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宋朝真正的名将世家
赵匡胤以武将出身,谋夺了后周柴家天下。其吸取唐朝、五代时期藩镇作乱的历史教训,极力抑制武人势力。故有宋一朝,武将始终处于文人的压抑之下,很少能走到政治权力的顶峰。这一方面保持了政局的相对稳定,却也造成了宋王朝军事上的积弱,始终没有摆脱外族的侵扰,最终亡于蒙古人之手。
所谓乱世出英雄,大宋朝虽然在军事上积弱,但是在与外族长期作战的过程中,也造就了诸多名将。尤其是演义小说《杨家将》、《岳飞传》以及后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使得杨家将、岳家将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所以一提起宋之名将,人们往往就想到杨家将和岳家将。
殊不知大宋朝真正的将门世家,却是当时名满天下如今却默默无闻的折家将和种家将。按史书记载,折家将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则历史更加悠久,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而仲家将则延续了五代,终北宋之一朝。
折家将折家将起自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原系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裔(亦说党项或羌族人)。折家是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将世家。折从阮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直以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为根据地,为中原政权镇守西北,屡败契丹。周世宗时,折从阮为汾宁节度使,其子折德为永安军节度使,父子俱为边关主将,一时传为美谈。
第二代折家将是折德、折德愿兄弟。折德是长子,少时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北宋初年,兄弟二人镇守府州抵御契丹人,屡次破军杀将,折德年轻时就已经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负责府州军务。传说折德有一女,嫁给了名将杨业,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将最著名的是折德之子折御勋、折御卿兄弟。折德死于任上后,折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卒。折御卿协助其兄统领部众,屡有战功。淳化三年,以军功升任府州观察使。淳化五年,拜永安军节度使,大败契丹大将韩德威,斩首五千余级,韩德威“仅以身免”。不久,折御卿病重,韩德威欲乘机报仇,率众来袭。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其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其忠肝义胆,令人慨叹。
第四代折家将最知名的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宋史》记载。折惟信作战勇猛,折惟忠善治军,折惟昌智勇双全,射术精湛,屡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战死沙场,折惟忠亦死于永安军节度使任上。
折家将第五代主要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都是抗击西夏的名将。第六代折家将以折克行最为知名,他随名将种谔抵御西夏军队,“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记载)。“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家将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随种谔征战,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
第八代折家将中,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等俱为一时名将。两宋之交,天下大乱,折彦质率军十二万大战金军,后随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而折彦文则战败降金,金人仍命其镇守府州,仍与西夏军对峙。后为改善与西夏的关系,又将其调往青州任职。
种家将种家将籍贯洛阳,是北宋中后期在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战争中崛起的名将世家。种家将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世人称之为“山西名将”。
第一代种家将起自种世衡。种世衡是宋初大儒种放的侄子,种放终身未娶,种世衡因种放的缘故,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为官。但种世衡和种家将的崛起,靠的不是祖宗的功业。种世衡足智多谋,镇边期间常出奇计,屡破西夏兵。曾以智信收服西北诸少数民族部落,对西夏作战时常得其相助。西夏军队以骑兵为主,为了培养善射之士(对付骑兵),种世衡命令在府衙附近设立箭靶,军卒百姓如有过失,射中箭靶就赦免其罪。有奏请事务的,也要看射箭成绩而定夺。这个招数取得了奇效,当地军民人人都是射箭高手,在与西夏的作战行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有说法,种世衡以白银为箭靶,射中者得银,一时间军民纷纷习箭)。《宋史种世衡传》和沈括《梦溪笔谈》中,都详细记载了种世衡巧施离间之计,令西夏国主李元昊与名将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兄弟君臣反目,智除野利家族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种谔、种说、种记、种谊,这是第二代种家将。种诂、种诊、种谔各统领种世衡之一部,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这一代种家将中,以种谔、种谊最为知名。《水浒传》中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种谔。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又以~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首八千级,生擒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士兵、物资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
第三代种家将主要包括种谔之子种朴,种记之子种师道、种师中、种师闵等人。名气最大的,是人称“小种经略相公”的种师道。种师道少时跟随大儒张载求学,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宋史》),得罪了奸臣蔡京,这才进入军界。其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当时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当时,宦官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询问边关事宜,并赐予袭衣、金带。种师道因得罪当朝权臣,屡遭贬谪。金人南下,宋钦宗急招入京,“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悉隶焉”(《宋史》),成为宋军的最高指挥官。然徽宗、钦宗总是犹豫观望,决策反复无常,种师道有职无权,当权者又横生掣肘,用兵方略难以实现,终致靖康之难。故京师失守后,宋钦宗捶胸言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致如此!”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大举入侵,种师闵、种师中先后壮烈殉国(此前,种朴已在与羌人的作战中阵亡)。不久,种师道亦忧愤而死,时年七十六岁。第四代种家将如种浩、种溪等人虽任武职,但其武功成就远不及先人,种家将从此湮没无闻。
