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外来姓氏到中国改变成了何? 我记得在西安玩的时候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过,但是忘记,还请大家帮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什么外来姓氏到中国改变成了何? 我记得在西安玩的时候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过,但是忘记,还请大家帮帮,第1张

  一、何姓来源

  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也都是把他们的祖先追寻到黄帝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说是让他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韩武子”,名韩万,其实,他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韩厥之后,势力日渐壮大起来。晋景公十一年 (前589年),韩厥与另一位晋臣邵克帅军大败齐国,奠定了韩的政治地位。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韩与赵、魏、知氏灭了范氏、中行氏。晋出公二十二年 (前453年)韩又与魏、赵联合,打败了知氏,并三分其地,而此时,韩的力量已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与赵、魏一起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到了晋烈公十三年,也即韩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历史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巨变。这一年韩与赵、魏共同瓜分了晋国,晋幽侯时,晋侯反朝于三家之君。公元前375年,已是韩厥的第十代后人哀侯执政时期。哀侯二年,因郑恃魏而轻韩,韩国一举灭掉了郑国,郑自公元前806年封国,至此,结束了43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韩王安在位的第九个年头。这时韩国的内外部环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累的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势力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攻城掠地,进攻周边国家,韩国的境况也越来越不好。也就在这一年,秦派内史滕大举攻韩,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直录无异。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预谋变乱夺权,他假借名义,说要诛杀晋灵公的贼臣赵盾,因为赵盾是杀死晋灵公一案的主谋。晋灵公被杀是灵公十四年(前607年)距此10年前的事情。晋灵公是奢侈无度又滥杀无辜的暴厉之人,晋卿赵盾屡屡进谏阻止,反遭晋灵公的反感痛恨,多次想方设法要杀死他。赵盾不得已逃往外地,但他考虑自己的职守,并没有离开晋国。这年九月,赵盾的同族兄弟身为将军的赵穿,一怒之下,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并迎回了赵盾。赵盾人品高尚,一向为人敬重,深得百姓拥戴,很快就恢复了他的正卿地位。而当时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下了 “赵盾弑其国君”,赵盾分辩说:“杀国君的是赵穿,怎能是我的罪”董狐反驳道:“你是国家正卿,出奔时没有离开国境,回到朝中又不为国除乱,杀国君的不是你还能是谁”屠岸贾以此为借口,翻陈年老账,目的是为他夺权扫除障碍,此时赵盾已死,他的儿子赵朔是晋国将军,屠岸贾又以弑君首犯的子孙当朝执政有碍惩治其他罪人为由杀了赵朔。

  韩厥为正义所使,仗义执言,竭力阻止屠岸贾阴谋的得逞,但屠岸贾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韩厥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消息透给了赵朔,并劝他立即出逃,免遭死难。谁知赵朔颇有乃父遗风,执意不肯逃跑,发誓要以身殉国平息国难。韩厥没有辜负赵朔的托孤之愿,与程婴、公孙杵臼一起,冒着杀身灭族之祸,将赵氏孤儿藏匿起来,使赵氏在遭罹灭族之难以后竟保全了后嗣。

  1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重病不起,请巫祝公卜吉凶,说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能有冤魂跟他作对的。韩厥乘机讲了赵盾赵朔父子对晋国的贡献,感慨赵氏后人不能延续自己家世的遗憾,想以此来感化晋景公为赵氏家族昭雪冤案,事情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景公也就逐渐地淡漠了对赵盾的弑君之仇。当韩厥向他透露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孤儿赵武尚在人间时,晋景公大发慈悲之心,将赵家原有的田邑房产归还了赵武,让他续了赵家的香火。

  韩厥作为韩、何姓的始祖,是一位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晋景公寸一年(公元前589年),齐国军队进攻鲁国的北部边境,夺取了隆这个地方(或作龙,今山东泰安东南),并且继续南下,打到了巢丘。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卫国不愿看到自己的邻国成为齐国案板上的鱼肉,就派遣孙良夫、石稷、宁向、向禽帅兵伐齐,以为齐国后院失火,必将回师自救,这样就可以达到援助鲁国的目的。谁知出师不利,还没走出国门,就败在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南)。

