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对邓的字辈很了解吗?
湖南麻阳锦和字辈:“仁亚卧必单(一个字),子世如尚兴,学应成永玉(启),大开光明继,克绍鸿谟显,希忠善述长,修齐恒振志,懋德自流芳”。[1]
湖南麻阳拖冲字辈:“仁亚卧必单(一个字),子时成士大,万世兴隆启,宏开光明继,克绍鸿谟显,希忠善述长,修齐恒振志,懋德自流芳”。
湖南麻阳九曲邓氏字辈:“爱彦文俊辛,必永子如应,秀万天正上,朝廷大国昌,宗德显其光,记时臣明顺, 邦安庆文良”。
湖南麻阳三跃邓氏字辈:“仁祖子文启,单思兴景国,大有万世上,朝纲经纶继,家传功德昌,绍宗先维志,安泰支元良,修齐增延懋,盛代庆正长”。[3]
广东丰顺邓上增支派字辈:“文成汝芝上金榜永名扬诗礼佳常盛传来益书香”。
广东陆丰邓元文支派字辈:“维玉德文干元福来坊辉广永世昌”。
广东陆丰邓定龙支派字辈:“汉武绍兴日云台报德时贤能念乃祖奕世继初基”。
广东陆丰邓荣祥支派字辈:“荣华富贵万元兴宏二广德佳丰盛”。
广东陆丰县深塘支派字辈:“就春荣庆发浪云开新费士司久永清堂”。
广东饶平下善乡支派字辈:“道位仕禹伯绍俊昌家馨振起邦国栋梁联登科甲金玉满堂荣宗耀祖长发其祥”。
广东韶关南雄堂邓氏字辈:“继顺司功光行汝荣辉报”
湖北荆门一支,以现荆门掇刀区麻城镇邓冲村为主要聚居地,后散居麻城四周,遍及荆门城区四周,派序为:“大学志上,国永家长,有子贤良,克继祖德,万世荣昌。”家谱源流其他暂不详。
湖北恩施邓氏字辈:“朝千新维世学启贤开国惕力运顺家昌光宗耀祖一句传方”。
湖北安陆邓氏字辈:“有志朝廷承祖德忠权家国庆宗荣”。
湖北广水长岭镇一带邓氏字辈:“文智有本培心学 仕仪登能保兴天”。
湖北广水刘家湾邓氏字辈:“志士文之有华继”。
湖北广水关庙龙泉邓氏字辈:“可华□继先祖文章发国启厚仁道德传家”。
湖北广水邓家河邓氏字辈:“□□□中□□□正大光明远永后传家长甚公贤山其立志克程清洁保平安月经玉连兴诗书国仁义维友道德文章”。
湖北广水杨寨镇邓氏字辈:“作之必述继圣师贤常存忠义永受高传兴家开国玉润珠联诗书长诵学业同权庭生祥瑞士尚本然行仁积德待后遵先宽宏立美广大久廷修真由已锡福在天正道宜法善事能迁成章可贵古点昭宣”。
湖北广水吴店镇邓氏字辈:“信致道永大万日玫效习世德自光昌仪型远应邦本立从培厚中(卓)行(茂)定超常(废除)云程斯有耀善泽公绵长(废除)余芳照颢锡佐启兆佳祥(废除)林耀堂铭汉材熊境钜洪权熏均锡汝楣焕域铨浓”。
湖北广水关庙镇邓氏字辈:“有庭世少修正本兴帝国防作天文”。
湖北鹤峰邓氏字辈:“第一朝天子文武振乾坤山青万年秀国家永兴昌世代合星光”。
湖南宁乡邓氏字辈:“德庭均文子祥开殷泽傅振基先绪丕绍美功祖贤礼义承家日谋猷辅世年一支敦本厚嗣续庆云联茂林培实烈华国毓鸿章敦孝彝伦正联忠运会昌复恒成美果谦泰允安康道学宗周孔垂名受福长”。
湖南浏阳邓氏字辈:“世时支拾万亿倡民豪杰光裕志胜荣伏文英忠正兴盛朝廷傅印显祖受铭封恢宗贻锡晋德化宣家乘儒林启后程经纶新美秀隆运乐升平”。
湖南长沙邓氏字辈:
法官桥各区支派:“世法桂文景绍嗣时伯玉系志金林芳士增自大永昌英贤”;
马龙汉各区支派:“元宗文思应启土司之大有乐年逢自世博公二十三世至逢派”;
合族公定字派:“桃源文公裔下派语自公起至家声丕振毓秀锤祥克全孝友德泽弥长”。
河南镇平邓氏字辈:“受彦先观凤盛贤仁敦福永远维新”。
河南南阳邓氏字辈:“天喜传元丰秀齐怀足泽”。
河南邓州邓氏字辈:“光明照林湍然后定德安”。
广西大埔邓氏字辈:“行九永玉友耀儒业大振家声易经教训万里鹏程世代荣昌”。
广西藤县天平字辈:……裕生汉诗……
江西南昌邓氏字辈:“明锡道笔亨一朝文运振万世德诒宏
浙江开化邓氏字辈:“鸿声丕振泰连增昌学从孔孟步立端方诗书礼乐布海贤良荣延万代大德耿光”。
四川筠连邓氏字辈:“九桂存继会之文玉贤绍久世天光为国朝宗学正良廷凤家兴荣友瑞洪开秀仕元呈祥”。
云南镇雄邓氏字辈:“隆玉水旺师光彩振书声成龙英雄士飞奉明朝廷”。
福建沙县湖源乡邓氏字辈(部分):际尔时方盛宁馨
福建闽侯邓氏字辈:“大兴正春永言孝思维则伯叔云台世誉子孙长久宇宙立诚为善自能赐福圣贤至训修身乃可齐家显达博学展奕先志宏略明哲崇礼启励祖勋功业诚信贤能祥泽世代昌荣道德智慧昭耀日月光辉”。
邓氏两季堂一支字辈:
本原派:“德秉均英用子惟思允绍宗承继嘉千万光增福泽先志克成希彰达道丕振芳声多因济美久以昭明其祥长发家世昌荣”;
沅邑支派:“德秉均英文人时遴尚祖林嗣之系元享本中生正先志克成希彰达道丕振芳声多因济美久以昭明其祥长发家世昌荣”;
聊谱支派:“动静分翕癖类族始于寅亚当标异说盘古属遗言溯厥轩尧初干劲支柯萦舜日咨尔契厖命膺眷求荫袭封叔曼逮祁刚造端聘鲁见交邻强种潢胄频懿哉我司徒指挥拯陆沉加秩享疆邑垣次冠五辰执艺淳且备来晜普遵循缨簪缵旧服介祜万斯年”。
邓氏一支字辈:“成朝岳凯正应洪开文世少启修得福来光宗耀祖万代云怀”。
邓氏湖南新田茂家山田字辈:秀子文朝启道登,初仁义礼显高明,红开万世兴荣贵,华国七邦绍大廷。
《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 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邓姓家谱153种,全部是清代以来所修家谱。
从编排体例上看,尽管在门目设置和内容详略上不尽一致,但就整体而言,其基本格式是一致的。即一般说来大都有谱名、谱序、凡例、谱论、恩荣录、图像、源流考、五服图、世系表、仕宦记、家传、祠堂、坟茔、族产、族规、昭穆、后跋等内容。
在谱序中一般要叙述修撰缘起,本谱的修撰历史与内容大要及修订年月等,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来能敬祖向善。
有时为了增光族望,还请当代名人写序,如王羲之为《南阳邓氏族谱》撰写的《源流序》就有这种性质。
最早的邓氏家谱
邓姓家族编修谱牒活动由来已久,汉代便有专门记载东汉时期大官僚邓禹家族历代宠贵的历史的《邓氏官谱》,算是已知最早的邓姓家谱。
晋代《南阳邓氏族谱》
晋代的大学者王羲之于宁康二年(374年),曾经为当时编纂完成的《南阳邓氏族谱》亲撰了一篇《源流序》,那部古老的族谱,现在虽然无法找到,但王羲之的《源流序》,却留传至今。现附录于下:
周官小史定系世办昭穆之制,上而君公卿,下及士大夫不相越,至我国家朝代热虞以来,始有谱牒之作。闻当考魏书所载,谱系编有四海大姓纪,郡姓,县姓等纪,大都以门第相尚,故谈书九品官人之法,多出于世族大家,而世族之所通显者,则莫如南阳为最著。
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季父曼公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于南阳为郡,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邓郡。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晁、徽、庆、桓、昆、忠、春、晖和、日浩、煦和、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公字吾离,经一十九代。周桓王时,离侯惧楚,与蔡、郑二国交会,是以尊周室而朝服于周。再传尚、粹、明渊,计二十二代,周襄王时邓被楚灭,失守茅土。……厥后四十七世祖禹公,东汉功臣,永平三年加封云台首将军,夫人严、谢、任氏,共生十三子:训、谦、让、说、读、诒、议、诗、论、谋、识、谟、诰。公孙父子显官朝臣,家声赫奕……遐公,字安远,东晋陵和元年任竟陵太守,始离新野,从于湖湘地家焉。汉晋之间历代功臣,屡朝将相,炳炳鳞鳞益见乎世勋矣。
余与遐公嗣君镇国将军姜公同力王事,路出湖湘。其家编修谱牒,将军与其族人具册请为之序,因披其世族源流,详沉其前后绘图,洵足为采本清泉有条不紊,朗然编绪一脉贯通盛元相仍庆流未艾诚哉。家之有谱,犹夫国之有史也,余虽不敏,不得不为之文辞,因略数言于其简端,用锓诸梓。俾邓氏云被以垂永久纪云。
晋宁康二年甲戌岁菊月旦,右将军会稽内事史兼理节机务事通家同宣弟王羲之顿首拜撰。
