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哪国人?秦王下逐客令后李斯后来是怎么回到秦国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李斯是哪国人?秦王下逐客令后李斯后来是怎么回到秦国的,第1张

李斯,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李斯还在信中反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李斯,字通古。李斯师从荀子,学成入秦,辅佐秦王统一六国。荀子(尊称:荀卿、孙卿,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秦朝丞相李斯的身份背景十分复杂,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李斯这个人。

事实上,其实李斯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位名相,曾经协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在李斯的协助下,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废除了前朝的分封制。与此同时,李斯还协助秦始皇建立了郡县制,可以说是秦国最厉害的开国功臣之一。这样一个能臣最后却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就是这件事情,直接葬送了整个秦王朝。

那么,李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世对他的评价怎么样?

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斯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他协助秦皇统一天下,为秦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李斯最后又与贪官谋逆,使得秦朝毁于一旦。因此,后世对李斯的评价褒贬不一。

李斯从小就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后来当上了一个小吏。任上,李斯曾经领悟了一个所谓的“老鼠哲学”,即人和老鼠一样,环境和平台都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成功的话,就一定不能安于现状,苟延残喘。在这之后,李斯直接辞官,并且向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决定为秦国效力,不久之后便来到了秦国。当时秦王对李斯还是十分欣赏的,后来李斯又上书了《谏逐客书》,在秦国也有了立足之地。秦国统一天下后,李斯被封为了宰相,他为始皇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不过,后来秦始皇死后,赵高联合胡亥打算修改遗嘱密谋篡位,当时李斯所处的位置非常关键,如果他出手帮助扶苏的话,可能就是赴苏继位了。但是,李斯却加入了赵高,篡改了遗诏,逼死了扶苏,并拥立胡亥继位。胡亥登基之后,赵高就利用胡亥杀掉了李斯。根据历史记载,李斯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08年,所以他是在72岁死的。

电视剧《大秦赋》正在上映,剧中吕不韦在嬴子楚死后,以“仲父”的身份专政擅政,时刻把身为大王的嬴政排除权力中心。

弹幕观众边看边骂“吕不韦贪恋权位,死了活该”,可是真正“贪恋权位”的那个家伙,却是帮助秦始皇制订统一六国的大计的丞相李斯

作为荀子的高徒,法家学派继承人的李斯是雄才大略的,他为秦朝制定的那一套郡县制后来在中国沿用了二千多年。但是作为秦相的李斯,是急功近利,外加“鼠目寸光”的。

大秦的统一与败亡,都与李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切,就坏在了他那一套“仓鼠理论”上。

一、道在“屎溺”中

《庄子》中说:道在屎溺中。于是,李斯就到“厕所”里面去寻道了。那个时候,他还在楚国当一个管仓库的小吏。

有一次上厕所的时候,李斯看到厕所里面的老鼠饿得干巴巴的,又瘦又小,看到人就惊慌失措,四处窜逃。然后,他又想起了自己在米仓中见到的“米老鼠”,个个吃得又肥又壮,也并不怕人。

李斯从中悟出来一个道理:“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看他本身的能力,而是看他所处的位置。

于是他身体力行,用自己后来的人生去验证了他这一套理论。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当上了吕不韦门客,再接近秦王政。然后迎合嬴政好大喜功的心理,推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还顺便毒死了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的韩非子。

在李斯当丞相的那一段时间里,他虽然也帮助秦国制定了统一之后的郡县制,也推动了中国文字、度量衡的统一,实行了很多改革措施。但是,这个只能算是秦国政治集团的集体功劳。而从他个人的表现看来,他更像是一个小人加庸才。

在李斯活着的时候,他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仓鼠理论”的确实有效。但是到他死的时候,却证明了这一套理论是真正的,名符其实的“鼠目寸光”。

二、“鼠目寸光”的李斯

长久以来,史学家们都低估了吕不韦的政治才能。因为吕不韦出身商贾,就认为他只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商人。因为李斯出身稷下学宫,是荀子门徒,就以为他真的有多大本事,可事实却恰好相反。

吕不韦在登上相位之后,一方面着手稳定秦国的政治、经济局面,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在当丞相的时期,为了秦国的农业发展,便将计就计,替秦国开凿了郑国渠。自己还亲自率领军队击破了六国的最后一次合纵,为统一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另外,他早已经意识到秦国政治上的弊端,为了秦国大一统之后的长治久安而推行“义兵”,以德服人。并开始组织门人撰写《吕氏春秋》,集思广益,为秦国将来的统治打下思想基础。

