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的身世
辛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145个姓氏,在东北和山东地区影响力最大。现在辛姓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2%,总人口约90万。
辛的名字和图腾:
辛天干第八名。根据五行学说,辛为金,与五方之西、四季之秋、五味之辛相合。秋天万物生长成熟。有些水果因为金性强,味道辛辣,所以有辣味。辛刚哭的时候,痛苦也在哭,所以辛有辛辛苦苦的意思。辛字向下一横,表示有罪,所以辛指有罪的人。郭沫若认为古辛的形状像一把弯刀,是一种刑具。勉是古代刑律之一,使用的麻醉剂是细辛的植物汁液。辛和辛在古代是一样的,Xi辛是药材,现在是细辛。辛人应该是最早使用这种药物的民族,把它作为氏族的原始图腾,以为族名和族徽。辛人所到之处,留下了许多带有辛的地名、水名、山名,建立了辛城,最后形成了一个国家,出现了辛氏家族和辛氏家族。
辛姓的起源与演变:
辛姓主要有两个来源:高辛姓和冼姓。
第一个分支来自高辛家族。相传黄帝之子玄奘,名为氏,其后为辛氏。
第二支以司命名。辛氏,又叫辛氏,与辛氏同姓,又叫辛氏,姓郭。夏奇峰的妃子虞昕,这是昕,老家在今陕西合阳南部。之后东移至河南单县辛庄。商任申从沂水东迁,在河南开封陈留镇建立申国,史称东新,出土了《卜辞》年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氏族名称。之后继续东移至山东曹县以北。辛和靠得很近。国灭后,子孙以国为氏,有辛氏。
外来基因的流入:
到了春秋末期,辛世系单一的局面被打破。范蠡大师,生于越国魁蚶铺。他原姓辛,名之子。南北朝时,徐翔在北周时被赐姓辛,后来出现在唐朝。他是天水的辛氏家族,这是第二次有更大的外国名字加入。两人都是姬姓后裔。明清以后,辛姓还出现在西北的土族、北方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的祖先中,并因地方化而大多成为北方汉族辛姓的一部分。
历史上辛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辛人居住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时期,辛姓基本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唐宋时期,辛氏分布于江南。
宋代辛姓近9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2%,居第124位。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西、山东和河南,其中辛姓约占总人口的70%,其次是湖北、广东、安徽、四川和福建。山西是辛姓第一大省,占辛姓总人口的35%。一个以华北地区为主的辛姓聚集带已基本在全国形成。
明朝时期,辛人近5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06%,排在第190位之后。我国辛姓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约占辛姓总人口的45%,是辛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在河南、河北、江西、山西四省,其中辛姓约占45%。这一时期辛氏主要向东、东北、南方迁移,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形成了以渤海湾为中心的辛氏分布区。
当代辛姓的分布与图谱:
辛姓当代人口约90万,是中国第145个姓氏,占
辛氏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黑吉辽、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陕西大部、山西西部、甘肃东部。一般辛姓占当地人口的016%以上,在中心区可达07%以上。上述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3%,约有49%的辛人居住在此。在河北-山西、京津、内蒙古、山东西部、河南、安徽北部-江苏、湖北、四川北部-云南北部、广西西部、陕西西南部和东南部、宁夏、甘肃、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008%-016%,上述覆盖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他们居住在。
辛姓传统文化;
姓辛的郡有雁门、陇西。辛姓双珍。“双珍”的堂名来源于西晋的《新棉》和东晋的《新宫经》。辛勉,博学多才,精忠报国。为官,随怀帝去平阳。前赵刘聪想拜他为光禄大夫,用毒酒威胁辛勉反叛金,回汉。辛勉坚决拒绝,宁死不屈。刘聪很佩服他的节操。辛公敬是孝武帝的河南太守,被后秦的姚兴俘虏。姚兴要他投降,辛公敬拒绝了。被囚禁3年后,他越狱返回金。皇帝表彰他的贞操,他被任命为官员参军。
辛姓的重要对联有以下五副:
龙阚宇;双方。
原谅主;解决对人民的诉讼。
只有五条龙;它是用八字写的。
