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耿精忠已经投降并立下战功还是会被凌迟处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为啥耿精忠已经投降并立下战功还是会被凌迟处死?,第1张

作为“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袭承了家族世袭爵位的他本应有着很好的前途与结局,但是伴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 耿精忠积极相应吴三桂,并且在福建发动叛乱,就此与清朝决裂,将祖父两代人创下的基业全部葬送。

然而在清军的持续打击下,自知不敌的耿精忠选择重新投降清朝,并且在此之后不仅是对抗盘踞在广东的尚之信,还是抵御台湾郑氏集团的进攻,也立下了重要的功劳。

尽管如此,在康熙皇帝彻底平定“三藩之乱”后,耿精忠的生命也就此走到的终点,并且是被康熙以极为残忍的凌迟处死的方式处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耿精忠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军事作用和战略意义,而他最后的价值也仅仅是沦为一个“反面教材”,进而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而已。

耿精忠,一位标准的“官三代”,同时也是一位“降三代”。

说到康熙朝“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那就不得不提耿精忠的祖父,初代靖南王耿仲明。

耿仲明曾经是明朝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部将,深得毛文龙的赏识与重用,而他在毛文龙帐下也有一个“毛”姓的名字,“毛有杰”。当然,另外两位与他齐名的“背明降清”的将领,孔有德和尚可喜这个时候也是毛文龙的部将,他们分别叫做“毛永诗”和“毛永喜”。

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计斩毛文龙”,但是袁崇焕并没有非常妥善的处理后事,也没有对东江镇进行有效的安抚和安置,最终导致了东江镇动乱不止,为此后一系列严重的事态发展埋下了伏笔。

这其中,影响力最大,同时破坏力也最为严重的,便是“吴桥兵变”了。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爆发,皇太极率兵将祖大寿镇守的大凌河城团团包围。接到朝廷的旨意后,登莱巡抚孙元化急令已经归顺其麾下的孔有德率军北上支援祖大寿。

然而,孔有德军队的后勤寄养出了问题。随后,孔有德的手下因为一只鸡与朝中要臣王象春结怨,进而开始受到了各方的排挤与打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孔有德在部将的劝说下,在吴桥发动兵变,带兵重新杀回山东,并且以耿仲明作为内应,夺下了登州。

之后在以孔有德、耿仲明等为首的一众辽东旧将的带领下,开始武装割据并且与明朝进行了激烈的武装对抗,由于明朝这面组织平叛不利,致使整个山东半岛被孔有德等人统领的叛军折腾一片糜烂。直到明军在祖大寿的兄弟祖大弼,戴罪立功的吴襄、吴三桂父子,以及刘良佐、刘泽清等人的领导下,重新集结兵力进行镇压,这才将叛军的势头控制住,并且其围困在登州一代,同时打退了叛军的数次突围。

最终,眼看从路上突围无望,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选择从海上出逃,带领着兵马和家眷横渡渤海湾,最终在鸭绿江口,向后金剃发称臣,并于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正式投降了后金。

当皇太极得知孔有德等人率众投降后是兴奋异常,不仅出城十里相迎,更是让孔有德、耿仲明自领所辖兵马,并赐名“天佑兵”。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尚可喜也在选择投降了后金,皇太极同样对尚可喜的到来予以了热烈欢迎,并将其军队赐名为“天助兵”。

“吴桥兵变”以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的投降后金而宣告终结,而这也成为影响明朝与后金之间实力对比的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

明朝这面在整个“吴桥兵变”的过程中,损失巨大,山东半岛的百姓更是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浩劫。而后金这面不仅收获了兵员的补充,同时还带来了后金急缺的火器与航海等技术,明朝在这些领域的垄断就此打破,军事装备层面上的优势变得荡然无存。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改元称帝,建立大清王朝,并将这三人册封为王,其中孔有德为恭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至此“三顺王”正式诞生,而在顺治皇帝时期,这三人的头衔也变为了定南王、平南王和靖南王。

三位“异姓王”以及其统领的部众,在明末辽东战场,以及清军入关,南下追击李自成、攻灭张献忠、荡平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如此功勋卓著的靖南王耿仲明,却是以畏罪自尽的惨淡结局收场。

清朝朝廷,自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就对“逃人”有着非常严苛的制约和惩治措施,特别是在清朝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专门颁布了“逃人法”,以对“逃人”的行为进行限制,同时参与其中的人进行残酷的惩罚。

耿仲明却意外触动了这根“红线”。

顺治六年(1649年),刑部官员上奏耿仲明的部下梅勒章京陈绍宗等放纵自己的部下私自藏匿逃人,应该治罪。此事引得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当时主持朝政的多尔衮亲自询问耿仲明此事,令其惶恐不已。

最终,经过耿仲明和朝廷官员的彻查,耿仲明所部有三百余名部众私自藏匿逃人,严重违反了“逃人法”,朝中不少官员要求严惩这些将士的同时,也应该将耿仲明削爵处置。

多尔衮还是看在耿仲明的卓著功勋的份上,想要对其宽大处理,只不过消息还没有传到前线,耿仲明已经畏罪自尽了。

耿仲明死后,他的儿子耿继茂袭承了靖南王的爵位,并且继续跟随清军平定南方的各种反抗势力,并且不断立下战功,算是帮助自己弥补并且洗刷了父亲耿仲明的罪名。也是在耿继茂时期,耿家从驻守四川改为驻守福建,对抗盘踞在福建地区的郑氏集团。

