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
谈“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网 | 时间: 2006-10-18 |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前几天几个人闲谈,从回去看看,话题转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多少,可谁也不知道,记得在中学读书时,老师讲解这篇文章,对“不为五斗米折腰”一节,也没说得怎样清楚,大家于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糊里糊涂的过了去。
我觉得这问题虽没有多大重要性,但倒有点兴趣,后来就去查查历史书刊,找到了一点资料。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最早见于宋书的“陶潜传”,其中说:“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难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乃即日解印绶去职。”“督邮”这一种官,是专门来考查县令治绩的,使做县令的大为头痛,可想而知。《三国演义》中记张翼德怒鞭督邮,读者们的同情完全放在张飞一面。陶渊明没有燕人张翼德的臂力武功,鞭他一顿是不成的,但想到此人讨厌,不见也罢,于是辞官不干了。(至于“归去来辞”的序文中说辞官是为了妹子的逝世,大家说那是托词,只是为了免得惹祸。)
现在北京故宫里藏有王莽时代的一只量器,刘复根据这只量器推算,王莽时的一斗只合今日二市升弱。又据隋书记载,王莽的铜斛约当曹魏斛九斗七升多,两晋南朝的斗斛之量是承继曹魏制度的。依此推算,陶渊明那时(东晋末年)的一斗大致与今日的二市升差不多。那么,陶渊明的五斗米,只有今日的一市斗米了。
近来我国学者的历史研究,非常着重历代的生产、消费、分配等等经济生活,与从前重视帝王家谱、个人英雄、家族门第等大不相同。因之古代的经济资料,也整理出来很多。据学者考证,东晋时地方官的俸禄一年大约为四百斛,即四千斗(古代一斛是十斗,到南宋贾似道时才改为五斗。广东一带很少用斛,但在江南,解放前“斛”的使用是很普遍的)。陶渊明的“五斗米”,如说是年俸月俸当然绝不合理,就算是日俸,也还是太少。那么其中原因在什么地方?
缪钺先生发表在“历史研究”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很新的、也颇令人信服的见解。历来大家都认为“五斗米”与陶渊明的俸禄有关,如孟浩然的“京还赠张维诗”中说:“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可见唐人就已这样理解,但缪钺先生那篇文章中却说,五斗米是当时知识分子一个月的粮食。
他根据史书上的资料证明,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约当今日的一市斗(这数字和今日做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大致也差不多,这里一个普通家庭,成员都不做体力劳动,一家三口,一个月吃五十多斤米也够了)。所以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说“我一个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饱了,再多的也不需要。我回去过田园生活,虽然劳苦些,还是可以够吃,何必要做县令,逢迎这些没有品格的小人”。
古往今耒,文坛内外,读了陶渊明《归去耒兮》和《祭程氏妹文》的人,
都把陶渊明的程氏妹,说成是嫁给了程姓男人的妹妹。按理说,是妹妹、是妻子
无碍于陶渊明中国大文豪的形象,其实不然,是妹妹,陶渊明是以妹妹故去为由
头,对现实不满,“世与我而相违”不原做官,回家隐居,与世隔绝。是妻子,
是因为妻子故去,出于对妻子故去的谦疚,把感情延续至孩子,痛爱孩子,出于
无奈,回家抚养孩子,深埋谦疚,不做官,回家种田。实际上《归去来兮》不是
隐居篇、陶渊明不是头上长角与世抗争的英雄文豪,他是典型的,生耒嗜酒,深
爱妻子,痛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父亲、重于文学、不善应对变故的传统的不懂发
财的一大穷儒。
这样开篇,有人会认为我有意要把文人弄得顺应朝庭,教育大家爱妻子,
爱孩子,赶时髦,作宣传,瞎炒作。我没有这个能耐,也不会那样做,我只想靠
就“原生态”说清这个事实,还中国真正知识分子的本耒面目。
陶渊明居住的彭泽与我家一水之隔,追踪到其父辈做官的湖北武昌,也
是两省交界的近邻,北方的习俗我不懂,我们南方自古有个习俗,有条件的家庭
生了男孩后,自小就会为孩子找好未耒的媳妇,把小女孩领回家和孩子们一起长
大,到了婚嫁的年龄,张罗办宴,让他们结为夫妻,俗称“童养媳”。然而陶渊
明的婚娶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自古荐文的编辑说了不能算、家谱录记也该
怀疑,唯独陶渊明一人说了算。实际陶渊明在《祭程氏妹文》中已说得很清楚,
只是后来人,硬性把他往同胞哥哥的位子上推,便利造个与众不同、出仕隐居的
