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后代的族谱哪里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杨国忠后代的族谱哪里有,第1张

杨姓出自姬姓即周文王后裔,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

其一,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於杨(今湖北、襄阳一带),号杨侯。后来,杨地并归晋国。尚父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其二,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姬姓,名虞。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地封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有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唐叔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

唐叔的后裔有封在杨地的。杨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春秋时灭於晋国,成为晋国大夫羊舌的封地。羊舌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姓杨。被封於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另外,还有杨氏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

从西晋末年起,杨氏开始从中原迁入福建。到唐末主要有三次大的迁徙:一是晋永嘉年间,中原动荡,有13姓族人入闽,其中有杨姓;二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随从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者有杨永、杨珍等杨姓校尉,他们的后代散居在闽、粤、台各地;三是唐末中原杨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

杨氏移居台湾,始於明代,全是福建、广东人,清代以来人数不断增加,不少人陆续到海外谋生。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时杨坚为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统一中国,为日后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1931年间,正当国民党加紧“围剿”江西红军的时候,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去江西后写了一篇对江西时局的考察报告《赤祸与中国之存亡》,作为中央研究院文件印行。这篇考察报告中全篇记述了中共在江西苏维埃运动的实际情形,与当时国内一些国民党御用报纸专门对***和红军进行的造谣诬蔑形成鲜明对照。因参与并领导中国人权保障同盟,于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杨虎城:国民党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汉宸等***员和进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军事失败和中共的争取下,觉悟到应联共抗日,与张学良部东北军一起,停止与红军作战。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兵谏”,促成了国内和平。1937年4月被蒋介石强迫辞职,6月出国。1937年11月回国抗战,被蒋介石囚禁共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17日被蒋介石指使军统特务杀害于重庆。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22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李政道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

杨国忠:名声最坏的杨姓奸臣。本名杨钊。天宝年间因为他的堂妹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他由监察御史升为侍御史,赐名杨国忠,身兼15职,权力逐渐大起来。两次出兵征伐南诏,丧师20万。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为右相,兼有40多个职位。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滛纵不法,在私第选定官吏。后来与安禄山的矛盾日渐加剧,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叛乱;杨国忠随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被士兵杀死。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杨尚昆: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勇(浏阳籍),开国上将。

杨至成,开国上将。

杨成武(长汀籍),开国上将。任过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得志(醴陵籍),开国上将。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号称明代博览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罚到云南充军,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为脍炙人口的词——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掏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户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开国中将: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

开国少将:杨思禄(于都籍)、杨卓(兴国籍)、杨力(瑞金籍)、杨汉林(兴国籍)、杨俊生(瑞金籍)、杨怀珠(吉安籍)、杨恬(德安籍)、杨世明(浏阳籍)、杨永松(大埔籍)、杨尚高(平江籍)、杨尚儒(连城籍)、杨国宇(仪陇籍)、杨家保(吉水籍)、杨辉图(大埔籍)等33人。以上近1/2出自客家聚居地。《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杨林(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杨杰(国民党少将)、杨至成(解放军上将)、杨家骝(国民党追赠少将)、杨嗣震(国民革命军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等5人。赣南杨姓名人还有出自的瑞金名列明末“江西五大家”的学者杨以任,清初著名诗人杨枝远,及颇具阮籍风格的诗人杨方立;出自兴国的自强不息光明磊落的省委书记杨尚奎等。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称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北朝末,华阴人、北周外戚杨坚,在静帝年幼即位时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于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7年灭后梁,589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隋朝历二帝38年,于618年灭于唐。五代时,合肥人杨行密创建吴国,都扬州,历4王36年。南宋初年,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杨么领导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称大圣天王,并用以纪年,有众加万人。金末,红袄军首领、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建立反金政权,建元天顺,有众数十万人。元初,宁海人杨镇龙率领浙东农民起义,国号大兴,年号安定。

