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姓 毛氏家谱 毛姓起源 毛姓名人 毛姓的来源 毛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毛姓 毛氏家谱 毛姓起源 毛姓名人 毛姓的来源 毛姓简介,第1张

一、毛姓来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地向外地播迁繁衍,很快就在山西的西河(今山西阳城一带)河南的荥阳两地发展起来。之后,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播迁。

毛姓另一来源,是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一个儿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这两支毛姓其实同出一源,都是周文王一族后人。

周文王的这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较早的是周代的毛公亨,后来是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等。

二、毛姓变迁

南北朝时期,毛姓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这就是《姓氏·考略》所说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键将有毛贵,见《后秦录》。”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迁江南各地,据后来的学者考证,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挢(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从此,上述两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华下传20代,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 。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毛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76位。

三、毛姓名人

最早的毛姓名人当推家喻户晓的谋士--毛遂。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历来不受器重。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关键时刻,毛遂按剑而上,直说厉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赵胜由此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毛遂从此脱颖而出,被平原君待为上宾。

到汉元帝时,出了一名画家,名毛延寿。传说,汉元帝妃子太多,于是命令毛延寿等人将宫女们的形象画出来,以供皇上选择;众多宫女都争相贿赂画工,以求元帝宠幸,只有王嫱王昭君不肯干这样的事,结果她未能见到天子。后来,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被选中,准备前往塞北为匈奴王之妻,临行时元帝召见,发现其貌为宫人之最,但既已答应匈奴,却也只能忍痛割爱;后来元帝仔细侦查此事,遂将毛延寿等人统统斩首,弃于街市。

西汉时,还出现了两位诗学家毛亨和毛苌。毛亨一说为西汉鲁人(郡治今山东曲阜一带),另一说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据传他为古文经学“毛诗派”的开创者,曾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史称“大毛公”。毛苌为西汉赵(郡治今河北邯郸西南)人,据称其诗学传自毛亨,曾任河间献王博士,史称“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农民起义军将领毛贵(?~1359年)。龙凤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连克胶州、莱州(今山东掖县),继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刘福通分三路扫北,他率东路军,次年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等地,立宾兴院,选用官吏;兴办屯田,规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军需。转而攻克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锋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后被赵均用杀害。

明朝有个藏书家叫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达八万四千余册,其数量几与后来 先生的藏书相埒。毛晋藏书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著有《隐湖题跋》,并编有《毛诗陆疏广要》。

拿《明史》与《宋史》相较。《明史》中的毛姓名人比宋史多得多,由此可知毛姓愈到后来愈发达,几成簪笏蝉联,前后辉美之势。兹就《明史》所载其他重要毛姓名人胪举如下,以窥就里:

毛玉:云南右卫军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其先祖当为元末从吉州避往云南省,有可能是毛太华之后,因毛太华迁湘时,只有两个儿子随往。

毛伯温:安汝厉,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毛氏族谱》说“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见他与韶山毛姓有渊源关系。这里的“二十一世”,是从江西吉水毛氏始迁祖、宋工部尚书毛让算起的,从毛让到毛伯温(北宋到明中后期),其间约500年。

毛恺:浙江江山(属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御史,太子太保。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年轻时替人看相谋生,习孙吴兵法,好谈兵事。 天启元年五月率军丁将近二百人,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擒叛将佟养真父子于镇江,一举收复辽东数百里江山,史称“镇江大捷”。后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晋升为总兵。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大战时毛文龙袭击永宁,迫使后金回师沈阳。天启七年(1627年)宁锦大战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皇太极被迫撤军。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巍然屹立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

毛士龙: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左佥都御史。还有湖北公安县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邓县的毛弘,江苏昆山的毛澄,山东掖县的毛纪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朝廷里任过要职。

到清朝,毛姓涌现了好几位有影响的文学家。

毛先舒(1620~1688),清初文学家。字稚黄,又名,字驰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诸生,明亡之后不求仕进。曾从事音韵学研究,也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有《潠书》、《思古堂集》、《诗辨坻》、《韵学通指》、《南曲正韵》等。

毛奇龄(1623~1713),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撰修官等职。治经史及音韵学,所撰《四书改错》,对当时用以科举取士的朱熹的《四书集注》有所抨击。能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又通音律,撰有《竞山乐录》等,著作编为《西河合集》。

毛宗岗:清初小说评点家,字序始,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改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成为今日流行的120回本。在其修改及评语中,依据朱熹《通鉴纲目》,增强了尊刘黜曹的封建正统观念,艺术分析也多八股文作法,不脱当时评点派的习气。

从以上列举的毛姓名人来看,宋代以前的毛姓名人多出自黄河流域的陕西一带,宋至清代毛姓名人多出自长江中下游的江浙一带。在中国的历史上,毛姓并不是一个大姓,但十分活跃。江山代有才人出,随着姓氏的迁徙,人才重心也在不断变化。

迄近代,迁居到湖南的毛姓经历数百年的发展,灵秀郁积而磅礴,终于在时势的推涌下乘时而起,出现了一代伟人 。

明朝嘉靖年间王大用,是明代王阳明先生的门人,从浙江到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三王庄!

王大用的石碑,和后代都居住在巨野县!家谱照片与石碑照片我都有,可证实。有王大用后代****

姬鹏飞的姬姓与周文王同姓,其实毛姓也与周文王有关系。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曾封文王第十八子 叔郑 于毛地(陕西岐山与扶风一带),并在此建立毛国,为伯爵位,故毛叔郑又称毛伯郑。又因叔郑曾在灭商建周的祭天大典上奉明水(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以为荣耀,所以又取字为明,称毛伯明。后来,因叔郑在周王朝担任司空,为三公之一,故又称其为毛公郑。因此, 毛叔郑、毛伯郑、毛伯明、毛公郑 同属一个人。

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西周灭亡时,毛国也被犬戎所灭,毛国族人跟着周王室向东逃亡。为纪念以前的毛国,他们相约以原国名“毛”为氏,遂形成毛氏。有一部分毛氏族人在今天的山西省西部的离石县定居下来,后来魏国在此设立西河郡。此地的毛氏族人被称为西河毛氏,后发展为望族。东周初年,毛国国君率领部分族人向东迁移到河南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一带),在此重建毛国,仍为伯爵爵位。

毛叔郑的三十世孙就是 历史 上那位“毛遂自荐”的门客。 毛遂 做赵国平原君门客,在赵孝成王九年,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赴楚求救时,毛遂自请前往。到达楚国后,赵国的求救屡遭楚王拒绝,于是毛遂按剑而上,逼住楚王,直陈厉害,最终说服楚王同意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夸赞其“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也因此成为平原君的上客。毛遂的后代子孙便形成赵国毛氏,也就是后来的 钜鹿毛氏