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书记载邓氏是“系承曼氏,望出南阳”。这与最初的邓国位置是相吻合的。从上古少昊金天氏以下,邓氏始终繁荣滋长在现在的河南境内,在后来的繁衍之中,邓姓一直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邓姓之人,无论分处天南地北,皆以“南阳”的堂名传家,这正表明了宗于河南世系的意思。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 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从邓氏族谱得知,邓氏南迁,移居闽粤,始于宋朝景定年间,由“南阳”逐渐迁移,播迁至南方各地,尤其是今福建广东、贵州、浙江等地,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不仅时间较早,而且繁衍旺盛,很快成了当地盛姓。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邓姓源于邓国 1.受姓始祖:曼季 《姓氏急救篇注》说:“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 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 (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夏朝初年,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 黄帝的子孙本来姓姬。邓姓虽然也属黄帝子孙,但由于该姓源于帝喾的儿子契的系统,所以人们认为邓姓源于子姓。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曹圉(音语,Yu),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娶妻名扶都,扶都见白气贯月,感而生天乙,是为成汤。成汤为圣王,创立了商朝。 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分封到了邓地,建立邓国。《路史·后纪九》记载:“初,武丁封叔父于河北蔓,曰蔓侯,有曼氏、蔓氏等,优、邓其出也。”《世本》说:高宗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 成汤传19世至小乙,小乙之子武丁,是个开拓性的君主,将商朝的版图大大扩展。 武丁占领当今河南省的地区,在汉水、淮河之间分封了很多小侯国。武丁封其叔曼季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称其地为邓。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国名为邓国。因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邓国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秦以后叫邓县,属南阳郡,隋改郡为州,邓县所在的地方叫邓州。) 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吾离来朝。”邓侯到鲁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通过访鲁,提高了邓在东周列国中的政治地位。 周桓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夏阝)(you)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夏阝)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夏阝)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打败邓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 15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攻打邓国。邓国最后终于被楚国灭掉。