  鲁、卫陷于困境,危难之际向晋国求助。晋景公派韩厥与另一晋臣郤克率兵车800乘,会鲁、卫之师,与齐军战于鞍(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战事异常残酷,齐军将士直奔晋军阵地,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如注,一直流到脚上,由于韩厥与郤克指挥得当,将士奋勇,齐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晋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齐国的丘舆、马陉(今山东省淄博南)一带。齐国请求讲和,并答应退还被他们夺去但经此次战役的胜利,韩厥威振朝野,名扬四方,连晋国国君也不敢小视他了。自此,韩厥与知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一起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号称“韩献子”。此后,韩国的势力也就日益强大起来,与赵魏一起相继瓜分了羊舌氏、祁盈氏、范氏、中行氏以及知伯的封地。到了韩厥七世孙韩景侯的时候,周天子终于承认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名份和地位。

  公元前377年,韩国与赵、魏两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又灭了郑国,并将国都迁到了郑的都城,其地盘横跨了今天山西、河南的广大地区,逐渐地跻身于战国七雄的行列。

  我们之所以认为韩厥是何姓始祖,一是因为司马迁开宗明义,在《史记·韩世家》中一开始就明确记述:自韩厥起,封姓为韩氏。二是因为何姓是在韩国灭亡之后逐渐得姓的,而韩国的振兴与发达,韩厥作为奠基者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①帝尧时代的何侯

  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人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

  ②周武王之子韩侯

  《左传》有言“邗、晋、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所以唐代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是“有韩而先灭”。

  ③韩武子韩万

  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子”。韩武子名韩万,由此,韩万应是何姓始祖。

  ④韩国后期的韩碱

  韩瑊(Jiǎn 音碱),像玉一样的美石,或就是玉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尚玉、佩玉的习俗,玉有温文尔雅的品性,是古代士大夫的象征。因而,古代人取名很多人都用与玉有关的字。韩瑊也不例外。

  《浈阳水木记》有如下的内容:“何始初祖名碱,为韩国后期韩王安时代,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碱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韩瑊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韩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⒉少数民族中的何姓

  在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一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人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二是何妥,隋朝人,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三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时,有少数民族人叫何猥萨的,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

  唐代北部少数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有何姓人。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吐浴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原在辽东,魏晋时西迁至阴山而居,晋未又西度陇,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定居,叶延时代,始称吐浴浑,这在《北史》、《通典》及《及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

  1994年出版的《菲律滨庐江何氏宗亲会会刊》中有这样的记述魏晋时有一鲜卑族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二子,长子“吐浴魂”,少子“若浴魔”,两人各统有部落。后来兄弟不和,吐浴魂率部西迁,到其后代叶延时,以“吐浴魂”为国名,自立政权,即吐浴浑国。

  《何氏家谱》,称该谱所记系祖居朝鲜庆南道密阳郡何姓的分支,其亲友分布在中国辽东及朝鲜一带。这或许为考证“吐浴浑”何氏家族的源流与分布提供了主要的线索和途径。

  元代河南汝州陕县有“何抄尔赤”氏,很可能是蒙古人。《兰州府志》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何铭在与凉州羌人的战事中,不幸阵亡,他有无后人,亦待后来查证。

  后金大将何和礼,原属后金栋鄂氏,其父,祖都是栋鄂部落的首领。

  ⒊他姓改姓

  《汉书·五行志》中说:西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安徽省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方姓为何姓。但该支何姓在族谱里规定,他们生姓何,死后复姓方。这在何姓族源里是极为特殊的一种情况。

  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何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代怀恩,无子嗣,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前此之谱,宗富之前冠以徐氏世系,另两部《浦阳球山何氏宗谱》分别尊南宋徐谊或徐宗福为一世祖。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璂,官至侍郎巡抚,他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延续下来。这种姓源又是不多见的现象。

  《姓谱》载:汉代凶奴单于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又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复姓。

  二、何氏先祖——何瑊公 据《浈阳水木记》载,何瑊,原名韩瑊,韩国后期韩王安时贵族,被任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上与安不一致而退隐韩原。秦灭韩国,韩王安被劫掳,国破家亡,瑊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疑是六国公子所为,而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其姓氏,适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吏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瑊说姓氏当从人。吏离开,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锯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   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形成了一支何氏。

  据《浈阳水木记》载:“初祖瑊公与妣姜夫人卒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之原,后代培附冢埠垒,后世因名何坟岗墓。此墓宋时犹存,庄间李公光过览诗曰:何坟岗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火灼,吕螟那得误凝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里归鹤鸣。淮土不随涵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

