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是中国的第几大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王姓是中国的第几大姓?,第1张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王姓的历史演变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三大来源:子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各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王姓的分布和迁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000万,为全国第二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7%。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 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王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王姓因支派众多,人口也多,故望族也多。王姓的郡望多达26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翊、营州、安东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三槐、槐荫。“三槐”堂号典出宋朝的兵部尚书王佑,王佑在五代时汉周之际最为显耀,他历事宋太祖、宋太宗。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文武忠孝集一身,天下都盼他当宰相。由于他为人太正直,一时受到奸臣的嫉妒。他在自己的后院中栽了三棵槐树,既气氛又有信心的说:“我的子孙蒋来一定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到了宰相,他的孙子王素做到了工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为王素写了《三槐堂铭》。 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台湾排第六,源于福建和广东两支(此两地来自琅琊即山东和太原的五氏世族),福建的是王潮的后裔。来自广东的王氏祖先是清雍正年间入台的。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较早的王忠孝惠安人,入台时曾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厚遇。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27 浏览18352017-11-22

王姓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 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45 浏览10032019-08-21

王姓的历史来源

王(Wáng)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又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他被废后名声依然不减,心忧国事,才识过人,能言善辩,名声远布。其后人也因他曾是灵王太子的缘故而改姓王氏。太子晋的后人战国秦汉时有大将王贲、王翦、王离等,开创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支后来都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也有一种说法是,魏昭王公子信陵君之后,在秦灭魏后逃于泰山,时人因其为王族,称王氏。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子姓之王比干之后,即汲郡王。《通志·氏族略》说:"王氏……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王子比干是商朝国王文丁之子,亦是商朝末帝纣王的叔父。王子比干生活在国运每况愈下的商朝末年,加之纣王昏庸无道,他不满于时局,多次犯颜直谏,最终不被纣王所容,被剖心而死。他为了国家,杀身以成仁,被后世誉为忠于祖国的楷模,并与同时的微子、箕子一起合称为"商末三仁"。王子比干被杀后,就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亦即今卫辉市城北15里比干庙村旁。他的子孙在他罹难后,世代居住在今卫辉淇县一带,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改以"王"字为姓。子姓之王是最早的一支王姓人。因为他们居住的卫辉一带原由汲郡管辖,因此又被称为汲郡之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王莽出于此脉。《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因以为氏。" 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两汉之际的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等,都出自这支王姓中。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如战国燕太子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①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②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③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①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②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③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④羌族钳耳氏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⑤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⑥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⑦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⑧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⑨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⑩出自元朝王室。  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浏览1162018-04-25

关于王姓的历史,来历。大概内容。

源流一 祖先太子晋 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至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遂姓王。 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字荣,世以字行,故称王荣)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遂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周平王死后,太孙赤继位,但不久即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族,改姓王,是为山西王氏。 源流二 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姓名后裔齐王田和后代。 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王田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舜帝以姚为姓,其后子孙即以父姓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姚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这支王姓的最早的来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经过多次的改姓:从姚姓改为妫氏,再改为陈氏,再改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没有改回,便继续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为王姓。 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 源流三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5] 源流四 他族改姓或赐姓。 公元8年12月,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

1依尔根觉罗氏家谱

满族姓氏。为满清八大姓氏之一。又作宜尔根觉罗氏、民觉罗氏、伊尔根氏。满语意为“民”。 又有瓦尔喀伊尔根觉罗氏、叶赫伊尔根觉罗氏、乌喇伊尔根觉罗氏、建州伊尔根觉罗氏、长白山伊尔根觉罗氏等分支。

伊尔根觉罗所冠汉字姓多为赵,也有佟,顾,伊,萨,公,兆,曹,包,哲,席等。 满文创始人噶盖之裔汉字姓"赵",尚书顾八代之裔汉字姓"顾",副都统萨哈岱之裔汉字姓"萨",大学士伊桑阿之裔汉字姓“伊”。

清代帝王后宫中有多位姓伊尔根觉罗氏的妃子(清太祖侧妃、庶妃,清太宗庶妃,乾隆帝循贵妃,咸丰帝:容嫔,玶常在)

2满族 伊尔根觉罗 汉姓赵 辽宁海城 祖先是谁

满人姓“觉罗”的很多。包括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等等。据信,“觉罗”才是姓氏,加在姓氏头里的前缀最初的意义不过是为了相互区分。“爱新觉罗”的“爱新”是“金”的意思,这是为了表明他们的贵族身份。据说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与之相反,“伊尔根觉罗”氏的“伊尔根”却可翻译为“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辛亥革命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满人纷纷改用汉姓。其中,改用“刘”、“金”、“赵”三姓者为多。“爱新觉罗”氏大多按照意译改姓“金”,也有少部分改了“赵”姓。而其他“觉罗”氏,特别是新宾一带的“伊尔根觉罗”一支基本上都改了“赵”姓。

