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鲁山哪里有姓禹的人的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平顶山鲁山哪里有姓禹的人的地方?,第1张

  百度来的

  讲到的有叶县和鲁山的禹姓,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亲始末追忆

  禹氏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禹庚戌

  1997年5月18

  幼年,对族谱知之甚少,1992年与子龙商议把族史研究一下,1992年5月10日与禹庚辛、禹天霖、禹汝森等人在子龙家成立了筹备组。1992年9月13日在水利局召开禹氏代表会议,成立了总会,子龙担任会长。庚辛利用暑假找寻老家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92年10月2日,在我家召开一次族史研究会,出席会议的有总会的禹子龙、禹庚辛、禹天霖、禹汝森、禹曾悦和我,还有郑州分会的禹可俭、禹树森、禹春生以及禹金陵等。会议开得很好,禹可俭拿出现金500元,照相机一部。禹树森献出字画40余副,价值600元。当研究如何赴各地搜集资料时,我不顾年老体弱,自告奋勇,愿亲赴外地,进行采访。

  (一)

  我和禹鸣歧(70岁)于1992年10月18日乘车前往叶县,出差的经费由我拿出300元,鸣歧拿出200元解决,我们乘车到达叶县夏李乡,步行五里到达后董村。见到该村的禹桂林,晚上在禹峰家里召开了座谈会,得知该村有100多户500余人,且发现一副对联“本支涂山发迹远,源由汜水流波长”横批为“余姚故里”。由此断定,他们应是从汜水迁去无异。同时又获得方城县拐河大麦沟、叶县常村乡暖泉、任店乡王营、下里乡马村、盼沟村、常庄村、、旧县大官庄、鲁山张宦营、槐堂村都有禹姓居住。

  第二天,鸣歧留在后董村继续开会,我骑自行车到十一公里外的暖全村。找到禹长路、禹清、禹学等十人,他们都记得是从汜水迁过去的,但家谱在文革中被烧了,下午返回后董村,步行到夏李街找到禹老黑,这人热情能干,叶县禹姓的寻根任务就交给他来办。

  在后董村得知:旧县禹保元的弟弟禹保襄是个积极寻根者,从台湾回来探亲时,曾拿出1000元交给袁天喜为他续谱,曾到鲁山、方城、叶县寻根。我们决定拜访禹保元。10月20日到达常庄,见到了禹保元,他很激动,即可找来了袁天喜。袁天喜介绍说,到鲁山可以先到昭平台水库,路边有个代销店,主任是禹三好(女),她不仅对族史很热心而且了解很多情况,可以省时省力,少走弯路。我们就由旧县返回叶县,再往鲁山,在昭平台水库旁找到禹三好。她介绍说“鲁山有个仁义庄,禹姓集中,因为1958年修水库,禹姓人家分迁到11个乡镇。最好先到江河枣树庙找禹本俊。因1982年禹笃之、禹本云、禹本固、禹靖之等七人曾续过家谱,当时因交通不便,大都不干了。只有本俊、笃之、本固未停工作。本周病重时,还有三页未写,最后写完才断气。”听了她的介绍,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典型。我们乘车直奔本俊家里,但本俊不在,又找到本堂,本堂到蔡庄找到了禹靖之,他家存有老家谱,清楚地记载着鲁山的禹姓是由汜水迁去的。据靖之讲,新家谱的底子在让河乡张八村的禹本云家里,找到本云,可惜没有新家谱。22日又找到禹本固的儿子禹四德,他讲新家谱在四棵树的禹笃之处,情况虽然很复杂,但我们没有丝毫动摇。

  回到鲁山县城,决定鸣歧留在县城,我到梁庄乡涧沟村。乘车前往梁洼,下车后步行15华里,翻过两架山,我已经累到极点,得到一妇女的帮助,坐煤车回到涧沟村。找到禹福申,召开了座谈会,与老家谱记载相同,这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下午返回鲁山县城。

  23日,按照计划我们由鲁山经张良镇前往拐河镇大麦沟。到张良镇后,没有客车前往,只好乘小三轮到达拐河,又步行翻过两架山,下午七点到达大麦沟,见到禹德政,并在晚上召开座谈会,都说可能是从汜水前来的。

