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种惩罚叫吞金,为什么要吞金子?
金子在古代是很难得的东西,有的平民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金子,所以在古代人眼中,吞金自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权贵才会吞金自杀,而平民百姓想要吞金自杀也没有这个条件。
其实吞金自杀是很痛苦的死法,我想如果要是让这些人重新选择,他们肯定不会再选择这样死了,我第一次知道吞金自杀是看《红楼梦》知道的,里面的尤二姐认清了贾琏和王熙凤的真面目而绝望吞金,当时我以为吞金就像喝毒药一样,吃了就会死,其实不然。
金子是重金属,但是它的毒性还不足以立马要人的命,吞金的人不会立刻死去,金子被吞到胃里面,胃液消化不了,然后因为金子比较大也排不出来,只能那样堵在肚子里面,死也死不了,活着也难受,要是能通过促排的方法排出来还好,万一碰到排不出来的只能等死了。
所以我们看电视其实都是假的,尤二姐死的时候面目平静,真正吞金的人死相是很难看的,毕竟太痛苦了,也不能立马死去,只能慢慢的熬,所以如果给这些人重新来过,他们肯定选择别的死法。
不过古代人都觉得吞金而死是一个体面的死法,代表了自己高贵的身份,我觉得你都想自杀了,还保留这样的颜面干什么,这不是自找罪受么,历史上吞金自杀的总共也没有几个,还有一个是明朝时候的太监--张敏,张敏是明宪宗的贴身大太监,据史册记载他是吞金自杀的。
张敏自杀是因为万贵妃,万贵妃因为嫉妒把明宪宗的皇子都杀死了,后来还是张敏保住了一个皇子,才得以使明宪宗有后,这事被万贵妃知道了,张敏自知万贵妃不会饶了他,于是就吞金自杀了,由此可见,古代人还是觉得这种死法比较体面。
接下来我就介绍以下明朝四位人品才干出众的宦官。
第一位当属郑和,不仅能力有,名气也是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七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其先祖元朝初年移居云南,其祖父和父亲都极具冒险精神,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朝圣者之意。
明朝平定云南时,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送回南京,惨遭 。在14岁那年,马和被分配到北平燕王府,侍奉燕王朱棣。
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其留在身边,马和也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成为燕王的亲信。在朱棣的培养下,天资聪颖的马和很快就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马和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朱棣委派他的任务,尤其是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
朱棣称帝后,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从此马和就成为郑和。赐姓的同时,郑和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人称三宝太监 。
1405到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第二位是张敏。明孝宗能够从偷偷摸摸的生活中走出来,多亏了他的提醒,不然,明宪宗还不知道有这个儿子呢。
众所周知明宪宗有恋母倾向,独宠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万阿姨,万阿姨年纪大不会生孩子,还不准其他妃嫔宫女生孩子,一生就弄死,结果就是明宪宗年纪老大了还没有孩子。
但凡事总有疏漏,有一次明宪宗和一个小宫女约了一炮,宫女就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日后的明孝宗朱佑樘。
鉴于万阿姨的光辉战绩和明宪宗的听之任之,朱佑樘一出生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其母人缘很好,宫里的宦官宫女都帮她瞒着,万阿姨竟然不知情!
