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氏-姓蒯的名人-蒯姓起名字-蒯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蒯氏-姓蒯的名人-蒯姓起名字-蒯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襄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襄樊一带。

「蒯」源出

蒯(Kuǎi)姓源出有三:1、出自以国名为氏。据《古今姓氏辩证》载,商代时有蒯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蒯国的人后来有的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得的封邑,世称蒯得。他的子孙即以邑名“蒯”为姓,而称蒯氏。3、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是卫灵公之子卫庄公的后代。卫庄公名叫蒯聩,他当太子的时候,曾经想刺杀灵公的夫人南子,失败后出奔晋国,后回卫国,被良夫、孔悝立为卫君。后为晋军所破,被杀。蒯聩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称蒯姓。

得姓始祖

蒯得。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蒯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襄阳郡,即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县。故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商代有诸侯国蒯国(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居于此的国人多以国名为姓,称为蒯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被封地于蒯(同上),他的子孙就一封邑名为姓,也称为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样,卫国卫庄公名为蒯聩,他的子孙就取其名的一字为姓氏,称为蒯氏。汉时,河南出现了名为蒯乡的地方(今河南省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当时的居民都以蒯为姓氏。蒯姓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襄阳一带。

堂号

辅国堂:南宋时蒯恩官拜龙骧将军。他胆力过人,伐广固,斩徐道复,袭金陵、伐蜀、讨司马休之,战功累累,封新宁县男。武帝北伐时,留他在京保卫太子,命朝士与他相交。他更加谦虚谨慎,对待部下官兵宽厚仁爱。历官辅国将军,淮陵太守。

蒯姓宗祠通用对联

〖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蒯国;望出襄阳。——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蒯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横江设馆;庐阜穷经。——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宋承人蒯恩,字道恩,武帝时,因功封新宁县男。武帝北伐时,把他留在京城侍卫世子。后历官辅国将军、淮陵太守,曾在黄州建横江馆。下联典指北宋宣城人蒯鳌,少年时为孤儿,家中又贫穷,后立志读书,善于写文章,以廉直自励。太宗时进土及第,历官茶陵令、殿中丞,晚年隐居庐山(庐阜),以读书自娱。

淮阴必侠;庐岳归休。——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蒯通,楚汉时游说之士,淮阴侯韩信用其计而定齐地。下联典指宋·蒯鳌,太宗进士,以殿中丞致仕,隐庐山卒。

〖蒯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食俸一品名朝野;画合双龙誉古今。——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明代营缮蒯祥,吴县人。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自永乐至天顺,凡内殿灵寝,皆其营缮,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帝每以“蒯鲁班”之称。

恩感风雷皆变化;诗裁绵绣借光辉。——唐·蒯希逸撰蒯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唐代诗人蒯希逸《和主司王起》诗联句。蒯希逸,字大隐,会昌三年进士。

〖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慷慨为怀,不惜龙池送友;忠贞事主,敢言跖犬吠尧。——佚名撰蒯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进士蒯甜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官吏蒯撤事典。

葛亮家谱

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诸葛亮远祖。西汉元帝时人,刚直之著称于世。汉元帝升他为司隶校慰。他执法公允,不畏权贵,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奖他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很高的荣耀。当诸葛丰在执法中触及元帝的宠臣时,被元帝下令收回符节,降为城门校尉。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降为城门校尉后,继续上书检举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反被元帝说他诬陷好人,于以治罪。本要服刑,见他年老,故罢官为庶人。后病死。 (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诸葛硅

诸葛硅(?--约187年)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任泰山郡丞。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谨,次子亮和幼子均。另有两女。

章氏

章氏,诸葛亮之母。

诸葛谨

诸葛谨(174-241)字子瑜,诸葛亮胞兄。因避战乱到江东,与鲁萧等共为吴国重要人物。诸葛谨为人雍容大度,直方敢谏,不仅众人敬重他,而且孙权也十分器重他。诸葛谨公而忘私,与诸葛亮阔别多年,在出使蜀国时,兄弟只是商议国事时相会,私下皆不交往。关羽败亡后,诸葛谨任吴国绥南将军兼职南郡太守。

