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柳州苍万公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1收藏

李氏柳州苍万公族谱,第1张

李氏家谱,是李氏的家谱,内容包括李氏源流、世系表、家训、家传、著述、家谱图像、字辈等。李氏,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他姓改姓;其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颛顼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子,与廉、徐、江、秦、梁、李、赵、黄、马、葛、谷、缪、钟、费等姓氏的汉族人,合称为嬴姓十四氏。

1 百家姓李氏家谱之李氏家谱序言

我族旧为湖茫李氏,原籍丰城县湖茫里(今江西省丰城市段乡湖茫村)。明洪武初年,我祖李民迁居寿光县斟灌庄(今山东省寿光市洛城镇斟灌村),后遂称斟灌李氏。 明朝近三百年间,我族人在寿光这方热土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蔚成巨族;清代,我族考取功名者达200多人,有15人考中举人,有6人考中进士,3人钦点翰林,其中,李迥官至刑部侍郎,李封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刑部左侍郎,李鋐官至广西布政使、顺天府府尹、宗人府府丞,人丁兴旺,析村而居,遂成北海望族。 嗣后,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族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谋求民族解放的独立与富强,毅然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多人献出宝贵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我族人从工从农,从政从商,多有建树。

2 百家姓李氏家谱之李氏家谱编修

李氏家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 李姓家族、家谱、家族、家族网

,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百家姓李氏家谱之李氏祖训

3 百家姓李氏家谱之李氏祖训

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 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忾,偏伦异乡, 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家训

敬祖宗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尤木有根无根则枯,如水有源无源则涸。子孙永世得享,承国乐利之泽,祖宗积庆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故 李姓家谱、族谱、家族网、姓氏

岁时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无厥无慢。至於立身修德,无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族人念之。 敦孝悌 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恩情罔极人伦。十月怀胎,三朝乳哺,推乾就湿,保抱抚摩,忧疾病,闻饥饱,调寒暑,父母受尽万苦千辛,方得子女成人长大。为子女者即幸遇父母有寿,急急孝养,难报天恩。人生时日限也,万一错过,殁后即披麻带孝,三牲五鼎,竟亦何裨?且孝则天佑,不孝则天谴,吲敢拂违,自罹罪罟。凡我族人念之 睦宗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虽有亲疏贵贱之别,其始同出于一人之身,故尧典曰亲睦九族,周室则大封同姓宗亲之谊,由来重矣。今世俗薄淡间,有挟富贵,而厌贫贱,恃强众,而凌寡弱者,独不思富贵强众,皆祖宗身后之身耶?观于此,而利与害共,休戚相关,一体同视可也。倘有博众以暴寡,藉智以欺愚者,当睦宗族为念,,凡我族人戒之。 端伦常 尊卑有别,长幼有叙,乃定於天人,忤长上乃乱天伦也。须坐则让席,行则让路,口勿乱宣,事不乱专。智不敢先,富不敢加。谦恭逊顺,绝去骄傲放肆之态,方是为伦常之理。先贤云:幼而不事长,贱而不事贵,不肖而不事贤,谓之三不祥。子弟者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让路,坐不让席,揖不低头,言不逊顺,曾不思尔将来也。做人尊长,尔做窳劣示人,亦将忤尔忤人,实所以自忤。凡我族人念之。 友昆仲 兄弟姊妹,同气连枝。父母左提右携,前襟后裾,飨食传衣,亲爱无间,且一本所生,同胞共乳,除却兄弟姊妹,更有谁亲?且从父母分形而来,子女之身来自父母,若兄弟姊妹相戕,是戕父母矣。念及父母安忍戕兄弟姊妹乎。勿听他人离间撺掇。兄弟姊妹中纵有不是,大家逊让些何妨?若锱锱铢铢计较多寡,彼此相戕,则父母之心不安,死亦不能瞑目。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凡我族人念之。 和夫妇 夫妇为人伦之始。夫和其妇,妇敬其夫。夫以修身齐家事为本,妇以人伦道德情操为重,同事耕耘理家创业,夫妇协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休戚与共,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同建和谐家庭,万事兴矣。凡我族人念之 教子孙 家之盛衰,不在田地多寡、帛金有无,且看子孙何如耳。古云:未看山前土,先观屋下人。子孙果不肖也,眼前富贵不足恃;子孙果贤也,眼前贫贱不必忧。然人未有生而皆能贤者也,当其幼时不可失教。禁其骄奢,戒其*逸,出外亲正人。闻正言,则心胸日开,聪明日启,久之义理明白,世务通晓,自能担事,振家声,光大门楣。人非同类,切不可令子弟往来。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不染自黑。又云:与善人亲,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亲,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时时求教于先生长者。故子弟不宜避宾客,若一味回避,偶接正人必至如樵夫牧竖,手足无所措,大为人所鄙也。家有一贤子孙,则家门生色,子孙不肖,则家门遗羞。故为父母者,切不可不教子孙。有不如教便当责训。至若女子,亦尚且当教他亲兄弟,务教以节孝廉耻。为女者,兼悉三从四德,纺绩针指、厨爨井臼,则长大适人,必成贤妇。如或不教,则儿女不才,有辱门庭。凡我族人念之 尚勤俭 俭可助贫,勤能补拙。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立业之基,人生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流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人世间,见名门世族,以祖考勤俭为成立之本,下代之福,因子孙奢侈而败家之业。盖俭则富贵长保,家计不难振兴。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内,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习惯俯仰无资,将祖资财一败而空,拖衣漏食。节俭者治家之要义也。饮食莫嫌蔬食,衣服莫嫌布素,房屋莫嫌湫隘,婚娶莫竞妆奁,死丧莫竞斋醮。晏客伏腊有时,不可常时群饮,设席数肴成礼,不必杯盘狼藉,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费一文不如节一文。当务勤俭。凡我族众念之。 恤孤寡 鳏寡孤独,天下最苦,无告之人也。无家产者,朝不能保暮,饥不能谋食,寒不能谋衣;有家产者,鳏寡不能自行,孤儿幼弱不能自主,凡百家事,皆听于人。我族有此种种苦愁,谁诉?亲房伯叔族众当秉公代为经事,阖族尊长俱宜加意怜悯,竭力扶持,庶穷于天下者不致颠连失所、仃伶无靠矣。凡我族人念之。 戒唆讼 人之好讼,虽其人之无良,总起於无赖者之教唆。然无赖之徒,专以人之告状 家族网、家族名人、李姓家族、家谱