杨家璇道教;咸时节钝。
准备漂亮的钱场,嘉轩是宠物;天下义子,晋方。
家训辛家训以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最为突出。辛弃疾用文字的形式教育孩子,意境独特,值得回味:“我弱的时候什么时候变富了?财富是一种危机。暂时忘了设置,但一直没让大米放弃官位。陶县令穆老师是我的老师。等待一个花园被命名为'失落的老'。做个亭子,喝酒吟诗也不错。一千年里一个人口里插多少勺子?休息一下,多说点,对与错!”这个墓志铭的名字是《最高楼》,墓志铭的上半部分表达了老人视富贵为浮云,要求儿子洁身自好。词的下半部分表达了他对乡村闲适生活的想象,并告诫儿子,世界上有很多人对生活贪得无厌,总是得不到满足。事实上,没有人能永远保持他们的财富。
名人频率和家族贤人:
从755到79000,辛姓名人69人,占名人总数的015%,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120位;著名文学家辛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06%,排名第188位。辛姓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名第280位。辛姓艺术家占中国艺术家总数的005%,排名第198位。
历史上辛姓重要人物有:西周太史信嘉、金大富辛辽;西汉太守,破羌将军辛武贤,左将军辛庆吉;三国魏国魏国和项英乡辛毗;金大鸿胪,石忠信勉;北周骠骑将军辛昂,留在北周狂乱,河州刺史为韦辛;隋牟州刺史辛公义;唐代金昌郡王兼工部尚书新高静;北宋,郑和进士,尤正言,辛基英;南宋诗人辛弃疾;明代浙江左布政使辛彦博、南刑部尚书辛子修;辛易从,清朝礼部左侍郎;当代造船家辛以信、戏剧和**美容师辛、农业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辛树志。
辛姓血型:
忻人的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2%,A型占282%,B型占304%,t型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文安县辛姓回族人口在文安县回族人口中居第二位,人数较多。但是具体数字并没有公开披露。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研究族谱或者进行人口普查可能能够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建议关注相关行业或部门的资料披露。
干嘛那么封建,姓辛的人太少了,哪有那么巧会遇见,遇见了又会怎样,直接结婚?想知道为什么,要亲自去试的呕!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呀?(其实,根据古代人的想法,我感觉是那一族,董姓和辛姓男女结合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很有可能是女的把男的给克死了,要么就是像岳姓和秦姓一样,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对这些世俗观念已经非常淡薄的,不是吗!你说呢?)
满族取辛姓的有的是星根氏,也有的是内务府包衣辛氏,还有的是从名姓。
星根氏祖上出于东海女真窝集部,大概在今天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海峡西岸。星根满语原意本是老鼠。后成为部族名。大约在努尔哈赤平乌拉部以后,星根氏被编入八旗。后来以星根谐音姓星、辛、邢或以鼠字谐音姓 舒、曙。
辛氏出自高丽营包衣,是在皇太极时期争朝鲜李朝时归顺的朝鲜军。后编入内务府正白旗。后来由于长期和满洲人杂处逐渐满化了。
从名姓的辛姓就很难说了。可能是某代祖先的名字里有辛字,比如:呜辛泰、色克辛额类似这样的名字,于是后人就以辛为姓。
你最好是回老家问问本家族的老一代人。关于家族的历史慰问清楚,这样才好有线索查。
辛姓,为传统汉族姓氏。以地为氏,尊启为辛姓得姓始祖。据《元和姓篡》记载:“姒姓,夏后启别封于莘,子孙去草为辛,遂为辛氏。“
辛姓在全国均有族人,辛氏族谱主要保存在江西省:
江西万载辛氏族谱二卷,(清)辛文彬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木刻活字印本,藏于江西省图书馆,现存两部。
江西万载辛氏族谱十卷,(清)辛廷芝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木刻活字印本,藏于 江西省图书馆,今仅存卷首、第三卷、第五卷、第九卷,另有一部今仅存卷首、第九卷。
江西万载辛氏族谱三十卷,首一卷 ,(清)辛炳晟等纂修,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今仅存第一~五卷、第八~十二卷、第十四卷、第十九~三十卷,另有一部今仅存卷首、第五卷。
江西万载辛氏幼房谱十卷,(清)辛介福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木刻活字印本,藏于江西省图书馆,今仅存第一卷、第六~七卷、第十卷 。