随着靖康之难,宋廷南迁,折家、种家离开了世代镇守的西北边陲。江南的水土人情,似乎很快就把将门世家的军事才干销蚀殆尽了。曾经叱咤风云的折家和种家,再也没出过像样的军人。
(中国有句俗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宋多战乱,父子兄弟前赴后继,一同征战沙场的将门世家不在少数。除了折家将、种家将之外,山西姚家四代名将(姚宝、姚兕、姚麟、姚雄、姚古、姚平仲)与种家将齐名,《宋史》有传;杨家将的传说与历史相差甚远,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父子孙三代)是杨家将的代表人物;至于南宋的岳家将和韩家将,由于赵构、秦桧之流的猜忌和迫害,仅仅延续了两代。)
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个名为康基田的官员。老康活到了85岁,但仕途止步于江苏巡抚、河东河道总督等职,不算出众,在历史上也没什么名气。之所以会提到他,是身为山西人的康基田曾撰写了一部编年体的山西通史《晋乘搜略》。该书共有32卷,上起唐尧下迄明亡,十分详细严谨的记载了三晋大地近四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山西人杰地灵,自古便人才辈出。但要论在民间名气最大、口碑最好的山西人物,北宋“天波杨府佘老太君”肯定能算上一位。
在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佘太君作为北宋名将杨业的夫人,堪称是杨家将和天波杨府的定海神针,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围绕着她才得以展开。可惜在治学严谨的康基田查询了大量史料并亲自到其故乡走访了个遍之后,却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人是有这么个人,但事迹却基本上都是后人编造和加工出来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佘太君”其实应为“折太君”。之所以连老人家的姓氏都搞错了,可能是因为“佘”与“折”二字同音(折作为姓氏时,音为shé),说书人以讹传讹弄混了;也有传说是杨家将一门忠烈,折太君的丈夫、儿孙近乎死绝,让她觉得都是自己的姓氏不祥所致(确实,“折”无论念zhé还是shé都不怎么吉利),于是便改为了同音的“佘”。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后人有意为之。毕竟折姓不光是看上去就不怎么吉利,更让宋明元清那些民族情绪比较激烈的汉人们瞅着就不顺眼。
为啥?因为“折”这个姓氏古人大概只要瞅一眼就知道不是自己人——折姓发源于匈奴的折兰氏以及鲜卑的折娄氏,跟汉人几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大气磅礴又开放包容的汉唐,胡人要搞张中原王朝的“绿卡”从不是啥难事。像匈奴王子金日磾能成为汉武帝刘彻的托孤四大臣之一,唐时“非我族类”的名将更是多如牛毛,如尉迟恭(鲜卑)、屈突通(鲜卑)、阿史那社尔(突厥)、李光弼(契丹)、仆固怀恩(铁勒)、高仙芝(高句丽)、哥舒翰(突骑施)等等。不过自从这些“华籍外人”被安禄山和史思明搞臭了名声、汉人又被异族欺负了几百年后,像宋明这样的中原王朝对任何外族人的态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接纳转为排斥,甚至是严防死守。
所以费了老鼻子劲才塑造出的一位巾帼英雄,到头来一看却是个外族人,想必无论编者还是读者都不会开心。所以干脆大笔一挥,就给老太太改了姓。
这个理由是我瞎猜的,但却并非没有根据。比如说“佘太君”真正的娘家——府谷折氏在北宋一朝就备受猜忌和打压,在本就不受待见的武人行列中,更是后娘养的中的后娘养的。
然而身为鲜卑后裔却坚持自认为是炎黄子孙的折家人,却为前赴后继、死不旋踵,为大宋王朝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说到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王朝,总让人想到一个词儿,那就是藩镇割据。其实对于藩镇这个唐朝“特产”,人们还是存在着很多的误解。
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告终,到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黄巢之乱爆发的115年间,唐朝境内确实遍布着藩镇,但却谈不上割据。就算是势力最雄厚河北三镇,虽然也经常跋扈几下,但跟安禄山当年却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现实就是“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唐纪第六十四》)
为啥?因为大唐王朝的藩镇布局是颇为合理的——以东南藩镇的财力支撑国家开支,以河朔藩镇为震慑外夷的武力担当,以中原藩镇屏障关中、沟通南北。这就使得各处藩镇形成了一个彼此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稳定结构,从而必须对朝廷表现出恭顺的态度,才能维系生存。
否则在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也不可能又延续了近150年的国祚。
不过李世民的子孙甭管本事大小,雄心壮志从来都没少过,根本不能容忍任何一个武夫在自己的枕头边上打呼噜,于是从唐德宗李适开始便对以河北三镇为主的藩镇展开打击。可是大唐朝廷既无强兵又没多少钱粮,所以只能鼓动藩镇打藩镇。结果100多年打下来,河北三镇倒是被打成残废了,可是那些在战争中逐渐壮大起来的各地藩镇们又开始不服管了。尤其是在黄巢之乱中,他们更是看透了唐廷色厉内荏的本质,由此产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故此史有公论——唐之亡国,全是自己作的:
而随着唐朝完蛋,“藩镇”这个词也在史书中失去了踪迹,于是给一些人留下了藩镇与唐同亡的印象。
怎么可能!
唐朝虽然没了,但藩镇仍在,而且小日子过得更美。只不过这时人家已经不满足于再当什么节度使了,纷纷称王称帝,这才有了五代十国。
前后交替的五代还好些,打石敬瑭往后就没有在唐朝当藩镇的经历。而所谓的十国(实际上共出现过20个左右的割据政权),基本上就是唐末藩镇的翻版——人还是那些人、地盘还是那些地盘,只不过把节度使的名头换成了帝王而已。
而唐末藩镇的残余一直到唐亡320年后才彻底消失于历史的舞台——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唐僖宗李儇任命李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此后由李氏后人世袭11代,直到北宋年间由末代节度使李继捧的侄孙李元昊在定难军故地开国西夏,又维持了189年的国祚。
当然,哪怕无法在“十国”中留名,但也能在青史中留下一笔的,最起码也得当过节度使、为一方藩镇。但那些在晚唐及五代还没混出头的小军阀们,称王称帝是不敢想了,甚至为了生存还不得不依附于强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得永远的默默无闻下去。
比如堪为北宋军中砥柱的折家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有“三大家将小说”,即《薛家将》、《杨家将》和《呼家将》。有时还会把《曹家将》加进来,凑成“四大家将小说”。
四大家将中有三家都是北宋人物。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家自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后再无杰出人物,曹家除了曹彬、曹玮父子外尽是纨绔,呼家更是在呼延赞之外再无名将。在北宋,因为自澶渊之盟后与辽国百多年无战事,所以真正的将门世家尽出西军。比如折、种、姚、景、刘等家族,族中子弟世代在与西夏作战的第一线搏杀,才是北宋真正的“家将”。
但相较于种姚景刘等在宋夏战争中崛起的家族,折家更像一个另类。
前文提到过,折氏是鲜卑后裔,所以其发家史可以一杆子支到南北朝时期:
此后折家的历史不可考。但到了武德年间(公元618~628年),折氏曾以“土著强宗”的身份被大唐朝廷任命为府谷镇遏使,开始了为期500多年的为国戍边的历程。
