缯姓 缯氏家谱 缯姓起源 缯姓名人 缯姓的来源 缯姓简介
缯[缯、曾、鄫,读音作zēng(ㄗㄥ),亦可读作zèng(ㄗㄥˋ)、céng(ㄘㄥ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禹之后少康次子列曲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古代历史上曾出现有多个缯(鄫、曾)国,是缯国在发展过程中随时代变化因不断迁徙所造成,追根求源可以发现实为一脉相承,均为夏禹后裔,姒姓。根据其时间发展顺序,可以归纳如下:
其一,在河南潧水之“缯”者,即郑地之“曾”。即史籍《左传·襄公元年》、杜氏注曰“郑地”,这里是缯(鄫、曾)国最早的封地,适封时间当在夏朝时期;伯爵。
其二,在今河南与安徽交界处的层丘,其始封时间在商朝时期,伯爵。
其三,在今河南省南阳盆地与申相邻的方城县境内。即西周时所封“缯(曾)”国,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致方城之外于缯关”,可知春秋时期楚国方城一带的缯国国都必在“缯关”以内,其存国时间当在西周初期到楚封阳城公之前。据随地出土曾侯乙墓所载“阳城公”,可知,此缯国迁国时间事当在鲁哀公四年至楚惠王三十七年之间,侯爵。
其四,为随晋文公为周平王讨伐东夷因功而被封到今山东境内的鄫国。此即史籍《春秋》、《左传》多载的“缯(鄫)”,国灭于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此为西周方城一带“缯国”后裔中的一支,均为夏禹之后,姒姓,子爵。
其五,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此缯(曾)国当为向东南迁移至西阳一带的淮河上游一代的曾国,姒姓,侯爵。直到战国初期还依然存在,随地出土的“楚王熊章镈”,铭文作:“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亨。”可证明楚惠王于公元前四三三年制作曾侯乙宗庙用的礼器,送到西阳祭奠。西阳当为“曾”的国都所在。
夏禹之后少康次子列曲当始封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荥阳市境内的潧(溱)水,以水谓氏,故名缯国;商朝初期封于今河南与安徽交界的层丘;西周初期南迁封于方城“缯关”南部一带,与申国比邻,故可与申侯联合西戎灭西周之“缯国”,侯爵;周平王东迁成周后,缯侯因随晋文侯讨伐东夷,因功其支属封与山东,并与徐、邾、莒等国为世仇,子爵;楚文王伐申侯时,南迁方城“缯”国为楚国附庸,楚封阳城公时,东南迁至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内西阳,此即春秋末期之缯,侯爵。
故而,曾氏、缯氏、鄫氏实为一宗同源,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的古缯国,则是缯氏(曾氏、鄫氏)起源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发源地之一。缯氏、鄫氏,今皆为曾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缯(曾)氏。
得姓始祖: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即闻名于世的缯。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部。史籍《国语•郑语》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
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便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于公元前567年一举灭掉了鄫国。鄫国灭亡之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为了生存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部首(右耳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正式有了曾氏。缯(曾)氏族人皆奉太子巫为得姓始祖。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庐陵郡:庐陵郡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鲁阳县:汉朝时期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2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第一,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第二,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地势那,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氏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费县)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1,第一个渊源
据《澎湖县志》记载,才宽的施氏后裔中,在清朝初期出了个收复台湾的施琅。施琅后去北京为官,留在台湾澎湖的一支施氏族人怕郑氏族人报复,又改回姓氏为才氏,世代相传至今。
2,第二个渊源
源于柴氏,出自五代后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属于以避难改姓为氏。据家谱文献《才氏家谱》记载,才氏与岳氏有不共戴天之仇。该支才氏的族源是五代时期的后周皇帝世宗柴荣,谥睿武孝文皇帝。其后代世袭的梁王柴桂,当年被岳飞枪挑而亡,即是《才氏家谱》中记载的始祖。
3,第三个渊源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额尔德木图氏多冠汉姓为才氏、鄂氏、乔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4,第四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保安族、僳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才氏,世代相传至今。
5,第五个渊源
才姓始于公元十四世纪明朝时期,方希贤更名为“才隐士”时起。方希贤系方孝孺(又名方子才)之孤子,避难时以父名最后字“才”为姓,以“隐士”为名。即才氏始祖。
6,第六个渊源
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帝王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才氏为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之后”。重黎是颛顼之子,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
周宣王姬静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司马氏由于犯了错误(今已不可考是何错),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为了保住家族的血脉,忠心的管家就偷偷的把主人的七个儿子用箩筐挑着逃至河南濮阳安家落户,为躲避朝廷的追杀改姓为才氏,所以才氏共分为七门。而那个管家就被认定为这一族的祖先了。
-才姓
韩国怎么讲的我没有看过,但是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韩国人中有一部分来自山东东夷人的后代,东夷人是山东的土著居民,创造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秦人的祖先嬴秦族便是东夷人的一支,其起源于今山东莱芜,秦始皇也就是秦王嬴政自然是山东人祖先东夷人的后代,我认为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这么说,当然了,秦始皇肯定不是韩国人,但是秦始皇跟韩国人的其中一支主要祖先都是山东东夷人确是不争的事实!包括什么孔子韩国说就是这么来的吧?呵呵,小国可以理解!但是中国确实存在去东夷现象,始作俑者恐怕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说的始作俑者,所有尊重历史的人都应该鄙视这个垃圾!