  24日,由禹德政带路,我们翻过一架大山,达到方城县的四女店乡。因为南召汽车停发,只好前往方城县城,再由方城转往南召。25日经打听,找到禹福钧,但他不知道从何处迁来。经查县志,却有禹姓,但分布查不出。只好再往南阳。

  26日,去泌阳,在关庄下车,见到禹天祥。又到赵禹庄见到了禹德钦。27日到达泌阳,又赶到北楼房沟,见到禹定义的父亲,下午,看了坟上的碑文,晚上召开了座谈会,谈的情况和汜水相同,但没有记载。他们说,老家谱在驻马店副专员禹甸记处。29日,到达驻马店,禹甸记不在家。只好返回荥阳。这时第一次大规模外出寻亲的全部经过。

  期间,闻知巩义市粮食局的禹茂林为续家谱的事曾到汜水镇周沟找过禹顺兴。11月8日,我到巩义市,几经周折,终于在沙鱼沟粮所见到了禹茂林,决定由茂林把巩义市的续谱事宜承担下来。

  (二)

  1992年11月12日,子龙、树森、春生和我共四人,踏上北方寻亲的路程。首先到天津的大禹庄,但没有见到禹作敏,只好留下一封信,然后离开。到1993年元月16日,禹作敏给了我们回信。

  13日,他们三人准备返回荥阳,我乘汽车达到北京,14日,到大兴县县志办找禹姓人分布情况,最后找到禹振河,但他对续谱一事极不热情。只介绍说渠头乡有禹姓居住。下午3时,赶到通县,赶到前往渠头乡的汽车,中途住在干店。15日,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到达渠头乡枣林村,见到禹克仁,该村有八十多户,400多人,有家谱,但在文革中被烧了。下午又骑自行车到吴寺村找到禹建华,到大兴县后甫村,找到禹有仁。禹有仁说:“听老人说是从河南迁来的。”16日返回北京,乘车南下。到达安阳,我下车到浚县,在剪毛村见到禹恩普,此人热情好客,他介绍说此地有个秦禹庄,是禹姓人家的聚集地。我们赶到秦禹庄,和禹恩光、禹连仲、禹连贯等人座谈,他们说可能是从滑县枣林乡禹村迁过来的。然后我返回浚县县城。

  老家谱有禹姓迁往河北清化镇的记载,17日我乘车前往焦作,然后赶到博爱,了解到金城乡有个禹顺言,曾到汜水找过老家。我们赶到金城乡禹庄村,见到禹顺言、禹金陵,终于和总会联系上,我们感到很高兴。

  19日,我们返回荥阳,这时第二次大规模寻亲活动。

  1993年元月2日,我和子龙到开封寻亲,见到了开封市环卫局局长禹九常、禹殿华、禹建民、禹德昌。3日,到陈留寻亲,可惜他们都是于姓,后返回荥阳。

  1993年2月4日,我和子龙迁往本县西部走访,先到滹沱,召开了座谈会,又到周沟,在禹顺兴家召开座谈会,5日,赶到新沟见到禹法旺,再到潘窑见到禹廷臣,和禹书田、禹文青、禹瑞生进行了座谈,我到巩义市沙鱼沟粮所见了禹茂林,然后和子龙返回荥阳。

  三

  根据总会决定,我和鸣歧于1993年5月18日,又荥阳出发前往宜阳,但宜阳没有南关,后来了解到过去有东、西宜阳之分,西宜阳已改为汝阳,由于交通不便,没有前往。后来,1996年5月,郑州人民印刷厂禹金峰到杜康酒厂联系业务,发现厂长禹长太是汝阳人。后来我和子龙前往汝阳,发现汝阳南关确为过去的宜阳南关。

  19日,我们乘车前往卢氏,下午三时赶到卢氏,这条线路是400里峡谷,不见人烟,行驶在路上,一边是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确实让人胆战心惊。通过查阅县志,又到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局查访,终于了解到有个禹振理家住朱阳关涧北村,我们大喜过望。

  20日,我们前往涧北村,但那里的人都上山刨金矿了,晚上才见到禹振理,他介绍了下列重要情况:每年清明节组织集体上坟,负责人是禹小记,家住西峡县石介河乡冬青树村二河拐,卢氏县运输公司车队修理工禹青峰,对研究族史很积极;桑平乡磨沟村有20多户禹姓,禹三旺是支部书记。21日,我们由禹振理带路,乘车前往西峡县找禹小记,他不在家,其父亲热情接待了我们,下午,我们又乘三轮车到桑平乡磨沟村,找到了书记禹三旺,召开了座谈会,发言很热烈,但找不到证据是从何时何地迁去的。22日,我们在桑平分手,当晚八点,赶到内乡。

