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邹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5收藏

关于邹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第1张

当代邹姓的人口370多万,为全国第七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370万,增长了近10倍,邹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邹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邹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重庆、吉林、贵州,七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7%。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以赣、鄂、湘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邹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北的回迁,南部向西部的迁移。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闽、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陕西南端、山东东端、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东部、辽宁南部,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居住了大约65%的邹姓人群。在粤桂南部、台琼、云川西部、湖北北部、陕甘宁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苏、山东中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西北,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一042%之间,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8%,居住了大约31%的邹姓人群。 回答不容易,请采纳!

客家上灯习俗研究

曾春(04级本4)

引言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

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

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

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① 民俗就是在这种社会群体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过程中形成的。

虽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即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

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

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

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 客家“上灯” 习俗

1客家“上灯” 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

“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时要办“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

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

“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

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

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

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

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去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

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

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

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灯”习俗原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

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过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

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

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

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

自赵佗建制以来,龙川分别容纳了六次南迁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会通过自己的文化生产出特定的需要(法兰克福学派),并且同时设计满足需要的常规途径。

“上灯”是为了满足客家族团的特定需要产生的。

首先,从客家人六次南迁的时间来看,都发生在战乱时期。

客家人为避战火或自然灾害而南迁。

战火、自然灾害在古代常常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还有可能使整个族群灭绝。

客家人远离故土,客居他乡。

因此客家人的先人们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长流。

其次,无情的战火、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个人是无法战胜的,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共同奋战。

客家人希望全族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灾害与战争。

客居他乡,更需要宗族团结,战胜新环境下遇到的新的困境。

再次,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为移民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客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

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和对祖先的眷恋。

最后,客家人性格善良、纯朴,老实、敦厚。

客家祖先教育后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爱国爱乡;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希望、光明的象征。

灯灯相续象征种族繁衍的绵绵不绝。

因此,为了让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先;为了本族的团结,共同抵御困境;为了让祖先得到安慰——宗族血液并未消失;以及客家人从小形成的念祖恩,尊祖的优秀品德,借“灯”来庆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动也因此而诞生了。

每年,将族里“添丁”的情况通过上灯的形式上报给祖先,让祖先得到安慰。

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机会每年聚到一起增进了团结,形成了一种以“老屋”为中心的凝聚力量,同时还可以保留客家人特有的传统文化。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大约是随着客家人南迁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

上灯的流传族群很广,因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祖先,所以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上灯活动。

上灯分布的地区也很广,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如河源,梅州,兴宁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灯活动,其中兴宁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 “上灯”与元宵节的联系

“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元宵节自古有之,每年正月十五举行,自古是全国上下都举行的节日,而赏灯是元宵节的一部分。

从“灯”的意蕴上看,元宵节又称灯节,其外表看来,是欣赏花灯的游乐;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上,它带给人们一种希望——“添丁”,即人丁兴旺。

因此,以“灯”来寄托“丁”,客家“上灯”习俗与元宵节的“赏灯”有相同的内涵。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

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当然熟悉。

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因为“上灯”节同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

从“灯”的制作来看,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与元宵节所制的灯有很大相似之处,元宵节的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客家“上灯”所用的灯同样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合“上灯”的由来与元宵节“灯”的意蕴,日期,制作来看,“上灯”节很可能是客家祖先继承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同时又结合宗族的实际情况,将“灯”的意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传至今。

因此,“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二、繁琐热闹的“上灯”活动

每年,春节前后,热衷于本族事务的老人,通过打听,依次记录从本年正月十三挂灯后至下年正月十三挂灯前的添丁家庭,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春节前后每个家庭各派一个代表召开上灯祭祖的会议,分派任务。

比如,上灯活动资金的筹备、用途问题,上灯前后谁负责打扫老屋,上灯当天谁负责膳食等问题,在会议中都有具体的分工。

1 “灯”的准备

会议之后,定制“灯”是必要的一步。

客家各个地方所制灯的材料大体相同,一般由竹篾制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纸糊成,都能挂起来。

另外,灯外糊都有福、禄、寿一类的吉祥图案的彩带。

灯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点亮照明。

但是它们的形状又有所不同,有举式的,也有扛式的。

如河源龙川县的灯都用举式的,而东源县及兴宁市的灯多数用扛式的。

以龙川举式的灯为例,灯一般可以看作有三层。

上层常常是一个彩纸糊成的约20多厘米高,直径约15米的大圆柱。

圆柱的侧面一般会写上“风调雨顺”等寄语。

圆柱底面的边框上,贴上富有传统剪纸艺术的约1米长的彩带。

灯的第二层是比第一层稍小的、约高05米多边形柱,中凹两头 铁场镇新和村的灯

大,其中上边大底边小,均由彩纸糊成,最底面的边框是同样贴满约05 米长的彩带。

多边柱的上侧面,可以写上“百子千孙”等寄予人丁兴旺的词语。

灯的第三层,是一个比第二层稍小的多边形柱,侧面会写上 “五谷丰登”等吉语,希望来年是个好收成,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