毛遂生子 毛被 ,为秦庄襄王的上客。毛被生子 毛陵 ,为秦国的御史大夫。毛遂的孙子 毛亨 在西汉初年曾前往鲁国,并向孔门弟子子夏的传人学习《诗经》。后来返回河北,在家中写成《毛诗故训传》,并将其传授给毛陵之子 毛苌 。后来,毛苌将此书献给河间献王,献王如获至宝,将其献给朝廷,并将毛苌提升为献王府博士,后来毛苌官至北海太守。因此, 历史 上称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为大毛公,称毛诗学的传播者毛苌为小毛公

毛苌四传至 毛延福 ,为汉宣帝光禄大夫,毛延福六传至 毛义 ,居庐江,为大孝子,毛义六传至 毛玠 ,居陈留平丘,做曹操的谋士。毛玠五传至 毛宝 ,居荥阳武(今河南郑州市西),并晋封为州陵侯。他曾在苏峻、祖约之乱中,力主说服陶侃平乱,因有功,在平乱之后,曾任江夏相。咸康五年(339年),毛宝担任豫州刺史守邾城,但因石虎攻陷邾城,毛宝在突围渡江时溺水而死。

东晋以后,北方的毛氏族人逐渐迁移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毛宝生有二子,长子 毛穆 袭爵,因功被任命为扬威将军,宁、益二州刺史,并封建安侯。毛穆生六子,其中次子 毛璩 (qú)曾与谢安侄子谢琰一起参加了淝水之战,并因功晋升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后又在平定桓玄叛乱中,因功官至宜都和宁蜀二郡太守,死后追封归乡公。因毛璩在南迁后,居住在浙江三衢,因此被奉为 三衢毛氏的始祖 。后三衢毛氏也逐渐发展成望族。

毛璩生 毛弘之 ,毛弘之的十九世孙毛让,在北宋初年曾担任工部尚书,其子 毛休 也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殿中侍御史,后出守吉州,并在吉州水龙城(江西吉安市)定居。毛休传十八世至 毛超 ,曾担任广西知府,毛超的孙子 毛伯温 曾率领十几万大军,慑服安南有功,被升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后来,他携家谱赴祖籍衢州寻找祖系,并确认自三衢毛氏的江西吉州龙城毛氏确是西河毛氏的后裔。

吉州龙城毛氏族人 毛太华 ,曾在元至顺年间,因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前往云南澜沧卫,并娶妻生有八子,形成云南澜沧卫毛氏,并尊 毛太华为始迁祖

后来毛太华在明朝洪武年间,因军功被拨入湖南省。他带着长子毛 清一与四子毛清四 及其妻子儿女前往湖南,居住湘乡北门外。后来,毛清一与弟弟毛清四又迁往湘潭的七都七甲,也就是著名的韶山。毛氏也就在此一直繁衍下来,并形成闻名天下的湖南韶山毛氏。湖南韶山毛氏尊毛太华为一世祖,至今已繁衍了二十几代。在毛太华的第七代孙开始修家谱,定下二十代子孙的取名派字: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报国光,启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伟人 毛泽东 的“泽”字辈正是湖南韶山毛氏第二十代。韶山毛氏二十一代: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在字辈上取名分别是 毛远仁、毛远义、毛远智 。从名字上可知,伟人毛泽东尊崇五常之道,希望后代子孙都能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准则。

通过上面的分析,毛主席说姬鹏飞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其实,毛泽东也与姬昌有关系。通过下面的世系传承更能一目了然。

姬昌——毛叔郑——毛公遂——(5传)毛臻——(6传)毛翔——毛歆——(6传)毛伯卫——毛伯献——(2传)毛伯过——(6传)毛坚——(2传)毛遂——毛被——毛陵——毛苌——(4传)毛延福——(6传)毛义——(6传)毛玠——(5传)毛宝——毛穆之——毛璩——毛弘之——(17传)毛子产——毛方俭——毛让——毛休——毛士广——毛应佺——毛洵——(8传)毛伯达——毛君卿——毛仁者——毛太华——毛清一——毛有恭——毛震——毛从文——毛珊——毛立舜——毛显旸——毛荣顼——毛朝巍——毛士翱——毛文邦——毛方淳——毛运选——毛际耀——毛祥焕——毛祖人——毛思普——毛贻昌——毛泽东——毛岸英(远仁)、毛岸青(远义)、毛岸龙(远智)……

从上面的世系传承中可知,伟人毛泽东乃周文王姬昌的一百一十世孙。所以说,毛主席与姬鹏飞都是周文王的后人。毛主席又是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的十九世孙。毛氏迁居韶山整整二十代,出了一位伟人毛泽东。湖南韶山毛氏从此名闻天下。

  翟鹏(1481一1545年),字扶九(又字志南),号联峰,生于抚宁县城内。其父翟昊,性温厚,不善理财,家 道贫寒。翟鹏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其母王氏下决心供他读书,自己昼夜纺织,以筹笔砚之资,霍鹏府试,其母割发易银为其拼凑盘缠。明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翟鹏饱学成才,一举考中进士,出任户部主事,转任员外郎,后又出任卫辉府知府,升陕西副使,进按察使。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再升右 金都御史,巡抚宁夏。

  翟鹏生性耿介刚直,为官清廉,对官场陋习深恶痛绝。他初至卫辉,严禁贿赂,致力于举贤荐能。 翟鹏巡抚宁夏时,边塞防守松弛,朝中无人过问,边官边将任意私占精壮兵卒供自己役使,边塞重地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把守。野鸡台一带20余座烟敦孤悬塞 外,翟鹏下令尽数清理被私役的兵丁,恢复了野鸡台一带的守备。此举伤害了一些边官边将的利益,他们对霍鹏怀恨在心。 同年,俺答大举入侵,边塞粮草不足,边民啼饥号寒,翟鹏据实陈请求朝廷赈济,朝廷不但不允,反将翟鹏停俸。在俺答大举入侵时,总兵官赵瑛不能竭力抵敌,致 使百姓涂炭。翟鹏秉公劾奏,反被赵瑛所讦。皇帝大怒,翟鹏被撤职。翟鹏卸任后,回家省亲,在故乡住月余,游览了故乡的名胜古迹,写下了《绿湾蛙静》、《过 芦峰将军墓》、《望联峰山》、《联峰海市》等诗篇,其中《望联峰山》、《联峰海市》两诗,通过赞美联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真挚感情。 嘉靖二十年八月,俺答又兴师入侵,铁骑直捣山西内地。兵部荐翟鹏复故官,整饬畿辅、山西、河南军务,兼督粮饷。嘉靖二十一年三月,宣大总督黄继祖被罢 职,升翟鹏为兵部右待郎,此间,翟鹏对旧的对敌政策和奖罚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杀降邀功者宜罪”。可是他这次复官仅百日,又因向朝 廷连乞兵饷而被革职。