为酒肉之窟,为张威趁钱之门,故或两人本无甚怨,装出剖腹之情,而构成大嫌。本人尚可含容,捏作骑虎之势,而使之先发插名作证,便作主盟。两家索贿,反覆颠倒,弄讼者於掌股之上,搅得邻里撩乱,鸡犬不安。渔讼者之财,破讼者之家。即讼者事后懊悔,亦摆他不去。若而人者,国法之所不容。即逃得国法,亦皇天之所必诛者也。凡我族人念之。 安生理 士农工商者,然视其天赋择业,士者实去读书,农者实去耕耨,工者实去造作,商者实去经营。若生而愚鲁,不适读书,家道贫寒,无田可种,又无本钱做买卖,又不会做手艺,便与人佣工,替人苦力,也是生活。只要勤心鬻力,安分守己,此中稳稳当当,便有无限受用。至若妇女,亦要勤纺绩,务针指,操井臼,协同丈夫,共成家业,方是贤妇。凡我族人念之。 勿非为 非为者,或包搅金帛,侵欺花费,终者竟要卖产赔补不足,殃及子孙,甚而危及性命。或摊场赌博,或群聚酣饮,倾败家业,因而陷死妻儿老小。或掇拐掏摸,或抢夺吓骗,或争斗撒泼,或毁廓侵坟,或占人田土,或伪造货币,或横行乡里,或挟制政府,或嘱托赞剌,此皆亡身破家之举,受祸不浅。凡我族人戒之。 忌毒染 世人蠢蠢,吸嗜烟毒!日久难收,体魄渐削,形若骷髅,力莫能举,处不能事,名声泯灭。终朝烟雾缭绕,男女混杂,晨错夕颠。典当家财,帛金耗尽,绝嗣戕年。全无利益,自取尤愆。堕其术者,凡我族人绝禁之! 慎嫁娶 男婚女嫁者,人伦之始,联婚不可不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之常情。执德为首,男女婚姻,不能包办代替,嫁女择佳婿,娶媳求贤女,嫁女勿计厚奁,勿取重聘,勿贻误族女。时下婚嫁,多徇财俗见,或厚赀以耀聘,或竭财以侈妆名。为争门面,则败家产而为。昔者有云;婚姻几见闻丽华,金佩银饰众口夸。转眼经年人事变,妆奁卖与别人家。则女之适人,必戒而行;娶妇事翁姑,经事理,执妇道。凡我族人宜知之。 勉诵读 崇师道,习圣贤之书,明君臣父子之大伦,忠孝仁义之大节。人不读书,大伦大节何由而知?子弟颖悟者少,迟钝者多。必须延贤师,访益友,涵育熏陶,终归有成。为人子弟者,当体父兄之心,交相劝勉,勿恃聪明,勿安愚昧,勿沽名而钓誉,勿勤始而怠终,随其性之敏钝,以为读书多寡总要细心体认,着意研习,刻刻不忘于久之,隅坐向难析疑。勿生厌薄,勿可荒嬉,耳提面命敬而听之,自有融会贯通处,亦得以所学训子弟开愚蒙诵读之益大矣。我族子弟勉之 重交游 志同者为友,道合者为朋。交游以信为先,信者相通,守望相助。既诺勿欺,订交勿苟。然宜谨慎,择善而握。与善者交如入馥香之室久而自香,直谅多闻,尤宜亲厚。善乎平仲,相敬耐 家族网-李氏家谱最著名的序言

