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第1张

分类:  闲话

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

合姓,不同于复姓。所谓合姓,即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姓氏合并而成一个姓氏,其中以二个姓氏的合姓多见。由合姓现象所产生的家谱,姑且称之为“合姓家谱”!1999年版《辞海》把“家谱”解释为“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但从合姓家谱来分析,所谓“记载一姓”的说法,不是十分严谨。

合姓的产生,跟姓氏起源一样,形式很多,大抵为外姓继承养父,女婿继嗣岳父等,而又不忍使自己的本宗“断了香火”,于是将数姓合并为一。如“陆费”,本姓“陆”,因“陆”姓之子养育于外家,继承其业,遂合外家“费”姓为“陆费”,清代有《四库全书》馆总校官陆费墀等。但大部分合姓家族的家谱尽管是二姓或数姓并存,但在日常使用中仍只保留其中一个姓氏,如晚清名臣赵启霖,家谱名为“伍赵氏”,但并没有称之为伍赵启霖。还有因避讳改姓再入赘而导致祧三姓的家族1,则比较少见。也有一些家族,为了增强族群力量,而寻求与其它姓结缘缔盟,以待有事之时,能够团结在一起对抗外来的欺侮或挑衅,也因此陆续产生了“烈山五姓”、“昭伦四姓”、“妫汭五姓”、“六桂联芳”、“张廖简”、“赖罗傅”、“何蓝韩”等诸多异姓联宗现象2,但真正能结盟合作到联修家谱地步的并不多。不过在《贾氏三修族谱》3序言中记载了一桩五姓合修家谱的事例:“宋末伯康公避金乱僻居陈留,及明初洪武戊午年商珍公乃由陈留迁于沅江,落业骑峡洲。此时(贾)杜、雷、李、黄五姓同止沅邑,因以故乡人迁同时居同地,而又念所自来,合姓巅末综而订之,曰《同乡谱》,各有以传于后,俾毋忘焉”。但此《同乡谱》现在未见传本。

山东省即墨县博物馆藏有一部由四姓合修的清宣统二年木刻活字印本4《山东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六卷,由白光剑、梅泽汉、安保元、梁义礼纂修,可说极为罕见。除此之外,我亦藏四姓合修及三姓合修的家谱各一部,在下面要举例说到。

数姓合并而修谱的毕竟极少,合姓家谱主要还是以二姓家谱为主。

合姓家谱存世并不是很多,从一些已出版的家谱书目就可以了解大概。而且较之单一姓氏,内涵更有可究性。但就是这样一个稀有的品种,学界、藏界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收藏品市场上也往往能以平值买到。我至今已藏合姓家谱数十部,虽然说不上蔚为大观,也能算得初具规模。下面就跟据我本人所藏的合姓家谱来谈一谈合姓的种种来历,并祈请方家指正。

◆入赘承姓:入赘,男子就婚于女家并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婚姻形式,俗称招婿。入赘得以延续的原因,或是女方需要劳动力,需要养老接代;或是男子家贫而无力娶妻,只能以身为质到女家完婚。秦汉时,入赘形式具有“赘婿服役”的性质。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赘婿养老”性质,女家没有男性子嗣,招婿上门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人。赘婚有改为妻姓与不改姓两种形式。“入赘承姓”与下面要提到的“继子承姓”最为常见,合姓家谱存世也较多。

安徽桐城《陆叶氏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三卷,同治五年(1866)崇本堂木活字本,叶国文、叶秀实主修,三十册。

始祖正一,姓陆,祖居江西鄱阳湖瓦屑坝,元末迁南直凤阳府定远县西宝门。四世恩三,迁桐城日新乡汪仕岭,入赘叶文宗女。后因文宗公无嗣,遂承叶籍,爰为陆叶氏之始祖。

查《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美国亦藏相同版本一部。

湖北黄冈《韩傅宗谱》二十六卷首五卷末一卷,民国三十五年(1946)三公堂木活字本,傅士垣、傅其舜纂修,三十二册。

谱载,始祖受三,原系韩宗,旧传为宋宰相维公后裔。自明洪武初由江右徙居黄州之黄冈,不知何代承继外家,更为傅姓。故子孙立韩傅双姓宗祠。因明季之乱,旧谱无存,无从稽考,公之生卒失传。

安徽宿松《马朱氏宗谱》三卷首一卷,嘉庆九年(1804)敦本堂木活字本,三册。

始祖马宗尉,名文,江西星子籍。元末红巾作乱,大毒松滋。洪武己酉诏,徙鄱阳诸属郡民以实松土。公闻诏渡江,迁宿松之西陈汉庄马家坂而居。

至六世季昌,字兴发,生必龙、必华、必仁三公。必华公迁并浴,求其后不可得。惟必龙、必仁二公传。今马家坂所居集者,必龙公之遗留;其居朱家湾牸牛冲污池者,必仁公之后裔也。必仁,谱名垂裕,赘朱国孔之女,朱氏乏嗣,公丁其户、袭其业,遂为朱氏。此谱为必龙、必仁二支所修,必龙为马氏、必仁为朱氏,故合称为马朱氏。

湖南衡山、湘潭《丰张氏五修支谱》九卷,民国二十九年(1940)谷颂堂木活字本,丰光涤总修,九册。

始祖丰青铭,由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迁金华府汤溪县六都黄塘,递衍一十八房,全德祖其一也。全德子三,长子仁悦于明嘉靖间迁楚之衡山,地名石湾,因家焉,为衡山丰氏始迁祖。孙四:礼试、礼记、礼训、礼认。礼试之后失考,礼记之后居衡山,礼训之后分居衡湘,礼认之后居湘潭,此即为记、训、认三房合修。唯礼训赘于张,遂蒙张姓,“故有丰张复姓之称,是丰姓之本末,而及于张姓者也,盖丰而缀以张,不背义也,张而冠以丰,不忘本也”。

这个合姓的来历,以上面所叙的《马朱氏》相同,是姓丰姓张的合修而来。

递修的光绪二十九年谷颂堂木活字本另藏一部,八卷八册。

湖南衡山《黄周氏八修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十二年(1923)和义堂木活字本,周伯棠等督修、周敏汇编,十八册。

始祖黄惟瑖,元时人,孙四,析为四房。第四房时广公为长碧冲周氏东床,遂以周为姓。此只及时广的第四房。

◆母姓为氏:相同于甥继舅嗣,这与入赘承姓有所区别,但所承之姓还是为外家。

湖北麻城《陆程宗谱》八卷首二卷,民国三十一年(1942)敦本堂木活字本,程运亨督修,程运镇协修,十册。

始祖陆春二,原籍江右赣州,万户总管陆隆兴次子,父见其智略过人,欲荫其职,公弃不受,游侠楚地亭州。程九万公之三世孙善之,以女赘。其子伯颜,遵父志不乐仕进,依母之姓,择居豹脑,于是家焉。故首陆以明所本,次程以示所宗。

安徽宿松《吴贺宗谱》五十二卷首一卷,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佚名修,五十二册。

谱以贺知章为始祖,首序云:“我族本儒宗,世第因年湮系缺,示敢饰疑,谱乃讬始于唐,以知章公为鼻祖,仍旧系,据实也。由是历传二十九世,而传(普)兴、(普)隆二公,遵之为一世者,因祖籍西江,迁松自二公始也。二公本贺氏,外祖氏吴。兴公,兄也,元末由进士出宰临淄,志载贺普兴,仍本姓也;隆公,弟也,明初出徵辟旬宣福建,志载吴普隆,丁外氏也。此吴贺复姓之自始”。