  同年七月,俺答又大举入侵山西,杀掠太原、璐安。翟鹏又复宫,兼督山东、河南军务,巡抚以下均受其节制。这次复官后,翟鹏在建设边塞方面建 树颇多,浚壕筑垣,修边墙390余里,增筑新墩292 座,墩堡14座,建营舍1500间,垦回14900余顷,招募新军1500余人,每人给田50亩,节省仓储无数;对边塞守备重新进行了部署,并制定了“战 中有守、守中有战”的战术原则,剔除了以往单纯防御的弊病。其间尚著有《筹边录》畅行于时。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因翟鹏退敌有功,擢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 当时严嵩在朝专权,但看到翟鹏是个难得的人才,一心想拢络为私党。他亲手题了一块匾--“尚书府”遣心腹送到翟鹏的故乡。不料翟鹏并不感恩戴德,理事仍秉 公无私,即使是严氏的羽翼也毫不徇私。他这种对上不能逢迎,对下不能迁就的性格,便注定了他宦途坎坷,不能终其位的命运。

  据县志记载:翟鹏曾有诗云:“唯有寸心悬帝阙,更无尺素达权门”。由此可窥其情怀之一斑。另据翟鹏家谱记载:严嵩的儿子、吏部尚书严世蕃到 山海卫“阅边”时,途经抚宁鼓楼东的“尚书府”顺便到翟府拜访。饮茶间,偶见正堂中悬着一对条幅即翟鹏诗句。当时严氏并未多心,连连夸赞翟鹏的书法功底纯 厚,笔力苍劲,大有气吞长虹之势,待严世蕃事毕回朝又到翟府“道忧”时,突然发现条幅不见了,这时才产生了疑心。从此严翟隔阂日深。嘉靖二十三年正月,皇 帝命翟鹏根除边患(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责效甚急。翟鹏虽竭尽全力往来驱驰,终因八方掣肘,呼唤不灵未能如愿。此时,忌者乘机中 伤,奸党借题诽谤,翟鹏请求罢官,皇帝不允。同年九月,因蓟州巡抚朱方清撒诸路防秋兵,兵部尚书毛伯温并撒宣大三关客兵,俺答遂乘机于十月犯膳房堡,又于 万全破墙而人,由顺圣川至蔚州,犯屠浮峪,直抵完县,京师戒严。皇帝大怒。此时,御史杨本深、兵科戴梦桂又乘机动奏翟鹏逗留,致使敌震畿辅,皇帝遂遣官将 翟鹏逮捕入狱。

  三个月后,翟鹏被判充军罪。当押解官押翟鹏途经河西务时,被当地百姓所阻,众呼翟尚书冤枉。又将其解回京师,重下诏狱。嘉靖二十四年六月七日辰时卒于狱中。

  翟鹏死后,民间艺人很快编出影卷,皆有严氏奸党害忠良的情节,后被霍鹏的次子、卫辉通判翟重光得知,花重金收买了影卷。隆庆二年(公元 1568年),朝廷为翟鹏昭雪,追论前功,复官赐祭,遣永平府知府刘祥谕祭。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四月,翟鹏的曾孙翟凌云等建墓碑于抚宁南关路东, 上镌祭文,言翟鹏督师于重镇,志欲有为,才能应变,屡著忠勋。

  许碧山(1850一1912年),本县台营人,后居峪门口,清代有名的民间画家。他工国画善习山水人 物,以渔樵耕读、五子登科见佳,尤以画镜面为长。代表作品为渔樵耕读四扇屏。他的面笔姿健秀,静闲而不俗媚,飘逸而不轻浮,潇洒而不放荡,生态活脱, 堪为妙称,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从现在的《教五子》反《乱桎忘世》中可见一斑。 少年时代,他特别喜爱丹青佳作,把收集到的画裱贴四壁,悉心揣摩。白日自不必言,到晚上,也要躺在炕上贪恋地望上一阵,从此他开始学习画面。一天早晨,他 端着饭碗在门前石板上吃饭时,看到一行仙鹤振翅冲向旭日,几棵红染的劲松摇枝舞干,不禁神思于怀,用手中的筷子在地上作起画来直到他的耳朵被母亲揪得生痛时,他才看到饭碗碎裂在地上。有一次他随父赶台营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而他却独独对一白发画匠发起楞来。老者见他如此痴 迷,便和他交谈起来。老人发现他聪明伶俐,临别郑重地送给他一管祖传狼毫,把镌在上面的“腹吞百毫,手生万象”指给他看。碧山点头会意,拱手拜谢。笔耕生 涯的艰辛,磨炼了他的意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广收博取,排劣存优,别出一格,独树一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世事昏暗。任凭千里马铁蹄生风,也只 能声匿沼池,更何况他不愿为人所识,讨得更多的麻烦呢。为此,他常常过着流浪生活,靠穷苦父老的微细酬劳勉强度日。几管纤毫,一方墨砚,伴着他走遍祖国的 名山大川,遍访丹青高手。一次,他到北京游玩览胜,正值抚宁县小李庄的王庚阳赴京赶考。王庚阳听说他在京,便设法找到他,说自己画艺不佳,求他代画一张 (当时,考试须入场作策论三篇、律诗二首、画卷一幅)蒙混过关。许碧山念及乡里之惰,便允诺了。可是没有想到,那幅画被献媚的宦官呈给了慈禧太后。太后 看罢赞不绝口,命王庚阳再画两幅。王庚阳忙去店中找许碧山,却扑了空,原来许碧山二日前巳返回抚宁老家去了。因太监催促太急,王庚阳只得竭尽吃奶功力作 画,怎奈画技迥异,马牛好识,王庚阳被传进宫去质问时,只得实说原委。不料慈禧太后转怒为喜,命王庚阳把许碧山寻来为她画像。许碧山听王庚阳说明经过, 苦苦叹息,还是随王进宫了。几日后,许碧山的另两幅作品被送进宫去,慈禧见画欣喜非常,宣他进宫,命他为自己画像。从此,他的画的署名便由碧山改成了 “昨非”。 王庚阳在科考中名中进士,官至上海道。他在榆关镇开设了一个镜子铺,请许碧山画镜面。许碧山画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跃然活脱,官吏乡民竞相购买,凡有幸购得者则视为奇珍,悉心保存,引以为荣。