凭借耿仲明和耿继茂的功勋,耿家的后辈们也获得了清朝朝廷的器重与封赏,当然,也如同让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一样,耿继茂的三个儿子,也分别迎娶了宗室女儿,以此实现与耿家的政治联姻,同时将其扣为了“人质”。

其中,耿继茂的长子耿精忠,迎娶肃亲王豪格的女儿,被封为和硕额附;次子耿昭忠,迎娶贝子苏布图的女儿,被封为多罗额驸;三子耿聚忠,迎娶安亲王岳乐之女和硕柔嘉公主为妻。

康熙十年(1671年),耿继茂去世,由其长子耿精忠袭承了其靖南王的爵位,同时也接下了耿家世守福建的职责。

“三藩之乱”爆发,耿精忠率先响应,但却也是最先投降的。

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自请撤藩,其本人也希望就此急流勇退,回辽东养老。得到消息的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则也抱着试探性的态度,向康熙皇帝上疏请求撤藩。

而此时有些“年少轻狂”的康熙皇帝,真就同意了“三藩”的撤藩请求,并着手开始了撤藩事宜。

此举极大的刺激了吴三桂,于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吴三桂先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贵州,随后又快速占领了湖南、湖北等地,与清军是隔江对峙。

听闻吴三桂起义的消息,耿精忠率先响应,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发动叛乱,并且联合盘踞在台湾的郑经,海陆并进,向浙江、江西等地发动进攻。

此时的康熙皇帝面对的敌人太多了,南边是吴三桂的叛军,西北是吴三桂的旧部王辅臣在陕甘起兵反清,并且占据了四川部分地区,北边的察哈尔蒙古亲王也开始造反,加上东南方向的耿精忠和郑氏集团,此时的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清军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在阻挡住了吴三桂最为凶猛的前期攻势的同时,也调集了十路大军,开始对叛军势力予以反击。而率军平定浙江、福建的正是礼亲王代善之后,康熙皇帝的堂哥,康亲王杰书。

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康亲王杰书破仙霞关,进入福建,之后连下数座城池,耿精忠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最终选择了投降。

此时的康熙皇帝,并没有对耿精忠进行处罚,而是准许其保留了靖南王的爵位,并回复其职务,要其领兵对抗郑氏集团,以及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的叛乱。在此期间耿精忠表现优异,战功突出,成功有效的打击了郑氏集团和尚之信的部队。

然而,康熙皇帝却并没有就此放过耿精忠。

“三藩之乱”彻底平定,耿精忠也迎来了他人生的终点。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

此时,吴三桂已经去世,其他反动势力相继被平定,只有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苟延残喘,做着最后的抵抗。

于是,康熙皇帝在这个时候开始向耿精忠发难,借由有人弹劾耿精忠心存异志,进而削除其王爵,并且将其收押。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克云南昆明,吴世璠自尽身亡,“三藩之乱”彻底被平定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大学士明珠上疏康熙皇帝:

“耿精忠负恩谋反,罪过大于尚之信。”

他还建议对耿精忠进行清算。

康熙皇帝同意了明珠的奏请,下令将耿精忠凌迟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其亲信白显忠、徐文耀、王世瑜等人。

而耿精忠被凌迟处死也极大地刺激了另外一位在“三藩之乱”中先判后降的重要将领王辅臣,最终王辅臣在前往京城的路上,畏罪自尽了。

如同王辅臣一样,耿精忠的投降,康熙皇帝不仅不对其予以处罚,反而继续重用,实际上也是出于平叛的需要,毕竟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手中实力有限,也需要对这些力量加以利用,进而更加迅速的平定的叛乱。而实际上,康熙皇帝并不是没有容人之仁,不少叛而复降的将领和地方武装,都能够以善终收场。

耿精忠之所以为康熙皇帝所不容,并被处以凌迟极刑,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

首先,耿精忠在叛乱期间给清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且不说在其对抗清军期间给康亲王杰书统领的八旗将士以及绿营官兵造成的巨大损失,在其叛乱前后,在福建的朝廷官员,只要不肯屈服其下,便遭到了处决,官场损失是相当惨重。

这其中就包括了“清初第一汉臣”范文程的次子、当时的福建总督范承谟,也就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的老师魏承谟的历史原型。范承谟本不准备前往福建就职,但是看到耿精忠有谋反意向,毅然决然的前往,筹划阻止耿精忠叛乱,不料却被耿精忠所抓,并且始终不与屈服,最终被耿精忠所杀。

这里也要提一下,康熙朝著名的汉臣李光地,在福建省亲期间被耿精忠所抓,假意投降后,趁乱出逃,这才逃过一劫。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中官员对于耿精忠是相当的记恨。特别是范文程家族的后人,对其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以至于耿精忠被凌迟处死后,范承谟之子范时崇竟然“分割其肉祭墓”。