  23日,在内乡查找县志,下午到邓县县志办查找,都没有收获,我们感到南阳,见到了禹建设。

  24日,赶到镇平,但只了解到南阳潦河镇禹家庄,有100多户姓禹的。25日,赶到潦河镇,但那里的人都姓于,当地村名也叫于庄,只好又回到镇平。

  26日,由镇平赶到北午渡,经了解,北午渡确实有一个十一世禹姓人家,但迁到许昌县榆林乡于庄村,那里有200多户禹姓人家,但都改姓于。

  27日,鸣歧先回到荥阳,我又到平顶山见到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禹本愚,下午乘车到禹州。

  28日,到禹州市志办查找禹姓,由于档案员不在,没有收获,又乘车到新郑县志办查找,均无收获,至此,返回荥阳。收麦后,又到巩义、新密市进行了走访,这时第三次大规模玩出寻亲。

  四,

  由于多次发往浙江省余姚县志办的信没有回音,总会决定派人前往,1994年5月,我和禹树森、禹春生、魏金花受总会派遣,前往余姚。5日下午到上海,6日到余姚,先找到县志办的金理祥同志,又找到魏主任,他们为未能及时回信深感歉意。经查阅档案,禹姓人家分布如下:江北区新华大队谢村21户、政卷10户、长丰乡70户、横蚕乡1户、渠弄镇3户、让贤乡3户、湖东乡92人。当天下午,在街上见到龙山宾馆,进去后发现有特技理发师禹云垒。禹云垒又领我们见到他的哥哥禹云龙,在那里召开了15人参加的座谈会。可他们说“我们是从河南迁来的”,当问到江桥村时,他们说可能是人民路大埠头。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说,这里姓禹的是个大户,后来一个晚上被杀十七口,其余的逃散到全国各地了。

  8日,树森和金花到人民路落实江桥村。我和春生先后到渠东镇和长丰乡。在渠东镇见到了禹金桥,在长丰乡凤厅村见到了禹焦桥和禹振洪,还在凤厅村召开了6人座谈会。

  9日,参观了大禹陵,10日,返回上海,11日,返回荥阳。中途,我在徐州下车,到市志办公室查阅档案,但没有收获。

  这次寻亲在余姚确实见到了禹姓人家,又确定了人民路大埠头即是过去的余姚村。

  这时第四次大规模外出寻亲。

  我能在古稀之年,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寻宗于四方,进展之迅速,范围之广,区域之辽阔,是前所未有的。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无愧于祖先及后人,可以自慰于九泉。

  大隋年间,大营镇西南边有个村庄,庄里有位妇女——隋姨。隋姨长得又矮又小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靠编筐为生,一生未嫁;在她45岁的时候,抱养了一个弃婴。有了这个孤儿之后,隋姨觉得生活虽然清苦,但很充实。隋姨给这个孩子按自己的姓,取了个名,叫隋生。她对待这个捡来的孩子比别人对待亲生儿子还好,吃啥穿啥都可隋生,宁肯自己少吃少穿;她把全部的母爱,都寄托在隋生身上了。她认为有了这么一个大儿子,自己桑榆暮景就能有一个完美的收官。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隋生已到了16岁。隋姨也嬗变成了老隋太太。

 一日,邻居王婶给老隋太太送去了6个大蒸饺。老隋太太编筐编的又饥又渴,但她也没想吃那蒸饺,就先喝了点水;看着冒着热气的大蒸饺怪好的,就忍不住尝了一个。吃了这一个不要紧,吧嗒吧嗒嘴,是越嚼越香;此时老隋太太的胃里,就像有两只小手,在挠她的胃一样,她实在挺不住了,就又吃了两个。她想:那几个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吃了,一定要给隋生留着。每次,邻居送啥都可儿子先吃,多暂儿子吃饱了,吃够了,要有剩的,她就吃一口,没有,也就那么地了。这回是她第一次,先尝了她和儿子共同的东西,心想仅此一回,下不为例。