  在2000年第七届世界何氏恳亲大会召开前夕,安徽庐江何氏宗亲总会发起海内外何氏募捐建设了何氏始祖陵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等地何氏宗亲会,曾陆续派出寻根访问团到庐江考察,庐江县侨办于1993年成立了专门调查小组,走访何氏家庭,查阅何氏宗谱等有关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庐江何氏始祖发源地,已为世界所公认。1994年5月,安徽省编审何鹏先生来庐进行多次考察,拍下何氏宅基地和何家坟园照片,写下近万字的调查报告。北京电视台《中华姓氏》摄制组千里迢迢到庐江拍摄了《何氏起源在庐江》专题片,广为宣传。同时,海内外宗亲捐款投资200万元,其中用于陵园建设130万元,征地1213亩,从2000年6月开始修建,至11月27日竣工,历时半年完成陵园重建任务。陵园内用砂石提高数米,正中是墓冢,呈三国型,外园用岳西生产的花岗岩砌成,高大雄伟,中间(墓冢)用怀远圆型花岗岩建成,内圆即冢内用红砖圈成,中间真空,立地通天,地下放有吉祥物,象征世代祥和。墓前竖立高大宽厚的瑊公墓碑,碑前放着雕刻典雅的香炉。北侧建有“庐江堂”。堂内高大宽敞,瑊公灵位端正敬放在正中,古朴庄重。左边墙上排列海内外宗亲为园林建设所作贡献的瓷像。右边墙壁上排列着海外宗亲捐的壁画。东侧设纪念室,室内存放海内外何氏宗谱,何氏名人录,历届何氏宗亲大会会刊,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长官何厚铧的题词,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玮题写的牌匾,安徽省副省长田维谦、巢湖市市长王启敏、庐江县县长彭蓬等领导的题词等。

  2000年11月28日上午,海内外62个何氏宗亲代表团,1000余名宗亲代表先后到达庐江。庐江县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盛大的欢迎仪式。上午10时到达何氏陵园,代表们寻根问祖,饮水思源,心情十分激动。

  何氏太始祖陵园,已成为海内外何氏寻根竭祖的圣地。每年清明前后均有海内外何氏纷纷组团前来祭祖观光。

产,为我国众多姓氏中较为生僻的一个,读作sà(ㄙㄚˋ)或shàn(ㄕㄢˋ)。一般认为,其起源分两支:一支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诸侯国郑候萨,属于避难减笔改姓为氏;另一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政治改革家公孙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今安徽省的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腊树镇居多,重庆市的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天津市,上海市,陕西省,江西省、四川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均有产氏族人分布。

产[产,读音作sà(ㄙㄚˋ),亦可读作shàn(ㄕㄢˋ),但如今产氏后人都读作chǎn(ㄔㄢˇ)]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诸侯国郑候萨,属于避难减笔改姓为氏。

相传,夏王朝时期郑候姓萨,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做了郑侯以后,勤政亲民,做了很多好事,很得百姓爱戴。

有一次,郑侯萨随夏王启外出打猎,启因为追逐一只受伤的天鸡而踩坏了很多农民的庄稼,为此,郑侯萨就与夏王启争执了起来,从此,就和夏王启结下了怨恨。

在后来的治理国家大事的过程中,郑侯萨常受到夏王启的阻挠而不被重用,于是郑侯萨心怀不满,纠集了一班臣子密谋造反,谁知谋反之事还没有开始,消息就已经走漏了。但在夏王启责问此事的时候,郑侯萨他们抵死都没有承认。

鉴于这班臣子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当时的情况,夏王启没有杀掉他们,只是对刑司大夫说:“去顶割耳!”

在夏王朝,去顶、割耳是一种非常羞辱人的刑法,“去顶”就是削去犯人的头发,“割耳”就是割掉犯人的耳朵,使犯人受刑后再也难以见人。

刑司的大夫原来是郑侯萨一手提拔的,于是,他很圆滑地处理好了这件事——刑司大夫告诉郑侯萨:“老人家,我要执行‘去顶割耳’之刑了,就是把您的萨氏笔画中除掉一个‘艸’(艹)顶,再除掉左边的‘阜’(阝)耳,您就改姓产吧!”如此,便完成了“去顶割耳”的“刑法”。

古人万分崇敬父母所赐之姓名,因此历来都“行不更名”即不管走到哪里也不改变自己的名字、“坐不改姓”即犯事坐牢也不改变自己的姓、“万死不变氏”即世代也不改变自己的氏!