为什么秦始皇赢政的祖先在历史书讲得不够详细啊,他的祖先多有谁啊。
要他祖先名字和封号
秦始皇父亲叫异人(秦庄襄王)祖父是孝文王,再往前依次是昭襄王\武王\惠王\秦孝公
秦始皇的祖先
据史家考证,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秦人的祖先和殷人的祖先属同一部落(或部落联盟),“玄鸟”(燕子)是他们共同崇拜的图腾,也是其部落标志。其活动地区大约在黄河下游的东海之滨。
夏朝时,秦人的祖先被赐“嬴”姓,仍在东方游牧(东夷)。
商灭夏,秦人的祖先曾为其出力,并随之西进,有一部分嬴姓氏族来到黄河中游。但大部分仍居黄河下游,继续同殷人结盟。
周初,由于参加武庚叛乱,被周公镇压后,居住在黄河下游的秦人祖先被周人赶向黄土高原。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秦人第一个活动地区叫“西垂”(泛指西方边陲),后来迁徙到今甘肃天水一代。
秦人在西周时的地位是一种氏族奴隶。周孝王时,被封为附庸(尚无资格直接向天子进贡,只能附属于某一诸侯),允许在秦地筑城,即所谓“邑之秦”。据考证,“秦”在今甘肃清水县东。自从“邑之秦”后,这一部分“嬴”姓居民才正式被称为秦人。西周末年发生一些变化,即随着周王朝的衰落,秦逐渐被重视,他们从与戎狄一样的奴隶地位升为“附庸”,又从附庸升为大夫。
秦始皇的祖先叫 , 非子。他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因为他养马很出众,被周天子赏识,封为大夫,
秦非子,秦国的开国君主。颛顼后裔,嬴姓,祖先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始祖大费(伯翳、伯益、费侯),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又助舜训练鸟兽,舜赐姓嬴。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东迁,秦襄公率兵护送,因功被封为诸侯。周王又宣布把岐山以西地区赐给秦。从此,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秦国秦嬴 不详 不详
秦侯 不详 不详
公伯 不详 不详
秦仲 不详 不详
秦庄公 前821-前776 44
秦襄公 前777-前766 12
秦文公 前765-前714 51
秦宁公 前715-前702 13
秦出公 前703-前696 7
秦武公 前697-前676 21
秦德公 前677-前674 3
秦宣公 前675-前662 13
秦成公 前663-前660 3
秦穆公 前659-前619 40
秦康公 前620-前609 11
秦共公 前608-前602 6
秦桓公 前603-前577 26
秦景公 前576-前537 39
秦哀公 前536-前501 35
秦惠公 前500-前491 9
秦悼公 前490-前477 13
秦共公 前476-前443 33
秦躁公 前442-前429 13
秦怀公 前428-前425 3
秦灵公 前424-前415 9
秦简公 前414-前400 14
秦惠公 前399-前387 12
秦出子 前386-前385 1
秦献公 前384-前362 22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24年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前246年-前222年(为秦王),前221年-前210年(为秦帝
史书记载有年代可查的三十一代秦王励精图治,到始皇赢政统一了中原六国,一个人力量源自家族的文化传承。
现在还有秦始皇的后人吗?
