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为我外公家谱作序
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都知道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最近查看外公家的家谱时,无意中看到林则徐为我外公黄氏家谱作序,感到惊奇:原来林则徐与我外公的曾祖父还是好朋友。林则徐在序中写到:“予既与君同官同患难,同蒙恩放归,又同理军务,心性之交,非寻常僚友比,虽不文,其安辞。”
序
林则徐
族之有谱,所以辨昭穆,敦伦纪也。
一人之身甚衍而为千百人之身者,势也。
而欲使千百人之身,仍丽于一人之身,而不相离,复不相紊,则必有以联属之,辨析之,而后支派之绵绵延延如此身气血之流贯脉络之分明,此周官小吏所以有奠系世之文,而欧苏二家之谱所由作也。而知此义者鲜矣。
长沙黄南坡太守,昔宦吴中,循声聿著。氏予方抚苏,伟其为人,询其家世,则江西文节公后也。
其初有讳宗亮者,以南宋嘉泰间徙长沙,数百年来,子姓日繁,名流继起,予心仪久之。厥后,予与君皆以吏议,被谪雪地冰天,复为旧雨重联之地,朝夕晤对,若忘其在毡庐雪窖中也。
及予之关权秦督,君亦以开垦功赐环,道出酒泉,亦以西番滋扰,留襄戎政,寻以母老告归。临行手一编告予曰:“此先心泉从伯编辑家谱也,今三十馀年矣,某归,将与族人踵其事,愿得一言弁简端。”
予既与君同官同患难,同蒙恩放归,又同理军务,心性之交,非寻常僚友比,虽不文,其安辞。
窃惟末俗之偷也,士大夫风尘奔走,有交游遍海内,而水源木本之间绝不动念者矣。有矜言华胃,牵合附会,冒他人之祖以为荣耀者矣。又有侈风气之应求,蹈联宗之陋习,蝇趋蚁附,恬不为怪,而于五服之亲反秦越相视者矣。之数者,均无当于敬宗收族之义,识者讥焉。而君乃于艰苦百折之后,维持一本之亲,不使相离而相紊,其志足嘉,其谱良可法也。
君行矣,异日光复旧秩,推广斯义,体我国孝治天下之心,成亲睦时雍之化,则非鄙人所能量也。因书此以赠君行,并以讯君族人之襄斯役者。
赐进士出身兵部尚书总督陕甘等处地方侯官林则徐序
有时候看看家谱,能看见一些历史故事,体会到先人们的艰辛与不易,并为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感动。
作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一生是伟大的,在虎门他为国与西方列强对抗。遗憾的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没能容下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道光三十年,林则徐在奉命围剿太平军的路上因病去世。
在他死后,中国迎来了近代的屈辱时期,好在有无数的后人继承了林则徐的意志,奋起反抗,中国才终于从泥潭中走出来。当然,继承林则徐意志的人有许多,其中他的子孙后代们,就继承了先祖的意志,为国家复兴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郑家是河南有名的官宦世家,郑大模也是进士出身,相比之下,出身贫寒的林则徐就显得差了一些。不过郑大模的眼光非常毒辣,林则徐日后果然有着辉煌的成就,他也一直感念妻子一家的恩德,夫妻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林则徐夫妇共有三子三女,他的长子林汝舟也成功考中进士,后官至翰林侍讲,可惜受到林则徐的牵连,后来被罢官。林汝舟便潜心读书,编撰父亲的文集。他的次子林聪彝与小儿子林拱枢也相继走入官场,都在官场有着不错的发展。
在他的家族成员中,对近代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的外甥沈葆桢,后来他娶了林则徐的二女儿。沈葆桢早年一直跟在林则徐身边读书,林则徐对国内外事务的看法,对沈葆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来,林则徐郁郁而终,沈葆桢继承了岳父的意志。
作为晚清洋务名臣,沈葆桢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抵御外敌。他更是被称为中国近代海防的创始人,为海防建设,台湾等地的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遗憾的是,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不是一两个人能拯救的。沈葆桢同林则徐一样,拼尽全力未能改变这个局面,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可林家后人并没有放弃努力,林则徐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一直激励着林家后代,林氏一门人才辈出,他们通过数代人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先祖的遗愿。
1977年12月31日,公安系统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此次大会为悼念优秀的***员,革命烈士李良。这位革命烈士,便是林则徐的五世孙。李良本名林曾同,是林则徐小儿子林拱枢的后代。
林曾同的父亲曾到美国留学,后曾一度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出生在这种家庭里,林曾同却对富贵生活并不在乎,他从小就喜欢听先祖林则徐的英雄事迹,心里暗暗发誓要想祖先一样成为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林曾同参加了学生游行,后来他转而接触到共产主义。林曾同自此化名李良,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一直以来,李良奋战在地下战场中,冒着生命危险传送情报。解放战争爆发后,李良继续在隐蔽战线工作,随着多年的工作,李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46年,他成功截获了美国发给国民党政府的重要文件,上面有美国给蒋介石的军事援助与经济援助的诸多数据。这份材料被李良送到了中央,为倒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随后,李良还负责护送重要人物,将郭沫若等著名大师护送到解放区,保障了他们的安全。
