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周恩来读书,过继周恩寿为子,周恩来:四伯周贻赓对我恩重如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供周恩来读书,过继周恩寿为子,周恩来:四伯周贻赓对我恩重如山,第1张

1

1933年,61岁的老人周贻赓因病在天津离世,人生百年如沧海一粟,当周贻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因为他既不是叱咤风云的大将军,也不是才华卓绝的大文豪,先后娶了三房妻子的周贻赓,在这世界上甚至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没有留下一个。

如此说来,当周贻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能是非常寂寥又冷清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周贻赓是没有留下什么让世人津津乐道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一生重情重义,无私付出,给亲人、尤其是他的几个侄子们留下了无限的温情。作为伯父的他,供周恩来完成学业,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又将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过继为自己的儿子,在周家兄弟贫困窘迫之时,他为他们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也给了他们慈父一般的关爱。

向来注重亲情的周恩来在谈到自己的父亲周贻能的时候说:“我对你爷爷是很同情的。他人很老实,一生的月工资没有超过30块钱,但他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坏事。”但是谈到四伯父周贻赓的时候却说:

对父亲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对伯父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恩。周恩来的爷爷周起魁当初是和二哥周亥祥一起买下了驸马巷的宅院,周贻赓在整个周家排行第四,因此周恩来称他为四伯父,有时候也称大爷。周贻赓离世时,周恩来正在江西指挥第四次反围剿战役,战事紧张,家人既没有办法跟他报丧,即使得到消息他也无法赶回去送敬爱的四伯父最后一程。

让人安慰的是,这个时候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陪在周贻赓的身边,作为孝子替他送终,虽然周恩寿才是周贻赓过继来的儿子,但周贻赓对周恩来也有着一段养育之恩,周恩寿觉得哥哥也应该有所表示。但是因为国民党的重金通缉,“周恩来”三个字一出现就会引起一场暴风雨,机警的周恩寿于是用了哥哥只有家人才知道的乳名给伯父发了一份讣告:

周恩寿字同宇,而周大鸾则是周恩来的乳名。这样既躲开了国民党的耳目,又替周恩来表达了一片孝心。“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这个名字背后还有一段来历,周恩来的母亲万冬儿在生孩子之前,梦到有一只神鸟鸾凤飞入了她的怀中,之后不久就生下了周恩来,因此周恩来的小名就叫大鸾,学名恩来,寓意是鸾凤来临。”

绍兴,古名会稽,又名余杭,自古以来就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在这里有一个世代居住的大家族,就是周家。周恩来祖籍绍兴,和鲁迅一样都是出自浙江绍兴城的周家。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去淮安当师爷管文案的时候,带着家人迁居到了江苏淮安。

祖父周起魁在世的时候,先后担任过知县、知州,那时候的周家还非常兴旺,周起魁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周贻赓、周贻能、周贻奎、周贻淦,在整个周家算起来分别排行四、七、八、十一。周起魁五十多岁就去世了,除了留下一所驸马巷的大宅院,并没有给子孙们留下什么其他有价值的财产,1898年周恩来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逐渐走向了衰败。

在周恩来幼年时,十一叔周贻淦得了不治之症,眼看就没有多少日子了,当时他才结婚一年,膝下并无一儿半女,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心疼弟弟,不想看到他无后而亡,为了给弟弟一点心理上的安慰,便和妻子万冬儿商量,将当时唯一的儿子、也是家中长子的周恩来过继给了弟弟周贻淦。周贻淦病逝后,周恩来就一直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22岁的陈氏精通诗文书画,时常在窗前教幼年的周恩来读书识字,这一幕也是周恩来多年以后都无限怀念的童年记忆。

从周贻能对待弟弟的态度便可以看出,虽然周家当时的家境非常贫寒,但是四个兄弟之间却是兄友弟恭,非常和睦的,作为哥哥的周贻能,可以大方地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没有后代的弟弟周贻淦,而作为大哥的周贻赓,同样也是对周贻能的孩子们视若己出。

1904年,6岁的周恩来跟着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搬到了清河县清江浦,在外祖父的家塾中读书,父亲周贻能老实本分,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6块钱,家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在贫病交加的生活中,周恩来的生母万冬儿和嗣母陈氏在一年之内先后离开了他。

为了生存周贻能又去了湖北找工作,父母都不在身边了,10岁的周恩来只好带着两个弟弟:9岁的周恩溥和4岁的周恩寿回到了江苏淮安早已破败的老家里,依靠八伯周贻奎和八妈艰难度日。周贻奎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已经没有劳动能力,家中没什么经济来源,但即使贫寒到如此地步,八伯、八妈依然咬紧牙关,接纳了失去依靠的三个孩子。周恩来一直记得八伯、八妈的好,离家之后也始终牵挂着家中的亲人。作为长子,10岁的他早早地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幸好四伯周贻赓经常寄钱回来,接济一家老小的生活。

周恩来12岁时,四伯周贻赓担任了奉天财政局的科员,经济条件有了好转,家中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周恩来都是写信与四伯商量,周贻赓与这个侄子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加之自己先后娶了王氏、赵氏、杨氏三房妻子,一直没有所出,因此对家中的几个侄子就更加关爱。

周贻赓写信让周恩来去东北读书,这成了周恩来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后来回忆说:

周贻赓非常欣赏周恩来这个侄子的才情,对周恩来学业的完成、品德的修养,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周恩来后来才说伯父对自己恩重如山,仔细了解周贻赓对周恩来所做的一切之后,就会觉得“恩重如山”这个词一点也没有言过其实。