秦始皇有若干后代,秦始皇身后这些后代着落若何,几千年来,不停没有人能说清晰,见于史乘著名可考的秦始皇后代只要宗子扶苏,少子胡亥、令郎高、令郎将闾四人。有史乘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乘中另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录,如许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后代二三十人。据专家考据,秦始皇共有后代33人。
秦始皇的33位后代,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同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别的32人皆寿终正寝。宗子扶苏被窜改的遗诏赐死,胡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暴杀害他们,史乘记录的有,将"六令郎戮死于杜",将十二令郎杀害于咸阳市。令郎高筹备逃跑,又恐家眷被族,只好上书,哀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哀求,令郎将闾昆弟3人,自愿"拔剑自则,胡亥不只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乘记录: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如许,胡亥为保住本身的皇垃,残暴地杀害了本身众多的兄长姐妹。
而胡亥的儿子子婴被项羽杀了。项羽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令郎宗族。
在乱军当中大概有个体后辈逃出改名换姓(汗青没有记录只是一种能够)然则多半都不在了。
“秦代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门子孙搬家到朝鲜,起初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早期他们中有人主持日本朝廷的出纳事情而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此中一部门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在朝时代(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其时日本都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统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都门繁殖到了7053户、35000人阁下。
如今日本都门附近的太秦便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如今,日本秦氏已分解出统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当局请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庶民没有姓、没有学名台甫、只要奶名)而且逼迫部门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都门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无关的汗青文献受到损坏(家谱便是一种汗青文献)
上面枚举一部门日本秦氏前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前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工资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天子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秦氏前人中在日本比拟闻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80年代初中曾根任辅弼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昭和时代(便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代元: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1994年4月被选的日本辅弼羽田孜上任前,地下认可他是中国第一个天子秦始皇的后嗣。这使包含日本人在内的许多人非常震动。他说他的先人姓秦,在200年前才改成“羽田”,在日语中,秦字与羽田发音雷同。
第[第,读音作dì(ㄉㄧˋ)]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齐田氏后,汉时齐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氏,有第一至第八。”史籍《后汉书·第五伦传》中也记载:“后或改氏。”
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为了增强关中地区的经济实力,削弱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遍把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君的王族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多万人,都强行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今湖北房县)定居。在迁徙原齐国田氏贵族时,因其族大人众,督迁官烦于编籍,便以其门第按顺序分为第一至第八氏,例如大族田广之弟田英为第八氏,其孙田登为第二氏,元孙田癸为第三氏……等等,由此产生了第一~第八的复氏。
在复氏第一~第八中,第五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得以普遍流传,所以在宋朝时期,“第五”氏被作为显姓收录到《续百家姓》中,而其他的第一~第八等复氏,后来大都改为单姓“第”氏,现在保留其复姓的人极少能见到,可能绝无仅有了。
第氏,就是田氏。
得姓始祖:田完。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氏。后碎被汉高祖强行编为第序姓氏,但仍尊田完为第氏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
陇西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 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京 兆:京兆原本为京兆尹,“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时期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寨、宁武、代县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
平凉郡: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七(柒)[柒,读音作qī(ㄑㄧ)]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吴国君主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字讹为氏。
漆雕复姓是西周朝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有的以漆雕为姓氏,称漆雕氏。
