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官氏族谱入手,理清夏商周楚的血脉联系
我家的家谱记载,上官氏源自楚国,后被秦国迁往天水。
第一个姓上官的其实也有争议,但比较公认的是楚国的公子——上官子兰,也就是和屈原在朝堂之上争论,最后把屈原排挤出首都的那个子兰。楚国是贵族执政,子兰和屈原其实都是 芈 姓。只不过官职经历不同,才各自拥有了新姓。
屈原在离骚中开头就说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楚国人是认为先祖是源出高阳帝,高阳指的就是颛顼,这个颛顼本来是黄帝的孙子,年轻的时候率领一部分族人前往东夷。颛顼在黄帝手下担任火正,也被称之为祝融,或者火神,其部落为黎氏部落。
当时东夷首领为少昊,少昊本来为西方之神,是黄帝的儿子,担任木正,也被称为木神。传说少昊出生之时,天上有五只凤凰出现,少年时就被黄帝派往东夷凤鸿部历练,因为能力出众当上了东夷首领,因此少昊部落以玄鸟为图腾。
颛顼到达东夷后,先辅佐少昊,自己的部落与少昊部落通婚融合,少昊部落为重氏部落,因此新部落称为重黎部落。
少昊死后他被尊为东夷的首领,东夷的图腾为玄鸟,因此颛顼部落便融合了东夷文化,以玄鸟为信仰。之后重黎部落就长期在黄帝手下担任火正。
黄帝死后,华夏部落群龙无首,颛顼带领族人返回中原,之后他又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据说颛顼死后,有群鸟在墓前盘桓啼鸣不止。
颛顼之后便是他的侄子姬俊即位,也就是著名的帝喾。帝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是少昊的儿子,因此按照辈分,他应该是黄帝的曾孙,是少昊的孙子,颛顼是他的叔叔。
颛顼之后为老童,后来水神共工氏在长江作乱,帝喾派重黎族人前去征讨,结果失败了,帝喾便让其首领之弟继续担任祝融,继续平乱。这个弟弟成功后留在长江流域,因为地处吴地,又被称为吴雷,或者吴回。
其实这个时间线还要往前翻,当时木神少昊部落末期已经衰落了,水神共工部落正鼎盛,火神颛顼接管少昊部落后,共工便首先发难。颛顼获得黄帝之位,便开始着手消灭周围部落,共工便在其列。历颛顼帝喾两任帝王最终才把共工消灭。
其实到了这里,楚国先祖的来历也就清楚了,他们其实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人,颛顼的孙子吴回前往长江诛杀共工。楚国所祭祀的先祖中主要有:黄帝,颛顼,帝喾,吴回。他们崇尚凤鸟,也有东夷的文化基因。他们崇拜火,也有祝融的影子。
话题回到帝喾,帝喾有个儿子叫契,等帝位传到尧帝,他封契于商地,这个部落继承自帝喾,与少昊有直接联系,因此也以玄鸟为图腾,而契据说也是他母亲吞鸟蛋所生,也就是《商颂》所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时间进入夏朝,吴回的后代有昆吾和彭祖,夏朝末期,夏王对其他部落的号召力已经很弱了。此时伊尹认为征讨夏桀,九夷部落一定不会勤王。当时的夏朝其实是氏族联盟国家,夏王华夏居中,统领九夷部族。当时的部落其实已经可以称之为诸侯或者方国了,事实如伊尹所愿,只有寥寥几个诸侯起兵伐商。
《诗·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
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说明汤之所以伐韦、顾、昆吾三国,是因为它们仍在助桀与商为敌,即“三国党于桀恶”。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是昆吾,“当是时,夏桀为虐政*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代昆吾,遂伐桀”。可以看出楚人的先祖是反对商汤叛乱的,所以他们被消灭,事实上吴回的后代基本都被剿灭了,少部分开始逃亡山林。
《诗经商颂》说:“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同诗还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甲骨文中曾发现有“商伐咩”的记载,咩通芈,为楚王之姓,青铜器“矢令簋”有“唯王于伐楚伯,在炎”的铭文,于是被打散的楚人就只好“或在中国,或在蛮夷”颠沛流离了。
商朝的二百多年里,楚人就在汉水长江流域的山林里艰难生存。一直等到周文王讨商,周朝为姬氏,我们通过前文发现,帝喾也姓姬,事实上周人的祖先便是帝喾的儿子农神后稷,而颛顼又是帝喾的叔叔。
其实商人,楚人和周人都是一家人,而周和楚一直都是商的重点打击对象,周是个时而听话时而反叛的同盟国,所以商经常驱使周和其他诸侯作战,也经常驱使其他诸侯攻打周,而楚人就比较惨了,几乎被赶尽杀绝。楚人为了反击商人,决定支持周文王起兵。
周文王时哲人鬻熊“子事文王”,《墨子非攻》说:“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间。”熊丽是鬻熊的儿子,《史记》:“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周公重新执政后,周成王念鬻熊之功,及楚人保护周公之力,封鬻熊之曾孙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也就是熊丽已经进入的地方。以后自立为楚武王的熊通,很不满地说过:“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熊绎受封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其地就在所谓“江汉睢章”之间。周朝为限制楚国发展,在楚国边汉水之阳,封了一些小国,称之为“汉阳诸姬”。因为地处四夷中的南蛮,故称作“楚蛮”。
上官氏族谱:黄帝——昌意——高阳氏颛顼——卷章——吴回——陆终——季连——附叙——熊穴——衍及鬻熊——熊狂——楚子芈熊绎(封之于楚,子孙以芈为姓)——楚武王芈熊通(绎之十世孙)——楚文王芈熊赀——楚杜敖芈熊艰——楚成王芈熊恽——楚穆王芈商臣——楚庄王芈侣——楚共王芈审——楚康王芈昭——楚郏敖芈员——楚灵王芈围——楚初王芈比——楚平王芈弃疾——楚昭王芈轸——楚惠王芈章——楚简王芈仲——楚声王芈当——楚悼王芈疑——楚肃王芈臧——楚宣王芈良夫——楚威王芈商——楚怀王芈槐——楚顷襄王芈横、楚令尹芈子兰(上官子兰)