2

1910年,周贻赓让周恩来插班进入了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丁班,在这里读了两年书,周恩来从小就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当老师问大家读书是为了什么时,有的同学说是为了帮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光明的前程,而少年周恩来却异常坚定地回答:

1913年,周贻赓的工作调到了天津,担任长芦盐运司科员,15岁的周恩来也跟着四伯一家搬到了天津,在三个月的英语补习后,顺利考入了全国闻名的南开私立学校,在学校里周恩来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也是同学会的会长,在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号召力,校长张伯苓经常留他在家吃饭,还说:

周贻赓当时在天津工作,以后就一直将家安在了天津,正是有了四伯这个坚实的后盾,少年周恩来才得以顺利完成了学业。从人之常情来看,周恩来并非是周贻赓的亲生儿子,在经济条件好转后,他不管家中落魄的弟弟和侄子们,也无可非议,而且周恩来已经过继给了十一叔周贻淦,周贻赓过继的孩子是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周恩寿才是他名义上的儿子,他也完全可以只负责供周恩寿读书。

周贻赓对周恩来的养育,完全是出自长辈对晚辈的真挚关怀,没有任何一点私心,“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这样充满亲情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周恩来,从小就重情重义,胸怀天下,事亲至孝的他,不管是去日本留学,还是远在欧洲,最牵挂的永远都是家中的亲人,常常因为思念家乡和亲人泪落枕席,长夜难眠。去日本留学时,周恩来尽力考上官费,在欧洲留学时也是半工半读,一直坚持勤工俭学,如此才能减轻四伯的负担。

不管在天南海北的哪个地方,家中亲人的艰难处境始终让周恩来担忧,而对四伯的恩情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有一天能够有能力报答:

1918年,远在日本的周恩来接到八伯周贻奎去世的消息,他知道八伯的病是从小就得的老病了,但也是因为一直没有钱去好好医治才早早去世的,简直是穷死了,想到四伯周贻赓现在一定急得不知如何了,自己又不能回去帮着分担一些,忧心如焚的周恩来一连三天晚上都睡不着。

周恩来的文采很好,他在作文中提到最多的人就是四伯周贻赓,1916年3月,周贻赓从天津去奉天西丰县财政部门就职,临行之际,为了避免四伯伤心,周恩来没有到车站相送。抵达沈阳后,周贻赓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报平安,收到信的周恩来,给伯父回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禀家长书》:

自从1910年周贻赓将周恩来接到东北家中,七年来周恩来就像亲生儿子一般承欢于周贻赓的膝下,一直由周贻赓抚养,在黑暗的乱世之中谋生谈何容易,但为了支撑起周家这个大家族,为了供侄子们读书,周贻赓在工作中一直委曲求全、勤勤恳恳。如今为了给子侄辈谋衣食,年近四十的周贻赓还要一个人离开在天津居住了多年的家,去到千里之外的辽宁工作,周恩来非常理解伯父为生活奔波的艰辛,但还在求学的自己却有心无力,不能为他分担哪怕万分之一,想到这里,除了对相伴多年的伯父的牵肠挂肚,周恩来的心中更多的是感到非常的愧疚不安。

通过周恩来的信,我们也更可以感受到周贻赓作为伯父的难能可贵,在1910年将周恩来接到身边读书以后,1918年他又将周恩来14岁的弟弟周恩寿接到天津读书,然而先后供两个侄子读书的周贻赓,也并非大富大贵之人,家中的弟弟周贻奎常年卧病在床,他还要时常寄钱回去接济,其实他的手头也并不宽裕,日子过得也是相当艰难,这么多年来,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出自一份家中长子的责任,还有对后辈发自内心的疼爱。

周恩来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从辽宁到天津,七年时间中一直跟在伯父身边,千里迢迢形影相随,他经常在文章中感慨说:“伯父无儿,视生犹子”:

在日本和欧洲时,周恩来一直通过书信和伯父交流,每次回国,都会去东北看望他。192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从东北到苏联参加会议时,被日本特务跟踪,当时他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念头就是去伯父那里暂避风头。周恩来用乳名和伯父取得了联系,对外说周贻赓是自己的舅父,在周贻赓的巧妙掩护下,周恩来和邓颖超才摆脱了敌人,顺利地出了国门。在生死关头,周恩来对伯父是完全地信任:

这段时间,也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和伯父周贻赓、伯母杨氏唯一相处的温馨时刻,在这短短的一天内,邓颖超给长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周贻赓对晚辈向来是以家教严格著称,周恩来的同学回忆说:

周贻赓对晚辈们的治家格言是:“孔子儿孙不知骂,曾子儿孙不知怒,周家儿孙不知求”。他要求周家的儿孙不求名、不求利,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助人为乐,周贻赓自己的一生也都是这么做的。少年周恩来深受伯父的影响,在学校从不乱花一文钱,自己存下来的钱,还拿出来去帮助生病的老校工治病。

邓颖超早就听说过周贻赓治家理念,她虽然是新女性,也是革命党人,但在长辈面前却很懂规矩,和周恩来在伯父周贻赓家待的一天时间里,邓颖超什么家务活都做,长辈在场时,她从来就未坐下过,一直都是站着。多年后邓颖超在提起这件往事的时候还幽默地说:

1933年秋天,61岁的周贻赓在天津的家中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却一直活在晚辈们的心中,他养育了多年的侄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那个在沈阳和同学们分别时约定“待中华腾飞之时再相见”的周恩来,最终如愿用自己的双手为人民创造了一片盛世江山。

供周恩来读书,过继周恩寿为子,周恩来:四伯周贻赓对我恩重如山

1 1933年,61岁的老人周贻赓因病在天津离世,人生百年如沧海一粟,当周贻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因为他既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