而折氏第一个留有姓名和事迹可考的人物叫折宗本,在唐末曾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之职。这位折氏先人颇有威望,“因其所居,人争附之”(引用同上),所以受到了时任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重用,以功封为上柱国。
折宗本死后,其子折嗣祚继续追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累官至麟州刺史。至折嗣祚之子折从阮当家后,又历仕后唐、后晋和后汉,官至振武军节度使(后汉时,府州升为永安军,又改任永安军节度使)。至此,折氏作为府州之主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乾祐二年(公元949)后汉高祖刘知远罢永安军,将府州改隶河东节度使管辖,所以折从阮之子折德扆接班后只当上了府州团练使。不过后汉立国数年即亡,篡位的后周太祖郭威为了安抚人心,又将府州升为永安军,于是折德扆还是当上了节度使。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折德扆依照老折家谁当上了中原之主就认谁当老大的传统,上表降顺北宋。当时宋太祖赵匡胤正忙着一统天下,对这个送上门来的小弟自然不能怠慢,所以不但安抚厚待,还允许折德扆继续总领府州军政大权,并由此形成了惯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折德扆从来没跟北汉建立过任何官方联系,但作为一个在事实上处于半独立地位的小军阀,为了生存也难免在背地里跟周边各大势力拉拉扯扯,所以折德扆将女儿嫁给了北汉世祖皇帝刘崇的心腹爱将刘继业。后来北宋灭北汉,刘继业降宋后恢复本姓,即为名将杨业。而他的妻子,自然就是那位天波杨府的“佘太君”了。
虽然史书上没说老折啥时候嫁的女儿,但杨折这对夫妻的长子杨延昭(在小说里被整成了杨六郎)却是出生在北汉天会二年(公元958年)——这时赵匡胤还当着忠武军节度使、杨业还叫刘继业、折德扆还管周世宗柴荣叫老大,所以这显然是折家在玩狡兔三窟的把戏,“佘太君”等于是被送出去和亲了。
老狐狸折德扆死后,其子折御勋、折御卿先后继领州事。此后府州之主分别由折御卿之子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继承,再传给折惟忠之孙折克柔。
折家的下一位家主,就是鼎鼎大名的北宋名将折克行。这位西夏人口中的“折家老子”戍边30多年,杀得党项人人头滚滚、魂飞魄散:
折克行去世后,其子折可大继知州事,之后又传位给折可求。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人攻破汴梁,北宋亡国。次年,金将完颜娄室攻陷延安府,自此府州四面皆敌,陷入绝境。在完颜娄室以父、子等族人相要挟的情况下,折可求降金。又过了11年的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西夏趁折可求被金人毒死之机攻陷府州,并捣毁折氏祖坟,戮其尸骨、夷其坟茔。
自此折氏世代统领府州的历史,终告完结。
在把武将当贼防着的北宋,武人只要手握兵权,哪怕喘口气都是罪过,可府州折家却成了唯一的例外。当然折家能够成为例外,不是没有原因,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折家名义上总领府州事,但在实际上控制着府州(今陕西府谷)、麟州(今陕西神木)和丰州(今内蒙准格尔旗西南)三州之地。但这三个州对于大宋朝来说,既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就纯粹是个鸡肋。
为啥?因为府麟丰三州作为北宋在西北疆土上的突出部,北面与辽国的西京道接壤,西边则面临西夏的右厢朝顺军司和左厢神勇军司的南北包夹——以巴掌大块地方直面北宋的两大死敌,这么恶劣的战略位置堪称天下独一份。然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在府麟丰三州的东南两个方向,又有一道黄河将其与北宋内地隔绝开来。这样一来,别说平时的联络和补给都异常困难,到了战时就更成了绝地、死地。
北宋的赵家皇帝舍不得拿自家的兵去送死,又不愿意担上弃地失土的骂名,干脆就纵容了折氏以近乎半独立的地位世袭——要是府麟丰三州保住了,大宋朝有面子;就算丢了,挨骂的也该是折家人。
赵家皇帝的这种心态,使得两宋成为中国史上最没有进取心的王朝。即便是心心念念的幽云十六州,也在打了两次败仗后就在百余年间不敢北进一步;在南方面对乱七八糟的“西南夷”,心烦意乱的赵匡胤玉斧一挥,大宋朝的疆界便在大渡河畔戛然而止;南宋被撵过长江以后更是畏敌如虎,谁敢提北伐中原、收复故土谁就是比女真、蒙古更让他们痛恨的敌人。岳飞、韩侂胄、贾似道这样的主战派,最终都惨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还大都落得了个千载骂名(当然岳飞除外)。
相比之下,宋朝对西北疆土的态度也没什么两样。
自西晋亡国、尤其是北魏设立边地六镇以来,西北地区的形势就一直非常复杂。不但汉胡混杂,而且军阀丛生、战祸不断,所以北宋立国后,对西北比西南还头疼。不过甘陇向来是华夏故地,赵匡胤手里的玉斧要是敢像在西南那样乱比划,他就不怕自己的身后名臭到不可闻?
所以那些身处内地的唐末藩镇余孽如武平军、清源军等都被北宋毫不客气的吃干抹净,但对地处西北的却客气大方得不像话——在允许折氏自立的同时,获得同样待遇的还有定难军节度使李彝兴。
78年后,李彝兴的五世孙李元昊悍然称帝,立国西夏,并在此后的百余年间揍得北宋痛不欲生,悔不当初。
而且因为李元昊自称是鲜卑后裔,所以府州折氏也跟着倒了霉:
何止监视——府麟丰三州在直面辽、夏两国巨大的军事压力的同时,身后隔着一条黄河就密布着火山、保德、岢岚、晋宁四大军镇。当然你可以说他们是府麟丰三州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支援力量,可事实是在折氏与西夏(有时还有契丹)百余年打生打死的无数场战斗中,找不到一次四大军镇渡河赴援的记录。可要是折氏也像李元昊那样起了异心,你信不信四大军镇肯定会蹦着高的打过黄河去,解放府麟丰?
后来,也正是因为完颜娄室几乎没怎么使劲,四大军镇就土崩瓦解,才使得折氏末代家主折可求深陷绝境,不得不屈辱的投降。
不仅如此,为了千方百计的削弱折氏,折家军的战损兵员永远都迟迟无法补全,装备、粮草、辎重的补给和改良永远排在最后边。甚至哪位折家家主一旦打出了名望,也会很快以“高升”的名义被调走,然后换个没经验的小年轻来挑大梁。
折御勋如此,折惟正如此,折惟忠如此;折克柔因目疾不能视物,上书朝廷请求由其弟折克行袭职,然而宋廷居然拖延了6年之久才予以批复。
简直是恨折氏不早日死绝。
赵家君臣如此苛待折氏,最后连个有点良心的士大夫、后来当过宰相的梁适都看不下去了——因为府州穷困又面临严重的军事压力,所以与内地的租税政策不同。但在有心人的指使下“比年监同一以条约绳之”,气得时任知府的折继祖要辞职,最后只有梁适站出来替他说话:
那么折氏回报给赵家皇帝的是什么?
第四代家主折德扆带病出征,死于与北汉征战的前线,年仅48岁;至道元年(公元995年)辽将韩德威南犯,折德扆之子、第六代家主折御卿同样是带病出征,折母恐其重蹈先父之辙,劝其回家养病。对此,折御卿是这样答复母亲的:
次日,折御卿病逝于军中,年仅38岁。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折御卿之子、第八代家主折惟昌奉命护送军粮,亦因病陨于军中,年仅37岁。
祖孙三代均因带病出征死在军中,如此忠烈,北宋罕见。
故此,哪怕是始终对折氏带有偏见和敌意的北宋君臣,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折氏是对得起北宋、对得起赵家皇帝的:
实话实说,府麟丰三州地瘠人稀、地理不利,同时折氏底蕴不足,再加上鲜卑人早就衰败得不成样子,所以他们要是想像李元昊那样玩造反,纯粹是自寻死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比如契丹——要比起跟汉人的渊源,身为鲜卑后裔的折氏其实跟契丹人应该亲近得多。毕竟契丹人很有可能是匈奴与鲜卑融合的产物,或者干脆就源于鲜卑别部。而且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立国以来,契丹人就成了当时的天下霸主,不但横扫塞外无敌,还两次南下灭了后唐、后晋。即便是北宋立国以后,也始终被契丹人按着猛揍,不得不贡献岁币花钱买平安。
在当时的天下格局中,折氏确实是个弟弟,所以必须认个老大求保护。可是相比北宋这个又弱又小气的“大哥”,契丹对于折氏来说既有安全感又关系亲密,难道他不香?