◆继子承姓:在古代,没有亲生男儿(或虽有女儿而没作招婿者),就会断了“香丁”,造成这一支系的绝代。所以,没有男儿的家庭,大多要收养他人男孩作儿子,称为养子。养子的权利与义务和亲生儿子一样,在宗族族谱中可以同样列入为第几世子孙(但必须注明,以保证家族的血统纯正)。有的人在世没有亲生儿子,也没收有养子,死后没人继嗣,其兄弟、堂兄弟有多子者,要拨出一人过继,使这一支系不至绝代。

继嗣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上面提到的招女婿,即入赘。第二种是拜干儿,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一来不从其姓,也就谈不上续其宗,二来在经济上也只是偶然接济一下,不可能直接承担赡养责任。第三种是过继,一般选择同宗兄弟的儿子,通过族人认可,举行过继仪式,多要立字据,同中人一起画押。第四种是过继他姓的男子,这种继嗣的过程比之同姓的要麻烦得多,有些家族为了保证家族的纯正血统,也有立下族规不允许这样做。但有时候同宗中又挑选项不出合适的人选,只好从外姓过继。这里所说的,就是第四种。

湖南邵阳《邵陵苏张氏续修族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伦堂木活字本,张开逮、张开运等纂修,四册。

始祖苏希辅,于明洪武末年由江右九江徙居邵阳西坪塘溪,生子与华、与相。因同时徙居邵东木林冲的姊丈张善礼无嗣,苏希辅以次子与相过户给张善礼为子,遂立户苏张,此为邵阳苏张氏之始。本谱仅为与相支下,长房苏与华支并没有合修。

湖南湘潭《伍赵氏五修族谱》六十一卷,民国十三年(1924)福田祠木活字,赵启霖、赵声煦纂修,六十册。

始祖伍醇,行七,官至福州长史,由福建汀州宁化县麻仓乡徙居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菏溪。始迁祖伍文英,由江西吉安徙湘潭,承祀赵氏,因复姓伍赵,其时为明初。

另又有递修的光绪二十一年四修本,六十一卷,六十册。

湖南邵阳《刘唐氏五修族谱》十卷首二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敬睦堂木活字本,刘唐景楫等纂修,十二册。

十九世孙紫峰在四修序中说:“吾族原姓刘,中更复姓刘唐,其原委削而不书……吾族中更复姓,其入继何人,复姓何时,先辈俱未细考……今春续修族谱……未几得老祠蚀碑读之,碑载四世智公入继唐……”。

湖北黄冈《库李宗谱》二十五卷首五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敦本堂木活字本,库仁黉编修,三十册。

始祖库义通,字道源,岁进士,公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泥儿塆瓦屑坝,于明洪武初奉父仲祥公、叔太叔祖万彝公、弟义益迁湖广黄州府。万彝公居广济县;公居黄冈县长乐村张店;义益公复迁麻城杨柳河;仲祥公复归江西。此为义通支下所修,谱以义通为一世祖。

义通生子以文,字鸿儒,享年二十八岁失传。立舅兄李茂容公三子为嗣,名以明,传库氏万万代宗支。

湖南湘乡《永丰朱刘氏族谱》二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二十年(1931)翼圣堂木活字本,朱庆翥主修,五册。

迁湘始祖朱士晟,字仁宇,号同峰,行元一,原籍山西平阳府襄陵县赵曲市草巷口,崇祯十年丁丑携家丁行盐于楚南上湘,清康熙五年始侨居于永丰市,乏嗣,抚长吉第五子光宗为嗣。长吉,姓刘氏,字祉开,号虹皋,生子六,五子光宗,嗣士晟为子,改名宗仲,字明台,号双源,清康熙九年生,为永丰朱刘氏一世祖。

湖南湘乡《上湘何周氏族谱》三卷首一卷上一卷,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本堂写本,周维曙等纂修,二册。

始祖正朝,原派名宗朝,字荣生,行一,湘西二都何公仲玉之子,康熙六年生,出抚湘乡城北周慧之(字象智)为子,故冒姓为周。

湖北黄冈《曹梁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六年(1917)刻本,曹昌典总裁,三册。

谱序云:沙河曹氏其本姓梁,宋末有讳思智者由江西临川随乱兵至湖北黄冈,逃入曹氏村,为文广公嗣子,至今子孙蕃衍,遂成巨族,当其后于曹也,中外翕服,不以冒宗为嫌,相承且六百余年,莫不笃一本之爱。

湖北黄冈《吕杨陈氏宗谱》十卷,光绪二十年(1894)务本堂木活字本,杨德邻、陈德润等编辑校对,十册。

始祖陈文泗于洪武初年由江右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冈上伍乡,当时一同迁涉的还有杨望与吕杜田。文泗公妣吕氏,即为吕杜田之妹,生三子,长玉珍,承本姓;次子一德,吕杜田因无嗣而抚之,甥为舅嗣,因姓吕;三子继宗,杨望抚之,盖杨望之妻为陈文泗祖母的侄孙妇,因亦无子息,是为杨氏。

而令人诧异的是,在这三姓之外,族中竟然还蕴涵第四个姓氏,在十七世孙陈德清所撰《来历引》中说到:“吕杨陈三姓何为而合族也?吾考实以应之曰,吕者,陈之外祖母家也;杨者,陈之戚属也。吕杨无嗣,均立陈之后,今之各姓其姓者,不没本也;而合族者,不忘宗也。虽为吕、杨、陈三姓,而咸归陈氏之后矣。或曰吕、杨、陈既知其义,敢问陈之阴姓黄者何?吾曰,我始祖文泗公原籍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屑坝,自元政不纲,义师四起,徐寿辉屯驻蕲、罗、黄、汉,千里蹂躏成墟,及明祖定鼎后我文泗公迁黄冈上伍乡青丘村,初居寨上,地主姓黄,我始祖殁后,因之殆,欲其安逸之意云,尔而后世尚依焉。

可知吕、杨、陈之外尚有一个“阴姓”黄姓。

安徽太湖《刘罗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民国二十六年(1937)天禄堂木活字本,刘罗族清、刘罗茂寿纂修,八册。

谱光绪三十年“合族裔孙敬撰”的“重修宗谱叙”中说:“我祖向居江右鄱阳之瓦屑坝刘罗庙,因以刘罗为氏”。但在同治八年“合族裔孙敬序”的“重修宗谱总序”中却是如此记载的:“至于刘罗双姓,盖先世以甥继舅,理 有固然”,则说明还是以承嗣而成为合姓的。

分享:

央视科教频道《科技之光》连续两集播出《沉睡古墓群》,给观众讲述了鄱阳县莲山古墓发南的前前后后,片中集中介绍了鄱阳考古工作者经不懈探求,终于揭开了古墓群的神秘面纱。 所谓神秘面纱,就是鄱阳莲山的百余座黄土包包是西汉初期,刘邦追杀淮南王英布时,英布战败,黄土包包即是当年战死沙场的的英布及百余名将士的墓穴。 这个结论无疑是为了证明莲山的众多黄土包包是古汉墓,并以英布战死沙场来说明莲山古墓的来历。 对于这个结论,观众反映不一。有观众为了解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叫好,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对古墓是否是英布及将士们的墓穴持质疑态度,笔者认同第二种观众的看法。 当地考古工作者认定古墓是古汉墓群,古汉墓群是当年战死沙场的英布及将士们的墓穴。而莲山圹英村村民说,这么多黄土包包是“兵器窟”,他们的祖先住此地是“守墓”。是“古汉墓”还是“兵器窟”?“守墓”,守谁的墓?成了鄱阳莲山的两个大谜团。 谜团之一:黄土包包是古汉墓还是兵器窟? 经专家考探,鄱阳莲山莲花圹现有119座黄土包包,这些黄土包包外型特征,而此地已发现了大量兵器古剑及大量有奇异花纹的古砖、陶片等,专家认家均是汉初时文物。初看起来,这里的确是古汉墓群。但村民们且说,他们的祖辈们一直传说着这些黄土包包是兵器窟。传说不一定是真,但也不会是穴来风。面对访问的说法,我们必须采取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兵器窟”,谁的兵器库?笔者带着这个谜团。在古今资料中探寻答案。 要破解是“古汉墓”还是“兵器窟“这个谜团,我们必须深层次地去认识一个我们早已熟悉且没有深究的人。 这个人就是鄱阳家喻户晓的,番阳置县时的首任县令吴芮。古城人自古至今口称赞吴芮,古人称之曰“番君”,令人赞之曰“历史文化名人“。吴芮虽去二千二百余年,但二千二百年来,他一直影响着鄱阳,王德琏在《鄱阳记》中云:”吴芮之遗风难泯。“ 吴芮是番阳县首任县令,他与鄱阳莲山圹黄土包包有关系吗?笔者认为有关系。而且,吴芮是破解莲山黄土包包是兵器窟的关键人物。清同治十年的《鄱阳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英布城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布为吴芮婿,使将兵屯此”。另外,《万有文库·读史方与纪要》中也有似记载:“英布城,在府西北百五十里,汉初吴芮筑以居布。” 两段史料给了我们重要信息:“英布城,使将兵屯此。” 吴芮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县令,吴芮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秦末,由于始皇及二世的暴政,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反抗,举起了反秦义旗。此时的吴芮虽在番阳任小小的县令,但他洞察秦王朝局势,认定秦王朝必然灭亡。同时,他也在考虑自己在乱世中如何作为。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项羽也从叔项梁起义,刘邦亦在沛县起义,秦王朝已动荡不安了。此时的吴芮没有急于起义,但他在积蓄政治、军事力量,储势待发,他的策略是: 招降纳叛 屯兵练兵 英布是安徽六县人,曾坐法黥面,故又称黥布。公元前221年,刘邦以沛县亭长送刑徒去骊山,沿途徒金逃亡,英布此时与在骊山的服苦役的同伙逃亡起义。英布闻番阳县令吴芮大名,即率七千刑徒组成的部队投吴芮。吴芮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顾不得英布是刑徒,幸然纳叛,并以女许配于英布。随后就在鄱阳莲山英村筑英布城居布。此实乃屯兵于此。这样,吴芮就一边让英布在莲山操练陆兵,一边又让其部将梅(狷)在城内督军湖(即今城内东湖)操练水军,储势待发。 善待百姓 从筹粮草 吴芮在番阳任县令13年(前221年——前208年),他以政治家的眼光,以德施政,安定民心。在番阳,他体恤百姓疾苦,减轻百姓劳役及苛捐杂税,鼓励生产,甚得民心,番阳人尊之曰“番君”后并立庙祀之。 洞察局势 储势待发 吴芮深知,作为一个朝庭命官,在天下大乱之际,一旦起义,朝庭必定派大军镇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相继起义,吴芮还在等待。随着起义军的节节胜利,秦王朝已摇摇欲摧,吴芮于公元前208年8月,在番阳举起了起义大旗。 招降纳叛,屯兵练兵。善待百姓,从筹粮草及洞察局势,暂缓起义,就是吴芮的一个策略。这个策略较以后明初朱升献给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要早1560余年。吴芮是从鄱阳走出去的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这就是我们今天对吴芮的新的认识。 吴芮屯兵于鄱阳莲山莲花圹,这是吴芮策略的一部分。英布当年带七千人投吴芮,加上吴芮自己的部队,莲花圹,即英布城的屯兵,至少在万人以上。万人屯兵于此,万人练兵于此,此地兵器库之多之大,也就顺理成章了,故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吧。黄土包包周边出现的大量铁剑,大量古砖是有因的,是否是当年英布练兵场兵器库的遗留之物,在黄土包包挖掘之前,笔者自然也不敢作为绝对认定,但这是一个重大疑点和重要线索,何况它与当地流传的黄土包包是兵器窟的传说是吻合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黄土包包周边及民宅屋墙中与庭院内有大量古砖出现。试想,如黄土包包是埋葬英布及百余名部将的墓穴,并用砖砌成墓穴,那人力、物力、财力哪里来?时间允许吗?英布是叛军,当时的形势许可吗?再者,主帅可厚葬,百余名将士也会厚葬吗?此地出现大量古砖,正好说明了砖是造兵器库需要的材料,说明在此地造兵器库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都很充分。 综上所述,黄土包包正是汉初吴芮的兵器库,它与史料、实物相符合,也与民间传说相吻合。 莲山自筑英布城后,一直会有守兵器库的将士居住,自然也会有人死后葬于此,会有汉墓。到英布死于此地,仍有人居住在此。汉“五铢”钱的发现,便证明了这一点。“五铢”钱是英布死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铸造之钱。它的出土,只能证明在兵器库周边也会有前195年之后的汉墓,不然此地不会有这么多的黄土包包。 谜团之二:英村祖辈守墓,守谁的墓? 莲山黄土包包是否是当年战死沙场的英布及将士们的墓穴?英村为何都姓英?要破解这个谜团,就必须了解关键人物英布。英布是何许人也? 英布是安徽六县人,是汉初异姓王之一淮南王。我国权威辞书《辞海》中“英布”的注释是:“英布(?——前195年)汉初诸王。六县人(今安徽六安东北)人。曾坐法黥面,输骊山,故又称黥布。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属项羽,作战常为先锋,封九江王。楚汉战争中归汉,封淮南王。······因举兵反,战败逃江南,被长沙王(吴芮子成王臣)诱杀。” 英布起义反秦后,他是如何来到番阳的?在番阳他干了此什么?以及兵败后,他为什么逃到莲花圹英家村?最后他被谁人所杀?笔者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在不断探求。 吴芮起义后,势力不断扩大。英布得到吴芮的帮助,便渡江淮,进攻秦军。英布勇猛善战,作战常为先锋,被项羽封为九江王。楚汉战争中英布归汉,被刘邦封为淮南王。 汉初,刘邦诛杀异姓王。彭越、韩信相继为刘邦所杀,英布见机反叛。前196年,刘邦亲讨英布在蕲西交战,英布战败逃走。刘邦因中箭受伤班师长安。此时,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诚惶诚恐,惧怕刘邦加害自己,吴臣为表对刘邦的“忠心”请命杀其姐夫英布。史记,黥布列传有这样记载:“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人走江南。布故与番阳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给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长沙王吴臣是英布妻弟,番阳是其与吴芮起义老巢,英布毫无防备来到番阳,落入吴臣的圈套,遭来杀身之祸。《万有文库·读史方与纪要》云:“为长沙王哀王所诱,至鄱阳,鄱阳人杀之兹乡,盖即此地云。”另外,余干县志亦有记载说,吴芮是余干人,英布战败后,逃至余干邓墩,被吴芮之子吴臣诱杀在民居里。两地县志的记载,杀英布时并无“战争”“战场”之杀。英布死后葬于何处?《波阳县志》载:“淮南王英布墓,在县城北一百五十二里,即今肖家岭大岩山龙圹石屋柱间。现不易寻找。 两地历史资料都没有记载在鄱阳发生的“战争”、“战场”痕迹,均同《史记》中记载一样是“诱杀于民宅”,而随英布逃番阳的百余名将士的生死均元记载。百余名将士也许在莲花圹留了下来,而且是永远地留了下来。他们在莲花圹繁衍生息是有可能的,从而也就引来村民所说,他们的祖先住在此地是“守墓”。英布在番阳仅一年时间,虽娶妻,但不一定有后代留在番阳。英氏祖先是谁?英村人为何都姓英?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 英村人何来?笔者在没有见到《英氏宗谱》前,不敢妄言断定。但根据莲花圹众多黄土包包及英布被杀,百余名将士生死不明的情况,我们可否做这样的推测:英村是汉初英布城兵器库守卫及逃亡番阳的英布旧部在此居住,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村庄。英布城实际上是吴芮的屯兵地,吴芮、英布、梅狷助刘邦打天下远征后,大后方的兵器库不会放弃,仍需防守。数年后,英布带百余人逃来此地,英布被诱杀,随从百余名将士只要不抵抗,他们就一定会留在此地。这样,他们和兵器留守将士,一道成了守墓部落(守英布墓)。守墓部落在守护过程中,繁衍生息而形成了村庄。为表达他们对首领英布的忠心,义气和孝意,守墓人逐渐改姓英,并世世代代秉成祖训,守护英布墓,守护黄土包包兵器库。(在江西新建县石乡,璜源村就是当年为明藩王宁朱权守墓,守墓部队(或家奴)在五百年的守护过程中,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村庄。村庄村民的祖辈改姓朱,对朱权充满敬意,以姓朱而感到自豪。) 英布有无后裔,一直是个悬念。英布从投吴芮到起义远征,在番阳仅大半年时间,虽已娶吴芮女,不可能在出征前有儿女。后十余年,是否有儿女,谁也说不清。即使有,到英布死时也不会大于十岁。英布死后,其妻其弟也会将小外甥出番阳到长沙国抚养。据有资料显示,英布妻梅子,英布妻梅子,在英布死后11年时,死于长沙其娘家。由此推测,英村可能无英布后裔居住。英村有宗谱,宗谱是后人记载姓世系和世系中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我国宗谱始于宋,《英氏宗谱》同所有宗谱一样,是世系祖先根据其祖辈传说而撰修的,时间久远,英氏姓英始于何时,也就难以考究了。有趣的是,在英氏宗谱中,英布图像额题是“九江王英布”。英布是汉淮南王,英氏祖先为何以小换大,称英布为“九江王”?这只能说明:英氏祖辈从英布死后,一直憎恨刘邦诛杀英布。从中也就透出英村村民(英布旧部后裔)对英布的忠、义、孝是何等致诚。英村辈辈的守墓守库,代代相传,不仅守住了使命,也守出了精神。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忠、义、孝。守墓者祖祖辈辈的守墓精神,本身也就形成了一种遗产,一种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珍重和珍惜。 三洪:南宋洪皓及其三子洪适、洪迈、洪遵(都有文名,后人称为“鄱阳三洪”,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大臣,洪迈著有《容斋随笔》,洪适官至宰相。),还有南宋爱国丞相江万里,以及大家所熟识的南宋词人姜夔、汪藻等皆出于饶州故地。唐颜真卿,北宋范仲淹曾是此地父母官。其中洪迈尤甚,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容斋,南宋文学,史学家,江西鄱阳(今江西上饶市鄱阳县)人。父亲洪皓,建炎间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当朝皇帝都称赞他“虽苏武,不能过也。“回国后被秦桧迫害致死。长兄洪适,金石学家;二兄洪遵,钱币学家;与迈均工文词,世称“三洪”。《宋史》称洪迈“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巍石山,坐落于鄱阳县凰岗镇昌江南岸,高70米,面积03平方公里。既无摩天之势,又无连绵之脉,在长江以南丘陵地区,此类大小的山比比皆是。然而因了文人的欣赏落笔,巍石山的神韵得以彰显无遗。