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如邓扈乐在周宫廷内任卿士,邓廖为良将于楚,邓季为贤大夫于吴。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总之,邓姓早期主要还是以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迁入的地方是今山东高密县一带。与此同时,已有邓姓南迁入今四川、广东等地。至晋代,邓姓的子孙在北方已落籍于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在南方已迁居到今江苏、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宋时,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地。明末,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氏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今天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书记载邓氏是“系承曼氏,望出南阳”。这与最初的邓国位置是相吻合的。从上古少昊金天氏以下,邓氏始终繁荣滋长在现在的河南境内,在后来的繁衍之中,邓姓一直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邓姓之人,无论分处天南地北,皆以“南阳”的堂名传家,这正表明了宗于河南世系的意思。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曼氏邓姓是华夏邓姓中的一支,是殷商子姓分支曼氏中的一支后裔,确切地说是周封侯曼氏吾离的后裔。本宗是曼氏邓姓中的一支,族谱中有明确记载不属于东汉邓禹公后裔。本堂《邓氏族谱》(以下简称堂谱)中所记载的自曼季公至邓禹公间一千二百余年的曼氏邓姓史点滴,是我宗十数次编谱先祖们的辛勤汗水所凝聚。本文将堂谱中有关曼氏邓姓的人源、地源和姓源的记载逐一列出,并尽力做到与史籍中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其意在与曼氏邓姓宗亲共同探讨,力求寻得一个较为接近邓史事实的结论。析文是笔者个人对族谱记载的理解,自以为合情合理的推断亦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或进一步论证。
一、曼季与殷商侯国
堂谱记载:“曼氏,季。公系商汤王二十二世孙殷商武丁王之叔小辛王之弟”,“后尊称曼季为受姓鼻祖”。
析:古人王者有姓,贵族有氏,而庶民奴隶则无姓氏。曼季为殷商贵族,因不能为王故赐受曼氏。从史籍《世本》和《路史》中关于武丁王封叔父的记载来看,曼季的季字作叔字解,曼季即曼叔,无有名和姓。
据此可推定为:曼氏邓姓最早的先祖是殷商武丁王的一个曼氏叔父。曼季作为人物名字在史籍中暂未见到,只出现在邓氏族谱中,是编谱先祖为尊重鼻祖,故以季代名,称曼季公。受姓鼻祖赐受曼氏后,其祖姓子姓即成为了 历史 ,不可再作为姓,否则应视为藐视王(皇)威。
所以笔者以为,但凡称曼公为“子曼”,称曼姓邓国为“子姓邓国”,称曼氏邓姓为“子姓邓氏”,都应该是不恰当的。曼季是殷商子姓后裔,这是史籍记载和邓氏族谱所确定的,所谓“曼氏邓姓是上古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后裔”的说法是错误的。“后尊称曼季为受姓鼻祖”,此应是曼氏邓姓后人在第一次制谱时定地位。
从氏往上溯,曼季是殷商子姓分支曼氏一支的得姓始祖,从姓往上溯,曼季是曼氏其中一支曼氏邓姓的受姓鼻祖。“后尊”即是曼氏邓姓后人尊(奉)的。曼季公是曼氏邓姓最早、最前面的一位祖先,后人尊其为“受姓鼻祖”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堂谱记载:“武丁王中兴时,封曼季为殷(室)辅考证监史邓侯于河北召陵之邓城也”。