公元241年,诸葛谨病死,时任大将军,左都护等职。他位极人臣,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要从省、从俭。 (《三国志诸葛谨传》)

诸葛谨妾(203-253)。诸葛谨传中有:“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的记载。

诸葛格

诸葛格(203--253年)字元逊,诸葛瑾长于。少年时就以随机应变、善于郑州辩论而出名.年轻时就开始担任官职。

公元234年,诸葛恪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 接替荆州要职。孙权死前,升为大将军兼大子太傅,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

吴、魏交战,诸葛格因屡胜而骄,终导致大败,大失人心,被诬以谋反罪而诛.尸体扔于乱坟冈.孙休即皇帝位后, 才下诏为之昭雪。

诸葛绰

诸葛恪长于,任吴国骑都尉。因参与孙权儿子 :孙霸的阴谋活动,被孙权得知,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 诸葛恪用药酒将他毒死。

诸葛竦

诸葛恪次子,任吴国长水校尉。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诸葛建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其父被诛后 与母,兄逃亡。兄被杀,诸葛建准备投魏,末达,被吴兵捕杀。

诸葛乔

诸葛乔(204——228年)字伯松,诸葛瑾的次子。他与胞兄诸葛惦在吴国的名声颇大。渚葛亮因婚后无于,诸葛乔就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到蜀国后,任驸马部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特意让诸葛乔同土兵们—起,亲自参 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诸葛攀

诸葛攀,渚葛乔之子.在蜀国宵至行护军朔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面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得以复还吴国,成为诺葛瑾酌后嗣.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在蜀国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辣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 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大姊,在诸葛亮居住襄阳期间。嫁给中庐县蒯氏 大族的蒯棋为妻。

诸葛亮小姊

诸葛亮小姊,嫁给庞山民为妻(庞山民是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县)人,父母早亡,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叔父病故,与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诸葛亮博学广记,胸怀大志,结交荆州名士, 被誉为“卧龙”。三国艺苑

公元207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并出山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建立蜀国后,诸葛亮为丞相。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多侯,公元225年,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以后,给刘禅上《出师表》,多次进行北伐.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遗命葬定军山.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善用人,治理蜀国.他重视农业生产,增强国力。他严于法制,长于军.他写下了十余万字的信、教、书、奏. 迫于蜀国军民的呼声,公元263年,刘禅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黄氏,诸葛亮之妻,黄承彦的女儿.其貌不杨,黄头发, 黑皮肤.但聪明能干.才华出众.婚后,黄氏成了诸葛亮的贤内助.

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尚

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诸葛京三国艺苑 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三国志�6�1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质三国艺苑

诸葛质,诸葛瞻之于.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水昌定居.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诸葛怀三国艺苑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朝真观记》)

诸葛果三国艺苑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 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诸葛均

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后为蜀国长水校尉。

(《三国志�6�1诸葛亮传))

林氏三国艺苑

林氏,诸葛均的妻子、南阳人.林氏是诸葛亮亲自为弟选择的配偶. 三国艺苑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6�1诸葛氏谱》)

诸葛玄三国艺苑

诸葛玄(——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后,袁术推荐诸葛玄继任,恰逢汉朝廷振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冗弟到荆洲,投靠旧交刘表。不久病死。 三国艺苑

最近几天有点冷。眼下正值冬天,按照从2021年12月21日冬至这天开始数九,眼下已经进入四九。 历史 上,永乐十八年,也是一个冬天,紫禁城城墙、左祖右社、主体建筑建成,标志着紫禁城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本期的京华物语,就来说说紫禁城是如何建成的?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故宫传》,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本书。

原文作者 张程

摘编 安也

《故宫传》,张程著,华文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永乐四年 (1406) 闰七月,以工部尚书宋礼为首的多位大臣,离开首都南京城,分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他们奉命到当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征发人力和物资,为一项即将开始的国家工程做准备。这项工程就是在距离南京千里之遥的北京城,修建一座恢宏壮丽的宫城!