从整体来看,灯的大小可以说是遵从了3:2:1的格局,上大下小。

因为上灯这种习俗注重的是“丁”,而不是“灯”,所以对灯的制作不讲究一律相同、不可更改。

不仅每个地方灯的制作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灯的制作也可以不同。

只要美观,耐用(要挂到端午节),能体现上灯“添丁”这种活动的意蕴就是可以的。

需注意的是,在当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间,谁家最先诞下男孩,这家就被称作“头灯”;谁家最后诞下男孩,就被称为“尾灯”,他们与其他诞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称为“灯子”。

有的地方有多少“灯子”就制多少盏灯;有的制两盏,两盏形状一模一样,但“头灯”大,“尾灯”小;有的只制一盏。

灯的多少都是可以变化的。

2 资金的筹备

筹集资金是“上灯”活动最关键的一步,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上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据客家老人介绍,上灯的资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封建财主或公家资产承担;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各个添丁家庭平均承担。

当然,村民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自由捐款。

据老人介绍,捐款的村民每年都很踊跃,有时达几千元。

这些钱一般用来买“香”、“红烛”、“三牲”、鞭炮,条件允许还可以请乐队、请人在祖祠放**等,目的是增加喜庆的氛围。

另外,按照会议的安排,由“灯子”承担上灯活动期间的一切事务,如准备上灯日的膳食,接待外来人员等。

3 “上灯”的过程

上灯这天的早上,制灯人会把制好的灯放在离祖祠不远的地方,为下午接灯做好准备。

这时,在老屋的上堂,已经供奉上了“三牲”,还有各添丁家庭送来的酒及糖果。

在摆放祖宗牌位的壁橱两旁以及下面的土地神位两旁已贴上了对联。

如铁场镇新和村邹氏的是这样的,橱窗两边“祖德源流芳百世,宗业兴隆子孙昌”,土地神位两边“工能生白玉,即可发黄金”,横批是“土主神位”。

其主题,都是希望祖业兴荣,子孙昌盛的。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

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准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

族人吃过午饭后都会聚集到老屋来看热闹,也可以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望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

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介绍,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

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

这时,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引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 “三牲”,率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个“灯子”分发一支。

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鸣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

礼毕,“头灯”取灯迎回。

这时,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

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

所有“灯子”随灯进入了祖祠上堂。

这时,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

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子与灯顶端绑好。

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

这时锣鼓、鞭炮再一次齐鸣。

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灯进入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入尾声了。

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

晚餐的食物,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

客家人认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餐结束,上灯活动进入最后阶段。

请来的**将在此放映;请来的礼炮、乐队将在此作最后的精彩表演;买来的鞭炮将在此阶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灯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

从上灯活动整个活动来看,上灯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家特有的民俗活动。

灯的制作体现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这种手工艺通过上灯活动一代传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通过这种活动,让同一族人更加团结,让族人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永远也不要忘记祖先们跋山涉水迁移到此的艰难历程。

三、 客家“上灯”习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 上灯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识

前面谈到,从秦代以来,客家祖先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南迁过程。

客家祖先们或是躲避战火,或是躲避自然灾害,或因为当地人口过于稠密无法生存而南迁。

从这六次南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客家祖先所遭受的艰难历程,和生存的险境与不幸。

但是,生存 的不幸并没有压垮客家祖先。

也正是因为客家祖先在很长一段漂泊流离的经历中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锤炼出客家祖先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

正是因为他们在不断迁徙过程中求得了生路,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了“人唔辞路,虎唔辞山”、“命长唔怕路远”、“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祖先们以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多次辗转迁移,使自己的血液得以延续;自己的族群得以扩大,自己的传统品德、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客家的后代无不为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同时,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尊敬和爱戴。

客家的家谱里详载着祖先在文学、艺术、军功、政界领域中的经历和业绩,并还有对祖先的诸如仁爱,美德之类的个人性格的称赞。

可以看出,客家人对祖先的深深尊敬与爱戴。

祭祀祖先,成为客家人代代相传的神圣使命。

客家是一个移民族群,千年、百年背井离乡,因此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继承。

而客家祖先又以温和、善良的性格和尊老的优秀品德影响后代。

于是,后代以某种方式告慰祖先,成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客家上灯习俗既是一种祭祖活动,又是一种告慰祖先的方式。

从上灯的准备,过程等无不体现了客家人爱戴祖先,尊敬祖先的优秀传统。

现代的客家人,许多离开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节可以不回家乡,但只要上灯,都会回乡参加,给祖宗行跪拜礼。