析:曼季的官职看似有托孤之意,疑是小乙王所封。这一官职应是《史记·殷本纪》中所记载的“冢宰”一职,类似于辅佐周成王时的周公旦和清朝时的“首辅大臣”的职能。武丁王在位五十九年,估计登王位时年龄不大。“三年不说”后有了傅说等贤人,武丁王亲政,封曼叔为侯爵位,封地在河北召陵邓城,以封地名前置称“邓侯”。
曼季封地的三个地名中,只有召陵这一地名史上有记载,且至今仍是,现为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河北”是指什么地方,是黄河以北还是现在河北省或汉水以北仍需考证。堂谱中有“河北召陵”之说,春秋战国时先祖墓葬地又在“河北古城”、“河北颖川向阙”和“汝南城北”,据此笔者以为史籍中记载的“武丁王封叔父于河北”与堂谱中记载的“河北”是同一个地方,即河南省汝南至召陵又至颖川一带,属淮河以北。
堂谱记载:“吾离袭侯国于邓州”而曼季公的封地又在“河北召陵”,为此,曼氏邓族的先祖们也纳闷过,并解释说此“河北”就是河南,只是新王易制叫法不同而已,再者,“旧谱源流考”,也就是说传承下来的源流考就是这么记载的。笔者认为,河南邓州与“河北召陵”是非常明显的两个地方,之所以产生困惑是因为古时没有精细地图和交通、通讯不便所致。
春秋时邓襄寨属于古蔡国,如果邓襄寨是堂谱中所指的古邓城,那么周王为何将蔡国境内的邓襄封与邓侯,而蔡国又为何允许周王从中剜出一块给邓侯?唯一的解释是:邓襄本是曼氏先祖封地,周武王灭殷商后,并未收取殷商贵族的土地,邓襄作为曼氏后人祭祀先祖的地方,便一直保留到春秋初,曼氏后人袭封侯国于邓州后,周王又将这块曼氏先人的土地封给了邓侯吾离。
史书中提到的殷商侯国邓国,堂谱中未见记载,曼公是殷商子姓王族,是否可以立国?周武王伐纣前,其部族称周族,周人,史籍中未见有称周国的。所以,笔者认为在殷商时封了一块地算不算国还有待考证,若真有殷商侯国邓国,那么它的所在地应该在河南郾城县东南的邓地,南与召陵相接。殷商时,此地应为曼氏家族居所地,武丁王“初封”曼叔于“邓城”后,后又将此邓地封给了曼叔。所以,此地既可称为邓地,又可以称曼地,这既符合史籍记载,又符合邓族家谱中的“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的记载。
“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共繁衍了不少于八代,其中六代世袭邓侯。公元前1046年,曼氏殷商邓国因宗主国殷商的灭亡而灭亡,存世约两百年。
二、周邓国和周诸侯国邓国
堂谱记载:“昆,仕殷纣王,封特专外军政后归周封侯”。俊,字元诚,周诸侯,配田大夫人田祚侯之女,长子吾离”。
析:堂谱记载曼氏昆是曼季第六代孙,是曼氏九公的孙子。“特专外军政”一职,应是纣王退守殷都朝歌时所封。周武王攻破朝歌后,纣王自焚,曼氏昆见大势已去,率部族归降周王,周武王为显仁德,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朝歌,而将曼氏昆封到了河南邓地,并将殷商侯国之邓地封给了兄弟叔度,是为蔡国。曼氏昆是周诸侯国邓国的第一位国君。受封后,曼氏族人(邓人)从郾城东南的曼氏发源地迁徙到了河南邓州一带,建立了邓国,这与马世之先生(1937年生,河南省温县人,考古学家),“西周初,邓人南迁至南阳盆地”的推断相吻合。
曼氏俊(约公元前790-730在世)是堂谱中有记载的第二位周侯,是邓侯吾离之父。
在堂谱中,自曼氏昆至曼氏俊其间约二百五十余年未见有封侯、世袭侯和国君之类的记载。《世表》和《世本》及史籍中也未见有相关记载。笔者认为,史籍与堂谱对这段 历史 均无记载并非巧合,而是共同证明了一个事实: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内,周邓国既无侯也无国君,邓国的实际国君是周天子,而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西周初的“三监之乱”。
周武王灭殷商后,并没有消灭殷商的所有势力,为监督、遏制这些势力,除将在郾城东南至召陵邓地上的曼氏(邓人)迁至南阳盆地外,还将其兄弟分封在卫、鄘和邶地,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这一行为引起了其它兄弟的不满,主要是叔鲜和叔度,于是他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一同造反,史称“三监之乱”。