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出过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这些人的后人中就以漆雕作为姓氏。后来,漆雕复姓逐渐演变成了单字姓“漆”氏,也有字讹为“柒”氏者。
按典籍《广韵·五质》中记载:“漆,俗作‘柒’。柒、梁形近之误。”因此,漆氏中有字讹为柒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字讹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嬴姓伯益传至第十六世孙非子,因善于畜牧而出名,周孝王很高兴,就封他在秦谷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赢。其曾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征讨西戎时不幸被杀。
秦仲的五个儿子征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千,再战西戎。终于获胜,恢复了被侵占的疆土。周宣王大喜,便给秦仲的五个儿子一一加官封地,封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市南部),立国为梁,称梁康伯。
春秋时期,梁康伯的后人梁伯喜欢大兴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纷纷逃亡国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国人民的名义,于公元前641年攻灭了梁国。后来其梁国子民便以国为氏,称梁氏,史称梁氏正宗,是为陕西梁氏。
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述:“‘漆’旧作‘梁’。”因此,梁氏中有字讹为柒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
今少数民族傈僳族中亦有此姓氏。
三迁徙分布:
今山西省的晋城、运城、太原、忻州,浙江省的义乌,湖北省的武昌,云南省的河口、邱北,四川省的合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平,广东省潮汕的揭西,以及湖南省等地,均有柒氏族人分布。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蔡 州:亦称蔡郡。秦朝时期把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 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时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朝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这支梁氏,其开基始祖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梁益耳。
扶风郡:汉武帝时的太初元年,设置右扶风,是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名置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一带地区。这支梁氏,出自汉时安定梁氏的分支。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其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地。这支梁氏,出自氏族梁氏。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这支梁氏,多出自于匈奴族梁氏。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2堂号:
三贤堂: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漆氏之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唐、宋、明等诸朝对他们均有封赐。为纪念漆雕氏三贤人,漆雕氏故以“三贤”作为堂号。
安定堂:梁氏人在得姓以后到东汉时期的发展中,多居住在安定(今甘肃平凉,一说甘肃泾川)在东汉的几十年中是梁姓最为风光的时候。因此,就形成了郡望安定,即现在所称的安定堂。
390个县市的方言 他说的中原官话。中原官话: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分为兖菏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又称宛汝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等十片。
兖菏片
兖菏片三十三个县市 山东省:兖州市、菏泽市、枣庄市、郯城县、临沂市、苍山县、费县、平邑县、滕州市、微山县、临沭县、邹城市、曲阜市、宁阳县、汶上县、泗水县、东平县、郓城县、嘉祥县、济宁市、鱼台县、金乡县、单县、巨野县、成武县、曹县、东明县、定陶县、鄄城县、梁山县、阳谷县;
河南省:范县、台前县。
徐淮片
徐淮片十三个县市 安徽省:淮北市、宿州的砀山县、萧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丰县、沛县、邳州市、睢宁县、宿迁市、新沂市、东海县(北部)、赣榆县(待议);
郑开片
郑开片二十四个县市 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开封县、荥阳市、荥阳县、滑县、延津县、长垣县、封丘县、原阳县、兰考县、民权县、杞县、通许县、中牟县、尉氏县、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鄢陵县、南乐县、内黄县、清丰县;
河北省:魏县县城以东、大名县。
洛嵩片
洛嵩片十六个县市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巩义市、登封市、偃师市、孟州市、孟津县、伊川县、新安县、宜阳县、渑池县、洛宁县、三门峡市、义马市、栾川县、卢氏县。
南鲁片(宛汝片)
南鲁片三十个县市 河南省:南阳市、鲁山县、长葛市、临颍县、郾城县、许昌市、许昌县、平顶山市、舞钢市、襄城县、郏县、禹州市、汝州市、汝阳县、宝丰县、叶县、舞阳县、西平县、遂平县、方城县、南召县、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社旗县、泌阳县、唐河县、邓州市、新野县。
漯项片
漯项片十四个县市 河南省:漯河市、项城市、扶沟县、西华县、周口市、淮阳县、商水县、上蔡县、汝南县、驻马店市、确山县、正阳县、平舆县、新蔡县。
商阜片
商阜片二十三个县市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太康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市、郸城县、沈丘县;
安徽省:阜阳市、亳州市、濉溪县、宿州市、灵壁县、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
信蚌片
信蚌片二十个县市 河南省:信阳市、桐柏县、息县、淮滨县、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
安徽省:蚌埠市、金寨县、霍邱县、颖上县、寿县、凤台县、凤阳县、五河县、泗县、固镇县。
汾河片(晋南片)
中原官话在山西省又叫晋南语,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运城地区和临汾地区,另外还有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的灵宝市。
