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之所以有这么多,就是这么衍变而来的
上一篇我们大概了解了姓和氏的产生,这一篇我们以几个例子来深入理解下姓氏的发展与衍变。
一、姬姓
看过前两篇文章的一定对这个姓很熟悉,虽然现在是个小姓,但却是大有来头,因为华夏始祖黄帝就是这个姓。黄帝有个玄孙,后来被称为后稷(“江山社稷”的“稷”,指的农业方面,古代对农业是很重视的,所以把江山也称为社稷),据说后稷是帝喾的嫡长子,名字叫弃,尧舜时期任农业官。
后稷一直延续着姬姓,一代代繁衍,其后代子孙在周(今陕西岐山一带)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周国(这个周国在商朝时期还是个小国),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商纣无道,周武王联合了很多其他小国与商国在牧野大战并取得胜利,从而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朝建立之后,分封了许多国家,大部分都是周王的兄弟子孙,怎么分封呢?一般周王朝需要由嫡长子来继承王位的,而一个周王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怎么办呢?就在其他地方分一块儿地给这些儿子,于是他们就在封地建立起国家,自己成了这个国家的国君,也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子。当然不是每个儿子都会封个国家,也有些是给个采邑(也就是封地),然后世代给周天子当大臣,在内部辅助周天子;被分封出去的那些亲族在外部守护周王朝,就像众星拱月一般,周天子是月,其他国家是星,周天子为天下各国共主。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代的等级很严格,贵族也有很多爵位,最高的是周天子,再下来就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除了周王分封的同姓国家,还有一些分封的异姓国家,再有就是原本已经存在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小不等,据统计有上千个,但只有周王朝的最高领导是所有国家的共同领导(所以才称“天子”)。啰嗦了这么多有点跑题了(上述内容属于探讨当时的社会情况,可以当做背景知识了解,后期专门讲解),我们探讨的姓氏呢?别急,下边我们来列举一些姬姓分封国出来:
鲁国:侯爵国,第一任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鸡蛋”(是姬旦,也就是“周公解梦”的周公),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弟弟,周成王的叔父,鲁国保存和实施着最完整的周礼,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燕国:第一任国君召(通“邵”)公为周武王的同辈兄弟(是不是周文王的儿子不确定),伯爵国,战国七雄之一。
晋国: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侯爵国,首任国君是“唐叔虞”,周武王子,成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诞生过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春秋后期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并都同时跻身战国七雄(可想而知分裂前的晋国多么牛逼)。
卫国:侯爵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为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之一(秦朝之时还存在)。卫国出人才:商鞅、吴起、荆轲、李悝(音同“盔”)、吕不韦等都是卫国人。
郑国:伯爵国,第一任国君郑桓公为周厉王少子,宣王弟,原封在陕西境内,后随着东周迁往现河南荥阳附近。
吴国:爵位不明,一般认为是伯爵。吴国的开国君主为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据说是因为太王想把位子传给小儿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泰伯和仲雍为了成全父亲出奔到吴,后建立了吴国)。吴国后来被越国灭掉。
还有很多其他姬姓国,如蔡国、荀国、虢国、虞国等等。后来很多国家被别的国家灭了之后,很多人就以自己的国名为姓,还有很多姓氏是在这些国家内部逐渐分化的。
由姬姓产生的姓氏数量在启蒙读物《百家姓》中的数量占到了一大半,即使现在按照人口数量的姓氏排行,排名前400的姓氏中姬姓分化的姓氏也达到了一百多个!