其次,耿精忠非常不得民心。

耿精忠叛乱期间,经常同郑经的军队发生矛盾,然而却往往是殃及百姓,弄得百姓对其是怨声载道。再加上耿精忠治军不严,又常常发生缺粮少饷的局面,致使其军队行径暴虐,“与强盗无异”,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于是百姓对其也是相当的愤恨,不杀耿精忠不足以平民愤也成为了众多闽浙百姓的心声。

再次,康熙皇帝也需要拿耿精忠作为政治统治的反面教材。

耿精忠作为世受皇恩的藩王,本可享受荣华富贵,如今却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那结局必然可想而知,康熙皇帝在处置耿精忠的同时,也是在对其他的降官降将以及全国所有的官员将领们树立了一个反面的典型,让他们看到对抗皇权,反叛朝廷的下场。

而此时的耿精忠,已然成为了康熙皇帝进行统治宣传,震慑全国,进而维系皇权统治的统治工具。

尽管耿精忠被凌迟处死,但是他的家人还是能够以善终收场。

就在耿精忠起兵反叛的时候,他的两个额附弟弟耿昭忠和耿聚忠,便主动向康熙皇帝“负荆请罪”,要康熙皇帝将自己以及耿精忠的家人全部处决。

康熙皇帝对此甚为感动,不仅没有对其进行处罚,反而继续保留其职务和职位,并让其劝降耿精忠。后来耿精忠投降,兄弟二人则是继续帮助康熙皇帝稳定福建局势,以及平定其他叛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耿精忠被康熙皇帝处决后,耿昭忠被委以署理福建事务的责任,耿聚忠则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衔。兄弟二人皆以善终收场,并且去世后被赠予了谥号,可见康熙皇帝还是能够做到赏罚分明的。

至于耿精忠的家属,康熙皇帝也没有为难,而是将其发回汉军旗中,承担旗人之职,同时继续保有其旗籍和待遇,也算是没有过分被牵连。

不同于吴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耿继茂,身为“官三代”、“降三代”的耿精忠完全没有经历过明末清初的战火洗礼,没有经历过数十年南北征战的艰辛与残酷,因而他也就自然体会到“靖南王”所承载的家族荣誉以及整个家族为此的牺牲与付出。

如果说吴三桂发动叛乱是还有着不甘于自己三十余年为清朝的贡献就此被全部抹杀,同时也不愿跟随自己数十年的部众到头来一无所获,这样一点“勉强说得过去”的起兵理由,那么耿精忠的叛乱则更多的是一种自不量力的冲动,以及对于权势、地位以及名誉的过度贪恋。

而耿精忠最终的结局不仅仅是让自己落得一个身败名裂,进而被凌迟处死的惨淡结局,同时也就此葬送了祖、父两代人辛勤打拼创下的基业,也险些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败家藩王”的称号,耿精忠当之无愧,他的惨淡结局,也已然成为了命中注定。

清初吴三桂等3人的封王中,吴三桂和耿精忠是亲王,尚可喜为异性郡王。

1、吴三桂(1612—1678):

字长,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明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州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

1631年8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于是任命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吴三桂与清军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因战功清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2、耿精忠(1644年-1682年):

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3、尚可喜:

字元吉,号震阳。于1604年生于海城,卒于1676年。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从军,天聪八军(1634年)举义,弃明归顺后金,授为总兵官,第二年被封为智顺王。

1644年,尚可喜随摄政王多尔衮入关。1646年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赐金册、金印。1673年末,吴三桂于云南起兵反清,耿精忠举兵响应。

尚可喜将吴三桂的劝反书呈报给朝廷,以表中心。1675年,朝廷加封尚可喜为平南敬亲王。1676年2月,尚可喜儿子尚之信参加了反清,尚可喜被软禁,气愤而终。

扩展资料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从本质来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政治实力。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并没有什么统治经验。

尤其是汉人的统治方式,满人必须适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这个古老的帝国生存。基于这一点,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权力,与汉人中的地主阶级分享。

三藩就是汉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攻打天下的时候,满清贵族愿意和他们共同分享权力。

但是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权力的相等性却导致了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

由于事先除了在名份上有高低之分外,权力的相等性使得中央王朝倍感威胁,不得不时时注意这些“汉人功臣”的动向。

除了这一点,民族矛盾也是三藩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满族和汉族之间,由于两者交融时间并不是很长,再加上满人在入侵之时,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屠杀。

使得南方的汉人对满人的憎恶情绪很大。满汉不平等的现状,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

三藩之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的野心扩大,想与清王朝平分天下,而康熙的一纸撤藩诏书,拉开了这一场大战的序幕。

对于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史学界也有很多种分析,但是终归一点,三藩之乱,是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最大的一次内战。

参考资料:

-三藩

耿精忠被凌迟多少刀

8刀。

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用于死刑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清朝末年1905年法国士兵拍摄的照片,显示为真正的“八刀刑”处决。

八刀刑,刽子手利用一篓编上号码的锋利刀具:第一刀,切胸口;第二刀,切二头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盖;第八刀,枭首。

肢解后的尸体残骸放入篓子里,头颅则公开示众,期限不定,这是清朝末年的做法。

扩展资料:

历史上被凌迟处死的人:

1、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

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2、耿精忠

耿精忠,辽东盖州卫人,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

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凌迟

耿精忠凌迟过程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三藩之乱”,三藩指的是当时镇守清朝南边的三大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三人。这场三藩之乱是由平西王吴三桂发动的,当时驻守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积极响应吴三桂的叛乱。朝廷用了八年的时间平定了这场叛乱,耿精忠最终被康熙皇帝凌迟处死。康熙皇帝为什么如此痛恨耿精忠,非要将他凌迟处死不可呢?