这座宫城凝聚着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梦想,寄托着朱棣治国理政的宏伟规划与深思远虑。作为一位从侄子手中夺得皇位的原藩王、一位刚刚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内战洗礼的新皇帝,“得位不正”的梦魇始终萦绕在朱棣的心头。

这个噩梦不仅是精神道义上的,更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局势不稳。朱棣希望逃离侄子建文帝的故都,迁都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早在夺位的第一年,朱棣便下令将北平城改名北京,透露出了明确的迁都信号。当然,他摆在台面上的理由是元朝残余势力盘踞在蒙古高原,“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有利于对抗北元。他要效仿父皇朱元璋,建立不世功业,名垂青史。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朱棣强力压制反对迁都的声音,将各种资源持续输送到北京城去。

一座配得上朱棣政治蓝图的伟大宫城,呼之欲出!

如在画中的宫殿(郝磊 摄)。《故宫传》内页插图。

01

原材料收集工作持续了10年之久

工部尚书宋礼奉命砍伐嘉木良材之时,不会预料到原材料收集工作会持续10年之久。他们深入原始森林,寻找阳光下最好的金丝楠木。这种楠木高大坚固,香味隽永,且不怕虫蚀、不易糟朽,是宫殿梁柱的绝佳材料。楠木最大的问题是生长周期长达300年,到永乐年间只存在人迹罕及的怒涛悬崖之处。宋礼带领的伐木队伍,“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将近一半的建设者没有看到宫城开工的那一刻。这些历经危难、采自西南深山层峦的巨木,借助长江水力,顺流而下,“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声如雷”。它们将一路呼啸,在两岸官民的惊讶目光中,抵达遥远北方的北京城下。

在如今的保和殿后方,御路正中的石陛是一整块艾叶青石,石长17米,宽3米有余,厚17米,重200多吨。这块巨石采自北京西南良乡的大石窝。且不论挖掘之难,单就运输当年就征调了数万名劳工。即便是数万人也搬不动如此巨石,只能选在寒冬腊月,先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再从井中汲水泼地建成冰道,然后前拉后推,用了28天才将石头运到工地,最后雕成石陛。宫殿的地砖来自鱼米之乡苏州。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明初负责修建宫殿的苏州工匠们纷纷推荐家乡的产品。工部最终选定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镇余窑村生产。余窑村土质优良、烧制有方、产砖颗粒细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朱棣赐封此地为“御窑村”。

御窑所产地砖得名“金砖”。黏土砖为什么冠名金砖?一种说法是金砖成品质地坚硬,有金属质感,敲击时发出金属声响,因此得名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生产严格、制作考究、工序繁复,从取土练泥到出窑磨光需要一年半时间,光烧窑就需要上百天。出窑的成品必须体质细腻,棱角完好,有一丝瑕疵就弃之不用。每一块运到工地的金砖都极为昂贵,价同黄金,故名金砖。此外,山东临清生产建筑用砖。

每一项建筑原料,无不慢工细作,无不精益求精,十年光阴不知不觉中便流逝了。“倾天下之力”,莫过于此。

在此期间,朱棣的宏伟蓝图渐次铺展开来,北伐草原、西下南洋,建章立制、破立有道。永乐十四年 (1416) ,朱棣君臣统一了迁都思想,正式选定“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的万世之都——北京为大明王朝的新首都 (《明会要》) 。万事俱备,只欠动工了。第二年二月,以泰宁侯陈珪为主,柳升、王通为副的新首都营建工程正式开始。

