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大谭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普兰店大谭历史,第1张

一、有关谭姓的历史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谭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五。周朝时,当时有谭国(今山东章丘县西),相传是伯益(伯益是嬴氏的始祖)的后代的封地,后来此地为齐国的土地,但谭国居民或贵族的后代有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谭氏。黄帝的子孙颛顼为嬴姓,因此谭氏的祖先可追溯到黄帝。

历史上谭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朝时谭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体也由北方移入了华南地区。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谭姓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最终造就了当代我国南北谭姓分布的局面。

宋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谭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谭姓人口的5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这两省谭姓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这五省的谭姓又集中了22%。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湘、粤、赣、川谭姓大聚集区。

明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谭姓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明朝时期,湖南仍为谭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四川、江西,这四省谭姓大约占谭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苏,这两省的谭姓又集中了14%。宋元明期间,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向西迁移。全国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谭姓大聚集区。

二、普兰店清泉寺的历史究竟有多久

该寺始建于清朝乾隆24年,1991年3月,国家佛教协会会员圆林法师带领10名弟子千里迢迢来到清泉寺,投资200余万元,装修旧寺,新建3间天王殿、5间三圣殿、9间僧舍、400平方米二层藏经楼、5吨重露天观音像及山门等设施。寺庙周围,群山环绕,翠柏成阴,有女郎峰、点将台、五指莲花山、“蓬莱”峰等景点。自然的山、水、林、洞融于一体,有“千山竞秀”的美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清泉寺历史悠久,古朴优雅,靠山依石,错落有致,雕廊画柱,珠门红窗,晨钟暮鼓,木磐、梵语之音不绝于耳,香烟缭绕,使人油然而生脱尘超俗之意。

三、普兰店清泉寺有多少年历史

普兰店清泉禅寺又名吴姑城 一、名称:清泉禅寺 (又名:吴姑城) 二、地址:大连普兰店市星台镇葡萄沟村 三、起源:据史料记载,清泉寺始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8一649年)。

贞观二十一年 (647年)三月,唐太宗李市民定下再次正东路线,命李勋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营州(朝阳地区)都督兵,沿“太宗亲征”路线,回啥辽南。又名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维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师自莱州(山东掖县)渡海,直取辽南。

且说牛进达率师自莱州渡海,于狮子口(旅顺口)登岸,大站黑风关(南关岭),拼杀榆林(金州)要隘经孛兰店(普兰店),迤逦悲伤。主力军经过大营子(庄河境内),直扑龙原(凤城县),七月,兵抵石城(凤城县东北),斩敌数千,乃班师还。

七月,辽南气色宜人,大总管牛进达为什么班师回朝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辽南持续下雨,有时竟下“雨土”(下泥沙),不宜恋战。其实,牛进达师出榆林(当时普兰店、皮口等地均位榆林管辖)已是 “水缺,人软马款”。

他不得不派“游骑”沿途先行“寻水”。一“游骑”回报说,在“环山皆”(四面被山墙包围的山)的古营垒发现清泉。

牛进达飞马前来察看,果然“翳于奥草,有泉焉”(泉水隐藏在深草里),而且“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泉水自然流淌出来,又甜又解渴),牛进达下马跪拜,“谢况于天”。牛进达在这里安营扎寨,并在清泉旁“埋蝶以祭”(垒起土石台子烧香祭天)。

再根据牛进达的行军路线和当时的时间推算,这个“环山皆套”的山城就是现在的巍霸山城。牛进达647年泛海征东,唐太宗李世民649年五月“驾崩”,所 四、现状:清泉寺坐落于普兰店市星台镇葡萄沟的巍霸山中,它顺山势逐层高起,气势恢宏。

东西长279米,南北长129米。清泉寺又叫吴姑城庙,吴姑城一锥把式丁字形花岗岩石块所筑,现存墙高2—9米。

此城虽经千年,但保存基本完好。碑文所载为“东汉光武中兴”时建造。

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他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山门楼、汉白玉诗屏;第二部分为佛殿、二圣殿、药王、龙王诸殿、钟楼、鼓楼、石碑;第三部分为玉皇阁、老君殿;第四部分金母殿。

古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清泉禅寺建筑风格古雅别致,硬山式与歇山式相衔,虽为佛寺,却儒、释、道三教荟萃为一体,被誉为“辽南第一寺”。

以说碑志“唐王建刹”就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所建。 太宗征东,大将牛进达在这里建寺,经五代、南北朝、辽和金,到明万历三十五年无姑重修(648一1067),阅时近千年,尚无史料和碑志可考。