周武王兄弟的目的是夺取王位,而武庚的目的是恢复殷商,武庚想复国,必然要联络殷商的旧势力,在南阳邓州一带的殷商子姓后裔曼氏自然脱不了干系。周公旦用三年多的时间镇压了叛乱,杀武庚、叔鲜、囚叔度。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曼氏昆的邓国难免遭殃,周公旦虽未将曼人逐出邓地,但爵位与国恐怕是没有了。因为此事,不但引起了周王朝对这些殷商“顽民”的警觉,而且还将邓地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若此推断能成立,可解周邓国二百五十余年杳无声息之迷。西周末春秋初,曼氏后人曼氏俊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对周王朝的耿耿忠心,赢得了刚东迁洛阳又急需壮大自己势力的周平王的青睐,于是封曼氏俊为侯爵位,并许以侯门之女田氏为妻。作为新任国君的曼氏俊,当务之急是重组军队和修筑城防,襄阳团山邓城应是曼氏俊在位时修筑的,这与对团山邓城修筑时间的考证大体相同。
湖北襄阳团山邓城是周诸侯国邓国的一座边城,是曼氏先人们所创造的千古不朽的伟大工程,其遗址于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是曼氏邓姓后人寻根谒祖值得一去的地方。
堂谱记载:“吾离,初称曼氏迨,元城公长子,世袭邓侯”。“子春,吾离长子,周诸侯,谥祁侯,国并于楚事见鲁庄公十六年传,生殁阙葬双湖观形”。
析:吾离父子是春秋战国时见之于史仅有的两位邓国国君和曼氏邓姓的先祖。祁侯是世袭邓侯,史籍中称祁侯是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所有邓侯。对于这位亡国之君,曼氏邓姓编谱的先祖也不愿多写,甚至连如何亡国的都让后人自己去查找,可见曼邓姓后人对亡国一事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偏见。祁侯是死后谥封的,是贬义上的侯,即无封地之侯、空侯。邓禹公谥元侯则是裹义上的侯,有天下第一侯之意。
堂谱记载:“传至吾离来朝于鲁由周桓王在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袭封邓侯都于河南南阳处邓州新野之间也”。
析:曼氏邓姓的先祖吾离,不是秦朝时配张仪之姝的吾离,而是史籍中记载的公元前705年到鲁国访问的邓侯吾离。“吾离袭侯国于邓州”, 可以说明吾离袭侯国时,邓国所在地在河南南阳邓州一带。从地理上看,“都于邓州新野之间”,与马世之先生所推断的完全一致,即:“都城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
林扒镇是邓州四大古镇之一, 历史 上肯定辉煌过,明朝以前此地叫邓林,春秋时叫什么无可考。
邓国在邓州,已有诸多名人、专家和学者都论证过,一致认为邓国的所在地在邓州。但邓国的国都在哪里,至今仍存在一些争执。有人说是河南邓州,有人说是湖北襄阳,有人说是西周时在邓州而春秋时在襄阳邓城。很显然,认为在襄阳的依据是有团山邓城遗址。笔者以为,古邓国的疆域西南以汉水为界,北邻古申国(今南阳市东南,邓州市以北),东临唐国和蓼国(新野),总面积应该有数千平方公里。有人说超过一万平方公里。
春秋初,此区域除邓国外,应该没有其它国家占有过,直至公元前678年邓灭归楚。吾离袭侯国于邓州时,其都城肯定在邓州,也就是说自西周初至春秋初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周邓国的治所或国都一直在邓州,邓国的中心也在邓州。吾离袭封侯国后,将其女许配给楚武王,当时楚称霸中原野心未露,存在吾离迁都的可能性,但不能仅凭邓城遗址就断定这里是邓国所在地和邓国的中心,将邓国的版图缩至邓州以南。据史籍记载,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过邓”时,邓国的北疆仍是以申国为邻。因此,笔者认为邓城是邓国中心的说法是有意将邓州和那块邓地排除在邓国之外,这与我邓氏族谱记载是相违的,也不符合 历史 事实。