古老的中华帝国积淀数千年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都将凝聚在北京城,朱棣毕生的宏图伟志和所有参与者的所学所思都倾注在了即将拔地而起的宫城之上。如果说都城是帝国的精华,那么宫城就是其中最炫目的结晶。

一座伟大的宫殿,是一个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一座伟大的宫殿,是一个文明发达程度最显耀的明珠。

02

紫禁城的名号,

没有法定文字,也没有公开匾额

大明帝国在朱棣的指挥之下,在前期十年的准备之下,开足马力改建北京城。中国都城形制在五帝时期是“单城制”,发展到夏商周时代实行“双城制” (宫城与郭城) ,北魏首都洛阳城首开了“三城制” (宫城、皇城、郭城) ,一直延续到朱棣时期的首都设计。随着 社会 不断发展、城市日趋繁荣,北京城发展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朝堂煊赫、四民聚集、百业兴旺,是彼时文明的中心。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明确了北京三城,最外侧是由内城和外城构成的“郭城”,护城河环绕着高大的城墙。其范围就是现在北京二环路以内地区。前三门大街划分内外城,大街南侧为外城,也称北京“南城”;大街以北是内城。内城南墙开三门,东西北各开两门,一共九座城门,皇城就在内城中南部。

皇城以内,汇聚着朝廷衙署和所有与皇室有关的机构。皇城南起长安街,北至地安门大街 (时称北皇城根) ,东到东皇城根,西抵西皇城根。四条大街原本围成一个规整的南北竖长矩形,由于西南建有元代大慈恩寺,所以皇城在西南角凹进一个小矩形,也就是现在府右街和灵境胡同西南的区域。民间以“皇城根”代称北京城。

故宫(张泽华 摄)。《故宫传》内页插图。

皇城开辟四个城门,正门是南端的承天门 (天安门) ,北门名为地安门,东西分别为东安门、西安门。皇城有四个城门,内城有九个城门,民间也以“四九城”代称北京城。陈珪等人将皇城之内建筑腾空、居民外迁,开始铺设各种街道、修造各处衙署,并在核心的中南部大兴土木,兴建宫城。皇帝为上天之子,奉天承运,替天牧民。从秦汉至盛唐,人间帝王所居的宫城都模仿上帝所居的紫微垣,将宫城称为“紫宫”;皇帝居所为禁区,官民不得无故进入,也称“禁城”。计划中的宫城便得名“紫禁城”。

紫禁城的名号,没有法定文字,也没有公开匾额,但在皇权的加持和民俗的流传之下,深植中国人的内心。紫禁城选定的区域,大部分与元朝皇宫重合。元朝覆灭后,就藩北平燕王的朱棣依托元皇宫的基础,修建了燕王府。燕王府沿用了诸多元皇宫建筑,略加改造。如今规划中的紫禁城,肯定不能如藩王府一般因陋就简。陈珪等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彻底压制元朝的“王气”。

人们彻底销毁了燕王府,元朝旧建筑也连带着烟消云散。即将崛起的紫禁城,将整体覆盖在元朝的皇宫之上。王朝更迭,以一种略显夸张的原始方式,呈现在了此处。毁掉地面建筑以后,接着刨掉了元朝皇宫的基础,重新做一遍夯土地基,然后人工回填。这种整体重做地基的方法,俗称“满堂红”,新地基称作“一块玉”。元朝旧地基整体挖走,民工们一层三七灰土、一层碎砖进行回填,反复交替。所谓“三七灰土”是将生石灰、黏土按照3 7的比例配制而成。为什么不全部回填灰土呢?碎砖与灰土层层叠叠地夯实,可以降低日后建筑物的沉降隐患。此外,新地基还不计成本,在搭配好的三七灰土上泼洒煮好的糯米汁加白矾。黏稠的糯米掺入灰土之中,增强了地基的整体性和柔韧性,使得新地基成为一块坚硬的整体,完全避免了日后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从神武门北望万岁山(郭华娟 摄)。《故宫传》内页插图。