  杨德生(1866-1941),抚宁县前石河村人,幼年随父去沈阳从商。此时正值冀东皮影班在沈阳活 动,杨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皮影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时常出入影棚与影界人士交往,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渐渐对影人雕刻技艺有所领悟。后来他毅然弃 商从艺,开始练习画草图。剪图案,几千幅头插、戳子、坐骑道具等图案,在他的心血和酷爱滋润下诞生了。而后,他开始操刀练功,晨昏寒暑,潜心艺事,百折不 能夺其志,复经过名人指点,其作品在整体布局的完美和人物性格的表现上,逐步达到了神采飞扬、气韵感人的地步,被行家里手誉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然而,他从不固步自封,无休止的追求和探索,使他的刀法日趋娴熟,构图更加清新而又不失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唐山皮影流派遗韵。 杨德生到中年时期,在影人雕刻艺术上已造诣颇深,人称北派高手,且自成面目。其作品风靡京东及东北名家影棚。著名影界艺人李秀影棚的全部片子,皆委托杨德 生刻制。由于他的作品刀法游润,装饰富丽,工艺精美,造型生动,富于典型化、性格化,深为影界欢迎。 为全面继承和发展唐山皮影流派的独特风格,杨德生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去劣扬优。他晚年绘制了几千幅影人图案,并装订成册。可惜今已大部散失,只留 下少量烤图,被市群艺馆购得收藏。

  王增(1873一1958年),原籍河北省高阳县人,9岁时随祖父王聚贤来抚宁落 户。全家典房居住,以煮猪头为业。起初日煮一两个,通过刻苦钻研技术,精心制作,味道越来越好,销量大增,后发展到日煮十余个。 王聚贤是保定府口音,说话呔,他每天将煮好的熟肉背到鼓楼根下叫卖:“烧肠、烧肉喔!”当地人听不清字音,误听为“髦肉喔”。天长日久,人们便唤他“老 髦”,他煮的肉得名“老髦肉”。 1917年后,王增继承祖父遗业,继续开设“老髦肉铺”。因“老髦肉”味美适口,肥肉不腻,颇受顾客赞誉,连奉军大帅张作霖也经常派人来关内购买“老髦 肉”用以馈赠亲友。因此,“老髦肉”驰名东北三省及京津一带。“老髦肉”的加工制作非常讲究,选肉严格,不鲜的不要,过肥的不要,清洗认真,不得留下残存 毛根,猪肉和猪头、下水配比适量,确保老汤纯净。

  张墨林(1880一1958年),字砚樵,本县留守营乡张各庄桥西人,家有良田百亩,其父经商,为教子成才,聘一老秀 才为师,在家教墨林兄弟读写诗文。墨林酷爱绘画,12岁习画,到20岁已很有名气,尤其善画花鸟人物山水,无论工笔写意均颇有功底。在技法上,他潜心继 承明清以来山水画的优良传统。他绘制的“百蝶图”活脱超俗,独具风格,被世人誉为杰作。墨林善言强记,视钱财如粪土,青年时期即开始周游东北各地,以绘画 为生。1920年他进京游览,在邮电局长家作画。彼时邮电局长的弟弟正在北京艺术学校学习美术,看到张氏的山水画作品后赞叹不止,并将墨林介绍给正在北京 艺术学校执教的齐白石先生,张氏很受齐先生赏识。事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齐白石谈到中国绘画流派时说:“现在能继承清代四王风韵者,唯有冀东张某(指 张墨林)一人。”

  翟秉均(1893一1973年),又名静修,字启亭,本县城关人。翟秉均幼年入抚宁城内“南学”读书,后考入直隶省 第三师范学堂,毕业后受聘于抚宁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学生的尊敬及校方的重视,升任县立完全小学校长之职。翟秉 均任职期间任人为贤,善于调动同仁智慧,以能者为师,从不独断专行。在教学方面,他坚信“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他强调教师背课、授课、批改作业、课 堂提问、审阅试卷一丝不苟,倡导教师诲人不倦。翟霍秉均家住城里却常在学校住宿,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他经济拮据,但竭尽全力资助贫困学生, 给学生买书买本。在严寒的冬季,他常把离校远的学生带回家去,给他们热饭、烧汤。翟秉均接受先进思想,勇于走向社会,宣传男女都应识字,公开同“女子 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挑战。在本校,他毅然决定同年级男女合班,顶住了某些所谓“有伤大雅”的议论,这在全县首开第一例。翟秉均领导下的抚宁县完全 小学在文化、体育、美术诸方面在全县均名列前茅,学校成绩展室里的银杯、银盾、锦旗、奖镜、奖状琳琅满目。省长、县长曾颁发给翟秉均个人以“教师楷 模”、“治校有方”的奖状。1941年翟秉均升任为抚宁初级中学校长。就任后,他精心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择优聘请教师,充实教学设备,扩充班级数量, 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成绩显著。国民党军队侵占抚宁后,国民党县党部企图利用他在广大人民中的威望动员他入党并兼任第一区党支部书记,他坚决拒绝 了。1946年他毅然辞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的职务,携眷属离开抚宁到蒋营小学教书。1954年,翟秉均被选为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抚宁 并入秦皇岛市,他又被吸收为市政协委员。翟秉均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李辑伍(1893一1962年)又名尚文、铁山,本县曹东庄乡后石河村人。青年时期从事教育事业,1921年参与 创办抚宁县第一所私立女子小学(城内西街)。1942年任乡中心小学校长期间,参加抗日地下活动。1947年调专署皮影社做编辑工作,著有《李自成》、 《水泊梁山队》、《大八义》、《红娘子》、《五峰会》、《家仇国害》、《打锦州》、《打四平》、《震冤塔》、《打输关》、《抓特务》、《平狗坟》、 《清算复仇》、《黄河蒋灾记》等影本,《高树勋起义》为其代表作。还有配合宣传工作编写的小型影本和快板,有的剧本现在仍在演唱。1954年调抚宁县 后,被选为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抚宁县第一文化馆馆长,后又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县人民政府委员。1962年2月病逝。

  杜万林(1896一1969年),河北省丰润县赵子庄人,后迁居本县牛头崖村,杜氏自幼家道贫寒,少时打草拾柴,稍长 以理发为业,因其酷爱祖国传统医学,发奋钻研正骨、按摩、治疗眼疾,后经名师指点,加之本人力图进取,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达到了医术精湛的地步。 起初,他只在本地行医,为乡民解除痛苦,先后治愈多人,次后名声远扬,不远千里前来就医者日多,往往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杜万林看病不为发财,有钱无钱 先治病。杜万林看病从不分亲疏远近、显贵贫贱,凡前来就医者,均能受到热情接待,精心治疗。 杜万林从医30多年,接待了来自17个省市的患者,治愈者无数,直到他去世以后,慕名而来投医的外地患者还为数不少。 建国后杜万林被人民政府聘为医师,曾任牛头崖医院副院长。1959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杜万林担任副院长后,时常有外地人前来就医。杜万林由于工作积 极,在医术上有较深的造诣,深受患者爱戴,1960年被推选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杜万林在“四清”运动中受到打击,给其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被开除回 家。打倒“四人帮”后始得昭雪。