除了称帝称王者外,杨姓在文化、科学、军事、政治等方面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政权大司农杨音。东汉末有文学家杨修。三国时魏有不畏豪强的京兆尹杨沛。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北魏有骁勇善战的平东将军、氐族人杨大眼,散文家、《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炫之。隋有大臣杨素、杨玄感父子。唐代,杨氏任宰相者11人,其中唐德宗宰相杨炎,曾定议改革赋税制度,堪称理财家,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五代时有书法家杨凝式,笔势雄杰,变化多姿.评者说他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宋代,杨氏最显赫的人物莫过于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业,又名继业,原为北汉将领,号称“无敌”,河东归宋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他率军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后在主帅潘美和监军王 的错误指挥下,他孤军被陷于陈家谷口,重伤被俘,绝食而死;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将。杨业的事迹,在当代即被人传颂,后经文学艺术家的渲染,形成丰富的杨家将传说,更具传奇色彩。此外,北宋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南宋有诗人杨万里,数学家杨辉。元代有诗人杨载,对外贸易家杨枢,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杨梓、杨显之、杨讷。明代,杨荣、杨士奇、杨溥在英宗时同辅朝政,并称“三杨”;杨继盛劾权相严嵩十大罪,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均受迫害致死,可谓不畏权奸的英雄;还有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学者杨东明,针灸学家杨继洲,画家杨文聪,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首领杨虎,民间抗倭英雄杨钿。清代有学者杨名时,戏曲作家杨潮观、杨恩寿,藏书家杨以增,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杨辅清,湖南末阳农民起义领袖杨大鹏,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佛教学者杨文会,外交官杨儒,“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现代有1925年省港大罢工***之一杨殷,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抗日联军主要***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化学家、造纸专家、冀东抗日领袖杨十三(又名杨裕民),教育思想家杨贤江,教育家、法学家杨秀峰,中国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杨为民。

侨居海外的杨姓华人,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例如,前已述的美国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著名企业家杨雪兰;新西兰有“菜花大王”杨汶钊。杨汶钊和菲律宾的杨应琳、马来西亚的杨忠礼,以及香港的杨连景父子、杨受成,澳门的杨秉正,台湾的杨塘海等,均以拥有财富超过数亿或十多亿美元而闻名于世,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清代小说《说岳全传》里有记载说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但并没有说明是哪位英雄的后代。正史里写了杨再兴是杨邦义的儿子,杨邦义是江西吉安人,传说是杨业的后代

正史中的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的父亲是杨邦乂字希稷,吉水县杨家庄人。北宋政和五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先后任歙州婺源县尉,蕲州学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阳县知县。建炎三年九月,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

杨邦乂任职十五年中,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多事之秋,徽、钦二帝被俘,而建康府兵又于建炎元年叛乱。面对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艰难形势,时任溧阳知县的他,在邑内“除苛政,重教化,均征摇”,并训民为兵,加强民防,整肃治安,以至“在任三年,盗不入境”,邑人“唯恐其去,倾邑请留”。

建炎三年金兵取建康,邦乂不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完颜宗弼命人剖腹取心。

杨再兴新宁崀山人  ,南宋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绍兴十年,杨再兴与金人在小商桥相遇,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

另一种说法是杨再兴是杨家将的第九代 他的父亲是杨畋, 祖父是杨广荣,曾祖父是杨邦玉。

来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我从小听我爷爷、祖爷爷讲我们是杨家将的后人,可是从我爷爷这一辈起,基本就不识字了,家谱更是没有,所以,我还真拿不出证据来。我的祖爷爷生于上世纪初,是旧社会的老秀才,好吃懒做、贪图享受,那就是传说中的老蛀虫。我爷爷小时候生病,我祖爷爷不管不顾,就知道自己抽大烟,我祖奶奶出去拿金银首饰换药,被人骗光了才回家。