紫禁城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完整的人工地基之上。经测量,新地基最浅处3-35米,最深处达8-85米。核心建筑下部的地基较厚,其他地段相对较薄。这种层层叠叠夯实的地基,人们用镐锹都很难削平。成吉思汗子孙的“王气”便封印在这层厚厚的硬土之下。在地基的四周,人们挖掘了方正的护城河,取名“筒子河”。搬离的元皇宫旧地基和新挖的护城河泥土,土方数量相当大,再加上建筑废料,人们在北护城河北部中段垒了一座山脊东西向的山丘,取名“万岁山” (煤山、景山) 。万岁山南北狭窄,就像一面屏风,屏护着南边的紫禁城。万岁山巅峰,正对着皇宫的中线,既是北京内城的几何中心,也是全城的制高点。该处建有万春亭,站在万春亭平台上可以俯视皇宫,极目九城。万岁山不是一座单纯的假山,而是实现多重目的的精巧设计,既处理了建设土方和废料,又给前朝的王气加了一道紧箍咒,而且优化了紫禁城的风水。

紫禁城就建设在万岁山南部、筒子河围绕的阳地之上,是背山临水、负阴向阳的上佳宅地。此外,紫禁城从西北角开石砌券洞,引筒子河入内为明河。按旧时说法,这条河自西北八卦中的乾方流入,从东南巽方流出,回归筒子河。五行方位以西为金,北为水,又因居于宫城内,故名“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好似紫禁城身上的白飘带,蜿蜒曲折,飘逸灵动,进一步优化了紫禁城的风水。

如今如梭的游人光临万春亭,几乎没有人注意,这座人工假山的底下就是元朝皇帝寝宫延春阁。明朝皇帝用一座废料山丘,正正方方地压在前朝皇帝的床榻之上,镇伏敌人。万岁山又有“镇山”之称。那么,除了延春阁,元朝宫殿的旧址大致在哪儿呢?在如今的慈宁宫花园地下,曾考古发现元朝皇宫的部分遗址;1964年中科院考古所在紫禁城文华殿和武英殿勘探取土,证明文华殿、武英殿的东西平行线应该是元皇宫的金水河。紫禁城较元皇宫北缩近400米,南扩近500米,东西宫墙位置基本相同,总体面积略有增加。元皇宫南大门崇天门大致在紫禁城太和殿位置,北门厚载门在今景山公园少年宫南侧。

文字难以描绘建造者的辛劳,后人也难以想象工程量之大。直接建造紫禁城的是二三十万征发的民工和卫所官兵,如果算上周边参与者,紫禁城建设队伍总人数当超过百万。史载“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官供役”。原始建材运抵京城后,皇城内外还建造了五座二次加工的工厂,采用场外加工的办法减轻紫禁城的压力。这五大厂分别是神木厂、大木厂、台基厂、墨窑厂和琉璃厂,持续向紫禁城输送半成品。它们的身影至今还留在北京城。

03

“香山帮”苏州匠人,

是修缮明清两朝紫禁城的主力

紫禁城的设计师是谁呢?这是围绕在紫禁城身上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宋礼、陈珪等人是奉命指挥修造紫禁城的朝廷命官,不是设计师,更不是一线建造者。有人提及紫禁城是太监阮安设计的。阮安来自交趾 (今属越南) ,永乐初年选为阉童。他聪明能干,对中国传统营造法式有研究,有巧思,营建北京城时奉命设计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史载,阮安“目量意营,悉中规制,工部奉行而已”,他受蛐蛐笼启发设计紫禁城角楼的故事是许多紫禁城建造故事中的常见版本。阮安对紫禁城设计贡献良多,但紫禁城的宏观布局并非他一人之力所能够设计的,还要受到朱棣个人意志和中国皇权礼制的深刻影响。阮安对具体宫殿的设计,也是汲取了传统营造法式的养分。阮安的贡献,集中在微观层面。

