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洒脱 练习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孔子的洒脱 练习,第1张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他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内乱中被杀死,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追杀,从宋国(今河南商丘夏邑县)逃到了鲁国。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孔子是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其馀圣人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者则明彻圆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气质既有所限,虽造其极,终是一偏底圣人。此七子者,共事多不相合,共言多不相入,所同者大根本大节目耳。

孔颜穷居,不害其为仁覆天下,何则?仁覆天下之具在我,而仁覆天下之心未尝一日忘也……

相传孔子号儒童菩萨。或曰:“吾夫子万代斯文之祖,而童之。童之者,幼之也。幼之者,小之也。彼且幼小吾师,何怪乎儒之辟佛也!又僧号比丘。丘,夫子讳也。比者,并也。僧,佛弟子,而与夫子并。彼且弟子吾师,何怪乎儒之辟佛也!”是不然。童者,纯一无伪之称也。文殊为七佛师,而曰文殊师利童子;善财一生得无上菩提,而曰善财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贤圣,有“童真住”,皆叹德之极,非幼小之谓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若夫比丘者,梵语也。梵语比丘,此云乞士,亦云破恶,亦云怖魔。比非比并之谓,丘非丘陵之谓,盖仅取音不取字也。例如梵语南无,此云归命,南不取南北之南,无不取有无之无也。噫!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为儒者不可毁佛,为佛者独可毁儒乎哉?

孔子年轻时做过鲁国高官,治国极好,贪官纷纷逃往它国,它国领袖也变得很敬畏鲁国。

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生活行为的准则,对上要讲忠义,对朋友要讲信实。”(《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历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等。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是他非常轻视生产实践。在《论语》中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主张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的话,例如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耻下问”等等。但是孔子轻视生产实践则是非常错误的,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他不仅说他不如老农民和老菜民,而且骂樊迟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呀!做一个统治者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隐瞒真情。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论语·子路》)孔子说这样的话表明他是一个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而剥削阶级从来都是自己不劳动而且轻视劳动。

其次,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孔子常常向别人请教,从别人那里学得知识,然后用来教别人,他说:“我有很多知识吗?没有呢。有一个普通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从他的问题正反两面去盘问之后,却得到很多启发,然后尽量地告诉他。”(《论语·子罕》)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看来,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大凡人类认识史总是首先重视“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逐渐才注意到“思”(对经验加以总结找出规律),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开始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并由注意“学”开始,到注意“思”的认识阶段。

孔子像

孔子认为,知识应该尽量丰富,他自己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认为渊博的学问,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这就是他所说的“一以贯之”。发现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本质,才可以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联贯的知识贯穿起来。当然根据孔子的整个思想看,这个贯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质就是他说的“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当仁,不让于师”。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说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个“人”,站在自己应站立的地位来尽力而为,因此他所说的“仁”从阶级和个人的关系方面来说,包含着重视人的作用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是贯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贯穿他的整个学说。

[编辑本段]教育贡献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编辑本段]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编辑本段]家世家谱

当年微子在商末到长治市潞城定居,形成微子镇 。(《潞安府志》载:“纣都朝歌,亦在畿内,微子曾是食采焉。(潞城有微子岭、微子村)”微子岭“在县北二十里,上有三仁庙,下有微子村,其食邑也。”) 周朝封微子镇人于宋, 孔子祖上就在这个南迁的队伍中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编辑本段]孔子年表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编辑本段]主要弟子

孔子讲学图相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有较大成就者72人,其中最主要的有: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颜渊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

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 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 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 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笔画的八十一灵动: 可分别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的八十一灵动,并观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总格24、25、29、31、32、33、35(这样的笔画数格局很不错,但人生有较多波澜重叠)37、39、41、45、47、48(这样的笔画数是不错的格局,有这样笔画数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难,开创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笔画中算得,五格的笔画可算出相应的五行,接着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间相生相克与吉凶关系,取名字时,最重要在于五行是否协调,再者才是笔画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间的组合并系。取名字时可参考康熙字典的字义和笔画,因为有些字必须以偏旁部首来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笔画。

二,基本要领: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义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节,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国庆日出生的用“国庆”“建国”“建华”;

3,孩子出生的时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晓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点:如“京生”“津生”“沪生”“渝生”;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伟”,女孩用“慧、娟、淑”等。