耿精忠是明朝辽东盖州卫人,出生于1644年。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原本是明朝将领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诛杀后,耿仲明与孔有德一起渡海归降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上位以后,耿仲明被封王,清朝入关后,耿仲明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顺治皇帝改封为靖南王。当时清朝虽然已经入关了,但是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南边的广东依然不在清朝的统辖范围内。顺治皇帝派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领兵前往拿下广东。

但是在耿仲明领兵前往广东的途中,有人举报耿仲明私藏逃犯,多尔衮亲自过问了此事,并且最终证实了耿仲明的军中有逃犯。耿仲明向朝廷请罪,顺治皇帝本来并不想处死耿仲明,但是耿仲明在路经江西的时候自尽了。耿仲明死后,他的儿子耿继茂请求继承靖南王爵位,但是被多尔衮拒绝了,多尔衮只是让耿继茂暂时代替耿仲明的位置,继续领兵南下攻打广东。后来在尚可喜和耿继茂的联合进攻下,广东被清朝拿下,朝廷命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继茂则前往福建镇守。

虽然当时清朝让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继茂驻守南方,但是对这些明朝降将并不是很放心,所以清朝要求三藩后代与清朝宗室子弟联姻。比较出名的就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皇太极的女儿建宁公主联姻,而耿精忠当时是和肃亲王豪格的女儿成婚。清朝这么做是为了把三藩的后代扣留在京城当做人质,以防止三番作乱。

1671年,耿继茂去世,长子耿精忠继承了靖南王爵位,镇守福建。两年后康熙皇帝提出撤藩,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次年3月耿精忠在福建积极响应吴三桂,加入反清的队伍。起初清廷派人来做耿精忠的工作,表示只要耿精忠停止叛乱,就可以既往不咎,但是耿精忠并不理睬朝廷的招安,继续举兵攻打浙江、江西等地。当时参与反清的还有台湾郑成功的后人郑经,一段时间后郑经和耿精忠因为地盘问题产生了矛盾,结果被清廷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1676年,清廷派大将杰书招降耿精忠。同年8月,耿精忠见大势已去想率水军出逃,但是被暗中降清的部下给阻止了。耿精忠只好出降清廷,并且表示愿意戴罪立功,康熙皇帝批准了耿精忠的请求,让他领兵协助平定郑经和广东尚之信。进军广东后,耿精忠在潮州打败尚之信的军队,康熙皇帝命耿精忠就地驻守潮州。耿精忠表面上归顺清廷,但是私下仍有反叛之心,后来有人告发耿精忠仍有谋反之心。1680年,康熙帝召耿精忠进京问话,以辜负圣恩和谋反的罪名除去耿精忠的靖南王爵位,并将耿精忠下狱。

三藩之乱于1681年底被平定,次年正月大学士明珠上书康熙皇帝,痛陈耿精忠负恩作乱,罪大恶极。最终耿精忠被康熙皇帝凌迟处死,不过耿精忠的族人并没有受到株连。

通过上文的叙述,不难看出耿精忠被康熙帝凌迟处死的最大原因就是辜负圣恩作乱反叛。事实上自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归降清朝后,清朝对耿家还算不薄,耿精忠在清朝危急之际起兵反清,确实是负恩。不过,如果康熙帝没有提出撤藩的话,耿精忠也许也不会加入反清的队伍。

耿精忠被康熙帝处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起兵失败后仍有反叛之心。如果说耿精忠在第一次起兵反清被平定后能专心戴罪立功,不再想着反叛,那么康熙皇帝不见得一定会诛杀耿精忠。但是当康熙帝再次听闻耿精忠有反叛之心时,玄烨就下定决心要除掉耿精忠这个潜在的威胁。

不过话说回来,耿精忠后来是否真的有反叛之心也不好说,也许那只是康熙帝诛杀耿精忠的一个借口罢了。坊间甚至流传康熙帝是因为听说耿精忠吃活人心肝,才决定将耿精忠处死的,显然吃人心肝这种传言是杜撰的。

女凌迟变成一副骨架

明朝史上的宦官之祸: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刘瑾被押到刑场凌迟处死。

张永虽是“八虎”之一,也因与刘瑾争权而深恨刘瑾。回军途中,杨一清一次在席间与张永谈到国患时,就用筷子蘸了酒在桌上写了个“瑾”字。张永却说:“刘瑾现在朝中如此势大,拿他有什么办法呢?”杨一清听出话中有意除之,忙拿出了安化王的檄文对张永说:“张公公您在皇上面前也是红人,况且此番平叛又立了大功,回朝之后,您只要将此文交给皇上过目,再痛诉刘瑾罪行,陛下一定会相信您。到时候刘瑾一死,在皇上面前您可就是说一不二了。”