护城河(筒子河)(张碧君 摄)。《故宫传》内页插图。

还有人说苏州蒯氏家族是紫禁城的设计师。北京城营建之初,苏州建筑师蒯思明带着儿子蒯福、孙子蒯祥离开了家乡吴县来到北京,成为紫禁城最初的建造者。当时,蒯思明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皇家建筑师,参加过洪武年间南京皇宫的修建,成为朱棣欣赏的御用建筑师。其子蒯福担任紫禁城的“木工首”,类似于建筑工匠的首领。蒯福的家乡——太湖之滨的吴县香山盛产能工巧匠,技术精湛细致,自古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俗语。蒯福组织了以老乡为主的建筑大军,建造了北京西宫、午门、奉天门、仁寿宫、万春宫、长春宫、景福宫、奉天殿,等等。这批“香山帮”苏州匠人,是修缮明清两朝紫禁城的主力。

蒯福年迈还乡后,蒯祥子承父业,出任了木工首。蒯祥生于洪武末年,卒于成化十二年,在京40多年。紫禁城建成后,很快遭遇了多次严重火灾,三座大殿和后宫毁于一旦。蒯祥奉命复建这些重要建筑,成为正统、成化年间复建工程的主持者,还修建了长陵、献陵、裕陵等明前期帝王陵寝。他精通尺度计算,工程竣工后的实景与施工前的设计分毫不差,榫卯骨架细微相扣,获誉“蒯鲁班”。蒯祥还将江南建筑艺术渲染到了北京皇家府第,富丽堂皇的殿堂楼阁增添了许多温婉精致。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技艺丰富,积淀深厚。紫禁城工程为匠人、民工、兵丁们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比如,工匠们根据北京冬夏季日影的角度,科学测算出“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即宫殿出檐为柱高的1/3,最能达到夏至前后屋檐遮阴、冬至前后室内充满阳光的理想效果。此外,厚重宽大的人字形顶,严丝合缝的砖石墙壁,再加上匠人们在屋顶木板基层之上分层铺墁的厚达30厘米的泥背层,使得紫禁城房屋冬暖夏凉。这些都是中国建筑智慧在紫禁城的体现。

蒯祥祖孙三代,几乎将毕生都奉献给了紫禁城,缔造了“香山帮”的传说。蒯氏家族是难以计数的能工巧匠的代表,他们是基层、一线的建设者,倾注心血将紫禁城建筑谱写入中国建筑史中。但是,他们也不是紫禁城的设计者。中国数千年积淀的思想观念、旺盛的皇权礼制,才是紫禁城的规划师。那些传承中华技艺、默默付出的无名工匠,才是紫禁城真正的创造者。永乐十八年 (1420) 十一月,紫禁城城墙、左祖右社、主体建筑建成,标志着紫禁城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

《大明会典》记载,紫禁城平面呈南北竖长方形,东西二百三十六点二丈 (753米) ,南北三百零二点九五丈 (961米) ,占地72万平方米,面积约等于内城面积的1/50;现存院落上百座,建筑980余座 (其中90余座如今还保持明初的格局) ,房屋8707间,建筑面积163000平方米。

广义的紫禁城,除了筒子河包围的城池之外,还包括北部的万岁山、东南部的太庙、西南部的社稷坛,也包括与紫禁城功能、 历史 密切相关的西苑、东苑。西苑在紫禁城之西,包括北海、中海、南海及其周边园林,为明朝初年在元朝大内太液池、琼华岛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三海沿用皇家御池的古称,统称太液池。中海西侧有万寿宫建筑群,明朝嘉靖皇帝遇刺逃生后,晚年常居于万寿宫。晚清光绪皇帝曾长期幽居于中南海上的瀛台。万寿宫亦称“西内”。