但郑侯萨为了“留得青山在”,只好万分委屈地接受了老部下的意见。之后,郑侯萨携带族人皆改为产氏,远走他乡,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由此启肇了“改氏”的开端。 今“产”字简化为“产”字,产氏亦改为产氏,但读音仍为sà(ㄙㄚˋ),是姓氏字拆减笔画后读音不改的特例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政治改革家公孙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家谱文献《姓苑》记载:“产,姓,彭城人也,郑子产之后。”

公孙侨,公元前?~前522年,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姬兰的孙子,是春秋时期郑国人(今河南新郑),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郑僖公姬恽五年(公元前566年),郑穆公之子姬騑(子驷)为郑国宰相,子驷谋杀了郑僖公姬恽,立其子姬嘉即位,是为郑简公。当时郑国诸公子皆欲诛杀宰相姬騑,结果姬騑先下手为强,尽除诸公子。郑国由姬騑执政,郑简公成了摆设。后晋国伐郑国,姬騑赶紧与晋国结盟;由此惹恼了楚国,出兵伐之,姬騑又赶紧与楚国结盟。到了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诛杀了姬騑,任公孙侨为上卿,在公孙侨的政治举措下,郑国赖以存。公孙侨在上卿位三十六年。

郑简公元年(公元前565年),公孙侨的父亲公子姬发率军攻打蔡国,大胜,当时郑国人皆喜。公孙侨却指出此举将导致楚国来攻和晋国反击,反而使夹在中间的郑国饱受战祸。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导致的政变中被杀,郑简公亦被劫持到北宫。公孙侨沉着机智,部署周密后开始率家兵攻打北宫,并在国人的支援下平息了变乱。

当时姬騑与晋、楚两国签订盟书,强调维护个人特权,结果引起郑国诸多贵族大臣的反对。当时姬騑打算强制推行改革政策,公孙侨力劝他焚毁盟书,平息众怒,以稳定郑国政局。

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姬騑终因专权而被杀,公孙侨得立为卿,任少正。在与春秋霸主晋国的一系列交涉中,公孙侨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维护了郑国的权益。

郑简公十八年(公元前548年),公孙侨随执政公孙舍之攻打陈国时,也能注意军纪,遵守传统礼制。事后在向晋国献捷时,又有理有据地驳回了晋国人的责难,迫使其承认郑国的战绩。为此,郑简公给予公孙侨重赏,他却只接受了与其地位相称的部分。

郑简公十九年(公元前547年),楚康王熊昭为慰抚许国,率军伐郑,公孙侨主张坚守不战,让楚军获取小利后满意而归,以换取较长期的和平。郑简公照此办理,果然促成了“弭兵之盟”。

郑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郑国大臣内讧,执政姬伯有被杀。公孙侨严守中立,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多数人的尊重,遂在显贵首领姬罕虎的支持下,于公元前543~前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

公孙侨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史籍《左传》、《史记》等书籍中。

公孙侨是一个刚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封建贵族,为了保持贵族的某些特权,他不但不公开反对周礼,反而赞美它,甚至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是,在公孙侨执政后,却进行了一系列违反周礼而有利于封建化的改革,甚至带有比较激进的法家色彩。因此,他的法律思想具有折中于礼、法之间的特征。

公孙侨在法律上所做出的贡献主要有:

①铸“刑书”:公元前536年,公孙侨“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②主张“以宽服民、以猛服民”:在统治劳动人民的方法上,公孙侨第一个提出了“宽”、“猛”相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和暴力镇压。

后来,儒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公孙侨的“以宽服民”之策,法家责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公孙侨的“以猛服民”之册。

公孙侨治国特别注意策略,他一方面照顾大贵族的利益,团结依靠多数;一方面对个别贪暴过度的贵族断然给以惩处,以维护政府威信。他不毁乡校,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并愿从中吸取有益建议。而对自认为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却不顾舆论反对,强制推行。

对于晋、楚两霸,公孙侨既遵照传统礼制谨慎奉事,不给对方寻衅的借口,又在有条件时大胆抗争,驳斥其无理苛求。

公孙侨宣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反对迷信鬼神星象,却又承认贵族横死能为厉鬼,而要将其子孙立为大夫加以安抚。

公孙侨曾指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强调治国必须照顾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一意孤行则不能成功。他又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即遇事应胸有成竹,执行中要坚持既定规划而不轻易越轨。

公孙侨十分注意搜罗人才,用其所长,并能广泛听取建议,择善而从。郑国在公孙侨执政之初,改革措施也曾遭到广泛斥责,但他不为所动,坚决推行。其后改革成效显著,人们又普遍歌颂他的政绩,甚至担心后继乏人。

公孙侨既是守旧的士大夫们景仰的人物,却又“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典,执行严格统制人民的“猛政”,创立加重剥削的“田洫”、“丘赋”等新制以“救世”。这说明公孙侨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虽然力图维护传统的旧制,却不能不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从事必要的改革。