二、芈姓
之前热播的孙俪主演的古装大剧《芈月传》估计让很多人对“芈”这个字不再陌生,跟着社长读:mi(三声,同“米”)!这个姓比较古老,历史上也出了不少名人,比如屈原。可是屈原不是姓屈么?这也是接下来要讲的,我们来看一看芈姓的发展衍变就知道了。
芈姓很早就有了,为祝融(常说的火神祝融,确切说祝融是一个官职——火正官)八姓之一,再往上追溯就到了陆终的第六子季连,陆终是吴回(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火神)之子,而吴回是颛顼帝的玄孙,颛顼帝为高阳氏,所以屈原在《离骚》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
上溯完了,我们往下。芈姓最显赫的当属楚国(当时为南蛮之地),季连为芈姓的始祖,季连的后代中有个鬻熊,原名熊蚤,传说是周文王的老师,而且居火正之官(古代祖上是干嘛的世世代代都是干嘛的看来是,相似的是,秦赵的祖上一直都是养马和驯马的,后来也是靠养马发迹的),后来帮助文王起兵灭了商,可以说是有功之臣,然而并未得到分封,直到周成王时,把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了子爵,封地在楚,子爵很小,后来楚国那么大的疆土完全是历代楚王不断开拓出来的。熊绎算是楚国的第一任国君了。
有人会问,熊绎是姓熊呢还是姓芈呢?之前有了解过的朋友想必已经知道了,这时候的熊是一个氏,只是从芈姓里分出来的一个,只不过后来楚国显赫了,就作为芈姓的代表被拿出来讲了,其实芈姓还分出了其他氏,也存在其他芈姓国,但毕竟知之甚少。
楚国建立之后,楚国的国君一直都是芈姓熊氏,熊氏慢慢成了楚国王族专有的氏。但是楚国的贵族里却存在了大量的其他姓氏,如屈姓、伍姓、景姓……其实这些姓氏和熊氏有着莫大的关联,可以说是熊氏的分支。因为他们确实就是楚国王族的后裔。
在姬姓中我们介绍过,天子可以分封自己兄弟儿子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诸侯内部呢?一个诸侯王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啊,多余的儿子怎么办呢?对,继续分封,有能力有功勋的王室成员会被诸侯王给一块儿封地,叫做采邑,采邑也可以世袭。
屈氏(来源较多,这里只介绍芈姓屈氏):屈氏源于莫敖(春秋时楚国的一个官名),楚武王熊通有个儿子瑕,官至莫敖,采邑的地方叫“屈”,后来就以屈为氏。与景氏、昭氏皆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公族中最有势力的三个氏族大宗,屈氏的代表人物为屈原。
景氏:不同于屈氏的以邑为氏,景氏是以谥号为氏。楚平王(也称楚景平王)有个庶子名子西官至令尹(楚国最大的官),也称公子申,便以父亲谥号中的“景”作为自己的姓氏,其后代就是景氏,为楚国三大公族之一。景氏一族出了许多令尹、大司马等高官(只不过名气不是特别大)。代表人物景差(楚辞作者之一)。
昭氏:也是以谥为姓的代表,楚昭王熊轸有复楚之功,子孙繁衍,以谥为氏。昭(也作邵)氏源自楚昭王之子子良。这个氏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也是邵氏的源流之一。春秋后期到战国期间与屈氏、景氏为三大公族之一。名臣昭奚恤为代表人物。
若敖氏:这个氏你会很陌生,但是由若敖氏衍出来的姓氏在春秋时期成为楚国的大族,其始祖为楚国十四代国君熊仪,死后谥为若敖。若敖族分出了很多支系。
斗氏:始祖即为熊仪幼子伯比,因封于斗地,也叫斗伯比,为斗氏始祖。斗氏人才辈出,在春秋时期多位斗氏成员出任楚国要职,其私生子斗谷於菟(后三个字音同“沟乌图”),也就是楚国名臣令尹子文。
班氏:斗氏里有个人叫斗班,其后人以其名字作为姓氏。
成氏:若敖之孙令尹子玉号成得臣,后代以成为氏。成氏和斗氏这两个若敖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担任司马、令尹等高职。
薳(也作“蒍”,音同“尾”)氏:楚蚡冒(蚡冒的祖父就是若敖,父亲是霄敖)之后。薳章为蚡冒子,食邑于薳,所以为芈姓薳氏的始祖。薳氏在若敖氏叛乱之后成为楚国执掌大权的家族。
从楚国王族里衍生出来的姓氏还有很多,以上不过简单举例说明一个姓氏是怎么来分化的。同样的,与楚国同时的其他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比如宋国是子姓国(商族后裔),国家的贵族里有乐氏、孔氏(孔子祖上就是宋国贵族)、宁氏等。
三、范氏
范氏出自祁姓,现在范姓也比较常见,之所以把范氏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范姓在纵向上比较有代表性。方便我们来看一个姓氏到底如何衍变。
援引《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范宣子的话:“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
范宣子名匄,父亲为范文子士燮(音同“谢”),祖父为范武子士会,士会就是范氏的始祖,也是一个由采邑得的姓,因为士会被封的地方叫范。
那么我们再看范宣子说的这句话,其实是在追溯自己的姓氏源流:范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帝尧(陶唐氏),帝尧有个裔孙刘累(刘姓始祖)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因而子孙在夏朝时又称为御龙氏;御龙氏的后裔迁至鲁县,到商朝的时候称为豕韦(音同“史维”)氏。商末在唐这个地方建国,称为唐杜氏,后来周成王灭唐,将唐杜氏的后人迁之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一种爵位称呼,表明是杜这个地方的最高统治者);到了周宣王时期,宣王不听谏杀杜伯,杜伯有个儿子隰(音同“习”)叔逃奔到晋国为担任士师一职,于是有了士氏,隰叔的曾孙就是士会,士会的封地在范,也称为范氏,士会将范氏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晋国的六卿之一。