转眼好几年过去了,朱佑樘渐渐长大了,这也意味着,他不能再这么偷偷摸摸地生活了,纸里包不住火,万阿姨迟早有一天会发现朱佑樘的存在,与其等待,不如拼一把。
于是在一天明宪宗感慨自己还没有儿子的时候,一旁的张敏顺势跪伏在地,说皇上你有儿子。
朱佑樘被曝光了,明宪宗欣喜若狂,太后喜不自胜,唯有万贵妃歇斯底里,目光里满是疯狂,所有人都知道,她会报复。
为了躲避万贵妃的报复,太后及时出手,将朱佑樘接到其宫中抚养。然而,朱佑樘的母亲和丈张敏却避无可避,为了少受点罪,张敏选择了自杀。
第三位是黄锦。
黄锦,字尚,别号龙山,正德初年入宫,到内书堂读书,不久被选派到兴王府为世子朱厚熜伴读,而朱厚熜就是后来的嘉靖帝。
明武宗去世后,无子,朱厚熜入嗣帝位,黄锦因伴读有劳绩,升为御用太监,此后先后调任尚膳监、司设监、内官监太监、司礼监佥书,最后执掌司礼监事兼总督东厂,成为宦官的首领。
嘉靖帝对宦官控制比较严,不过却对黄锦很信任,称他为"黄伴",而不是直呼其名,并且黄锦经常被嘉靖帝派去审理重要案件,甚至楚王世子犯法的案件也有他参与。
黄锦做的名气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给海瑞求情。海瑞给明世宗上书说:嘉靖嘉靖,家家净也。盖天下人不值陛下久亦。
什么意思就不说了,反正是把嘉靖帝骂的狗血淋头,惹得天天听别人拍马屁的嘉靖帝大怒,要求马上拿下海瑞,速杀之。黄锦正好在在边上,劝道:“这个人就是想博取一个名声,皇上要杀了他,岂不是成全他了,我们最好不杀他,不中他的圈套。”这才保全这一明朝的活宝。
嘉靖帝去世后,黄锦与大学士徐阶等人到裕王府,迎裕王朱载垕即位,是为明穆宗,黄锦也因此更上层楼。
第四位是陈矩。
陈矩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选入宫,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名下,在司礼监服役。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率兵逼近京师,高忠全副武装参与防守,并立下功劳,陈矩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奋斗了数十年后,陈矩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东厂,成为宦官首领。
陈矩为人正直,有度量,能顾全大局,常常说:“我只守着八个字,就是“祖宗法度,圣贤道理。”所以对刑部、镇抚司监狱所关押的丢了官的内臣和外臣,他都多有维护。
陈矩最大的表现是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爆发的“妖书”大案,某一天清晨,从朝房到各大臣的门口,都出现了一份匿名的《续忧危议》,其中说万历帝的宠妃郑贵妃和一帮大臣勾结,阴谋更换太子。
陈矩拿到以后,奏闻皇帝,万历帝大怒,下令东厂和锦衣卫同时出动,进行大搜查,由于没有线索,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有些人还乘机打击异己分子,比如首辅沈一贯想陷害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他们都托人请陈矩帮忙,但陈矩全部拒绝。
最后,陈矩妥善处理了这件惊天大案,使得郭正域等被株连的人转危为安,社会秩序亦得以恢复平静。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陈矩以掌东厂兼掌司礼监印,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不过他并没有肆意动用权力,反而谨慎得很,他在位时期,是万历年间抓人最少的一段时期。
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入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可是李自成也没能高兴太久,他此后是被清军击败,于1645年死于通城。而1645被认为是最特殊诡异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我们国家整体逐渐走衰,和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1645年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包括英国开始走向崛起,为资本主义的道路埋下了苗头。那更多相关的说明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1、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年
