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风俗习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汉族的风俗习惯,第1张

1、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

2、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3、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4、汉族还注意赴宴作客的规矩。入席前后,主客兴辞,互相谦让。坐下之后,主人劝客人吃,然后客人才开始吃。席间不可只顾自己大吃大喝,不要大口喝汤,咕嘟作响,不要吃得啧啧有声,不要专挑食物,据而取之,不要搅和菜汤,不要把咬过的菜放回盘碗里,不要当众剔牙齿,等等。

5、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

 

扩展资料: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

蒲松龄的民族归属本来不成问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上没有研究者提及这一问题,显然大家都默认了蒲松龄的汉族身份。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蒲松龄的民族归属问题开始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由此产生了多种说法,并引起争论,一度成为学术热点。

  总的来看,研究者们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多从蒲松龄的先祖、家世入手,以此为主要依据,来判定蒲松龄的民族归属。其具体见解主要有如下四种:

  一是汉族说。这一说法为多数研究者所信从,其主要根据是蒲松龄在《族谱序》中自云“吾族为般阳土著”。显然,他本人是自认般阳土著的,其后裔也认可这一点。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一文颇具代表性,该文认为蒲氏祖先包括蒲鲁浑和蒲居仁都是般阳(淄川)土著,判定蒲松龄的民族成分当以《蒲氏世谱》为据,而依据目前可资考证的材料看,还无法得出蒲松龄就是少数民族的结论1。

一是回族说。其主要根据是蒲松龄自言其先世出自蒲鲁浑和蒲居仁,而蒲鲁浑姓名不像汉人,当是回回;其次,蒲鲁浑、蒲居仁曾任总管,元代任总管者多为色目人,而色目人中以回回居多。所以“蒲松龄先世确为回回人无疑”2。还有研究者指出,蒲姓属阿拉伯移民常用姓氏,蒲鲁浑为阿拉伯语的汉译,系阿拉伯人名。再次,蒲居仁曾任福建等地都转运盐使,当时担任此职者多为回族人3。对此,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蒲鲁浑、蒲居仁究竟是不是蒲松龄先世,这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极不可靠的命题”,即使二人确是蒲松龄先世,也“不见得就能作出他们即是回回,因而蒲松龄的先世为回回的确切结论”4。再者,据相关史料,宋代之前蒲姓之人并不少见,未必就一定是阿拉伯移民姓氏,蒲鲁浑姓名亦是如此,以元代担任总管者多色目人作证据也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

  一是女真族说。其主要依据是“蒲鲁浑”在女真语中为“布囊”之意,它是女真人习用的名字。元朝总管由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担任,“永为定制”。这里的汉人包括当时北方的汉族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由此可以推知蒲祖蒲鲁浑可能原为女真人5。

一是蒙古族说。其主要依据是,蒲鲁浑是蒙古人的名字,蒲鲁浑和蒲居仁都曾任元朝总管,在民间有着蒲氏为蒙古族的传说。路大荒1957年在其《蒲松龄》一文中曾提及,他访问过许多蒲姓人,有他们是蒙古族的传说6。1977年出版的《蒙古族简史》一书则明确将蒲松龄列为蒙古族文学家。南开大学中文系所著《中国小说史简编》亦采此说,云蒲松龄“祖先是蒙古人”7。秋欣《蒙古族文学家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一文亦认定蒲松龄是蒙古族后裔8。后蒲喜章则更进一步撰文提出,“蒲松龄的远祖不仅是蒙古族,而且还是蒙古族中的皇族”9。盛伟亦赞成蒙古族之说,但同时又说:“淄川蒲氏先祖为蒙古族,至于到了蒲松龄及其后世,是否要言其为蒙古族,就未必了。”10