从上边的描述可以知道,范氏对自己祖上的来龙去脉是相当清楚的。值得一提的是,士会除了士燮这个嫡子继承了自己的爵位外,另外还有两个嫡子,次子士鲂,别出立彘氏,而小儿子士囏跑到了秦国做官,并且恢复了祖上的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子孙。
从范氏的得姓历程来看,姓氏其实是经过时间的延续也在不停变化。而借助姬姓和芈姓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姓是可以逐渐分支的,很多姓氏虽然不同,但很有可能祖上是同一人,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原因。姓氏就像一棵树一样,树干上长了很多粗壮树枝(就像上古八姓一样),而这些粗枝上又长了许多新树枝(类似熊姓等),新树枝上又可以长一些更小的枝丫……直到长出了叶子(最具体的姓,如“范”姓)。如果你很好奇你的姓氏的位置,不妨查下姓氏树,看看你是哪个枝上的叶子!
以上两节大概把姓氏的产生和衍变做了些简介,因为姓氏这个文化命题太大,以上内容也仅代表锐社长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请帮忙指正。
下次我们来聊聊复姓!
“姓是由氏衍生出来的”正确
中国姓氏是指中国人民的家族姓氏。中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它们承载着中国人的家族传承和身份认同。中国姓氏的数量众多,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5000个姓氏。
姓氏的起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姓氏来源于祖先的名字,将其作为家族的姓氏传承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姓氏来源于祖先的职业或地理特征,以此来区分不同家族。还有一种说法是姓氏来源于祖先的图腾或动物,象征着家族的特定属性或荣誉。
姓氏的分类
中国姓氏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姓氏的字数来划分,有单字姓、双字姓和多字姓。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姓氏的音节来划分,有单音节姓、双音节姓和多音节姓。此外,姓氏还可以按照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等进行分类。
姓氏的意义
中国姓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姓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家族标志,也是中国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姓氏还反映了中国人的家族关系和血缘纽带,是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姓氏还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求人们维护家族的荣誉和传统。
姓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姓氏也在不断变化。有些姓氏逐渐消失或稀少,有些姓氏则逐渐增多或改变。这种变化主要受到人口迁移、婚姻改变和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一些人也会选择改变自己的姓氏,以适应个人或家族的需求。
总结
中国姓氏是中国人民的家族姓氏,承载着家族传承和身份认同。姓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可以按照字数、音节、地域和历史时期等进行分类。姓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家族标志和社会身份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变化,姓氏也在不断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关于乔姓来源有很多
乔姓直接源于黄帝,因忠诚而得姓
1、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这就是陕西乔姓的由来。史称乔氏正宗。
2、出自匈奴贵姓。史料记载,汉代匈奴贵姓有四个----兰、乔、呼衍、须仆,内有乔氏,后与汉族的乔氏浑为一体。
3、出自鲜卑之后。据有关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乔姓的鲜卑人出现,他们的后代一直延续着这个姓。
乔姓源于黄帝的葬地陕西省境内。西汉时有睢阳人桥玄官至太尉,他的六世孙桥勤在北魏末年随孝武帝投奔关中,居同州。另外,据《前代录》载,匈奴贵姓有乔氏在战国时期游牧与燕、秦、赵等地。同一时期,鲁国有乔庇;西汉有桥仁,为梁人,与杨荣并受《礼》于戴圣,乔仁著有《礼记章句》69篇,成帝时为大鸿胪;东汉有官东郡太守桥瑁,是乔玄的第五世孙,任广陵太守,其子乔肃为东莱太守。这些说明,宋以前已有乔氏分布在今陕西、湖南、江苏、山西境内了。关于乔姓变迁的史料不多,从零星的史料看来,乔氏在宋代以前主要分布在今陕西、湖南、陕西、江西等省,宋元时期有迁至今河南、浙江、云南的。明清又有迁到今江西、山东、上海、湖北的。直至现代,东北的一些地方还有乔氏的聚居点。