久。凡我族人念之 谨丧祭 丧祭者,慎终追远之大事也。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父母在生之时,尽力供养,逝后要从俭治丧,勿须无财大操大办。丧事从简,也不能俭而不顺民情。当慎谨治丧执事。凡我族人切记之。 远酗酒 酒浆之酿就,非以为祸,冠香丧祭,礼用清酌,洗爵尊戽,献酬交错。惟彼贪夫。不知节治。终日醉乡,颠狂失措,耗所损精,形骸脱落。贪杯误事者,不胜数也。凡我族人远之远之。 出异教 邪教惑众蔑国,触逆国法律条,邪说诬民,法所不允。更有甚者无赖之徒,往往假凶祥祸福之事,以售幻诞无稽之谈。实则诱取资财,阳窃向善之名,阴怀不轨之计。一旦发觉惩逮株连,遗患无穷,凡我族人应出其异教,以正家风。 省自身 遵圣训,洁身自律,日当三省,常思己过,莫论他人是非,切不得自甘自戕,辱没家族声望,保其永世清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人生要意。则家风正耶。享用斯人,永利后世。凡我族人记之。

4 百家姓李氏家谱之李氏起源

李(Lǐ)姓出自嬴姓,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为食才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李利贞从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李氏是中国第一大姓氏,人口近一万万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四。起源主要有三:

出自嬴姓

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曾孙。商朝末年,皋陶后裔理征因直谏纣王而被杀害。其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外出逃难,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伊侯之墟”(也就是 家族网、李利贞、寻根、李姓祖先

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树上结有一些“木子”,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后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gu)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东)安家落户。为感激“木子”保命之功,同时为躲避纣王追缉,又因皋陶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劳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唐李思摩,原为突厥颉利(东突厥)族人,名阿史那思摩,唐太宗李世民赐为李氏。李嘉庆,本蛛鞘族人,姓茹,名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赐姓李,更名嘉庆。李国昌,本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被赐姓李名国昌。另有回族李姓、苗族李姓、壮族李姓、瑶族李姓、白族李姓、畲族李姓、犹太人李姓等。

赐姓改姓

唐朝大规模赐姓,是李氏宗族庞大的转折点。受唐朝赐姓者,见诸史籍之人颇多。据《路史》及《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罗氏、朱邪氏,皆以立功被赐国姓李氏。

5 百家姓李氏家谱之李氏迁移

始祖:李利贞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其后代分出两支,一支在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为陇西房;一支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三组。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向西北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南发展至今江苏,向南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向西南发展至今云南。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提高了李姓声望。隋唐时期,李姓随陈化父子入闽留 家族网、凤池李姓家庙、宗庙