从现在的几尊碑志和健在的释修真师太的记述中做以推考,从648年建寺至今大僧、师太已历三十二代。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乾隆5年(1740年),住持大僧祟劝,道号广明(本姓于,山东海阳人),他在这里苦心复修三十余年,终年七十岁(1671年—1740年) 广明“圆寂”后,他的长徒现法于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在佛殿后“特劈其山”曾建西王金母殿。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同治三年(1864年)后,主持大僧少祯,增建药王殿和禅房五间。 后,道教居士宫向南(普兰店市唐家房镇兴隆堡人)和邹言诵 (普兰店市皮口镇八家子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开始,历时十余年,又增设玉皇阁、老君阎、山门群墙、钟鼓、金鼎玉屏、天桥旗杆、保安火池等。

后,由经理主持大僧照儒、师太思恩赫、大僧思志。 释修真师太(本姓赵,普兰店市赞子河赵家村人)十二岁笃信佛教,二十三岁离家来清泉寺。

五、1985年,清泉寺被大连市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1988年,清泉寺被辽宁省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宗教教职人员及管理组织人员履历表。 清泉寺现有教职人员45人,住持为释修真法师。

管理组织人员7人。(履历表另复) 七、清泉禅寺的电子版数码照片(另复) 八、又名《吴姑城庙》的由来 民间把巍霸山城清泉寺又叫吴姑城庙,是自1607年四月二十一日后开始的。

据明万历三十五年的碑志记载,这天,吴姑建立重修清泉寺举行佛身开光大典,前来参加的除众多僧尼居士和善男信女外,还有钦差提督均无征虏前将军,镇守辽东地方兼备倭总管太傅,太子太傅宁远伯(东北军区司令)李成梁和戎政尚书(国务院副总理)李化龙,在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地区指挥官师大道等僚佐陪同下,自辽阳长途跋涉,也特地赶来参加庆典。这两位大人物还亲自为活着的吴姑树碑,颂扬吴姑为“万古不磨之模范也”。

《募缘碑记》和《重修碑铭》明确记载:吴姑姓林,丈夫吴均道,俗名吴林氏,“从夫访古”自辽阳来清泉寺。她流连忘返,乐不思俗,在施主邢云林的攒留下,再次长期留住。

丈夫死,她削发为尼,当了清泉寺住持师太,法名祖升道号仙翁。她募捐化缘,重修殿宇,于万历三十瓦年(1607年)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了佛身开光大典。

据查,吴姑家居“京师安陵”(河北吴桥),孪生姊妹俩。貌相十分酷似,父母难辨。

搜其身,终于在大女右耳垂下发现一黑痣,便给姊妹俩起名“大痣”“二痣”(“二痣”无痣)母亲叫她俩。

四、伦掌乡谭姓家族历史

据族志记载,周武王大封功臣七十二国,其中就有一个叫谭国。国址在今山东章丘市龙山镇之城子崖。公元前684年,谭国为齐国所灭,谭国人逃亡它方,但谭国人从此都以国为姓。这便是谭姓开源,至今已有二千六百捌十多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谭氏子孙从山东迁徙发展到河南,又从河南迁徙发展到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东,湖南为最多)。近代有些谭姓人迁徙发展到世界各地。笔者的祖先就是从河南迁湖南,又从湖南迁江西。公元962年,谭氏开姓第48代孙谭宏秩从江西虔州迁到广东。他被尊为谭姓人入粤的四大始祖之一。谭宏秩后裔也是两广乃至海外谭姓人最多的一个支派。后人在佛山,广州都建有谭宏秩宗祠让后裔祭拜(广州的谭氏宗祠在抗日时期被日飞机炸毁,佛山谭氏宗祠至今完好,是国家文物)。宏秩后的14代孙寿海居广东罗定,官至河南道御史。罗定的谭寿海墓是现在国家文物。寿海有三个儿子。长子谭晋,次谭升。长子,次子都生活在罗定故乡。三子知庆却自幼离开家乡,随父游学于河南及广西南宁,桂林。知庆后来在广西郁林府任官职。从官位退下来后于明景泰年间(约公元1450年左右)落户广西贵港市。从1450年至今已五百五十多年,从知庆始的后裔至今已在贵港市繁衍至二十七代,人口达5万多人。从古代一直到解放,族中一直有人在修谱,分布在各地的族人也有定期集中到知庆公墓前祭拜的传统习惯。祖训说如超过五代不修谱即被视为不孝。解放后及文革时期,由于被视为封建迷信而没有公开集体祭拜活动了,但仍有个别人坚持到知庆墓前祭拜。1978年,民间自发组织起了集体祭拜知庆公的活动。并有明智之士提出要着手整理各村的谭姓人族谱,统一编写全市人的谭姓族志。这一倡议得到德高望重的族人支持。于是贵港市谭氏宗亲会就这样初步形成了。