公孙侨执政二十余年,做到了“谦恭、尽责、惠民、义行”,是做实事的榜样,孔子也予其高度评价,被孔子称为“仁人”、“惠人”。

在公孙侨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子产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产氏,读音作shàn(ㄕㄢˋ)。

分布

  今安徽省的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腊树镇居多,重庆市的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天津市,上海市,陕西省,江西省、四川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均有产氏族人分布。

郡望

  彭城郡: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字辈排行

  安徽怀宁产氏字辈:“志必宗同原本自立光启斯文世余芳国”。

历史名人

产 麟:(生卒年待考),江西瑞昌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朝永乐举人,曾任兵部主事。

产 瓘:(生卒年待考),安徽怀宁人。明正德中期出任训导。

产 伟:(生卒年待考),安徽怀宁人。明嘉靖年间贡士。

产炜堂:(生卒年待考),安徽怀宁人。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产炜堂现为安徽怀宁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从医三十八年,曾先后在南京市古楼医院,广西南宁303医院和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工作和学习。产炜堂在医疗上擅长自炼丹药调治中医外科杂症,如骨髓炎、骨结核及各种肿毒,内科胸腔积液、妇科乳房肿块及皮肤科疾病,自研有风湿性关节止痛膏,还按道家养生古方配制了“视仙延寿酒”。产炜堂当前正在对肝病攻关治疗。推敲病因,病势参究六脉,结合现代仪器说,平衡阴阳道其中,开展同类疗法。以毒攻毒相对于经,必然获胜建奇功。1977年,产炜堂参加省医疗队。走遍皖南山区各县,拜访老中医,收集了不少民间验方及古方、奇方治怪病。多次在省级以上杂志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产立清:(生卒年待考),安徽怀宁人。著名地方干警。产立清是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二板桥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在2002年获得了南京市“人民满意警察”的光荣称号。

产保福,生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卒于1974年,农历甲寅年男,京剧老生,教师。原名宝福。安徽人。祖父是徽班文武老生产玉成,父亲是小生演员产桂林。

在当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区中仅占百分之零点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

何姓来源  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

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也都是把他们的祖先追寻到黄帝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说是让他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韩武子”,名韩万,其实,他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韩厥之后,势力日渐壮大起来。晋景公十一年 (前589年),韩厥与另一位晋臣邵克帅军大败齐国,奠定了韩的政治地位。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韩与赵、魏、知氏灭了范氏、中行氏。晋出公二十二年 (前453年)韩又与魏、赵联合,打败了知氏,并三分其地,而此时,韩的力量已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与赵、魏一起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到了晋烈公十三年,也即韩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历史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巨变。这一年韩与赵、魏共同瓜分了晋国,晋幽侯时,晋侯反朝于三家之君。公元前375年,已是韩厥的第十代后人哀侯执政时期。哀侯二年,因郑恃魏而轻韩,韩国一举灭掉了郑国,郑自公元前806年封国,至此,结束了43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韩王安在位的第九个年头。这时韩国的内外部环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累的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势力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攻城略地,进攻周边国家,韩国的境况也越来越不好。也就在这一年,秦派内史滕大举攻韩,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直录无异。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预谋变乱夺权,他假借名义,说要诛杀晋灵公的贼臣赵盾,因为赵盾是杀死晋灵公一案的主谋。晋灵公被杀是灵公十四年(前607年)距此10年前的事情。晋灵公是奢侈无度又滥杀无辜的暴厉之人,晋卿赵盾屡屡进谏阻止,反遭晋灵公的反感痛恨,多次想方设法要杀死他。赵盾不得已逃往外地,但他考虑自己的职守,并没有离开晋国。这年九月,赵盾的同族兄弟身为将军的赵穿,一怒之下,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并迎回了赵盾。赵盾人品高尚,一向为人敬重,深得百姓拥戴,很快就恢复了他的正卿地位。而当时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下了 “赵盾弑其国君”,赵盾分辩说:“杀国君的是赵穿,怎能是我的罪”董狐反驳道:“你是国家正卿,出奔时没有离开国境,回到朝中又不为国除乱,杀国君的不是你还能是谁”屠岸贾以此为借口,翻陈年老账,目的是为他夺权扫除障碍,此时赵盾已死,他的儿子赵朔是晋国将军,屠岸贾又以弑君首犯的子孙当朝执政有碍惩治其他罪人为由杀了赵朔。