居当地,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武周时因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安史之乱”时,又有一批李姓人逃往江南避难。随后,李光弼因平定“安史之乱”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唐宣宗时,因“牛李党争”,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唐末至五代年间,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潮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一些地方。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除大陆地区外,李姓还是少数在海外形成大族的姓氏,如在越南,自1009年起,李姓朝廷历八主二百一十六年,李姓人口急剧扩充,成为越南的大姓。在朝鲜,自1392年起,李氏朝鲜历二十七王五百一十九年,至到日本侵占为止。李姓发展为朝鲜第二大姓。目前李姓人口列全国第一位。 炎黄子孙,华夏一统。天下李氏,同宗陇西。海外李氏华人与中华李氏同出一源,血浓于水,情系大唐。他们秉承着盛唐帝王之血脉,施展着帝王般的雄才大略,裂土封疆,称王海外,延续着李唐盛世的帝王霸业。海外李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周边国家,如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其次欧、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非洲则是李氏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 朝鲜李氏 越南李氏 日本李氏 新加坡李氏 南洋李氏 欧美李氏 澳洲李氏 非洲李氏

6 百家姓李氏家谱之世界李氏族谱全书

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第一部第一卷经过十余年收集海内外大量资料经过艰辛地整理考定,已由华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大十六开,全部彩版印刷。其主要内容包括历史上著名李氏谱序、祖像、祖地影像、李姓源流考辩、人口分布、迁徙、血缘文化;通天世系图(1)、始祖先贤像(1)、世系附录等,是一本集珍贵历史资料和族谱资料及调查资料自古至今不可多得的家谱通书。 第二部首卷主要记述史前新石器时代(尧、舜、禹)至民国时期的正史李氏人物传略。上下四千多年,历百余代,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人物之多,达一千六百余人,为当今族谱中见之于正史人物传记之最。 (《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共分十二部,计九百九十九卷,现第一部已编纂完成,第一部分为六卷,第一卷巳出版、发行全球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 据有关专家和有关档馆和海内外名人名家的评判,一致认为,第一卷不论从史料价值和族史资料价值都是—本前所未有、图文并茂、史料科学祥实不仅仅是李氏家族的宝典,也是一本全球独一无二的家族史料宝典。《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第一、二部获得国学大师和谱学泰斗与历史学家的极高赞誉,被国内外十余家国家级博物馆收藏。。《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后十一部的编纂大纲草案巳撰写完成,正广泛征求意见。有意参与的李氏文化爱好者请来信来函索取相关资料。凡各支派李氏都应有人参与《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的编辑工作,如不及时与参与,造成漏编,该支该族在《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上就留下空白,成为族籍的“弃儿”,本编写办公室概难负责。凡有志于李氏文化研究的李氏宗亲和李氏网宗亲不管你家在何方,源自何枝何派,都是一祖同胞,《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都会有你的一片天空。后续十二部,九百九十九卷离不开一点二亿全球李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世界李氏通天宗谱全书》是一部空前的巨著,不亚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量,是—部容家族史、国家史、人文、自然村史、产业史、文化史等多方多面的浩繁工作,整体工作需八至十年完成。参加编撰和为此作出贡献的宗亲和外姓朋亲都将永载史册,永留芳名。有志者速联系!2006年11月20日上午,《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第一部第一卷首发式在浙江省武义李纲纪念馆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和谱学专家、社会学者以及李氏宗亲等一千余人参加首发式。这期间还收到海内外三十多个宗亲组织的贺电。 令人欣喜的是《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子卷湘西北第-部和第二部、淝东南第-部、豫东南第-部、陇西堂宗谱第一部、李火德族谱第一部、浙南第一部、湖北阳新道公卷、鄂州道公卷、黄石道公卷、山东大城子卷等巳出版或正在编排,另外还有二十四部支谱已与《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对接。《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将以母子卷最科学的形式在中华的家谱史和人类族群史上独树一帜。母子卷成书之日,将达万册以上构成天下第一大族、第一大谱。通过《全书》编纂活动,让世界上所有的李氏人联结在一起,在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自己的经济,为中华的振兴和祖地的繁荣昌盛以及宗亲的兴旺发达服务,这也是编纂的重要意义所在。 《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的第一代皋陶至八十八李世民共八十八代是海内外所有李氏族谱最完整,最具历史考证的世系。目前巳进入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广大李氏代表性人物都首肯此书,并殷殷希望按计划完成此巨典。将军书法家李铎题写了书名和祖联。