  早在绍兴元年,岳飞屯兵于巍石山时,就写了一首《鄱阳巍石山龙居寺题》: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紫金诸佛像,白雪老僧头。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

  龙居寺楹联“云影回环龙自在,花香芬馥佛如来”。现珍藏于鄱阳县博物馆。

  数百年后的今天,龙居寺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在吟诵诗联时,仍然能遥想到昔日的巍石山的的确确是个幽静美丽的修道悟禅之地。无论从任何角度观看,巍石山活脱脱就是一头全鬃全尾的雄狮,仿佛因长途跋涉,累了,渴了,就俯卧在昌江边,饮水化石。倘若泛舟昌江,船行峰移,俨然兽脊踊动,狮鬃威竖,拦江欲吼,不但形似,更为神似。故此,巍石山又名狮子山。狮子山共有三峰:尾峰狭窄陡峭,如神鞭拽地;肥硕高耸、圆隆性感的是臀峰;腰际深凹,弧线优美。头峰与臀峰几乎等高,但苍岩峭壁,怪石嶙峋,犹如狮鬃,钢威不凡,若是舟行其下,峭壁危崖劈浪扑来,山欲摧,崖欲崩,心生颤意越往里去,林子越幽深,地势却总不见高升。都说攀山千条路,共仰一月高,可我们偏偏走岔了,信马由缰地就来到一座古墓前。碑上刻:徐氏三世祖七公夫妇合墓,碑联云:居福地千枝共茂,衍家声一脉相承。

  关于此墓的传说,我自小就耳熟能详。

  据传,始祖大太公徐布卿于唐昭宗天佑元年(即904年),中进士,任郎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即924年)解祖南还,道经饶州凰岗,见山水秀丽,遂定居凰岗。大太公生小太公廉溪公,小太公生七子,其中长子、二子、四子、五子均返浙江龙泉,三子、六子、七子留驻江西凰岗。一日,七子问精通周易的三子,何处有好地,三子指着河对面的山说:巍石山宛若雄狮,臀部圆隆高耸,其下密林幽深,有两个小山包,酷似卵子,藏风聚气。时年,七子夫人身怀六甲,除夕夜,阖家团圆后,不见七子,挑灯举火到处寻觅不见。天快亮时,三子一拍大腿:不妙,快随我来。果然,七子已然泅水渡河,自缢于小山包树上。

  传说中的七子就是此古墓中的七公。他以年青的生命占了一处好穴,以一个遗腹子繁衍生息了近四十代万万人。三公、六公后裔不到七公人丁的六分之一。至今,凰岗还流传着一句经典民谣:“河东的孙仂,培里的叔,湾头的公仂还在箩窠(摇篮)里哭”。

江西奉新县在仰山乡陶家村发现一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族谱,谱名为《陶氏十一修族谱》,共二十卷。

据族谱记载,陶渊明,字元亮,宅边有五柳树,因号称五柳先生。始居瑞州新昌县东二十五里,有渊明故里、读书堂、洗墨池、藏书觱诸遗迹。初为州祭酒,后为彭泽令。归隐浔阳不就征召,改名潜。生于兴宁乙丑六月十五,殁于元嘉丁卯九月十五日,寿享六十三,谥靖节,世祖彭泽葬德化县楚城乡眠羊山。其祖父陶茂,为武昌太守,有惠政,仍家浔阳之柴桑里。其父陶敏“性雅淡,为姿城太守,娶长史孟嘉第四女,生恂之,熙之,渊明。”陶氏后裔陶彦良,“于元符二年已卯(1099)由进贤徙居奉新法城乡之夏城,为新吴始祖。”

陈氏家谱旧序(朱熹撰写)

