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有后裔吗?死后埋在什么地方
有啊!墓志就此写得十分清楚,包公一生有过四个孩子:长子“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过早地夭折了;两个女儿,一个远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一个许配给了“国子监主簿文效”。包氏家族繁衍至今靠的全是包公的这个次子包綖!
包玉刚(1918—1991),上世纪80年代“世界八大船王”之一,原来竟是北宋仁宗皇帝时的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的29代嫡孙。包玉刚1964年意外得知自己原是包拯的后代。1964年10月,已离开故乡多年的包玉刚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回到宁波访问,这次回乡之旅,他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这一天,“天一阁”的古籍管理工作人员听说来访者是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就特意将“天一阁”珍藏的一套《包氏家谱》捧出给包先生看。这套线装古本的《包氏家谱》记录了包家绵延繁衍的根系。包玉刚当即查看了《包氏家谱》,并顺着包氏绵延脉络查下去,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29代嫡孙,高兴得呼喊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包拯去世后,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公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公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公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一九七三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一九八五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公孙策与包拯
公孙策是《三侠五义》里的文学人物,属于那种完全架空的,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是开封府的六品主簿,说到包拯的助手,除了王朝马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孙策。
少年包青天公孙策剧照
公孙策是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者,公孙策的研究范围很广,他精通各种断案方法,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疑犯的审查手段犀利,公孙策对医术的熟悉程度之高,他平日里心思缜密,善于观察,是一个行动派,此外公孙策性格和善,很多人都喜欢和他作品朋友。
公孙策和包拯在郴州的时候,公孙策被宋仁宗封为主簿,在和颜查散去洪泽治理水患的时候,宋仁宗又封他六品官职,在跟随颜查散到襄阳查办的时候,宋仁宗加封他为主事。
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对于公孙策的描述各有不同,但是唯一不变是包拯的得力助手这件事,尤其在他和展昭一文一武的配合和下,形成互补,让包拯在破案的时候如虎添翼。
公孙策才貌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学识渊博,精通琴棋书画,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除此之外,公孙策医术高超,曾经多次凭借自己的医术,帮助团队化险为夷,走出困境。
公孙策在审问郭槐的时候制造了当时骇人听闻的刑具,杏花雨,还为开封府制造了三口铜铡,树立了开封府的威信。公孙策年少的时候狂放不羁,常常是目中无人,但是在被包拯深深折服后,决定死心塌地跟着包拯。和包拯的关系是一生的挚友。
包拯是哪个朝代的包拯是北宋有名的大臣,凭借他的大公无私被后人铭记,仁宗天圣五年的时候,包拯成为进士,为国家效命,踏上了自己的仕途。
包拯画像
包拯曾因为自己父母年迈,有辞官的想法,因为牵挂父母,他辞官陪伴二老,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墓旁筑起草屋,直到守丧期满,同乡的父老乡亲来都来劝包拯,包拯采取做官。
包拯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建议练兵选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培养一批作战能力强大的士兵,驻守国土的边疆,抵御外敌的侵略。
包拯在执政的时候以廉洁著称,他严刑峻法,以严明的纪律规范自己的下属,包拯为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下任何沙子,看到不良的现象存在,王逵曾经强制征收百姓的钱财,弄得百姓名不聊生,发生暴乱。
王逵非但不找自己的原因,还派兵抓捕想要为自己争夺权力的百姓,包拯七次上书弹劾他,最后一次更是将矛头直指当今的统治者,这一举动震惊朝廷,当时人们都佩服包拯能有这样的胆量,皇帝也没想到他要维护百信权力的决心有这这么大。