在1645年里,世界发生了五件无比奇怪的事件,其中四件发生在中国,这四件事情的出现也让我国从最强盛国家逐步走向衰弱。
明朝末期,李自成南征北战,击败了众多的明朝军队,占据了西安并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是李自成的军队没有经过专业的军队培训缺乏军纪,在城内烧杀抢夺,渐渐的失去了民心,加上李自成面对这是有着严明纪律的清军,十三天的激战,李自成退出西安。1645年,在登山探险的路途中,李自成被当成是贼寇被当地村民用锄头砍死。
同年还发生了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在抵抗失败后,清军攻打进城对城内的百姓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连续十天,清军都没把刀给放下,曾经的扬州城瞬间变成了堆尸贮藏、积尸入乱麻的一幅景象,虽然有少数群众未进城而幸免于难的群众,其他的几乎都被屠杀,光收殓的尸体就有80万。
还有嘉定三屠事件,清军在攻破嘉定后对城中的居民百姓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清军颁布剃发令,可嘉定的群众不愿意,便联合起义反清,后来被下令屠城,被悬梁、投井、投河、截肢等等,还有的被砍了手足还能动的,骨肉狼藉。许多妇女被长钉安在门板上进行长期的侮辱行为,全城三万多人遇害。
1645年的南京是南明朝的首都,它在清军还未到达之前就宣布了投降。就算如此,在偌大的南京城内,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整个城的人民都纷纷逃亡,没有士兵的南明朝也无法和清军抗衡,这一系列的弃城而逃行为,到如今都被视为是一种耻辱。
除了国内的这几件事,国外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克伦威尔率军与查理一世展开决斗,1645年,国会军和王军在纳西比展开决斗,克伦威尔成功的夺得了掌握国会的军事力量,使得英国形式走向了有利的局面,没过多久,查理一世被判处叛国罪并执行了死刑,英国从此改变了世界格局,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2、李自成之死
1645年4月30日,大顺皇帝李自成率残部逃入湖北省咸宁境内,当日李自成书写了一封密谕要求其它大顺部队将领立即甩脱清军多铎和阿济格部队向湖北通城县一带集结,信中说通城一带属于粮食富饶之地,南明还未有驻军,可见李自成当时确实在九宫山所在的湖北通城县一带活动。
李自成逃入湖北通城县一带后,发现该地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山中多瘴气,虫蛇横生,他的部队多是西北和北方人,水土不服,士兵叫苦连天,我们通过现在的卫星地图可见通城县、通山县一带至今交通都没有什么发展,周边有很多地名都被命名为某某尖、某某岭、某某山。
这时李自成的部队前面大山阻隔,寸步难行,生存环境恶劣,后有阿济格的大清军队追击,士兵看不到希望,很多士兵就溃散了,只有李自成的一些家族亲属如其侄子李过,养子张鼐,高一功等一帮亲信及部分铁杆士兵还跟着他,1645年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午饭后刚好雨过天晴,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不远的牛迹岭上,李自成听说山那边有座关帝庙,他十分崇拜关羽想去庙里看看,给关羽上香,他让侄子李过在周边做好警戒,自己带着20多名士兵去了山上的关帝庙,上香完毕后由于连日逃命,穿山越岭,身心疲惫,现在好不容易看到有个遮风避雨的干燥场所,因此李自成想在此地小睡一会再下山,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