据说满族“觉罗”氏本来就姓“赵”

关于“觉罗”的意思,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考证说,“觉罗”本就是汉语里“赵”的意思。“觉罗”一族,是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的后人。这个故事,曾在早年满族老辈人中口耳流传。有人做过调查:满清灭亡后,东北及河北地区姓“觉罗”氏的满人没有一家改姓金,全部都改姓“赵”。据说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个传说。由于缺乏必须的佐证,此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不过,我倒宁愿它是

3伊尔根觉罗氏

是挺多的、、、

瓦尔喀伊尔根觉罗有

叶赫伊尔根觉罗有

乌喇伊尔根觉罗有

建州伊尔根觉罗有

长白山伊尔根觉罗有

武英殿大学士阿尔泰;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春华日览》总编三宝;军机大臣隆文;内大臣延逊;礼部尚书 理;礼部尚书金泰;兵部尚书长庚;户部尚书科尔坤;工部尚书满都,两广总督鹤年;都统,吏部侍郎穆精阿;都统扣楼;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瑭古泰;侍郎台费荫;盛京兵部侍郎永昌;黑龙江兴堪部长珠瑚达,云贵总督富纲;湖广总督福宁;副都统成林;副都统,福州将军萨哈岱,两江总督萨载;固山额驸,吉林将军宝琳;刑部侍郎穆精阿;刑部侍郎德福;吏部侍郎阿肃;尚书,参赞大臣宝昌;工部侍郎荣麟;副都统,西宁办事大臣恒敬;乌里雅苏台将军连顺;副都统杜明;骑都尉殷达护奇,二等轻车都尉安塔穆;二等轻车都尉格绅,护什塔;二等轻车都尉奇努;三等轻车都尉阿兰;骑都尉卦纳,龚萨理,赛住,纠浑住,爱新泰,德光;云骑尉和罗,尹塔锡,鄂尔吉纳,查克丹,五达色,安泰,栋克,偏武,赫达色;总兵扎郎阿。

4满族的问题伊尔根觉罗是什么旗的,祖上有无什么重要历史人物,再给

(伊尔根觉罗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又作宜尔根觉罗、民觉罗。伊尔根,满语“民”,满族八大姓之一。

氏族甚繁,人才济济。 另据《黑龙江志稿·氏族》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

”无稽传言,不足凭信。当然,也不排除某一家族有这种血缘传承。

伊尔根觉罗分布较广,世居穆溪、嘉木湖、佛阿拉(均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叶赫(吉林省梨树县),兴堪,撒尔湖(今辽宁省抚顺 市),瓦尔喀、胡纳赫(今罗斯滨海省南部),雅尔古(辽宁省东部),乌喇(今吉林省永吉县境),松花江,阿库里,哈达(今辽宁省开原 市),汪秦,讷殷江,斡珲,鄂谟,长白山等地。 《龙城旧闻》载,伊尔根觉罗氏为费扬古之后,公姓。

伊尔根觉罗所冠汉字姓多为赵,也有佟、顾、伊、萨、公、兆、曹、包、哲、席等。满文创始人噶盖之裔汉字姓“赵”;尚书顾八代之 裔汉字姓“顾”;副都统萨哈岱之裔汉字姓“萨”;大学士伊桑阿之裔汉字姓“伊”。

著名人物有:太祖侧妃、庶妃,太宗庶妃,咸丰英嫔。 瓦尔喀伊尔根觉罗有:开国元勋、伟大的满族文字创制者、札尔固齐噶盖,阿拉哈巴颜,万吉哈;世管佐领赫臣,闽浙总督、《八旗通 志》副总裁喀尔吉善,文华殿大学士伊桑阿;太祖近臣有救驾功的骑都尉胡密色;鳌拜私党、大学士莫洛,户部尚书杭爱;骑都尉加一云骑尉 博多理;三等轻车都尉参特赫;骑都尉又一云骑尉苏尔德、苏勒忒;骑都尉布兰珠;都统济尔海。