字辈排行:
李先念家族的字辈:“……玉树承先……”
李氏陇西堂字辈:“国正添必茂高腾秀(品)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尖山李氏宗派字辈:“思志单名廷单名世国春天地元光大”,续宗派:“文章昭著景运肇开祖德崇长贤才佑启先猷式守敦笃彝伦和敬锺祥家声永振”,再续宗派:“远怀前哲高亮恢宏克裕贻谋道明礼顺达仁由义慎诏后昆世颂清芬丕承骏泽”。
东山李氏字辈:“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字辈:“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李氏一支字辈:“笃志承先怿同心翼后贤见龙徵瑞兆科甲必集联”。
李氏陇西堂原派语:
原序:“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
同汉庚午增序:“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卽林傅均”;
黑山原序:“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
井山原序:“文景荣人金胜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
续修序:“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
续修新序:“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观左有富有庆安平”。
李氏万叶堂字辈:“天正启贤远傅宗系大显家声孝思维德”。
善邑曲江李氏字辈:“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前编字辈:“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李氏锦潇堂字辈:“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源头李氏淳叙堂湖南宁乡鞠公口占字辈:
原序:“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
一修原序:“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
三修新序:“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
再修序:“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湖南沅江李氏陇西堂字辈:“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李氏叙乐堂老派字辈:“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字辈:“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城福李氏字辈:“珑庭文成甫乡仁新志仕山本宗春继龙中日之可登大任世际明良原善其修催德斯昌敬心恒存天锡福光荣行裕嗣万年永长”。
南郭李氏字辈:
原序:“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朝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傅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湛公长房新旧排行序:“谷琰宣闳伯居均元景昌思时嘉显廷希承李会象淑廷德茂储荣恩”;
湛公二房新旧排行序:“谷琰宣闳伯居均元必宽本沅理春家恢宏学时逢泰”。
李氏近房字辈:“崇成如永延长维世洪熙光文肇启文明万国咸宁进德修业云龙风虎刚健中得主有常承天时行含章可贞敬义立并方大”。
龙船港李氏字辈:“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上湘李氏龙门堂字辈:
原序:“志必仁本政文仲湖廷钦就可世宗”;
新序:“树德景先正存心学大贤忠良维国祚孝友作家傅积善徵余庆修身华福缘昌隆符泰运兴发定科联”。
滕冲叠水河李氏字辈:“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滕冲青乔李氏字辈:“自维天端立家其显根本中承希性有炳成生庆文”。
甘肃陇西李氏初定字辈:
原序:“经纶道节展奇才辅佐天家登相台宪章祖训扬先泽洪起心傅庆方来”;
重定序:“经纶承祖泽光裕振家声肇建洪模永宗支裔代荣”;
通谱班次:“亯叙傅谟典洪基肇吉安泰和家政协鼎甲焕新班”。
甘肃陇西李氏字辈:“荣祖显宗大德永福左昭右穆至道崇仁”。
开沙李氏字辈:
原序:“太干福寿荣禄祥智英宗元孚恒丰俭裕孝顺谦恭纯诚恺悌宣慈惠和明允笃敬纯厚为良德振兴必有成”;
续序:“笃敬儒行名贤经师瑞徵家庆善培迈基人文蔚起功纪鼎彝长承祖佑百世傅之”。
中湘河头李氏行派字辈:“序茂廷溪峰宇文元大邦世绍光宗泽家声裕楚湘志笃贤儒道心怀孔孟乡俊显昭潭士伦常正益昌”。
京江李氏字辈:“福泽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井岗李氏排行字辈:“秀公九族亲甲第冠千军石羊发基址均志李连陛应尚仕忠臣国太永安宁荣华光宗祖富贵远傅名道德辉先泽诗书裕哲昆文章称寿世学业建经纶”。
竹马馆东李氏排行字辈:“成震泰可忠茂礼志倚谟葵普光曾愿启信怡云建慈昂济得信端恭良壬拱华进敬尚瑷文胜长魁顺记余贵厚忠共盛福献成元处宗秀继忠皋绪绍缵维纲绮纾绸致”。