这里清楚了楚人之所以到达长江的理由。首先黄帝时期,共工部落就在长江,其次吴回也曾去长江击败过共工。这说明长江流域一直都存在文明。之后楚人被商赶到汉水流域,和当地的南蛮形成新的楚蛮。
基于共工与炎帝的关系,可认为当地的蛮族为炎帝后裔,炎帝被打败后被赶到蛮荒之地,后来又在帝喾的打压下,共工部落被彻底失败,那时候的南蛮也就是被打散了的共工部落。盘龙城遗址的基础应该从那时候就有了,只不过楚人过去继承了炎帝的遗产而已,因为商初南迁的楚人实力尚弱,和当地的南蛮既有争斗又有合作。
我国传说中关于最古老的一些帝王,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人物。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1、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各个三皇五帝的简史:
1、天皇氏。
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
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
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
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
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
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7、燧人氏。
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8、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9、伏羲氏。
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10、女娲氏。
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11、朱襄氏。
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12、神农氏。
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13、有熊氏。
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14、青阳(氏)一世。
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15、高阳氏。
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16、高辛氏。
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17、青阳(氏)二世。
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18、陶唐氏。
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19、丹朱。
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20、有虞氏。
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21、夏后氏。
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22、盘古氏。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23、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24、炎帝。
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传说炎帝姓姜,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长于姜水。相传他牛头人身,就是现在的羌族(神龙的子孙)。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25、颛顼。
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姬姓。父亲是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
26、帝喾。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祖父玄嚣,是太祖黄帝正妃高皇后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帝颛顼是其伯父。帝喾从小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五岁时,被帝颛顼选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
27、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岁时去世。
28、舜帝。
舜,也称虞舜,因生于姚地(今天河南濮阳),以地取姓氏为姚。姚姓族人是黄帝、舜的后裔。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29、太皞。
一作太皓,又作太昊,伏羲,风姓。传说为古代华夏族的首领,居于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共同祖先。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母亲为华胥。相传华胥在雷泽(古地名)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此而受孕,于成纪(古地名)生太皞。太皞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作出了八卦。又发明文字,定婚嫁礼法,传授百姓畜牧之法,制作十五弦之瑟。后按取法五行,圣王死后以五行相配,所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按位在东方,象日之明,故称太皞。皞,明也。变混沌之质,文宓其教,故曰宓牺(宓,音伏),亦谓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