因为我祖爷爷持续不断的努力,到我爷爷这一辈,终于成了一文不名、一字不识的无产阶级了。不过,我的祖爷爷并非没有一无是处,在解放战争时,全民当兵,我爷爷14岁也要上前线,祖爷爷害怕他战死沙场,来了一个替子从军,给解放军当了炊事员。

改革开放后,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我爷爷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了十里八乡最有名的木匠,终于得到了大家的尊重。我的伯父、爸爸也都子承父业,做了木匠瓦匠,在偏僻的农村,也算是有自己的技术,还算过得下去。

我是一个80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山西某县城当教师。我现在所处的县城,有杨家将操练水军的杨家港,还有杨继业和佘赛花定情的七星庙,更巧的是,我的老婆姓佘,来自于河南新乡佘家村。

我结婚的时候,同学朋友都来祝贺,说我们这是要再续杨家将传奇。但是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生七郎八虎,我们只要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文化上的民族,不是血统上的民族。所以,认为自己有责任继承杨家将精神、有义务弘扬杨家将精神的杨家人,都应该算是杨家将后人。

小说《说岳全传》里,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不过根据《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和《鸿山杨氏家谱》记载,杨再兴是杨邦乂之子,和杨家将没有直接关系。

杨邦乂(1085-1129)字希稷,吉水县杨家庄(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云庄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选登进士第。建炎三年(1129)九月,除通判建康军提领沿江措置使司等职。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取建康,邦乂不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完颜宗弼命人剖腹取心。

杨家将有后代,后代遍布五湖四海。

据我所知,山西代县马峪河附近有一个名叫鹿蹄涧的山村,村里有一千多村民自称为杨家将后代。

忻州市代县在北宋为代州,是杨令公戌边的地方,即杨家将后代在代县,有点靠谱。

而鹿蹄涧村民自称有传家宝,可证明是杨家将传人。

他们说,杨令公在陈家谷被俘就义后,他的子孙在代州成家立业,生活了下来。

在元朝时期,杨继业的十四世孙杨友外出狩猎,射中了一头梅花鹿。梅花鹿虽中箭,却突然消失。杨友只在梅花鹿消失的地挖掘出了一块印有梅花鹿印记的怪石头。杨友把石头带回家,当成传家宝代代往下传。

故事很精彩,怪石头也的确传承了下来。

但用这块怪石头来证明杨家将后人的身份,似乎有些牵强。

鹿蹄涧村民不服,说鹿蹄涧的村名也是由“鹿蹄箭”讹传而来的。

但还是看不出杨友射鹿和杨家将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吉林省吉林市有一个名叫杨永玖的人,他家有《杨氏谱书》,曾得吉林市文物管理部门的确认。

杨永玖家的《杨氏谱书》编写于“康德元年岁次甲戌夏四月”,上面附有杨家建功立业的英雄,称其祖籍为山西代县鹿蹄涧村,后迁贵州,再迁吉林。

以杨永玖家的《杨氏谱书》作为旁证,似乎可以断定鹿蹄涧村民为北宋爱国名将杨业之后。

另外,南京高淳淳溪镇有两个比邻而居的村子,分别叫杨家村和新杨村。两个村里的大部分人姓杨,并且都自称是杨家将后人。

杨家村老人杨学松说,村里人人会讲杨家将的故事,但从来不听不唱《金沙滩》、《双龙会》,没办法,后人不想听先人惨死的故事。这两出戏,如果是附近有村子上演,杨家人也必会出面干涉,绝不会让他们上演。

杨学松家还保存有《芦溪杨氏宗谱》,查该宗谱可知,当地的杨姓始祖杨时荣,属杨家第78世传人,是宋靖康年间迁居溧阳崇教乡(今高淳长芦杨家村)的,但没有任何关杨家将的记载。