山西境内共两个市辖区、四个县级市、二十四个县,分别是 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临猗、万荣、闻喜、稷山、新绛、绛县、垣曲、夏县、平陆、芮城、 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和汾西县。
河南境内汾河片只存在于灵宝市、另外三门峡市区以及周边的陕县曾经也划分在汾河片,但后来被划入了洛嵩片,笔者认为,三门峡市区、陕县存在全浊声母仄声读送气的现象,其他洛嵩片方言并不存在,声调上兼具洛嵩片、汾河片特点,另外在词汇上跟灵宝方言关系更为密切,故划入汾河片更佳。
关中片
关中片包括:陕西省境内的:商洛市商州区、商南县、洛南县、丹凤县、山阳县、渭南市、潼关县、华县、华阴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西安市、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咸阳市、兴平县、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永寿县、淳化县、彬县、旬邑县、城固县、洋县、铜川市、宜君县、韩城市、宁县、黄龙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陵县等县市。另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甘肃省宁县
秦陇片
主要分布于陕西省陕南、陕北南部、关中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部、青海东部等地区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陕西省: 安康市、柞水县、镇安县、旬阳县、白河县、平利县、汉中市、勉县、宁强县、凤县、略阳县、西乡县、长武县、宝鸡市、麟游县、陇县、千阳县、扶风县、眉县、太白县、延安市、甘泉县、富县、定边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县、彭阳县
甘肃省: 庆阳市、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正宁县、合水县、平凉市、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武都区(陇南市)、成县、徽县、两当县、宕昌县、文县、康县、西和县、礼县、临潭县、武山县、甘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靖远县、景泰县
青海省: 西宁市、门源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县、平安县、贵德县、化隆回族自治县、敦煌
陇中片
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宁夏回族自治区: 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
甘肃省: 天水市、天水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庄浪县、通渭县、静宁县、隆德县、定西市、会宁县、临洮县、通渭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永靖县、
青海省: 民和县、乐都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同仁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南疆片
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广大地区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宁、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阿克苏、温宿县、拜城县、新和县、库车县、沙雅县、轮台县、库尔勒、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尉犁县、博湖县、吐鲁番、吐克逊县、鄯善县、喀什、阿图什、疏勒县、疏附县、阿克陶县、英吉沙县、伽师县、巴楚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皮山县、和田、墨玉县、策勒县、洛浦县、于田县、民丰县、若羌县等
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以封邑“郇”为姓,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改为“荀”。姬逝敖也叫荀息。
后来,荀息的季子——荀首,因功被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他以采邑“智”为氏。所以,智姓源于荀姓,荀首即为智首,史称智庄子,是智氏始祖。
“智”,古文也写作“知”字。
一、智姓源流
东周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荀息),以采邑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郇”为姓,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为“荀”。《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逝敖生庄子首”。 在晋景公时期,晋国大将荀首(荀息三子),因功被分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北部、临猗县南部、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一带),他以封邑“智”为氏。
“智”,古文写作“知”。
故智姓出自荀姓,荀首即知首(约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78年),为智姓始祖,卒谥庄,史称智庄子,从此薪火承传,世代繁衍。
始祖 智首
史书称荀首(知首),知庄子,生知罃。
二世祖 智罃(嵤)
史书称荀罃(知罃)、知武子,生知朔。
三世祖 智朔
史书称荀朔(知朔),生知盈。
四世祖 智盈
史书称荀盈(知盈)、知悼子,生知栎。
五世祖 智栎(跞、砾)
史书称荀栎(知栎)、知文子,生知申、知徐吾。
六世祖 智申(甲、中)
史书称荀申(知申)、知宣子,生知宵、知瑶。
六世祖 智徐吾
史书称知徐吾,改为“涂”氏。
六世祖 智果
史书称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七世祖 智宵
史书称知宵,知申长子,生知国。
七世祖 智瑶
史书称荀瑶(知瑶)、知襄子,生知开。
八世祖 智国
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智时,为保护智瑶而亡。
八世祖 智开
公元前452年,赵、韩、魏三家分智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二、郡望
春秋时,智姓郡望在晋国的天水郡、河东郡、陈留郡。据《元和姓纂》记载:“知,望出天水、河东、陈留”。
天水郡:西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西北),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时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地,东汉永平17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相当于今在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平凉地区庄浪县、静宁县,天水地区的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的地区。