李氏衍庆堂偶公股前派字辈:
原序:“万荣道兴恺明常崇德彰春应贞元泰雍熙乐允祥”;
贤公股前派序:“才文寿炒广永玉万森崇应一启振家声川长必祥”;
偶贤两支合汀后派序:“忠义开鸿绪龙族著烈光经纶昭实学廉敬历官方根本培深厚芝兰奕世香”。
三桥李氏崇礼堂排行字辈:“远世思明德昌时衍令谟彦奇蕃克绍昭朗盛宏敷”。
岩田李氏排行字辈:“仁信兴邦本忠诚忠具辉高实从正发滋赞美明颀俊秀潜龙跃簪缨起凤飞诗书光德业文采焕珠玑”。
高密李氏排行字辈:“元宪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传赞厚”。
慈溪李氏排行字辈:“季安仁伟信义俨侦佳贵显承思宠忠良远益昌宏能思继绪奕裔永芬芳久大家声振绵延祖德长椒聊蕃百世荣富集千祥”。
李氏一支字辈:“永远纯良富贵吉祥发源道学诗书绪长谨遵先训佑启寿康声名显达绍美周唐”。
李氏丰鉴堂字辈派语:“皋陶伯馨思成理徽利贞吕祖彤德酋孙硕宗乾耳宗同兑清烙洪翼族敢禹承先长宗君况本次公轨隆艾雍柔弇昶暠欢重耳熙天锡虎昺润世民恪”。
龙河李氏绵达堂字派:“兴元铎镜钢锦铃铖文东荣秦兰芳茂馨鸣搤劳有能用荣受志忠轰秉元汝御衡茂”。
江西建昌李氏字辈:“辂德宝弼岑林松荣义乾朝集千端可夫亭文本处如吉士春韶淑近日开正大光明显忠厚传家鸿儒”。
河北高邑李氏字辈:“发荣从晋钟秀在高世继昌盛光裕永昭”。
李氏列李金脉派字辈:“荣升芳建定万代承宗明世时乾坤太子文应必兴”。
陇西郡李氏列李观脉派字辈:“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
安徽萧县李氏字辈:“纲常治世纯忠厚传家有逸方”。
云南曲靖李氏字辈:“福本迎国光仙朴平鹏扬春芬崇根茂德永济朝唐居家承孝友盛世选忠良克昌纯祖武鸿文绍宗繁”。
重庆奉节李氏字辈:“居世成善国秦楚正光华文明朝尽应道德永传家”。
山东商河李氏字辈:“清澍孝友仁广官发贤良德敬尊守久朝先辰继长”。
四川广安李氏字辈:“应大光明远含春……”
历史名人
姓呼延的民族有三种:匈奴族、鲜卑族、其他少数民族。
1、匈奴族
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为姓,称呼衍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姓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之一。曹魏末期至东晋时期,南匈奴贵族呼衍部落进入中原后,改“呼衍氏”为“呼延氏”、“须卜氏”为“卜氏”、“丘林氏”为“乔氏”,成为汉字复姓。
2、鲜卑族
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又为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时期大儒颜师古的注释,即今天所称的呼延氏。鲜卑族呼延氏,出自晋朝时期的鲜卑族人稽胡楚,因有功于社稷,被晋王朝庭赐姓为呼延氏,其后裔子孙因此随之称呼延氏。
3、其他少数民族
费雅喀奇勒尔人,据传,其原本是匈奴呼衍氏部落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遗众,按史籍《吉林通志》的记载,该支族人成员主要有赫哲族、满族、蒙古族等,皆称希努尔呼氏,主要群体世居苏穆噶山(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后有一支族人在清朝时期随军迁徙至陕西神木地区,改汉姓为呼延氏、呼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1、綦毋姓
綦毋氏,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其族“多勇健”,晋代,屡聚众反抗。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时,骑督綦毋伣邪随军伐吴有功,晋赤沙都尉。
2、兰氏
兰氏,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
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所裁决之案面报单于。晋代,在匈奴中地位亦尊,任左右当户。
3、呼延姓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4、宇文姓
来自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来源姜姓。
5、提姓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班固则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鞮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
-綦毋氏
--兰氏
-呼延姓
-宇文姓
-提姓
问[问,读音作wēn(ㄨㄣ),不可读作wèn(ㄨㄣ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苑氏衍派问弓氏、问薪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问氏,系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所改。”苑氏,来源于中国奴隶制商王朝(公元前1562~前1066年)。自商汤建国到商纣王灭亡,商王朝共历四百九十余年,十七代,三十一王。
