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寿的特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李延寿的特色,第1张

他采用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分别对南、北朝史事做贯通的叙述。他把魏(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代史事编成《北史》,起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至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618),共二百三十二年。其实,隋已统一全国,本不应单列于北史,延寿此举可能有两点考虑,一是隋承继北周,将隋列入北史在编写上较方便,否则要在南、北两通史外再编一隋史,易给人体例混乱之感;二是将隋列入《北史》,可以突出唐统一的重大意义,为本朝政治利益服务。延寿把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代史事编成《南史》,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至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共一百六十九年。

正因为李延寿用通史体例叙述南、北朝史事,所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分别对北朝、南朝的人物、史事作归纳集中,两史的帝纪、后妃、宗室均依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的诸臣列传则大体有先后顺序,对一些高门大户则其子孙附其父祖传中,连缀书之。《南史》以王、谢二大姓为主,《北史》以崔、卢二大姓为主,家族体系分明。其他类传更进一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这种作法,引起后世某些学者不满。清代修《四库全书总目》的学者认为延寿叙例为家传之体,不应用于国史。著名考据家王鸣盛批评延寿使国史变成家谱,最为谬妄。其实这些批评者有些过于拘泥正史体例,没有看到李延寿对正史作法是因循中有创造。《南史》、《北史》为数代之通史,正为断代正史之变例,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首先,南北朝各代统治时间都不长,往往一人历经数朝,有时很难恰当把某人归入某朝,所以延寿把断代之体变为通史之体;其次,南北朝时门第之风大盛,王、谢、崔、卢等高门大族与南北朝相终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举足轻重,延寿注重谱牒世系是对历史的如实反映,而且世族牵连附传,便于读者检寻。 对原有八史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延寿并不随意改动,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内容,则或全抄旧文,或离合编排。特别是对《陈书》、《隋书》,延寿基本上无大的增删改动。如《北史》中隋文帝、炀帝、恭帝纪论全录自《隋书》,仅《文帝纪》开头一句“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改为“树基立本,积德累仁”。南、北二史和八史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对于后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来说都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长处,所以后世学者大都把南、北史和八史对照起来读,互为补充。 李延寿修史思想的核心即是“以史为鉴”,这同唐初官修史书的主导思想是相一致的,但延寿的特点在于,他善于选择一些细小而又富有典型性的事件、情节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当然得益于他重视“小说短书”的独特眼光和更勘杂史一千余卷的勤奋劳动,史书因此也增加了趣味性。对于某人行为不单靠直接叙述,而是通过他人的谈话来显示,也易于给读者新鲜深刻印象。

李延寿赞成国家统一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他纠正了南北分裂时期某些史书的种种狭隘偏见,力求实事求是地描述历史,不带狭隘的地域观念,有力地向读者展示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民族团结、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两史比较,《北史》比《南史》写得更好,因为李延寿和父亲李大师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所能见到的史料也较多;另外,李唐起源于北朝,官方对北朝各代史的研究格外重视,客观上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北史》的记载比《南史》详明。

李延寿的南、北二史在普及历史知识上颇有功绩。由于卷帙不繁,易于抄写,所以得到较广泛流传,清代学者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就指出:自《南史》、《北史》行世以来,原有的八部正史就变得不重要了,很少有人诵习,所以时间愈久,八史阙佚愈严重。这说明南、北二史比八史更受到社会重视,更有效地传播了历史知识。后代史家对延寿曾有较高的评价,后晋人所作《旧唐书》中赞道:“李延寿研考史学,修撰删补,克成大典,方之班、马,何代无人?”宋代杰出史家司马光精研史学,博览历代史书,他在给刘道原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延寿当年主要是依据八史来编纂南、北二史,可是到了北宋刊印正史时,《魏书》、《北齐书》、《北周书》的一些残缺反而要靠《南史》、《北史》来补足了,可见,南、北二史在客观上还起了保存历史资料、维持八史基本完整的作用。这个贡献当然是李延寿当年未想到的。

