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田地的人叫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古代有田地的人叫什么,第1张

古代拥有田地的人称为地主,这一类人又分为两种:

1 拥有田地的统治阶级,称为田主、地主。

2 拥有少量田地的普通农民,称为佃户、佃农、田客。

除此之外,拥有田地的人还可以称为:

1 财主:包括大财主、中财主、小财主,是对于有财产、有土地的人的称呼。

2 富农:主要是指家中比较富裕的农民,有田地并且还有存款。

3 富户:主要是指家境比较富有,有房有田地的人。

4 员外:指那些家境比较宽裕,但并不是贵族的人。

5 庄主:主要是指有大量土地的封建领主。

6 庄田:主要是指有大量土地的封建庄园主。

7 田庄:主要是指有大量土地的农民。

8 地主:是指有大量土地并统治一个区域的人。

9 田舍汉:是指被统治阶级对封建统治者的称呼,有土地并且居住在城市里的人被称为田舍汉。

10 乡绅:是指乡里的负责人或豪绅,也指乡间的读书人。

11 富户:古代对富裕阶层的尊称。

12 富人:古代对有钱人的总称。

13 富翁:古代对有钱人的尊称。

14 财主:古代对有财产、有土地的人的称呼。

15 财大气粗:古代对有钱人的形容。

16 大户:古代对有较多财富的人的称呼。

17 大贾:古代对有巨额财产的人的称呼。

18 豪门:古代对有钱有势的人的称呼。

19 贵族:古代对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的称呼。

20 显贵:古代对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的称呼。

21 高官显贵:古代对有权有势有钱又有地位的人的称呼。

22 尊称:古代对有地位或年龄比自己大的人的尊敬之词,也可以简称为“尊”。

23 大户人家:古代对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家的称呼,也可以简称为“大户”。

24 世家:古代对历史悠久、世代为官的人家称呼,如世宦之家、书香门第等。

25 主户:古代指有产业、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是征税对象,又叫客户或客籍。

26 小户人家:古代指家境贫穷或地位低下的人家,与大户相对。

27 地主阶级:古代指占有土地、享有特权、掌握国家政权的高统治阶级,如封建王侯、官僚地主等。

28 地主阶级贵族:古代指属于地主阶级中最高统治阶层的贵族群体,如封建王侯、官僚地主等。

29 地主阶级官僚:古代指属于地主阶级中担任官职的人员,如封建官僚、地方官员等。

30 地主阶级豪绅:古代指属于地主阶级中的豪族、富豪或绅士,如地方名流、富商巨贾等。

地主神位是土地爷爷的神位,地主是指土地爷。

土地神潮汕民间认为六月廿六,是土地神圣诞之日,潮汕民间称“土地爷生”。

从该节日的祭祀对象和祭祀方式来看,应是古代社日在潮汕地区的变异。潮汕人对地神的崇高信仰非常突出,中国民间祀奉的神明不下百种,唯以土地神最为普及。

潮汕人设置并祭祀土地神十分盛行,遍及城乡各个角落。潮汕人设置土地神位或庙宇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永久性的为居民住宅、商店、工厂、车间、作坊等。“地主神位”往往设置在厅堂或厨房里地下的适当地方,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也有的是初二、十六)两天定期举行拜祭,俗称“牙祭”。

扩展资料:

土地爷的历史起源:

在一般中国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传说之多不胜枚举,此举中之两例。

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

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另一说为:周朝上大夫的家仆张明德(或张福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

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后中国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

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於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_土地爷

因为现在活着的人,基本上祖上都是地主,大商人或者是官员,再不济,也是一个富农!历史学家黄宗智在研究华北地区农村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一个典型的地主家庭过一两代就会因为分家滑落成富农乃至中农,说明地主一般会有复数个后代。

贫农迫于生活压力会控制孩子数量,至于佃农或者长工,他们一般是不配留下后代。

地主本身没有政治地位。

在古代有政治地位的:文武官员、贵族、太监等皇帝赋予权力的。

拥有经济条件的更容易获得上述地位。但有钱不同于有政治地位,历代对富户的打击和盘剥都是很厉害的,以至于富户总是希望获得政治人物的支持以免灾。

官绅地主和品官地主主要在身份和地位这两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1 身份:官绅地主既有官职又在家庭中拥有财富和地产,而品官地主虽然也有官职,但主要的身份仍然是地主,拥有一定数量的地产和财产。

2 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官绅地主在地方上的地位较高,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来影响地方政治和社会生活。而品官地主虽然也有官职,但相比之下,他们在地方上的地位并不如官绅地主那么显赫。

总的来说,官绅地主和品官地主在身份和地位这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和经济的紧密联系。

首先纠正楼上的一个小错误,其实“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分类是按西方的标准来说的,在中世纪,即西方的封建社会,实行领主制,类似我国的分封制,那时的情况正如楼上所说,但我国盛行分封制是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分封制不是主流,我国封建社会开始时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大概到汉武帝时取消了分封制,后来的朝代也有局部的分封制,例如清朝时的云南王吴三桂就是分封的。因此在我国封建社会,地主和官僚并不都是分封的。另外,分封制和封爵是不同的概念,分封制下,功臣和子侄会被封为地方诸侯,形成地方小朝廷,但封爵则只是封赐爵位,赏赐土地和钱财,被封的人可以享受土地的收益,但仍受地方官管辖,在中央的控制之下,不能自立为王。

我国封建社会当地主和官僚的途径大概有两条,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的。天生的就是继承来的,功劳巨大的臣子和皇帝的亲戚会被封赐爵位,有的爵位可以继承,有的只限他本人有,有的则是降级继承。后天的主要是通过官僚选拔来进入地主阶级。隋唐以前有察举制,察举制就是地方官推荐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出仕,如举孝廉等。之后的科举制则是我国的一项创举,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选拔方式。科举制为普通老百姓晋升入地主阶级搭建了阶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官僚世袭的不公平现象。

还有一种也是后天的,但并不是值得称道的途径,就是买官。在我国封建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但他们有些是很有钱的,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有两种手段可以利用,一种就是供自己的子弟读书去考科举,另一种就是直接拿钱来买官。

回答完毕,知识有限,只能想到这几种

古代有田地的人叫什么

古代拥有田地的人称为地主,这一类人又分为两种:1 拥有田地的统治阶级,称为田主、地主。2 拥有少量田地的普通农民,称为佃户、佃农、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