而李斯干得最多的却只是通过“站队”,攀秦王高枝的行为,来谋取自己的私利。除了“焚书坑儒”,践行法家对国家行政管理的那一套措施之外,李斯既没有替秦国的千秋万世计,也没能替自己的身后百年计。

以至于最后站错了队,倒向赵高,并被赵高陷害,落了一个具五刑,腰斩,夷三族,比嫪毐还惨烈的下场。为什么李斯会得到这样的结局呢?问题还是出在他那一套“仓鼠理论”上。

李斯当年只看到米仓的老鼠比厕所里的过得舒服,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老鼠过得舒服不舒服,除了看它所处的位置,还要看主人脸色。

如果主人不想打老鼠,那么老鼠就可以在米仓里放心地吃睡;如果主人想要起来要打老鼠,那么老鼠一样只有惊惶逃窜。而米仓里的老鼠因为吃得太肥,身体不够灵敏,跑得更慢,所以一定会死在厕所老鼠的前面。

想当初李斯“站队”秦始皇,那是跟对了人,秦始皇也信他那一套。后来他“站队”胡亥,却没有弄明白胡亥只是被赵高操纵的一具傀儡。而他因为“贪恋权位”选择让扶苏去死时,已成了大秦的罪人,却想在最后时刻突然不想当“米老鼠”,跑去对胡亥进行劝谏。

可想而知,这个李斯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站队”秦始皇时的敏锐触觉。这个米仓老鼠吃得太胖了,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三、一只嗅觉失灵的硕鼠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激进的朝代,总是容易替后来者做嫁衣裳。而这个头,仿佛正是由大秦起的。

以战功立国,之后要用什么来治国?《大秦赋》电视剧的前面十几集中,嬴政曾经这样问过李斯,但是他当时似乎并未回答。而一早就想替他回答这个问题的吕不韦,却在政治内斗中落败,被一杯毒酒毒死了。

嬴政意外暴毙沙丘之后,赵高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轻易说服了李斯,伪造圣旨,赐死扶苏。这时候的李斯表现得非常奇怪,因为他仿佛突然不想再当米仓老鼠了。

史书记载,赵高对李斯说,假如苏扶登上皇位,一定会重用蒙恬,那么他的丞相之位就不保了。李斯并没有把握让胡亥登位之后,自己一定能保住权位。

但是他深切地知道,万一苏扶上位之后,他那一套法家治国的理想可能就会成为梦幻泡影,因为扶苏的政治见解是与他相左的。

因为他很可能会走回分封制的老路,这也是秦始皇不喜欢扶苏的一个原因。于是已经在米仓里呆得太久的李斯,完全失去了当初敏锐的政治嗅觉,变成了一只痴呆的硕鼠。

他先是帮助胡亥上位,后来又想与赵高争斗,干涉昏君寻欢作乐。于是,最后死在了胡亥、赵高二人的手上。

我看李斯与大秦帝国

——读《流血的仕途》之感之怀

在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秦帝国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光辉和荣耀,它上接战国,下开汉唐,是中国历史关键之转折。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开创以来,便成为中国封建政治的核心内涵,纵横千年,经久不息。任何一个帝国王朝,都是一段由真实人物构成的历史;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都是由真实人物完成的。历史之前行,亦是人性之发展。因此,在阅读历史题材的书籍时,不仅仅是对既定发生事件的了解,更是透过历史事件,对当事人彼时心绪的追溯,跨越时空,在余温中体会他们的欣喜、愤怒、迷茫、两难……历史不是冰冷的,历史应该是有温度的。

我认为,《流血的仕途》便是秦帝国的温度。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洋洋洒洒六十余万字,围绕李斯的仕途发展--从楚国上蔡仓官,经秦国郎官、廷尉、客卿,最终至整个大秦帝国男二号--丞相的官路晋升历程。李斯的奋斗史,亦是秦从战国七雄之一成长为大秦帝国的发展史。这期间,所有秦国的重要人物--嬴政、吕不韦、嫪毐、蒙恬、韩非、赵高,都与李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秦国的重大事件-吕不韦专政、成娇兵败、嫪毐谋反、嬴政收权、谏逐客书、统一六国、废封建设郡县、焚书坑儒、二世之立等,李斯或亲手促成,或亲身经历。大秦王朝之上,印有鲜明的李斯痕迹。某种程度上说,了解了李斯的一生,便认识了那个传奇的时代;理解了李斯的喜怒哀乐,便不会意外于秦国的兴衰起伏。

读史使人明智,中国之浩瀚史,更是波澜壮阔,余味悠长。

一、 权力是刚猛的,政治是柔软的,那么人性呢?