嬴政、异人、扶苏、胡亥。这四个都不能算是标准的正式人名。如果按现代人边名带姓的习惯称呼他们,则分别是赵政、赵异人(赵楚)、赵扶苏、赵胡亥。

很明显,异人、扶苏、胡亥这三个名字是略去了氏。而嬴政则是一个后世发明出来的人名,并非始皇帝真正的本名。

汉之前的中国,人们的姓名规则与现代不同,那时姓与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贵族经常既有姓也有氏。具体到秦朝的皇族,他们的姓是嬴,而氏则是赵。但是在君权神圣的时代,帝王和君主的姓与氏是不能被大家平时用来称呼的。所以在史籍中,秦国以及其他君主和诸侯们都只被记下了名字,并没有被直接冠之以姓氏。“嬴政”这个名字是不见于先秦史籍的,因为它是不符合三代及秦汉时的姓名规则的,所以离秦代最近的汉代,则依然按“称氏不称姓”的先秦姓氏规则称秦始皇为“赵政”,从没有“嬴政”的叫法。“嬴政”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末年的一篇文章中, 此时人们已经不清楚两周和先秦时代的姓氏文化了,经常姓氏混用,才导致了“嬴政”这样的错误名字被发明出来。

现代人不知道秦始皇的名字是“赵政”,不知道秦国历代君主都是“赵某某”,直接原因是先秦的史书中一直没有“赵政”“赵某某”的记载。这就导致后世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们对秦国君主的氏胡猜乱造,什么“嬴氏”、“秦氏”都发明出来了。先秦史官在史书中不能直接称呼君主的姓名是因为受到先秦时代社会礼仪规范制约,当时各国的君主不论是否真的无氏,在史书中都表现出“无氏”的状态,造成后世对很多诸侯的家族面貌如雾里看花,难识庐山真面目。我们要感谢司马迁把秦国的赵氏渊源记录了下来,让今天的人们仍然得以知道秦国的赵氏家族背景(虽然只限于比较专业的人群)。

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李延寿 史学贡献

延寿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独立完成两部正史——《南史》、《北史》。写南北朝史是李大师的夙愿,这也是个大胆、新颖的做法。那个时代,史家已习惯于或仿班固写某朝某代史,或仿司马迁写从古到今的通史,那么李大师为什么单单要把数代历史连起来写呢?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南北各政权相互攻击,各国修史者均站在本国立场上,南称北为“索虏”,北称南为“岛夷”,由于偏见作怪,记他国事既不详备,又往往失实。这些史书在隋唐大统一之后更显得与时代不协调。为了全面真实反映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李大师计画仿《吴越春秋》的体例,著一部南北朝编年体史书。可是,李大师没来得及写完这部编年史就死了。李延寿从任史官之始,就着手蒐集资料,决心完成父亲的遗愿。

李大师的南北朝编年史完成了多少呢?李延寿在《北史·序传》谈到,在父亲旧稿中,齐、梁、陈、周、隋五代的事“所未见”。可见李大师编撰的是南朝宋、南齐和北朝魏这三代史事。大师在世时,这三代已有较完整系统的史书可供参考,即沈约所著的《宋书》,萧子显所著的《南齐书》,魏收所著的《魏书》。恰好,李延寿在贞观年间所参与撰修的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正是大师旧稿中所没有的内容,延寿正可以凭借修史的有利条件续补。所以延寿除了完成史局规定的任务,“因于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工作极为辛苦。过了两年,延寿因事离开史局,资料远未抄录完,“以所得者编次之,然尚多阙,未得及终”。幸运的是,在贞观中、后期,延寿又获准参加修《五代史志》和《晋书》,于是他进一步“遍得披寻”,继续全面蒐集史料。延寿还利用自己能够接触官藏史书的有利条件,对父亲旧稿内容加以完备,“因兹复得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由于五代史修成后,暂时未予公开流布,只是藏于秘阁,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只能自己以史官身份去翻阅抄写,又因“家素贫罄”,无钱雇人誊写,所需各种史书不得不自己动手去抄。延寿从八部正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1000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八代正史共566 卷,加上杂史1000余卷,延寿在抄录、勘究这么巨大数量史书的基础上,才写成《南史》、《北史》180 卷,史料准备和最后成书的比例大约是十比一左右,可见延寿作史的勤奋精神和认真态度。