叶赫伊尔根觉罗有:开国元勋、内大臣费扬古,硕翁科罗巴图鲁、三等子图鲁什;开国元勋、三等轻车都尉霸雅尔图,内大臣、二等男 偏我,陕西总督、尚书哈占,富拉塔以及都统、工部尚书莽鹄立;骑都尉文察,云骑尉魏色、瓦尔大。 乌喇伊尔根觉罗有:三等轻车都尉顾纳禅,被赐国姓的礼部尚书顾八代,骑都尉罗多礼;副都统乌什哈达、明德;骑都尉常太、赫图; 宁古塔副都统、一等轻车都尉瑚巴克泰;吉林耆旧海量;金州副都统安图;三姓佐领、骑都尉贵升;宁古塔副都统伊勒通阿;伊犁将军金顺。

建州伊尔根觉罗有:额驸阿尔塔什,额驸、都统、三等公阿山,札尔固齐、十六大臣阿达海,都统济尔海,侍卫齐玛塔以及宁南靖寇大 将军阿尔津;通政使兼佐领、二等男喀恺,内大臣拉哈墨尔根;三等男满都,一等侍卫德特黑,一等轻车都尉加一云骑尉哈尔巴;都统沙纳海 ;塞楞鄂哈思瑚以及礼部侍郎华善;副都统、二等轻车都尉卦喇;二等轻车都尉格善;三等轻车都尉德休;骑都尉又一云骑尉格布库;骑都尉 晋才、吴礼海;云骑尉布尔哈、都敏、巴尔喀、钮黑、钟新泰、那凯、苏和臣、陈布禄、常隆、色鲁、希佛、拜岱、薄林。 长白山伊尔根觉罗有:康熙朝两江总督、大清官傅拉塔;三等轻车都尉吴兴格;骑都尉布尔哈、塔海、库巴海、甄特以及二等轻车都尉 聂格色;云骑尉噶达浑;世管佐领格善。

还有:武英殿大学士阿尔泰;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春华日览》总编三宝;军机大臣隆文;内大臣延逊;礼部尚书 理(礼部尚 书金泰;兵部尚书长庚;户部尚书科尔坤;工部尚书满都,两广总督鹤年;都统、吏部侍郎穆精阿;都统扣楼;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瑭古泰; 侍郎台费荫;盛京兵部侍郎永昌;黑龙江兴堪部长珠瑚达,云贵总督富纲;湖广总督福宁;副都统成林;副都统、福州将军萨哈岱,两江总督 萨载;固山额驸、吉林将军宝琳;刑部侍郎穆精阿;刑部侍郎德福;吏部侍郎阿肃;尚书、参赞大臣宝昌;工部侍郎荣麟;副都统、西宁办事 大臣恒敬;乌里雅苏台将军连顺;副都统杜明;骑都尉殷达护奇,二等轻车都尉安塔穆;二等轻车都尉格绅,护什塔;二等轻车都尉奇努;三 等轻车都尉阿兰;骑都尉卦纳、龚萨理、赛住、纠浑住、爱新泰、德光;云骑尉和罗、尹塔锡、鄂尔吉纳、查克丹、五达色、安泰、栋克、偏 武、赫达色;总兵扎郎阿。 又有嘉穆瑚觉罗,实为伊尔根觉罗居住在嘉穆瑚地方者,太祖妹夫、嘉穆瑚寨主噶哈善(噶哈善哈思祜),就是伊尔根觉罗氏。

著名人 物:太祖庶妃;嘉穆瑚城主、太祖妹夫噶哈善哈思祜,纳木占巴颜、礼部尚书 礼,贝浑巴颜,福哈都督,户部尚书科尔坤。 还有巴雅拉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乃居住“东寨”的伊尔根觉罗,改称“巴雅拉”,又作“巴牙喇”“白雅拉 ”,满语“富有”或“汗王的贴身警卫”。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省瑷珲县黑龙江北俄罗斯境内)、卦勒察、库穆努、扎库塔(今吉林省珲春 西)、宁古塔(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长白山等地。

所冠汉字姓赵、富、白。锡伯族亦有此姓,后改汉字姓白、巴、拜等。

著名人物有:二 等男敬古尔达、三等男巴萨哈、广州将军博古、云骑尉杜钮、柴达,副都统众神保、兵部侍郎哈鲁堪、都统西城、川陕总督博齐、世管佐领伊 沟、云骑尉莽爱。蒙古亦有此姓,世居察哈尔、喀尔沁等地。

还有蒙鄂罗氏,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乃分居“西寨”的伊尔根觉罗,改称“蒙鄂罗氏”。