商王朝,商汤始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之后有五次迁都,到盘庚时期(公元前1312~前1285年)最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之后,商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发展,特别到了武丁统治时期(公元前1271~前1213年)的五十几年间,商王朝处于强盛颠峰。
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子文至苑(今河南新郑),为苑侯,其后代子孙以先祖爵名为氏,称苑氏。时间约,距1998年约3166年。
苑氏一族的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王朝统治范围来确定。武丁时期商王朝强盛,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其疆界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今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
在商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记载,有许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单姓有劝氏、运氏、艺氏、毳氏、故氏、暮氏、住氏、据氏、幽氏、昫氏、泽氏、奥阝(郁氏)、圃氏、叙氏、咀氏、矢氏、履氏、亲氏、陇氏、勇氏、辩氏、遣氏、铣氏、衍氏、启氏、科氏、人氏、政氏、悼氏、北氏,其复姓有问弓氏、问薪氏、王里氏、虎夷氏、牟孙氏、平陵氏、平宁氏、羌兀氏、霜乡氏、新和氏、新孙氏、固孙氏等。
商汤时期,王朝以都城所在为核心布设军事要塞,以卫王畿。其军事要塞近都者多为环形分布,称腕弓(近弓);其军事要塞远都者多在边境,呈星形分布,称深弓(远弓);处于二者之间地带设置的军事要塞,为扇形分布,称问弓(中弓)。
商汤后裔问弓氏,即为掌管中弓军事力量的大夫,其后裔有以其官称“问弓”为姓氏者,称问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问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给大司寇苏忿生的封地温邑,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宝应问氏家谱》记载,江苏扬州地区的一支问氏,系由温氏改姓而来。
温氏源于西周时期的温国。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记载,西周初期,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邑(今河南温县),称温候。
周襄王姬郑二年(晋惠公姬夷吾元年,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攻灭,国君温子逃往卫国,称为温氏。后来晋国大夫郤至(温季子、郤昭子)率军攻灭了狄人,温国邑地就成为了郤至的封邑。
春秋中叶的周简王姬夷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农历6月,郤至在“鄢陵之战”中(今河南鄢陵)指挥晋军打败了强大的楚军,声威显赫,成为晋国执政上卿,从此郤氏一家三族权倾朝野,史称“三郤秉政”,结果引起其他晋国卿士大夫们的嫉妒。据典籍《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姬重耳时期,“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韩,寔掌近官。”因此,到了晋厉公姬寿曼执政,便对郤氏一族专权国政极为不满,就想找个借口除掉国中的这些强宗大族。
有一次,晋历公带着群臣去打猎,郤至打到一头野猪,便派人给晋历公送去,不料却在半途被晋历公宠幸的寺人孟张夺去,郤至大怒之便下一箭射死了孟张。晋历公不明究竟,对此大为恼火,愤声说道:“季子欺余!(这老家伙欺负到我头上来了)”遂决定除掉郤氏一族。
晋历公欲除郤氏的消息很快就被郤氏族人知道了,堂弟郤錡便主张抢先攻杀晋历公以保存自己,而郤至却愚忠地认为:宁可自己被杀,也不能犯上作乱。
周简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农历12月壬午日,晋历公纠合了一批与郤氏有怨仇的臣子们如栾书、胥童、夷羊五等,率甲士八百灭掉了郤氏一族,史称“晋灭三郤”。郤氏百年大族,一朝灰飞烟灭,三郤的尸首被陈列在朝堂上示众。这次事变后不久,晋厉公因为优柔寡断,也被栾书杀死。
郤至的子孙中有在“晋灭三郤”事件中成功出逃到其他诸侯国的,便以原郤至封邑命姓,称温氏。后该支温氏族人中有因避祸而迁徙至真如(今江苏扬州宝应)者,改“温”为谐音字“问”,称问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东汉末期温侯吕布,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吕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著名东汉末年武将。
吕布善弓马,精武艺,时号为“飞将”。他初在并州刺史(今山西太原)丁原手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靠董卓,晋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他曾因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心怀怨恨。
当时司徒王允拟诛董卓,便借机与吕布密商,吕布答应为内应。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