这些都表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上灯习俗中的村民向祖宗行跪拜礼,看起来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把它上升为一种对祖先的尊敬、崇拜之情,这种礼仪又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2 上灯习俗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宗族意识

梁漱溟曾概括地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外则相和答,内则相体念,心里共鸣,神形相依以为慰……”①由是家庭与宗族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极重要的位置。

“上灯”是客家人强烈宗族意识的最好体现。

通过这种仪式,同族人能够周期性地和子侄族众欢聚一堂,不管各自在何方,“上灯”这天一定是“一家人”。

客家人祖先都希望自己的血脉死后还生生不已,族众都相信,自己身上的血源于炎黄或其他祖先,已经流淌数千年,并将通过自己传给子孙,永无止境。

梅县约亭村《刘氏族谱•序词》说:溯我刘氏,系出炎黄,中原华胄,两汉帝王。

《梅州姚氏族谱•谱序》:吾姚始自舜帝,历载四千,繁衍百三十余世,源远流长。

每年举行的“上灯”节就是客家宗族意识的最好证明。

“灯子”就是宗族的血脉,就是宗族源远流长的纽带。

3上灯习俗折射出客家人的团结意识

客家精神内涵丰富多彩,其核心在于团结互助和拼搏奋进。

这些在客家南迁的历史和客家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

团结就是力量。

客家祖先在南迁的过程中遭遇到苦难和险境是必然,然而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是无法战胜不幸的遭遇的。

客家人祖先及其后人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的团体主义精神。

因为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需要。

客家上灯活动正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通过上灯本族客家人能够聚集到一起,为本族谋发展,同时又增进族人的感情。

上灯活动即是维护团结的重要举措,又是体现客家人团结的重要形式。

比如铁场镇茅畲村,在十年前,利用上灯活动村人聚到一起的机会,商讨在村里修水泥路的设想。

果然全村捐款,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可以出力,终于村里通了水泥路,成为铁场镇较早实现通水泥路的村落。

可以说这是一条团结之路。

4 上灯活动体现了客家人优秀的文化继承意识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

这种习俗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继承意识,那么就会走向边缘化,最终被历史所吞噬。

客家上灯习俗不仅没有被吞噬,而且还更加丰富多彩,深刻的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比如灯的制作,是从一代又一代继承下来的。

另外,上灯出现了许多对联,有寄语好年成的,有寄语人丁兴旺的等等。

上灯的这些形式很好的体现了客家人有些的文化继承意识。

从灯的制作上看,客家人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灵活多变,不断丰富灯的形状以精美为出发点,自由制作,只要不偏离框架、能够反映上灯习俗内蕴就行。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上灯习俗中必要的的锣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添丁”的喜悦之情。

于是,请乐队,请人在祖屋播放**等现代文化在近几年也加入了上灯习俗的行列,既增加了上灯的喜庆气氛,同时是上灯习俗内容的丰富,也让上灯习俗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从上灯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客家人具有对传统文化既继承又丰富的意识。

四、 客家上灯习俗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当然,客家上灯习俗也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上灯”,“灯”字与“丁”都是客家化的同音,顾名思义,“上灯”这个习俗,看重的不是“灯”,而是“丁”,是客家人借助“灯”的形式,来表达“添丁”的喜悦及希望。

因此,不仅能从字义上看出上灯习俗的重“丁”现象,从上灯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客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暴露。

比如,在迎灯,接灯的队伍中,只有男人,女人只是路边看热闹的闲人;另外,灯在被迎进祖祠时,女人不准到上堂。

因为客家人看来,男人先到上堂意味着下年会添更多的“丁”,大吉;而女人如果这时到了上堂可能是个阻碍“添丁”的隐患,是不吉利的。

这些礼仪规定,明显具有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

在客家人看来,生女叫“加口”,生男才叫“添丁”,所谓人丁兴旺,只是指男丁兴旺。

多男丁才是福,即使是生活困难也会觉得家族繁荣强盛。

反过来,家族男丁少,则意味着家族有可能衰落,即使现在生活很富裕,男丁少是本家族的最严重的灾难。

为了不使本家族有缺陷,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在有些客家地区显得无能为力。

就如铁场镇茅畲村来说,第一胎或第二胎生男则好,如果几胎都没有男孩,村民会一直生到男孩为止。

村里一曾氏家庭,一共生了九个,第九个就是男孩。

有很多家庭有五六个孩子,都是第五或第六个才是男孩。

即使是倾家荡产,为了生男孩,村民也乐此不彼。

自家在老屋添一“灯”,那是何等光荣,何等扬眉吐气的事。

在客家人从古就有一个误区,女孩是泼出去的水,男孩才是家族的栋梁。

上灯习俗深刻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的重男轻女的的落后思想。

让人幸喜的是,在有的客家地区,开始抛弃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样,成为上灯活动的主角。