还有西夏。起码在后者立国之初与折氏间是没啥矛盾,更谈不上深仇大恨。尤其是李元昊因为自家祖宗原姓拓跋,就自以为是鲜卑后裔,所以对折氏应该是很有好感的。如果折氏早早的投奔西夏,起码日子不会过得比在北宋更惨。
(李元昊的老祖宗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交际时的拓跋赤辞,为党项八部之一拓跋部的首领。党项人源于古羌人,但拓跋赤辞跟源出鲜卑慕容部的吐谷浑关系好得能合穿一条裤子,联姻更是稀松平常,所以他的子孙确实带有部分鲜卑血统。)
但是折氏自打唐初时便已经融入了中原王朝,那种出自骨子里的亲近早就非是所谓的同族血缘能够打破的了。
哪怕以他们的实力,并不足以动摇天下大势。
所以自唐亡之后,折氏便一直追随奉唐朝为正朔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哪怕李氏父子是沙陀人)。后唐亡国后,折氏依然对天下第一强国契丹视而不见,依旧事后晋、后汉、后周等中原王朝为主。北宋立国后,折氏第一时间献上顺表,也仅是习惯成自然的常规操作而已。
甚至他们还一度厌倦了当个半独立的割据军阀,打算放弃世袭领地内迁,只可惜遭到了拒绝:
而北宋时赵家皇帝将折氏当成了防御契丹、西夏的第一道防线兼炮灰,哪怕是对其百般嫌弃和猜忌,也同样不可能同意他们内迁。
所以折氏能成为北宋少见的半独立藩镇,也有被迫的成分。但哪怕折氏付出了如此代价,却仍无法改变命运,其中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恐怕就是有心杀贼却无用武之地了。
北宋将门尽在西军,但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的。
地位最高的,当然是种家。
种家在军中的地位有多高?仅一事便可证明:
在武将贱如狗的北宋,要是哪个将领犯罪了、还是证据确凿的那种,那就等着被痛打落水狗吧,最后不死也得脱层皮。妄想哪个文官站出来说情?那还不如指望太阳打西边升起。
可种世衡就能,而且是顶头上司、后来的当朝宰相庞籍替他说情,不免让人觉得见了鬼。
其实这也不奇怪,而且这种待遇基本上也只有种家才有。为啥?因为种家的老祖宗叫种放,那可是一代大儒,算是士大夫的自己人。虽然种放的子孙弃文从武了、算是士大夫中的“败类”,但总比那些粗鄙的纯武夫看上去顺眼。所以在心情好时,庞籍也不介意搭把手、拉一把。况且当时老庞坐镇西陲,还用得上种世衡(当然后来老庞心情不好时,也没少坑种世衡)。
所以在西军诸将门中,种家得到的支持最大、机会最多,当然战功也没得说。
排在种家身后的,应该是像姚家这样出身京营禁军的将领。毕竟曾近水楼台过,多少沾过点露水人情,所以也会受到照顾。像姚宝随葛怀敏战死定川寨后,其后代姚兕、姚麟都获得了荫补、得到了机会,终成一代名将;再下一代姚雄、姚古战绩也不错,可惜最后冒出个坑货姚平仲,差点提前一年把北宋给坑没了。
排名第三的,就是土生土长的西军将领。这类土鳖想受照顾没可能,一旦出头就坑你没商量,典型如狄青,不用我废话。
最垫底的,理所当然就是折家。北宋君臣对其的要求就俩——一是别造反,二是看好家。至于其他,那就纯粹是想多了。
所以折氏替北宋戍边168年,血战无数场,族中子弟因此而殒命者无以计数,但在史书中提过一笔的却寥寥无几。像是折家第一名将折克行,一生大小战170多场,但战绩呢?史书上说“杀敌盈万”。
是不是觉得有点少?因为府麟丰三州的地理形势太特殊了。国土辽阔的契丹瞧不上这么块小破地方,西夏倒是眼馋,可出兵多了怕引起契丹人的干涉,出兵少了又确实打不过折家。所以双方的战斗规模少则几十上百,多的时候顶多上万,说白了就是拉锯战——打不死多少人,但足够烦死人,也足够磨死人。
但无论什么仗打上百年,也足够惨烈。
至于折氏想建功立业、打出府麟丰,那就是痴心妄想。本来窝在家里都担心你要反,一旦地盘打大了岂不是更得反了?所以哪怕种家、姚家之流的已经跟西夏打翻天了,折家也只能蹲在旁边干瞪眼,顶多是火上房了才允许他们押运个粮草、打打掩护、佯动什么的。要是将折家这只猛虎放出来,万一占了地盘不走了,那可咋整?
但日子久了,大宋君臣难免有马虎大意的时候。当机会来临时,折家的战斗力差点把宋、夏两国的大人物们吓个半死。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西夏梁太后亲自率军攻打环州(今甘肃环县),战局一度非常紧张,于是宋廷令折氏出兵尾丁硙以为牵制,于是折克行的从子折可适率兵6000出征。不过这位天生的“将种”可从不知安分守己为何物,硬是生生的将自己在这场战中的角色,从“群演”打成了“领衔主演”。
本来是让他拖住尾丁硙的西夏兵、别让他们去主战场捣乱就好。可折可适先是奇袭大破尾丁硙、斩首万计,又在面对梁太后亲率数万大军围剿的情况下,佯做退兵示敌以弱,再在洪德川二次设伏大败敌军。此战中,折可适面对十倍之敌奋勇拼杀,西夏军的损失前所未有,连梁太后都不得不改妆易服才逃得一命:
西夏人被打惨了,所以才对折氏恨之入骨,并在36年后刨了折家的祖坟;而北宋君臣则被吓惨了,从此更是坚定了把折氏牢牢的关进笼子里的决心。
扯个闲篇——折克行还有个狠人儿子叫折可存。这位小折同学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先是随童贯出征时,冒矢突阵、力擒方腊;又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江受招安后二次造反时,再次将其生擒活捉、送上了法场(详情载于《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
真是一位猛将兄啊!《水浒传》中的两大枭雄,在真实的历史中最后都栽在了折氏子弟手中。
到了靖康之变时,赵佶、赵桓父子在国破家亡的威胁下,再顾不上折氏是否造反的问题。于是末代家主折可求才得以领兵2万驰援太原。
但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尽管折可求也不白给,曾因屡立战功被宋徽宗赵佶赐以过忠勇之旗,但也无法阻止折家军一败再败。最后他不得不退守府州,又在身陷重围、外援断绝的情况下降金。
需要多提一句的是,当时西夏也对折氏进行过诱降,但折可求还是选择了降金。
此后折氏仍如以往般自立于府州,女真人也依旧对其缺乏信任,因此在绍兴八年(1138年)将折可求毒死。
次年三月,西夏趁折家大乱之机攻陷府州。折可求之子折彦文携家逃往河东,后又迁往益都(今山东青州),是为折氏东迁的一支。
虽然体内流淌着异族的血液,虽然从始至终都被嫌弃和猜忌,但折氏心向中原、为国戍边之志始终未改,也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毕竟唐亡后,坚持为其守节的唯有李克用、李存勖这样的沙陀人;而(北)宋亡后,身为鲜卑后裔的折家,也没啥对不起赵家皇帝的地方:
后霍去病与卫青多次攻击匈奴,击溃单于,驱逐和俘虏匈奴各部,迫其分裂和逃亡,折兰氏后人没有同单于一起西逃中亚,而是辗转逃往没有战乱的东胡区域,融入东胡系的肃慎族,后来肃慎分化出鲜卑部,折兰氏成为鲜卑之折娄氏,南北朝时期改称折氏,完成融合。
杨忠武祠****:0350-3031715
杨忠武祠景点简介:
山西省代县境内有个名叫鹿蹄涧的村子,村中有座建于元代的杨忠武祠,人们通常称它为杨令公祠或杨家祠堂。祠堂里保存着一些关于杨家将的比较真实的资料,可补史书的不足;也有许多生动的塑像和画像,可供游人凭吊和观览。