《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第一部第一卷首发式在浙江省武义李纲纪念馆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和谱学专家、社会学者以及李氏宗亲等一千余人参加首发式。第二部首卷主要记述史前新石器时代(尧、舜、禹)至民国时期的正史李氏人物传略。上下四千多年,历百余代,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人物之多,达一千六百余人,为当今族谱中见之于正史人物传记之最。《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第一、二部获得国学大师和谱学泰斗与历史学家的极高赞誉,被国内外十余家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截至今年10月已有两千七百名李氏宗亲加入编辑队伍中。令人欣喜的是《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子卷湘西北第-部和第二部、淝东南第-部、豫东南第-部、陇西堂宗谱第一部、李火德族谱第一部、浙南第一部、湖北阳新道公卷、鄂州道公卷、黄石道公卷、山东大城子卷等巳出版或正在编排,另外还有二十四部支谱已与《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对接。《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将以母子卷最科学的形式在中华的家谱史和人类族群史上独树一帜。母子卷成书之日,将达万册以上构成天下第一大族、第一大谱。通过《全书》编纂活动,让世界上所有的李氏人联结在一起,在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自己的经济,为中华的振兴和祖地的繁荣昌盛以及宗亲的兴旺发达服务,这也是编纂的重要意义所在。

李姓人口为万姓之首,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姓。凡李姓人,无论是何房系始祖或已故先祖,无论是谁,居住何地、无论是何国籍或何地区、也无论使用何种语言,均是我李氏血缘始祖皋陶公之后裔。李氏总源流表述为:源于曲阜、脉发偃六(固始和六安)、鹿邑为根、陇西望出。其宗族,房系的传承顺序,以代次关系组成,并以血祖皋陶公为源的系列房族系统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统一的大宗族整体体系,各地、各族、各支以子谱与母谱接轨,形成庞大的母子谱关系,这个体系,就称之为“世界李氏族系综合信息总汇”。《世界李氏族谱全书》就是将上述的李氏族系,通过文字、图表、将上述体系完整地、系统的表述出,并使这个体系上下大体贯通,顺代延接,依次传承而繁衍生息的历朝历代的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含,基本完整地表达出来的一部巨大的家族生命体系传承的文化史大百科全书。也就是说,它是属于全世界李氏大家族全体成员的一部共同的大经典,也是世界上唯一第一大姓的通天总谱。我们所做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空前盛大的族姓民间人口普查,对全球来说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对世界人文科学的一大贡献。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发明,我们将通过国家有关単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研究的自然生命科学的参考书。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李姓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 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三、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四、李姓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 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父亲在世时提到: 大碶头老家的祠堂里有记载,我族来源于"陇西世家",看上面的李姓来源中确实写有: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不知这里的"郡望堂号"怎么解释看来我们还真可能来自西北,据我的天水(古时即属陇西)同事讲,陇西李氏在当地为大家望族,飞将军李广是他们的骄傲当年我和瑶山在兰州参加工作,也算是回老家探亲了至于我们为什么会来到东海边,是否和下面的说法有关: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我们都是那里移民过来的,从哪里移过来已有500百多年了,看看你那当时移民过后有没有再朝做管的?李氏人的辈份是有他那开始的。你要是在查李氏的起源,姓氏起源

  关于李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台湾李姓排列第五。台湾各地到处都有李姓人氏,即使在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也有李姓的后裔在繁衍。台湾李氏也来自福建和广东。最先到台的地福建人李魁奇,后为郑芸龙所杀。台湾李姓并非一支,第一类是北宋大臣要纲之后称为景仙李氏;第二类是河南李氏称为兑山李氏;第三类是来自宋朝的云南后称为金山乡李氏;第四类是燕楼李氏;约宋元之间这支李氏上在台李氏中人数最多。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

  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历史名人

  李 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 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 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李 广: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利贞饥食木子 脱险变姓为李