经过多年的奋战,李良终于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国后,李良担任天津市公安局副科长,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件大事。潜伏在北京的特务,打算在1950年的国庆典礼上,针对中央领导制造恐怖袭击。
得到消息后,在政治保卫局局长杨奇清的指挥下,李良成功破获此案,抓住了所有犯人,避免这起惨剧的发生。
多年的工作,李良立下了无数的功劳,只是他清楚自己工作的特殊性。于是他极少使用自己的本名,身边人几乎不知道他是林则徐的后代。后来,李良长期在国外执行任务,冒着生命危险,暗中保卫祖国。1977年,李良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良的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他的事情对自己的弟弟林墨卿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林墨卿从小就是一名学霸,后来成功考入燕京大学。与哥哥一样,在国家危难之际,林墨卿选择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在学校里,林墨卿便加入了中共地下组织,随后正式入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林墨卿继承了祖先出色的文采,还掌握了多国语言,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的党内是非常稀缺的。很快,林墨卿便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他被安排到延安工作。为了工作方便,林墨卿便改名为凌青,他被安排到军委办公厅外事组。
凌青的文采与外语能力在这里得到体现,他先后担任过毛主席,朱老总等人的翻译官,协助他们处理外交事宜。由于他的业务能力极为出色,毛主席非常赏识他,在很多重要的外交场合,都让凌青担任现场翻译。因此,凌青积累了丰富的外事经验,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需要大量的外交人才,有着丰富经验的凌青自然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他被安排到外交部,担任美澳司的科长,主要负责美国方面的事务。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当时国内负责外交事务的人是周总理,凌青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朝鲜战争和谈的时候,凌青就随李克农将军等人参加了板门店谈判。在谈判的过程中,他巧妙与对方周旋,为国家争取到许多利益。此后,凌青相继负责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外交家。
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为了缓和双边关系,毛主席主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场著名的“乒乓外交”,中方需要安排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负责,周总理便立即想到了凌青,安排他负责这场外事活动。
活动全程,在凌青的安排下被处理得非常到位,美国代表团非常满意,这对日后中美关系的缓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凌青因为在这些外事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外交部的核心成员,他很快就接到了另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到联合国担任中国的全权大使。
1984年,一份文件被摆在了联合国,这份文件是由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凌青与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汤姆森共同提交的。这份文件不是别的,正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法律文件。对于凌青来说,命运或许就是这么奇妙,1839年,林则徐作为清政府代表在虎门销毁英国等外国商人藏匿的鸦片。自此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香港被英国占据,中国则迎来了一段屈辱的 历史 。如今,作为林则徐的后人,凌青与英国代表再一次围绕香港问题坐在谈判桌上。不同的是,如今是作为国家代表确定香港回归。
当初祖先没有完成的事情,如今由林家的后人做到了,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凌青前后负责中国外事几十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在退休之后,他继续以民间外交者的身份,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很多国家外事活动,都会咨询他的意见,他也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国家富强等一系列重要的事情。2010年,凌青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7岁。
林则徐的后代中,不仅有林曾同,林墨卿这样的优秀子弟,还有许多巾帼英雄。由于林曾同,林墨卿的存在,他们一家被称为红色家族,他们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的称号。林曾同有两个妹妹,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分别叫做林子国与林子东。