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尽量不用多数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

2,尽量不用多数人容易念错的生辟字,以避免难认;

3,尽量不用笔画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难写;

4,尽可能使用好听的褒意诣音,不用不顺耳的贬意诣音;

5,尽可能使用多音调,即三个字避免同一声调,念起来响亮有起伏感;

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叠音。

五,具体建议:

1,买本相关的书,了解一些命名数理和生辰八字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

2,如果凭想象实在想不出理想的字,不妨查查字典。

3,现在给孩子取名,最好是用四个字的名,即父母两人的姓加上两个字:

如男孩用“夫子”“健夫”,女孩用“慧子”“纯子”等,四个字的

名不易重名,别具一格,好处多多,将逐步流行。

4,一般来说,男孩取名用字应含阳钢之气:如“英”“强”;女孩取名用字应含贤淑之意:如“慧”“娟”。而有时男女反用则孩子长大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总而言之,取名的总体原则是:好听、易记、画简、雅致、义深。

下面是很多好听的男孩女孩的名字,说不定其中就有适合你们孩子的名字:

一些好听的女孩名字范例:

雅静(优雅文静)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香怡(香气怡人)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珺瑶 珺:美玉 瑶:美玉

梦瑶 瑶:美玉

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睿婕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雅琳( 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静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彦妮 彦:古时候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妮:指女孩子

馨蕊 馨:香气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雪慧 冰雪聪慧

淑颖 贤淑,聪颖

乐姗 姗:女子走路时婀娜的样子

玥怡 怡:心旷神怡

芸熙 熙:光明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梦瑶 瑶:美玉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诗琪 (诗情画意;美玉)

美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雪雁 (在雪花中飞舞的飞雁)

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笑怡 怡:心旷神怡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玥婷 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婷:美好

芸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馨彤 馨:香气 彤:红色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羽馨 (羽缎;温馨)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婳祎 (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

若翾 (翾:飞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静璇 (聪明文静)

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沐卉 (卉:草的总称 沐:如雨般湿润 )

琪涵(有美玉一般内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犹如上好美玉一样白璧无暇!)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笑珊、寒珊、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访云、翠容、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乐之、笑白、之山、妙海、紫霜、平夏、凌旋、孤丝、怜寒、向萍、凡松、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代云、南莲、寻南、春文、香薇、冬灵、凌珍、采绿、天春、沛文、紫槐、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凝阳、访风、天亦、平绿、盼香、觅风、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飞绿、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妙春、海冬、半安、平春、幼柏、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小珍、天巧。妙旋、雪枫、夏菡、元绿、痴灵、绮琴、雨双、听枫、觅荷、凡之、晓凡、雅彤、香薇、孤风、从安、绮彤、之玉、雨珍、幻丝、代梅、香波、青亦、元菱、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新冬、盼翠、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从阳、元枫、痴香、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香柏、巧绿、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香春、寻双、涵瑶、冷梅、秋柔、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香莲、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梦槐、香芹、南琴、绿海、沛儿、晓瑶、听春、凝蝶、紫雪、念双、念真、曼寒、凡霜、飞雪、雪兰、雅霜、从蓉、冷雪、靖巧、翠丝、觅翠、凡白、乐蓉、迎波、丹烟、梦旋、书双、念桃、夜天、海桃、青香、恨风、安筠、觅柔、初南、秋蝶、千易、安露、诗蕊、山雁、友菱、香露、晓兰、白卉、语山、冷珍、秋翠、夏柳、如之、忆南、书易、翠桃、寄瑶、如曼、问柳、香梅、幻桃、又菡、春绿、醉蝶、亦绿、诗珊、听芹、新之、易巧、念云、晓灵、静枫、夏蓉、如南、幼丝、秋白、冰安、秋白、南风、醉山、初彤、凝海、紫文、凌晴、香卉、雅琴、傲安、傲之、初蝶、寻桃、代芹、诗霜、春柏、绿夏、碧灵、诗柳、夏柳、采白、慕梅、乐安、冬菱、紫安、宛凝、雨雪、易真、安荷、静竹、代柔、丹秋、绮梅、依白、凝荷、幼珊、忆彤、凌青、之桃、芷荷、听荷、代玉、念珍、梦菲、夜春、千秋、白秋、谷菱、飞松、初瑶、惜灵、恨瑶、梦易、新瑶、曼梅、碧曼、友瑶、雨兰、夜柳、香蝶、盼巧、芷珍、香卉、含芙、夜云、依萱、凝雁、以莲、易容、元柳、安南、幼晴、尔琴、飞阳、白凡、沛萍、雪瑶、向卉、采文、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涵山、恨寒、问枫、以柳、含海、秋春、翠曼、忆梅、涵柳、梦香、海蓝、晓曼、代珊、春冬、恨荷、忆丹、静芙、绮兰、梦安、紫丝、千雁、凝珍、香萱、梦容、冷雁、飞柏、天真、翠琴、寄真、秋荷、代珊、初雪、雅柏、怜容、如风、南露、紫易、冰凡、海雪、语蓉、碧玉、翠岚、语风、盼丹、痴旋、凝梦、从雪、白枫、傲云、白梅、念露、慕凝、雅柔、盼柳、半青、从霜、怀柔、怜晴、夜蓉、代双、以南、若菱、芷文、寄春、南晴、恨之、梦寒、初翠、灵波、巧春、问夏、凌春、惜海、亦旋、沛芹、幼萱、白凝、初露、迎海、绮玉、凌香、寻芹、秋柳、尔白、映真、含雁、寒松、友珊、寻雪、忆柏、秋柏、巧风、恨蝶、青烟、问蕊、灵阳、春枫、雪巧、丹萱、凡双、孤萍、紫菱、寻凝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涵山、恨寒、问枫、以柳