刚者,乾之道也,权力所至,当无坚不摧;柔者,坤之术也,政治所向,当非远勿限。刚柔并济,乾坤之策,方能御群臣之上,凌庙堂以内……

读过很多历史资料,甚至一度悲观,似乎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始终充斥着欲望、贪婪、控制、欺诈,似乎总是重复上演着杀戮、谋反、叛变、阴谋,似乎在权力和政治的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余下的唯有猜忌、提防、陷害、憎恨……可是透过这些争斗的文字,拨开真相的面纱,总有一抹光亮,微弱却永恒,始终吸引着我,温暖着我,让我在黑暗中得到指引,在凛冽中找到热源。这抹光亮,便是人性的光辉。

在整个大秦帝国内部,到处都是权力和利益的战场。对于那些置身其中,身经百战的精英权贵而言,早已习惯了隐藏情绪,尔虞我诈。可是,人而为人,无论其再强大,内心深处终究会住着一个人,他所有的温柔、软弱和情绪都留给那个人。这份感情成为了他的铠甲,同时也成了他的软肋。比如赵姬之于吕不韦,比如宓辛之于成娇,比如韩非之于李斯。虽然明知不该为,应早日了却心中那份不该有的关心和挂念,可是本心所系,不能限也,感情至此,何以止乎?

因为不完美,所以真实;因为有牵挂,所以鲜活。情感之倾注,人性之光辉,无所谓死亡或新生,一直都在那里,不曾熄灭。

二、 人生进退取舍,岂可囿于一己之得失?

     自人类社会伊始,便存在着两大核心任务,一是建立某种传统,以此作为当朝者进行长久而有效统治的文化支撑;二是当基于这种传统之上的社会架构出现裂缝或是残败不堪时,需要打碎这种传统。对于一个王朝社会而言,倘若没有自己的传统,便无文明可谈;倘若不能对其传统进行破坏和重塑,便无法进步。因此,如何在“变”与“不变”、“变多”和“变少”中取得平衡是永恒而深邃的哲学问题。

韩非《孤愤》有云,智法之士与当途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历朝历代,凡是涉及改革之变,必会招致腥风血雨之祸,变法发起者大多难以善终,商鞅如此,王安石如此,张居正亦是如此……在李斯主导的诸多秦制改革中,大一统和郡县制改革无疑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

在李斯之前,关于“大一统”的声音便早已存在,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六国合纵连横之术的一种官方口号,并不具有实际意义。而在李斯这里,“大一统”是作为秦国的国家战略而提出的,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攻克六国之后,李斯更是力排众议,冒全秦权贵之不韪,力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作为中央-地方根本管理体制。

可以假设,倘若李斯不执念于政治理想,他完全可以凭借统一天下第一谋士的身份获得秦王的最高分封,也完全可以避免与秦朝权贵的冲突和矛盾,埋下日后的隐患。商君之结局犹在眼前,李斯从未忘记,也不敢忘记。然而,只要还有人在仰望星空,对理想的追求便不会停止。道之所在,虽有去无回,吾往矣。

于是,李斯答曰“人生进退取舍,岂可囿于一己之得失?”只此一句,无需他言。

三、 历史无所谓真实,只在于诠释。

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选择并非取决于生活经历本身,而是取决于他对生活经历的诠释。我认为,上述思路同样适用于历史学习和研究,即历史本身无所谓真实,历史的真实取决于个体对其发生事件的诠释。