张永回京后在庆功宴上拿出了檄文,明武宗用醉眼看罢问道:“刘瑾想要怎样?”张永忙说:“要夺天下。”谁知明武宗竟不在意地说:“给他又何妨?”张永急了,拉着明武宗的袍袖哭道:“那时陛下又将怎样呢?”一句话点醒了明武宗。明武宗马上传令逮捕了刘瑾,从刘瑾家中搜出了黄金二十四万锭外加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外加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勾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条,其他珍宝不计其数。

此外还有私制御玺一方、衰袍八件、盔甲三千副、弓弩五百件及扇中利刃两把。见了这些违禁之物,明武宗这才恍然大悟,怒道:“刘瑾真要造反。”下令将刘瑾交与三法司和锦衣卫会审。见到堂上的会审官员,刘瑾还在趾高气扬:“满朝公卿都是我所起用的,谁敢审我。”几位官员果然面面相觑,无人发言。验马都尉蔡震见状,拍案而起,怒道:“我是国戚,我来审你。”上前便是一顿耳光,最后这个恶贯满盈的权臣终于画了押。

八月二十九日,刘瑾被押到刑场凌迟处死。在三日行刑的时间里,北京城的老百姓争相来看这个恶棍的下场,有的甚至用钱买下他的一片肉生食以泄愤。三天后,只剩下一副骨架的刘瑾被砍了头。他的那些亲信或掉头或丢官,也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刘瑾被割了几千刀真的假的根据常识和凌迟的原则,按道理第一天就会因为大出血而休克,怎么会还有能力骂

凌迟或磔刑,俗称千刀万剐,属于最残酷的死刑之一。凌迟是指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刀逐块割下来。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数小时的痛楚才会气绝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伤不正确,则说明刽子手行刑失败,刽子手也可能会受罚。

五代开始出现凌迟,至明清时达至高锋,用刑广范。明武宗时,宦官刘瑾被施以此刑,据说割了三天三夜。

施行方法

部份犯人会在被送往刑场前,先游街示众。到了刑场,会把犯人捆绑在刑场上,通常是一条柱子上。与其他古代死刑酷刑一样,大部份的凌迟行刑容许百姓围观,有时甚至可以站得非常接近受刑者。有部份百姓更以看人受凌迟为乐。[8]

部份受刑者,不论男性或女性会被脱下全身衣服,让其全身,包括性器宫暴露于群众目前。只有小部份受刑者可以保留一些衣物掩盖重要部位。这做法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对受刑者的一种。

行刑时,施刑者以小刀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块割下。受刑的刀数不是一个固定的数目,因受刑者而异也因朝代而异。宋朝时只割八刀至一百二十刀[9]。割之前会先打断犯人四肢,防止其反抗,之后再割咽喉,防止其痛苦得乱喊。[10]

到了明朝时往往超过千刀,甚至达三千刀之说。王明德说:“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11],“千刀万剐”至此名实相符。邓之诚《骨董续记》卷二“寸磔”条有云:“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刘瑾四千二百刀,郑_三千六百刀。李慈铭日记亦言之。”但据记载刘瑾实际上被割了3357刀,本计划分三日割完,第一天三百五十七刀,割10刀休息一下,待刘瑾苏醒后再割,但割到第二天刘瑾已一命呜呼。

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数、或者死囚的断气时间不当,刽子手都可能会受罚。理论上凌迟要割至最后一刀时,犯人刚好断气;但亦有传说家属有时可以买通刽子手,一刀就把心脏刺破,提早结束犯人的生命以减少痛楚。下刀次序亦有一定的限制:若果是女性犯人,先从开始,再把双乳割下,然后才割胸肌,接着割生殖器;如果是男性犯人,割完胸肌,会接着割生殖器;然后轮到大腿、双臂、腹肌、臀部。最后割耳、鼻、眼、唇[12]。下刀的时候助手负责报告刀数,割下来的皮肉,放在桌上排列出来等待验查;但亦有丢到地上,甚至是卖给旁观的群众。明武宗的宦官刘瑾,受刑后割下的皮肉,便被以一文钱的价钱卖给围观的民众。到了清末,残肢会被放进一个篮内示众。有时凌迟以后会再以利刃枭首,用巨斧锉尸。

后期,部份受刑者会先被施以鸦片,以保受刑者的清醒,延长其痛苦。清末则有“八刀刑”之方法,下面所提及的符珠哩的受刑便属于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所有动作均由左边部位开始,之后才割右边相应部位。首先先割胸口,之后割二头肌,接下来则是大腿,再之后是割手臂至手肘,之后则是割小腿,最后一刀是枭首。头颅会被吊起,和放在篮内的残肢一起示众。

刘瑾:明武宗时代重要的宦官,1510年被处刑。传闻磔刑凌迟三日,割三千三百刀。据说第一天的行刑后,刘瑾回到监狱,还吃了白粥。整个行刑过程后,燕京围观百姓,特别是受过刘瑾迫害的人及其家属,以一钱争夺其肉,下酒生食之,以泄其愤。

朱厚照和刘瑾那么铁~~刘瑾最后怎么还落了个凌迟?