一些好听的男孩名字范例:

辰逸 (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诚意”二词同音)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不喜欢上面的哪个还可以选这个,意思相同)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烨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杰(英俊杰出)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伟奇(伟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

浩南 (浩:浩大 )

泽洋 (广阔的海洋 )

鑫磊 (鑫:财富 )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 )

博文 (文韬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强 (昊:苍天,苍穹 )

越泽 (越过广阔的水源 )

旭尧 (旭:旭日 尧: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骞 (骞:高举,飞起 )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风华 (风华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辉 (辉:光明 )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

明轩 (轩:气度不凡 )

绍辉 (辉:辉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英杰(英俊杰出)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明杰 (明智,杰出)

立诚 (诚:诚实)

立轩 (轩:气度不凡)

立辉 (辉:辉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明杰 明智 杰出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国豪(国人因它而自豪)

伟奇(伟大、神奇)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英杰(英俊杰出)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昊天 思聪 展鹏 笑愚 志强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渊 思淼

晓啸 天宇 浩然 文轩 鹭洋 振家 乐驹 晓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锦程 嘉熙 鹏飞 子默 思远 浩轩 语堂 聪健

河北沧州市沧县狼儿口镇季氏家族,明、清两朝为京南名门望族,明朝九代世袭“冠带总旗”之职,清朝文举、武举40余人,文武进士十人之多;历代以文武立业,祖传数百年少林拳、华拳诸艺。

季氏八极、劈挂拳创始人“季云龙”,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初七日,卒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承袭家传艺业,后经本族长兄、清·两榜进士——季春和推荐到其好友—有“刘旋猢”之称的刘虎臣门下学艺。刘虎臣,河北沧州王官屯村人,生于清·嘉庆年间(1820左右),卒于清朝末年。道光年间曾任“京津镖局”总镖头,一生以大枪为最佳,南北押镖,扬名江湖。同治七年(1968年),季云龙师从刘虎臣,习艺十数个春秋,得八极拳法之精髓,后来燕南武林人士均称其为八极门中期“四大代表”之一,也是季氏八极拳的第一代传人。

季云龙之劈挂拳艺得于刘虎臣之师兄、有“大枪枭雄”之称的曹井田。曹井田(1819—1905),河北省沧州程家林人,为晚清沧州之卓著者,以精妙绝伦之枪技和凶猛彪悍的劈挂拳响誉武林。曾以梨花大枪之“乌龙翻江”势,将与之前来较艺的山东武僧—铁枪王的眼睛点伤而名声大震。同治三年(1864年),与师弟刘虎臣押镖途中遇肖姓拳师,手持方天画戟,神勇万分;曹井田与之交战大枪如蛟龙般一抖,使出绝招—“铁牛耕地”挑其手臂,令其折服,遂取胜,且与肖结为了挚友。八极短、劈挂长皆存不足,曹井田依父所传之劈挂拳艺,充分发挥劈挂拳放长击远的特点,结合两拳之优,将劈挂拳更臻完善,形成远劈近打、贴靠摔拿的独特风格而屹立于中华武林。