三、亡国后的吾离子孙
堂谱记载:“四代,敏,生殁阙,葬汝南城北向阙”,“十二代,严嘉,生殁阙葬河北颕川山向阙”。
析:本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七位先祖,只有第十七代祖进平公的记载清楚完整,大多无生殁葬向,但有五位先祖葬“河北”汝南至颕川一带。其中,第四代祖敏公,是邓侯吾离的曾孙,是邓国出生的最后一代,是曼氏邓姓得姓先祖中的一个。敏公应该见证了故国的消亡过程,他生在邓州一带的邓国,但死后却葬在“汝南城北”。据此,笔者认为可以证明一个事实:吾离公子孙在国并于楚后,不甘心受制于楚人而选择了迁徙,终点是古蔡国。或者说,至少是吾离公长子祁侯一房的后人迁徙到了古蔡国。
迁徙的终点必须是古蔡国。这是因为古蔡国召陵至颕川一带是曼氏的发源地,在古蔡国中还有一块先祖的封地——邓襄寨。除此之外,他们别无去处。
根据春秋时期先祖墓葬地的记载,还可以推断出下列事实:1、古蔡国的所在地就是史籍和族谱中所记载的“河北地”。2、古蔡国是曼氏邓姓先祖决定改曼姓以故国国名邓为姓的地方。3、古蔡国是第一个冠以邓姓的曼氏后人的出生地。
吾离子孙在蔡地辗转生息了四百余年,共繁衍了十三代人(五至十七代),十三代人中,有郑国大夫惠襄,卫国大夫邓郏,宋国大夫邓子丹,齐国大夫邓威安。至十七代祖前秦左相邓佑(进平公)协助秦始皇扫平六国,将楚人逐出中原“解放”了曼氏故国后,大部分曼氏邓姓人才陆续迁回南阳盆地。迁回的曼氏邓姓人主要聚居在河南新野、邓州和南阳府附近,因该三地都有先祖的墓葬地记载。
四、曼氏邓姓的得姓先祖与第一代祖
堂谱记载:“我族得姓来自国名”,“我吾离后裔缅怀先祖,眷恋故国,乃改曼氏为邓姓,史书上国并于楚以国为姓《左传》,此即我邓姓由来”。
析:此是关于曼氏邓姓姓源的记载,与史籍中的记载相符,并可以从中推出曼氏邓姓的得姓先祖和第一代祖。据此记载,可以证明以“武丁王封叔父曼公于邓”和“武丁王赐曼季邓姓”作为邓姓之源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错在以上说法都否认了曼氏邓姓众所周知的、以周诸侯国国名邓为姓的姓源。
公元前678年以前,曼氏邓姓的先祖均为曼氏或曼姓(含前678年出生的先祖),改曼氏为邓姓是在公元前678, 年以后的事,这一点是曼氏邓姓人都清楚的。那么,是谁改曼氏为邓姓,换句话说谁是曼氏邓姓的得姓祖呢?笔者认为,改曼氏为邓姓的人在史籍和族谱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并非什么千古之谜。“吾离传嗣祁侯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吾离国灭于楚,后人因氏之”,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改曼氏为邓姓的是吾离的子孙和后人。人们普遍认为,以邓为姓自吾离第五代起,史上第一位邓姓人鲁国邓扈乐,推算起来应是吾离第五代子孙。据此可推定,改曼氏为邓姓的是吾离的第二至第四代人,这三代人均是曼姓(春秋时开始姓氏不分,故史籍中称“邓国,曼姓”),均是曼氏邓姓的得姓之祖,他们是一个群体,, 是他们共同商定改曼氏为邓姓的。
堂谱记载:“祖吾离,周诸侯,元城公长子,母田大夫人祚侯之女,春秋桓公七年,邓侯吾离来朝是也。公袭封侯国于邓今河南南阳府之邓州,其初称曼氏迨,公传嗣祁侯国灭于楚,始以国为姓,此邓氏之所由起也,故因流溯源俾后嗣得有所考云。生殁阙寿六十有三,葬河南南阳向阙,墓前石狮石马犹存”。“吾离公位下十七代祖邓佑(进平公)致仕归里,长居邓地,创修《邓氏族谱》,尊吾离公为邓姓始祖”,“尊吾离公为一代始祖”。析:此段将吾离其人,邓国所在地、邓姓来由和邓姓始祖、第一代祖记载得非常清楚,并说明了如此记载的目的是为了后人探本溯源有所考。吾离第十七代孙进平公为前秦左相,谱序中称他“首创邓氏谱牒”。