英雄文豪而已。《祭文》述:“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
千万不能忽视的是,此句是文章中直接阐述作者和程氏妹,不同父母生的异姓兄
妹。该句是骈对句,不能分割理解,各取所需,应连贯起耒,相互相承:“谁无
兄弟”对“嗟我与尔”,“人亦同生”对“特百常情”,意思是说:“大家都有
兄弟姐妹”对“我和你也是兄妹”,“人家的兄弟都是同父母生”对“我和你是
特别的、百里挑一的、不同父母生的、又符合常情的兄妹”符合常情就是我认为
的“童养媳”,“特百”是与“人亦同生”的不同的特别位置 ,这是陶渊明直
接交待与妹妹不同姓的理由。因为有“特百常情”才会有后文的“庆自己蹈”
(后叙)。接下来回忆和妹妹一起生活的童年:“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
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这里的“二六”是“十二岁”。闺中的
妹妹是:“咨尔令妹,有德有操;靖恭鲜言,闻善则乐。能正能和,惟友惟孝;
行止中闺,可象可效。”这是写青春爱慕期的妹妹 。这种祭文不同于一般祭悼
妻子的祭文,他可以夹插于其中写妹妹,是“特百常情”给于陶渊明的特有权
利。是人们容易误解的关健所在,如果人们能正确理解“特百常情”,也就能
顺理读懂“我闻为善,庆自已蹈”了,这句是说:“我听到看到妹妹的举止,
感到亲善和爱慕,庆幸自己遵循了父母的安排,娶了程氏妹为妻”。这里应该
强调的是“蹈”在字典上有多种解释,而我是确定了程氏妹是异姓妹后,选择
了“遵循、实行”解释。“庆自已蹈”他写得很现实,因为无论那朝那代“童
养媳”结合的不多,对父母这一好心,领情的很少,所以陶渊明庆幸自己遵循
了父母的安排,娶了个好妹妹。
弄清了祭悼妹妹,还要看他怎么祭悼妻子,正是因为其祭悼妻子的文句
太感人,他的这种生死恋促使了我去寻找“程氏妹”是他妻子的证据,陶渊明
写道:“寒往暑来,日月寖疏;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
肴觞虚奠,人逝焉如!”结尾写 道:“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
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
茕游魂,谁主谁祀?奈何程妹,于此永已!死如有知,相见蒿里。呜呼哀哉!
以上祭文谁都知道是写给妻子的,然而为什么都不敢认呢?这是我们的教育理
念的问题,是不敢违师道,不相信自己的体现。(我的“违师道”是指在此覌
点上,不敢指正老师的错误理解)
祭文好在,妹妹情、妻子情相互巧人妙融合,这种融合出自于陶渊明的
特经历,独特感情,是一般文人体会不到的因我太喜欢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中的一句歌词,请允许我借这句歌词,代抒一下陶渊明的当时心情:"留住所爱、
留住所想、留住一梦相伴日月长"
读懂了程氏妹是陶渊明之妻、我们再读(归去来兮)就会发现以前读错
了(归)篇,也因从纯妹妹的角度理解(归)篇,产生误解了陶渊明这个人,故而
(归)篇不是隐居篇,(归)篇 不是轻松快乐的文词,(归)篇是悲惨至极的生死恋
式的散文篇读懂了程氏妹是陶渊明之妻,我们就有理由纠正历代对(归)篇的
错读,如第三段人们习惯这样读:"归去耒兮,清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
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实际
应该这样读:"归去耒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
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段文词关
健错在对"息"字的理解,确定了程氏妹是妻子后,这个"息 "就应理解为"生息"
即"孩子",这样就形成"息""以绝游世","我 ""相违复驾"该段文词应解释为:"
回去吧!回耒了啊!希望孩子们互相邦助横渡人生长河,我老了,人生旅途中舟车
与你们背道而驰,这就是我说的回耒了啊! "这里我还是要解释一下译"归去来
兮"的道理:"回去吧"是程氏妹呼唤丈夫回家的祈求,因为前文陶渊明己阐述了
入仕前家人是不同意的(后述),自已也认识到是"迷途",然而我们家乡传统的
喊"迷途",就是一喊一答,虽然还带点迷信色彩,到底还是民俗,"回耒了啊"是
陶渊明谦疚地应妻而答后面是说:"求得亲友的安慰、温暖之情,每天在家里
说无弦的琴、读书以消忧愁,邻居农友告诉我春天快到了,即将要准备农田
耕作了"接下原文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该文词按文人说是
,触景生情,我粗一点说是,借景生情这里我要把后一句先理解,以便把情绪带
往前文正确理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说:"羡慕万物得时而向荣,
可叹我生命将走到尽头"然后我们就知道其在"蓬车上"、"孤舟上"所看到的和
联想到的,至于看到的不需解释,只说借景生发的联想:"窈窕寻壑"是"妻
子一去不返"、"崎岖经丘"是"我将在人生道路上盘绕拨涉"、"木