季云龙,自幼身材魁梧,力大过人,十三岁时双手各举百斤的沙坛,在保定府抗过千斤的大盐车,在清·光绪帝面前举鼎,被光绪皇帝恩赐“武举人”;曾力按两匹受惊烈马,惊恐万状,人称“铁胆神力王”。民国二十年(1931年)末,为弘扬光大八极拳,资助师弟强瑞清开办沧、南、盐、庆72处“八势房”,历经五年与强走访各处修续《八极拳谱》。季云龙以掌功为著,能单掌开碑、击石如粉,兵器以凤翅镋、虎尾鞭为最。得刘、曹二师之艺业如虎添翼,一生仗义疏财,深研拳法,广传后人技艺,因其德、艺俱佳,后人推崇其拳艺风范称:季氏八极劈挂。

季云龙下传长子:季伦杰,曾在保定曹锟部下任营长;

次子:季伦辉,全面继承了父之艺业;

侄:季伦俊在大连传艺多年,后回乡授徒。

侄:季伦芳曾在热河任骑兵营营长,后由冯玉祥调入北京。

季氏第三代传人有:季伦辉之子季锡林、侄季少卿;徒:张福顺、季茂印、李树芳。季伦俊传子季锡景、侄季璞祥。季伦芳传次子季梁栋,季伦芳故去季梁栋得艺于众兄长。

季氏八极劈挂第三代传人季梁栋,生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习家传拳艺,1953年经姐丈天津“三绝传人”牛增华引荐拜其师、著名武术大师“燕子”郭长生、南京国术馆武术科科长马英图、“孙猴子”孙玉铭为师学艺,有“越侠”之称;其间牛增华亦替师传艺于内弟。季梁栋先生现任沧县武协委员、全国八极门顾问、全国煤炭体育协会武师、吉林市武协副主席、沧州市通臂劈挂门名誉会长、唐山武术院和舒兰市武术协会总顾问、台湾中华武道研究发展协会名誉顾问、国际通臂劈挂门特聘顾问。季梁栋祖籍河北沧县狼儿口,久居东北40余年,传艺30多载,门人遍布东北三省、唐山、天津、沧州各地,其弟子以八极拳、劈挂拳、通臂拳、苗刀、奇枪、疯魔棍、五阴鞭杆诸艺获奖者无数,多人担任省市武术协会主席,多人为一级裁判员及教授,众门人获全国省市金牌多枚。武林挚友赞季老曰:奇快松灵飞毛腿,抽身换影飘髯叟,久居东北老隐士,遍游全国称越侠。1999年季先生入选中国民间武术名典,2004年《精武》杂志封面刊载季梁栋先生拳照。2007年7月由第四代嫡传、季云龙之曾孙、刘云樵之关门弟子季昭华邀请赴台湾传授季氏拳艺,深受台湾爱好者之倾慕,并得到蒋介石之保镖刘云樵之弟子徐纪、戴士哲、金立言等人的热情接待,至今季梁栋先生已三下台湾,传授拳艺。季梁栋先生特嘱关门弟子——张耀云,在书报杂志、建立季氏拳艺网站和博客等多种途径对季氏拳艺进行全面传播和弘扬。

张耀云,男,汉族,生于1980年1月,季氏八极劈挂拳四代嫡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科学历,原籍河北沧州南皮县凤翔村,工作于泊头职业学院;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冠军,沧州师范学院武术系客座教授,国家一级裁判,授徒千余人。1997年至今,张耀云就读、留校任教于泊头职业学院,并担任学院武术队总教练,期间将季氏八极劈挂拳艺传于泊头职业学院就读的历届各县各市区(邯郸、邢台、张家口、秦皇岛、承德、衡水)学生—收为弟子,及泊头周边街市人群。季氏八极劈挂拳在泊头已传播开来。

我们的家风家训怎么写如下:

1、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2、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3、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孔子的洒脱 练习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