 等隋生遛达回来,老隋太太就把邻居王婶给送6个大蒸饺的事,跟隋生说了。要是别的孩子,知道了这事,一人吃三,都吃到尝到不更好么?啥玩意也不能一个人独贪;可隋生不。他从小娇生惯养惯了,啥玩意都由着他,等他吃够了,老隋太太才能再吃。

 这次,隋生三口两口就把饺子吃没了,吃没了之后,觉得不过瘾,就骂老隋太太,你个老的不死的,嘴可真馋;邻居给我送来几个蒸饺,你还抢着吃。老隋太太说:“儿,别生气,赶明个娘给你包”。

 “哼!包个屁。你等着,我今晚不杀了你!”说完,把门一摔,扬长而去。

 隋生走后,老隋太太后悔死了,她陷入了极度懊悔与沮丧之中。她连删了自己几个大嘴巴,说自己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就这么馋?不吃那一口能死啊!老隋太太伤心地哭了两个时辰,抑郁了一下午,老隋太太感到绝望和晚景凄凉。

 看天色渐渐地黑了,她越发显得踌躇不安,觉更不敢睡;就躲到邻居王婶家了。到王婶家,红着眼圈,把家里发生的事,对王婶一五一十地说了。王婶说:“隋生不能吧!”老随太太说:“这孩子,一把屎、一把尿是我把他喂养大的,他是什么脾气我最知道,他说到做到。”

 “那可咋办那?”王婶说。王婶接着说:“唉!我有办法了,一会儿,我帮你想个对策”。

 王婶帮老随太太弄了个假人。枕头上面人的脑袋按了个葫芦瓢,葫芦瓢里灌了一下稻壳子。离远一看,就是老太太在睡觉。一切安排妥当,两人悄默声息地又回到了王婶家。

 等到子夜,隋生凶神恶煞拎口大刀,潜入屋内;一进屋,看老随太太正在熟睡。黑灯瞎火的,他也没看清,举起大刀嘴说“你个老的不死的”“咔嚓”就是一刀,把老隋太太的脑袋开了瓢。老隋太太连声都没吭一声,就尸首分家。隋生见“脑瓜浆汁”哗哗地流淌出来,扔下刀就跑了,他第一次作案,既紧张又害怕,以为那哗哗溜淌的稻壳就是人的脑瓜浆汁那!他这一跑,就再没回来。

 第二天,老隋太太和王婶回家一看,都惊呆了吓傻了。这小子真是说到做到。老隋太太见到如此场面,伤心欲绝。说:“我这辈子是白养了个孽种”。王婶说:“咱把这事告官府吧!”老隋太太还心存侥幸地说:“别告了,过一段时间,他也许就好了,这孩子兴许还能回心转意”。王婶说:“不行!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哪能不告呢?万一,这小子没人性,你还活不成”。

 把这件事报告给官府后,来了两个衙役,看了现场,备了案。搜了一阵子,没搜着,这事,就这么撂下了。

 四年后,一天中午,老隋太太正在家炕上缝补衣服;抬眼一看,窗外来了一位大小伙子,小伙子进院、下马,把马拴在了栅栏上。老隋太太趴窗一看,吓了一大跳,来人是隋生。这小子长高了,也长壮实了。她的手一哆嗦,针一下把她的手指扎出了血。老隋太太吓得抖作了一团,不知怎么办才好。说这话的功夫,隋生推门就进屋里了。老隋太太心想:这回算完了……。。可事情大大地出乎老隋太太的意料。

 隋生进屋之后,就给老隋太太跪下了。说:“娘,儿那年不懂事,儿错了,您千万别怪罪儿”。

 老隋太太半天才缓过神来,心情激动语无伦次地说:“儿啊,快起来,娘能怪你吗?怪就怪娘嘴馋,娘不该吃你王婶送的那几个蒸饺…。。”

 隋生说:“快别说了,那几个蒸饺算啥?吃就吃了,那是我小不懂事,咱不提那件事。”老隋太太说:“儿啊,快起来,有话慢慢说”。

 “娘,您要答应俺一件事,俺就起来!”隋生说。老隋太太说:“别说一件,就是十件一百件,娘都答应”。

 隋生说:“娘,现在俺学好了,还给您娶了个儿媳妇,您把房子卖了,把家拾掇拾掇,跟儿享清福去。”老隋太太高兴而又激动,见儿子回心转意,又这么懂事和孝顺,能不答应儿子吗?天下的母亲,最慈善、最奉献、最宽容。老隋太太叫儿子赶紧起来。