延寿自述“始末修撰,凡十六载”,指的是具体编写过程所费的时间。他从贞观十七年(643)着手编纂,“本纪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之”,到显庆四年(659)成书上进,时间为十六年。如果将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七年的蒐集史料时间也包括在内,那么延寿为《南史》、《北史》的诞生付出了三十年的艰苦劳动。延寿虽继父遗志修史,并参考父亲的未成稿,但并未遵循父亲旧稿的体例。李大师所作是仿《吴越春秋》,为编年体;延寿所作则仿《史记》,为纪传体,但又与《史记》不完全一样,是介于《史记》和《汉书》间的一种体例。

创作特色

他采用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分别对南、北朝史事做贯通的叙述。他把魏(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代史事编成《北史》,起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至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618),共二百三十二年。其实,隋已统一全国,本不应单列于北史,延寿此举可能有两点考虑,一是隋承继北周,将隋列入北史在编写上较方便,否则要在南、北两通史外再编一隋史,易给人体例混乱之感;二是将隋列入《北史》,可以突出唐统一的重大意义,为本朝政治利益服务。延寿把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代史事编成《南史》,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至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共一百六十九年。

正因为李延寿用通史体例叙述南、北朝史事,所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分别对北朝、南朝的人物、史事作归纳集中,两史的帝纪、后妃、宗室均依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的诸臣列传则大体有先后顺序,对一些高门大户则其子孙附其父祖传中,连缀书之。《南史》以王、谢二大姓为主,《北史》以崔、卢二大姓为主,家族体系分明。其他类传更进一步打破了朝代的断限。这种作法,引起后世某些学者不满。清代修《四库全书总目》的学者认为延寿叙例为家传之体,不套用于国史。著名考据家王鸣盛批评延寿使国史变成家谱,最为谬妄。其实这些批评者有些过于拘泥正史体例,没有看到李延寿对正史作法是因循中有创造。《南史》、《北史》为数代之通史,正为断代正史之变例,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首先,南北朝各代统治时间都不长,往往一人历经数朝,有时很难恰当把某人归入某朝,所以延寿把断代之体变为通史之体;其次,南北朝时门第之风大盛,王、谢、崔、卢等高门大族与南北朝相终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举足轻重,延寿注重谱牒世系是对历史的如实反映,而且世族牵连附传,便于读者检寻。

李延寿之《南史》、《北史》,并非简单将旧史删节、离合而成,而是尽量充实了一些新的史料。针对旧史作者重视官方资料而忽于私人记载,延寿有意把自己补充史料的重点放在“易为湮落”的“小说短书”上,他认为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延寿之后的著名史评家刘知几也持同样观点:“大抵偏记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这两位史家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官方记载受种种牵制,往往不能据事直书,隐讳必多,而私家记载多记亲历之事,没有审查之类的控制,较能求其真。南、北二史和《南齐书》、《梁书》、《北齐书》、《北周书》比较,增加了不少重要的史实。就梁代史来说,《南史》比《梁书》多立了王琳等十余传,对原有的某些传也充实了内容,如《范缜传》。延寿所增内容固然有关于“人之善恶,事之成败者”,但由于延寿对奇闻异事兴趣较浓,导致所增内容中有不少神怪荒诞之事和无关宏旨的琐言碎事。如阴子春传中,《南史》就比《梁书》增:青州有神庙,刺史王神念毁之,栋上一大蛇,长丈余,遂入海。子春夜梦一人乞地安置,乃办牲醴,请召安置一处。夜梦前人来谢曰:“当以一州相报。”后果因破魏兵,授南青州刺史。此类怪诞事入史,显然失当。

