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峡谷大河村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5收藏

太行山大峡谷大河村记,第1张

大河村记

大河村记

不知为什么?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感觉大河关是寻来的。

那一年,登山十年后,因为膝盖的问题,再加上,一次登山中,一个登山队员从山崖上摔下来,送到医院后,不久就去世了。登山以来,一直很注意安全问题,没有想到,走的是很平常的线路,还是出事了。这再次证明,登山本身就是一件有危险的事。一段时间,我沿着淅河而行,没有目的,寻一个古村,寻一段古道,走一段河谷,玩一会溪水。

天下无山,这可能就是一个行走了十年太行的感觉,以前刚开始登山时,只要一听说那个线路没有走过,就急着联系,找向导,问去客。对景区反而没有了什么激情,感觉景区就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很多是人工雕刻成的。景区的美就像是浓缩的盆景,没有野性,人为打造元素太多了。是啊,我也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是太行山中最美的风景,学摄影多年,见过太行日出,特别是独特的日出,只有特定时刻才会出现。雨中的太行,那种妩媚,雪后太行,那种冷峻,还有一种太行美,只可意会,又说不出来。

沿着一条河走,记录着一条河的感受,就是光听村名,就是一件趣事。鄂鱼沟,杨家池,桥上,西垴,东垴••••••

春天,看满山野桃花盛开,随后,杏花、李花、梨花、苹果花。还有满山的野菜,黄花菜、蒲公英、野韭菜,还有槐花、香椿。总之,沿着一条河走,就是满满的童年记忆,也是空山灵动,走近潭边,坐在河中石上,看野苇子、听鸟鸣、听一曲溪水吟唱,望天空流云,洗内心的喧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一天,把车停到大河村,大河村有一个景区叫青龙峡,对面岸上有一座塔叫佛寿塔。感觉自己对这个村是了解的,因为,在这以前,曾好几次开车从村子边经过。要是有人问我,你去过吗?我一定会说去过。

我和妻子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走进村子。没有想到,发现了一个没有想到过的东西。

大河关,古老的一座关,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以至来过好几次,在网上,朋友们还问这是在那,我成了解说者,还成了向导。

一有闲时,就带领朋友来到大河村,看古老的大河关,总想向更多的朋友介绍大河关。

说起大河村,就要说起一条河。这条河我们林州人叫做淅河,其后,流入淇河,再入卫河。

大河村,在青龙峡之东。

小时,我们林州人称淅河古道为河交沟,而壶关称为龙泉峡,可见视角不同,名称也就不同了。

诗经曾曰: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那个在回想自己出嫁时的春秋女子,她看得见淇水的风光,也看得见淇水源头之一的这条郊沟河吗?

 大河村中,河的北岸与郊沟河并行的是一条古道,古称穴陉岭道,是晋豫要道。

大河村位于壶关县桥上乡往东大概五公里的地方,是太行山深处一个恬静的小山村。村子地处峡谷之中,由东坡、坡下、上坪、后垴等自然村组成,约有200户人家、800余口人。

光绪版《山西通志》记载:大河口,在壶关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古穴陉岭道也,通林县,有营有厘卡,其北为玉峡关,即古羊肠坂也,有汛,东出之隘曰花园梯,曰金灯寺,并通林县,其由关至河口之间道曰五里潺。

自从公路修成之后,很多古道就荒芜了。这几年,村里开始整修古道,站在村东头,一处砖石券门横陈其上。门上刻着:东峻重关。这个关是大清同治11年建立的,他当时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河南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山西,在这里修建了个关,这个古关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去年修复的。

踏着古道,在两个关隘之间,河谷之上,建有一座青石拱桥,名为“栈道桥”。如果没有此桥,跨越河谷,难于上青天。它的简介牌上写着:《壶关县志》记载:“栈道桥在县南河交口(今大河村),地为晋豫孔道,……”迄今已200余年。