  根据《姓篡》的记载,李姓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了大业。大业生了女华。到了女华的儿子咎繇,当了尧帝的理官。理官是一种相当于现代法官的官职,专掌狱讼推断之事。当时,社会上盛行着以官为姓的风气,于是,咎繇也不能免俗地以“理”为姓。

  这个姓氏传到了殷代暴君纣王的时候,他们的家长理徵因事得罪于纣,立刻使整个家族大难临头。理徵有一个儿子叫做利贞的,就逃到伊侯之墟避难,废墟中无以为食,最后才找到一种长在树上的“木子”充饥,而保住了性命。因此,当利贞脱难后,就变姓为“李”,一方面逃避暴君的追缉,一方面也对曾经救了一己之命的“木子”表示感谢之意。据后世考据,当时利贞所食之“木子”,就是李树的果实。

  到了北魏和唐朝时期,李姓的组成分子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但有外族加入,连许多其他的姓氏,也因功被皇帝赐姓而改姓了李。于是,李姓在血缘上已不再单纯。

  李姓在日益庞大之后,大体上分成了两大支系,一支在陇西(今甘肃省),一支在赵郡(今河北省)。根据朱彝尊李氏族谱序的记载,建立唐朝的李渊这一家人,是来自陇西,盛唐之后本支日繁,一共有三十九房。赵郡的那一支系,又分为东南西三个组,族人非常之多,在河北一带,人数多过当地的望族张、王、刘、赵诸姓。

  也许是由于族大人众的缘故,李氏在历史上的名人,真是多得不胜枚举。从著道德经的李耳开始,到早期的抵抗匈奴名将李牧、在四川凿都江堰以灌溉诸郡的水利工程学鼻祖李冰、汉代名将李广、以及以一篇“陈情表”迄今仍脍炙人口的晋朝太子洗马李密等,都是人人耳熟能详的杰出历史人物。

  到了唐朝,是历史上声威最为远播的一个朝代。对外则四夷来贡,唐太宗被四夷尊称为天可汗;对内则政治修明,文教发扬,人民皆能安居乐业。贞观、开元之治名垂史册。像这样一个具有辉煌功绩的政府,正是由姓李的人主持的,这岂不是李氏的共同殊荣。

  历史来源 「李」源出有四。

  一 ;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二 ; 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 ; 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 ;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家族名人 李耳 (即老子)

  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

  李世民 (599-649)

  李白 (701-762)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祖籍甘肃秦安,他被誉为诗仙。

  李自成 (1823-1864)

  明末农民�义军领袖,号「闯王」,陕西米脂人。

  李鸿章 (1823~1901)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国有功,历任直隶、湖广、两广总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与外国签订条约。后因积劳呕血而死,晋封一等侯,卒谥文忠。

  李登辉 (1923~?)

  台湾省台北县三芝乡人。国立台湾大学毕业,美国康乃尔大学农经博士。历任省农林厅股长、农复会技正、行政院政务委员、台北市市长、台湾省主席。1984年提名当选副总统,1988年一月十三日继任第七任总统。1996年五月就任首位全民直选总统。

  地望分布 甘肃陇西郡,河北赵郡,河南顿丘郡,辽宁渤海郡,河北中山郡,河南襄城,湖北江夏,四川梓潼,河北范阳郡,四川广汉郡,安徽梁国,河南南阳郡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据史料记载:从《旧唐书》的“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和《新唐书》的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可以明显看出,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还是赞赏有加的。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李恪是最像唐太宗的,也最有文韬武略,且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

贞观十七年,因齐王李佑谋反案犯纥干承基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子李承乾被废,此时李世民“阴许”立魏王李泰,但因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李治,并且因为“太宗面加谴让。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太宗因谓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乃幽泰于将作监”,遂立晋王。但因疑晋王李治仁弱,故欲改立吴王李恪,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而作罢。

因贞观十一年李恪在藩地打猎闯祸被弹劾罢官,贞观十二年李恪复官赴任时,太宗赐恪书的以下一段对话:“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当时的太宗皇帝的心理,外人不得而知,但是“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一句,他对于李恪还是相当怜爱。