30、少皞。
少昊为殷姓,古代多因生地而赐姓,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氏族序》:“居於嬴滨者赐以殷嬴”姓推论,少昊降生于殷(嬴)水之滨。嬴水是山东汶河上游发源的两大支流之一,一为牟汶河,发源于古代牟族的原居地,有古牟城遗址;一为殷汶河,发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有古嬴城遗址。他在鲁北名叫穷桑的地方登帝位,后徙都曲阜,建立了一个以百鸟之王凤鸟为主图腾的氏族部落式东方鸟国——少昊之国。他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24种鸟命名氏官,如以玄鸟氏作司马,掌管兵权;以祝鸠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鸬鸠氏(布谷鸟)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鸠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鹘鸠氏担任司事。如用五种雉鸟分别作为掌管金、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主管手工业。把九扈鸟作为九位农工官员的名称,掌管农业耕种收获。此外,以玄鸟为司分,掌管春分和秋分;以伯劳为司至,管理夏至和冬至;以青鸟司启,管理立春和立夏;以丹鸟司闭,管理立秋和立冬。他以鸟设职封官,各司其责,把一个国家式原始部落治理得井然有序,使“民无*,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因此,《稽古道统之传》称:“三皇而后少昊,实为五帝之冠”。春秋末期“五行”之说确立之后,以“五行”标“五帝”,以化生天下万物的五行之首的“金”字标其政德,认为少昊“以金德王天下”,故又号“金天氏”。
皇帝的含义:
1、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
2、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帝,合文曰帝。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汤,成汤也自称武王,成汤生于任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其人土德。
3、夏。帝之子曰甲,娶妻己,己+甲=夏。
4、殷。夏之子曰庚,娶妻乙,乙+庚=殷。殷朝与早期商朝不同,是盘庚迁都后建立的,盘庚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迁都后自称“殷”。
5、商。殷之子曰丙,娶妻辛,辛+丙=商。商朝建立的较早,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的,属于早商。
佘的来源:
佘姓,中国姓氏之一,以地名为姓氏。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546位。历史名人有唐代太学博士佘钦、佘熙璋、佘国观。
中文名
佘姓
得姓始主
余讽,吴万邦
姓氏源流
源流一至七
家谱文献
族谱
排名
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546位
快速
导航
得姓始祖姓氏源流佘氏的起源家谱文献字辈排行迁徙分布郡望堂号历史名人近代名人通用联
基本介绍
佘[佘,读音作shé(ㄕㄜˊ)]
和“舌”“蛇”一个读音
共2张
佘姓
得姓始祖
吴万邦、佘显(吴显)、佘兴(吴兴)。
姓氏源流
佘(s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人皇氏,出自远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1995年《邵东佘氏五修族谱》所记载的“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说:“据旧谱残卷相与考订,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为氏(称人氏)。后为黄帝作合宫接万灵,黄帝使主祀天神地祇人鬼之事,古以示为氏,因以示为氏(称示氏)。及夏后时失官,遂与不窟同于戒翟之间,聚族而谋曰:‘吾欲仍以人为氏,则以远而忘君,仍以示为氏,又恐以远而意亲,不如合人与示而一之,庶君亲两无背乎。’于是遂合‘人’与‘示’为佘姓,此佘氏得氏命姓之始。”由此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姜姓,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农氏第三十七代姜太公:字子牙,武王封之营陵曰齐,十五世小白,伯于诸侯又数世,而田和移其祚,盖立国七百馀年後有:丁氏、牙氏、丘氏、尚氏、左氏、洴氏、国氏、晏氏、宾氏、平氏、纪氏、癸氏、柴氏、苑氏、庆氏、掌氏、贺氏、厉氏、献氏、易氏、竖氏、年氏、氏氏、是氏(汉末北海氏仪改姓是。)欒氏、襄氏、牵氏、捷氏、青氏、营氏、柯氏、析氏、其氏、裔氏、壬氏、角氏、望氏、绍氏、荼氏、骆氏、弦氏、旗氏、明氏、灵氏、孝氏、彦氏、闾氏、门氏、桓氏、亘(一旦)氏。威氏、齐氏、盖氏、铎氏、畅氏。其复姓者有,子旗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囊氏、子郯氏、子工氏、子牵氏、子渊氏、子泉氏、子黔氏、子公氏、公齐氏、公旗氏、公皙氏、公羊氏、公牛氏、公牵氏、公翰氏、母却(谷改矢)氏、祭公氏、仲长氏、诸儿氏、士疆氏、乐利氏、齐季氏、申鲜氏、将其氏、雍门氏、东门氏、东宫氏、西官氏、南史氏、邴意氏、独孤氏。宇文氏。东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左子氏、右子氏。其以采者有,丙氏、邴氏、艾氏、隰氏、高氏、剧氏、棠氏、高堂氏、檀氏、灌檀氏、禚氏、甗氏、崔氏、移氏。