一直感觉,古村一定要有一座寺院,过了石拱桥,就看到一座观音寺。沟河于冠龙溪交汇处的一块巨石之上。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布南殿3楹,东戏台1座,厢房13间,墙体由荒石垒成,历经百年,坚固如初,1940年发大水,离寺地平只差3个台阶,30余名驻寺官兵齐跪祷告,大水退后,寺完好无损,堪称神奇。当然,我知道这是传说,中国人讲,佛法无边。

不到两米宽的古道上,青石被时光打磨得光滑如镜,石缝间长满了青草,这样的古道让人一下子就模糊了时间的长度,仿佛从古至今不过就是一弹指。古道上的马蹄印一个接着一个,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此时正是一场初夏的雨后初霁,蹄印处积满了水,清清的水映着太阳,有着炫目的粼粼波光,仿若 历史 的眼睛,注视着这一河的寂寥,注视着这一山的喧闹。

关前的古道不过4米宽,长约50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别说千军万马舞刀弄棒,站上百十来人这里就已经满满当当了。关楼坐西朝东,东西长51米、南北宽61米,现存主体为清代遗构,中券门洞高31米、宽29米,依稀可见 “大河关”字样。

古关依在,进关就是当年的议事处,就是三间房,是青砖垒成的。只是上了锁,只能想象了,当年无数人走到这里,要面对官兵的查验。又往上走,是当年的盐店,中国从很早就实行了粮食和盐专营,这也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

走在古村能看到留下的古迹,有时也能听到没有见到的古谜。再一次走进大河关官署,住在旧院中的老人,热情地给我们讲大河关的旧事,指着门口的一个高台,他讲他小时候,这里有一个古炮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是一炮当关。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我的想象中,骑着马一个驿站连着一个驿站,传递着不是信,而是一筐筐新鲜的荔枝,让人心生口水,生在北方,没有吃过荔枝。

驿站,是指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场所。

在村里临河边,河畔的石缝里生长着几棵古榔树,望着这一座现实中的驿站。这是一座四合院,坐北朝南,沿河是门面,门前有上马石,是那种青石雕刻的。门是关闭的,但是,时光好像也挡在 历史 的外面。外面的我们,而又在时光的里边,一边寻找,又一边失去。

驿外断桥田赛,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知为什么?站在驿站前,就想起了陆游的这首诗。当然,最毫迈的还是主席的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思绪得是飞的,庆幸自己能见到旧时的驿站,这是我不曾想到的。当然还是李自成当驿卒,失业后造反。王阳明在贵州驿站,觉悟创建阳明心学。

无意间的行走,仿佛是走在 历史 的时空中,古老的建筑依在,它成了一种符号。站在沾水河岸,仿佛能看到时光的流逝,我们不也是一种流逝的符号吗?

人像草木一样,不过是尘世间的一颗微尘。知道了前世,人也放宽了,人也静了。

是啊,一座古关,在自己的想象中是那么雄伟,可能是读小说多了,总有了一点金庸小说的味道。那年秋天,走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看到了这座雄关,了解了这座雄关背后的故事,才知故事里的人事,远比一座古关要丰富得多。后来行走太行,看到过虹梯关、玉峡关。走进山的 历史 中,人文 历史 更风光。

大河关也一样,但是,又感觉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可能是来大河关容易,来大河关就是寻找一点什么?又没有明确的目标,放飞心情,寻找古关之外的东西,以及淅河之水,还有河边的古树,河里的游鱼,大河关的朝霞。

大河关建于何时,遍寻不获。只是清《壶关县志》中有载:咸丰六年增设大河汛驻防把总。至于现在的关城所建何时,也不可考。但是,从唐朝一直到民国,这里始终是战略要地,也是晋豫通道,即使是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这里也还是由长治出境入河南的省间通衢。

是关于这条古道的人文文化。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这是《苦寒行》的诗句,也写了当年走古道的艰辛。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溪。”诗句出自盛唐诗人高适,题为《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元和郡县志》载:潞州东取穴陉岭路至相州(今安阳)三百五十里。大河关那时还没有存在,它只是一处战略要地,同时把此作为要地的还有一个人----天宝末年的李萼,那时是公元755年。颜真卿是中国 历史 上的书法大家,安史之乱时,他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纷纷响应,曾经被公推为盟主,合兵20万阻挡了安禄山急进的脚步,李萼是颜真卿的谋士,曾为颜谋划河北形势,李的谋略中包括一项,即开崞口出师。