举一例始皇坑儒以释之。“焚书坑儒”历来是秦始皇和李斯饱受后世抨击、愚弄天下的典型,这里搁置“焚书”不提,只谈“坑儒”一事。在嬴政实现统一六国,平定天下之后,他已经在人世间封神,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成为真正的神仙,联结天地,长存于世,因此对于炼丹寻仙之事愈发痴迷。当时的咸阳,聚集着大批炼丹术士,其中以卢生和侯生为代表,深蒙皇宠,尘嚣甚上。然而,几年过去,随着嬴政年龄增大,身体欠安,对术士们的无所进展颇为失望和不满。感受到始皇冷漠和隐怒的苗头后,卢侯二人赶忙收拾行囊逃之夭夭,独留下不知始末的同行众人继续埋头炼丹。得知二人逃跑的消息后,嬴政暴怒,下令即刻坑杀留守咸阳的所有术士。以上,便是“坑儒”一事的始末。

由此观之,所谓“坑儒”,实乃“坑术士”,为何会演变至此?“坑儒”一说最早源自东晋,见于梅颐献《古文尚书》之孔安国所作《尚书序》,其中有云: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难逃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随着《古文尚书》并定为官书,坑儒之说便盖棺定论。

问题在于,无论是《古文尚书》,还是《尚书序》,文人其实多有存疑,至清代,此二书甚至被正式纳入伪书之列,可是对于始皇坑儒之事,儒生却是选择集体默认,决然不做更正打算。何故?

我想大概是出于儒生群体利益和情感的需要。所谓利益,即可将此事作为劝谏君主善待儒生的前车之鉴,所谓情感,即通过殉道的假象,编织团结和凝聚儒生群体的精神纽带,随后上升为整个群体共同追求的至高信仰和无上荣耀。

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历史真实,也许只是部分人希望呈现给民众的真实,也许只是浩瀚海面上浮现的冰山一角,也许只是存在于个体心目中的虚妄和想象。对待历史过往,唯虚心研之,全面寻之,客观思之,理性待之耳而已。

四、 大秦之后,再无大秦。

阅读过程中,李斯与姚贾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当时秦国正陷于六国合纵伐秦危机之中,李斯设计离间赵王,逼迫此次合纵策划者--姚贾从赵出逃入秦,背景大致如上。随后,李斯于私人府邸设宴邀请姚贾见面,宴上宾尽其礼,客尽其欢,管弦交响,丝竹相和,一派宾客友好祥和之相,独独撇开正事不谈。几经试探交锋,待时机成熟,李斯倏然厉色问话姚贾,“若先生代为秦国使臣,当如何处理六国外交?”酝酿许久的姚贾终是等到了他要的问题,便将穷其半生所学、早已了然于胸的答案倾吐而出。单就出使外臣而言,七国之内他姚贾若认第二,怕是没人敢做第一。话毕即望向李斯,颇有自得之色。

李斯闻言,沉默良久。摇头笑对姚贾曰:先生之略,对也不对。初次遭受专业质疑的姚生先是一愣,随即怒问李斯何解?李斯答道:先生所列张仪、苏秦之连横合纵之术,实为正确,甚至经典,此次先生主持六国合纵伐秦之谋划堪为外交之典范,此先生之略之对也;然方才先生所述皆七国之视角,未来我大秦必要统一天下、威震四方,先生当以如何应对?随后,李斯说出了那句让姚贾和我无比心动的一句话,“以斯愚见,张仪、苏秦者固然英明,然先生当趁侍秦统一六国之机遇辟圣人之名,姚贾之后,再无纵横!”。

我之所以多费笔墨转述此事,一方面是因为本人的偏爱,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借引李斯“姚贾之后,再无纵横”,表达“大秦之后,再无大秦”,对那段充满热血豪情和温情记忆的岁月和先辈们的伤逝和敬畏!

由嬴政和李斯二人联手打造的大秦帝国和秦制,承前朝之余志,开后世之先风,结束了此前的分裂格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华大地的统一,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根本政治框架,促进了华夏文明圈统一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对整个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走向具有决定性意义,其影响惠及千年,历久弥新。

大秦帝国的产生和强盛因天时、因地利、更是因英雄人物的呕心沥血和鞠躬尽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那个充斥着铁与血的时代,让我们听一听李斯和嬴政都曾说过什么?

李斯有云:“天慨慷生我,地慈悲养我,天地与我,既有所爱,必有所怀。吾闻诸古人,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牧之;吾见于今日,天下有粟,待贤者食,天下有民,待贤者牧。此天赐之时,地遣之机,我李斯当仁不敢让也。”

嬴政有云:“朕统一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愿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正如嬴政的传国玉玺中李斯所刻之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斯是哪国人?秦王下逐客令后李斯后来是怎么回到秦国的

李斯,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