早年,林曾同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往家里带去了很多进步书籍,受到大哥影响,走上革命道路的人并不只有林墨卿。林子国与林子东姐妹俩人也同样如此,她们与两个兄弟一样,很早便投身革命,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抗战爆发后,还在学校念书的姐妹俩人毅然投入到抗日救国的运动中,随后她们克服诸多困难,找到了党组织,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由于受过高等教育,姐妹俩人很快就在根据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林子国长期负责宣传教育等工作,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出色的人才,建国后她又相继在中央党校等地工作。林子东早期一直在新四军工作,她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实地考察,撰写了大量革命文章,利用舆论攻击敌人。姐妹俩人也被称作革命双璧,与两个兄弟一起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林则徐的后代中,还有一位非常出名,此人名叫林遵。林遵是林则徐的侄孙,他的父亲早年便在北洋海军中服役,林遵亲眼见证了北洋水师被日本摧毁,自此他便决心要为中国的海防事业做贡献。
1924年,林遵考入了海军学校,随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到英国海军学校深造。为了增强自己,林遵还专门到德国学习了潜艇技术,掌握了大量的海军知识。学成回国后,林遵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一员。
抗战爆发后,日军很快就掌握了制海权,随后更是深入内地,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通过水路,日军可以不断运送各种重要的物资,为了打击敌人,国民党组织了简陋的水军,去袭击日军的运输线。
林遵便接到了这样的任务,他作为布雷大队的队长,利用夜色与雾气的掩护,在长江流域布置鱼雷。很快,他的布置便起到了效果,日军的大型运输船在航行的过程中触雷沉没。随后,林遵又率队成功炸毁了日军的一艘军舰,四艘汽船。
当时,前线战事非常胶着,日军每天都有大量的运输船行驶在长江流域。林遵小队的活跃表现,让日军非常头疼,只能四处张榜,试图捉拿林遵。因为战场上的活跃表现,林遵受到国民党海军的重用,抗战结束后,林遵又到美国训练。他完成训练后,带着数艘军舰与海军士兵,跨越太平洋回到了中国驻防。
很快,林遵便被委任为第二舰队司令,不过他心里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非常不满。解放战争爆发后,林遵便一直想找机会起义,很快他就与中共地下党员接触,双方确定了起义的事情。
渡江战役爆发后,林遵率领第二舰队起义,这次起义对中央非常重要。它不仅很好掩护了渡江部队,还为国家保留了难得的海防力量。
此后,林遵一直为新中国的海防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当初带过来的诸多舰艇以及有经验的海军官兵,都成为国家重建海防力量的重要基础。林遵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此后他还担任海军学院的副院长,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海军人才。
也正是因为他的能力,所以他才能担任华东海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张爱萍)。同时他也被毛主席所接见,毛主席对他十分重视,因为新中国的海军太过弱小,急需他这样的精英来推动进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的那一天被定为海军纪念日,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中,林则徐的后人们在不同的领域大放异彩,他们都继承了先祖的意志。终其一生都为国家民族奋斗,正是有他们这些优秀后代,林则徐等人的意志才能被代代传承下来。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复兴的关键。
由著名环保公益人士叶榄发起“林则徐禁毒奖”,距今已经颁发了四年的禁毒奖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禁毒组织就跟林则徐的后人有着密切的接触。
比如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就曾两次出席该奖项的颁奖典礼。林鸿汉今年已经77岁了,他说他们长房一族的几百个人,大多数都在南京。
而在这几百个人中,除了一位因为经营企业,偶尔应酬性吸烟之外,没有一个人吸烟的,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个禁烟英雄,所以从来都不吸烟。
这些后人以吸烟为违背祖训,他们在心理上就和烟草产生距离与隔阂。由于从小听着林则徐的故事长大的,他们对于“烟”这个字一直都很敏感。
而林鸿汉也谨遵祖训,并且一直走在倡导禁毒之路的前线,2005年,林鸿汉还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次年又被评为南京市好市民。
林则徐共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大儿子林汝舟,二儿子林聪彝,三儿子林拱枢。大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夭折,三女林普睛,小女林金銮。至于林鸿汉与祖上的关系是这样的:林则徐——林汝舟(长子)——林回淑——林福祯(长子)——林百川——林鸿汉。
林曾同夫妇(左二、右二)与五个子女林强、林地、林武三个儿子及林萱、林英两个女儿的全家合影
而林则徐的二儿子林聪彝的子女比较多,占了林则徐后人的三分之二,不过好像没什么比较出名的人物。林则徐的大女婿刘(齐衔)一族,现在大都生活在南京东井亭一片。
林则徐三儿子林拱枢一脉倒是出了不少名人,比如林则徐第五代(林拱枢一脉)后人林曾同、林兴、林锦双、林子东,那都是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