江西万载辛氏幼房谱七卷,首一卷,(清)辛守质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藏于江西省图书馆,今仅存卷首、第一~九卷,另有一部今仅存第一卷、第九~十卷。
江西万载辛氏六房谱,(清)辛锡庚等纂辑,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辛氏幼房谱八卷,末一卷,(民国)辛际唐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藏于江西省图书馆,今仅存第一~七卷、卷末第二卷 。
山西享县辛氏族谱四卷,民国辛在勤纂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泰来堂石印本四册藏于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西万载万载辛氏幼房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万载辛氏幼房四修谱,著者待考,民国丙戌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万载辛氏幼房四修谱,著者待考,民国丙戌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辛氏幼房艺文微一册,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存于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万载辛氏幼房谱十三卷 ,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共十三册,藏于江西省图书馆。
辛氏历史
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即今陕西合阳地区),古人惯以地为氏,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为辛姓,称辛氏。夏传至桀时灭亡。
商朝时期,辛氏族人于史书鲜见,商末有史官辛甲,西周时受封于长子(今山西长子),其子孙遂开始在山西落籍。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辛俞、辛寥,周王朝国都(今河南洛阳)有辛有,鲁国有辛栎,表明辛氏族人在此际已播迁于今河南、山东境内。
两汉之际,辛氏族人在陇西(今甘肃临洮)已形成大的聚落,特别是辛庆忌家族世代显贵,更为后世辛氏陇西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此际还有赵人(今河北)辛垣平。由此可知,辛氏族人已经遍布北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陇西繁衍的辛氏已经族大人众,枝繁叶茂,而且高官不断,数量众多,辛氏陇西郡望已经形成。另外,在雁门一带的辛氏族人形成了辛氏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雁门郡。此际,由于陇西郡望的带动,辛氏族人在今甘肃兰州也形成大的聚落。另外,辛普明由河南徙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当为辛氏族人入迁江南第一人。
隋唐时期,陇西仍是辛氏族人主要繁衍之地,并出现了辛氏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宰相:辛茂将。
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在今陕、晋、豫、冀、鲁等地辛氏族人发展迅速,尤其在今山东境内,辛氏族人繁衍的尤为兴盛。随着南宋偏安江南,南方出现了更多的辛氏人家,并且已有辛氏族人入闽。
元朝时期,有辛氏族人迁居新疆。
明朝初期,山西辛氏族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以后,辛氏在中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辛氏繁衍最胜。
清朝康乾年间以后,河南、河北、山东之辛氏族人闯关东者甚众,其中山东辛氏为中坚力量。
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9位。在2013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45位。
中国辛姓的人口约一百一十万七千余,占人口总数的0069%左右,主要集中于吉林、山东、辽宁、黑龙江四省,占中国辛姓总人口的71%。
在陕甘交界的甘肃泾川,称之为南原的一般指312国道边上的高平窑店和飞云三个乡镇。这条丝绸古道过去叫西兰(西安至兰州)公路,是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修建而成的。解放后国家统一规划形成东起上海的黄埔区人民广场,西到新疆伊犁州的霍尔果斯口岸。这里东连西安,西通兰州,北去银川。从十几年前的G70福银高速和后来的G22青兰高速开通绕道以后就没有了往日风光。其实南原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原,而是被沟壑分割成互相连接的几个残原组成的。飞云最东边泾河南面的坡头、南峪、老庄和闫崖头几个村子以窑店镇以北的二郎沟为界的北边残原故称老原。