 隋生起来之后,坐在娘身边的`炕沿上,握着娘的手说:“娘,您受累了,人也瘦了”。老隋太太眼泪在眼圈里转转,把隋生搂在怀里,细声软语地说:“儿啊,你这一走,可把娘想死了。”隋生说:“儿也想娘啊,跟娘在一起时,娘对待我那么好,我怎能忘了娘那?”……

 老隋太太虽然有点舍不得离开她那住过多年的老屋,但见自己的年岁一天比一天大,活一天、少一天,这样跟儿一走,将来也有个归宿。

 房子卖妥之后,告别王婶。王婶与老隋太太洒泪而别;王婶把老隋太太母子相送很远。王婶千叮咛万嘱咐,要老隋太太注意身体,叫隋生好好的对待他的娘……隋生说:“王婶,您就放心吧,我永远不会忘记娘对我的哺育之恩,快请回吧”。

 上路时,儿子孝顺地说:“娘,你骑马,我牵着走”。老隋太太高兴地被儿子扶上大马,她激动的眼里不住地流泪。这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如此孝顺的儿子,我这后半辈子就不愁了。看来,我这辈子还真没白疼隋生一回。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过了两个时辰;时金乌西斜,天近黄昏;来到了一片阔叶林,四处空无一人,老隋太太觉得此地有点瘮得慌;就在她心神不宁,一愣神的时候,突然听隋生说:“老黑!你给我下马。”老隋太太一听,犹如晴天霹雳,吓傻了,当时从马鞍子上栽歪下来。老隋太太人长得黑,因此,隋生管她叫老黑。隋生说:“你是认打认罚”。老隋太太早吓得筛糠了。一位六旬开外的老太太,面对一位20出头生猛彪悍的大小伙子,要要她的命,还不跟掐死个小鸡一样容易。老隋太太战战兢兢地说:“打怎么打,罚怎么罚”。

 “要打,就把你打死,扔在这个坑里,埋了”。这坑是隋生跑后,第三年又明察暗访悄悄地四处打听,听说老太太没死,才事先挖好的。

 “要罚,怎么罚?”

 “要罚吗!就是我不管你叫娘,管你叫老黑;你就是我雇来的佣人,每天给我家洗衣、做饭、喂猪、扫地、看孩子,干勤杂活”。老隋太太想:好死不如赖活着,就说:“那还是认罚吧”。老隋太太从此给她抚养的冥令子当佣人。

 这回,掉过来了,是隋生骑在马上,老隋太太牵着马。又走了约两里地,就到隋生的家了。

 隋生进院就高喊:“媳妇!我回来了。还给你领来一位给咱家干活的佣人”。媳妇问:“你是从哪弄来的?”

 “我是去大营镇公差,在街上,看老太太四处要饭;一问老太太家又啥人没有;我看她腿脚还很利索;就说让她来咱家干杂活,给她一口饭吃,她就高兴地跟我来了”。

 从此,老黑就在隋家过着佣人的生活。好在隋生的媳妇人很善良,对老隋太太还不错,出了干活以外,能吃饱穿暖。尽管如此,老随太太,心里还是憋得慌。老隋太太是有苦无处说,有难无处诉。自己细心苦苦养了这么一个儿,16年后,不但不管自己叫娘,还给起名叫老黑。并对自己一丝感恩之情都没有。她能不伤感吗?

 隋生一上班就喊:“老黑,给我牵马”。老隋太太就赶紧、颠颠地、去把马牵来,稍慢一点,就遭到责骂。下班的时候,也听隋生粗喉大嗓地喊:“老黑,过来给我拴马”。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

 一日下午,天气很好,日头暖洋洋的。隋生家的老母猪下了9个崽,长得大小不一,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活泼撒着欢蹦蹦跳跳、有的老老实实在那趴着晒太阳。

 老隋太太领着大孙子,在院里玩。她见大老母猪和这9头小猪怪好的,就自言自语地说:“一母生九子,九子个别;我养一子,不管我叫娘;还给我取名叫老黑”。说这话时,正好隋生媳妇洗头,出来倒水听见了。就问:“老黑、老黑!你刚才说啥?”老黑知道自己说走了嘴,吓得说:“我啥也没说!”