  赵会(1899--1945年),本县城关西街人,冀东著名琐呐演奏家。因排行第二,人称“赵二”。 赵会自幼从父学习唢呐。其父赵永发系清代在本县衙供职的最后一任官琐呐。1942年赵会到吉林省蛟河“万清鼓乐屋”搭班活动,不久又投奔其义子崔占春 转入吉林市“北窑屋鼓乐房”。 赵会是三四十年代冀东鼓吹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他与冀东一代琐呐名家金财(迁安县人,号“金铁嘴”)、张秉之(本县人,艺名“压北蒙”)、顾炳 珠(卢龙县人,艺名“扔 头”)、郭文田(秦皇岛人)、吴殿奎(昌黎县人)结拜为兄弟,被群众誉为东派(滦河以东)六大高手,其中赵会与金财名声最大。1938年至1940 年,赵与盟兄弟及其弟子、义子等人,巡回演出于东北三省各大城市和承德等地。这时赵会的演奏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地步,他所到之地,极受同行艺人尊崇。 赵会在鼓吹乐中是个多面手,擅长民间乐器“借字”技法的运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抄录了大量的冀东鼓吹乐工尺字曲谱流行于世。这些曲谱抄写的字迹工 整,曲调板眼清晰、准确,每首乐曲常常抄写为母曲与演奏曲两种形式,这是一般民间抄谱所不具备的。在十年浩劫中,这些乐谱大都被销毁,唯一保存下来 的一本也仅有几张残页。

  任启瑞(1912一1986年)艺名“筱核桃”,祖籍本县杨户村,1916年迁往秦皇岛蔡各庄。 任启瑞11岁正式从父学艺,15岁时被收呐名家金财收为义子,跟义父学艺5年。由于他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从而誉满冀东和东北三省。解放后,先 后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秦皇岛市音乐协会会员、理事、副主席,北戴河区政协委员,抚宁县收集民间音乐艺术指导。 1936年,24岁的任启瑞与赵文奎(山海关人,艺名“赵大晃”)等人到吉林省洮安开鼓乐棚,活动在吉林、长春、哈尔滨三市及洮安一带的广大农村。 1938年6月,应邀在长春胜利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灌制的乐曲有《句句双》、《大姑娘爱》及评剧《花为媒》等。 1953年国庆节,任启瑞与孙俊元、任启文、陆云起应邀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其中《小磨坊》、《冬来尾》两首乐曲被制成唱片。 1955年秋,任启瑞应聘任河北省艺术学校教师,1958年随校并入天津音乐学院。1961年春辞职回乡,重操旧业。自1977年6月起,他与县文化馆密 切合作,用了近九年的时间陆续全面、系统地录制了一大批珍贵的音响资料。1984年12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北卷编辑部聘请中央的专家,为全 省著名艺人录制音像资料时重点为任启瑞录音录像。 任启瑞为河北省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演奏的曲目有150首左右。

毛姓天地

--------------------------------------------------------------------------------

毛姓在大陆是第七十六大姓,在台湾毛姓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毛姓远祖始于西周时期。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朝后,封他的弟弟叔郑于毛地(今陕西岐山一带),建立毛国,为伯爵,史称毛伯郑或毛叔郑。他在周成王时是王朝卿士之一,担任“司空”一职,司空是三公之一,他又被称为“毛公”,毛公的后代就以“毛”为姓。因此,毛姓起源于周朝王室之姓,姬姓。

毛公的后代是毛姓的主体,此外,据某些毛氏家谱记载,毛姓还有一些人出自周朝某时期的一个王朝贵族,他被分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因此,他的子孙也以毛为姓。毛姓氏族迅速在关中和中原地区发展起来,有些人迁居到山东一带,也形成望族。秦汉以后,毛姓在西河,荥阳形成望族,后来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约在汉朝时期,一支毛姓氏族从中原迁居到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到了元朝,这支毛姓中有一些在毛太华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明朝时候,这支毛姓又居住到湖南湘乡,后来又迁居到湘潭三十九都(今湖南韶山),并定居下来。过了五百余年,出了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毛泽东。

--------------------------------------------------------------------------------

20世纪中国第一家——韶山毛氏家族

--------------------------------------------------------------------------------

目录:

第1章 并非高贵的渊源

11翻尽了族谱和历史,从晚清上溯到远古,可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那令人惊羡的高贵血统。

12韶山的风景如画,水秀山青,是否就是"红太阳升起地方"的仙气和龙脉?

13毛太夫人文氏慈悲为怀,不愧为一代圣母;毛顺生的平庸鄙俗,则与汉帝国开创者刘邦之父太公倒颇有相似之处。

第2章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和韶山毛氏的崛起)

21尽管毛泽东不大喜欢他,但毛顺生的经营有方,却为韶山毛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2韶山毛氏的崛起,竟是从毛泽东对父亲、对族长、对整个宗族的反抗和背叛开始。

23与长沙杨氏联姻,提高了韶山毛氏的地位。

24从韶山、湘乡、长沙到北京,毛泽东不但把他自己,也把整家族带出了韶山冲。

25蒋介石挖了韶山毛氏的祖坟,但毛泽东领导的红色革命斗争仍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夺了蒋的江山。

第3章 满门忠烈的红色家庭

——20世纪上半叶韶山毛氏的革命事业

31 1921年春节,毛泽东带着满脑子革命思想回家过年,没想到却从此把一个旧式农民家庭改造成了革命斗争史上红色革命家庭。

32 在中国***的革命斗争史上,毛泽东曾是一个颇为出色的***物,然而他没能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却成为哥哥革命事业的殉道者。

33 为了大哥的革命事业、也为了自己的红色理想,29岁的毛泽覃和他年仅19岁的儿子毛楚雄相继洒血沙场。

34 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坚贞的爱情,杨开慧,这位书香门地出身的大家闺秀和年轻美丽的现代新女性,毅然选择了牺牲。

35 虽然只是毛泽东的堂弟,但24岁的毛泽建却成为韶山毛氏的第一个殉道者。

第4章 中国第一家族:毛泽东时代的韶山毛氏

4 1(毛泽东的治国韬略:)凭着他那政治家的天才和诗人激情,毛泽东使一个百孔千疮的旧中国起死回生,避免了被外国列强吞并的命运。然而,把这个充满生机的泱泱大国拉到频临崩边缘、把亿万热爱他的人民赶入灾难深渊的,又正是他们原来的大救星。

42(江青的辉煌腾达:)拥有自己的心机和第一夫人的有利优势,建国后的江青在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出尽了风头。