杨学松很坦然地解释说,主要是元清两代的统治者为少数民族,杨家将抵御外族入侵的事迹属于敏感话题,祖上为了保护杨氏家族不得不在宗谱里把这一段家族史隐去。

好吧,高淳杨村应该也是杨家将后代。

湖南凤凰县阿拉营镇的古老土家村寨书家堂也有杨家将后人。

这个村寨有二百多户人姓杨,其中的杨秀河家里珍藏有一本扫描版的《杨氏族谱》,上面记载:北宋皇佑四年,南方苗民龙志高谋反,杨六郎第三子杨再思奉命平南,后来在此地屯兵繁衍。

对于书家堂杨姓是否真为杨家将后裔,专家尚不敢轻下结论,但一致认书家堂古城保留着浓厚民俗文化气息的明代雕花门窗和木质建筑,向上申报,国务院后将之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管如何,代县鹿蹄涧村、高淳杨家村和新杨村、凤凰县书家堂都有自己的一套《杨氏族谱》,虽然这些族谱互相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但都脉络分明,多少有些说服力。

家住四川省梓潼杨开华老人家没有《杨氏族谱》,但他家代代相传有一套枪法,自称是杨令公首创的杨家枪,有这套枪法,足以证明自己就是货真价实的杨家将后人。

虽然《杨家将演义》里的杨令公是使刀不使枪,但没人能证明历史上的杨令公没有开创过杨家枪法,而杨大爷耍弄的“杨家三十六路枪法”又有模有样,那么,他可能也真的是杨令公后人了。

实际上,杨家将后人是有很多的。

2012后8年14 日,《中华杨氏通谱》(当代卷)在重庆举行首发式,该书共编入国内27个省市中有代表性的房族545支,其中就有杨家将后人的分布统计。

该书主编杨青和副主编杨光建称,经过上千年繁衍,单单生活在重庆的天波府杨家将后人已超过了7万人,主要分布在大足、璧山、永川、万州以及开县等地。

那么,前面提到代县、吉林、南京、湖南、成都等地出现有杨家将后人,又有什么奇怪的?

历史很有趣。

很多人所了解的杨家将都是从演绎当中而来,真实历史当中的杨家将并非如此。

虽然演绎的版本很多,但是杨家将确实存在。第一代名叫杨继业,曾经先后投靠过后汉、后周,归顺北宋之后成抗辽大将。可惜被潘仁美陷害,惨死在阵前。

生前留下七个儿子,最出名的是大儿子杨六郎杨延昭。之所以取名为六郎,是因为北宋把第六颗星认为是战星。为了表彰他的抗辽战绩,给他的一种尊称,实际上是大儿子。

其他六个儿子的记载不详细,杨家第三代代表人物是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当时前方战事比较缓和,北宋已经与辽国签订停战协议。杨文广是因为祖父辈的庇护出名,实际上的战功并不多。

从杨文广之后,杨家基本上就算是没落了。不过由于演绎的版本太多,杨家似乎又在演绎当中逐渐扩大。比如说七郎八虎,以及杨家二十二位女将,这些人物都不存在。

不过佘太君确实存在,他是杨继业的老婆。不过演义当中的百岁高龄挂帅,现实当中并没有。不过杨家的后人却很多,只给大家介绍几个找到的。

杨家后人:

吉林市的市民杨永玖从家中翻出了来了一本《杨氏族谱》,虽然只有简单的300多页,但是根据上面记载的内容看,如:

溯查杨姓始祖原籍系贵州人,自康德年间携眷属移居永吉州……康德元年岁次甲戌夏四月”、“追远堂记”等字样。

似乎是杨家后人迁移过来,而且里面还记载了很多杨家后人立功的故事。比如在清朝的时候,就有5位杨家后人被清政府封为将军,超过30多人都在军中担任过职位。

后来经过查找发现,他们这一脉来自于杨继业的28世孙,名字叫做杨荣。家中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哥哥。当时父亲已经在山西的鹿蹄涧居住,是杨荣在后来迁到了贵州。