鹿蹄涧村背依勾注山(也称雁门山,属北岳恒山山系),有涧水自山中流经村旁;面对五台山,有台顶积雪终年可见。西北方不远可出雁门关,正南方不远可渡滹沱河。这里西去代县城四十五里。自从五代后晋石敬瑭把雁门关以北的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全部割让给契丹(后为辽)以后,代州就成为汉族防御外族入侵的边防重镇
杨家父子兵从五代北汉时就为抵御外族侵略而征战,长期驻守在雁(门)代(州)这片土地上,并在此传宗接代,延续后裔至今。这座杨令公祠就是杨令公(杨业)在雁代一带活动的纪念和见证。
鹿蹄涧村既然是杨令公祠的所在地,那么,此村与杨家将有何关系?村名又是怎样得来的呢?关于这两个问题,杨家祠堂正殿门前的一尊怪石是最好的解答者。这尊怪石,安放在四尺高的石座上,高二尺,外形像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石上雕有一只带箭的梅花鹿,旁镌泰定元年字样(泰字已不清)。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鹿蹄石。据《代州志》、杨家族谱记载和杨族世代传说,元朝初年,杨业的十三世孙杨友和他的弟弟杨山,率军屯垦于留属村(在今代县城东)。一天,二人外出狩猎,行至马峪河(在今繁峙县雁头地界),忽遇一只梅花巨鹿。杨友张弓搭箭,射中鹿蹄,鹿带箭而逃。杨友、杨山策马紧追,追至联庄(今鹿蹄涧村),巨鹿以头触地,顿时失踪。杨氏兄弟急令亲兵在鹿没处挖地三尺许,发现一块怪石,上面现出一只梅花鹿的形象。遂将此怪石携回,经加工雕饰留作纪念。一后来,杨家认为鹿与禄同音;鹿之所入处,必为祥瑞之地,因此便迁到联庄定居,并改村名为鹿蹄箭。后因村子左右各有深涧,遂又改名为鹿蹄涧。这则故事虽然有明显的虚构成分,但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据此来回答鹿蹄涧村名的由来。杨令公祠是何时兴建的?它有哪些值得介绍的内容?据洞内元代天历年间赵鹤鸣所撰碑文记载,此祠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是杨业十六世孙杨怀玉奉旨建造的,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又据该碑文记载,杨业的后代除留居雁代一带外,还流布英种于川、广、淮、扬间。杨家祠堂在各地建立的也不少。自从杨怀玉在代州鹿蹄涧建祠之后,各地杨家祠堂共同商定:每六十年集会于鹿蹄涧,叙世系,修家谱,祭祖庙,永为定例。
鹿蹄涧杨令公祠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祠对面楼台三间为祭台,上有颂德楼题匾;调堂门前筑台阶二十四级,阶下有石狮一对蹲踞左右。祠门三间,每间前檐各悬金字巨匾一面,中书奕世将略,左书一堂忠义,右书三晋良将。门楣上立一盘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个金字。忠武乃杨业战死后,宋太宗皇帝给予他谥号。祠门内侧高悬木匾一块,上面抄录了北宋皇帝关于杨家的诰敕十篇,其中有赠杨业太尉中书令一篇,加封杨延朗开国公誓券一篇,给杨延朗敕旨六篇,给杨宗保、杨文广敕书各一篇。
后院,有正殿五间,中额书忠勋世美。廊前双柱上有一副木刻金字楹联: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长城。廊两厢还有元以来石碑四通:一为元天历己巳年(1229)赵鹤鸣撰龙虎卫上将军杨友碑;一为杨族世系牌,碑阳为赵鹤鸣所撰《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记述了杨怀玉以前的世系及杨怀玉建宗祠、纂家谱、修坟墓、置护田等等,碑阴刻杨业父杨兖至杨怀玉十七世世系表;一为明万历年间山西提学使为杨族立的表忠闾碑;一为宏农宗祖碑,碑文追溯了杨兖以前的世系,上至东汉太尉宏农杨震。
正殿前檐悬匾一块,上书敕建二字。正殿内,正中一龛,塑杨业与佘太君像。看到塑像那种饱经风霜、老而弥坚的神态,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左右两旁塑杨令公八子及宋、元、明历代杨氏功臣名将像共二十尊,无不气宇轩昂,姿容伟俊。(以上所有塑像的时间均无记载)其中杨延昭塑像,怒目圆睁,右拳紧握,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敌人的高度愤恨与警惕。
看到这些塑像,人们不禁联想到当年杨家将征战疆场的情景。杨家将中首先令人怀念的,自然是一代忠良、为国捐躯的杨令公。《宋史杨业传》记载,杨业曾在北汉任职29年,屡立战功,威镇边陲,人称无敌,累迁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汉主刘继元降宋,杨业也随之归宋。宋迁杨业为代州知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副潘美以守山西,杨业遂移家于代州。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二十日,契丹皇帝耶律贤亲率骑兵十万来犯雁门,杨业命部将断峪谷南口,自率千余骑北出勾注山西陉。契丹军于雁门峡谷中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宋军奋勇冲杀,以少胜多,毙其名将,获其甲马。杨业以战功升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四月,契丹三路侵宋,中路以三万人入雁门山,杨业与战,斩契丹三千余人于雁门山下,深追敌军至雁北朔、应、寰等州。
雍熙三年(986),宋五路出兵伐辽。潘美、杨业率西路军北出雁门,雁北各州民众起义助战,很快收复朔州、应州、寰州、云州(今朔县、应县、大同一带)。后来,其它四路相继败归,西路已成孤军,契丹遂倾全国之主力军集于雁北一隅,潘美、杨业等奉命返归代州,分兵守护平型、飞狐、雁门诸关。宋朝廷决定将雁北起义军和汉民二十万人分别迁入河东(今山西)、河南(今河南省),命潘、杨保护撤退。杨业主张避免与新胜之辽军决战,建议由他率部从大石堡(在分繁峙县城西北三十里)北出应州,虚张军势,吸引辽兵主力;然后大队出关,接应义军和百姓,潘美等不但不采纳杨业的正确建议,反诬杨业惧敌,力主正面进兵,而自己又不为先锋,杨业只好从命,率部奔上寰州前线。临出发前,请潘美等派伏兵于陈家峪(朔县境内)接应。杨业率部至朔州东与敌相遇,被困,突围后退到陈家峪,不见宋兵前来接应。杨业拊膺大恸,率将士力战,手刃辽兵数十百人,中箭堕马被俘,绝食三日而死,时年五十五岁。杨业死后,潘美等极力掩盖杨业的功绩,并推卸自己的罪责。经杨业妻折氏(即佘太君)上书力辩,宋太宗才降旨追赠杨业为太尉中书今,谥忠武。
祠堂塑像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大约要数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佘太君了。据清代人康基田著《晋乘搜略》记载,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射,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即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编者)之亲援桴鼓然。又据《保德州志》载:杨业娶折德衣(yi,音衣)女。折氏性慧敏,尝佐业立战功。折氏即佘太君,传说中对她的事迹虽有夸张,但历史上确有其人。