李恪的隋杨血脉,这个问题比较的微妙,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

至于当时的国舅长孙无忌,更是视其为眼中钉,假如不是他当时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恐怕唐朝的历史都要改写。等到李治登基,长孙无忌掌权,后来的事态发展就越来越朝着不利于李恪的形势发展,后来其凭借手中的权势,先谋立太子李忠,后又相继冤杀了吴王李恪以及流放江夏王李道宗。

史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自尽,年约三十四岁。

至此,长孙无忌由此扫清了独揽朝政的一切障碍。至于后来武则天当权后,如法炮制,陷害国舅长孙无忌谋反,那是后话,不再细说。唐朝的宫廷可谓是血雨腥风,只要和权力沾上点关系,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

〖后世评价〗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毛泽东

《新唐书》600多字专门写李恪,很大篇幅是说他“封官的经历”:先是“长沙王”,后来又封“汉王”,没多久,又叫“蜀王”,然后是“吴王”,最后死了,还被改封“郁林王”,一生大部分时候是在京城外地转,也所谓“王运多舛”。为什么会这样呢,李世民对臣子们说出了实话,“不是我不想常常见到李恪在身旁,但太子皇位早已有主了,让他在外地当官,这样即使我死后,他们兄弟间也不会自相残杀。”(帝谓左右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

这话里看出了李世民是比较喜欢李恪的,甚至一度认为他很像他自己,是心目中比较完美的接班人,《旧唐书》说“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新唐书》里不仅认为“恪善骑射,有文武才”,也记载了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的话,“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你长孙无忌是不是不把李恪当作你外甥,其实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啊,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对待亲舅舅一样对待你,保护你的。)

但这番话并没有打动长孙无忌,李世民最终也没有选择李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是让他的嫡子,也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皇后生的李治当了皇帝,这注定了李恪后来的悲剧所在。

李世民临死前,长孙无忌成为托孤大臣,自然对他的亲外甥——高宗李治格外关照。关照的一个具体行动,就是帮李治镇压反叛、清除异己。李治当皇帝的第四年,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和总给他戴绿帽子的老婆,也是李世民真正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试图谋反被朝廷察觉,长孙无忌借题发挥(叫“因遂诛恪”),不仅杀了房遗爱、高阳等几个人,顺带着荆王李元景和“时任”吴王的李恪也一并干掉了,“以绝天下望”(就是让那些希望李恪当皇帝的人彻底死了这份心)。李恪当然不服气啊,“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意思是诅咒长孙无忌不得好死,全家死光光。后来这话果然应验了,长孙无忌因当初阻止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结果事后被武则天逼得上吊自杀,还好家族成员只是流放边疆,没有灭族而已。

这史书上除了说李恪的优点和不幸遭遇外,有没讲他的坏处或者说真正想篡位的野心呢?也有,《新唐书》载,李世民曾经给李恪写过信,告诫他要遵循礼制、守本分,不要胡思乱想。(“汝惟茂亲,勉思所以籓王室,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外之为君臣,内之为父子,今当去膝下,不遗汝珍,而遗汝以言,其念之哉”),这说明李恪确实曾经表露过想当皇太子,继承皇位的端倪。相比懦弱无能的李治,文武双全又很得父皇欣赏的李恪有这样的念头并不奇怪,怪就怪他没有一个像长孙无忌那样的好舅舅罢了。

至于有些朋友考证出五代十国时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就是大词人、南唐后主李煜他爹)就是李恪的几世孙,并追尊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终于一圆李恪的皇帝梦,这实在有些误会,因为李昪追认的这个祖宗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四个儿子李恪,并不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恪。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 恪天然帝王的资质,又深得太宗的器重,仅仅是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爱女,他便只能与皇帝的宝座失之交臂。恪慢慢地对这一点看得很深也很透彻,所以他才能当机立断,决意清心寡欲,远离长安这权力的中心,在偏远的江南做他天高皇帝远的吴王。然而,最终,他还是被褥冤枉地连坐于房遗爱的谋反案件。