 儿媳妇说:“好!我问你你不说,你等隋生回来,我把这事告诉他!”老太太一听,吓毛了;她最怕隋生。她就把自己的身世、收养隋生16年后及邻居王婶送蒸饺和她被杀等事对儿媳妇讲了。儿媳妇听说后,脸一会变白、一会变红,激动的眼圈都红了。儿媳妇当时就改口管老黑叫娘。她说:“娘!你放心,有我在呢,你别怕;以后,脏活累活,不用你干。”

 老黑说:“那哪行?生着回来还不剥了我的皮!”媳妇柳眉一竖说:“他敢?”

 隋生有个毛病,怕老婆;媳妇吼喽一嗓子,隋生会吓得溜溜的。

 隋生为啥那么怕他媳妇呢?那年他杀了人,跑到百里开外的王家崴子;隐姓埋名忍辱负重。只图能吃上一口饭,苟全一条命。他老丈人王家兴,只有一个女儿,他老伴死后,他爱她如掌上明珠,他怕找后老伴女儿受气,所以一直未娶;王家兴在王家崴子是个富户;看他可怜,就收留他当了长工。隋生在王家兴家干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到第二年的时候,王家兴病危,在王家兴弥留之际;看隋生“老实厚道”身体又好,就把他的独生女托付给了隋生。隋生当时跪在地上,感动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对天发誓,此生永远对秀芬好。就这样,隋生入赘王家兴家做了“养老女婿”。虽然,隋生没能为王家兴养老送终,却娶了他的宝贝女儿。王家兴的女儿,叫王秀芬。

 晚上,隋生回来了,进院就喊:“老黑,拴马!”

 媳妇说:“老黑病了。”隋生只好自己拴马。见老黑在炕头躺着,剜了老黑几眼,碍于媳妇面,不敢发作。

 吃饭时,媳妇给老黑做的打卤面,里面还卧了两个鸡蛋;隋生看后气得要死,还不敢扎翅。心想:今天媳妇是咋地了?对老黑这么好。

 第二天,自己牵马上班,心里暗骂;这老的不死的。本来是想让她到我这里干活出力,她可到好,跑我这来享清福来了;等秀芬不在家里时,看我怎么收拾你。

 隋生上班走了,秀芬收拾收拾,领着娘和儿子;一路陂陀,走了两个时辰;才到达县衙;把隋生杀害养母未遂的事告了官。

 县衙来人,在隋生下班的路上,设下埋伏;把隋声逮住,带上枷锁,押送朝廷。按照大隋律令,死罪。三日后,开刀问斩。

 砍头那天,群情激愤;都说开堂破肚。等把隋生的肚子割开之后;一看:是一颗较大的血淋淋的黑心。把看官和刽子手都看呆了。

 一位刽子手说:“我杀好几年人了,还从来未见过这样的人心。”黎民百姓见此情景,一片唏嘘之声。有的说:“他那儿子,也不能好了”……秀芬说:“这隋生如此黑心肠,他的种我也不要!他能杀他的养娘;他的儿子将来就能杀我”。百姓也都喊:“杀了他的小孽种”。等把他的儿子杀了之后,一看:刚黑了个心尖。看了两颗血淋淋的黑心之后的庶民们,都面带畏惧之色。有的人说:“这人世间怎么还真有黑心之人!”

 秀芬当场表态,要孝敬老隋太太一辈子。秀芬大义灭亲的壮举,本身就感动了张县令。这又听说秀芬,要孝敬老隋太太一辈子,对秀芬更加高看一眼。张县令,当着众乡亲的面,当场表态;要为秀芬将来找个好的人家。

 张县令果然,说话算数;百天之后,为秀芬找了一位好人家。张县令的副手马县丞的老婆病死一年有余。在张县令的说和下,马县丞同意娶秀芬。马县丞对秀芬本身就抱有好感。人长的年轻又漂亮;还比自己小20来岁;心又如此纯洁,能不答应吗!他也同意收留老隋太太。况且,马县丞的经济条件在当年也算相当不错。老隋太太利手利脚的,帮他看个家、干点勤杂活什么的。

 从此,马县丞和秀芬不但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到老,还一直把老隋太太安度晚年,直至送终。他们的成了人世间一段美好的千古佳话。

平顶山鲁山哪里有姓禹的人的地方?

  百度来的  讲到的有叶县和鲁山的禹姓,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亲始末追忆  禹氏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禹庚戌  1997年5月18  幼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