一座古关就是一本书。而这一部书,就是我多次来到大河村寻找的东西,读懂了大河村,也许就读懂了太行山,也读懂了半部中国史。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开了农家乐,村里还请来摄影师,一幅幅精美的相片,又展示出了大河村。春花烂漫,柳绿红桃,悠长的古道,雄伟的关楼。我的朋友曾告诉我,一位摄影师曾站在佛寿塔前,拍了一幅雪中的大河村,取名布达拉宫。因为大河村寻在悬崖之上,从河岸一直往上。

大河村也像别的农村一样,现在大多的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城里了。现在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

一座古关,一个古村,仿佛应该有一座古寺,也一定有一座古寺。那年走近嵩山少林寺,观达摩洞,仿佛山水之间,都有一个故事游走在山端。五台山、秦岭、庐山、九华山,佛事是回避不了的事,尽管我不是佛教弟子,佛教文化一定在山水间。

春天的佛事。那年如瑞法师归来,我看到了一场荡大的佛事,可能是在春天吧。春天的杨柳,春天的小草,春天的人。一想起大河村,就会想起那一场佛事。

大河村东边有座山,山里人取名叫佛山。

在大河村,当你走向佛寿塔之时,你能看到一块大石头上有两个感恩大字。这是如瑞法师的手迹,如瑞法师,祖籍河南,于1957年生于太原市,八十年代初期出家,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主席。

大河村是她的姥姥家,她前几年修了报恩精舍。后又修了佛寿塔。

我是不懂佛法的,只是喜欢游走古寺,透过那一柱柱燃烧的香,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人心。

佛就是觉悟了的人,菩萨,你愿意无私无畏地为人民服务。

大河村还有许多,特别是春天的花,夏天的清凉,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无处不是风景。

对了,大河村的戏台,山里人都还在春天请社戏。

一个古村,就是一台戏,而戏文又是变化的,而变化的戏文又是 历史 。当你问村里的老人,他会告诉你,也许他就是守关人的后代,也许就是开盐店的后人,也许就是驿站厨师的后人。一代一代的故事,又变成一代一代的人生。

大禹治水时大禹的在禹墟,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

被称为“禹墟”的遗址位于蚌埠市西郊涡淮交汇处涂山脚下的禹会村。当地传说认为,这里是“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发生地,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娶妻“涂山氏女”并生子启等传说在当地流传。

现在,禹会村保留着一条路,叫走马岭,据说是大禹治水时到工地查看工程经常骑马走的路;路的尽头有一个池子,称为饮马泉;以前还有一口井,传说是大禹捉住水怪大魔头时用作囚牢的。治水过程中,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结婚第三天即离家治水,治理好淮河后又去治理长江。出发时带走了涂山的一块石头,放在长江边上,将那个地点当作“涂山”,就取地名当涂。

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生儿子启,抱子望夫,最后化成一块巨石,被称为“启母石”,现在仍屹立山中。后人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成功,兴建了大禹庙,解放初期还存有大禹庙的遗迹。

扩展资料:

治水经过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舜帝说:“禹!你也谈谈高见吧。”  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说:“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   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 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

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 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 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 和肉食。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 开始得到治理。” 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以后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治水 (历史典故

人民网-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家在哪?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使颛顼统治的疆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由于挥公功勋卓著,帝颛顼封其为弓正(亦称弓长),并赐姓张,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有人说,清河在中国境内何止一条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么能断定濮阳的古清河就是玄嚣的封邑青阳所在地呢这是因为濮阳古称帝丘,颛项建都于此,至今濮阳城中心四牌楼上仍镌刻着“颛顼遗都”四个大字。帝颛顼、帝喾死后均葬于帝丘,今陵墓尚存,这一点是哪个清河也没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嚣封邑青阳所在地,玄嚣也因封地青阳而号青阳氏。