宗亲会成员不辞劳苦地将各村流传的谭氏族谱都收上来了。这些族谱很古老,有些很土,很简陋。有些是土纸,纱纸,甚至是铅笔记的。有些是接到通知后才忽忽忙忙开始着手编写的。但这是家族向心力的表现,靠着这些乡村土族谱,宗亲会把在贵港本地27代的谭姓人的发展脉络基本理清了。但知庆的父亲寿海公在那,先辈宏秩公又在那?这在当时对外还接不上,还是一个谜。于是当时都已年过花甲退休在家的进廷,绍章,裕成三人自告奋勇担当起外出寻根的任务。他们先是打听到广西灵山桔子平谭宗秀保存有香港谭耀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编的《谭氏志》一书,于是寻到谭宗秀家,说明贵港谭姓人外出寻根的诚意。天下谭姓一家亲,宗秀毫不犹豫地把这两本书借给他们拿回贵港。后来他们又联系到谭耀华本人,谭耀华也热心地赠送了上中下三大本族志给贵港谭氏宗亲会。根据对本地族谱及对《谭氏志》一书的研究,三人又到广东肇庆高要县,高明仓步绍马山,罗定出访。各地谭姓宗人都把他们看做远方的亲人贵客,热情接待他们。在罗定,当他们说知庆公是寿海的儿子时,罗定的宗亲鄂然。他们说几百年以来,他们就一直认为寿海只有两个儿子谭晋,谭升,族谱没记载有知庆这个儿子啊?会不会是你们弄错了?于是双方都拿出古老的族谱来对照,双方从宏秩到寿海公的记录资料基本都一样,这表明知庆肯定是寿海的后裔。但为什么贵港有“知庆的父亲是寿海”,而罗定却没有“寿海有儿子叫知庆”的记载呢?他们共同查看罗定方更古老的族谱。其中有一本记载着,“寿海儿子—凤儿(无所出)”字样。罗定方解释说,因为查不出凤儿有什么事迹及后裔记载,所以他们认为“凤儿”是虚设的,而没有重视这几个字。几百年来他们一直认为寿海只有两个儿子。贵港方提出,根据贵港族谱的记载,知庆肯定是寿海的后裔。会不会凤儿是知庆小时候的小名?凤儿长大后又自取正式的号“知庆”?但由于知庆自小离开家乡,随父游学河南,广西等地。后又在玉林,贵港当官。因此家乡对于他的情况知之甚少。更由于古代交通不便,物质经济条件受限,也许凤儿取名知庆后就没有与罗定家乡来往联系过。又或许是寿海那几代族人的懒散疏忽记载才造成罗定族人几百年来一直不知寿海还有一个外迁至广西贵港,已发展到五万多后裔的知庆?双方都同意这个分析。于是,几百年前的断代历史之谜在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的劳累奔波努力下才最终得以弄清。双方都非常兴奋,认为也许是祖宗显灵,让几百年没有往来的家族血亲关系终能接上。罗定方又提供给几位老人一份中山大学图书馆及湖南图书馆提供的,从谭氏开姓到宏秩公的前48代宗支图及从宏秩到寿海的14代宗支图。这样,从谭姓开源到现在89代的谭氏脉络基本都可以理清了。

五、谭姓的又来和历史

谭氏图腾谭姓来源 来源有三。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西大部分地区。

[编辑本段]谭姓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 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编辑本段]谭姓家谱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六、谭姓的来源,历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1、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七、有关谭姓的历史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

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

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爵位为子。

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

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谭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五。周朝时,当时有谭国(今山东章丘县西),相传是伯益(伯益是嬴氏的始祖)的后代的封地,后来此地为齐国的土地,但谭国居民或贵族的后代有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谭氏。

黄帝的子孙颛顼为嬴姓,因此谭氏的祖先可追溯到黄帝。 历史上谭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

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朝时谭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体也由北方移入了华南地区。

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谭姓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

最终造就了当代我国南北谭姓分布的局面。 宋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排在第六十七位。

谭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谭姓人口的5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这两省谭姓大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75%。

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这五省的谭姓又集中了22%。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湘、粤、赣、川谭姓大聚集区。

