,封应侯。

范增 (前275~前204)秦末巢(今河南省睢县南)人,项羽的谋士,辅项羽称霸诸侯,羽中汉反间而疑范增,遂弃羽而归,疽发於背而卒。亦称为亚父。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北宋名臣,吴县人,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曾做「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吓人之乐而乐」。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卒諡文正。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江苏省吴县人,有文名,尤工诗,与陆游、杨万里齐名,官至参知政事。著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志等。

地望分布:山东高平郡。

范姓起源参考之二:范家风范

范字单从字义上看,有模具、规范和规矩的空间意义,但作为人的姓氏来讲,除了上述的空间意义,而更多的是人的表率内涵。如北宋名臣范仲淹就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不朽的做人准则。范家之所以出现范仲淹这位先忧后乐的人物,是否与范家的风范有关呢?

据史书记载,范氏得姓较早,范氏始祖,远可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支后世子孙,经历舜、夏、商诸代,称为唐杜氏。入周后,被改封于杜。不久,为周武王所灭。杜伯之子温叔逃至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传至其曾孙士会的时候,被任为晋国的上卿,食采于范。从此之后,士会的子孙便按照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皆以范氏为姓,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泉根:范姓是我们中国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之一。按照人口的多少它排居在第61位,大概占到我们汉族人口的036%,也就是说大概28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姓范。范姓的人口分布在我国的河南、四川、山东、江苏、湖南、辽宁、黑龙江最多,这七个省的范姓人口大约占到全国范姓人口的62%。

范姓这一显赫姓氏,不仅在大陆人丁兴旺,在祖国宝岛台湾也为数不少。自从明代以来,陆续迁台的范氏,几乎遍布台湾全岛。不过,居住最为集中,人数也优于其他各处的则是新竹县。就人数来讲,范姓为台湾的第48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泉根:台湾的范姓都是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大陆,按照文献资料记载的话,就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我们大陆的范姓开始移民到台湾去。那么,比较最早的一支应当是在明末永乐年间的时候,有一个福建人叫范文华,他就迁徙到了现在台湾的台南县盐水镇这一带。以后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又有广东人范光儒、又有福建惠安人范养成等等,他们分别从广东福建迁徙到了今天的台湾新竹等地方。

就这样,从福建、广东迁台的范氏一个接着一个,使台湾的范姓,从无到有,世代繁衍下来。曾任台湾省新竹县县长的范振宗先生,祖籍就是广东省陆河县,显然,范振宗这支范氏家族,是由他的祖辈范光儒在明朝从广东迁徙台湾的。范振宗先生在台湾给我们的电话中说,范氏家族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20代了,今年12 月5日他要回广东老家寻根祭祖。祖宗不能忘,故乡不能忘,范家风范不能忘。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炎皇后裔本一家;寻根问祖格外亲。

范姓起源参考之三

范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一,在台湾排名第五十一。范姓出自祁姓,是尧帝的后代。尧的裔孙刘累,因为善于驯养龙,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建立了唐国。西周成王时期,被改迁杜,建立杜国,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杜伯被诬陷,被杀,他的儿子逃到晋国,改姓士。士会为晋景公时的名将,因为军功,被封在随,后来改封在范,后代就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范。发展和演变:范姓早期在晋国发展,“六卿之乱”时,范姓被击败,从此范姓开始散居北方。唐代,范姓开始进入福建,宋代,又进入广东。明代末年,范姓开始进入台湾。范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高平,三户,金乡,沛县,钱塘,鄱阳,雁门,顺阳,丹阳,汝南,代郡,河内,敦煌,杭州,宁化,海阳,嘉应,梅州,埔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

家谱的词语解释是:家谱jiāpǔ。(1)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2)有关一个种畜的父系和母系的系统记录。

家谱的词语解释是:家谱jiāpǔ。(1)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2)有关一个种畜的父系和母系的系统记录。拼音是:jiāpǔ。结构是:家(上下结构)谱(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ㄐ一ㄚㄆㄨˇ。

家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引《宋史·艺文志三》:“司马光《宗室世表》三卷,《臣寮家谱》一卷。”明叶盛《水东日记·范氏家谱世系》:“吾家唐相履冰之后,旧有家谱。咸通十一年,一枝渡江,为处州丽水县丞,讳隋。”清龚自珍《<怀宁王氏族谱>序》:“由是_而为家谱,则史表之遗也;广而为家乘,则史传之遗也。”赵树理《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有些人听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

二、国语词典

记载一家世系及事实的书。

三、网络解释

家谱(人文资料)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

关于家谱的近义词

家支

关于家谱的诗词

《虚构的家谱》《赠李伯辉家谱诗》

关于家谱的诗句

仅识传家谱汉官题名当家谱仙家谱系合长生

关于家谱的成语

家道从容当家立计在家出家家家户户家天下张家长李家短当家理纪

关于家谱的词语

全家福家道从容三家村当家立计东家丘败家子当家理纪良家子治谱家传家天下

关于家谱的造句

1、此外,《朱氏家谱》的“总跋”中专门有“长幼亲疏有序,吉凶患难相恤”等告诫后人和睦互助、振兴家族的警示性文字。

2、今天,湖南图书馆馆藏张氏家谱及张氏名人图书、信札展开展,对湖南张氏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3、同时,一些后裔的嘉言善行通过小字记录在其名下,部分散落于民间的支系家谱序言中记录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一并记入总谱,供后人了解。

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5、他深入查考这个家族的家谱以寻找事实根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家谱的详细信息

安徽潜山传统文化汇编II大吴寺传说I大吴寺来历探源

现今的大吴寺约于公元1300年开创,700余年曾用名“灵隐寺“、“大吴寺”。也曾有人说是“大吾寺”、“大悟寺”,更有甚者唤为“大屋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