他带的那20多个士兵看到这情景也顺势就地小睡休息,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九宫山关帝庙有外乡人出入的消息很多就让九宫山的山民发现了,山民以为李自成这些人是贼人,很快就有许多山民携带锄头镰刀出现在李自成他们面前,双方也没有什么解释就打了起来,山地战李自成他们那是这些整天在山里窜来窜去的山民灵活,很快李自成他们就处于了下风,眼看不敌,李自成赶紧往山下跑,刚跑到山腰下的田地里,慌不择路的李自成一脚就陷进去了,山民程九伯一个箭步冲上去就和李自成搏斗起来,这时程九伯的外甥及时赶到,用锄头在身后猛击李自成头部,李自成当场毙命,其它李自成带来的士兵一看主帅已死纷纷逃命或去报告李过。
3、有关明史的疑惑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排在最后一部,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明朝的历史进行记载的。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明王朝的统治以来,一直到公元1644年,明朝的最后一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为止,在整个明朝统治的276年间,所发生过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大小事件,都被记录在册。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中原建立统治后,在第二年就开始了对《明史》的修订,而且,一直到1739年才正式进呈给皇帝,仔细算来,这期间,一共是花费了94年,用了94年,清朝才将《明史》重新修订好。可见这个工程之大。不过,虽然《明史》算得上是我们国家从古至今花费时间最久才修订好的史书,但是,它还是被很多人吐槽,尤其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家就逐渐从《明史》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在福建省同安县,就有一部族谱印证了这一系列的猜测。在当地的《张氏族谱》中,有对张敏的记载。张敏是明朝朱见深在位时期的一名宫廷太监,所以,《张氏族谱》在记载张敏的时候,也对当时的相关事情进行了记载。
在《明史》中,也提到过张敏,敏惧,亦吞金死。敏,同安人。这是在《明史》中对张敏的一段描述。书中说到,当时,朱见深将大了自己17岁的万贞儿娶了,宠爱加身,但是,最后却因为万贵妃恃宠而骄,导致了很多妃子的孩子丧命,最后还意图将朱见深谋害,幸而张敏救了朱见深,最后才被迫吞金子自杀。这是在《明史》中对这件事情的描述。
然而,在《张氏族谱》中可不是这么讲的。在《张氏族谱》中记载,张敏是在1485年的时候病逝的,并不是被逼迫而吞金死亡。所以,在这一点上,《明史》里面就改了很多。另外,在万贵妃这个人物的说法上,也有很大的出入。
在修订的《明史》中,将万贵妃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女人,看起来心肠歹至极,但是,在明朝时期修订的《明宪宗实录》等书中,都没有说这些事情,更不用说是谋害皇嗣了。由此看来,很多东西是不可信的。
所以,虽说,像《明史》这一类的书籍是正统的 史书,但是也不一定就完全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所以,在对待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性的。
明宪宗是明朝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倒不是因为他昏庸或者圣贤,而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贵妃。
万贵妃原本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但是却自幼侍候明宪宗长大。等到明宪宗继位为帝之后,不顾众人阻止,封万贵妃为妃。万贵妃比明宪宗大将近二十岁,明宪宗正当壮年的时候,应当是万贵妃黄花半残之时,但是明宪宗却对她痴迷无比。