而这四位的弟弟林墨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中英联合声明”,就是他代表中国政府交给联合国备案的。
现如今林则徐第五代(林拱枢一脉)传人中,林子东和林墨卿还尚在世上,其中林子东还在2015年大阅兵的时候,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现在林子东和林墨卿姐弟,分别任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和省政协副主席。而第六代(林拱枢一脉)传人林祝光,则是福州工商银行屏东储蓄所副主任,全国金融系统及省市劳动模范。
至于林则徐其他的后人,资料也就不详了,要么是没曝光过,要么也都“泯然众人”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中华文明在这地球上绽放了数千年的人类智慧之光。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华夏民族出现了无数次的覆灭危机,但每到关键时刻,总会有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在危难的边缘用尽全力去拯救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位。
虎门销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在课本中学到过,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能令每一个看过的人热血沸腾。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虎门销烟之后去了哪里,结局如何,更不了解林则徐的后人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像他一样是英雄好汉,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林则徐后代们的情况。
虽然林则徐虎门销烟之举大大挫伤了英国的脸面,同样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举动,但在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却以此为借口组织军队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满清,中国从此进入到近现代社会。
战争失利之后,原本因为虎门销烟而受到道光皇帝重用的林则徐,也受到了议和派的构陷,惨遭贬谪官职,发配边疆,从此远离中央,十年之后病死在前往广西赴任的途中,“中道遽殁,天下惜之”。
林则徐有两位夫人,原配郑淑卿是官宦之女,父亲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两人感情相当好。郑淑卿给林则徐剩下了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但有一对儿女不幸早夭。在郑淑卿病逝之后,林则徐续弦娶了第二房夫人,但没有再添丁。
林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林则徐与郑淑卿的三个孩子自然也都是读书人,品格、学识都非常优秀。长子林汝州,从出生开始就备受父母的疼爱,他从小就非常用功读书,在道光年间考取了进士。年纪轻轻就步入仕途的他,前途可以说是无限光明。
但由于父亲被贬,议和派占据朝廷的主流,放眼望去父亲的政敌,因此林汝州一直以来没能进入中央权力的中枢,在父亲病逝之前,他一直在翰林院编撰诗书。
由于父亲这样的忠义之士被朝廷排挤,小小年纪的林汝州一眼就看穿了晚清政府大厦将倾的事实,他本来也不愿意为这样的国家建言献策,安排他专门负责整理诗书,反而很符合林汝州的心境。
次子林聪彝和兄长不一样,尽管他也见识到了朝廷的黑暗,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经世济民的梦想,在史书上就记载林聪彝“早年有经世之志”。他在父亲被贬之后一起前往边疆,并遂父亲一起察觉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疾苦,因此他发誓要为老百姓们做好事,谋福利。
在林则徐病逝后,林聪彝给父亲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奉诏入京。林则徐毕竟是个忠臣,林聪彝获得了不用科举直接当举人的补偿,后来还当上了内阁中书。同治年间,林聪彝被派往杭嘉湖道,新修水利、海塘,与老百姓们一起同甘共苦,留下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水利设施;光绪年间,积劳成疾的林聪彝病死在福州。
林拱枢是林则徐幼子,和二哥林聪彝一样被宣召入京,赏举人,然后在刑部任职。根据史料记载,林拱枢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从没有收受半点贿赂。林拱枢的后代也很厉害,他的孙子林步随是满清最后的翰林学士。他的曾孙林曾同、世孙林墨卿两人是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林曾同先是考上了北京大学,随后成为一名地下党人。在建国之后,国内局势还不稳定,林曾同此时凭借其知识分子的身份在美国新闻处工作,依靠职务之便破获了多起国外反动派派来的特务间谍案件,为新中国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墨卿在北京长大,在青年时期,日寇入侵中华大地的阴谋已经人尽皆知,很多当时的进步分子纷纷走上街头奔走相告,号召大家团结抗日,林墨卿也满怀热血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中,组织同学为抗日战士们偷偷运送物资。
建国以后,林墨卿在外交部担任要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听说过凌青的名字吗?凌青其实就是林墨卿,使中美关系解冻的“乒乓外交”就有他的参与,同时他还是常驻联合国代表。
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子好汉,林则徐的三个儿子们虽然没能想他本人一样备受后代华夏子孙的顶礼膜拜,但也个个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全都继承了他的民族大义。哪怕是他的五代孙辈,都继承了他的胸怀与英雄气概。