祠堂塑像中引人注目的还有杨延昭。据《宋史》记载,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讳而改名延昭,后人又称他杨六郎。杨延昭幼年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雍熙三年,杨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由于他骁勇善战,深得宋真宗钟爱,咸平四年十一月,加封他为开国公。加封敕旨中称赞他夙有忧国爱君之心,并要他即日引道兼程前来,朕非卿到终不安心。杨业战殁后,杨延昭的抗辽活动主要在高阳关(今河北省)附近的边防前线。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卒,年五十七岁。
在民间传说里,杨业的八个儿子中,有的随父战死,有的被潘美杀害,有的愤而出家为僧虽然多无史书记载,难以稽考,但杨家奕世将略、一堂忠烈的家史,确是光照中华大地,永远留在中华儿女的记忆里的。
在鹿蹄涧村,除了能看到杨令公祠,还能看到一轴十分珍贵的杨族史卷。这轴族史卷全长2.7丈,宽13尺,以素绢为幅。据说这是杨家五通(五个史卷轴)之一,其余的都已失传。卷轴中裱有黄绫御旨一幅,杨族历代武将名臣的传记四幅、画像五幅、赞词五幅,共计十五幅。卷首是南宋孝宗皇帝于乾道元年四月十五日加封杨业第八代孙杨存中为昭庆军节度使的黄绫敕牒。杨存中是历代杨家将中爵位最高的一个,死后封为和王。敕牒字迹尚清晰,玉玺印迹隐约可辨。敕文的后面还有尚书等十余人奉旨降敕的署名,卷轮中共有四人的传记、五人的画像和赞,杨存中列为第三。杨存中的传、赞后面都署有南宋名臣周必大的名字,应为周必大所撰,但是否为周必大所书,尚难肯定。传中说,杨存中为代州崞县人,一生功揭天地;死后,太上皇高宗不安寝者三日。赞词是:威镇华夷,功揭天地,一代英雄,千秋庙祀,有像斯存,凛然灵气。卷中其余的是杨业后代子孙、宋代显官功臣杨克让、杨时、杨大异的传、画、赞、传、资的作者署各有邹浩、留正、方逢辰等,画像上一律无字。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列于首位的一个没有配传(传已失落)随画像后面,有八句笔迹刚劲的赞语:山川毓秀,挺生斯人,功全社稷,泽及吾民,朝阳孤凤,盛世祥麟,九原不作,名重缙绅。落款是尚书范仲淹赞。范仲淹是北宋仁宗时代的名臣,与杨业、杨延昭生活的年代相去不远。这几句赞语,很可能是范仲淹为杨业或杨延昭的画像所作,而画像前面失去的传记,自然也可能是杨业或杨延昭的了。
令外,在鹿蹄涧杨令公祠里还保存着两部杨氏族谱。据族谱记载,杨氏族谱始修于元代的杨怀玉,继修于明万历,三修于清道光,四修于清光绪。今元、明两版皆散佚,只有道光版本和光绪版本尚存。道光本共十卷,一卷为旧话记略,二至六卷记世系,七卷记封秩,八卷记诰封,九卷记坟墓,十卷记人物。光绪本与此略同。
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都是杨家后代精心保存下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曾用刺刀逼着保存者将族史卷轴交出,终未得逞。文化大革命中,族史卷轴几乎被当作小学生字帖卖掉。想到自宋代以来,雁代之间,干戈常起,朝代屡易,而杨家祠堂和这些珍贵的族史卷轴能保存至今,实在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奇迹!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一)
一
村南面的南沟梁上,有两块石碑。
碑文为竖排,同为清朝同治六年(1868年)所立。据村民记忆,两块石碑所刻名讳,为表叔父邢文玉祖先。
据石碑所刻名讳排序,参照表叔父邢文玉保存的“疏折”,整理成下文。
其一为:邢福照,石氏生一子为:家骑。
家骑,祁氏生一子为:步昌。
步昌,田氏生二子:长子旺忠,次子富忠。
旺忠,弓潘二氏生二子:长子贵生,次子云生。
富忠,冯氏,子孙不知。
贵生,芦潘宋三氏生一子:成春。
云生,张氏生二子:长子计春,次子喜春。
成春,宋氏生一子:明玉,小名小虎子,我习惯称小虎伯伯,孔氏生三子。
计春,降氏生四子:长子双玉,小名牛子,我应称其伯伯,石氏生三子。次子安玉,小名二土牛。三子良玉,小名三土牛,杨氏生二子。四子全玉,小名四土牛。
喜春,冯氏生二子:长子五玉,王氏生三子。次子文玉。
其二为:邢家旺,白氏生四子:长子步亮,次子步宽,三子步明,四子步林。
步亮,韩氏生二子:长子执中,张氏;次子全中,牛氏生一子:贵荣。
步宽,白氏生二子:长子体中,武氏。次子尚中,胡氏。下有一子:贵福,不知为武胡二氏谁生,待考。
步明,赵氏生三子:长子启中,李氏。次子致中,岳氏。三子正中,王氏。下有四子:贵祯、贵生(卢氏)、贵禄、贵祥,不知为李岳王三氏谁生,待考。
步林,王田赵三氏生三子:长子运中,次子达中(武氏),三子诚中。
据表叔父邢文玉“疏折”记载,他们最“远”的祖先为:楼,邢氏生二子:长子元章,宋李二氏生二子(长子朋,王氏,子孙不知。次子威,王氏,子孙不知);次子荣章,氏子不知。据我推理,以上所列名讳,应在家骑、家旺之前。
又记,在表叔父邢文玉“疏折”上,还有“贵根田氏”四字,可能系贵字辈。
又记,据表叔父邢文玉记忆,步字辈还有步弓、步月等人。这是其一。其二,家骑与家旺,可能系同胞兄弟。
二
在村西的西梁上,准确地讲,在火车站对面的秃子沟,有块坟地。坟地有棵大柳树,树前有块“蛟龙碑”(村民将碑额上盘着石龙的石碑,统称为蛟龙碑。据我理解,蛟龙碑并非普通村民“权利”,一般为皇亲国舅,或具备一定官职,才有资格立此碑),碑文为竖排,以下实录碑文。
碑正中至上而下有一行大字:恩奖寿官邢公讳新荣字表正郭孺人之墓。其中“讳新荣”与“字表正”分两行并列。大字右面有一行字:男一德郭氏孙善书田氏、善才张氏曾孙如圭、如璧。大字左面有一行字:女适韩门婿韩高华外孙银、镒。
碑刻名讳,为邢姓新荣,字表正,爱人郭姓,敬称郭孺人。由碑文可知,“老人”有一子一女,子名一德,郭氏生二子:长子善书田氏,次子善才张氏。一女名不具,适韩门,意为嫁给一位姓韩的男人。这位韩姓名讳高华,生有二子:长子韩银,次子韩镒。
石碑最右面贴边处有一行字:集贤乡路村二都四甲人寺庄村。与“集”同高,在“集……”句左面有四字:辛山乙向,为此坟坐标方位。
石碑右面贴边处有一行字:大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应钟之月上浣榖旦。榖旦,即谷旦,上午或早晨之义,取意为吉利的日子。榖:音同鼓。
据村民记忆,此碑所刻名讳,为表伯父邢教苟祖先。
2007年国庆节前一天,我正好从京城回村,碰见表伯父邢教苟,谈及此事,他说他父亲名讳邢如意,与碑上所列如圭、如璧为同胞兄弟:长门如圭,小名喜成,田氏生一子,润安,薛氏生一子,根全。次门如璧,氏子不知。三门如意,小名喜元,郭氏生一子,教苟,李氏生三子。
大可浅见:恩,为皇恩。奖,为奖励。据村民讲,过去村民可花钱捐官。此处的奖,似乎与金银有关。寿官,可能是清朝一种官职,可能与“亡人”年龄有关。
$������
由于北宋高级武官均享有荫补和优先迁转子弟的特权,因而极容易诞生武将世家,例如石守信长子保兴“年十四,以荫补供奉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杨家将”。不过,杨家将虽然著名,但其实家族为将者并不多,北宋其实另有五大武将世家,不论传承时间,还是为将人数,都要远胜杨家将。
曹家将:历代皆有为将者,家族传承贯穿北宋