家法之建,仿于诸侯别子,而士庶之宗,则惟其所始焉。或姓或氏,或地域或谥,爵则称宗,宗之于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缀食以系群情,孙之于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齐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迹泯(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犹资周王封国之重,及王辙东,世臣沦丧,乐却降在皂隶( 穿黑衣的官差衙役),从五皆为圭筚,宗法始荡然也。所赖以维持者,独周官莫繁世(一作独国官系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尔,此谱帙所从出也。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颖川陈氏,出先妫姓侯爵(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祀(祭),满谥胡,公生申公犀,犀而下传十世,子孙散处,遂以国为氏,敦读书,说礼乐,绶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但世历既久,从迁不定,或移家于八闽,或筑室于三吴,或寄迹于浙东,或寓居于古歙,椒聊远条,几不知有原本矣,然千流万派,归一原,叶茂枝蘩,不离一本。其名之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实(即东汉陈实)其子元方、季方,世称二雄,凤毛麟角,岂虚岂虚语哉,元方子群美才懿,历仕魏帝,清节驰声。传霸先,梁祚下移,生民涂炭,相机观变,应天顺人,非择而取之也。厥后王(一作伯宣)为海内文宗,奉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已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建(见)炎人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与大臣之冠。协赞大议,社稷之勋臣者,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盖一世芳躅,千古播扬,一叶云礽,景行靡替。但人情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经疏(流)远,视若途人。然昭穆既明,本原自辨,后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无忘厥祖,披图按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兴前业矣。

陈氏族谱源流序--王阳明

自五宗九族之礼不行于天下,后世凡通能都大邑之间,号称巨室(族),而能仅谱其家者,不多得矣,若进而能谱其族者,则尤鲜焉!况推及天下同源异流者哉!能推及天下同源异游流,必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徤、而学问之充博也。会祁间庠士陈君坚,一日思欲矫世俗之弊,溯本寻源,合陈姓而一之,其固大有功于陈氏矣!然便千万世之下,步尘蹈迹,伦理得以不冺,昭穆得以常明,维持名教于诚心真切之地,又谁之功耶,此此余喜得于观创见,而不容以辞请也,按陈之先本妫姓,出于胡公满,受周武王之封于陈,世(以)主虞帝之祀,传至愍公越,为楚所并,子孙因以国氏,赢秦之季,有曰平者,即越之十世孙也,家于阳武户牗,与张子房同为高帝谋臣,封户牖侯,拜相光显天下。

(汉)元帝时,有讳汤者,又以平六代孙,拜西城副校尉。奉使方外,诛斩郅支单于及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余级,功上,锡爵关内侯,于平有光,汤之后,移家颖川。七传而生文范先生实(寔),以节义风四方,至谓在曰:宁为弄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厥子六皆贤,而元方、季方为最,世称难兄难弟,殆本诸此。

自是颍川之陈亦着,二方之子孙亦盛,显于魏同,丕播于晋,大行于宋、齐、梁、陈之间,如大司空群,尚书仆射泰,至讳逵而迁长城者,皆元方之后也。高源太守閠魏主簿,谭至为福建节度使,曰:迈而迁莆田者皆季方之后也,季方之后居蒲为多,泉、福、建、安之境次之,宋元间罕有会者,故其派无传焉。

长城自逵之后十一(应为19?)世生武帝霸,继梁而有天下,传五君凡三十三年,故当时膏腴之地多为陈氏所居。

有曰新安者,则伯固[新安王,妃孔氏]之封,而其后居家绩溪若崇德(今浙江石门)、昌溪、霞溪(池州)、陈村(今江苏徐州)古山陉之云岑、昌化义千,类皆绩溪之分派也。

有曰宜都者则叔明[宜都王,妃方氏]之受封而而其后移家德安[今九江市德安],皆宁州,武宁[今九江市武宁,在柘zhe林水库上游],兴国[今赣州市兴国],安义[今南康义安],高安[今南昌市高安市],南昌,靖安[今南昌市靖安],建昌,丰城,瑞昌瑞昌[今九江市瑞昌市],奉新[今南昌市奉新],武昌[今湖北省武昌市],奉新,武昌类皆德安之分派也。

有曰湘东[长沙]者,则叔平[湘东王,妃丁氏]之受封,而其后居家歙[安徽歙县]之黄墩,若乐平[江西上饶市]、临淮[安徽凤阳]、定海[今浙江宁波]、永嘉[今浙江温州]、昆山[江苏苏州]、金华[今浙江金华]、灵璧[安徽凤阳],类皆黄墩之分派也。

有曰豫章者,则叔英(豫章王,妃田氏)之受封,而其后移家吉州[江西吉安]黄金乡,若城东聚星街、吉水[吉安市吉水县]、赤岸[赤水县地]、崇仁[江西抚州]丹桂里、新淦[江西临江]之润陂、大塘、清江[临江市清江县] 之黄龙潭、类皆黄金乡之分派也(伯)仁,[妃褚氏]受封于庐陵[江西吉安]、而安陆、新昌、大姑、信沣、新田[永州市]、泞州、沙市、宣城、长安诸派皆祖之。(仁受封于庐陵而安陆新昌大姑,信丰,新田,宁州杉市宣城长安诸派,皆祖之,)允[叔宝子,封吴兴王,妃宋氏] 受封于吴兴[浙江湖州乌程县],而平湖[浙江市]、延津[河南卫辉县]、 嘉兴、东阳[浙江金华市]、义乌、琏市[湖州归安]、海盐[嘉兴市]、乍浦[嘉兴平湖] 诸派皆祖之。庄[叔庄,封会稽王,妃夏氏] 受封于会稽[绍兴市],而凤阳、涂山[凤阳怀远县]、广德苦竹墩、台州状元塘诸派皆祖之。献[叔献,封河东王,妃余氏] 受封于河东[山西],原武[开封市]、鄢陵[河南归德]、宁祥、祥符[开封市]、时和[巩昌西]、临颖[许昌]、新郑[开封市] 诸派皆祖之。(受封于河南而原武宁陵祥符时和临颍新郑诸派皆祖之) 俨[叔俨,封浔阳王,妃余氏] 受封于浔阳,而安仁、太原、陈营[河南陈留]、南河[开封河阴]、鄱阳、南村[河南黾池]、贵溪[江西]、永丰[吉安] 诸派皆祖之。(俨受封于寻阳而安仁大原陈营南河鄱阳南材赀溪永丰诸派皆祖之) 虞[叔虞,封武昌王,妃田氏] 受封于武昌,而江夏[武昌]、金沙[长沙市]、竹牌[黄州蕲水]、团风[黄冈市]、荆、襄诸派皆祖之。(虞受封于武昌而江夏金沙竹牌轩风荆襄诸派皆祖之)若赭山、山阴、淮阳、遂昌、奉化、乌城、无锡、常、镇之派则自恬王[叔宝子,封钱塘王,妃谌氏]于钱塘、俭王[叔俭,封南安王,妃干氏]于南安始也。 鄱阳、大园、南昌、石桥、进贤、罗岺、湖楠之派则自山王[伯山,妃乐氏]于鄱阳。

谟王[叔谟,妃胥氏]于巴东[川东]始也。

至于西川东门[成都],又由太子深避隋所迁,而后亦移家保宁[成都]新井[成都南浦县],而卒宏大家声,如三尧者,亦有奉节[四川]出镇,因家浮梁[江西饶州]、盐仓岭[江西浮梁地],而殁能死职庙祀,如大夫轶者,亦有宦游江逝[浙江],爱其山水佳胜,而家桐卢[浙江],如观察使轻者,若吉水长松(一作重庆南川)、鄱阳礼城、婺源霍口[安徽]则托始于新井;而瓜分子折;如乐之城南[江西乐平],婺[安徽婺源]之金阐、五马、凤山沙源;又或有自礼城、自霍口者,与夫祁[安徽祁门]之竹源,休[安徽休宁] 之陈村、浮[江西浮梁]之引京、下连、镇市,则肇迹于盐仓岭;而溪殊径别,如祁之西方村、程村、磻溪,宣化[广西南宁]、崇善[广西太平]、棕榈[广西南宁宣化地]、谷木;如建德[江苏池州]小梅、青阳、湾里[青阳地];休之水潭、潜阜、罗坞;歙之慈孝坊、太平[宁州]之西乡;又或有自竹源、自陈村者也。