老原上的南峪沟发现的石器时代化石就充分说明这里的历史悠久。过去在坡头老庄南峪村相临交的地方叫做七冢要niao,那里曾经矗立着七个硕大无比的土冢,传说是夸父追日时路过歇息,把鞋框里的土倒出而成的。其实那里是古代的七个坟冢。听父辈们讲他们见到的只有5个,有一个是曾经拌倒过路过的神仙,被一拐杖打到了南边的时候,半边落在了南边李家沟里,另一半落在了窑店峪头的太平,这两个各半圆的土堆似乎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证明。另一个的传说我不太清楚细节,传说在西边几十里的泾川县城东南山上的疙瘩关,这里就剩下5个了。到我见到过的时候只有两个高大的土堆了。最终还是在改天换地的兴修水利和平田整地中给挖掉弄平了。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外地盗墓贼用仪器勘测在当时冢子遗址的玉米地里做过标记,当地村民也没在意,以为是国家的什么勘测队呢,等到知道已经是被盗挖过后的事情了。报案后当地公安出动只看到了盗墓现场地下深处遗留一堆的生活垃圾,据传李家沟里和南面窑店峪头太平的那两个半块土冢也同样被挖盗过。其实我推断那几个土冢是汉唐时代逐步形成的应该不会错。
一是在南边我们住的叫做胡同的那里有过几个古墓,有很大的清砖我也见过应该是秦砖,还挖出来过几个铜镜我们称之为护心镜我在一个伙伴家里也见过。我老家东边土台上挖出来过一个汉代陶罐被人倒卖听说挣了好几万。二是冢北山边缘就是长武城,那是隋唐时期的遗址,唐太宗李世民大战薛仁杲的薛举城也在附近。传说魏徵梦斩泾河龙的斩断山就在坡头大队北边的山头上。三是那一带自然条件很好,附近几条沟里都有泉水,我老家山边阳面叫堡子的地方有段依山沟而建的古城墙,阳边从山沟到原边有很多废弃不堪的窑洞,有住过人的痕迹。
虽然历史考古上提及这里的记载很少,除了那几块秦砖汉陶和铜镜被盗买过以外,主要是没有墓碑等文字记载。仅靠传说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就像我国夏朝因为没有直接的实物作证而被西方世界否定一样。但我确信老原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甚至很枢纽的地理中心。因为传统是一代一代人口口相传的非物质记忆。老原作为一个地方名称在方圆百里是很有名气的。那里至今还有集市传统。方圆附近的人习惯自然的去那里赶集贸易。
我的老家飞云镇南峪村的辛家,就在这个叫老原的边上,跟外地人交流只要你说老原辛家,他们没有不知道的。而且分上下辛家。上下辛家主要是以地理位置而区分的。西北边连元朝村沿十万洋槐沟沿边的是上辛家,上辛家有两个生产队现在叫社,靠北的队还有杨赵等杂姓。靠南的队还有部分在解放前后从下辛家搬迁过去的一部分,我祖父兄弟四人中的三个就搬上辛家了。还有我老家同族的俊义他二爷也是这样搬上辛家的。而最南边与窑店镇的将军铺村的申韩家隔沟相望的下辛家就是完全纯粹的清一色辛姓村落。当然现在也有几个非辛姓的人家,那大都是没有男娃而招赘进来的,或者有改嫁随母带来的几户而已。这里不仅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20岁以前生活的地方。下辛家有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南峪大队几十年的老支书,他和我家隔壁,是一个退伍军人,和我们同属于家门与父亲同辈辛支书!我一直叫他全孝爸爸。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卸任由上辛家一个比我小一辈的春升替换,南峪村的政治中心也就跟着移动了。
我们那里叫长辈的称呼和城里人不同。爸爸是指和父亲同辈的人,自己的父亲有叫达的,有叫爹的,还有部分叫伯的。父辈没有兄弟则子女们叫父为爹,像我们家。父辈是老大的也叫爹,如我们门前山下的俊林爸爸把他父就叫爹。而同学一起的昌银和我们不属于家门,辈分要比我高,我得叫人家太爷,他父亲弟兄俩,他叫他父就是叫伯。一般都叫大。在外工作的那些人的子女则叫父为爸。自己的母亲直接一个字叫妈,妈妈则是母亲同辈的亲近妯娌(我们称之为先后)们,血缘远点的婶婶则叫nia nia,我觉得大概是娘娘。下辛家在我的记忆里人不多,按户大概也就30多家,按血缘远近分东头子和西头子两脉。
那年父亲的少年伙伴杨耀显想写村史和我有过一次交谈。他是我们辛家的外甥。但对他生活过的辛家具有浓厚深情。论辈分我得叫他爷。从他和老爹的对话和我逐户梳理显示,在明末清初下辛家也就至多三五户人家而已。我从原上的西边算到东边,再从山下西头算到东头,能算清楚的就两脉人。就这两脉人如果推算到上九代大概是三五家人罢了。每当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要提家门。过去一般都是东头提东头的,西头提西头的。而我们家还有三个堂祖父搬迁到了上辛家,提家门还得提请他们下来参与。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现在基本上都是不分东西头,谁家有事整个下辛家的人全部出动,也凑不到多少人了!