4 3颇有乃父风范的毛岸英本来可以继承父志,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宏图大展,便为捍卫父亲创建的国家而壮烈献身于异国他乡。

44早年的身民主折磨严重摧残了他的健康,毛岸青无法在新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挑起大梁。

4 5虽非王者之子,但凭其自身奋斗和伯父的垂青,毛远新以侄儿身份成为韶山毛氏最为耀眼的红人。

46 女以父贵,李纳、李敏,这共和国的两位"公主",都成为权重一时的人物。

47 第一家族的媳妇和"附马"们

48 韶山毛氏关系图:共和国第一家族的"皇亲国戚"们

第5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后毛泽东时代的韶山毛氏

51(巨星陨落)虽然人民不断地高呼"万岁",但83岁的毛泽东还是抛下了他热爱的人民和被他弄得满目疮痍的红色江山,驾鹤西去。

52 (江青跨台)江青虽贵为第一夫人,但毛泽东死后仅几个月,这位共和国的国母,就因恶贯满盈而被送进了监狱,最后竟落得个以丝袜上吊自缢的下场。

53昔日虽是主席身边红人,但"四人帮"跨台后,毛远新这位"佞臣",自然也成了共和国的阶下囚。

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毛泽东作了官方的盖棺定论,但人们对这位当世的大球星,却有着各自的看法

55心身疲惫,李纳退出政协委员,标志着韶山毛氏彻底从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淡出

56(韶山毛氏第三代心态)韶山毛氏第三代的代表,毛新宇除了对爷爷的崇拜,还想有所作为?

尾声

61 诞生百周年庆典

62 韶山的香烟越来越旺

63 司机驾坐前的神像

64 井冈山的神话和传说

65 享受现在的好处,怀念旧日的虚荣:工农的矛盾心态

66 知识分子的口水

67 寻根——毛氏后人的韶山情结

--------------------------------------------------------------------------------

请读片断:

11翻尽了族谱和历史,从晚清上溯到远古,

可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那令人惊羡的血统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做"聪明有种,富贵有根"。

不论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还是目不识丁的村野山夫,当他们面对某个显贵要人或显赫的家族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这人如此富贵,这家如此发达,肯定有一个很好的家世渊源。要不,就是他们的祖先必定葬了什么难得的风水宝地。

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正是这样一位非常显赫的——不,应该说是20世纪中国最显赫的人物和家族。

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出身的湖南韶山毛氏家族。

然而,翻尽了族谱和历史,从晚清上溯到远古,可我们在韶山毛氏的历史长河中,怎么也找不到那令人惊羡的高贵血统。

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毛姓的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

在各种中国姓氏学经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毛姓起源的同样记载:

《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姓源》也说:"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广韵》说:"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

同样的记载也见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这里所引资料基本统一,即毛姓的得姓,始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郑被封于毛。

如此说来,毛姓远古时还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的得姓始祖,赫然是当年中国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的同胞亲弟弟,名叫姬郑(《通志》以为是姬聃,这可能是误解《左传》所致)。

正是因为沾了王族的荣光,姬郑当年才无功也受禄,被封为伯爵。这在当时可是最高的级别头衔了。不但如此,他还被被授予司徒之职,并获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半独立性的诸侯国——毛国。

当年姬郑所建立的毛国,实际上也就是周成王封给其叔父郑的这地块小采邑,其地一说在今陕西扶风,一说在今河南宜阳。

但是,姬郑也就是毛伯所建立的这个毛国,在历史上并没有起过什么大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有关它的记载也就非常少,甚至连它何时亡国、为谁所灭,也是一笔糊涂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毛国灭亡之后,它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号作为自己的姓氏。

这便是毛姓的由来。

然而,毛姓虽古老悠久,但在以后几千年中国的漫长历史舞台上却并没有什么值得人眩耀的骄人业绩。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涌现过无数至今令人怀念的各姓优秀人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先哲之中,属于毛氏族姓的却少而又少。除了一个靠自荐起家的毛遂,研究《诗经》出名的毛亨、毛苌,被人们视为奸臣的毛延寿和清朝的学究毛奇龄外,再也数不出什么特别有名的人物。而这里面能与韶山毛氏挂得起勾来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现在,让我们再来查一查毛家的族谱。

在以宗法主义为特色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最重视家族的荣誉。因而对记载家族历史和荣誉的族谱,也就非常非常地重视,简直视同家族的命根子。不但要经常地编篡和续修,小心翼翼地保存、收藏,而且还喜欢经常翻阅、查检,以便教育族中的后代,向外族的人眩耀。

聚居在偏远的韶山冲的韶山毛氏,同样也保存着多部这种可以用来眩耀自家荣誉的《毛氏族谱》。

在《中湘韶山毛氏族谱》的《源流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就养,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考据西江宗人,执谱相访,实属西河嫡派。"

由此可见,韶山毛氏与远古时候的毛姓实在无法找到联系了。它们能找到的最早祖先和亲族,只是我国宋朝时期的三衢毛氏宗族中的一个名叫毛让的人。

三衢,即今浙江衢县。唐朝武德四年改原婺州信安县为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故又以三衢称衢州。宋代这里确实住居着一支毛氏家族,并产生了秀州知州毛滂、侍御史毛注、翰林学士毛友、进士学者毛晃、两浙转运使毛渐等一批比较优秀的人物,也可以算是名门望族了。至于那个名叫毛让的人,据民国时期的《江西通志》所载,应是五代末南唐朝的工部尚书。

可见,韶山毛氏最早发源于浙江三衢毛氏。

但今日湖南韶山毛氏宗族的直接祖源,则是江西吉水毛氏。

有趣的是,在《江西通志》的《氏族志》中,我们也发现有和《韶山毛氏族谱》同样的记载:江西吉水龙城毛氏确实来自衢州,他们的开基始祖就是南唐工部尚书毛让的儿子,名叫毛休。毛休是宋朝国子祭酒,因官任吉州知州,就把老父接来吉州赡养。毛让后来在吉州去世,葬在吉水龙城。毛休一家为了给父亲守墓,便在吉州吉水龙城定居下来。

吉水毛氏在历史上倒确实是一支比较著名的宗族。这个家族在宋代出了个孝子,名叫毛洵,是个进士,官任大理评事、校书郎。毛洵因父母去世,辞官回家守孝,竟因过度悲痛而死。他的事迹被载入《宋史》。这个毛洵,便是毛休的嫡系后代。谱载毛休生七子:士元、士隽、士廉、士宏、士宣、士澄、士广。其中,长子毛士元官任大理评事,二子毛士隽任冉州司,三子士廉官任严州刺史,六子毛士澄官至朝奉大夫,七子毛士广官任处州司。毛士广生子毛应全,官任殿中丞、骑都尉。吉水毛氏到明朝更出了一个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显赫人物毛伯温,因而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而且也是当时全国毛姓中最显赫的一支。