解释如下:
灵敏度的问题:因为源属于机动性很强的“狗”,很多人会去针对他,源的玩法基本要利用二段跳在后排头上跳来跳去,好让后排人找不到人,还有源的大招,首先需要很强的动态视角能力,还要反应迅速,因为高分段的安娜,源没给资源,交E基本上都能睡到,所以就需要你的鼠标灵敏度很高,我问过身边的百强源,基本灵敏度在80-90,这些都是手腕玩家,手臂玩家基本都是8-15。
1360山西临晋吕氏家谱不分卷
(清)吕一纶 吕 常等修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361江苏武进毘陵吕氏谱十八卷
(清)吕子珊 吕佶孙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活字本
北图 辽宁图
注:吕克敬首修於清顺治十年。
1362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吕贽庭 吕继午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三册
历史所 苏州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吕克敬首修於清顺治十年。
1363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4)日本 美国
1364江苏武进塘洋吕氏族谱十卷
(民国)吕荣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文献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365江苏江都甘泉吕氏宗谱六卷
(民国)吕 国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双沟乡吕庄村
注:吕卉池始修於清道光二十八年。
1366江苏无锡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吕洪裕 吕正兴等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宇本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吕氏续修宗谱》。
1367江苏江阴暨阳开化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吕挹清总纂
民国十七年(1928)维则堂活字本 四十二册
北图
1368江苏宜兴吕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清)吕精法等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1369安徽旌德吕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博
注:记事至明万历间。
1370浙江杭州栖溪吕氏家谱不分卷
(清)吕文华 吕学贤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修 吕学贤钞本 二册
浙江图
1371浙江宁波宁城木栏桥吕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
卷
(清)吕蜚雯编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扶雅堂活字本 六册
吉林大学 天一阁
1372浙江馀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
(明)吕本撰
明刻本
北图(存卷4-9,12)
1373浙江*姚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治平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家刻本 四册
北图
1374浙江馀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吕铭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敬和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吕伯真始修於元至正二年。
1375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元年(1876)木刻本
浙江鄞县鄞江镇蓉峰村
1376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卷
民国间文献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2、4)
1377浙江鄞县上本阜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吕元宾 吕承烈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慎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378浙江平湖吕氏世系不分卷
(民国)吕懋荣修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吕氏族谱》、《东平家乘》。
1379浙江奉化登溪吕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毛宝清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创修於清乾隆六年。
1380浙江奉化狮山吕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庄崧甫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毛润右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四年。