刘瑾被凌迟是因为朱厚照受到了极大的震惊。

刘瑾是个有权但没有文化的宦官,他以为自己架空皇帝操纵朝纲,最后竟起了想当皇帝的念头!明武宗虽然贪玩,但还不至于傻到甘心让别人篡位的程度,所以当从刘瑾家里抄出龙袍、玉玺,从随身扇子里查出凶器的时候,他就认为刘瑾就像快成精的妖怪一样,需要千刀万剐才能破除魔障,防止其阴魂不散!不仅是要碎尸,还默许别人吃掉他的肉,从当时的迷信角度出发,可以理解朱厚照不给刘瑾留全尸并且不等秋后就动手的做法。刘瑾被凌迟后怎么还能吃饭?

凌迟是一刀一刀割肉。在割规定的刀数之前不能使犯人死亡。否则行刑就算失败,执行的人也要受到惩罚的。所以刘瑾被凌迟后还能进食。

明朝太监刘瑾是什么人刘瑾怎么被判凌迟的

明朝太监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专权使朝政混乱、索贿受贿、恶贯满盈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正德五年八月,刘瑾被判以凌迟。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至于他的财产,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开创了"罚款"先河,领先世界1000多年!被后人发扬光大!另据报道,刘瑾曾是世界首富。

明朝大太监刘瑾为何会被处以凌迟3357刀处死的酷刑?

历史记载,刘瑾在正德五年被赐凌迟酷刑,据说这一场凌迟一直持续了两天。那么正德皇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酷刑来对待他之前如此信任的刘瑾呢。能伤害自己的的永远是自己心爱的人,刘瑾作为正德的心腹,被抄家之时,不仅抄出巨额白银,还有玉玺龙袍,各类兵器,正德崩溃了,那么信任的人居然时刻想着要伤害自己,雷霆盛怒之下,只有凌迟能解心中之恨。

其实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就很奇怪,一个太监,究竟是有了什么样的胆子,贪钱还不够,竟然要去私藏龙袍玉玺,难不成想当君王。还是从这场纷争的源头讲起吧,正德这个天下第一大奇葩帝王,在位之时,盛宠八位宦官,时称“八虎”,刘瑾就是其中之一。从后世的史料中可以看出,这人深受正德皇帝的喜爱,授予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责,他在政治上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此人品德不良,而且巨贪,弄得朝堂上下是乌烟瘴气。

此时一位名叫杨一清的大臣站了出来,他利用杨瑾和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之间的矛盾,和张永联盟,使得皇上逐渐对杨瑾失去信任。可终究是从小陪伴正德长大的奴仆,正德一直不忍心赐死他,张永这时慌了,如果弄不死刘瑾,那么等刘瑾回过神来,死的一定是自己,此时张永直接抄了刘瑾的家。

现在已无法推测那些龙袍玉玺是否真是刘瑾私藏的,但明朝皇权、相权、宦权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停止,也还尚未分出胜负。

中国历史上被凌迟的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被凌迟的人有石达开、曾仕和、刘瑾、袁崇焕、方孝孺、郑_、李付一、赵_、赵镐与其兄赵_、练子宁、胡闰等。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一、石达开

石达开,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广东省和平县。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1857年,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二、练子宁

练子宁,名安,临江府三洲。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己任,政声斐然。

三、刘瑾

刘瑾,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

四、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五、方孝孺

方孝孺,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处死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明史》中为施以凌迟。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参考文献资料:

-凌迟

-石达开

-刘瑾

-袁崇焕

-方孝孺

-练子宁

中国明朝受到凌迟的刘瑾,其做了什么落得如此凄惨?

刘瑾不仅谋反了还贪污了,所以明朝的刘瑾要被凌迟处死。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这种刑法,凌迟又称千刀万剐,受刑的人要忍受非一般的折磨,还需要看自己的肉被切割下来,手法极其残忍。但是刘瑾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贪污也就算了还被发现了,竟然还谋反,这两项罪名都是非常严重的,怪不得会被凌迟了。

刘瑾在位的时候,故意对那些和弹劾他的官员进行报复。他不顾一切地殴打内阁大臣。30多名弹劾他的官员被杀。由于这起轰动一时的弹劾案,刘瑾被提升为司祭太监,并盖上了公章。从那以后,他掌握了所有的权力。但正是因为权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导致他竟然有了谋反之心,辜负了皇帝的信任。

他千方百计地切断臣民与皇帝的联系,假扮“皇帝”,经常让军政将领集体下跪,甚至数百次贬斥或逮捕,这种暴虐的统治是可怕的。事实上,凌迟的惩罚力度大致相同,只是刀的数量不同,刘瑾被砍了357次。刽子手从刘进的胸口抽出刀来,每隔十刀就喊一声,以免犯人晕倒。

刘瑾去世以后,就会有新的人分割他手中的权力,但是当时的正德皇帝发威了,不仅让刘瑾小时了,还让江彬,钱宁等人一起消失了,但这么做也是未来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直到后来日渐衰败,明朝才灭亡了,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繁荣盛世了,但当时皇帝惩奸除恶的行为赢得了民心。

明朝宦官

石达开凌迟死前惨状

在历史中,很多书记载了石达开死前气度高,被凌迟三千刀,竟然一声不吭。很多人都很震惊,要知道,这是很疼的,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石达开被洪秀全召回京城辅政,当时受到了百官的拥戴。洪秀全很担心石达开会变成下一个杨秀清,便对其心生忌惮。洪秀全让石达开当通军主将,并总理政务,但没给予他实权。还封其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就是为了来牵制石达开!