东苑在皇城东南部、太庙之东,永乐年间为皇家“观击球射柳”的场地,明宣宗在此修建了斋居别馆。东苑也称“小南城”“南内”。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先为蒙古人俘虏,释放回国后软禁于东苑。明英宗复辟成功后,在此大兴土木,形成中、东、西三路宫殿和众多亭馆。南内遍植四方所贡奇花异木,空地种上瓜蔬,注水于瓮,宛若村舍。春暖花开时,在此宴请内阁儒臣,太监作陪。明清鼎革之际,南内成了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多尔衮死后遭清算,王府改为普度寺,招待番僧喇嘛之用。南内偏西南部建有皇史宬,巨石大室,专门储存皇家档案,为现存无梁殿室建筑的珍贵标本。

1420年的那个冬天,姗姗来迟的紫禁城终于揭开了面纱。她将成为明清两代中华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光耀世界六百年的珍宝。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节选自《故宫传》一书,摘编略有删减,小标题为摘编者所起。原文作者:张程;摘编:安也;导语部分校对:刘军。

安徽合肥《平梁蒯氏宗谱》八卷

分类:  百家谱

谱名: 安徽合肥《平梁蒯氏宗谱》八卷

 书名据书名叶题,版心、书签题蒯氏宗谱

版本堂号: 民国三十八年合肥进化印刷社印制,慎远堂铅印本

册数: 九册

修纂者: 蒯晓霞领修兼校对,蒯子盤监修兼采访

开本: 长216厘米、宽177厘米、厚152厘米

目录: 卷一欧阳文忠公谱例说、欧阳文忠公谱图说、凡例、书法、四不书、家规引、家礼仪规、字派、收执谱记、执谱名目、修谱执事名目、跋、总谱序、大二三四房传赞谱序;卷二至卷七世系引,大、二、三、四、五房世系;卷八坟图引、始祖坟图,大、二、三、四、五房坟图。

迁徙经过: 始祖宋时殿中御史蒯鳌,其后裔在元、明之际多散处江西,谱即以其苗裔应始兄弟为始迁合肥一世祖:

 应始,原名冞,字太初,明季由赣始迁合肥北乡大陆店西范家巷居住,是为大房;

 应基,原名罕,字肇兴,生于明隆庆元年,子奎宁,当明季壬午之变避兵迁居庐江北乡路家嘴,为二房;

 应元,原名邦,明季由赣迁合肥北乡大陆店范家巷,为三房;

 应传,原名枝,字承业,亦居范家巷,为四房;

 应宗,原名全,亦居范家巷,为五房。

排行: 德光先世 文振家声 崇尚道义 化育群伦 彝常有序 祖训同遵

历修年代: 清嘉庆间曾各修支谱,但悉遭兵燹,唯二房庐江支支谱犹存,至民国九年六房首次合修宗谱,至此仅为五房合修,第六房没有参与。

赏析: 民国九年杨义房撰“大房谱序”,说“平梁蒯氏吾乡之望族也,敦诗说礼,世有闻人,以吾所知若翰卿、礼卿诸公或蜚英翰苑、或保障乡闾,其嗣君若木返自东瀛,又能以其所学为国殖边……”。他所提到的礼卿,即蒯光典(1857-1910),字理卿,又作礼卿,号季逑,室名金粟斋,光绪九年进士,李鸿章女婿。他的父亲蒯德模(1816-1877),历官夔州知府、江宁布政使。此父子俩为合肥蒯氏最知名者,可查阅此谱,竟无记载,他们的世系当应在民国九年曾参与合修而此次没有参与的第六房中了,可惜。

 “蒯”姓较稀见,家谱也少,《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没有收录“蒯氏”,而《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仅载录三种,其中二种为抄本。

分享:

蒯氏-姓蒯的名人-蒯姓起名字-蒯姓的起源与家谱

襄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襄樊一带。 「蒯」源出 蒯(Kuǎi)姓源出有三:1、出自以国名为氏。据《古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