曹家将的第一代,便是有着“北宋第一良将”之称的曹彬,曹彬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可谓立下汗马功劳,参与攻灭后蜀后,又先后参与灭南唐、伐北汉、攻辽国,可谓立下赫赫战功,可惜最终在雍熙三年(986年)的北伐中惨遭战败。
第二代:曹彬共有七子,分别是曹璨、曹珝、曹玹、曹玮、曹玘、曹珣、曹琮,均有将帅之才,其中以曹璨、曹玮较为知名,而又以曹玮最为出色。曹玮19岁便开始为将,三十多岁时便已经赢得了极高的评价,“驭军严明有部分,赏罚立决,犯令者无所贷。善用间,周知虏动静,举措如老将”,后率军在西门川伏击李继迁,声名鹊起。而曹玮最为辉煌的一战,便是对吐蕃的“三都谷之战”,毙敌一万余人,《宋史》评价曹玮用兵“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
第三代:曹璨之子曹仪,曹玮四子曹僖、曹倚、曹偀、曹倩,曹琮之子曹佺、曹修,曹玘之子曹佾、曹傅等人。其中曹仪官至步军都虞侯,曹僖曾为仪州守将,曹偀最终战死于对西夏的战争中,曹修则曾在南疆带兵。外,曹佾、傅昆仲乃宋仁宗曹皇后同胞兄弟。其中曹佾历殿前都虞候、知澶州等,授节钺;曹傅则官至荣州刺史。其余同辈官高者为皇城使、防御使,低者为大小使臣。
第四代:曹佾之子曹评在宋徽宗时曾任马军副都指挥使,曹诱则官至安德军节度使。
第五代及以后:曹诱之孙曹湜尚公主,继为武职。曹璨、曹玮及曹琮的后裔,也有统军为将者,其中曹诵在宋哲宗、宋徽宗时,历任马、步军司主官;曹琮之孙曹诗为驸马,担任武职。
而直到北宋灭亡之际,曹氏后人曹曚仍为禁军大将。曹氏为将者,一直延续至南宋高宗时期,可以说是与北宋王朝相始终了。
种家将:三代弃笔从戎,皆由文职成为名将
钟家是两宋唯一的文臣出身而成名将世家的奇特家族,三代皆为进士出身,以文职起家,却最终均成名将。
第一代:种世衡。据史料记载,种世衡重气节,有才略,入仕之后曾任将作监主簿、邛州惠民监主薄、武功知县。后因西夏经常侵扰边境,种世衡便挑选精壮数千人,训练骑射本领,以致西夏人闻风不敢进犯。同时,朝廷应种世衡之请修筑青涧城,以固延州之势,护河东、河西粮道,作为进图银、夏州基地。后来,种世衡开始戍边,庆历四年(1044年),为防御边患,带病修筑细腰城,次年,城破而亡。在西北边疆,种世衡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旺荣、遇乞兄弟,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种世衡评价极高,“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世衡卒,乃录其功,赠观察使。”
第二代:种古、种谔。种古,官至泾原路兵马都监,历知原、宁、鄜、隰诸州。种谔,即老种经略相公,官至鄜延经略安抚副使,曾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后攻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旋进军银、石、夏等州,以士兵溃变回师。
第三代:种谔之子种师道。种师道,即小种经略相公,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后因元祐党案而被废黜近十年,重新复起后历任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后升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命修筑苇平城,城未成而西夏军至,种师道率军大败夏军,六月又破西夏于藏底城,因功升任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因反对割地议和而被罢为中太一宫使,后因金军大举南下攻宋,才被朝廷召回,但76岁的种师道最终于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病逝。
折家将:八代为将,同样贯穿北宋始末
折德扆家族是北宋将门的著名代表,也是旧藩镇和蕃将中的特殊世家。折氏出身党项族,五代时割据一方。宋初,折德扆听命,遂留用。折家在折德扆父亲折从阮始受到宋太祖“许以世袭”,折家父子兄弟相继世袭府州,为宋朝镇守西北边陲,并世出名将。
第一代:折从阮。本为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另说党项或羌族),乃是云中大族,武将世家。自后晋、后汉、后周以来,一直以府州为根据,为中原镇守西北。周世宗时,折从阮为汾宁节度使,其子折德扆为永安军节度使,父子俱为边关主将,一时传为美谈。
第二代:折德扆、折德愿。折德扆为长子,少年从军,以勇猛善战知名,北宋初年时,兄弟二人镇守府州对抗契丹人,屡次破军杀将。折德扆年轻时便已经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负责府州军务。传说折德扆有一女,嫁给了名将杨业,此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德扆之子折御勋、折御卿。父亲折德扆去世之后,折御勋领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卒。折御卿则协助其兄统领部众,屡有战功,先后升任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大败契丹大将韩德威,斩首五千余级,韩德威“仅以身免”。后来,韩德威趁折御卿病重之际复仇,折御卿抱病出战,结果死于军中。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等。根据《宋史》记载,折惟信作战勇猛,折惟忠善治军,折惟昌智勇双全,射术精湛,屡建奇功。折惟信、折惟昌皆战死沙场,折惟忠亦死于永安军节度使任上。
第五代:折继世、折继闵、折继祖等。兄弟几人皆为抗击西夏名将,其中折继世为延州东路巡检,西夏左厢监军嵬名山降宋,折继世数败前来阻降的西夏军,后同嵬名山同守绥州,以功领忠州刺史。折继闵身材长大,熟读兵书,多谋善断,22岁时袭知州事,先后多次与西夏交战,多有战功,并奉命筑宁府、安丰、西安、靖化、永宁五寨,又筑河滨堡,扼制西夏出入道路。折继祖在兄长折继闵去世后知州事,曾率部开道,深入夏境,招降部落800帐,得以加解州防御使。
第六代:折克行等。折克行曾随名将种谔抵御西夏军队,“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 折可存“为人刚直不挠,倜傥有大节,尝慨然起功名之念,耻骄矜而羞富贵,笃学喜士,敏于为政,名重缙绅间”(《折可存墓志铭》),曾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曾随种谔征战,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
第八代: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等。两宋之交,天下大乱,折彦质率军十二万大战金军,后随宋高宗南渡,居官三十余年。折彦文则在战败后降金,金人仍命其镇守府州,仍与西夏军对峙。后为改善与西夏的关系,又将其调往青州任职。
由此可见,折家历代皆有名将,正如《宋史·折德扆传》所说,“自(后)晋、(后)汉以来,独据府州,控阨西北,中国赖之。”
李家将:四代为将,尤以李继隆最为出色
李处耘是宋初的枢密副使,为禁军主要将领之一,排位仅次于石守信,曾多次参与用兵。其次女为宋太宗皇后,诸子皆继世为将,其中尤以李继隆、李继和兄弟最为出众。