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史共566 卷,而经延寿改作为南、北二史,减至180 卷,可见删掉了相当多的文字。总的看,延寿删《魏书》、《宋书》最多,原因是这两部书在八史中原来卷帙就最多,《宋书》100 卷,《魏书》更达130 卷,延寿欲省减南、北史篇幅,宋、魏二书必为砍削重点。另外,宋、魏二书为前朝人所修,南、北朝相互攻击之辞甚多,延寿作史目的之一即是纠正此弊,斧削起来又不必有得罪本朝史官的顾忌。延寿所删多为诏诰、符檄、章表,认为重要者则以简略语言概括之,意图简净。另一删削重点为南、北征战攻伐之事,这是因为延寿深知,原来各史关于战争记载多不实,夸胜讳败已为作史者惯例,延寿在此时一一核定战争胜败之迹实非易事,所以多删去。

对原有八史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延寿并不随意改动,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内容,则或全抄旧文,或离合编排。特别是对《陈书》、《隋书》,延寿基本上无大的增删改动。如《北史》中隋文帝、炀帝、恭帝纪论全录自《隋书》,仅《文帝纪》开头一句“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改为“树基立本,积德累仁”。南、北二史和八史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对于后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来说都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长处,所以后世学者大都把南、北史和八史对照起来读,互为补充。 李延寿修史思想的核心即是“以史为鉴”,这同唐初官修史书的主导思想是相一致的,但延寿的特点在于,他善于选择一些细小而又富有典型性的事件、情节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当然得益于他重视“小说短书”的独特眼光和更勘杂史一千余卷的勤奋劳动,史书因此也增加了趣味性。对于某人行为不单靠直接叙述,而是通过他人的谈话来显示,也易于给读者新鲜深刻印象。

李延寿赞成国家统一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他纠正了南北分裂时期某些史书的种种狭隘偏见,力求实事求是地描述历史,不带狭隘的地域观念,有力地向读者展示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民族团结、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两史比较,《北史》比《南史》写得更好,因为李延寿和父亲李大师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所能见到的史料也较多;另外,李唐起源于北朝,官方对北朝各代史的研究格外重视,客观上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北史》的记载比《南史》详明。

著述

李延寿撰《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北史起魏至隋,《南史》起宋至陈。据《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书,删繁补缺而成,较旧史为简明。又因李延寿家居北方,对北朝见闻较近,所以《北史》又比《南史》更为详密。清李清有《南北史合注》一百九十一卷、周嘉猷有《南北史捃华》八卷。《南史》和《北史》都是纪传体的通史。

《南史》共80卷,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载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到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约170年间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兴亡的历史。《北史》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两书均有本纪、列传,无志、表。北宋以后,《魏书》、《北齐书》、《周书》有所残损,后人用《北史》的相关内容补入。

《南史》、《北史》在思想上的价值,最突出的是宣扬天下一家的统一思想。它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袭用的南方与北方互称“岛夷”与“索虏”的陋习。李延寿认为南朝与北朝占有同样的历史地位。他反对把北魏以前北方一些少数政权的历史“编之四夷”。也指出东晋、宋、齐梁、陈各朝,虽偏安江南,但前后相承300余年,不承认它们历史地位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李延寿在《南史》、《北史》中不分正闰,给南北朝各政权以同样的地位。这种在历史撰述上不再强调南、北对立和华、夷界限的认识和作法,反映了民族融合的伟大成果,是历史的进步。在具体撰述中,李延寿也采取了一些适当的作法来宣扬统一意识。他对南北之间的战争采取“两国交兵不详载”(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3《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条)的作法,就是有意削减对此的过分纠缠。

《南史》和《北史》在记述人物的历史活动时,通常都把所记述的人物和他的家族兴替得失、荣辱悲欢联系起来,而尤其注重说明人物的社会活动的因果同“家声”、“门风”的关系。二史也很注意家族兴替与皇朝盛衰的关系。这些都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生平

