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的老板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中信银行的老板是谁?,第1张

你好,现在的中信银行老板是朱鹤新,创始人是荣毅仁。

中信银行原称中信实业银行,创立于1987年,2005年底改为现名。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总部位于北京。主要股东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对外银行斥资501亿欧元(约502亿港元)购入中信银行5%的股权,还可选择增持中信银行的持股比例至1007%。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银行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其总资产为12000余亿港元,共有16000多名员工及540余家分支机构。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1984年底,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向中央专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统下成立一个银行,全面经营外汇银行业务。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先成立银行部,扩大经营外汇银行业务,为成立银行作好准备工作。

朱鹤新,男,汉族,1968年3月生,江苏启东人,1999年9月加入中国***,1991年8月参加工作,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男,江苏无锡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民建成员。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

中信银行为中信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目前中信集团拥有中信银行100%股权

作为中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信银行这些年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可以说为中信集团公司立下“汗马功劳”。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

以资产值计算,中信银行目前是内地第七大银行。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年末,该行经营利润达到6334亿元,全行资产规模达61654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折人民币达5309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折人民币370675亿元。

我们都知道工行,建行等六大行为大型国企,那中信银行又是什么背景呢?它其实是国有独资企业中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相比国有六大行,中信银行确实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2019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758亿元,同比增长1379%;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48015亿元,较上年增长787%。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六大行都远高于中信银行,特别是工、建、中、农这四大行,净利润都上千亿。

在3月份,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信银行排在第11名,资产规模超6万亿,客户存款达404万亿元,个人客户总量突破亿级大关。所以,对于上亿的个人用户来说,隐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中信银行2019年人均薪酬为4687万,超过了六大行,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五,仅次于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的母公司中信集团,背景可以说是相当雄厚,是副部级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总资产超7万亿。在《财富》2019年世界500强,中信集团排在137名,营收达到了5014亿人民币元。

中信集团是1979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中信集团的成立背景是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急需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荣毅仁又正好有这方面的资源。

荣毅仁的“荣氏家族”,第一代荣宗敬、荣德生,是解放前著名的“面粉大王”、“棉纺大王”,新中国成立后,荣毅仁当过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荣氏家族有很多成员在海外做生意,如荣尔仁在美国经营工商业,荣鸿仁在澳大利亚创办了自己的工商实业,荣鸿元在巴西经营面粉业,荣鸿庆在香港经营纺织和房地产事业。荣氏子弟遍布海外各个国家经营生意,在这方面,荣毅仁有着独特的资源。

因此,荣毅仁先生担任了第一任董事长,带领中信集团的初期发展。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信集团已经成为了一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旗下业务非常多,涉及金融和实业两大版块,子公司176家,上市公司就有12家。

中信银行一年上千亿营收,算得上是中信集团的最大子公司。另外中信证券也是中信集团旗下的重要业务,目前市值为302616亿,算是市值非常高的公司。在过去的2019年,中信证券人均薪酬792万元,高居证券行业第一。中信建投证券、中信金通证券、中信万通证券都是其子公司。

信托业务有中信信托,保险业务有信诚人寿,还有天安保险,基金业务有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非金融业务有中信地产,还经营高速公路、码头,工程承包,能源等等业务。

中信集团曾收购香港国泰航空股份,至今还是第二大股东,持股175%。还收购了泰富发展,更名中信泰富,这家香港上市的公司曾是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掌管,他也因此两次成为中国首富。此外,中信集团还曾收购香港电讯20%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收购香港最著名老牌洋行—恒昌企业。

而如今,“智字辈”大部分都步入晚年,现在,真正能算得上荣氏家业第四代继承人的就只有荣智健的后代了,在中信泰富的管理层名单上,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和唯一的女儿荣明方都名列其中,从中不难看出荣智健对两个子女的有意栽培。

荣氏集团名下的企业有:上海面粉厂、中信集团、上海荣升公司等企业。荣氏企业,是旧中国资力最雄厚、规模最宏大的民族企业集团,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极令人注目的家族企业。因其当时在面粉业和棉纺业雄届首位,而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之称。

1、上海永丰面粉厂,1996年11月25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粮食加工。

2、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3、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41。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137位。

4、2019年9月,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2019年12月,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5、上海荣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进口轴承销售公司,多年致力于,德国FAG进口轴承,INA进口轴承,美国TIMKEN进口轴承,日本NSK进口轴承等国际知名公司产品中国市场的销售。