至于祁门东山,则系出叔达封义阳王,居长安蓝田,而其后移家闽之莆田、赣州之马头、吉安之庐陵县大湖塘凤凰山;若西蜀之阆中,如三尧者;茶陵之东乡,如四汉者;分迁不一,若马头、蒲江、陵尾、长冲后港,祁阳、宜章、全州,永兴、耒阳、塘村[兴宁县]、石墩[兴宁县]、攸水、马头香山岭、攸县东江乡、马兜[江西安成]、石陂、栗源堡、葛田、文江[吉水]、类皆蓝田之分派也(有曰义阳者则叔达之受封,而其后移家玉山、隐螀,若半x口大门里阳戈、荣锦、坊德、兴之陈源暖川齐村上饶沙溪类皆隐分派也。)其余或出彼入此,或出此入彼,殆如断丝散绳,诚不可头绪也。

[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间,有天麒、万镒君子者,一倡是会,于是而相从三百余支,继之宋开庆,则得半焉,继之以元至正,则又半焉。自后各望其地,各宗其谱,虽咫尺之间(虽咫尺之远),而有泰越之分。回视古人家天下之心,殆天壤矣!(殆霄坏矣),今观二陈君之为是,岂直家天下云乎哉!散于天下,收于庙中,国之制也;散于天下,收于谱中,家之训也。陈君之意,盖欲拔浇漓之俗,挽回纯朴之风。使族之人,各自其身推及于其父,自其父推及于其祖。自其祖推及于其曾祖,自曾祖推及于其高祖,又自高祖而推及于无穷焉!

则吾同身者,同吾祖者,同吾曾祖者,同吾高祖,同吾世分祖者,虽有亲有疎,有远有近,贫富贵贱,知愚,有贤有不肖之不同,自祖宗视之,则皆子孙也,(何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之分?则亲之于疏,思如何而敦睦之;近之于远,思如何而时会之;富之于贫,思如何而周恤之;贵之于贱,思如何而维持之;智之于愚,贤之于不肖,思如何而劝勉之。)殆见好恶相同忧乐相共,音问相通,声势相倚,纲纪相扶,有无相济,,出入相友,会遇相接,德业相勤,过失相规,农未相赀,商贾相合,水火盗贼相顾,疾病患难想恤,婚姻死丧相助,(乎弱,众不暴乎寡,大不欺乎小,)一宗之中和气周流仁风霶濡,上无愧于祖宗,次无愧于大家,次无愧于斯谱矣,善哉。

陈君之为是也,(然其辑谱牒、表世系、叙节略、写遗像,即所谓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或者指为无益之举,此不知谱者也,乌足为陈君议哉!)故曰能推乃天下同源异流,(不欲其异,而欲其同),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建、而学问之充博也,嗟呼!举万钧之鼎,必乌获;而后能游千仞之渊、必津人;而后可胜斯任者,余固知非在斯人也。然谱学失传久矣!感发而兴起者亦多也,求如是谱,光明正大,简切真实而易观者,盖寥寥焉!余以是又知陈君为经纶之手,而是谱信哉为大成也,故并呈之,以为将来者劝。

亲爱的百度用户: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查询相关资料应该属隆三公这支

证据如下

十八世孟祥公裔孙万财公自庐江葛家庙迁江西鄱阳县牛首岭,

庐州李氏又名关门李氏。我氏尊西汉成纪令尚公之子广公为一世祖,是为陇西成纪派;李白从叔、杜甫外甥、二十六世阳冰公唐开元中为缙云令复征宰当涂,举家迁居当涂,是为姑孰青山派;三十八世儒公迁居繁昌,是为繁昌东岛派;四十六世隆三公于元末偕子荣、孝迁居庐江莲屏山。隆三公讳思忠字景厚,为宋进士继公第六世孙,生于元至顺四年(1333年)十月二十日,配周孺人生于同年二月。公自幼岐嶷豪侠,挟资游览胜境,因爱莲屏山之薮,诸山巩固,众水环绕,遂偕子以创厥家,公则为庐江肇基祖也。

隆三公长孙、荣公长子枝茂,生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十七日。公丰姿俊美,有红莲绿水之依,以茂才由邑庠选授儒官。公一生好学,手不释卷,惟杜门谢客,以穷二酉(注:二酉指湖南省沅陵县西北15公里处的大酉小酉二山,因酉水和酉溪在此汇合而得名。相传上古时黄帝曾于此山藏书。武陵人善卷因避舜帝禅让,隐于此山守护黄帝藏书,并以之教化当地百姓。周朝时,周穆王又在此山中收藏异书。秦始皇执政,焚书坑儒,博士官伏胜偷运禁书五车,藏于山半石洞。后即以“二酉”称丰富的藏书,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典出于此),时人以关门李氏称焉。“关门李氏”由此而得名。

庐州李氏祠堂坐落于庐南店桥境内的李家老屋,早年被用作店桥人民公社办公场所,后被拆用于人民公社和土岭小学建设。本族人散居庐江、桐城、怀宁等地,由此而形成了庐股、桐股、怀股。解放后,枞阳从桐城分离单独设县,如今可谓四大股。据家谱记载,隆三公次子孝公迁桐城入籍,四世怀清公迁桐城县,五世国祥公迁下枞阳,六世原友公迁桐城新庄铺,九世富公、安公迁桐城,璟公迁枞阳,十世孟圣公迁桐城、五房之孙蔚公又由桐迁怀宁县下坡(现安庆市区),孟吉、孟贵公迁上枞阳,孟友、孟铎公迁下枞阳,思田公迁上枞阳胡田畈等处,十二世孟周公之孙春惟公迁怀宁大丰乡,十四世孟贤公玄孙自标公迁贵池武梁洲,十八世孟祥公裔孙万财公自庐江葛家庙迁江西鄱阳县牛首岭,后失去联系。先后还有各地迁潜山、岳西、望江、贵池、舒城、霍山、无为、铜陵、南陵、太平、青阳、泾县、宣城、滁州及鲁、赣、苏、浙、京、沪、台等地者,现今范围更广。

辛苦答题,只为您的肯定,如有用,请采纳,谢谢!

豫章堂名称由来

据有关资料:罗姓在现今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位于第22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预计人口数约有1000余万。罗姓还遍布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罗氏后裔世代繁衍枝繁叶茂,尽管他们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尽管他们迁徙到域外番邦世界各地;无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无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散居各地的罗氏后裔,都坚定地认准豫章(今江西南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

  罗珠公,字怀汉。仕汉惠帝,先为“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故世称为“大农公”,罗珠与灌婴平定九江郡。汉景帝时,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

  《江西通志》载:罗珠“汉高祖时跟随灌婴,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

  据罗氏22世孙罗新会罗龙胜为《罗氏家谱》作序解说:“豫章罗氏者,始自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再传颛顼高职氏,姬姓,皆有圣德帝天下。颛顼之裔黎回代司祝融。回后季连,芈姓。连后鬻熊,佐周有功,以熊为氏,孙熊绎封于荆楚,┅┅遂国于罗,以国为氏。子孙奔散于江汉之间。汉罗怀,为梁王相,食采于豫章。父君用为武陵令。用子珠为大司农,自长沙奉命守九江,遂籍豫章。豫章之裔出大司农者,子孙特盛焉!”