李延寿(?~?),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他的生卒年月史书失载,可知他的政治与学术活动基本是在唐太宗初年至唐高宗初年这三十年间进行的。他任过东宫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符玺郎、兼修国史等官职。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修史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他参加了唐代官修史书《隋书》、《五代史志》、《晋书》和唐朝当代国史的修撰工作。还独自撰写了30卷的《太宗政典》,又继承其父李大师遗志,以十六年功夫,独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其父李大师是一位有志于编著南北朝史的学者,但著述之事仅仅进行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他即于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去世了。李延寿是李大师的第四子,深受父亲的影响和家学的薰陶。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台史主簿,兼直国史,累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没做过高官,倾其毕生精力从事于官修和私修史书的编撰。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命大臣组织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陈,隋六代史。魏徵主修其中的《隋书》,年轻的李延寿和其他一些知名学者参加了该书的修撰。贞观五年(631年),母亲又接着去世,他辞去了修史的职务,回家守丧。服阕,被派往蜀中(今四川境内)去做官。公事之余,“以所得者编次之”,对前几年蒐集的一些史料进行初步的编排。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延寿调回北京长安任太子典膳丞。由于令狐德棻的推荐,他再次进入史馆。当时,五代史早已在贞观十年(636年)写成。但这部史书只有纪、传,而无志书,因此,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又命褚遂良等人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的《五代史志》,李延寿也参加了该书的编撰。经过十二三年的时间,《五代史志》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成书。《五代史志》共十志三十卷,后并入《隋书》刊行,其中的《经籍志》成于李延寿和敬播之手,记录了从古代到隋朝的历代著作。《经籍志》亦简称《隋志》,是专指《经籍志》而言的。《经籍志》正式创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世书籍的分类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以前,史家所撰晋史多达20种左右,但“才非良史,事亏实录”,修撰者多不是良史之才,所记史事也往往失实,唐太宗对这些晋史都不满意,于是,他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下诏重修《晋书》。参加重修的共有21人,李延寿是其中之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晋书》即重修告成。李延寿除前后3次参加修撰前朝史外,还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参与撰成当朝国史80卷。

此外,李延寿还独力撰成了3部史书,即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的《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以及最后撰成的《太宗政典》30卷(已佚)。《太宗政典》写成后不久,他就去世了。调露年间,唐高宗读了《太宗政典》,“叹美久之”,给了李延寿后人许多奖赏,并命人抄写了两部,一部由皇家图书馆收藏,一部赐给皇太子。李延寿早年即怀有“思欲追终先志”之抱负,他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先人的未竟事业。《南史》和《北史》是李延寿以其大半生的时间写成的历史著作,这两部史书的编撰,李延寿说是“始末修撰,凡十六载”,这里说的16年,是从他贞观十七年(643年)参加修撰《五代史志》这一年作为开始时间的。其实,在此很久以前,亦即从贞观三年参加修撰《隋书》时,他就开始了“二史”编撰的准备工作。那时,他利用“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五代旧事所未见”者,为将来编撰“二史”积累资料。如果从蒐集史料之时来计算,“二史”的完成则经历了整整30年的时间。

李延寿的“二史”所依据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正史”,但他并未拘限于此,另外还参考了各种“杂史”1000多卷,正如他自己说的“鸠聚遗逸,以广异闻”。对于八代史书,他采取“除其冗长,捃其菁华”的原则,“其烦冗者,即削去之”。他删削的“烦冗者”,主要是一些诏书和表文,而史实部分则尽量保留,这就使“二史”比“八书”简约多了。《南史》和《北史》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延寿的诗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唐代·李延寿《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

唐代 : 李延寿

国小文言文 , 寓理故事

中国历代皇帝名单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 夏 :禹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3 商 :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42 东周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战国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 汉

6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71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是不是这个?

李延寿的特色

他采用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分别对南、北朝史事做贯通的叙述。他把魏(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四代史事编成《北史》,起魏道武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