  韩厥为正义所使,仗义执言,竭力阻止屠岸贾阴谋的得逞,但屠岸贾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韩厥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消息透给了赵朔,并劝他立即出逃,免遭死难。谁知赵朔颇有乃父遗风,执意不肯逃跑,发誓要以身殉国平息国难。韩厥没有辜负赵朔的托孤之愿,与程婴、公孙杵臼一起,冒着杀身灭族之祸,将赵氏孤儿藏匿起来,使赵氏在遭罹灭族之难以后竟保全了后嗣。

  1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重病不起,请巫祝公卜吉凶,说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能有冤魂跟他作对的。韩厥乘机讲了赵盾赵朔父子对晋国的贡献,感慨赵氏后人不能延续自己家世的遗憾,想以此来感化晋景公为赵氏家族昭雪冤案,事情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景公也就逐渐地淡漠了对赵盾的弑君之仇。当韩厥向他透露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孤儿赵武尚在人间时,晋景公大发慈悲之心,将赵家原有的田邑房产归还了赵武,让他续了赵家的香火。

  韩厥作为韩、何姓的始祖,是一位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晋景公寸一年(公元前589年),齐国军队进攻鲁国的北部边境,夺取了隆这个地方(或作龙,今山东泰安东南),并且继续南下,打到了巢丘。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卫国不愿看到自己的邻国成为齐国案板上的鱼肉,就派遣孙良夫、石稷、宁向、向禽帅兵伐齐,以为齐国后院失火,必将回师自救,这样就可以达到援助鲁国的目的。谁知出师不利,还没走出国门,就败在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南)。

  鲁、卫陷于困境,危难之际向晋国求助。晋景公派韩厥与另一晋臣郤克率兵车800乘,会鲁、卫之师,与齐军战于鞍(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战事异常残酷,齐军将士直奔晋军阵地,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如注,一直流到脚上,由于韩厥与郤克指挥得当,将士奋勇,齐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晋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齐国的丘舆、马陉(今山东省淄博南)一带。齐国请求讲和,并答应退还被他们夺去但经此次战役的胜利,韩厥威振朝野,名扬四方,连晋国国君也不敢小视他了。自此,韩厥与知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一起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号称“韩献子”。此后,韩国的势力也就日益强大起来,与赵魏一起相继瓜分了羊舌氏、祁盈氏、范氏、中行氏以及知伯的封地。到了韩厥七世孙韩景侯的时候,周天子终于承认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名份和地位。

  公元前377年,韩国与赵、魏两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又灭了郑国,并将国都迁到了郑的都城,其地盘横跨了今天山西、河南的广大地区,逐渐地跻身于战国七雄的行列。

  我们之所以认为韩厥是何姓始祖,一是因为司马迁开宗明义,在《史记·韩世家》中一开始就明确记述:自韩厥起,封姓为韩氏。二是因为何姓是在韩国灭亡之后逐渐得姓的,而韩国的振兴与发达,韩厥作为奠基者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①帝尧时代的何侯

  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人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

  ②周武王之子韩侯

  《左传》有言“邗、晋、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所以唐代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是“有韩而先灭”。

  ③韩武子韩万

  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子”。韩武子名韩万,由此,韩万应是何姓始祖。

  ④韩国后期的韩碱

  韩瑊(Jiǎn 音碱),像玉一样的美石,或就是玉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尚玉、佩玉的习俗,玉有温文尔雅的品性,是古代士大夫的象征。因而,古代人取名很多人都用与玉有关的字。韩瑊也不例外。

  《浈阳水木记》有如下的内容:“何始初祖名碱,为韩国后期韩王安时代,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碱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韩瑊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韩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⒉少数民族中的何姓

  在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一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人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二是何妥,隋朝人,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三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时,有少数民族人叫何猥萨的,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

  唐代北部少数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有何姓人。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吐浴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原在辽东,魏晋时西迁至阴山而居,晋未又西度陇,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定居,叶延时代,始称吐浴浑,这在《北史》、《通典》及《及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

  1994年出版的《菲律滨庐江何氏宗亲会会刊》中有这样的记述魏晋时有一鲜卑族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二子,长子“吐浴魂”,少子“若浴魔”,两人各统有部落。后来兄弟不和,吐浴魂率部西迁,到其后代叶延时,以“吐浴魂”为国名,自立政权,即吐浴浑国。

  《何氏家谱》,称该谱所记系祖居朝鲜庆南道密阳郡何姓的分支,其亲友分布在中国辽东及朝鲜一带。这或许为考证“吐浴浑”何氏家族的源流与分布提供了主要的线索和途径。

  元代河南汝州陕县有“何抄尔赤”氏,很可能是蒙古人。《兰州府志》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何铭在与凉州羌人的战事中,不幸阵亡,他有无后人,亦待后来查证。