世居虎尔哈、松花江、阿赖等地,后改汉字姓赵。著名人物有:骑都尉雅尔布、二等轻车都尉翁阿岱,骑都尉晶尼堪。

还有希卜。

5谁知道爱新觉罗这个家族的历史

在很多重要典籍中都记载了一则优美的神话传说,是关于清朝爱新觉罗家族祖先起源的神话故事。长白山的东北有一座布库里山,山下有一个湖泊叫布勒湖里,传说三仙女下凡到此湖沐浴;三仙女中的大姐叫恩古伦,二姐叫正古伦,小妹叫佛库伦。话说三仙女在湖中洗浴嬉戏够了,正想上岸穿衣,只见一只神鹊口衔一枚朱果飞来,放在佛库伦的衣服上,朱果色泽鲜艳,三妹佛库伦爱不释手,于是衔在口中。谁知穿衣裳时不小心吞进肚里,马上怀了身孕。三妹因怀孕无法返回天庭,就留了下来。不久生下一子,取名布库里雍顺。此子生下来就会说话,很快就长大成人。佛库伦将身世告诉他,并告之姓爱新觉罗,给他一支木排,令他去平定江下游的三姓之乱。布库里雍顺便是满族的始祖。满族人不仅神话了自己的起源,在行动上对长白山也是崇敬有加。康熙帝就曾派遣使者或亲自东巡祭祀长白山,雍正、乾隆两朝皇帝也都望祭过“长白山之神”。然而,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一段历史的起源与终结往往有惊人的不可思议之处,让人不由得想到佛家的因果循环说。满族起源于长白山,并以此为根基兴盛而建立大清国。而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之处就在长白山脚下鸭绿江边的大栗子镇。兴于此衰于此,历史的巧合说明了什么,还是留待史学家去研究吧。

6艾新觉罗家族起源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今黑龙江省伊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满语中“姓氏”一词的穆林德夫转写为hala 、哈拉),一部分是基于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mukūn、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爱新是族名,觉罗是姓。“觉罗”与“爱新觉罗”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李姓与赵郡李氏,谢姓与陈留谢氏,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嘉穆瑚觉罗、西林觉罗等分支,都源于同一始祖。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王姓的历史演变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三大来源:子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各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王姓的分布和迁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000万,为全国第二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7%。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 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王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王姓因支派众多,人口也多,故望族也多。王姓的郡望多达26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翊、营州、安东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三槐、槐荫。“三槐”堂号典出宋朝的兵部尚书王佑,王佑在五代时汉周之际最为显耀,他历事宋太祖、宋太宗。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文武忠孝集一身,天下都盼他当宰相。由于他为人太正直,一时受到奸臣的嫉妒。他在自己的后院中栽了三棵槐树,既气氛又有信心的说:“我的子孙蒋来一定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到了宰相,他的孙子王素做到了工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为王素写了《三槐堂铭》。 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台湾排第六,源于福建和广东两支(此两地来自琅琊即山东和太原的五氏世族),福建的是王潮的后裔。来自广东的王氏祖先是清雍正年间入台的。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较早的王忠孝惠安人,入台时曾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厚遇。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27 浏览18352017-11-22

王姓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 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45 浏览10032019-08-21

王姓的历史来源

王(Wáng)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又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他被废后名声依然不减,心忧国事,才识过人,能言善辩,名声远布。其后人也因他曾是灵王太子的缘故而改姓王氏。太子晋的后人战国秦汉时有大将王贲、王翦、王离等,开创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支后来都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也有一种说法是,魏昭王公子信陵君之后,在秦灭魏后逃于泰山,时人因其为王族,称王氏。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子姓之王比干之后,即汲郡王。《通志·氏族略》说:"王氏……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王子比干是商朝国王文丁之子,亦是商朝末帝纣王的叔父。王子比干生活在国运每况愈下的商朝末年,加之纣王昏庸无道,他不满于时局,多次犯颜直谏,最终不被纣王所容,被剖心而死。他为了国家,杀身以成仁,被后世誉为忠于祖国的楷模,并与同时的微子、箕子一起合称为"商末三仁"。王子比干被杀后,就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亦即今卫辉市城北15里比干庙村旁。他的子孙在他罹难后,世代居住在今卫辉淇县一带,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改以"王"字为姓。子姓之王是最早的一支王姓人。因为他们居住的卫辉一带原由汲郡管辖,因此又被称为汲郡之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王莽出于此脉。《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因以为氏。" 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两汉之际的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等,都出自这支王姓中。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如战国燕太子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①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②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③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①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②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③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④羌族钳耳氏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⑤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

王姓是中国的第几大姓?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
点击下载
上一篇:孙姓 族谱下一篇:刘姓的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