三、当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关于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的论点,在当今史学界颇具权威性,为研究张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族史专家谢均祥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张姓源于濮阳。他的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欧洲时报》、《河南广播电视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

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了:挥公即是张姓始祖,因发明弓矢而得姓,张姓祖根在濮阳,这便是张姓的渊源。

此外,后世有以字为姓者,也有因种种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在晋齐鞍之战中作战勇猛,战功卓著,他的后世以他的字为姓,改解姓为张姓。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称张禄,西入秦国,屡次为秦王出谋划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国名将张辽,原姓聂。汉末黑山起义军首领张燕,原姓褚。另有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在当代中国,回、满、藏、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张姓人群存在。但这只是支脉,是流,而不是源。

四、张姓播迁

张姓先民是怎样从得姓地濮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这是个大课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够说清的。现仅就我们的初步考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张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迁应是在大禹治水时期。当时,遍地洪水泛滥,中原濮阳地势低洼,更是一片汪洋。为求生存,先民们只好择高而居,逃往距离近的高丘或山区,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而后又逐步走向全国各地。这次洪水大致发生在帝颛顼、帝喾之后的尧、舜时期,也正是挥公得姓之后。起初,尧命颛顼之子鲧治水,而且到过濮阳。至今,濮阳境内仍有“鲧堤”遗迹。明·嘉靖《开州志》(明代濮阳称开州)卷二,载宋·司马光《鲧堤》诗日:“东郡(今濮阳)鲧堤古,向来烟火疏。堤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可惜,曾在濮阳筑堤治水的鲧,由于方法不对,九年没有把水治平,被舜杀于羽山。舜又派鲧之子大禹治水。他带领人民,凿山开河,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把水治平。这次大洪水先后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离乡背井逃避水患。但要问,当时的张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县,因没查到确凿依据,笔者不能妄言。但据读史得知,帝颛顼、帝喾均建都于帝丘(今濮阳),到帝尧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帝舜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蒲州)大禹为什么把都城迁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恐怕都与这次大洪水有直接关系。中国地势的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十里地,洼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时代,难怪帝尧、帝舜、大禹均迁都于山西。试想,部落联盟的首领和都城都迁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着去吗所以,历来饱受洪水灾害的濮阳人,逃避水灾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陕西。那个时期,张姓先民从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阳)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迁往各地,或迁回老家濮阳,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张姓先民第二次大播迁,当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决口时期。自古人恋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后,逃往外地的先民回来一部分是肯定的。经过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濮阳地区属于卫国,经济文化都有相当发展。但到汉代,濮阳人又碰上了黄河瓠子堤决口,淹没十六郡,濮阳以东尽成泽国,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们没吃没喝能不外逃吗去哪里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区。此后,还有新莽时期公元11年,黄河自治亭(今濮阳)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二次改道,漫流于濮阳以东各郡达59年。北宋熙宁十年,黄河自濮阳曹村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第三次改道,泛郡县四十五,淹民田30万顷。有史记载的黄河在濮阳境内的决口达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灾、虫灾,每次水旱灾害,都迫使先民们离乡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灾之外,战乱是张姓先民多次迁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濮阳地处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秦代章邯和项羽濮阳之战,东汉曹操吕布濮阳之战,北宋宋辽澶渊之战等多次大战都发生在这里,每次战乱都迫使先民们多向比较安定的南方迁移。据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编著的《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一书记载,由于战乱原因, “张姓先民由中原地区向四方迁徙,有过几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的战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在此居住的张姓先民被迫南迁;第二次是在西晋末年,匈奴和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军队进入中原,灭亡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洛阳建立的西晋王朝,人民群众蒙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原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地南迁,同时也有部分张姓先民迁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灭亡了建都开封的北宋政权,占领了黄河南北,这里的张姓先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到长江以南地区避难。除了这三次迁徙外,还有更多的小规模迁徙,使张姓儿女逐渐遍布于全国各地。”

太行山大峡谷大河村记

大河村记 大河村记 一 不知为什么?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感觉大河关是寻来的。 那一年,登山十年后,因为膝盖的问题,再加上,一次登山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