石达开知道洪秀全怎么想的。受到轻视的石达开在1857年6月率领十万精兵负气出走,发誓永不回京。石达开手握重兵,虽然手握雄兵,但再怎么说也是孤军奋战,因此陷于被动之局面。终于,在1863年5月,石达开亲率四万精兵准备强渡大渡河时,受到了清军的围困,被清军俘获!

石达开被凌迟处死是大家知道的事实,有史书上说石达开在被凌迟时,却始终没有喊一声。这种刑罚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剐”。关于凌迟的具体刀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有的上千刀,还有几百刀的,也有一百多刀的,比如本文说到的石达开。

石达开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因为石达开确实是个英雄,但他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忍住一刀两刀还可以理解,一百多刀就难说了。所以说他不吭一声的说法并不恰当。还有人说是因为在石达开被凌迟之前,就已经被狱卒做了手脚,上了刑场的他不能说话。

在真实历史上,凌迟这种刑罚过于残忍,不仅对犯人来说难以忍受,对犯人的亲属或者是部下来说,也是难以直视的。因此这种刑罚也常常会出现有“放水”的情况产生,但是还是没有什么区别。

凌迟多少刀就不会疼了

很疼。

凌迟处死,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社会中最残酷的刑罚。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

据民间传言,“凌迟”处死时,刽子手先在犯人前大肌上割一块肉抛上天,这叫“祭天肉”;

第二刀叫“遮眼罩”,刽子手把犯人头上的肉皮割开,耷拉下来遮住眼睛,避免犯人与刽子手四目相对,防止犯人在极其痛苦时放射出异常阴冷、恐惧的目光而使刽子手心慌意乱,影响行刑。

扩展资料:

历史上有记载被“凌迟”处死的人,如明朝中期的大宦官刘瑾。“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

再如明朝天启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郑曼,崇祯年间遭温体仁诬陷,以“杖母不孝”被“凌迟”处死,剐了3600刀。这两个案子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依据《大明律》量刑。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是清末大闹北京城的恶棍康小八,康小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有一天,他在一家剃头棚理发时,发现剃头匠和一位顾客正在闲谈,并大骂康小八不得好死。康小八理发完后问二人:“你们认识康小八吗?”二人说:“谁认识这种混账的东西。”

康小八“嘿嘿”冷笑一声说:“今天康八爷就叫你们俩当个明白鬼。”说着拔出手枪将二人击毙。康小八被缉拿归案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

三藩之乱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州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官、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

此后,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三藩之乱背景: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三藩的建立和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满清入关后为其效尽犬马之劳。

经过二十年的斗争,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腐朽政权也垮台了。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时让给吴三桂去镇守。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孔有德。但是孔有德在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时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带领其众,驻守桂林。

三藩之乱原因:拥兵自重。

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所除授文武官员,号称“西选”,“西选”之官几遍各地。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运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吴三桂自恃势重,益骄纵,踞明桂王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增崇侈丽,尽据明黔国公沐氏旧庄七百顷为藩庄,圈占民田,迫令“照业主例纳租”,并“勒平民为余丁”,“不从则诬指为逃人”。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时称“西钱”。

吴三桂专制云南十余年,“日练兵马,利器械”,暗存硝磺等禁物。通使达赖喇嘛,互市茶马,蒙古之马由西藏入云南每年数千匹。他遍布私人于水陆要冲,各省提镇多有心腹。部下将士多为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勇健善斗。其子吴应熊为额驸,朝政巨细,可以旦夕密报。于是,吴三桂自以为根蒂日固不可拔,朝廷终究不会从他手中夺去云贵。

耿精忠袭封王爵后,纵令属下夺农商之业,“以税敛暴于闽”,纵使其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米”。又广集宵小之徒,因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妄称“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尚可喜在广东令其部属私充盐商,私市私税。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尚可喜对清廷比较效忠,但年老多病,将兵事交给其子之信。尚之信素性桀骜,横暴日甚,招纳奸宄,布为爪牙,妄利恣行,官民怨恨。又酗酒嗜杀,常在其父面前持刀相向,所为所行,日益不法。至此,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

矛盾众多:以往史学界对三藩之乱众说纷纭,或者认为它是一场“清廷与‘老牌奴才’之间的‘大火并’”,或者认为它是明清之际民族矛盾的继续和发展。因此,需要对三藩之乱的性质再做一些分析和考察。三藩在变乱后发布的檄文中,指斥清朝统治者“窃我先朝神器,变中国冠裳”,声称要“共奉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这正是利用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藩之乱经过:清廷撤藩。