  后金大将何和礼,原属后金栋鄂氏,其父,祖都是栋鄂部落的首领。

  ⒊他姓改姓

  《汉书·五行志》中说:西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安徽省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方姓为何姓。但该支何姓在族谱里规定,他们生姓何,死后复姓方。这在何姓族源里是极为特殊的一种情况。

  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何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代怀恩,无子嗣,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前此之谱,宗富之前冠以徐氏世系,另两部《浦阳球山何氏宗谱》分别尊南宋徐谊或徐宗福为一世祖。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璂,官至侍郎巡抚,他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延续下来。这种姓源又是不多见的现象。

  《姓谱》载:汉代凶奴单于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又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复姓。

  另外,何繜中记述的小子何当为姬姓何氏。另外,商的子姓分支中也有何氏。

郡望堂号

郡望

  何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郡望,据有关史料所载,主要有七个:

  庐江郡: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辖今东起安徽芜湖、北至寿县、南至江西九江的广大地区,郡治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大郡。庐江何氏具体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境内。魏晋南朝时期的庐江何氏,人丁兴旺,政治显赫,文事繁荣,经济十分发达。幽州刺史、廷尉何桢是史籍中出现的庐江何氏最早的祖先。而自何桢以下至南朝宋齐梁朝的300年间,庐江何氏一门见于文献记载者有整整10代52人之多,他们或是朝中高官,把持机要,手握权柄。

  陈 郡: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历经两汉,屡有变更。曹魏时期,其管辖区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康,魏晋时期称阳夏,是陈郡何氏的发祥地。自汉代至魏晋时期,陈郡何氏家族见于文献记载者仅有4代11人。该家族的奠基者是东汉末年的何夔。

  东海郡:东海何氏家族具体在东海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市)。何氏该郡望的形成大致在南朝刘宋时代,较庐江何氏要晚二百多年,而且历史短暂,家庭分支较多。影响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门最负盛名,另外两支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家族。

  郫 县:秦始置县,为今四川省成都西北的郫县。此支何姓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扶风郡: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唐时又曾改岐州为扶风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省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省)汉吏何并。

  丹阳郡:又称润州,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治今镇江、丹阳一带。隋置润州,治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唐移丹徒(今镇江)。北宋政和间升镇江府。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堂号

  水部堂:南朝梁代何逊,官至尚书水部郎,长于诗文写作,著有《何水部集》,其后世子孙为纪念这位先贤,就以“水部”为堂号。

  四友堂:明朝大学问家何良俊不仅学问做得好,而且处世态度也极豁达,自称与庄子、维摩诘、白太傅三人为友,加上自己合为四友,并把书房称作“四友斋”,他的后人也就很自豪地称自己的家族为“四友堂”。

  忠孝堂:明代许州人何清在宁夏环县做官,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徒步千里回乡奔丧,在母亲墓前结庐守孝三年,其后世族人自称“忠孝堂”。

  庐江堂:韩瑊为何姓始祖,其说言之凿凿,据《浈阳水木记》:“瑊公姜妣皆寿百龄,卒后葬于庐江东乡望淮岗,也称何坟冈,至宋犹存。”宋代崇宁年间一代鸿儒太常博士李光途经何坟冈,曾题诗纪念:“何坟冈上草幽青,七国边尘尚可惊;姬裔未应灰灼火,吕蛆那怪误疑冰。川舟百代行人济,华表千年归鹤鸣。壤土不随函谷变,骊山徒自发崇陵。”后来韩(何)瑊子孙就在庐江一带繁衍,发展成为望族,后代人就以“庐江”作为何氏的堂号,称为“庐江堂”。

  此外,何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学海堂”、“敬享堂”、“忠义堂”、“仁义堂”、“务本堂”、“庐江堂”、“广右堂”、“缵续堂”、“赐策堂”、“义门堂”、“慈荫堂”、“世德堂”、“三桂堂”、“咏梅堂”、“抚逸堂”等。

迁徙分布  何姓发源应当在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两地,而这两个地方及及邻省山东