1381浙江绍兴山阴新和里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德森修
清道光三年(1823)钞本 五册
美国
1382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十八卷
(清)吕邦树等原修 佚名续修
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 十八册
人民大学
1383浙江新昌吕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吕氏合族修
清同治间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一4、9、10、13、
16-20、22)
注:吕冲之初纂於宋嘉定间。
1384浙江新昌吕氏友睦宗谱□□卷
清明 堂刊本
南开大学(存卷11一15)
1385浙江新昌吕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吕庆荣 吕闻杨等续
民国十九年(1930)明 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南开大学
1386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卷
明 堂修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7、23)
1387浙江新昌吕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年(1931)明 堂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7、12一14)
1388浙江上虞虞邑西乡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相道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斯佑堂木活字本
北图 美国
1389浙江上虞虞邑西乡吕氏宗谱十卷
(清)吕开荣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斯佑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390浙江嵊县贵门吕氏宗谱十卷
(清)吕载赓等重修
清咸丰八年(1858)明 堂活字本十册
北图
1391浙江嵊县贵门吕氏宗谱十卷
(清)吕岳孙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明 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吕春谷始修於元至正间。
1392浙江嵊县吕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图(存卷18)
1393浙江嵊县吕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图(存卷4、7、8、10、12、13、16、
17、21、22)
1394浙江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卢正衍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档(存世传一册)浙江东阳象
冈乡上湾(存卷1)
注:谱始修於元泰定元年。
1395浙江东阳齐光东平吕氏宗谱
(民国)卜文纂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三册
浙江东阳象冈乡前冈
1396浙江东阳东平瑞山吕氏宗谱十九卷
(民国)吕甲初纂
民国三十年(1941)重修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徐宅乡水丰村
1397浙江常山吕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于口乡塘底村上张(存卷首、
卷1一7,9)
1398浙江常山吕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塘底村上张
1399浙江临海台临吕氏宗谱一卷
清嘉庆三年(1798)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
注:谱初修於明隆庆五年。
1400浙江缙云壶溪吕氏务本公派已谱不分卷
清光绪十年(1884)木活宇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务本公派已谱》。
1401浙江缙云壶溪吕氏三才公房谱三卷
(民国)吕钜仁缵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2浙江缙云壶溪道福公房谱四卷
(民国)吕显西总经理 吕仲信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3浙江缙云壶溪吕氏家乘二十一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缺卷1、6、9、13一15)
注:吕琥、吕赐首修於明正统间。
1404浙江缙云壶溪吕氏文球公房谱五卷
(民国)吕正帆编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5浙江缙云壶溪吕氏仁化公派己谱十卷
(民国)吕椿年总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1406浙江缙云壹溪吕氏起操公派房谱七卷
(民国)吕立循总理 吕访君等编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壶镇镇高潮村
1407浙江缙云谷前吕氏宗谱三卷
(清)吕志道 吕国盛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注:谱首纂於清乾隆三十年。
1408安徽旌德吕氏续印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吕朝熙编订
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河
