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的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娄的姓氏是怎么由来的?,第1张

  构成当代娄姓的主要有两大支:姒姓和曹姓。

  第一支出自姒姓。西周初,周武王封夏少康裔孙东楼公于杞(故地在今河南杞县),至杞简公时为楚惠王所灭,改食邑于娄(故地在今山东诸城西南),子孙以娄为氏。姒姓娄氏的历史大约有2400年。

  第二支出自曹姓。周武王灭商,封陆终裔孙曹挟于邾,也称邾娄国,即邹国(故地在今山东邹县东南之邾城)。战国中期,楚宣王灭邾,国灭之后有邾娄氏、娄氏。曹姓娄氏的历史约2300年。

  娄姓也有一部分是出自外族改姓,外来血缘是组成今天汉族娄姓的重要部分。湘黔地区的娄姓基本上是出于东汉叟族和汉族的混合人群。河南的娄姓多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匹娄氏、尹娄氏、乙那娄氏的改姓。唐朝时,吐谷浑中也出现了娄姓。清朝初期,满洲八旗姓裕瑚噜氏中也有改娄姓。所以,娄姓是一支多源头和多民族的混合人群。

  当代汉族娄姓人口大约有35万,为全国第229位姓氏。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贵州、山东、河南、河北4个省,约占全国娄姓总人口的56%。贵州为娄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娄姓总人口的23%。浙江、黑龙江、辽宁等省也有娄姓人口分布。

  娄氏名人:唾面自干娄师德

  在娄氏家族中,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唐朝的娄师德。娄姓的郡望为谯郡。娄姓以“自干”为其堂号。这一堂号就从娄师德“唾面自干”而来。

  娄师德官居监察御史,后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出将入相30多年。他的忍让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

  娄师德的弟弟授任代州刺史,即将赴任时,娄师德问他弟弟:“荣耀太过盛,将导致别人的妒忌。你用什么样的法子避免这些祸患呢?”弟弟说:“从此以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一点不生气,自己擦掉就算了!”

  娄师德听了,很忧愁地说:“人家之所以把口水吐在你脸上,就是对你生气的缘故。你如果把他的口水擦干,就是违反他的意思。这可能会加重他们的怨恨。况且口水不去擦,它也会自己干的。有人唾口水在你脸上,你应当笑着接受才好!”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

  来源:平顶山市石龙区委统战部

娄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少年时代有志于圣学,到处求师,但发现许多所谓学问家 却忙着教授举子之学,即应付科举考试的学问,而非“心身之学”,这让娄谅非常失望。后来他听说吴与弼(字傅,号康斋)在抚州崇仁乡居,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便从上饶赶往崇仁,投在康斋的门下。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以敬义夹持,诚明两进为主,认为人应当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莹净。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其学术流传较广,弟子众多,形成“崇仁学派”。娄谅初到崇仁,康斋一见他的气象而喜之曰:“学者须带性气。老夫聪明性紧,贤友也聪明性紧。”足见吴与弼对娄谅的好感。娄谅本是一个豪迈之士,非常不屑于世务,这从他见吴与弼以前的举止就可看得出来。

此次初到崇仁,虽然得到康斋的夸奖,但对于学问之道依然不知从何做起。康斋早就看出他的心思,认为娄谅的不屑世务当然是好,但为学之道却不能不亲治细务,躬行践履。格物致知,是程朱向来重视的问学之途,想必娄谅对于“世务”与“细务”原是没有多少区分的。于是,康斋有一天与门人共耕,召娄谅前去观看,边挥锄边对娄谅说:“学者须亲细务”。娄谅果如乃师所言是个“聪明性紧”的人,当即便悟,由此折节。今后在吴与弼的馆舍里,凡扫除之事,必亲自去做,从不使唤童仆。吴与弼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为孺子可教也。后来,娄谅果然成为康斋的入室弟子,凡康斋不于语门人者,却毫无保留全部教给了娄谅。