相差近二十岁的爱恋,而且是女人比男人大二十岁,这在现实中是很神奇的事情。仗着明宪宗的宠爱,万贵妃在后宫中横行霸道,这一段帝妃恋闻名后世,让许多人为之称奇。
万贵妃沉迷权利,同时也十分霸道,占有欲超群。尽管明宪宗是皇帝,三宫六院都是常有的事情。然而万贵妃在之时,后宫的女人都夹起尾巴做人。有她在之时,宠妃一词就是为她设立的。别说后宫其他女人,就是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为了能保证自己在后宫中的独特性,保证自己的权利,她肆意残害后宫中有孕的妃嫔。就算她自己生不出孩子,也不许其他人生。明宪宗之所以能有子嗣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全赖他人帮扶。而在这些人之中,就有张敏。
张敏是明宪宗时期的太监,职武是门监,同安人氏。在纪氏生下明孝宗之后,帮助纪氏隐瞒,并且保护明孝宗生命安全。
纪氏原本是土官女子,后来别充入掖庭为女官,分配去守内藏。纪氏应该长的很漂亮,要不是十分漂亮,皇帝也不会偶然路过就看中她,然后临幸了她。
当时万贵妃把持后宫,宫中女子都受到严格的控制。纪氏这样一个意外,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怀孕了。万贵妃得知之后,命宫女将纪氏的胎儿打掉。宫女十分同情,于是就骗万贵妃说,纪氏病的很严重,命都保不住了,胎儿就更不用说了。于是纪氏就被安排到安乐堂居住,然后万贵妃就忘记了这个人。
怀胎十月,纪氏生下了一个皇子,宫女害怕万贵妃事后知晓,就张敏把这个胎儿淹死。张敏抱着孩子,惊异的问道:“皇上还没有孩子,为什么要将他淹死呢?”于是就默默的将这个孩子藏起来,然后用蜜糖蜂蜜之类的哺育他。
张敏就这样一直保护他到五六岁的时候,万贵妃都不知道此事。当时的废后吴氏居住的地方,临近安乐堂,知道了此事,于是也一直暗暗抚育他。
明宪宗至悼恭太子去世之后,一直未曾有子嗣,朝中上下十分担忧。有一天明宪宗让张敏给他梳头,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由感叹道:“到了这个年纪,我巨然无子。”
张敏听后,当即跪下说:“奴婢死罪,陛下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了。”于是将明宪宗的存在告知给皇帝,皇帝大喜,当即命人却接明孝宗。
等到接皇子的使者到时,纪氏哭道:“儿去,我命不久矣,你见到身穿黄袍,脸上有胡须的人,就是你的父亲。”于是明孝宗身穿红衣,坐小撵到了明宪宗跟前。
明宪宗将他抱到膝上,看了好久说道:“是我的孩子,长的像我。”不仅给明孝宗正名,同时也将纪氏封为淑妃,移宫居住,并且多次召见。
万贵妃对此十分愤怒哀怨,怒道:“这些卑微的人竟然敢骗我。”没过多久,淑妃就去世了。有人说是被贵妃毒死的,也有人说是淑妃自己自杀而亡。
淑妃去世的消息传到张敏耳中,这让他十分害怕。惊惧之下,竟然选择了吞金而亡。虽然张敏权势不大,地位不高,不是后宫大太监,但是他却是明孝宗得以存活的关键人物,在历史上还是有着很大影响的。
怀恩(?—?),明中期宦官。高密人。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纶被杀,其父戴希文时为太仆卿,受株连被籍没。他以幼童入宫,被阉割为宦官,赐名怀恩。成化时掌司礼监,怀恩为人正直刚毅,诸阉宦颇敬畏。对时弊多有匡救。成化末年,明宪宗惑万贵妃(万贞儿)言,欲改立太子,他力争不可,被斥居凤阳。弘治初年,明孝宗登基,怀恩被召归,仍掌司礼监。正人贤士一时并进,多赖其力。卒后赐祠额为“显忠”。
《明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怀恩,高密人,兵部侍郎戴纶族弟也。宣宗杀纶,并籍恩父太仆卿希文家。恩方幼,被宫为小黄门,赐名怀恩。宪宗朝,掌司礼监。时汪直理西厂,梁芳、韦兴等用事。恩班在前,性忠鲠无所挠,诸阉咸敬惮之。员外郎林俊论芳(梁芳)及僧继晓下狱,帝欲诛之,恩固争。帝怒,投以砚曰:“若助俊讪我。”恩免冠伏地号哭。帝叱之出。恩遣人告镇抚司曰:“汝曹谄芳倾俊。俊死,汝曹何以生!”径归,称疾不起。帝怒解,遣医视恩,卒释俊。会星变,罢诸传奉官。御马监王敏请留马房传奉者,帝许之。敏谒恩,恩大骂曰:“星变,专为我曹坏国政故。今甫欲正之,又为汝坏,天雷击汝矣!”敏愧恨,遂死。进宝石者章瑾求为锦衣卫镇抚,恩不可,曰:“镇抚掌诏狱,奈何以贿进。”当是时,尚书王恕以直谏名,恩每叹曰:“天下忠义,斯人而已。”宪宗末,惑万贵妃言,欲易太子,恩固争。帝不怿,斥居凤阳。孝宗立,召归,仍掌司礼监,力劝帝逐万安,用王恕。一时正人汇进,恩之力也。卒,赐祠额曰显忠。