北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图
1409江西婺源沣溪吕氏续修学要世谱四卷
明刻本 二册
北图
1410山东诸城东武吕氏家乘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 十二册
山东日照市图
1411山东邹平吕氏宗谱四卷
(民国)吕际庚 吕鹏等续修
民国五年(1916)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往:一名《吕氏族谱》。
1412河南固始吕家族谱
清咸丰五年(1855)写本 一册
台湾
1413湖北武汉吕氏族谱□□卷
民国初吕氏三相堂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1-5、7、8、11、卷末)
1414湖北 州吕氏重修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吕光琦主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注:吕秀岩始修於清同治元年。
1415湖南湘乡白龙吕氏支谱十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白鸿福等修 白家齐等纂
清同治三年(1864)河东堂活字本
湖南圆(存卷首上、下)
1416湖南常宁吕氏宗谱□□卷
(民国)吕声清纂
民国十一年(192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上)
1417湖南零陵吕氏宗谱四卷
民国初年守正堂刻本
广西图(存五册)
注:记事至民国三年。
1418湖南零陵吕氏族谱□□卷
(民国)吕尚彬纂。
民国十年(1921)钞本
广西图(存卷首、卷1)
1419湖南武冈吕氏续修族谱□□卷
(民国)吕惟寅 吕锡銮等纂修
民国五年(1916)文献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420湖南武冈吕氏创修族谱□□卷
(清)吕典錞 吕典谐等纂
清同治二年(1863)光裕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卷1)
1421广东广州岭南吕氏家谱一卷
(清)吕绰宽纂修
清咸丰九年(1859)刊本 一册
美国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广东中山图
1422广东潮州吕氏族谱一卷
(清)吕钟锈撰
清乾隆九年(1744)写本 一册
台湾
1423四川隆昌吕氏世谱
(民国)吕忍太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隆昌文宝斋石印本 二
册
北图
1424四川隆昌吕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吕奉轩纂
民国石印本 三册
四川图
1425四川宜宾吕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吕平原 吕平林等纂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1426四川仪陇吕氏宗谱一卷
(民国)吕献忠录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
1427四川宣汉吕氏族谱一卷
清同治五年(1866)钞本
四川宣汉县档
1428陕西泾阳船头村吕氏族谱六卷
(民国)吕日知编辑
民国三十七年(1948)石印本 一册
北图
1429 河东吕氏谱□□卷
(清)吕呜恭 吕懿历等纂
清康熙刻本
北图(存卷1 、3一27)
1430 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
(清)吕志曾等纂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北京大学
1431 吕氏重修宗谱二卷
(清)吕楷等重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 二册
北图
1432 河东吕氏支谱二卷
(清)吕克淳辑
清嘉庆十六年(181l)吕修模钞本 二册
江苏吴江县图
1433 吕氏重修族谱四卷
(清)吕光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三居堂刊本 八册
美国
1434 吕氏族谱
(清)吕学让等辑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辑 钞本
山东日照市图
1435 吕氏族谱
(民国)吕德坤编辑
民国十六年(1927)石印本 一册
北图
二、家乘谱牒
江苏:塘洋吕氏族谱十卷、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 卷、毗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浙江:余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余姚吕氏宗谱八卷首 一卷、贵门吕氏宗谱十卷、东阳象冈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广东:岭南吕氏家谱一卷、潮州吕氏族谱一卷 四川:吕氏世谱、吕氏族谱不分卷、吕氏宗谱一卷 南渡吕氏族谱十二卷、河东吕氏谱、吕氏族谱、河东吕氏支谱二 卷、吕氏重修族谱二卷
百家姓这么简陋当然没有。但是历史上是有的。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剑青葱,属于以先祖饰物名称为氏。
青葱,亦简称“葱”,古代名剑,就是齐桓公姜小白所佩带的剑。在《荀子·性恶篇》中有记载:“桓公之葱。”
剑,称为百兵之祖,既是古代人们攻御所用之兵器,也是王公贵族、士卿大夫的身份象征,具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而帝王国君所佩之剑,因其为王权的标志,因此倍受其后裔和世人的尊重。