如梅州的一些客家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赞扬和学习的现象,既保留了上灯习俗,又打破了重男轻女的陋习。

但是,这种现象还不普遍,向彻底改变客家人重男轻女的陋习任重道远。

希望其他客家地区能够跟上时代的脉搏,找出一条既可以保留上灯习俗、弘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去弊杨利的好法子,让上灯习俗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结语

客家上灯习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灯活动有其独特的由来和重要的文化内涵。

从上灯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所具有的尊祖意识,团结意识及优秀的文化继承意识。

但上灯习俗也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劣根。

找出一条既可以保留上灯习俗、弘扬客家文化又可以去弊杨利的好法子,让上灯习俗发扬光大,跟上时代的脉搏,源远流长。

梅拳始祖墓群(邹氏墓群)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梅拳始祖墓群(梅拳圣地)位于平乡县后马庄村。清康熙年间,邹宏义的文武-已练至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声大振,他为了将梅花拳推向社会,便离开徐州云游到开州(今河南濮阳),先后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为徒,尽授文功武法。三人艺业学成,便分路传拳授艺。蔡光瑞在开州收韩化礼、孙盘龙后,便北上开道传拳,途经内黄县时,收八里庄杨炳为徒,即后来康熙壬辰年(1712)的武探花。之后继续北上,来到顺德平邑(平乡县)马庄桥(后马庄)收张复为徒。遂在马庄传授武艺,后收徒孙李进德、徐进德、郑玉德。

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郑三人去河南迎请师祖邹宏义,这就是被武林界传为佳话的"三德"请师。邹宏义被请到马庄后,便定居下来,在此设场收徒,传拳授艺,“一时从学门徒不下百人”。自此,梅花拳才正式在民间公开广为传播。一时间,平乡、广宗、南和、威县、巨鹿、鸡泽、曲周、永年、沙河、邢台等县弟子纷纷来马庄拜师学艺。清乾隆九年(1744)邹宏义之子邹文聚思父心切,遂率全家北上寻父,几经辗转:头站南和三关店,二到广宗魏村,魏村无有站脚地,平乡马庄扎根(《根源经》记载)。

邹文聚全家来到马庄时,其父已故去数年,遂在其父墓前祭拜之后,定居在后马庄,秉承父业,专心拳艺,以马庄为中心,把梅花拳推向冀、鲁、豫三省。邹文聚在续写《邹氏家谱》时写到:“于已卯年迁于平邑北十里许,马庄桥,人但知余自南而迁于北,不知余却归还故土也。”其后,邹氏祖孙皆葬于今后马庄村北,即邹氏墓群。邹宏义之孙邹克(传拳四方不知所归)、邹克让、邹克谐、邹克诚继承祖父遗志,终身职业传授梅花拳。据邹克诚碑文记载:“邹克诚文武双全,以言武略,为国所共宗,足以辅世而强国,以言文教,化周易为神奇,可以测往而知来,支脉相传,渊源有绪,受其教者十数省,被其德者亿万家。”

1993年7月,“邹氏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河北省副省长王祖武为邹氏墓群题词:“梅拳圣地”。

景区地址: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后马庄村

乘车线路:平乡县城内乘开往后马庄的小巴可达。

自驾线路:从邢台市区出发沿S325东行,大约走40公里,路南有梅花拳墓地指示牌右拐,沿乡间公路大约走4公里,向左看就能看到墓地,在马庄村村北。

中华邹氏历史源远流长,人口播迁甚广。得姓来源一支为皇帝五世孙,子姓契,得姓于契的三十八世孙宣靖,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邹为姓。另一去出自皇帝支孙苗裔曹挟,形成于战国时期,如邾娄国,鲁穆公张为邹国,后南迁邾城,系以国为氏,邹为姓。公元前11世纪,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在原商都的周围地区建立了考交,官至宋国上卿,封他为邹(今山东邹城东南)。正考父之子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生二子木金于宣靖,兄弟二人为避开杀身之祸,木金奔鲁,该子姓为孔姓,宣靖留邑,该子姓为邹。契是殷、商的先祖,邹、孔是殷、商的后裔。正考父的第五世孙叔梁纥收曼父当嗣子,叔梁纥以邑名邹为姓。宋淳三年,邹氏先岘公撰《江大邹氏宗谱集序》载“吾宗出自正考食邑于周,春秋时值宋华督之变,奔鲁者孔,留邑者邹,遂以邑为氏。

邹氏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山东邹城一带发展繁衍,至秦汉时期,邹氏中的一去迁到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东晋下六国,由于战乱,中原土族大举南迁,邹氏一支系随之渡江,定居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唐德宗贞元末年,邹垣因避战乱,自安徽迁往福建邵、泰宁。北宋时邹氏始迁广东,南宁时泰宁邹氏每秒,出状元邹应龙,其后裔散居于闽、粤、桂,后发展到台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清康熙年间,江本南丰上茶垅邹氏轩佑公第十五世孙邹元老,率四子迁崇安县下梅(今武夷山市下梅村)。繁衍至今。