第二代:李继隆、李继和、李继恂。李继隆是李处耘长子,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弱冠之时便从军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战役,皆有功,以勇猛知名。宋太宗对北汉的战争开始后李继隆一如既往“奋以先登,勇常冠军”,后曾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率军抵御辽景宗南下,大破敌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又于雍熙二年(985年)攻打党项,斩首近万。雍熙北伐失败,但李继龙部却“军成列,虏不敢击”,后又在澶渊之盟时负责坚守澶州。
李继隆之弟李继和长期镇守边陲,在宋真宗朝出任殿前都虞侯,领端州防御使。李继隆另一弟李继恂,官至洛苑使、顺州刺史。
第三代:李昭亮、李昭逊等。李昭亮是李继龙之子,“四岁,补东头供奉官”,历北方前线守将,迁步军及殿前副都指挥使等要职,成为又一代禁军大帅。李昭逊则官至供备库使。
第四代:李惟贤等。李惟贤是李昭亮之子,历知冀州等,领遥郡团练使。
姚家将:四代为将,代代都是名将
姚家在北宋赫赫有名,在当时名声和地位并不低于杨家将,特别是第二代以后,姚家将的战绩更胜过杨延昭、杨文广。姚家将共传四代,代代都是名将。
第一代:姚宝。战死于定川。
第二代:姚兕、姚麟。姚兕曾被拜为右班殿直,授环庆巡检,在与西夏军队交战中,曾一箭射杀其先锋官,以致敌军大败。宋神宗得知后,召见并试探其箭法,见其箭法果然出色,特赐银枪袍带,并升迁姚兕为路都监,到富延、泾原等地任职。姚麟为将沈毅持重,不少纵舍,有赫赫威名,在关中与其兄姚兕并称“二姚”。
第三代:姚雄、姚古。两人皆为姚兕之子,姚雄曾先后参加了安南、泸川战役,官至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姚古以战功升任熙河经略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姚古和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率兵勤王。
第四代:姚平仲。十八岁时便率军与西夏战于灭底河,斩获甚众。后参与平定睦州叛乱,但因童贯忌恨而不得赏赐。宋钦宗时,金兵南下,恰在京城的姚平仲率敢死队攻入金军大营,接连攻破敌人两座营寨,但是敌人夜里已经撤走了。
由于艺术作品的原因,北宋名将世家之中无疑以杨家将最为出名。然而,事实上,杨家将中除第一代杨业战功赫赫之外,第二代中除了次子杨延玉和杨业一起战死之外,只有长子杨延昭子承父业,一直在北方边关征战,其余诸子均无率兵征战记载,第三代中则以杨文广最为著名,而自杨文广之后,正史中便再也没有关于杨家将第四代以后的资料了。
如上所述,北宋名将世家之中,杨家将虽然声名更胜,但无论是名将人数、传承时间,还是战功,与以上几大武将世家相比均略有不足。
一、姓氏源流 折(Shé)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北方小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据《宋事实类苑》载,折氏虽源出党项族,但似乎经过和汉人通婚,而逐渐混血汉化了。后折姓在宋代因得罪了朝廷,所以后来有许多改为“佘” 姓。二、迁徙分布 (缺)折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属党项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一角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视清除割据势力,为什么容许这样一个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经济、家风、婚姻、丧葬等有些什么特点?它怎样影响着社会,社会又怎样影响了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折氏家族,戴应新写过《折氏家族史略》一书,公布了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并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宋代文献作进一步研究。折氏家族的历史,依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可分为六个阶段(余略,见下第2楼附录:李裕民著《折氏家族研究》的详细介绍)。“折家将”以折嗣抡、折从阮、折德裔、折御卿、折赛花、折惟昌、折继宣、折克行、折可适为代表。折家为羌族折掘氏后裔,云中(大同)旺族,自五代至宋朝八代为将。折御卿为一代抗辽名将,号称“佘王”,契丹兵将望见即抱头鼠窜。折赛花为折御卿胞亲,即佘太君原型,亦能征善战,英勇无比。折克行守边30年,爱护士兵,出奇制胜,战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府州(陕西省府谷)是折氏家族世袭封地。折姓望居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地区)。三、历史名人 折 像:字伯式,东汉雒县(今四川省广汉)人。先祖为武威太守,封南阳折侯,因以姓折。折像生性慷慨任侠,急人之难。通京氏《易》,好黄老言。父死后,他把家产亿万尽散给贫困家族、亲友。卒年84岁。 折从远:字可久,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名,改从阮。从阮的父亲折嗣伦是麟州刺史,后唐庄宗李存勘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为府州刺史。后晋出帝(石敬塘子)与契丹败盟,从阮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余,升为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振武军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代后晋为帝,于州府建永安军,以从阮为节度使,加检校太师。隐帝时,又迸封歧国公。后来他儿子折德庆被任为府州团练使。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自检校太保加检校太傅。 折赛花:即佘太君,西京大同人。史学家毕沉《吴中金石记》说:“折太君,杨业妻,折德底女。”她原名折赛花,太君是后来的封号。折姓罕见,东汉有折象,其祖封折侯,因以为氏,聚居于陕晋边一带。折赛花是陕北府谷人,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Yī 音衣)、弟折御勋和后世的折克行、折可适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从阮、折德底的传记。折家祖孙数代东抗契丹,西
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宋朝真正的名将世家
本文2023-10-20 05:57: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