在崇仁呆了几年,娄谅因病回到上饶的家中。康斋经常去江、浙两地,要途经上饶,需在上饶歇脚逗留,故而娄谅与其师会面亲炙教诲的机会也常而有之。这期间,康斋多有诗文见赠且亲为《娄氏家谱》作序。1453年,31岁的娄谅经过乡试,中了举人。根据娄谅同学胡居仁的记载,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们共同的老师康斋又一次路过上饶,曾登上娄谅的读书处“芸阁”,并欣然题写了阁名。乡举之后,娄谅自认为学尚不足,故不急于仕,继续修学于上饶的家中,中间还不停地往来于崇仁的师门,这样又过了10余年。

后来在父兄的强烈要求下,他终于在1463年决定去南京参加进士考试。可是到了浙江衢州正要登船赴临安时,忽遇逆风。船是开不动了,他也就飘然西归,又回到了上饶。家里人对之非常惊讶和生气。娄谅却安慰道:“我这次应试,非但不能考中,反会遭遇奇祸,为防万一,我便中途踅了回来。”正当家里人将信将疑之际,果然从南京传来消息,这次春闱因考场失火,考生被烧死者不可胜数。通过这个事件,大家都佩服他的神见,而娄谅自己却认为这是他钻研理学,静久而明的结果。

第二年,即明英宗天顺甲申年(公元1464年,)娄谅43岁再去应试,终登乙榜。随即朝廷派他任成都府学训导,他准备携妻儿赴任。行前他想带一部《朱子语录》上路,但当时市面上所有书肆都没有刻本可购。他便想起崇仁恩师康斋的族中原有古刻一部,因此急忙派遣家人携白金一斤前往购求,但对方并不愿出售。他便设法将书借到上饶,请书法好的人抄了一部,在去四川的舟中一路翻阅,并感叹说:“吾道尽在此矣!”后来他在成都的任上只呆了2个月,即谢病南归,并因此而号“病夫”。但“病夫”这个名号,并不被人们常常提起,这也许是出自他一时的自嘲之故。 回到上饶的家中以后,娄谅依然足不出户,和弟弟娄谦(号莲塘)整日以读书讲学为事。大概这时候开始,“芸阁”逐渐成为他们教授学生的重要场所,由此娄谅的知名度在上饶也越来越高,上饶的前后郡守也都知道他的贤声,对他很是尊敬,并经常偕带幕僚来看望他。而娄谅对郡守们却不登门回谒,只是当郡守们初至上饶上任或解任离开上饶时,出于礼貌,他才会亲往一拜,如此而已。平日里他与官府也没有过多的交往。

娄谅的学术,主敬穷理,即以“收心、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这一点是直接继承了朱熹的。他每天早早就起床,一定是深衣幅巾的装束,先拜家祠,然后出御厅事,接受家人及诸生的揖拜,内外肃然,凛若朝廷。即使达官贵人造访,他们也必须整饬襟裾入内,一点也不能够马虎。应接之暇,娄谅即翻阅群书,碰到至言格论,契合于心者,便吟讽不已,定要全部用朱 笔圈点,这样读书常常至深夜,然后才入内寝,不尝有顷刻的懈怠。他曾说过孔子佩象环是取中虚之义,因此他也置一象环佩带着,日不去身,表示中虚无我。他在芸阁讲学的时候,常常是议论慷慨,善发人智,听者忘倦。还有一些有志于道者,常常登门拜访,请教各种问题,至于终日不忍离去,这时候,他的芸阁一定是很热闹的。 上饶城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的“理学旧第”娄谅虽退老于上饶家中,然爱君忧国却很诚切。每读邸报,见朝廷行一善政,用一善人,则喜形于色;若事有不公,且影响到朝廷的政治清明,则忧动于颜,决不啻于身立其朝,目击其弊。明宪宗驾崩时,娄谅闻之而恸,朝夕哭临,垂涕不已。对于地方政治,他也非常关心,遇到郡邑政令有不便于百姓的时候,他一定要向官府提出意见并极力制止;若遇到旱潦蝗虫等自然灾害,娄谅则忧叹不已,并常常替民向苍天祈祷。如果发现乡邻迎神、搬戏、划船及建斋醮之类,他一定要站出来痛加禁止,即使得罪士大夫也在所不顾,以正风俗为己任。他的学生夏尚朴说他气象岩岩,大家都以为是当地灵山降神所致。