向荣"是"大儿子正在成长"、"泉始流"是"小儿子刚刚步入人生"这里深
深地隐藏着对妻子的谦疚之情,及妻子去世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感吾生之
行休"是把他一家同景联系起来的根据
由于过去人们误认程氏妹是陶渊明的同胞妹妹,因此就不能按正常逻
辑,揣摩陶渊明的心理,这在古文阅读和理解中是最至命的,犹如画家进行素描
不懂先画大体让我们回到(归)篇的开始继续论述:"归去耒兮!田园将芜胡不
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己往之不谏,知耒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
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
微"我认为应这样理解:"回去吧!回耒了啊!田园将荒芜我怎么能不回耒!既然
自已愿意到衙门服役,为什么又伤心而悲痛呢现在我领悟到亲友不同意我入
仕的道理,知道回耒是要补救过去错误的选择;实际这种迷途走得不远,觉得今
天我回耒是对的,昨天入仕是错误的舟船一路轻快地行驶,河风阵阵吹拂衣
袖,问过路人回村路怎么走,恨晨光还如此微弱,还末天亮"我认为,"回去吧!
回耒了啊!田园将荒芜我怎么能不回耒!"好象是和妻子对话,这表达对妻子谦
疚心理船行驶,风吹衣是放弃了仕途的轻松感觉常走的路问过路人,恨不快
天亮,是惦记孩子们,希望能快到家接下耒的第二段就是思念妻子,这段文词
让我们逐步深入理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是说:"看到了自家的房子,高兴地直奔;僮仆
欢迎,孩子们依门盼父;走进庭院杂草丛生,松树、菊花依然在;牵着孩子们入
室,桌上摆满了酒莱"这里的"僮仆欢迎""幼子候门" 是以僮仆高兴反串失去
了母亲的孩子们的痛苦"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是妻子失去了,自己和妻子的
感情还在"携幼入室"自已远处归耒,只牵得幼子入室,那人们常说的"妻室"
呢看看入室后他怎么描写:"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状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我是这样理解:"拿起酒壶自酌自饮,斜视庭院松菊得到点安
慰,脸上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倚靠南窗昂望远方顿生思念妻子的烦躁,孩子们
围过耒抱住膝,府看有这么多孩子心里得到点安慰"我认为:以前喝酒总是妻
子酌酒,或同饮,第一次自酌,还是会想念妻子,斜视松菊还是找安慰,找情感
,斜视是要撇开孩子的视线孩子发现父亲倚靠南窗心里烦躁,惊恐地围过耒,
抱住父亲的膝,生怕父亲又要离去我为什么要把"容膝" 理解为孩子呢我
们家乡有句自古传下耒的古话,这语言,无论识字的或不识字的父母都知道:
"生耒抱膝,死耒抱头"意思是:"孩子生下耒就知道抱住父母的膝、要吗不
让离开,要吗拿吃的、父母死了,孩子们抱着父母的头痛哭不肯让离去"
故而"容膝"应理解是"孩子"下面的语言不是痛失妻子的人是写不出耒的: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
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是说:"庭院内人们常
耒往是高兴的事,可我家设了门却常关着;柱着拐仗在庭院休闲散步,时而
远望着天边,彩云自由地出入山峦,鸟儿飞疲倦了还知道飞回巢穴;天渐渐
暗下耒,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仍扶着孤松徘徊等待"这怀念妻是肯定的,
有一句词是不懂我们这里习俗的人不知道的,这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
设而常关"此句是指失去妻子,我们家乡的传统生活习俗是这样的:逢年过
节女人们互相串门,送上些自家做的米果、米酒之类的东西,让邻居们尝尝
自己烹调手艺青黄不接的季节,互相借点钱、油、盐、米等, 缝补、洗涮
有时还借个针线、槌棒,就连锅、铲、刀、盆出了问题也找邻居借平日纳
底、绣花,大户人家座的是一打一打的女人初生儿贫乳,邻近的母亲总会
踏门而至生孩子、办宴席全是左邻右舍的女人们邦着张罗那家的孩子哭
了,邻居家的女人会抓点自家的咸菜酱干之类的食品前往,哄哄父母临时
外出了的孩子们若是外耒做小生意的入户,总会找错了女户主因此门常
关是失去了女人故官家文人难以理解,与文墨深浅无关 "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所以说是生死恋的痛作,道理在:四十出头的人就柱拐仗,无论是未老
先衰,还是处于病态中,都是失妻之灾打击的结果快入夜了鸟倦了还知道
归巢,想到妻子一去不返,由鸟的归巢,幻想也许妻子出了远门,她会回耒,
因而尽管太阳下山了,仍抚孤松徘徊等待 明明知道等不到,仍痴心不去,
或许是妻子刚刚离去,习惯自然这么等,然而时间长了,二年以后这种等
待确是无用了,因此他知道妻子是死了:"死如有知,相见蒿里"妻子啊你
心不要死,我会到坟墓里和你相见的如果能说是妹,那么伦理道上的妹
夫又该往那儿搁呢中国的文人是不会写那种文章的!