清康熙年间,邹元老率四子由江西南丰迁福建崇安下梅里。台始烧炭,后开辟茶园与经营茶叶大红袍其时本县茶叶在下梅、赤石、星村集运转销。武夷山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收购,欧洲人皆以武夷岩茶为中国茶之总称。《崇安县志》记载“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此时下梅邹氏茶商发,遂由山西客至县采办,运赴关外销售。雍正年间,晋商至福建经营武夷岩茶,与其交易者,多为崇安下梅邹氏。乾隆、嘉庆年间销于广东。五口通商后,则由下梅(邹氏茶邦)、潮州、广州三邦至县采办。邹氏经营茶叶,去粤东,通洋艘,洋人辄信尝其利,由是家日铙裕,为闽巨室,恢弘广裕下梅里,每年获资百余万,遂建豪宅70余陈,所居成市。由此下梅邹氏发祥起祚,子孙每秒,人文蔚起,科第峥嵘。留存《南丰茶溪邹氏家谱》载下梅邹氏支系字派排列国为: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廿世

从 贵 德 廷 仲 本 子 元

廿十一 廿二世 廿三世 廿四世 廿五世 廿六世 廿七世 廿八世

世 永 太 昌 大 家 声 远

廿九世 卅世 卅世 卅二世 卅三世 卅四世 卅五世 卅立世

传 宗 纪 善 良 希 景 先

卅七世 卅八世 卅九四 四十世 四十一世 四十二世 四十三世

贤 步 必 尊 孔 孟 芳

  作者: 黄建文 

    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讳僚),与宋朝末年逃奔广东的上海连黄氏之子黄良臣(讳海虎),二人同名同姓。明朝四十三年国清公修谱的时候,误把二个不同黄良臣,也就是海虎公与僚公合二为一,造成了谱系紊乱的局面。

    由于黄佐才是僚公的六代孙,而黄庭政是海虎公的嗣子,梅州修谱的时候以为二人是同一人,因此庭政公也就变成了僚公之子庆吉公,而宋朝的黄佐才也就变成了明朝的德彝公的儿子。由于庭政公到德彝公的出生年代晚于佐才公,因此修谱的时候就把这几代人的出生年份都去除掉了。僚公的五代子孙名讳,也就被庭政公到德彝公这几代人给取代了。幸好还有许多明清时期以及元朝至治二年的抄谱以及史志可以考证。

由于黄佐才出生于公元1252年,而庭政公出生于1296年,大约相差二代人,因此在广东五华县的庭政公后代,在修谱的时候就把佐才公当做了庭政公的祖父。

    同样的一个佐才公,在不同的庭政公后代所修族谱中,世系相差七代。以下是这二个黄良臣的生平和子孙世系的区别:

    第一个黄良臣,也就是潮州通判方熙序文中的僚公,是佐才公的先祖,也就是向方熙公求写序文的黄淳、黄溥二个兄弟的先祖。

    《梅州黄氏家谱》记载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的世系如下:

一世:

黄良臣,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朝奉大夫,俸满道经梅州,见山水清奇,留居西厢五马坊水巷口,名其居曰黄堂,寿八十一岁。妣周氏,诰封恭人,寿七十九岁。夫妇合葬西厢黄塘桥侧兔子冈祥云出工洞形,子山午向,离城二里,有碑文曰:朝奉大夫良臣黄公之墓,明景泰三年十一月月吉日重修。生三子:庆吉、庆华、庆寿。

二世:

庆吉公,字硕贞,官朝议大夫,判尚书兵部员外郎,年八十余寿,葬兴宁,谥号忠庄。妣古氏,诰封夫人,葬义化都。生十子:秉锷、秉铎、秉鈇、秉钺、秉銧、秉锺、秉锡、秉铿、秉铠、秉鍠。

庆华公授龙川丞,多惠政,娶杨氏,移居龙川。

庆寿公荐辟广州阳山尉,娶周氏,移居兴宁。

三世:

秉锷公,庆吉公之长子,字镡晖,号颍峰。妣陈氏,生三子:澄、渲、泳。公乃博学弘词科,授校书,调四门博士,迁太常寺评事,供职教官。卒葬义化都。

四世:

澄公,字玉浪,諡忠烈。任邠州司马,死国度事,谥忠烈大夫。妣刑夫人,生一子矩。

五世:

矩公,字令式,官集贤院校理。妣欧阳夫人,生一子莹。又妣熊夫人,生一子荣。

六世:

莹公,官国子监直讲。娶李氏,生子佐才。

七世:

佐才公,生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十一月初七日亥时,卒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甲戌,享寿八十三岁。妣邹氏,谥德辉,生于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十月初九辰时,卒于元顺帝元年(1333)癸酉,享寿七十五岁。至元四年戊寅(1338年)二月廿六日卯时,夫妇合葬本县大竹堡乌石头九龙井沟湖唇天财玉枕形庚山兼申,生三子:伯一、伯六、伯九。

八世:

伯一公,名点,号时斋,生于宋祥兴元年(1278)戊寅五月十日,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于梅州水南筑新居寒波映月。卒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丁丑,享寿六十岁。妣刘氏,诰封善人,生于宋祥兴二年(1279)己卯,五月初九日,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壬午七月初三日,享寿六十四岁。夫妇合葬梅州石坑都大塘尾甘葛窝蟠龙形戌山辰向。生三子:诚轩、震卿、延秀。后人有诗赞曰:“先公负笈寓程乡,卜宅移居五马坊。泷井蟠龙仍旧贯,寒波映月筑新庄。水南胍胍源流远,天北巍巍引望长。世泽他邦绳祖,唪唪瓜瓞侍君王。”

伯六公裔孙住白渡汶水。

伯九公之孙云祖,移居本县大立。

九世:

诚轩公(1314),字文兴,号道泰,原住梅州水南。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因梅塘畲人作乱,攻破州城,迁于本县荷田,为荷田黄氏开基之祖。卒葬荷田水背荒塘嘴船形丁山癸向。妣赖氏、古氏,生一子:闻吉。

十世:

闻吉公,字克修,号云山。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七月十一日,卒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丙申(1416年)三月十一日,享寿六十六岁,葬本县罗衣堡李坑塘安货村望江乡形,或曰走马绊鞍形。妣邱氏,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年)十月廿八日,卒于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1436年)三月廿五日,享寿八十五岁,葬本县罗衣堡君坑。又妣曾氏,谥懿惠,葬荷田水口佛岭顶。生二子:宗贵、宗英。

十一世:

宗贵公,字德孚,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己酉四月廿一日。

另一个黄良臣,生于宋朝末年,死于元朝,也就是黄海虎。

    元朝王逢的《梧溪集卷六》记载了黄良臣(讳海虎)与黄良佐(讳海龙)的事迹如下:

http://magagraceblog163com/blog/static/2456280172015430112214760/

以及

http://magagraceblog163com/blog/static/24562801720153104140667/

    黄良佐,讳海龙,父字璟(讳景升),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辛丑岁(公元1241年),原为扬州军曹,后随军转战至广东龙川,为蓝关长乐五镇守将。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伯兄黄良臣一同被逮捕下狱,后来由于黄良臣一身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才得以被释放。黄良佐,娶常侍詹友祥公之女为妻,生三子:有吉、能吉、华吉。原葬于吊钟岭下潭口,其后人国经、国禧同葬于此。明朝初年因龙川人混合祭祀,因此其后人原容、原坤二人将其迁葬到紫金中镇洋头井头埔。

现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梧溪村有景升公祠,它是黄良佐的父亲黄璟(讳景升)的纪念祠。

    今日的黄海龙公宗祠,原先是明朝琼州乐会县教谕黄命臣的旧宅,由于黄命臣家穷困,便将此宅租赁给同乡的李姓人家,当将要签订契约的时候,同族黄氏兄弟便捐钱赎回,但是黄命臣为官清廉,黄命臣去世之后,他的子孙无力赎回,并且年久失修,经过族人合议之后,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岁(公元1779年)由族人发动募捐集资建祠。今日后人不去考究,竟然说是宋元时期所建。

    黄良臣,讳海虎,行十五,妣孙氏,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岁(公元1233年),江西铜鼓谱记载为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甲子)生。自幼父母早逝,由叔父黄璟抚养成人。宋朝末年随军辗转逃奔广东,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从弟黄良佐一同被逮捕下狱。黄海虎为了报答叔父黄璟的养育之恩,一身承担起所有的罪责,使得从弟黄良佐得以被释放出狱。黄良臣最后被问斩处死,享年七十九岁。黄良臣死后葬在龙川和平均坑,元明之际黄良臣为义而死的故事脍炙人口,元朝的王逢在《梧溪集》中就写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明朝为了表彰他的节义,奉旨迁葬到的龙川义化都(今天的龙川义都镇),在广东和平并且设立了黄海虎公祠,供后人吊念。黄海虎无子,由黄海龙之子庆吉过嗣。庆吉,讳庭政,生二子:日新、日升。讳庭政者,生于元贞二年丙申岁(公元1296年),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迁徙到平镇开基。

    黄良臣,讳海虎;黄良佐,讳海龙;这二个从兄弟死后的名讳中,一个是龙,一个是虎,二者均以海为开头,乃是纪念龙虎兄弟的祖先原籍来自于上海。

    黄再兴编著的《僚公宗谱考试本》载:僚公海虎墓在和平洋陂,海螺转江形,未山兼丁。海虎墓、孙妣墓和汪妣墓三墓相连。

    初葬于元朝;二修于明洪武初文林郎礼公国祥等;三修于清乾隆42年(1778年)贡生云龙等;四修于民国35年(1946年)族长绍治、秋甫等;五修于1995年5月6日竣工。梅州二个黄良臣,景升公及僚公后代请关注!