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娄谅68岁,王阳明18岁,这年的冬天,王阳明因送新婚的夫人诸氏从南昌归浙江余姚,舟至广信,拜谒娄谅,并从之问学。娄谅授之以宋儒格物之学,谓“圣人必可学而至”,王阳明深契之,因此始慕圣学。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姚江之学,先生(按:娄谅)为发端也”。所谓“姚江之学”,即王阳明尔后所发展出的心学。 公元1491年的夏季,忽闻灵山白云峰崩落数十丈,娄谅叹曰:“吾殆死矣!”于是紧急召弟子们永诀,并命门人蔡登查阅周敦颐、程颢去世的日期,说:“元公(周敦颐)、纯公(程颢)皆暑月而卒,予何憾。”1491年农历5月 27日娄谅逝世于上饶的家中,年七十。门人私谥 文肃先生。他死后,友人张东白为其墓作铭云:“灵峰信之主山,哲人之萎,岂偶然哉!”传说娄谅死的时候,时属盛暑忽阴凉数日,飒然如秋,待殓事已毕,日出如故,这大概便是人们常说的“天人感应”。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商王朝的缔造者商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中便有取其字为姓氏者,称乙氏。后有其支庶子孙按顺序排行,长房取谐音“壹”为姓氏,称壹氏,后简文为一氏。

该派乙氏与一(壹)氏为同宗同源,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柔然族敕勒部乙旃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属臣格斯齐宜,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五代史》记载,在后唐时期,后唐明宗李亶(公元927~933年在位)曾赐奚王副使格斯齐宜姓乙,其后裔遂世代称乙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乙弗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乙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乙那娄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乙那娄氏(亦作壹那娄氏、一那娄氏、夷那娄氏)。

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北魏孝文帝元宏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实施过程中,乙那娄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乙氏。

三迁徙分布:

分布:

今山东、江苏、黑龙江、浙江、台湾等省均有乙氏族人分布。

四 历史名人:

乙 瑛:(生卒年待考),鲁国人(今山东曲阜)。著名东汉朝大臣。

乙瑛在汉桓帝刘志时期为鲁国丞相。

汉元嘉三年(公元153年),乙瑛上奏朝廷,请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朝中礼品、祭器及往返公文。诏准之日,乙瑛已满秩离去,后相名平者遵诏杂试,得孔和一人,除为百石卒史。

后人为此事立碑记之,今碑仍在,简称《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奏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和碑》,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文为隶书,端庄凝重,气象雍容,是汉碑中的精品。惜未记载所书人的姓名。

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高唐县志》中记载:“乙瑛事迹除请百石卒史碑外无可考,对于本县无直接影响。然其请置百石卒史一事,关心先圣,裨补儒教,其及于人者非浅鲜,且其事列入他篇,举非所直,故以为德范之首。”

乙 瑰:(生卒年待考),鲜卑族,。著名北魏王朝将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乙瑰出任镇南将军、驸马都尉,受赐爵西平公。后又做过侍中、征东将军、定州刺史,进爵为王,后又为西道都将。

乙瑰逝世后,到北魏世宗帝元恪时期(公元500~512年),赠其为太尉公,谥号为“恭”。

乙恩波:(公元1928~今),安徽亳州人。著名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1955年,乙恩波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本科外科专业。

乙恩波历任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计划生育协会顾问、常委,市医学会外科分科学会副主任。现任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泰安分会常务理事、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毕业后, 乙恩波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工作,建立并发展了泌尿外科专业,是泌尿外科奠基人和带头人。任教于泰山医学院,获先进教师称号,从事医、教、研四十余年,培养了大批医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

乙恩波后从事男性计划生育工作,潜心研究男性计划生育新技术,进行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男用口服避孕药棕棉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棉酚低血钾及低血钾肌无力症发病原因”的研究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三等奖状、奖章。“输精管电凝节育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委成果奖。

乙恩波入选“国际生育调节新进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世界优秀医学论文选要大全》、《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与人才业绩名典》。被聘为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书刊特约顾问编委。