后来又由于战乱,杨荣带着全家老小从贵州来到了吉林。再后来他的孙子和侄孙生了8个孩子,然后形成了8个分支。他的八世孙是黑龙江副都督杨凤翔,曾经是非常出名的抗沙俄大将。

后来根据吉林省文物管理部门考证,此地的杨家将后人确实是杨家将一脉。

九世同村的杨家后人

在高淳淳溪镇往西10多公里的地方,有两个紧挨着的村子——杨家村与新杨村,两个村子当中的人基本上都是杨姓,共同供奉着同一个宗祠,乃是杨家将的后人。

两个村子当中辈分最高的是102世的杨广木,如今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辈分最小的是还在上二年级的杨麟间,中间整整差了8倍,正好是九世同堂。

虽然他们自称是杨继业的直系后人,但是并没有把杨继业当成第一祖辈,而是一直尊称第七十八世的杨千一为世祖。因为他们本来也并不居住在高淳淳溪县,而是在杨千一的时候搬迁过来。

整个村子还恪守着很多的传统,比如说不听不唱《双龙会》。孩子入学之前,每个人都必须先到祠堂前面跪着,聆听家族当中的长辈讲述杨家将的故事。

湖南凤凰阿拉阳寨杨家将后裔

一处位于湖南凤凰县的偏远小山寨,居住着200多户杨姓人家,他们自称是杨家将的后人。现年36岁的杨秀河,自称是杨家将的第37代传人,甚至还拿出了了一本扫描版的《杨氏族谱》。

族谱当中记载他们这一脉的来历,是由于当年苗民叛乱。杨六郎的第3子杨再思,奉命南下平乱。由于此地地势险要,杨再思就决定留在这里。后来朝代更替不断,他们也没从这里走出过。

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除了没有西门之外,村子还有着上中下三个部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的设计方式,似乎形成了一种迷宫的形式。可能是由于早年匪盗为患,特意打造的一种防范模式。

虽然是杨家将的后人,但是都是靠种地为生。整个村子几千口人,但是只出来了几个大学生。他们希望最好致富的途径,就是通过旅游来让村民的生活过得好起来。

因此这些年来,整个村子都在积极申请旅游文化的相关事宜,只是一直未能成功。他们这一脉到底是否是杨家后人?仍然要留有疑问。

不过他们的书家堂确实是一座古城,如今已经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他们是否是杨家将后人已经不重要了,保护好自己所在地的文化才更为关键。

熟练杨家枪法的杨开华老人

既然提到了杨家将,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杨家枪。然而过去千年时间,杨家还有后人会使吗?让我们来看一下杨继业的第37代传人杨开华老人。

当年为了躲避元朝大军,杨开华老人的祖辈带着家人来到了四川。由于四川本来就是一座天险,所以当时杨开华的祖辈就决定定居在这里,也就一直到了现在。

杨开华告诉记者,如今后辈当中会使用杨家枪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家族里面只留下来了一些老人和妇女。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还用过这套枪法救过人。

他还告诉了记者,当时家族也留下过传统。每个到一定年龄的男子,都必须学会一点绝学,以此来缅怀祖辈的光辉岁月。可是随着太平盛世的不断变长,很多人就把吃饭的家伙都忘了。

因此杨开华心里也充满了担心,因为自己年龄都比较大了,但是孩子和孙子辈都没有人表现出对枪法的上心。他担心他们这一脉所学会的绝技,很有可能断送在他的手上。

雁门关下的鹿蹄涧村杨家后人

一直以杨家祠堂著名的鹿蹄涧村,虽然整个村子不过1000多口人,但是一半以上都是杨姓,而且都自称是杨家将后人。在村子的正中央,还有着一座建造辉煌的杨家祠堂。

这座祠堂始建于元,是当前中国存在最大的杨家祠堂。里面是供奉的太尉杨继业,祠堂也被称为杨忠武祠。祠堂前面有着一块非常大的鹿蹄石,背后还有着一段传说。

杨家将的14代孙杨友,打猎的时候曾经打中一只梅花鹿,但是被他带着箭逃跑了。于是一路追了上去,便来到了如今鹿蹄涧村。他眼看着梅花鹿钻入地底不见,等到挖开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头。