位置: 首页 > 黄氏研究

[发布: 2016714  作者: 黄建文  阅读: 6326]

    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讳僚),与宋朝末年逃奔广东的上海连黄氏之子黄良臣(讳海虎),二人同名同姓。明朝四十三年国清公修谱的时候,误把二个不同黄良臣,也就是海虎公与僚公合二为一,造成了谱系紊乱的局面。

    由于黄佐才是僚公的六代孙,而黄庭政是海虎公的嗣子,梅州修谱的时候以为二人是同一人,因此庭政公也就变成了僚公之子庆吉公,而宋朝的黄佐才也就变成了明朝的德彝公的儿子。由于庭政公到德彝公的出生年代晚于佐才公,因此修谱的时候就把这几代人的出生年份都去除掉了。僚公的五代子孙名讳,也就被庭政公到德彝公这几代人给取代了。幸好还有许多明清时期以及元朝至治二年的抄谱以及史志可以考证。

由于黄佐才出生于公元1252年,而庭政公出生于1296年,大约相差二代人,因此在广东五华县的庭政公后代,在修谱的时候就把佐才公当做了庭政公的祖父。

    同样的一个佐才公,在不同的庭政公后代所修族谱中,世系相差七代。以下是这二个黄良臣的生平和子孙世系的区别:

    第一个黄良臣,也就是潮州通判方熙序文中的僚公,是佐才公的先祖,也就是向方熙公求写序文的黄淳、黄溥二个兄弟的先祖。

    《梅州黄氏家谱》记载宋朝重和元年(1118年)福建龙溪进士黄良臣的世系如下:

一世:

黄良臣,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朝奉大夫,俸满道经梅州,见山水清奇,留居西厢五马坊水巷口,名其居曰黄堂,寿八十一岁。妣周氏,诰封恭人,寿七十九岁。夫妇合葬西厢黄塘桥侧兔子冈祥云出工洞形,子山午向,离城二里,有碑文曰:朝奉大夫良臣黄公之墓,明景泰三年十一月月吉日重修。生三子:庆吉、庆华、庆寿。

二世:

庆吉公,字硕贞,官朝议大夫,判尚书兵部员外郎,年八十余寿,葬兴宁,谥号忠庄。妣古氏,诰封夫人,葬义化都。生十子:秉锷、秉铎、秉鈇、秉钺、秉銧、秉锺、秉锡、秉铿、秉铠、秉鍠。

庆华公授龙川丞,多惠政,娶杨氏,移居龙川。

庆寿公荐辟广州阳山尉,娶周氏,移居兴宁。

三世:

秉锷公,庆吉公之长子,字镡晖,号颍峰。妣陈氏,生三子:澄、渲、泳。公乃博学弘词科,授校书,调四门博士,迁太常寺评事,供职教官。卒葬义化都。

四世:

澄公,字玉浪,諡忠烈。任邠州司马,死国度事,谥忠烈大夫。妣刑夫人,生一子矩。

五世:

矩公,字令式,官集贤院校理。妣欧阳夫人,生一子莹。又妣熊夫人,生一子荣。

六世:

莹公,官国子监直讲。娶李氏,生子佐才。

七世:

佐才公,生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十一月初七日亥时,卒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甲戌,享寿八十三岁。妣邹氏,谥德辉,生于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十月初九辰时,卒于元顺帝元年(1333)癸酉,享寿七十五岁。至元四年戊寅(1338年)二月廿六日卯时,夫妇合葬本县大竹堡乌石头九龙井沟湖唇天财玉枕形庚山兼申,生三子:伯一、伯六、伯九。

八世:

伯一公,名点,号时斋,生于宋祥兴元年(1278)戊寅五月十日,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翰林院侍讲,于梅州水南筑新居寒波映月。卒于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丁丑,享寿六十岁。妣刘氏,诰封善人,生于宋祥兴二年(1279)己卯,五月初九日,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壬午七月初三日,享寿六十四岁。夫妇合葬梅州石坑都大塘尾甘葛窝蟠龙形戌山辰向。生三子:诚轩、震卿、延秀。后人有诗赞曰:“先公负笈寓程乡,卜宅移居五马坊。泷井蟠龙仍旧贯,寒波映月筑新庄。水南胍胍源流远,天北巍巍引望长。世泽他邦绳祖,唪唪瓜瓞侍君王。”