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因惧袁绍,被陈留太守(今河南开封)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未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
其时刘备与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今江苏睢宁),击败了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今安徽濉溪)。袁术曾派大军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
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击败刘备,攻破小沛。
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布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吕布待军不善,在曹军围困之下,其部将侯成谋叛,擒住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
吕布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爵位“温侯”为姓氏者,称温氏。其后裔赣州石城人温革(公元1006~1076年),为北宋时期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也是客家地区私家办学之先驱。由于他所办学校规模大,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所教学生人才辈出,名震朝野,被当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圣,并赐为“进士”,敕封为“大儒”。温革的后代在南宋末期撰有《海上仙方》一书,借外讽今,得罪了当朝权贵贾似道,全族被抄,有逃亡者改以谐音字“问”为姓氏,以避其难,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兀者群牧使温迪罕·蒲睹,属于避难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金史·温迪罕蒲睹传》记载,金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金国西京路桓州(今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爆发了以西北路招讨司译史契丹人撒八为首的契丹族人民大起义。
当时在辽阳一带管理兀者部落畜牧生产女真贵族温迪罕·蒲睹是群牧使,撒八起义后,温迪罕·蒲睹为防备属下契丹族人民响应,命令手下家奴兵丁配备兵器时刻警卫。于是契丹牧民便巧妙地骗那些家奴兵丁说:“我们将要出兵伐宋,官府要查看兵器,请把你们的兵器借给我们用一用吧。”家奴们上当,纷纷将兵器借给了契丹牧民。结果契丹族人乘机起事,温迪罕·蒲睹只能束手就擒。
契丹起义军捕获温迪罕·蒲睹后问他:“你愿意跟我们一起造反吗?”
温迪罕·蒲睹回答:“吾家世受国厚恩,子侄皆仕宦,不能从汝反而累吾族也。”结果,温迪罕·蒲睹当即被起义军凌迟处死,其在堂子孙也一同被杀。
温迪罕·蒲睹的后裔族人有取其姓氏首音汉字谐音为“问”者,汉化姓氏为单姓问氏。
三迁徙分布:
今安徽省淮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河北省围场地区,甘肃省徽县,浙江省余姚市,山西省汾阳市、交城市等地区,均有问氏族人分布。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公元185年),分琅玡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初皇年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至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
襄 州:亦称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郯 郡:亦称东海郡、海州、郯城县。
襄阳郡:治所由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宝应县:春秋战国时期,宝应之地古称安宜,先属吴国,后属越国。秦朝时期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朝时期分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先后属于临淮郡、广陵郡。
桓 州:桓州城是金国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城址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俗名四郎城。金国为了抗击蒙古军南下,在北部边境地带挖掘了壕堑,派兵沿壕筑堡屯守,并在沿线设置了三处招讨司,即东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
2堂号:
庐江堂:以望立堂。
姓氏之所以有这么多,就是这么衍变而来的
本文2023-10-20 13:00: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