康熙帝决定撤消三藩。早在顺治死时,吴三桂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廷恐吴三桂生变,命其在城外张棚设奠,礼成即去。康熙帝亲政数年,深知朝廷中外之利害和前代藩镇之得失,曾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康熙六年,吴三桂以目疾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以相试探。康熙帝命吴三桂将所管各项事务交出,责令云贵两省督抚管理。云贵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合词请命平西王仍总管滇黔事务。康熙帝以照顾吴三桂身体为理由,予以拒绝。

1673年(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康熙帝遂诏令尽撤全藩。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不能自安,在同年七月先后疏请撤兵,以试探朝廷意志。经户、兵二部确议,吴三桂及所部五十三佐领官兵家口应俱迁移。疏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以为三藩不可迁移。唯有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力请徙藩。康熙帝再命议政王贝勒大臣及九卿科道会同研议,画一具奏。诸王以下所见不一,仍持两议。康熙帝考虑到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之利;又以为吴三桂之子,耿精忠诸弟都宿卫京师,谅吴、耿二人不能发动变乱。遂下令三藩俱撤还山海关外。吴三桂、耿精忠疏请移藩,实迫于形势,并非本意。吴希冀朝廷慰留,如明代沐英世守云南之先例。及撤藩命下,愕然失望,遂与其心腹聚谋,暗中部署兵马,禁遏邮传,只许入而不许出,并勾结他省旧部,又与耿精忠联络应和,准备叛乱。康熙十二年八月清廷命礼部侍郎哲尔肯等赴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等赴广东,吏部侍郎陈一炳等赴福建,各持敕谕,会同该藩督抚商榷移藩事宜。九月,清廷命陕西总督鄂善总督云南军务,宁夏总兵官桑额提督云南军务。此时吴三桂与其党羽正日夜加紧密谋。侍郎哲尔肯、学士傅达礼等即至云南,催促起行。吴三桂表面拜诏,而屡迁行期,反谋益急,而难于举兵之名。

欲立明朝后裔以号召天下,但缅甸之役及杀害永历帝无可自解;欲至中原腹心之地举兵,又恐日久谋泄。是年十一月,吴三桂起兵,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顺从的官员,发布檄文,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佯称拥立“先皇三太子”,兴明讨清,蓄发,易衣冠,传檄远近,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旧将吏,并移会台湾郑经,邀约响应。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等随吴三桂反。云贵总督甘文焜在贵州闻变,驰书告川湖总督蔡毓荣,急走至镇远,被副将江义以兵包围,甘文焜自杀,三藩之乱由此开始。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兵江南: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战乱不断扩大,吴三桂兵出三桂,进据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长沙;清军云集荆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撄其锋。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渡海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击杀清陕西经略莫洛。四方震动,人心动摇。康熙帝欲亲征,经议政大臣密议谏止。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又叛于广东,总督、巡抚俱附之,清廷增兵两江。

天下响应:清政权统一大陆后,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阶级矛盾这时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继续存在。因此,当吴三桂刚一举起反清旗帜,明朝皇室以及郑经集团、部分汉宫、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做出反应。此外,三藩举起反清旗帜后,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相继响应。

相持阶段:1676年(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郑经部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请降。尚之信也相继投降。孙延龄又被吴世璠杀于桂林。于是,清军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聚众固守。两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反复争夺。清军将帅每多观望,旷日糜食,在军事上仍处于相持阶段。

平定云南: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其孙吴世隆继承帝位。清军趁机发动进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攻陷。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迁延,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三藩之乱影响: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兵镇守,彻底消除了藩镇制。此外,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之后,又于公元1683年灭亡了台湾的明郑政权。至此彻底消灭了南明的抗清实力。从此有组织的反清复明运动不复存在。此后,清廷才开始从事行政和财政经济的调整改革,然后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

三藩之乱争议:康熙盲目“撤藩”引发灾祸。由于康熙盲目的做法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被逼上了绝路的吴三桂绝对不会束手就擒。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开始了。所以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实,不仅如此,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如果康熙皇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如何撤藩的问题。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清军在战争期间的暴行:不提与康熙尚无关系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只说康熙在平定三藩时,清军对平民的屠杀,从许多记载来看也是相当惊人。《清史稿。王骘传》里记载的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疮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这个时期四川人口的损失,平民的死亡显然和清军是脱不了干系的。其实不仅是四川,其他相关地区也遭受类似的厄运,比如江西百姓遭受屠戮的数量就不少,康熙十八年,浏阳县知县曹鼎新说“自甲寅吴逆倡乱,……以至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这里说的就更明确了“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联系到清军一向有屠杀平民的传统,再加上清朝方面的官员也不会故意抹黑清朝自己,所以这类记载的真实性是没有疑问的。

三藩之乱评价: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一次国家大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中央集权力量得到加强,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吴三桂等人发动的起事,虽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赢得了不少汉人和对满清朝廷心怀不满的人的支持,得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长江以南地区,但由于他曾经亲手引清军入关,亲手杀害永历帝,实乃无以自圆,所以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加上其根本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起事诸将皆为其朋党,吴三桂一死,登时土崩瓦解。所以其失败是必然的。康熙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首先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为啥耿精忠已经投降并立下战功还是会被凌迟处死?

作为“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袭承了家族世袭爵位的他本应有着很好的前途与结局,但是伴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 耿精忠积极相应吴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