不过,韶山毛氏与浙江三衢毛氏和江西吉水毛氏的传承关系,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我们翻遍了各种毛氏族谱,都发现"谱中所纪,不惟往代华裔概从阙疑,即江西宋代诸宦,亦远不之溯。"(《韶山毛氏一修谱序》)

各种毛氏族谱都记载,现代显赫一时的韶山毛氏家族,它的真正有史可考的最早奠基始祖,是元朝时一个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军人。

公元14世纪中叶,中国历史上爆发了大规模的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正义。当元朝统治被基本上摧垮之后,起义军内部发生纷争。为了争夺政权,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展开大水战,闹得江西人心惶惶、鸡犬不宁。

当天下大乱之际,江西吉州府龙城县仙茶乡有一个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不甘老死蓬蒿,寂寞一生,毅然扔下手中的锄头,拾起长矛,投奔了朱元璋的队伍。明朝建立以后,毛太华又随同明朝大将傅友德、沐英统率的西征大军开往边远的云南。云南平定后,朱元璋命养子沐英世氏治滇,许多远征军人就被留下来屯驻云南,毛太华就是这批被留下来的远征军人之一。这样,毛太华便于元末明初从江西吉水来到当时的云南澜沧卫。(一说当年毛太华只是为了躲避战乱,才由江西远迁到云南的。)

据说当年毛太华屯驻云南澜沧,娶了一位当地的王姓"蛮女"为妻,并先后生了8个儿子,分别取名叫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毛清八。

毛太华虽然在这里娶妻、生子,但当年的云南澜沧卫一带,实在是太偏远荒芜了,甚至即使到了六百年后的今天,那里也仍然人烟稀少,气侯湿热,猛兽出没,是中国最偏僻落后的地方。所以后来毛太华老了,仍然忘不了内地,于是请求告老还乡。因戌边多年,立有战功,毛太华被获准调拨内地。

但不知何故,毛太华并没有回到江西吉水龙城老家,却从边远的云南澜沧卫往北迁到当时的湖南省湘乡县县城北门的绯紫桥居住,并分得了几十亩田产。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当年毛太华内迁湘乡时,除妻子外只带了大儿子毛清一和第四子毛清四,而其他几个儿子则没有同来湖南,大概仍留在云南。

彪[彪、彣、虩,读音作biāo(ㄅㄧㄠ)]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晚期毛叔之女彪氏孟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记载:“彪,姓,出齐郡,周有卫大夫彪夫,宋有彪虎臣,今河南均州有彪氏。”

彪氏,出自周王朝时期毛叔之女彪氏,全称彪氏孟姬。“孟”,古时候是长女之意,长子称“伯”。

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把胞弟姬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分封于毛邑(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建立毛国,为伯爵国,因此史称姬叔郑为毛伯郑或毛叔郑,简称毛叔。毛叔在周王室曾担任司空一职,因司空是三公之一,故又被称为毛公。

不过,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姬伯聃(一作姬伯明)被兄长周武王封在毛邑,但毛邑不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而是在河南宜阳东北一带。

西周时期,当女子出嫁时,父母常要为她专门制作陪嫁器物,即金文中自铭为“媵“者。在此类特意铸造的媵器中,妇名除称其姓外,还必须称其丈夫之国(氏)名。同时,由于妇女是娣侄从媵制,需要将兄弟姐妹的排行明确表示出来,伯(孟)仲叔季的排行,不仅是区别同辈兄弟姐妹的需要,也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

在著名的周朝青铜器毛叔盘上,就铭刻着其为毛叔送给女儿彪氏孟姬作陪嫁的宝盘,希望她长寿,子孙后代永远享用该宝器:“毛叔媵彪氏孟姬宝盘。其万年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

毛叔郑是周成王的叔父,即史籍《尚书·顾命》中记载的毛公。毛叔郑彪氏孟姬就是毛叔郑之长女彪,嫁与卫国上卿姬彪夫,称孟姬。在毛叔盘铭文中未称其国名,而称其氏“彪”,故称“彪氏孟姬”。西周初期,子孙以母姓为氏是普遍现象,因而在彪氏孟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母之名为姓氏者,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彪氏正宗。

注:

毛叔,到底是姬叔郑还是姬伯聃?

本书认为,叔郑封于毛国之说较为可信并有根据,而伯聃封于毛邑之说则有待商榷或进一步考证。因为,伯聃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还有待考据,而叔郑则确然史有所载。

在史籍《逸周书·克殷解》中记载:“……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泰颠、闳夭,皆执轻吕以奏王,王入即位于社,太卒之左。群臣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傅礼。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逸策曰:“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昊天上帝。”

《逸周书》,原名《周书》,亦称《周志》,又名《汲冢周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载了周王朝的史实和制度等。此书出自河南汲县(今河南卫辉)的魏王古墓,古已有之。

国学大师章太炎在他的《经学略说》中,对《逸周书》的历史文献价值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今观《逸周书》与《尚书》性质相同,价值亦略相等。正史之外,犹存别史(《史》、《汉》无别史,《后汉书》外有袁宏《后汉记》,其中所载事实、奏议,有与《后汉书》不同者,可备参考。《三国志》外有鱼豢之《魏略》、王沈之《魏书》,不可谓只《三国志》可信,余即不可信也),安得皇古之书,可信如《逸周书》者,顾不重视乎?”

《逸周书·克殷解》的那段文字,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也作了引用,可见毛叔郑历史上确有其人。

在史籍《后汉书·古今人表》中记载:“毛叔郑,文王子”。

东汉学者应邵在《风俗通义·姓氏篇》中记载:“毛氏系周文乏第八子叔郑封于毛,即周大夫毛伯,其后代以国为氏。”

唐朝学者张九龄在《姓源韵谱》中记载:“毛氏以国名姓氏,源于姬姓,文王第八子封于毛,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望:荥阳、西河。”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他的《集古录》中曾记载有 及 这一条目:“薛尚功释云: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榭,毛伯内门立中廷佑祝郑。王呼内史册命弁阝,王曰:“弁阝,昔先王既命汝作邑,继五邑祝。今余惟疃京,乃命锡汝赤芾彤冕齐黄銮旂用事。”弁阝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弁阝用作朕皇考龚伯尊敦。弁阝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右《毛伯古敦铭》。嘉祐中,原父以翰林学士侍读出为永兴军路安抚使,其治在长安。原父博学好古,多藏古奇器物,能读古文铭识,考知其人事迹。而长安,秦汉故都,时时发掘所得,原父悉购而藏之。以予方集录古文,故每有所得,必摹其铭文以见遗。此敦,原父得其盖于扶风而有此铭。原父为予考按其事云:《史记》武王克商,尚父牵牲,毛叔郑奉明水。则此铭谓郑者,毛叔郑也。铭称伯者爵也,史称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时器也。盖余《集录》最后得此铭,当作《录目序》时,但有《伯冏铭》“吉日癸巳”字最远,故叙言自周穆王以来叙已刻石,始得斯铭,乃武王时器也。其后二铭,一得盩厔,曰龚伯尊彝,其一亦得扶风,曰“伯庶父作舟姜尊敦”,皆不知为何人也。三器铭文皆完可识,具列如左。”