史书里描述恪是“甚为物情所向”的性情中人。

恪是宫廷里孕育出来的一个温文尔雅的伟岸的男人,他身上流淌着极尽奢欲的隋炀帝的血,他是天生的王孙贵族。他拥有最最非凡的气质。 他的唯一把柄是和他的妹妹,高阳公主过从甚密,最后这段情感的暧昧竟被长孙无忌专权的政治所利用,所以新、旧《唐书》都大大地为吴王李恪鸣不平,说长孙的诛戮李恪是“以绝天下望”,是“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李氏家谱》称这支李氏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之后,且附有李世民敕封李恪为吴王的水诰(诏书),并列有李恪自唐至民国末期的后世子孙46代,纲目清楚,演变迁徙代代有据。因此,谱中尊李恪为这一支李氏之始祖。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

  5、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6、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作者: 潮汕网 2006-9-7 01:02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李姓

  三、李姓迁徙史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李解,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汉末车骑将军李催为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土族制度。在这个任人以“家世”为重的时代,“士族”行列里没有李姓。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大姓。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说明李姓已经崛起。但是,这里所列的大姓仅限于“山东”地区,说明当时李姓还不是全国的大姓。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从而提高了李姓声望。

  隋唐时期

  陇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虽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几乎是默默无闻。

  随陈化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金国贵族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掠走大批珍宝器物、皇家藏书,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史称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迁扬州,后又逃到镇江,再逃至杭州。这一时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的足迹,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有许多李姓官绅士民。此外,还有抗金义军中的李姓人辗转南迁。如王屋(今河南济源)人李兴,领导一支抗金义军转战于黄河两岸,因作战失利,李兴率领所部义兵万余人南渡归附南宋。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例如,覃怀(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举家渡江后居嘉兴 (今属浙江),宋理宗宝佑年间举进士,后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从开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阳),恭帝德佑初知潭州;开封饮食业以烹饪羊肉著名的厨师“羊肉李七儿”、以善于用肉和各种莱肴做汤闻名的“杂菜羹李婆婆”等南迁后在杭州重操旧业。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移居台湾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布大陆各省,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东渡台湾海峡,到台湾岛求生存与发展。明朝天启年间,颜思齐与福建南安人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的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到台湾垦荒。当时有李魁奇为郑芝龙守寨,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进入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8个月的战斗,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收复台湾。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随从他前往的将士,也都留在了那里,共同开发台湾。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5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1680年。郑氏父子入台、治台时期,有许多李姓人追随左右,在收复台湾的战斗及开发台湾的事业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锋镇李茂,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李锡,右冲镇李昂,为郑经袭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师二镇先锋营副将李富,总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将李芳,果毅中镇下部司李升,游兵镇中营守备李忠,游兵镇管炮守备李受等多人。《台湾通史》等文献也有许多篇幅记述明郑时期李氏的在台活动,如:永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始于1647年,郑成功及子经、孙克块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遗臣李茂春随郑经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达入垦大糠榔西堡潭;永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沧,获准前往卑南(今台东)采金。

  清政府领有台湾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不久,闽、粤李姓移民接踵拥至台湾中部;雍正、乾隆时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末,台湾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台湾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婴进入鹿仔草堡开垦;康熙二十九年,闽人李阳,入垦他里雾堡田头庄;康熙三十二年,闽人李云龙,入垦学甲堡(今台南县学甲镇);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李焕挺,居于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康熙末年,粤人李贞镐,入垦哆哕咽堡前大埔庄;康熙年间,龙溪商人李元,入台湾府(今台南市)开设糖廊,号“李胜兴”;康熙年间,南安人李碧,与黄放合垦于大糠榔西堡港尾寮庄;雍正九年,粤籍义民李伯寿,居于彰化阿束庄附近,大甲西社番变时不幸战死;雍正末年,李、陈、郭、蔡、尤等姓,合垦于苗栗二堡苑里;嘉庆初年,李、谢、林三姓入垦东螺西堡宝斗庄;嘉庆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垦奇莱荒埔(今花莲县);嘉庆二十三年,李、王、张三姓计140人,合力开辟井子脚的新盐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垦奇菜荒埔……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姓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发展,早于向台湾移民,除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鲜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这些人熟悉水性,善于驾船,去琉

李氏柳州苍万公族谱

李氏家谱,是李氏的家谱,内容包括李氏源流、世系表、家训、家传、著述、家谱图像、字辈等。李氏,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他姓改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