值得一提的是,蒲松龄的民族归属问题还曾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提及蒲松龄为少数民族。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为此发表《蒲松龄民族成分的四种说法》一文,认为“四种说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总的说来,说蒲松龄是少数民族是比较有道理和根据的。当然这不能作为定论”。同时又指出:“不论蒲松龄属于哪个民族,都不决定、也不影响他现在的后裔的民族成份。”11 对蒲松龄的民族归属问题,应当依据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辨析,而不是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总结的:“无论怎么说,蒲鲁浑这个名字确实‘不类汉人,认为蒲松龄是少数民族的诸多说法均由此生发而来,并非毫无道理’。……但无庸讳言,这些说法所持的根据本身还有许多疑点,推导出的结论自然就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此,这个问题至今还只能说是一个谜团。解开这个谜团,则有待于新的可靠的资料的发现。”12显然,对这一问题,仍有继续探讨的学术空间。

注释:

1 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不是少数民族》,《光明日报》1981年7月26日。

2 伯颜《蒲松龄先世为回回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3 参见白崇人《蒲松龄应是回族人》,《北京晚报》1980年12月20日;《蒲松龄为回族人后裔考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蒲松龄为回族人后裔考》,《蒲松龄研究》1992年第1期。

4 王枝忠《〈蒲松龄先世为回回说〉质疑》,载其《蒲松龄论集》第18-2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5 参见苏兴《蒲松龄的远祖约是女真族》,《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三辑,齐鲁书社1982年版;《蒲松龄的远祖约是女真族补证》,《蒲松龄研究》第5期,1991年。

6 路大荒《蒲松龄》,《前哨》1957年第1期。

7 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简编》第1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8 秋欣《蒙古族文学家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呼和浩特文艺》1978年第5期。此处介绍参考了王庆云《蒲松龄民族成分研究补说》(《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3期)一文。

9 蒲喜章《也谈蒲松龄远祖的民族成份》,《蒲松龄研究》1999年第2期;《从〈蒲氏族谱〉看蒲松龄远祖的民族所属》,《蒲松龄研究》2000年第2期。

10 盛伟《蒲论三题》,《蒲松龄研究》2000年3、4期合刊。

11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蒲松龄民族成分的四种说法》,《人民日报》1981年8月14日。

12 袁世硕、徐仲伟《蒲松龄评传》第3-5页,南京大学2000年版。

  关氏族人都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也收藏有一部(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叫关金标,是民国三十年(1941)的刻本。不过,一直到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的家谱都是从宋以后开始记载的,在图表中并没有关羽的名讳。所以严格讲起来,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公家谱,对我们了解关羽其人没有太大的帮助。到是对研究谱牒学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也曾经影印出版了一部《关帝文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一部正式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可惜注意到的人很少,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的。只是这本也只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的编修人为关文榜,是关氏五十八代孙。

  综合关姓各种族系资料的说法,关姓郡望陇西,始祖是夏桀时的忠臣关龙逢,关羽为其二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关平于麦城兵败被杀,关平之妻赵氏携八岁的儿子关樾,在安乡民家避难,改姓为门。直到西晋灭吴后赵氏才带儿子出来回复关姓。清雍正十年(1732),朝廷确定由关樾一支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关兴的两个儿子关统、关彝中,因为嫡子关统无子,所以由庶子关彝系下繁衍生息,成为关公后裔的一大宗派。蜀汉灭亡以后,这支关氏族人迁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带,定居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到唐朝德宗时,关羽后裔关播曾经作过宰相。据《旧唐书》(列传卷八十)记载关播为德宗检校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正月七十九岁而终。他死后六年,白居易曾经租了关府东亭作为栖身之地,故其文中多有称“故关相国”云。

  之后到了宋朝,或许是因为当局开始尊崇关羽,于是各地的关氏族裔都开始注重家谱,是以保留下来的家谱开始多了起来,到今天,关氏的后裔遍布全国,连海外都有不少,据报载,前几年在山东的关羽祭典上一次统计表明,现在共有两万多关羽后裔生活在世界各地,也算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了。