  北宋丞相司马光为追念罗珠的崇高品德,卓越功勋,作诗赞曰:“起家内史,职在司农,留侯推毂,灌侯共功,相度豫章,仡仡崇墉,勋成辟谷,邈矣高风。勋在汉室,泽及生民,媲美后稷,于今为烈,定太平功,建中兴业,寿而且康,厥后克昌。”

  千百年来,民间世代流传“天下罗家无二派”的名言。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至今已有70余代。

  罗氏发源之初,各分支自行起名,并无统一的排行字辈。至宋代,第40代后裔罗盛得任吏部侍郎,着手统一天下罗氏排行字辈。他把对罗氏子孙的殷切期望,写成一首四十个字的五言古诗。“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德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得业是常禄。”(大意:罗氏兴盛依赖你们,仿效前辈成为俊彦。凭借德行光耀家族,依靠奋斗追求幸福。亨通机运时常来到,贤能后裔继祖传宗。根基厚实每天进步,受业创业发达永恒。)

  由于罗盛得的显赫地位和社会影响,所以这首五言古诗成为罗氏统一字辈。自此开始,散居各地的罗氏家族后裔基本按照统一字辈起名,记入《罗氏家谱》。至今全国各地的罗氏后裔,主要是:运、会、时、来、贤、嗣、序等辈。

  到了明代,儒学训导罗文溥仿照罗盛得,也作一首四十个字的五言古诗,为罗氏家族延续制定字辈,两者合并共计80代。“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立朝荣甲第,奕世萃冠裳,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灵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大意:忠孝两全满门忠烈,芳名远播豫章之罗。高官满朝荣耀门第,显贵辈出世代相承。理学世家声名远振,英才俊杰国运久长。灵敏聪慧后裔光大,繁衍兴旺家族吉祥。)

  罗文溥制定的字辈,其中特别指明罗氏家族发源于豫章,“芳名振豫章”。

  自豫章罗氏一世祖罗珠公始,由于做官、经商、谋生、避祸等等原因,罗氏后裔逐渐迁徙五湖四海,散居九州各地。逐渐形成5个郡望,即豫章、襄阳、河东(太原)、齐郡(济南)、长沙。今国内的四川、广东、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6省所聚居的罗氏,约占全国罗氏总人口的75%。

  据古代史书和各地罗氏家谱的记载,大致可以看出豫章罗氏迁徙的概况。以豫章(江西南昌)为发源地,至东汉末年,罗氏后裔主要聚集在襄阳、长沙、豫章三个地方,开始进入四川,随后又进入贵州。

  至唐代中页,罗氏后裔遍布江西及湖南、湖北,开始进入福建。宋末元初又由闽入粤。

罗姓迁居台湾,目前所见文献记载最早始于清朝雍正初年。福建漳州罗氏与郭、何二人一道到台湾基隆开垦。雍正八年广东人罗朝章在台湾新竹红毛乡开垦。雍正十一年有福建泉州人罗合泉在台湾彰化县东螺西堡新庄仔庄开垦。此后大批罗姓子孙迁入台湾,与当地民众一起建设台湾,生息繁衍。今天罗姓人口在台湾排名第十八位。

  自清朝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海外迁徙。主要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一百零八年(公元1777~1885年)。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还居住着数十万罗氏后人。

  韩国是豫章罗氏海外后裔的主要居住国家。据统计,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共居住罗氏后裔60万人。韩国的罗氏分为“锦城罗氏”和“罗州罗氏”两大分支,均自认是豫章罗珠公后裔,均自认江西南昌是寻根问祖之地。

  摘录于《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姓原考》:“珠公在汉初事高祖有功,封于豫章郡,是为豫章罗氏。……遭黄巢乱,徙往各处,中国之罗皆一本。”

  据《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先系考》记载,罗至强是“锦城罗氏”一世。罗至强,唐代人。曾任尚书左仆射、兼侍中侍郎、御史中丞大夫、黄州团练副使、按全州致讨司马事。罗至强避难逃至韩国,有两种说法。一是反对唐太宗征伐高句丽的廷议,二是由于战乱。由于史料缺乏,难以定论。

  罗至强驾船到达韩国,在发罗县(今罗州)定居,后来在新罗朝廷任左丞相。罗至强官居高位,显赫一世。于是家族繁荣,根深叶茂,人丁兴旺,形成浩浩荡荡的“锦城罗氏”。

  《罗州罗氏大同谱》记载罗富为“罗州罗氏”始祖。“旧文记载,始祖讳富,奉命出使东渡,未及返命,宋亡,仍居艅艎,后贯罗州。”(译:历史文件记载,始祖罗富,奉朝廷之命出使,东渡韩国。还来不及返回复命,北宋灭亡,于是仍然居住在艅艎,最后定居于罗州。)

  《罗州罗氏大同谱》对始祖罗富特别注明:“本是中国人仕宦,来渡东方,定居罗州,丽朝出仕,官至正议大夫监门卫上将军和金紫光禄大夫门下平章事。墓所在罗州艅艎面涌珍洞子坐之原。”

  韩国《李朝姓原杂记》更加明确指出:罗富是江西南昌人。“罗氏由中国豫章东渡而来,有讳富者,是高丽正议大夫监门卫上将军,为始祖,贯罗州。”

  罗富本是武官,又是宋朝使者,留居韩国之后,因此受到高丽朝廷重用,荣华富贵。虽远离祖国,却光宗耀祖,使豫章罗氏发扬光大于异国他乡。

  国内《罗氏族谱》记载凿凿:罗富是江西南昌东岗罗村人(今罗家集罗家村)。其父:“罗廷重,北宋庆历元年应茂才异等试簿将作终严州通判。”其母:“樊氏,进贤县人。”

  罗富是罗廷重次子,“仕萍乡令。大观二年明堂恩进武骑尉,加云骑尉升奉议郎。”

  国内《罗氏族谱》和《罗州罗氏大同谱》相互吻合,历史纪年和相关史料以及传说相互应证,韩国“罗州罗氏”是江西南昌罗家集罗家村罗氏后裔和分支。

    2006年至2007年间,南昌县莲塘镇小蓝村(柏林罗氏)曾经迎接数批韩国罗氏寻根问祖代表团。据《罗氏通谱》记载,“一世祖珠公世系,传至十六世祖绥公字均章生二子:企生、遵生、忠孝一门,分成南昌柏林罗氏两大支派”。由此可见,莲塘镇小蓝村并不是豫章罗氏最早的发源地。

  地方志准确记载,我们今天说说的的南昌城是在“公元637年(贞观11年)从灌城西迁至东湖太乙观西”。既然南昌城是“西迁”,那么罗珠公与灌婴一道所筑“灌城”就应该在今日湖坊乡一带。所以,豫章罗氏最早的发源地应该是罗家集一带,即东岗罗氏。至今,韩国罗氏还流传说他们的祖先在“豫章东20里”。

                    (二)

    “天下罗家无二派”,罗氏后裔无论如何背井离乡漂泊异国他乡,他们永远铭记列祖列宗延续罗氏家谱。他们的心中永远保持着对“根”的思念,永远保持着对“发祥地”“发源地”的崇敬。由此,“豫章罗氏宗祠”成为天下罗氏顶礼膜拜的圣地。祠堂是宗族的象征,古人说“追源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古时候,人们认为祠堂是祖宗灵魂的栖息所在。

    “豫章罗氏宗祠”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大约公元前150年。据《豫章罗氏宗祠重修祠志序》记载:“吾罗姓豫章始祖,讳珠、字怀汉公,本诸学问文章,发为功名事业。佐汉高开国,内而治粟,外而太守。继灌侯之后,竟筑城之功。望重奇勋,贤称大隐,藉以家于豫章。厥后,子孙济美,忠孝一门,遂有‘豫章世家’之誉。