过去整个下辛家的人家都是以务农为主。只有我的祖父兄弟四个有山头经营果木和有几架胶轮马车跑些商贸。据说解放前还雇过几个人放过羊。按现在说法其实那应该是临时的劳务帮忙,不存在剥削和压迫。但当时划分成份的时候便有贫农和上中农之别。那是按照各户拥有土地的多少来区分的。当然同出一血脉胞的下辛家是没有阶级敌人和敌对势力的。但在文革浩劫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并非脉脉有情的。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人们之间的情感陌生的。当然人类的代数加增血缘浓度被稀释淡化而渐渐疏远也是难免的必然。无论是谁经历过那个年代都会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情感认知。有些个人对同族的憎恨也就不足为奇。
人类的交往圈子本身就是由近及远而散发的。无论是谁在即将走完此生全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从内心深处问自己一些问题的,那就是我是谁?我的祖先又是谁的疑问?听父亲说,我们辛家的整个家族有一个家谱,他们称之为影的东西,每年周围各地辛姓后代都来祭祖朝拜!因为下辛家有一个老庙,就在我家西边的沟边窑洞里,我见到过的早已坍塌的只剩下窑洞深处的彩绘痕迹了,但每年过年依旧有老人前去摆放祭奠的物品,焚香燃纸,奠酒湿地的痕迹。这也说明这庙对于人们的重要。关于辛家的影听父辈们讲是我们村子里的人,慢待甚至出格的事情,让南原(大概是窑店或者灵台那边)辛家的人祭奠受了冷遇给偷走了。从此我们辛家就没有族谱籍考了。
没了族谱,籍考来时的路就格外艰难。我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和推演,我家祖宗十八代的上九代,从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五代皆不知名。我高祖有后者二。长曾祖一脉到堂五祖也就是我叫五爷的家治,也叫森林因无儿无女而终结。另一脉我曾祖名太平,清同治时期人,有后者四。我祖父兄弟四人,我祖父为长,堂二祖父、三祖父和四祖父皆在解放前从下辛家分家搬迁到上辛家去了。下辛家只留有我祖父甲纪,又名攀贵。生于戊戌年即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五,卒于公元1948年农历三月初四。我祖有我父,名庭儒(1929820农历七月十六---2008118农历十月十一),一生务农,育三女三子。三子即吾弟生时母逝,随给将军铺五爷外甥贾孝朗。关于我祖、我父到我兄及我之籍考叙述我专门写过一篇名叫《辛姓族谱籍考》的博客文字和《美篇》图文详细考究记述。
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总结得失成败,是为将来!下辛家的这些辛姓后代,按理都应该和睦友好才能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当然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血脉相连也会逐渐减少变淡。但掌握和了解自己的来龙去脉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浑浑噩噩一生,岂不枉费了这造物主给予自己难得不再来的斯生斯世!
辛的身世
本文2023-10-20 14:10: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