家谱在古代和近代女孩是不上谱的。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尤其近段时间家谱热的情况下,大多数家族在续谱过程中,都将女孩续入谱中。

虽然女孩可以入谱了,但是女孩终归是外姓,其子女是不可以入谱的。

本人家族刚修谱完毕,参与了部分工作,我们家族这次修谱不但把女孩名字录入谱中,还把嫁入本族中的媳妇们名姓全部写入谱中,以前老谱中,只记载嫁入女人的姓氏,不见其名。也是续谱与时俱进的表现。

  1、服 饰

  海北州汉族服饰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汉族基本相同。由于气候较寒冷,穿皮革、毛制品的较多。清代,富有人家男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女着单、夹长衫,裹足穿小尖头布鞋。一般平民穿粗布短袄、褐褂(用羊毛织成的褂子),羊皮或山羊皮做成长、短皮袄,穿布裤或褐裤,戴黑白毡帽,系腰带,打绑腿。民国时期,男子着装与清代基本相同,但不留发辫,夏戴瓜皮帽、黑白毡帽,冬戴火车头帽、羊羔皮帽或狐皮帽;男足穿布鞋或自制的连帮带底的船形鞋,妇女穿绣花布鞋;老年妇女为高纂头发型,中青年妇女油花头、饰银簪等首饰,戴银、铜耳坠、戒指和手镯。1949年后,男穿中山装或列宁装,妇女留双辫或剪发,不戴首饰,衣着简单。20世纪80年代后,服饰日趋时髦,男着西装、茄克衫等;妇女着装不断变化,金、银戒指、耳环、项链等倍受青年妇女的青睐。

  2、饮 食

  汉族食物结构接近回族。面食做法较特殊的有:用鏊烧制的炉馍馍;油炸的张嘴、油锞儿、翻跟头;青稞面烙干粮、锅盔;夏季,乡间喜食荨麻拌汤、韭合、烙饼等。秋粮半成熟后,用青稞麦粒做成麦素,烹油,佐以葱花、盐、香菜等,别有风味,亦称“吃青”。汉族食猪肉、牛肉、羊肉等。特别是“羊羔盖被儿”十分讲究,选肥羊羔一只,宰杀后切成小块,配以调料,用青油炒后,加少许水,上盖一大面饼,温火焖熟,面饼就汤、羊羔肉吃,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款待贵客的佳肴。喜喝奶茶、茯茶。每逢喜事要饮酒,请厨师做宴席,有肉八盘、海八盘、十大碗等。

  3、住 行

  汉族住土墙围起的独户四合院庄廓。以前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屋。以座北向南的北房为主房。主房中间设中堂,放长条桌或面柜。院内砌花园,大门多向南开。室内靠窗做火炕,上铺毡毯供吃饭或歇息。80至90年代,砖木结构的瓦房逐步代替土屋。1949年前后,室内用铁、铜火盆及牛、马粪做成的粪块或木柴取暖。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大量开采,泥火炉、铁火炉取代火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铁炉、烤箱取暖,城镇有暖气供热。20世纪50年代,出行乘马、驴或坐木轮、铁轮大车。20世纪60年代以后渐以自行车、胶轮大车、卡车为运输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行车、汽车、托拉机、摩托车等成为普遍的运输工具。