在齐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佩剑之名为姓氏者,称青葱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葱氏、青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鲁国大夫阳虎之葱灵事件,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葱灵,辎车。在史籍《左传·定公九年》中记载:“阳虎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阳虎,又名阳货,生卒之年,无从考定,仅知他与孔子同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氏,且年龄略长于孔子。阳虎与孔子俩人长得还极像。据史籍《史记·孔子世家》上的记载,“孔子状类阳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项”、“长九尺有六寸”。坊间野史对孔子的体貌特征描写得更为细致,称他“牛唇虎拳,鸳肩龟背,海口辅喉,顶门状如反宇”。
阳虎和孔子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孔子被后人推崇为“圣人”,而阳虎却被后人斥之为“恶人”,是正邪、善恶的代表,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典籍《列子》中,对孔子一生所遭受的磨难概括为四:“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其中有两难即“围于陈蔡”和“见辱于阳虎”,与阳虎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另两难亦或多或少与阳虎有一定的关系。
侮辱孔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35年。传说,孔子年轻时嘴馋,尤爱吃乳猪肉。一旦有吃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有一次,鲁国季氏宴请士一级人士,孔子亦欣然前往。但到了季氏家门口,时为季氏家臣的阳虎却不让他进去,并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无奈之下,孔子只得返回。时年孔子方十七岁。阳虎之所言所行,无疑给这位少年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怪阳虎,他不过就是照主上的规矩办事罢了,但其所发“非敢飨子也”之语,中的“敢”字,在语气上确实是有浓厚的轻蔑色彩。因此,后人以此作为孔子“见辱于阳虎”的证据。在典籍《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有母之丧,既练,阳虎吊焉,私于孔子曰:‘今季氏大飨境内之士,子闻诸?’孔子答曰:‘丘弗闻也。若闻之,虽在衰纟至,亦欲舆?’阳虎曰:‘子谓不然乎,季氏飨士,不及子也。’”从这段文字分析,阳虎的恶意是明显的,诱之于先,辱之于后。如此,那就是阳虎的不是了。
戏弄孔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04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日渐成熟,在社会上的声名亦与日俱隆。为此,阳虎想请孔子出来,封他个一官半职,以便为季氏做事,亦可借此笼络人心。但由于政见不同,所以孔子一直隐而不见。无奈之下,阳虎只得用计逼孔子出来。对此,在典籍《论语·阳货》中有记载:“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从中来看,阳虎的计策是成功的,他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滴水不漏,逼得孔子最后没了退路,只好答应出来做官。可以说,这次智斗的结果,阳虎是大获全胜,而孔子败得一塌糊涂,这无疑让孔子对阳虎的恶感进一步加深了。宋朝的大文豪苏轼曾诗云:“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所指即是这件事,颇为孔子鸣不平。
貌似孔子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97年,据传“围于陈蔡”即缘于此。由于阳虎貌似孔子,这一回差点让孔子丢了性命。据史籍《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阳虎曾经未打招呼就擅自带兵过匡人之境去郑,因而得罪了匡人。当孔子周游列国至匡(即陈蔡)时,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虎,因此“拘焉五日”。后经人再三解释,消除了误会,孔子才“得去”。这次岭人羞愤的事件,令孔子及其弟子们一直耿耿于怀,将这笔账全都算在阳虎身上。清朝时期所著的《隔帘花影》中有两诗句:“曾参投抒疑慈母,阳虎招尤误圣人”,可谓是二千多年以来拥孔者对阳虎怨愤之情的生动写照。
这三个事件在时间跨度上有三十余年,说明阳虎与孔子的矛盾由来已久,积怨已深。因此,在后世皆谓阳虎为孔子一生中最憎恨之人。从史料来看,骂阳虎为恶者,就是始于孔子。公元前502年,孔子大骂阳虎“陪臣执国命”,晚年在作《春秋》时,更是大骂阳虎为“盗”,明显掺杂了个人成见,借以报复阳虎,以让其遗臭万年。
孔子骂阳虎,有些明显属于私骂,甚至为历史之笑柄。公元前501年,孔子在得知阳虎奔晋投赵简子后,当即放言“赵氏其世有乱乎!”结果,晋国不仅没有“乱”,反而在阳虎“善事简主,兴主之强”的情况下“几至于霸也”,以至于到了春秋末期,晋国之强,排在一百二十余个诸侯国之首。
确实,阳虎在培养门人方面则做得极差,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但阳虎是个非常有效的实干家,在刀光剑影的伴随下去实践自己的理想。他没有时间招收门徒,系统地传授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忠实信徒,只采用速成的办法,将一些人收之门下,安排职位,借以加强和巩固自己在官场的势力。事实表明,他的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实际上是大错特错,因此他的门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忠信可言。阳虎在鲁国未能最后站稳脚跟,奔齐后又被逐,亡命天涯,几乎无栖身之地,与他门下弟子背叛有很大的关系。