河东郡:秦朝初期设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即今黄河以东的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临猗县、夏县一带。 陈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陈留县,西汉改设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相当于今东至河南省商丘地区的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地区的开封市、尉氏县,北至新乡地区延津县,南至开封地区杞县的地区。
《括地志》记载:故智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40里。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为蒲州,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徙废,治所在今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领河东、河西、临晋、猗氏、虞乡等县,今为山西运城地区。
虞乡县 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 改绥化县为虞乡县。隋属河东郡,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徙废,故治所在今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开张镇古城村、常青乡东下村一带。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别置虞乡县,属蒲州,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属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称虞乡县。
《博物志》载:解县有智邑,当即智城在虞乡。 解县 《战国策》载:赧王二十一年“秦败魏师于解”。汉置解县,属河东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名北解县。北周废。故治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东南十八里城西村、城东村之间,遗址尚存。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虞乡县自绥化故城来治,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解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唐贞观二十二年复置,属河中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解州为解县。建国后的1954年与虞乡县合并为解虞县,1958年并入运城县,故治所即今运城市解州镇。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晋国图》记载:“智”在今永济县正北15公里处。 旧《临晋县志》载:“在县西南30里的伍姓湖北岸,有一‘古城’,谓解梁城,为智伯强盛时期所建,也叫智城,其迹犹存”。
解梁城 《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晋侯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解梁城即旧临晋县西南、伍姓湖北之解城。《旧临晋县志》称南古城村,现为永济市北部的开张镇古城村。
三、历史兴衰
(一)春秋战国时代(始祖智庄子至八世祖智宽投奔秦国)
公元前597年6月(晋景公七年),晋楚邲之战,荀首为晋国下军大夫。荀首的长子荀罃(嵤),读音(yīng),被楚国俘获。
注:史书称的荀罃(嵤)即为知(智)罃。
公元前589年,晋齐鞍之战,齐师败绩,荀首为佐上军。(《左传·鲁成公二年》记载)。
公元前588年,荀首用楚公子交换知罃回晋国。
公元前587年,荀首佐中军救许伐郑,取沦(在今河南荣阳西北)与祭(在今郑州市北)二邑。
公元前586年,荀首如齐逆女。
公元前585年,晋救郑侵蔡之,知庄子谏栗书而勿与楚师战,晋师乃还;
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三年),麻隧(在今陕西径阳县北)之战时,荀庚代首为中军佐,盖其时首已卒。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11年),晋楚鄢陵之役后,智罃(嵤)任晋军下军副帅。
公元前573年(周简王13年),智罃迎公子周,与大夫盟而立为晋悼公。 公元前565年(周灵王7年),智罃升任晋军中军元帅,执掌晋国国政。 公元前514年,晋国六卿诛杀晋公子,瓜分其封邑。
公元前472年,智瑶率师伐齐,再加上此后的两次伐郑战争,壮大了智氏的势力。 公元前464年,晋国智瑶攻击郑国,郑向齐求援。齐援军刚至,晋军撤退。 公元前455年(周贞定王14年),晋出公在位时,智氏联合赵氏、魏氏、韩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分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至此,晋国便由六卿专政,变为四家掌权。这四家就是智、赵、韩、魏,其中以智家势力最大最强,独智姓称伯,居四大公卿之首。
公元前455年,智瑶帅军灭仇犹国(仇犹国在今山西省阳泉地区盂县)。 公元前455年,晋国智瑶联合魏驹、韩虎,攻击赵氏,围攻赵氏根据地晋阳。
公元前453年,魏、韩倒戈,联赵击败智氏,斩智瑶,屠杀智氏家族,瓜分其领地,史称三家分智,揭开了三家分晋的历史帷幕。
公元前452年(秦厉出公25年),智开(智瑶之子)率其智姓邑人投奔秦国。(据《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记载)
公元前448年(秦厉出公29年),晋国守别邑的大夫智宽,在三家分智6年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据《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记载)
(二)中国古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 四、迁徙与分布
(一)迁徙
春秋时,智姓郡望在晋国的天水郡、河东郡、陈留郡。
“三家分智”,智家军兵败,智伯被杀,祸殃智氏族属,赵、韩、魏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财产,智氏家族面临着空前灾难。
智氏部分遗族,不得不举族迁徙,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祖居今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上蔡县。
智开、智宽:在三家分智后,各率其邑族人投奔秦国,居天水郡。
智果一支族人,为避祸,由晋国史官改为“辅”姓,迁往他乡。
为避祸患,部分族人在事前改回荀姓。
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晋国涂水大夫,以封邑“涂”为氏,这支族人又得以保全,即延续到现在的涂氏。
部分族人改为“程”姓,即现在的山西省程姓。 明代洪武年间,根据国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大槐树镇集中,迁往江淮、河北、河南、山东、东北一带。
您好!