在欧阳修的札记中清楚地表明,《毛伯古敦铭》中的毛伯就是毛叔郑。诸多毛氏谱内谓之叔聃者是错误的,大概是因为在《左氏传》中记录了“鲁卫毛聃”,遂以为名聃。

毛伯郑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八弟,西周初年被封于毛,爵位为伯,故史书称其为姬叔郑、姬郑、毛叔郑或毛伯郑,四种称谓同为一人。

毛叔郑的后代因治国有方,周宣王姬静曾赐鼎奖励,世称毛公鼎。此鼎于清道光年间在岐山县贺家出土,铭文四百九十七字,为皇钜制,被郭沫若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周人原为姬姓,武王灭商以后,除按照尊崇上古帝王的习俗,对炎帝、黄帝、尧、舜、禹等 “先古圣王”的后裔和功臣谋士如姜太公吕尚进行封赐外,一次就封“其兄弟之国十有五 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当时还把商纣之子(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仍居朝歌,治理商代遗民;同时分王畿之地为三部,命自己的三位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领一部监视武庚,谓之“三监”。谁知武王死后因继位的成王年岁幼小,由其叔父周公旦摄行政事,引起三监的不满,勾结武庚和商朝旧属反周势力发动了叛乱。周公平息叛乱以后,深感保卫新生政权的急迫性,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周公回师以后,举行了又一次的大规模分封,“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初两次封国一百多个,“封诸侯,建周姓”,把本族子弟和姻亲分封于当时叛乱者盘踞的地带和千里王畿线上,由这些亲族封国为周王室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毛国系周朝姬姓国。毛国与鲁、卫诸国一样,是周公东征胜利后,为了巩固周王室统治而分封的诸侯。在史籍《左传定公四年》中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在史籍《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些诸侯都是按照形势发展和需要而次第分封的,分封过程也不限于周武王、周成王时期,实际上在周康王、周宣王时期都在继续分封。

西周初期,周武王把胞弟叔郑封为毛(陕西岐山一带)伯。毛国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卿士,称“毛公”。叔郑在周成王姬诵时期任司空,位列三公之一,与召公、毕公齐名,具有极高的威望。例如,周穆王姬满外出巡游时,毛公与祭父等随行,曾与许国之君等一起在洧水之滨举行盛大的宴会活动。

姬叔郑为毛国开国之君,其后有姬班、姬庴、姬卫、姬得、姬过等。在史籍《左传》中提到的毛伯卫、毛伯得、毛伯过,就是指姬卫、姬得、姬过,均为周王室外卿士,子孙世袭伯爵。

毛伯(郑)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毛伯是位很有军事才能的大臣,他不仅跟随武王伐纣建功立业,在武王逝世,成王继位后,还多次带兵(主要是毛姓部落)征战,见诸于史籍。

过去,一些史籍上流传是伯聃封于毛邑之说,应为误传。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称: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

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并非叫伯明,而是康叔,就是卫叔康。在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倒有个姬叔明,但据说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七十二子,史无记载有封地,更何况《封神榜》乃小说家言,不足以采信矣。

而在某些毛氏族谱中,将毛伯谓之叔聃,这大概就是因为在《左氏传》中记录有“鲁卫毛聃”,所以遂以为名聃,这是源出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记载的“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毛国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宣王时的毛公鼎、毛伯敦盖等都出于陕西扶风,这证明了西周晚期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存在着毛国。据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的推测,毛公的采邑最早在陕西扶风,东迁后毛国也随之东迁于今河南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但此时的毛的封地已大为缩小,降为周王畿内的采邑。

在史籍《姓氏寻源·毛氏》中记载:“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在史籍《路史·国名纪戊》中记载:“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说明当时人所记载的毛伯所封之地已经转封在河南籍水的毛泉,这与后世所传的“伯聃封于毛邑说”一脉相承,互有所证。

因此,本书认为伯聃可能是毛伯的后裔,在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毛国也随之东迁于河南宜阳。毛伯(郑)的伯爵爵位由他世袭继承,并继续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食采于毛(今河南籍水毛泉)。

在后世所传的各种毛氏族谱中,均不见有将毛伯聃作为毛氏得姓之祖的说法,如:

在《韶山毛氏族谱·源流记》中记载:“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郑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二十一世传至毛伯温公(以江西始祖毛让为一世)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考据西江宗人执谱相访,实属西河嫡派。”

在广西《贺州毛氏族谱》中记载:大唐开元乙亥(公元735年)秘监贺州毛衷序:“我始祖周懿亲国也。按《左氏》载:封国十有六,而毛其一焉,叔郑封为毛伯,而子孙因以为氏。秦并天下,罢侯,置守其地,而子孙遂涣散四方焉。”

在北宋毛渐《清漾毛氏族谱》中记载:“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封建宗亲,以弟郑封于毛。逮至周衰而国亡,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毛氏之始,其源于此也。”

目前,唯有在湖南《锦堂毛氏族谱》中,晋咸和元年(公元325年)州陵开国侯毛宝自序曰:“毛氏本姓姬也,乃文王第九子,讳叔郑,封于毛,是为毛伯,而为毛氏之始祖。”显然,该族谱将叔郑指为文王第九子,当为错误。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康叔后裔姬彪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卫康叔名姬封,公元前1045年,周成王姬诵时期,叔父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于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成了卫国的始祖。

据史料记载,卫国本封于康(今河南禹州),故姬封又称康叔。周公将黄河与岐河之间武庚的封地及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康叔,使这七族遗民成为卫国的臣民,康叔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国号卫。

封康叔时,周公曾作文相诫,这就是著名的《康诰》。卫国在最强盛时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一小部分,与晋、宋、齐、鲁等国相邻。

卫国居于周王朝的北方,与狄为邻,常遭狄人入侵。春秋中期,卫懿公在位时喜好养鹅,且*乐奢侈。他养的鹅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出入宫门,大臣百姓非常不满。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国,卫懿公让大家抵抗,国人却都说,鹅有禄位,让鹅去

毛姓 毛氏家谱 毛姓起源 毛姓名人 毛姓的来源 毛姓简介

一、毛姓来源 毛姓的发祥地,是周文王之子所得的毛国了。毛国所在地,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毛姓以此为源地,一步一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