  4、婚 嫁

  1949年前,汉族青年男女结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行包办婚姻。早婚、童养媳、近亲结婚较普遍。 1953年后,贯彻《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废除包办婚姻、纳妾、童养媳等陋俗。提倡婚事简办,举行集体婚礼,婚礼简单,民风淳朴。20世纪70年代,提倡计划生育、晚婚晚育。20世纪80年代,随着收入的提高,结婚彩礼逐步升级,迎亲要汽车,家具要组合,衣服要高档。互相攀比之风日盛,虽提倡婚事简办,但成效不大。汉族结婚仪式比较复杂,各个地方不尽一致。大体过程是:出嫁前一天,女方亲邻贺礼称“添箱”。男方邀请的娶亲女人、车户、媒人、舅父或叔父,随轿车于傍晚至女家娶亲。女方门口接风敬酒后,入室交接新娘穿的“红身转”等物品。第二天鸡鸣前,由娶亲的4人及女方送亲女人、压轿娃、舅舅或叔叔4人,共8人吃“上马席”,席间有捉弄车户的各种娱乐活动。同时,娶、送亲女人双方为新娘妆扮后,上轿起程,新娘须哭泣。至男方家,门口点燃火堆,摆放接桌等,向娶、送亲的人敬“拦门酒”。进门后,举行拜天地、拜父母及新郎、新娘互拜的仪式,然后新郎、新娘抢先进洞房上炕。娶亲、送亲的人吃“下马席”。随即备车接女家亲戚来赴宴。宴席开始前,由女方家摆针线,交待彩礼,给男方公婆及亲属奉送绣花枕头、鞋袜,为新郎换装,男方给新娘父母“抬奶母”等仪式。第三天清早,新娘给公婆及亲属斟枣儿茶。男方请新娘父亲来赴宴叫“下面”,两亲家和新郎、新娘等一块进餐。第四天,新郎、新娘去娘家回门认亲。

  5、生 育

  汉族不论生男生女重头胎。婴儿出生第二天,女婿给岳父母及主要亲戚报喜。第三天用百草花、柏叶、红枣、钱币置水盆,给婴儿洗浴,称“洗三”。第10天或30天由娘舅家带衣料食品等看望产妇叫“看月”。孩子至百天请长辈剃发,名“过百岁”或“过百禄”,祝贺孩子健康长寿。

  6、丧 葬

  汉族以土葬为主,间有火葬。丧事分“泪丧”和“喜丧”。父母中年去世为“泪丧”。年过花甲逝世称“喜丧”。人去世后更换新衣,遗体停放正屋中堂3至7天。用白纸或布覆体,红、蓝布片罩面。灵前摆放“倒头献食”,在盆内焚化纸钱。同时,即给亲邻报丧,并请风水先生或长者去相墓破土挖坟穴。送葬前亲邻吊唁,送挽帐、馒头、大米、花圈、金银斗、钱等。亡人家用丧宴招待亲朋。死者儿子戴麻冠,拄丧棒,称“孝子”,儿媳及晚辈妇女穿孝衫。“孝子”跪守灵前,不断烧化纸钱并奠茶。亲朋来祭奠时,妇女悲恸大哭。有的请吹鼓手奏哀乐。送葬前一天,宴请死者娘舅和亲邻长辈,“孝子”汇报病情治疗,丧事准备情况,让众亲邻评议平时孝敬好坏。若有忤逆不孝情况,当众批评或体罚,谓之“娘外家说话”。送葬日清晨入殓,子女有“望骨”规矩。送葬时,“孝子”怀揣家谱,执领魂幡等物品。老人须在太阳未出,前掩埋。葬后3天亲属上坟祭奠,称“全三”。49天、百天和1周年时,亦上坟祭奠。未婚少男、少女,一般火葬后就地埋葬。

  7、节 日

  汉族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等。春节又称过年。节前杀猪宰羊,准备食品和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除夕贴春联,上坟祭祖。夜晚合家守岁,吃年夜饭,老人给小孩压岁钱。鸡鸣时燃鞭炮。大年初一家族内给长辈拜年。初二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祝福。元宵节,有舞龙舞狮,装扮八大光棍、灯官老爷、哑巴拉驴、胖婆娘、踩高跷、小唱等社火节目。端阳节时,每家门口插杨柳枝,吃粽子、彩蛋、凉面,喝雄黄酒,小孩身佩各种式样的香包。许多家庭去野外会餐,名“踏青”或“踩青”。中秋节,家家户户用小麦面粉做出有各种图案的大蒸馍(叫月饼)或烤制的月饼(叫点心)。晚9至10时,在庭院桌子上摆放月饼、西瓜、鲜果等,谓“献月”。年轻人在巷道、场院打响鞭。夜晚还有偷月饼的习俗。此外,有“正二十”、“二月二”、“十月一”、“腊八”等节日。还有祭奠祖先和佛祖的传统,如“天社”(春分日)、“清明”、“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十五”、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等活动。