企业历史

荣氏企业创办初期,适逢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荣氏兄弟经过艰苦奋斗,创建了庞大的家族企业。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他们却屡遭挫折。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救助,都没有结果。

荣氏兄弟勉强维持,好不容易渡过了难关,但紧接而来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却使他们经营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许多工厂被日军炸毁或占有,损失总计约值三千五百万元,相当于战前总资产的35%。荣宗敬忧愤交加而死,企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抗战胜利后,荣氏家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 -荣氏企业

不是真的。

根据2018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中国排名第一,国际排名第十七位的马化腾是中国最新首富。

而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但是近年来荣氏企业在澳元的投资和铁矿项目巨亏几十亿美元,处境不是很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属于顶尖豪门。

中信银行、中信证券这些都是中国中信集团(以前叫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子公司,是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创办的,现在的荣智健的中信泰富也是和中信集团有股权关系的,不过估计现在荣氏家族占了比较大的股权比例。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标志着中信泰富“荣智健时代”的终结,接任者是53岁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

荣智健辞职后,甚至于有外电猜测,此事可能令荣智健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此外,传出被视为荣氏产业主要继承人的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可能辞职的消息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关注度远远高于中信泰富公司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说荣智健将退出商业舞台,显然为时过早;说荣智健的辞职意味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验证,荣氏家族将从此走向没落更是无稽之谈;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智健已经成为历史。而这,也许正是荣智健在辞职信上签名时最为伤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赚不止蚀”合约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动用415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资本开支中澳元需求为16亿,外加每年的营运开支约10亿澳元,项目为期25年。

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前几年澳元兑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澳元合约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合约自动中止。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不能自动中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两倍或多倍接货。这一合约的特点是“止赚不止蚀”,澳元继续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赚5350万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贬值,则亏损是个无底洞。中信泰富把宝完全压在了多头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啸的爆发,让澳元急遽贬值。2008年10月20日发布巨亏公告日,澳元兑美元仅为07,依据相关汇率计算,公告日预计的总亏损为155亿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亏损91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

至于中信泰富为何要赌徒式地签署这样明显不公平的协议做多澳元,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吊诡的是,中信泰富早于2008年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巨额亏损,但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才作公布。而就在这段时间,资本市场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规模忽然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获利众多,而中小股民损失惨重。

事后荣智健称,对于这项投资他事先并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而财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辞职)也最早被“问责”。不过,荣智健的女儿、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则只被降职,并没有离开公司。荣智健还否认张立宪为“替罪羊”之说。

警方介入调查 荣智健逊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开始正式介入调查。香港证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会跟进有关投诉。

为了应对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紧急宣布拟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取部分资金。在自救的同时,荣智健没有忘记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救。关键时刻,中信集团再次伸手,决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也随即终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积极解困的同时,证监部门对中信泰富的调查也在不断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称,17位董事正接受证监部门调查,包括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七位执行董事和七位非执行董事。不过,被认为是事件中的三位关键人物的荣智健爱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因事件遭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前财务总监周志贤,均不在调查名单内。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年报显示,2008年,中信泰富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亿港元。如果剔除该项亏损,则去年可以取得税后溢利19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来第一次亏损。”当满头银发的荣智健道出这个事实时,据说当时整个发布会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荣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亏为盈,但盈利幅度难以预测。

凭借荣智健“红顶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团的鼎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中信泰富“澳元门”事件,到此应该会画上个句号。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对中信大厦进行突击调查,调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以及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陡然升级。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集团)下属子公司中信国安公司的一个部门

中信集团是隶属于国务院直接管辖的巨型国企,集团和各部门一个级别(比如冶金工业部)下属子公司又和部门下属单位一个级别(国家体育总局)也就是说,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行政级别高于中国足协

中信国安只不过是中信集团下属一个普通的公司,不算特别有钱的

中信已经很多年不投钱了,国安每年全部自负盈亏,不如鲁能电力和泰达集团投入大

但是中信的牌子还是能招揽很多有实力的赞助商,而且中信国安有自己的卫星,这是中国普通国企不可能想象的,也是皇马亚洲战略的合作伙伴

中信银行的老板是谁?

你好,现在的中信银行老板是朱鹤新,创始人是荣毅仁。中信银行原称中信实业银行,创立于1987年,2005年底改为现名。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