吾离公的生平资料见之于史的有:将两位女儿邓曼(邓国曼姓女,讳名)分别嫁与郑庄公和楚武王;鲁桓公十七年访鲁;邓巴楚之战等,另邓襄寨有“邓侯休闲之所”的传说。中巴楚之战发生在公元前703年,是吾离公在位时亲自指挥的一场以弱抗强的战斗。此战时公虽年逾花甲,毫无惧楚之意,三进三退,虽败犹荣,这给了某些编造“邓侯惧楚”的人一记耳光。公逝于公元前702年至689年间。
邓侯吾离本曼氏,春秋时姓氏不分后有史籍称曼姓。公并非邓姓第一人,何以被奉为曼氏邓姓始祖和邓姓第一代祖,道理很简单即:曼氏邓姓的得姓祖是一个群体,是吾离2-4代子孙全体,他们中任何一人都不可能称为邓姓始祖,但他们的共同先祖是吾离公。所以,吾离公为曼氏邓姓始祖和第一代祖是后人尊的,并在曼氏邓姓第一次制谱时载入谱册,传承至今。
五、曼氏邓姓的发源地
堂谱记载:“我族得姓来自国名,邓国地处河南南阳,我族以南阳为郡名”。
析:曼氏邓姓的姓源是以国为姓,这个国是指周诸侯国邓国,而邓国所处地在西汉时属南阳郡管辖,故先祖们说以南阳为郡名。姓氏书中的“望出南阳”和我族称为南阳邓氏均据于此,因此可以说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在河南南阳。说是南阳,但“中国万姓出南阳”,曼氏邓姓只是其中之一,它必须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地区。中国 历史 上但凡以国为姓的,大都以该国所在地为姓氏发源地,曼氏邓姓也不例外,所以邓小平宗亲也认为邓姓“始于邓国”。始于邓国是因为我族得姓来自邓国,所以这个姓的根理应在邓国。周诸侯国邓国才是先祖们认定的曼氏邓姓的发源地,邓国所属区域内的任何一地,过分强调本地是邓姓发源地的言论都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我族先祖之意。
邓州。邓州是古邓地的中心,是周诸侯国邓国的所在地和中心,应该是曼氏邓姓发源地的代表地。堂谱中有“自周至秦,我族蕃盛于邓州和新野”以及先祖葬“邓州山”的记载。笔者以为,邓州有多少土著邓姓人,古时此地是穰还是县,发掘出了多少文物古件,邓侯吾离是否葬在那座山上等,有待于邓姓人和考古学家,地理学家等不断地考证,不断地加以证实。而一个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为一个姓氏的先祖塑像并建立陵园,这在国内尚属少见,凭心而论,曼氏邓姓人理应心存感激才是。曼氏邓族人到邓州寻根谒祖也无可非议。
新野。新野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期间曼氏邓姓的聚居地,“天下邓氏尽出新野”话说得不算太过分。家谱记载有十四代先祖知可公葬“新野红蓼港”(约公元前330年在世,比邓况早两百多年到新野)。曼氏邓姓中兴之祖邓禹公出生在新野,与本宗先祖同住一地。
邓城。湖北襄阳樊城区曾是古邓国属地,邓国在此建有城防,至今留有邓城遗址。此地还发掘出大量有邓字铭文的铜器和几座被考证为是邓国贵族的墓葬,这些 历史 存留物对于研究古邓地、邓国和邓人有着极大的价值。但是,若没有史、谱、志的记载作为佐证,就轻意认定此地是武丁王中兴时的“曼地”和“邓地”,是周邓国所在地和中心,是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则难以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先祖们认定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在周诸侯国邓国,其地属南阳郡,其中心在今河南邓州一带。
两千六百余年来,我曼氏邓姓子孙遍布环宇,良臣骁将代不乏人,遗风盛誉永垂千古。自春秋至秦,邓姓名人在史籍和堂谱中均有记载。西汉时,又有大将军邓邦惠、廷尉邓蔚、岳州牧邓文升、鄂州刺史邓子周、北平太守邓长钜等,连接西华侯邓晨先祖四代为官,我曼氏邓族在南阳地区无姓氏能与之比肩。东汉初,西华侯邓晨公和“中兴之祖”邓禹公将我曼氏邓族带至了氏族之林的最高处。(作者 湘东二叔)
请问你对邓的字辈很了解吗?
本文2023-10-20 19:19: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