何姓宗祠

、河南境内何姓人家也很多。其后,在山东的东海,安徽的庐江、合肥,河南的淮阳及四川的郫县,何姓均为当地望族。何姓在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区。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由江淮迁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从而形成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繁衍地带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何姓逐渐繁衍壮大,且形成了庐江、陈郡、东海三大郡望,在政治上与文化上出现大量高官与名人,终使何姓成为名门望族,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由于“永嘉之乱”,何姓在晋代开始南迁,成为“入闽八姓”之一。在隋唐时期,何姓在我国南北地区均得以巨大发展。尤其以南方各地繁衍为盛。在此时期,何姓族人在各个领域均出现了十分突出的人物,同时也显示出其聪明才智。同时,何姓在唐朝中期再次大举入迁福建,使何姓得以继续发展。宋元时期,何姓由于身处南方且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也使其成为当时更大的望族,此间人才辈出,进士及第者不可胜数,忠义之士也屡屡出现,忠义爱国成为何姓当时的历史特色。但到了元朝,何姓有成就的文人逐渐增多,从而文名掩蔽了政声,出现了何姓人一辈子不求闻达显要的现象。明清时代,何姓的发展自北向南大规模快速推进,且出现了不少钟鸣鼎食之家和世代簪缨之族,出现了何姓文化兴盛,专门人才众多,涉及领域广泛之现象,家族逐渐壮大,从而遍布于全国各地。在当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区中仅占百分之零点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

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也都是把他们的祖先追寻到黄帝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说是让他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韩武子”,名韩万,其实,他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直录无异。

①帝尧时代的何侯 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人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

②周武王之子韩侯 《左传》有言“邗、晋、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所以唐代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是“有韩而先灭”。

③韩武子韩万 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子”。韩武子名韩万,由此,韩万应是何姓始祖。

④韩国后期的韩碱 韩瑊(Jiǎn 音碱),像玉一样的美石,或就是玉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尚玉、佩玉的习俗,玉有温文尔雅的品性,是古代士大夫的象征。因而,古代人取名很多人都用与玉有关的字。韩瑊也不例外。 《浈阳水木记》有如下的内容:“何始初祖名碱,为韩国后期韩王安时代,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碱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韩瑊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韩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⒉少数民族中的何姓 在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一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人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二是何妥,隋朝人,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三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时,有少数民族人叫何猥萨的,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 唐代北部少数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有何姓人。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吐浴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原在辽东,魏晋时西迁至阴山而居,晋未又西度陇,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定居,叶延时代,始称吐浴浑,这在《北史》、《通典》及《及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 1994年出版的《菲律滨庐江何氏宗亲会会刊》中有这样的记述魏晋时有一鲜卑族酋长,名叫徒何涉归,他有二子,长子“吐浴魂”,少子“若浴魔”,两人各统有部落。后来兄弟不和,吐浴魂率部西迁,到其后代叶延时,以“吐浴魂”为国名,自立政权,即吐浴浑国。 《何氏家谱》,称该谱所记系祖居朝鲜庆南道密阳郡何姓的分支,其亲友分布在中国辽东及朝鲜一带。这或许为考证“吐浴浑”何氏家族的源流与分布提供了主要的线索和途径。 元代河南汝州陕县有“何抄尔赤”氏,很可能是蒙古人。《兰州府志》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何铭在与凉州羌人的战事中,不幸阵亡,他有无后人,亦待后来查证。 后金大将何和礼,原属后金栋鄂氏,其父,祖都是栋鄂部落的首领

。 ⒊他姓改姓 《汉书·五行志》中说:西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安徽省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方姓为何姓。但该支何姓在族谱里规定,他们生姓何,死后复姓方。这在何姓族源里是极为特殊的一种情况。 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何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代怀恩,无子嗣,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前此之谱,宗富之前冠以徐氏世系,另两部《浦阳球山何氏宗谱》分别尊南宋徐谊或徐宗福为一世祖。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璂,官至侍郎巡抚,他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延续下来。这种姓源又是不多见的现象。 《姓谱》载:汉代凶奴单于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又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复姓

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也都是把他们的祖先追寻到黄帝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说是让他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韩武子”,名韩万,其实,他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直录无异。

①帝尧时代的何侯 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人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

②周武王之子韩侯 《左传》有言“邗、晋、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之一。所以《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所以唐代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是“有韩而先灭”。

③韩武子韩万 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子”。韩武子名韩万,由此,韩万应是何姓始祖。

④韩国后期的韩碱 韩瑊(Jiǎn 音碱),像玉一样的美石,或就是玉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尚玉、佩玉的习俗,玉有温文尔雅的品性,是古代士大夫的象征。因而,古代人取名很多人都用与玉有关的字。韩瑊也不例外。 《浈阳水木记》有如下的内容:“何始初祖名碱,为韩国后期韩王安时代,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隐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碱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韩瑊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韩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⒉少数民族

什么外来姓氏到中国改变成了何? 我记得在西安玩的时候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过,但是忘记,还请大家帮帮

  一、何姓来源  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