明朝时期,谭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谭姓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

明朝时期,湖南仍为谭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谭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四川、江西,这四省谭姓大约占谭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苏,这两省的谭姓又集中了14%。

宋元明期间,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向西迁移。全国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谭姓大聚集区。

广西雁门农氏宗族谱不分卷,(现代)农荣标主编,1998年计算机排印本。注:此为广西横县、贵港市、灵山县、浦北市、宾阳县、玉林市、马山县、都安县、南宁市郊、灉宁县、钦州市等十八县市农氏之统谱,其远祖无确凿史料可考,因此在该谱中奉元朝农宰询为一世始祖,先祖分别为农挺训、农开明、农开猷。

  覃氏和谭氏关系密切,《辞海》、《姓氏辞典》、《万姓统谱》、《百家姓探秘》等有关工具书和姓氏研究的书籍,都说覃本姓谭,是因为避难,把言字边去掉,改为覃。谭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章丘(一说故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公元前684年为齐国所灭。传说谭国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国为姓,是为谭氏。周武王灭商后,除随同伐纣的诸侯外,殷商所封诸侯一概废除,削为平民,为防止殷商遗民叛逃,武张遣送他们到今河南洛阳地筑城,称为东郡。这时候,孤竹国也被灭亡,孤竹氏覃民从河北卢龙被驱到洛阳和殷商遗民一起筑城,沦为工奴。后又到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为周穆王建筑祗宫,这是公元前1001年的事。祗宫建成后,穆王为偿工奴的劳绩,把他们分配到各附庸国为民,有竹氏的覃民被分配到谭国(今山东省境内)为民,有竹氏又得姓谭氏。到春秋时期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周被齐国所灭,有竹氏谭姓国民又迁徙他地。求神问卜的结果是:早往西行,谨记勿言;日落西方,及早回家。预示迁徙的方向是西方,而且西、早二字相叠起来是覃字,正是谭字去言边,也包含着“谨记勿言”的意思。而且日落西方,及早回家是暗示要等齐桓公死了,要及时早早回到谭城老家来。这一段传奇,在湘、鄂、桂一带覃氏族谱中都有记载,而且世代相传。后来有竹氏的谭姓国民扶老携幼经过数千里跋涉,于齐桓公灭谭后的次年(前 682年)秋天,陆续到达了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按照“谨记勿言”,把谭字的言旁去掉,恢复覃氏。

  覃氏人口经过几千年的迁徙、创业,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不断与其他姓氏融合,分布到五湖四海。根据各省、市、县地方志有关资料及各地覃氏家谱记载,覃姓定居地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福建、海南、江西、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台湾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汉、壮、土家、布依、毛南、仫佬、仡佬、苗、瑶、侗、傣、水、京等13个民族。定居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缅甸、英、美、法、德、荷兰、瑞士、新西兰、加拿大、巴西、哥斯达黎加等21个国家。关于覃氏人口,难以进行精确统计。根据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6年出版的《中国覃氏通书》记载,全国约有人口900万。根据1997年征集到的资料统计,覃氏人口有900多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万分之五的随机抽样资料和台湾省1969年的资料综合,覃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为 103189万人,其中汉族93670.38万人,按上述比例,壮族人口有560多万。按人口增长率计算,到2000年覃姓人口可达 900万以上。覃姓相对集中分布于长江中游以南及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境内,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散居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覃姓最多:

  全自治区87个县、市都有覃氏分布。根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西通志稿·氏族卷》记载,宋代,桂林市(今桂林市区)有覃氏50户以上,今属桂林市的临桂县有覃氏30户以上,修仁县(今荔浦县境)有2805人,阳朔县有174个姓,其中覃氏人口排第9位。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形成了覃氏相对聚居桂西、桂中、桂东的局面。据1998年统计,覃氏人口较多的县有东兰、环江、河池、南丹、罗城、宜州、巴马、大化、都安、马山、武鸣、上林、融水、三江、柳江、柳城、象州、武宣、来宾、桂平、贵港、平南、藤县、靖西、田林、昭平、邕宁、横县、容县、宾阳、南宁市等。其中贵港(这里指原贵县,即现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10万人,田林县4.1万人,昭平县4万人,武鸣县1.8万人,邕宁县2万人,容县3万人,马山县4万人,横县4万人,宾阳县5万人,上林县6万人,南宁市郊区0.46万人,在全郊区294个姓中占第19位。

普兰店大谭历史

一、有关谭姓的历史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
点击下载
上一篇:唐姓的族谱下一篇:车氏知识知多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