家谱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家族团结,维系家族血脉清晰,所以,家谱不仅仅是一种文体,它还包含着古代严格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 家谱的首要任务是对一些礼法、族规作了明确规定。遵守礼法、族规的人,会得到表彰,突出的可记入家谱。而家族里的哪一个要是犯了大错,那么家族能够给他的最严厉的惩罚——开除家谱,不再承认他是家族的一员,死后也不许进入家族墓地。对于古人来说,进不了家谱,是最大的精神折磨。 家谱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对取名作了规定。通过这些规定,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被确定了行辈关系,从而把整个宗族团结成为一个整体。 命名的行辈规定,是家谱的主要内容之一。行辈字派又叫字派、祧字、字辈,这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一直到现代还有人使用行辈字。 字辈谱,即用表明同宗亲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字辈序列。字辈谱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即使家族分迁,散居各方,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世系庞杂,只要按字辈谱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脉不致紊乱。行辈字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名人制定的,有的甚至写成诗。行辈用字既要考虑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非常讲究。宗谱既强调行辈关系,就十分重视名讳,不允许出现重名。行辈字快要用完的时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族长再次将其延长。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有的行辈字对偏旁做出规定,如《红楼梦》中,贾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如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 宋元以后,宗谱不但进入寻常百姓家,甚至影响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辈字派是两种方法并用,雍正皇帝一辈,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辈都是“弘”字,后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丰皇帝还分别规定了行辈字:永、绵、奕、载、溥、毓、垣、启、焘、岂、增、祺。《孔府家谱》中记载,乾隆皇帝赐给孔家的30个行辈字是: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敏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920年,孔子第76代孙孔令贻,继这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因孔子与孟子都是儒家圣人,颜回、曾参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孟家、曾家、颜家,也用这些行辈字。谁是哪一辈分,一目了然。 家谱虽然多已成为历史,但是作为珍贵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福建省上杭县的兰、雷、钟三姓群众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汉族,三姓群众向有关部门申请恢复畲族成分。有关部门考证一些族谱后,认为,这些群众确实是畲族,使这些群众的民族成分得已恢复。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是现在江西省星子县,当地现存的《陶氏家谱》有30多本,100多万字。家谱中有陶渊明的画像和详细生平,还有不少其他书上没有记录的诗作,这些为研究陶渊明的事迹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韶山毛氏族谱》是毛泽东家的家谱,共16卷,29册,谱中记载了毛泽东的先祖元朝至元年间为避兵乱,从江西迁往云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因为军功拨入湖南湘乡,后来有一支定居湘潭的经过。 《水浒》的作者曾经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江苏省发现的《施氏家谱》、《苏迁施氏家谱》中记载:1453年撰的《故处士施公墓志铭》中有“先公耐庵……国初,征书下至,坚辞不出,隐居著《水浒》自遣。”为确定施耐庵是《水浒》的作者,提供了有力证据。 由于家谱内容广泛,记叙详细、缜密,是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经济学、宗教的宝贵资料,受到许多学科学者的青睐。但家谱多秘不示人,印写数量很少,极易失散、损毁,发现、保护、整理家谱是一项很急切的工作。可惜的是,许多珍贵的家谱被当成“四旧”焚毁,有的被当成废纸抛弃。如果你发现了过去的家谱,应当找专家鉴定,也许那就是一件宝贵的文物。 顶端
不为五斗米折腰
本文2023-09-22 05:08: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