不是,林徽因是福建闽县人,林则徐是侯官县人,两人都姓林及都是福建人,但并无血缘关系。
1、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
2、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1、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林则徐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林徽因
——林则徐
林则徐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早年任湖广总督,两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然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道光当成了替罪羊。他不仅被免职,还被派往新疆守卫边境。
但无论遇到什么事,林则徐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一句话,“以利国家生死,以利趋吉避凶。”在新疆,他不顾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从伊犁到新疆跋涉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市,为西北边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年后,他被道光重用,先后担任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最终,他在六十六岁时因病去世。他死后,清廷把他的太子太傅和文仲作为礼物送给他。
林则徐死后,膝下留下三子三女:长子林汝州,次子林,三子林公枢;还有长女林,二女,三女郑琳。
林如舟:生于1814年,是林则徐的长子,所以从小就被培养。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24岁的林如舟已是高中秀才,殿试名列二年级第六,即全国第九。被授予修史翰林的职位,官衔为正七品。
因为林如舟不善言辞,性格内向,平时只爱读书,所以不善于得势,也从不参与任何宫廷斗争和政治事务。他只专注于整理历史书籍,所以他从未被提升,但他也没有遭受任何不幸。他一生安稳,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林则徐去世后,朝廷赏识林则徐的贡献,提拔林如舟为助理讲师,官衔为“从四品”。他的主要职责还包括编纂、编辑和评论文学和历史。
11年后,林如舟病逝,享年47岁,其后人大多退出政坛。他的四个孙子之一,林,是金陵石化职工大学的校长。
林:生于1824年,虽然是林则徐的次子,但从小聪明伶俐,因为受到林则徐的宠爱,又不像大哥林如舟,从小立志要做大官。不幸的是,这个林没有他哥哥学习好,他从来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甚至是举人。
林则徐死后,朝廷赏识林则徐的贡献,把29岁的林召到北京,赏赐他举人的身份,在内阁补书。林才正式步入仕途。
说起来,这个林虽然不能好好学习,但他是个好官。他先是巴结浙江巡抚左,因此被授予浙江衢州特委知府。然后,因为他协助左唐宗镇压太平天国,他被授予浙江省的省级法官。他的军衔是道术,他有很大的实权。光绪四年(1878年)在家中去世,享年55岁。
目前,福建福州有林故居,位于共巷24号。其故居占地近3000平方米,是晚清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
2005年5月,其故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林子女较多,占林则徐后裔的三分之二,但名人却很少。
林公枢:生于1827年,作为最小的儿子,林公枢一直在林则徐身边。
林则徐病逝时,林公枢及其弟林被朝廷授予举人身份,在内阁补书。此后,林公枢在司法部工作了十余年,先后担任司法部内务府和外交部长。后来被任命为江南道御史,官阶为五品。
林纾的后人虽然不多,但名人不少。比如他的孙子林步穗是晚清最后一代翰林,他的曾孙凌迟
至于林则徐的二女儿林普晴,她是三个女儿中最有成就的。她的丈夫是沈葆桢,林则徐的侄子,晚清重臣。沈葆桢早年家境贫寒,林普晴从小不下厨房。但她嫁到沈家后,下厨房做了一手好菜,得到婆婆的高度赞扬。
后来,沈葆桢加入翰林,林普晴跟随他在北京生活。然后一路经过沈葆桢的官方运作,咸丰帝非常重视。当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福建、江西两省战火纷飞。鉴于沈葆桢通晓兵法,咸丰帝派他为江西广信知府。
沈葆桢带着林普晴在战火纷飞的广信地区就职。当时太平军已经攻占金陵,正在乘势四面出击。广信大厦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有一次,沈豹到各县征兵加薪,只留下妻子林普晴坐在上饶。此时大量太平军蜂拥而入,试图拿下上饶城。城里没有了老板,很多官员都收拾东西带着家人逃了。
这时,林普晴在危机中并不害怕。她在城里找到守军的首领,商量守城的策略,毫不犹豫地打开金库,把军队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士兵们在城墙上浴血奋战,而林普晴则亲自带领城里的妇女做饭,送她们上城墙。军中将士被沈夫人的义举深深感动,纷纷誓死奋战,死守城池,最终击退太平军。
后来沈葆桢任江西巡抚,公务繁忙。林普晴负责所有的奏折、信件和秘密文件。1873年中秋节晚上,林普晴在宫巷家中病逝,享年53岁。
当时人们故意用这样一副挽联来评价她:“为名臣之女,为名臣之妻,蒋友佐荣源,织锦夫人立下丰功伟绩;生于中秋,死于中秋,苍穹充满憧憬。”
和沈葆桢有五个儿子(沈、沈应卿、沈耀卿、沈玉卿和沈玄卿)和五个女儿,其中第四个儿子沈玉卿是贵州的最后一任总督。他在1911年的革命中交出了贵州的政权,并于1918年9月的第二天去世,宣告了皇帝的荣誉。
林则徐为我外公家谱作序
本文2023-10-20 22:52: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