上面有着一只鹿,身上还带着一支箭,而且下面还有着一排鹿蹄印。于是他把这块石头搬走,带到了如今的杨忠武祠,整个村子也根据这块石头改名。

村子每年都会举行祭祀,而且全村人聚集在一起,高唱杨家将的戏曲,可谓是好不热闹。而在此地的鹿蹄涧村,也被很多流散在祖国各地的杨家将后人,共同认为是最大的祖地之一。

到底真的有这么多的杨家将后人吗?

通过我之前的讲述,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很多自称是杨家将后人的宗族,他们的辈分动辄都是几百世。但是要知道杨家将距离现在也只不过是1000多年,几百世人意味着什么?

虽然古代人一般都是早婚早育,但是大多数结婚也都是到了18岁左右,生了孩子就得20多了。但是总不见得每一个人头胎都是男孩子吧,再加上古代由于医疗条件问题,就算真的是男孩子,也不一定可以留得下来。

所以综合下来,预估差不多30多年可以有一代人。而且越是靠近杨家将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个间隔的时间越长。比如说我家族的族谱,最远的记载是600多年,到现在还不过20世不到。

再拿孔子的后代说事情,由于孔子被尊为儒家之首。所以基本上每朝每代,都会册封孔子的后人,他们这一脉的族谱基本上从来没有断掉过。

距今2500多年的孔子,他们家族现在也只不过是80多世。那么距今不过是1000多年的杨家将,为何能够出现100多世的人。

其实可以给出一种猜测,因为现在很多的族谱都是明清时期编纂。而就在这一过程当中,明清之前有很多攀龙附凤的嫌疑,所以如果能够找到明清以前的族谱,可信性才是足够的大。

杨家将是有后人:在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但都不叫影视剧里的那些名字。且历史上并不是所有儿子都战死了,只有大郎延玉战死了。也没有杨宗保(应是照文广原型杜撰),但历史上有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文广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将,曾随狄青出征,后镇守广西。文广也有四个儿子。

一、杨家将

杨家将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二、杨业

杨业(?—986年6月18日 [1]  ),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原籍麟州,后徙并州 [2]  。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杨业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年仅弱冠的杨业即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后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国人号为"无敌"。宋太宗素闻杨业之名,于北汉灭亡后,遣使召见杨业,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杨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陈家谷力战被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三、杨文广

杨文广(999-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正史中杨文广为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为《杨家府演义》虚构人物 ),曾为范仲淹所擢用,祖籍麟州(今陕西神木北)。

杨文广生于咸平二年(999)卒于熙宁七年(1074),白寿彝认为他是杨延昭的第三子(曾巩《隆平集》云:“诏录其子传永、德征、文广有差。”),以父因入官,任侍卫亲军龙卫(骑军)、神卫(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后升领防御使。宋神宗时因抗击西夏建功,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后辽人争议代州地界,他奉献阵图及攻取幽燕之策。旋病死,膝下共有四子。

评书中,太平王少令公杨文广共有十九妻子:金平珠,杜月英,窦锦姑,鲍飞云,齐长善,赵百花,苏三娘,慕容英,农艳花,李玉茹,吴金定,柳香春,曾凤英,梅若兰,赵春蓉,薛百花,慕容昭容,范文萦;膝下共有四子,以小儿子怀玉最为出众。

通讯:“杨家将”后人的丹山碧水_新华网

杨国忠后代的族谱哪里有

杨姓出自姬姓即周文王后裔,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 其一,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於杨(今湖北、襄阳一带),号杨侯。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