你真的了解明孝宗即位接太监吗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明朝,有一位很著名的贵妃,就是万贵妃。这个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并且十分恶毒,残害了明宪宗的许多孩子,却还能得明宪宗专宠,并且在万贵妃死后,明宪宗太过伤心,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万贵妃在时,只生育过一子,而她的孩子在生下没多久也死了。其他皇子都被她谋害。
而明孝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偷偷长大,在他登基之后,立马派人去凤阳接回了一位老太监,只因为这位老太监曾经救过他的性命。这位老太监名叫怀恩,被称为明朝第一好太监。众人都知道,明朝后期太监结党乱政。而这位怀恩,竟然能让皇帝感恩,让天下人称他为明朝第一好太监。
怀恩的功绩
怀恩是明朝有名的好太监,他原本姓戴,是山东人。族中兄长为兵部侍郎,后来犯罪被杀,就连当时任太仆卿的父亲也被株连籍没,他当时还是幼童,就被 入宫成为太监,被赐名为怀恩。怀恩性情耿直,廉洁正义。敢于向皇帝进言,保护朝中正直的大臣。曾经冒死救了忠臣林俊和刘大夏。多次直言上谏,帮助皇帝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仅如此,怀恩胆识过人。某天宪宗上朝的时候,有一怪物,皇帝都想要逃跑了,怀恩却能镇静的保护皇帝。在万贵妃的谋害下,明宪宗的子嗣全部死亡。多亏了怀恩,才有了后来的明孝宗。明孝宗在怀恩的帮助下偷偷长大。成为太子后的明孝宗,还被万贵妃谋害,想要让明宪宗废太子,立兴王。
怀恩据理力争,阻止明宪宗废太子,却被明宪宗这个昏庸的君主驱逐到凤阳。
明孝宗的成长
明孝宗的母亲纪氏,是在前朝叛乱中被俘入宫中的一个宫女,管理皇帝的私房钱。宪宗某次经过时,与纪氏交谈了几句,见纪氏聪慧又美貌,便宠幸了纪氏。只是宠幸不要紧,这一次宠幸,纪氏便怀上了明宪宗的孩子。当时万贵妃专宠,皇帝还因为她废掉了之前的吴皇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纪氏十分担惊受怕。万贵妃听说纪氏怀孕后,派一宫女让纪氏喝堕胎药。
没想到纪氏的人缘十分好,而那宫女也还有人的良知,不忍打掉这个孩子,就帮纪氏隐瞒了怀子的真相,回禀万贵妃说纪氏只是肚中长了一个肉瘤。万贵妃还不放心,就将纪氏打入冷宫。纪氏为人和善,冷宫中人也十分善待她,帮她瞒住了怀子的真相,在冷宫中被废的吴皇后,也帮助纪氏生产并照顾这个孩子。
没想到还是被万贵妃知道了,万贵妃十分恼怒,派伺候皇帝的太监张敏前去溺死新生子。但太监张敏不忍看皇帝膝下无子,便冒着生命危险,在怀恩的帮助下帮助纪氏将孩子秘密养大。
而怀恩作为一个好太监,在纪氏怀孕和生产期间多次帮助,并多次拿来米粉喂养孩子长大,在万贵妃数次搜查时,怀恩也帮着隐瞒孩子的下落,正是这样孩子才得以长大。在明孝宗六岁时,明宪宗还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
一天,张敏为皇帝梳头时,皇帝叹息自己已经快老了,还没有一个孩子。张敏连忙告诉明宪宗真相,他说,自己在说完这些话之后,可能就要死了,劝明宪宗赶紧找回自己的孩子,怀恩也在一旁劝说皇帝,告诉皇帝孩子的情况。明宪宗听了这些话后,十分激动,立马派人去找回自己的孩子。明孝宗由于营养不良长大,身体十分瘦弱。明宪宗第一次见他时,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立马立明孝宗为太子,他的母亲纪氏为淑妃。
但不久,纪氏就在宫中暴毙而亡,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这些事情与万贵妃有脱不了的关系。为了保护孩子不再受万贵妃迫害,怀恩通知了太后,太后也将这孩子立马抱到自己宫中抚养,从此不再忍受饥饿寒冷,不用再阴影下悄悄成长。这孩子终于能够长大成人。但万贵妃一直怀恨在心,在明孝宗稍微长大一些后,万贵妃又想谋害他。就向皇帝吹耳边风,要废了太子。明宪宗听信谗言,与众臣商议要废了太子。