对此,阳虎亦不否认。在典籍《韩非·外储说左下》中,有一段阳虎与赵简子的对话,“简主问曰:‘吾闻子善树人。’虎曰:‘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树人。”可见,阳虎的弟子不是一、两个叛变,而是大批地背叛他,之后不仅不捧他、吹他,反而要抓他。
不难想见,阳虎在与赵简子对话时,其心境一定是悲凉到了极点。唐朝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对此诗曰:“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其中的“栽桃李”用的就是阳虎不善树人的典故,可见诗人对阳虎的遭遇也是唏嘘不已。
阳虎是一位我行我素、口无遮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其性格决定了他必然要与当权者或有势力的人发生冲突,为后者所不容。被史料记载的阳虎言论很少,雪泥鸿爪,但人们仍然可以看出,阳虎不失为一位精辟的语言大师。在阳虎与孔子的对话中,阳虎所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一句,就极富深刻的哲理,后世的“时不我与”就出自他的这句名言,以致于有人认为,孔子后来答应出来做官,就是被阳虎这句话感动所致。孔子后来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是受了阳虎的启发。
阳虎有一句千古名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样深刻的论点在专制社会的中国,不管是何朝代,富人们都是不能承认和接受的。比较而言,孔子比阳虎含蓄得多了,孔子一生中都避免直接谈及“富”与“仁”的关系,而只谈“利”与“义”的关系。在利益面前,孔子强调“义以为上”,义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他并没有将“利”与“义”绝对地对立起来。因此,孔子的观点对任何当权者或有势者来说,都还是能够接受的。
阳虎还有一句至理名言:“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对此,国学大师郭沫若十分欣赏。而在这一点上,孔子的观点则要温和得多,他主张“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他所说的“止”,是辞职,或另投明君,不管君如何昏聩荒*,孔子都不主张推翻,更不主张杀掉。二者相较,阳虎走的是极端,孔子走的是“中庸”。事实上,阳虎在实践中也就是那么做的,如“执囚桓子”即是其例。他的这种言举最终被“乱臣贼子”帽子扣上。
由于阳虎不慎言论和做法极端,因而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不容。二千多年以来,人们对阳虎的谩骂,不论是官骂,还是民骂,统治者都是睁一眼闭一眼,放任自流,这也是对阳虎的骂声辆千多年来一直不绝的重要原因。
其实,阳虎“勇猛过人,智谋百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人物。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容许人们任意谩骂、丑化阳虎,是因为阳虎的许多言行不利于其统治或有损于“仁德”形象。
当阳虎在鲁国终于失势时,为了躲避仇视势力的迫害,就于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0年)躲在一辆葱灵(有帷盖的大车,)中的卧具下边逃出鲁国,先跑到齐国,后因齐景公不待见他,于是又投奔晋国的执政上卿赵简子处。
葱灵,辎车的一种,四面皆有帷幔,车上有卧具,后边有可以装载其它物品的槽匣,是古代卿士们外处所乘坐的车辆。
在阳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成功出逃所乘交通工具为姓氏者,称葱灵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葱氏、灵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敦煌葱岭,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葱岭,就是靑岭,亦称苍岭。在史籍《后汉书·章帝纪注》中记载:“葱岭,在炖煌西,其山高大多葱。”炖煌,即今甘肃省的敦煌市。
汉、唐之际,有葱岭住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葱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姓氏源流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
三、历史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 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 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 载:字公辅,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 绛: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元绛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 杀夫。百姓无不称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转为度支判官。皇佑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
从上官氏族谱入手,理清夏商周楚的血脉联系
本文2023-10-20 21:28:1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