  太尉周亚夫奏以公筑豫章城功绩,奉敕建祠祀之以崇明德。”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尉周亚夫(周勃之子)上奏提议,皇帝准奏降旨,可见由此“豫章罗氏宗祠”地位之高。北宋徽宗赵佶特为“豫章罗氏宗祠”御制诗曰:“罗氏大宗祠,晋唐柏垂丝,始代不迁祖,万古常如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4年),“豫章罗氏宗祠”因年久颓废而重建。

  明代末年,“豫章罗氏宗祠”毁于兵燹战火。

  自清朝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豫章罗氏宗祠”迁址重建,规模宏伟,蔚成大观。

  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豫章罗氏宗祠”重修。

    1931年,罗氏后人集股募捐,“豫章罗氏宗祠”再次重修。

  民国期间政府所颁“产权证”复印件至今依然存于《罗氏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豫章罗氏宗祠”早已烟消云散。据《豫章罗氏宗祠产权证》记录,其原址具体方位:东临子固路(民德路口至“福辉大厦”);南临民德路(“南昌市第二按摩医院”及“家常饭酒家”大部;西接“凤凰坡小学”;北即“福辉大厦”围墙),占地面积约10亩。

  “豫章罗氏宗祠”是天下罗氏之根,另外还有两处重要的“罗氏宗祠”是罗氏分流的重要见证:“呈坎罗氏宗祠”和“石壁罗氏宗祠”。

  一、呈坎罗氏宗祠

  安徽黄山市的呈坎罗氏宗祠,规模宏大,装饰精美,整体上仿照曲阜孔庙等规制,四进四院,轴线对称,是中国祠堂建筑的最杰出的代表,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列为“国家文物保单位”。

  唐朝末年,呈坎罗氏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为避黄巢之乱,从江西南昌举家逃难。见此地万物中和,风水奇佳,于是定居下来。罗氏兄弟通晓风水理论,把原名“龙溪”改为“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呈坎罗氏家族鼎盛于宋、元、明三个朝代,高官、隐士、富商、诗人、画家、高僧等等,英才辈出,各领风骚。《罗氏族谱》记载,仅在明代在朝为官者就达110多人。朱熹在《罗氏族谱》序中赞曰“以进士发科嗣世家业赫,为歙文献称首”。

  二、石壁罗氏宗祠

  客家罗氏始祖罗令纪(688—777年),系豫章罗珠公第二十五世裔孙。其曾祖父罗万发,于隋开皇年间(580—600年),由沙县徙居黄连峒。罗令纪协同巫罗俊率众辟地垦荒、开山伐木,致力开发黄连,使黄连于唐乾封二年(667年)建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镇为县,天宝元年(742年)更黄连县为宁化县。

  宁化尚属初创时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各地罗氏陆续向宁化汇集。例如:唐乾符五年(878年),豫章珠公第三十二世罗仪真因避黄巢之乱,携子罗景新由南昌西山迁虔州虔化县(今赣州宁都县),历数十年,又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定居。元代战乱,豫章珠公第四十五世罗尚立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谋生。

  罗令纪是福建宁化的开县功臣,福建宁化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例如顺德、南海、番禺、河源、程乡(梅县)、兴宁、长乐(五华)、归善(博罗)、龙川等等。《嘉应州志》云:“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英国传教士肯贝尔早在1912年发表的《客家源流与迁移》一文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洲府宁化县石壁村者”。

  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宁化素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之称,由此衍播、散居在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12亿人,其中客属台胞460多万人。豫章罗氏后裔是宁化石壁最早的开拓发展者最重要的群体,由此石壁也是世界客家罗氏总祖地。

  “石壁罗氏祖祠”原建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传至明代永乐年间迁建于今址,至今已有600余年。“石壁罗氏祖祠”是石碧客家罗氏唯一总祠,也是世界客家罗氏总祠,总祠内设始祖罗令纪纪念堂。

                      (三)

  祠堂常常会有一个“堂号”,实际上就是家族分流的一个名号。例如:唐朝末年,兵部尚书罗令则,从浙西北桐庐迁往浙东北慈溪。慈溪罗氏敬罗令则为“慈溪罗氏基祖”,其祠堂号称“嘉德堂”。 “嘉德堂”就是慈溪罗氏的名号。列举部分豫章罗氏支脉的“堂号”,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豫章堂、尊尧堂:豫章罗氏的嫡系的堂号。豫章本是罗氏的郡望,由此以郡望为堂号。宋朝时候,豫章人罗从彦是大儒陈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谨遵师训,隐居不仕,广传朱熹的理学,著有《尊尧录》。由于罗从彦德高望重影响深远,所以嫡系罗氏亦称为尊尧堂。

  柏林堂:南昌柏林罗氏的堂号。柏林公,名瑭,字公秀,珠公第十三世后裔,南昌柏林罗氏之基祖。幼居武阳之泗洲,因梦柏而移北林迁居,广种柏树於所居之左右。不数年,柏渐成林,于是改北为柏。罗瑭曾和许逊一道治水,享誉四方。于是其后裔堂号“柏林”。

  明德堂:大埔豫章罗氏的堂号,是客家罗姓的一支。据清嘉庆六年(1801年)罗氏总祠“明德堂”会簿载:“吾族自豫章衍派迨宋季由闽人粤、散往四方,各世其家,各宗其祖,虽同出一源,无以联之……”。其后遂有兴建大埔罗氏总祠“明德堂”之举。据载,在该祠陈役主位的计有一十八个宗支。

  贻谷堂:浙江上虞罗氏的堂号。《上虞罗氏谱》称“始迁祖”是南宋的罗元。罗元,行元一,字元善。由慈邑罗江迁居上虞三都永丰乡,是为迁虞始祖,开“贻谷”之名。

忠直堂:江西吉水竹溪罗氏的堂号。罗复仁(1306-1381),明代著名廉吏,曾任弘文馆学士,与刘基同列。明太祖朱元璋为罗复仁题诗:“性虽粗率,忠直可喜。赐此布衣,放归田里。”取诗中“忠直”为堂号,以示荣耀。

世德堂:广东南海豫章罗氏堂号。元代罗宠为《南海紫洞豫章家谱》作序:“始至宋绍兴间,先世,讳点,居于江西,生子讳明,生孙,讳周易,咸失纪录,及曾孙讳裔,然后迁居于保昌珠玑里,生子,讳福。至孙,讳佑,又迁居于南海梓桐乡,实为保昌祖裔之孙也,是故有可考者,因以为始焉。生子讳芳誉,至元,祖兵,诗书第宅,几为之危。幸而成立,断简残篇,掇拾于灰烬,得存其一二,亦我豫章氏一脉之未绝也。”

罗宠,字承恩,号念公,南海紫洞罗氏第九代子孙。元朝英宗皇帝召他到京城,授以司务部高官。然而罗宠执意辞让,英宗皇帝只得准其还家,并赐手书“世德堂”作为罗氏宗祠牌匾。由此,“世德堂”成为堂号。

义恩堂:福建沙县罗氏堂号。据《沙县罗氏宗族谱牒》记载,其肇迁始祖为江西南昌柏林里人,可惜名讳已失,只知唐元和十五年(820)作官于沙县。居“罗巷”,肇启闽沙罗氏一脉。

肇光堂:福建省永安市大陶镇美坂(原名“尾坂”)村的罗氏宗祠名称。宗祠原为祭祀洪砂罗姓开基始祖“真辉公”所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所谓“肇光”,即“开始、光大”之意。

(四)

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以血缘文化这一特殊形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代表着中国民族传统的宗族观念。“血浓于水”,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

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

分类:  闲话 合姓家谱与合姓由来浅论(一) 合姓,不同于复姓。所谓合姓,即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姓氏合并而成一个姓氏,其中以二个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