  8、禁 忌

  过去汉族妇女生孩子时,在大门口贴一块小红纸,禁止外人入门。送葬时,凡路过的人家,门前要用麦草点燃火。家中来客人上炕要脱鞋。有客时不能打骂孩子和扫地。与长辈说话要恭敬,不能插话。长辈面前,年轻不能跷“二郎腿”。清晨出门,忌讳遇见挑空桶的人。给客人端茶要用双手,不能把有裂缝的茶碗、饭碗端给客人。忌用筷敲打饭碗。忌快要生产的孕妇和未出孝期的人入门。忌除夕和大年初一来借东西或讨债。借别人的东西和钱物,除夕前要归还。

中国经历了不断的改朝换代,不同的历史变迁以及时代替换使得中国不断融合不断交错,成为了非常独特的存在。在中国的各个朝代中,清朝绝对是非常特别的,与其他朝代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因为有着不一样的习惯和风俗,在清朝1644年入关以及一直统治的阶段中,满族与汉族之间还是有着不断的接触和摩擦。习惯的不同也导致汉族女性和满族女性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你们知道如何一眼分辨出满族人和汉族人吗其实非常简单,今天教你一招,只需要看两个部位,一个明显一个隐私,就能够一下在清朝区分女人是汉族还是满族。

首先咱们来说说明显的部位吧。古代女子自从北宋开始便有了缠足的习惯,特别是在南宋的风气以及对女子的刻画下,缠足成为了女子的标志,甚至还引出了“三寸金莲”的说法。但对于满族女子来说,来自关外的满族女性需要和男性一样涉猎劳动,缠足对于足部的畸形和束缚对于满族女性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清朝为了更好的统治,对于女子的要求也把缠足视为不当的行为。

清朝最早的缠足禁令最早出自于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就有规定“穿戴俱照满洲式样”,并且严禁汉人女子缠脚;又在崇德三年(1638)后金官方进一步约束女子缠足,“是身在大清国而心仍在他国也”、“若裹足,则砍足杀之”,将其上升至非常高的程度。如此的政策在清朝不是个例,由此可见缠足是不被清朝所认可的。

不过由于汉人女子多深居简出无法检验禁止缠足的效果,所以缠足在汉族女性身上还是非常常见的。清朝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对于禁止缠足的政策也是时紧时松。虽然有对于女子这一习惯有所限制,但汉族女性还是延续了缠足的习惯,而满族女性又不会缠足,所以汉族女性和满族女性在当时最明显的区别通过这一双脚便可以知晓一二了。

那么什么是隐私部位呢?这一点可要从女子的耳饰说起。“一耳三钳”是满族女性的风习,若是满族女子在出生时便要一只耳朵穿三孔戴三钳,也是入关后满族的标志。而这样的习惯是汉族女子所没有的,汉族女子通常是一孔一钳。

据载,乾隆皇帝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一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虽然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耳朵是非常隐私的部分,但是这样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用“一耳三钳”来做区分有着一定的准确度。这么细节又隐蔽的细节也是非常民族差异化的体现。

想要在清朝区分女性到底是汉族还是满族,学会从这两个部位下手就非常简单了,这两个部位一个明显一个隐私,稍作分辨又非常明显。其中蕴含的也是来自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碰撞和交流。社会的融合会有着不同的情况出现,差异往往也会因此变得非常有意思呢。

汉族的风俗习惯

1、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