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氏起源于何地有知道的请回答一下
门氏出自姬姓,黄帝之后裔。武王伐纣,建立周朝800年天下。传至周宣王时,周宣王有一个弟弟叫多父,姓姬名友,被封为郑国的国君,为郑桓公。多父 有一个儿子叫姬兴,姬兴做为朝廷使者,驻于宋国,姬兴的儿子叫耏班(读音耐),为宋国大夫。
宋武公之时,耏班因战功卓著,宋武公以关门税征赐之,以为食俸,此门遂称耏门,其后世子孙亦称耏门氏,世袭大夫。
十五世祖耏跖与汉高祖刘邦起兵于砀,开国有功,封为芒侯。十七世祖耏申,汉景帝时娶南宫公主,是为皇亲国戚。二十二世祖耏毅,王莽篡汉时,忠贞汉室,战亡殉国。其子耏立,避斯难去,改耏门氏为门氏。门氏家族以耏班为受氏始祖。
史书记载: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姬静将小弟姬友(号多父)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是为郑桓公。因治国有方,宣王又将姬友招入朝中任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幽王无道,宠幸褒姒,为讨褒娰欢心竟登台点烽火戏弄诸侯,重用坏人,国人怨恨,诸侯反叛。郑桓公见劝阻不成,眼见西周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太史伯给郑桓公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郐国和虢国是避难之地。于是郑桓公于公元前769年攻灭郐国,后郑武公又于公元前767年攻灭东虢,在溱、洧之间建立新的郑国,谓之新郑。郑桓公去世后,郑武公即位。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率军攻占郑国,郑国灭亡,国土并入韩国。立国432年,历20君。
门氏十七世祖耏申首创门氏家谱时,因年代久远,误以为多父姬友为周宣王之子。经查证,实则为周历王之幼子,周宣王之弟,特此更正。郑桓公亦为郑姓之始祖。
左转记载:“初,宋武公之世,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
这段文字是在公元前616年的时候,鲁国的史官追记公元前 755年,宋国宋武公时代发生的事情,其历史背景如下: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初年,实行了分封制度,将王公大臣封为诸侯,给他们一方土地管理食邑,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诸侯间为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张地盘,争战不息。
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纣王的长兄微子所建,这个地方,原来是封给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封他为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祀,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宋国后来于公元前二八六年被齐、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三国所灭。宋国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城区古城西南25公里处睢水河北岸。
当时,在现今的山东济南东北部有一个国家叫“瞒国”,瞒国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叫“狄”,这个民族的首领叫“缘斯”,身材特别高大,魁梧凶猛,因此称之为长狄缘斯。
公元前 755年,长狄缘斯侵犯宋国。宋武公就派大司徒“皇父充石”带领他的两个儿子去迎战。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公子谷甥”,一个叫“司寇牛父”。耏班亲自为皇父充石驾驶战车。
这次大战发生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面的封丘县,以宋军的胜利为结局。大战中,皇父充石的两个儿子相继战死,皇父充石也身受重伤。危机时刻,耏班振臂挥戈,统帅全军,死战缘斯,最终打败了瞒国军队,擒获了长狄缘斯,大获全胜。
为了表彰在这次战争中立下了卓著战功的耏班,宋武公独赏耏班,把宋国关门的税收赏给了他,做为食俸。从此这个关门就称为耏门,他的后世子孙也以耏门为姓氏。至于耏门这个地方在哪里,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耏门不是京城的城门,是关门,是国门,很可能就在现今的河南省封丘县。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记载:芒侯姓耏名跖;六年,儿子耏昭嗣后,9年后有罪国除;汉景帝三年,耏昭以故芒侯从太尉周亚夫击吴楚有功,复侯为张侯;后元三年(前141年),耏申嗣张侯,元朔6年(前123年),坐尚南宫公主不敬,免。