一、智姓源流
东周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荀息),以采邑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郇”为姓,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为“荀”。《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逝敖生庄子首”。
在晋景公时期,晋国大将荀首(荀息之子),因功被分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北部、临猗县南部、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一带),他以封邑“智”为氏。
“智”,古文写作“知”。
故智姓出自荀姓,荀首即智首(约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78年),为智姓始祖,卒谥庄,史称智庄子,从此薪火承传,世代繁衍。
始祖 智首
史书称荀首(知首),智庄子,生智罃。
二世祖 智罃(嵤)
史书称荀罃(知罃)、智武子,生智朔。
三世祖 智朔
史书称荀朔(知朔),生智盈。
四世祖 智盈
史书称荀盈(知盈)、智悼子,生智栎(跞、砾)。
五世祖 智栎(跞、砾)
史书称荀栎(知栎)、智文子,生智申、智徐吾。
六世祖 智申(甲、中)
史书称荀申(知申)、智宣子,生智宵、智瑶。
六世祖 智徐吾
史书称知徐吾,晋国涂水大夫,别族于太史为“涂”氏。
六世祖 智果(过)
史书称知果(过),晋国大夫,智家军军师,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七世祖 智宵
史书称知宵,智申长子,生智国。
七世祖 智瑶
史书称荀瑶(知瑶)、智襄子,生智开。
八世祖 智国
晋国大夫、武士,智家军首领。公元前453年,水淹晋阳时,为保护智瑶出逃而亡。
八世祖 智开
晋国大夫、武士,公元前452年,赵、韩、魏三家分智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八世祖 智宽
晋国守别邑的大夫,公元前448年,赵、韩、魏三家分智6年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二、郡望
春秋时,智姓郡望在晋国的天水郡、河东郡、陈留郡。据《元和姓纂》记载:“知,望出天水、河东、陈留”。
天水郡:西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西北),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时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地,东汉永平17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相当于今在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平凉地区庄浪县、静宁县,天水地区的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的地区。
河东郡:秦朝初期设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即今黄河以东的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临猗县、夏县一带。
陈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陈留县,西汉改设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郸珐策貉匕股察瘫畅凯开封市东南)。相当于今东至河南省商丘地区的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地区的开封市、尉氏县,北至新乡地区延津县,南至开封地区杞县的地区。
《括地志》记载:故智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40里。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为蒲州,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徙废,治所在今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领河东、河西、临晋、猗氏、虞乡等县,今为山西运城地区。
虞乡县 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 改绥化县为虞乡县。隋属河东郡,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徙废,故治所在今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开张镇古城村、常青乡东下村一带。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别置虞乡县,属蒲州,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属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称虞乡县。
《博物志》载:解县有智邑,当即智城在虞乡。
解县 《战国策》载:赧王二十一年“秦败魏师 于解”。汉置解县,属河东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名北解县。北周废。故治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东南十八里城西村、城东村之间,遗址尚存。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虞乡县自绥化故城来治,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解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唐贞观二十二年复置,属河中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解州为解县。建国后的1954年与虞乡县合并为解虞县,1958年并入运城县,故治所即今运城市解州镇。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晋国图》记载:“智”在今永济县正北15公里处。
旧《临晋县志》载:在县西南30里的伍姓湖北岸,有一座古城,谓解梁城,为智伯强盛时期所建,也叫智城,其迹犹存。
解梁城 《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晋侯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解梁城即旧临晋县西南、伍姓湖北之解城。《旧临晋县志》称南古城村,现为永济市北部的开张镇古城村。
缯姓 缯氏家谱 缯姓起源 缯姓名人 缯姓的来源 缯姓简介
本文2023-10-21 03:45: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