乙恩波曾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奖状、奖章和山东省、泰安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乙立清:(公元1936~今),山东济南人。著名当代武术家、基础教育家。

肄业于山东建筑学院。高级教师。现任济南市青少年宫主任助理、武校校长。全国青少年宫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山东武协委员,济南市武协副主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乙立清曾先后三次参加济南市武术比赛,都获得武术对练第一名。

1983年,乙立清创办了济南市少年宫业余武术学校,多年来培训青少年、儿童学员达四千多人,向北京、上海、武汉、山东体育院校、山东、陕西等专业武术队输送队员三十余人,在全国及省市级以上的武术比赛中,培训学员曾获得几十项团体及个人冠亚军。

1982年,乙立清在山东《体育科技》上发表论文《谈少年儿童武术基础训练》。1987年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刊物上发表《创办少儿武校的几点体会》的文章。

1988年,乙立清倡导发起成立了全国青少年宫武术协会。

1990年,乙立清随同由 中央对外联络部组团的中国武术气功团出访了法国、留尼旺、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国。

1991年,乙立清率山东少年武术团赴日寇长崎、下关、山口、岩国德山、获市大阪等地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进行四十七场交流表演,受到了日寇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当地各大报刊的赞誉。

乙立清曾获山东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校外辅导员”、“体育道德风尚裁判员”、“武术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沧州武术志》等。

乙立清是国家的荣誉武术裁判员,1998在首批武术段位制评选中被评为七段;山东武术院济南培训基地副主任。

祖宗:伊尹 姓氏起源:

  1、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 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

2、伊尹之后。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住地名“伊”为姓。伊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氏上古 有名得贤相。历史上的伊川,在今河南的伊河一带。伊尹之后,有莘 氏之女采桑伊川,以地为姓。

3、为历史上伊娄氏所改。《魏书官氏志》有记载云:后魏鲜卑族有可汗拓拔邻,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后分为二姓,一姓伊,一姓娄。 伊姓望族居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郡望:

  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云:伊氏望出陈留郡。《姓氏考略》 中记载:望出陈留、河南、山阳。

1、 陈留: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2、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3、 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淮安一带。

堂号:

  任圣堂(任,信也):伊尹相汤,伐桀救民,以天下为己任 。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也”(圣人中最讲信的。把解放天下为自己的事)。

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一(yī)姓源出有:

第一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古老的商王朝缔造者子履,号成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便取其字为姓氏,称乙氏。在成汤的支庶子孙冢,有按齿序排行者,取壹为姓氏,称壹氏,后简文为弌氏、乙氏、一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弌氏、乙氏、一氏同宗同源,皆尊奉成汤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乙弗氏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汉姓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属于帝王赐姓后改姓为氏。 据史籍《五代史》记载,在后唐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公元926~933年在位)曾赐当时库莫奚王的副使格斯齐宜为汉姓“乙”,其后代因而世称乙氏。

在该支乙氏族人冢,后有人因避难而改姓为谐音汉字“一”,后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一那娄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中有个一那娄氏部落(壹那娄氏、乙那娄氏)。在北魏王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一那娄氏大多被改为汉姓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谐音汉字改为弌氏、或乙氏。弌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名人辈出。据记载,弌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名叫弌瑰,亦称乙瑰。北魏世宗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弌瑰出任镇南将军、驸马都尉,赐爵西平公,后又出任侍中、征东将军、定州刺史,进爵为王,后又为西道都将。弌瑰逝世后,得赠太尉公,谥号为“恭”。

在古代,“弌”就是“一”的古体汉字,因此,后有弌氏、乙氏族人干脆简笔为一氏,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东阳郡:即古缙州,后称婺州。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曾以山东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平阳郡:亦称临汾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谯国堂:以望立堂,亦称谯郡堂。

东阳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娄的姓氏是怎么由来的?

  构成当代娄姓的主要有两大支:姒姓和曹姓。  第一支出自姒姓。西周初,周武王封夏少康裔孙东楼公于杞(故地在今河南杞县),至杞简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