公元6年,西汉平帝病故,立孺子婴为皇太子,只有两岁,太皇太后据群臣之意,以王莽代天子执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为摄皇帝,年号称为“居摄”元年。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及槐里人赵明、霍鸿起兵反莽,声势浩大。莽派王邑平之,称帝之心初现。嗣后则听信谗言,铲除异己。公元9年,即天子位,国号新,称“始建国”元年。公元23年为义军所杀,在位15年。公元25年刘秀即位,史称东汉。
很多门氏家族,尤其是山东和东北的门氏家族,祖祖辈辈都留下一个传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朝为官,因为发生了宫廷政变,皇帝要杀我们家的人,出逃之后才改为门姓的。因为年代久远,各地门氏家族的传说变异很大,在枝节上都不一样。出逃之前的姓氏各异,出逃的方式也都不一样,也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我想,传说中的宫廷政变,应该就是汉代发生的这次王莽篡汉之变,出逃的时间应该在公元7年。
各地门氏家族出逃的种种传说,在后文中说到东门氏家族出逃时有详细介绍。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传说,因这是我们门氏家族的口碑历史。
东门:复姓。
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后因以为姓氏。汉有东门云。东门京:西汉相马专家。东门五秋:诗人。祖籍山东枣庄 ,现居:江苏。目前担任7家文学网站和论坛的编辑及版主。主要写作范围:诗,词,元曲,歌词等。多首作品选入多部诗歌文集类书籍出版。亦有部分作品被报刊类采用。代表作品:《[正宫调] 白鹤子(2首)》/《 七绝 亓襄岚(组诗)》/《[中吕]迎客仙 村夫》/《忆秦娥·江南》/《七绝 花越家》。
出自姬姓,以居住地命姓。春秋时,鲁庄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他家在鲁国都城曲阜的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当时鲁文公有个宠姬叫敬嬴,同襄仲的关系很好,襄仲就劝鲁文公立敬嬴所生的儿子倭为太子,但受到大夫叔仲的反对。襄仲后来 出使齐国,他私下要求齐侯支持倭继承鲁国君位。齐侯正想拉拢鲁国,便答应了。鲁文公死后,襄仲在齐国的支持下杀死了文公正夫人所生的公子恶何公子视,立倭为鲁宣公,由襄仲执掌国政。当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三桓一直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威胁到鲁君的地位。襄仲竭力维护鲁君,多次企图铲除三桓,却没有成功,因此同三桓成了死对头。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大夫。公元前591年,鲁宣公去世,季孙氏乘机谴责襄仲过去立宣公是“杀嫡立庶”,驱逐了公孙归父。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来以东门作为姓氏,其后子孙遂以东门命姓,称东门氏。
南门(Nán mén ),是中国的一个复姓。
南门姓源出有二:
出自古代天文官之后,以星座名为氏。据《史记》中有讲天文的篇章,叫《天官书》,里面说有两颗大的星星叫南门星。现代天文学家说,那是指星座中的圆规座和半人马座,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而南门这个姓,起源于古代天文官的后代,以南门星座名称为姓,称南门氏。
出自商代守城(南门)官之后,或居住在城池南门之先民,以城池方位名称为氏。上古时期,商王有位大臣叫南门,其后以南门为氏。清朝有个叫张澍的学者说,南门氏的祖上,大约是守卫城池南门的官员,所以得了这个姓。《鬻子》中提到南门氏的始祖是南门蠕。而不少学者又认为,居住在城池南门中的居民,以居住地方位名称为姓,称南门氏。南门复姓的族人,后来逐渐简化改成了单姓南氏。
得姓始祖:南门蠕。南门,除一般通用的意义外,根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古代把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恒星,圆规座和半人马座称为南门星。据《姓氏考略》记载指出,古代看守城郭南门的官,或居住于南门附近的人都以南门为氏。而《鬻子》中提到南门氏的始祖是南门蠕。南门蠕是商汤的七位佐臣之一。故南门氏后人奉南门蠕为南门姓的得姓始祖。
北门:《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西门氏:郑大夫(姬姓,春秋郑国一大夫居住于郑国都城的西门,后裔以西门为氏。西门氏一世祖。)居西门,因氏焉。《列子》有西门子(姜姓,战国时齐国有一大夫居齐国都城西门,后裔以西门为氏。),魏文侯时,西门豹(约?~公元前396年前后在世,官拜战国时魏国魏文侯时邺令,其后裔称西门氏。后改西氏。)为邺令。汉王莽时,有西门息(约公元前45~公元23年在世,汉代道士,曾对卫将军王涉说:“刘氏当复兴。”)。《神仙传》有西门惠(约公元前45~公元23年在世,汉代道士,曾对卫将军王涉说:“刘氏当复兴。”)。宋祥符登科西门治。大观有西门解(唐代忠臣,官拜神策中尉、右迁神策军佐、右中护军、右监门将军、军容使等。),滨州人。
西氏:姓苑,云:西门豹(约?~公元前396年前后在世,官拜战国时魏国魏文侯时邺令,其后裔称西门氏。后改西氏。)之后,改为西。
门氏起源于何地有知道的请回答一下
本文2023-10-20 12:21: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