伯六公裔孙住白渡汶水。

伯九公之孙云祖,移居本县大立。

九世:

诚轩公(1314),字文兴,号道泰,原住梅州水南。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因梅塘畲人作乱,攻破州城,迁于本县荷田,为荷田黄氏开基之祖。卒葬荷田水背荒塘嘴船形丁山癸向。妣赖氏、古氏,生一子:闻吉。

十世:

闻吉公,字克修,号云山。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七月十一日,卒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丙申(1416年)三月十一日,享寿六十六岁,葬本县罗衣堡李坑塘安货村望江乡形,或曰走马绊鞍形。妣邱氏,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年)十月廿八日,卒于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1436年)三月廿五日,享寿八十五岁,葬本县罗衣堡君坑。又妣曾氏,谥懿惠,葬荷田水口佛岭顶。生二子:宗贵、宗英。

十一世:

宗贵公,字德孚,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己酉四月廿一日。

另一个黄良臣,生于宋朝末年,死于元朝,也就是黄海虎。

    元朝王逢的《梧溪集卷六》记载了黄良臣(讳海虎)与黄良佐(讳海龙)的事迹如下:

http://magagraceblog163com/blog/static/2456280172015430112214760/

以及

http://magagraceblog163com/blog/static/24562801720153104140667/

    黄良佐,讳海龙,父字璟(讳景升),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辛丑岁(公元1241年),原为扬州军曹,后随军转战至广东龙川,为蓝关长乐五镇守将。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伯兄黄良臣一同被逮捕下狱,后来由于黄良臣一身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才得以被释放。黄良佐,娶常侍詹友祥公之女为妻,生三子:有吉、能吉、华吉。原葬于吊钟岭下潭口,其后人国经、国禧同葬于此。明朝初年因龙川人混合祭祀,因此其后人原容、原坤二人将其迁葬到紫金中镇洋头井头埔。

现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梧溪村有景升公祠,它是黄良佐的父亲黄璟(讳景升)的纪念祠。

    今日的黄海龙公宗祠,原先是明朝琼州乐会县教谕黄命臣的旧宅,由于黄命臣家穷困,便将此宅租赁给同乡的李姓人家,当将要签订契约的时候,同族黄氏兄弟便捐钱赎回,但是黄命臣为官清廉,黄命臣去世之后,他的子孙无力赎回,并且年久失修,经过族人合议之后,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岁(公元1779年)由族人发动募捐集资建祠。今日后人不去考究,竟然说是宋元时期所建。

    黄良臣,讳海虎,行十五,妣孙氏,上海黄氏之后。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岁(公元1233年),江西铜鼓谱记载为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甲子)生。自幼父母早逝,由叔父黄璟抚养成人。宋朝末年随军辗转逃奔广东,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公元1311年)春天,因涉及仓储事件,与从弟黄良佐一同被逮捕下狱。黄海虎为了报答叔父黄璟的养育之恩,一身承担起所有的罪责,使得从弟黄良佐得以被释放出狱。黄良臣最后被问斩处死,享年七十九岁。黄良臣死后葬在龙川和平均坑,元明之际黄良臣为义而死的故事脍炙人口,元朝的王逢在《梧溪集》中就写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明朝为了表彰他的节义,奉旨迁葬到的龙川义化都(今天的龙川义都镇),在广东和平并且设立了黄海虎公祠,供后人吊念。黄海虎无子,由黄海龙之子庆吉过嗣。庆吉,讳庭政,生二子:日新、日升。讳庭政者,生于元贞二年丙申岁(公元1296年),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迁徙到平镇开基。

    黄良臣,讳海虎;黄良佐,讳海龙;这二个从兄弟死后的名讳中,一个是龙,一个是虎,二者均以海为开头,乃是纪念龙虎兄弟的祖先原籍来自于上海。

    黄再兴编著的《僚公宗谱考试本》载:僚公海虎墓在和平洋陂,海螺转江形,未山兼丁。海虎墓、孙妣墓和汪妣墓三墓相连。

    初葬于元朝;二修于明洪武初文林郎礼公国祥等;三修于清乾隆42年(1778年)贡生云龙等;四修于民国35年(1946年)族长绍治、秋甫等;五修于1995年5月6日竣工。

人物名字:邹应龙

拼音:ZOU YINGLONG

字号:字景初,号南容,乳名七郎

所属朝代:宋代

生卒年代:1172—1244

籍贯:邵武泰宁(今属福建)人

人物简介:宋代大臣。庆元二年进士第一,状元。累官赣州知府、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像取自1919年修《浙江寿昌范阳邹氏家谱》。

关于邹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当代邹姓的人口370多万,为全国第七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370万,增长了近10倍,邹姓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