怀恩直言上谏,力劝明宪宗不要听信谗言。惹得明宪宗大怒,将怀恩贬到了凤阳。不久后明宪宗在登山过程中思考废太子一事,忽然山中异响,雷声大动。明宪宗以为是上天对自己要废太子的惩罚,再也没有提起废太子一事。明孝宗一即位,便从凤阳接回了怀恩。
怀恩又帮助明孝宗做出许多正确的选择。比如说,弹劾奸臣万安,将万安排挤的刚正之臣何乔新拉回朝中,并将万安赶出宫外。在陈淮掌管东厂时,怀恩时刻监督,不让陈淮妄生事端。在最后怀恩由于积劳成疾而去世,为了纪念他,并表彰他的功德,明孝宗为他建造了显忠祠。
明孝宗向怀恩报恩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在明孝宗十八岁时,万贵妃因病去世,而明宪宗也因为太过伤心,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明孝宗从此登上了皇帝宝座。
明孝宗一即位,就把自己的救命恩人怀恩从凤阳接了回来,让怀恩留在自己的身边伺候。不仅如此,他十分欣赏怀恩的直言进谏,让怀恩帮助自己做出许多正确决策。明孝宗也是明朝的好皇帝,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不得不说,孝宗皇帝如此高的称赞,是与怀恩在他身边有关的。在怀恩去世后,为了报恩,但怀恩的功绩确实有目共睹,明孝宗还特意为他建造了显忠祠。在封建社会中,忠臣十分可贵。尤其在满是奸佞之人的环境中,敢于直言上谏的忠臣更是可贵。所以怀恩值得后人怀念与尊敬。
虽然他是一个宦官,但做出的事情还是让他的主子受益很大,倘若他是一个能在前朝说得上话的臣子,他的功绩一定不可 。但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也得碰得上贤明的好皇帝,比如说魏征与唐太宗,否则就变成了纣王和比干。
有仁慈的太监,比如救了1000多人性命的宦官张居翰。说起太监我们的印象都停留在“坏”这个字上,他们不是贪污受贿,就是拉帮结派,去扰乱朝政,所以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小说里面的太监大多都居心叵测,比如我们时常听说的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人,虽然说坏太监居多,但是也有少数太监拥有菩萨心肠,比如唐朝的太监张居翰。
他家里条件不好,为了生计才去宫中做的太监,不过他进宫以后运气还是很不错的,由于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也很好,所以被太监总管张从玫所器重,收为了自己的养子,但是他进入宫中时,大唐盛世已经不复存在,局势动荡不安,而且朝廷里面的人都各有私心,不仅分帮分派,还有贪污腐败的现象,而宫中像张居翰这样的人却屈指可数,因此君王也特别器重他,他也从最开始的护宫一路坐上了监军这把交椅。
说起监军这个职业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职位的职责说难听一点就是“搅屎棍”,专门去战场上乱指挥,败了就是统帅和士兵的错,赢了就是监军的功,所以说这个职业和张居翰的为人是背道而驰。也正因为他的为人好所以和节度使刘仁恭的关系相当好,所以后来朝廷要斩杀所有监军和宦官时,刘仁恭才不顾自身安危要力保张居翰的性命。
后来唐朝灭亡,但是张居翰成为了李存勖的部下,李存勖同样也非常看重张居翰,当他称帝以后便封张居翰为枢密使,为了扩大自己的江山,李存勖又派人前去攻打后蜀,但是后蜀能力有限,不久便缴械投降,而李存勖也看在他们主动投降的分上答应放了蜀王一家。
不过当王衍带着一千多号人走在秦川地界时,李存勖出尔反尔的下诏书,决定杀了王衍他们,而诏书内容就是:“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前去宣布诏书的人正是张居翰,当张居翰看到诏书时,他非常气愤,这李存勖好歹也是君王身份,怎么能说话不算话,于是他也不顾自己的生死,把“行”这个字改为了“家”,这样一来虽然让王衍一家丢了命,但好歹也保住了其他随行的1000多人性命。
古代有种惩罚叫吞金,为什么要吞金子?
本文2023-10-20 10:50: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