包拯秉公执法,在他为官的时候,深得民心,他出处为百姓考虑,帮百姓做事,有贵族想要从老百姓那占到半点便宜都逃不过包拯的法眼。
他整顿民风,改革人们的诉讼制度,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向自己倾述遭遇的不测,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杰出代表,是清廉的象征。
包拯二三事包拯为人公正廉洁、铁面无私、做事果断,敢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因此有“包青天”或者是“包公”的称号。后来人们又将他奉为神明来进行膜拜,由于民间传他是黑面的形象,因此也称他为“包黑炭”。在文言文《包拯二三事》中,主要写了关于包拯为人处事方面的故事,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具体的内容。
包拯画像
文章首先是讲了包拯所做的的官职。包拯活到六十三岁,在他的一生中,先后做过很多的官职,比如像知县、知州、转运使、知谏院等等,曾经还出使过契丹。在端州做郡事的那几年,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为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所以在京师等地就不用说了。包拯的“清心直通”是他做官的宗旨,他用这个要求别人,当然更多是要求自己。
之后又讲了包拯为官清廉的小故事。包拯对待犯法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舅舅也不例外。包拯在故乡当知府,他的舅舅犯了法,他一点都没有讲私情,按照法令秉公处理。曾经担任荆州南路,发现转运使王逵对百姓特别刻薄,又残害了很对百姓,于是包拯通过连上七次书终于让王逵免去了职务。
最后是讲包拯生活简朴的故事。包拯在当官之后,虽然身份比较尊贵,但是他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器具都跟老百姓一样。对于那些贪图利益,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他是最看不惯的。
包拯家训包拯一生清廉,他严于律己,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他希望自己能为百姓帮忙,为百姓做实事。包拯对自己的家人,后代要求也很严格,这篇家训向我们揭示了包拯的廉洁品质。
包拯家训
包拯在家训中告诫自己的后人,我的后代啊,我希望你们做到我说的话,你们要是不选择从官那我管不着,要是你们有人在当官的时候因为贪污,或者因为失信于百姓遭到撤职的,在告老还乡的时候,都不能选择这里。
应为我包家的土地上容不下你们这样的不忠诚之人,你们死后,也请麻烦你们自身自灭,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子孙把你们葬在祖坟上。要是有不听从我的话的人,那么请你自动和我撇清关系,因为我们的缘分已尽。
家训的原文一共三十七个字,在之后包拯又补了一些,希望我的儿子包珙把这段话刻在石碑上,然后立在我们家屋子东面的墙壁上,我要让我的后代全都看到我说的,我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做百姓的好帮手,而不是只贪图自己享乐,要始终记住,当官的只有把百姓服侍的很好,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从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包拯态度的坚定,从他对后代的期望中,我们知道,他想要将这股廉政之风一直持续下去,并做到影响深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那些沉睡在自身享乐官员,让他们回忆起自己最出选择走上做官这条路的目的,回忆起他们当时纯净的心灵。
包拯的后代包拯的墓志铭中记录的很清楚包拯一共有四个孩子,他的大儿子过早的就夭折了,包拯有两个女儿,一个嫁到离家很远的陕州,另一个许配给国子监,包氏家族的继承全靠包拯的小二子。
包玉刚
包玉刚是上世纪80年代是,是当时的世界八大船王之一。没想到他的祖上竟然有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包拯这样有名的人。
包玉刚是1964年在机缘巧合下知道自己是包拯的后代的,当年十月的时候,包玉刚怀着对故土的浓浓情思,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回到故土宁波,想要感受家乡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慰藉,也想知道这么多年家乡的发展情况。
在这次回想之旅中,包玉刚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这一天天一阁的工作人员听说今天来的这位贵宾室香港的世界船王,就把天一阁珍藏已久的《包氏家谱》拿来给包玉刚看,这本书籍记录了包拯家族的点点滴滴。
包玉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着包氏的脉络查下去,他惊喜的发现自己正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孙子,自己也按耐不中心中的喜悦,高兴的欢呼,我是包青天的后代。
包拯去世后,他的女婿为他下葬,后来随着金兵的入侵,合肥被攻陷,包拯的墓被破坏,当时陪葬的东西也大多被偷走,后来他的后代将包拯的墓重新修建,一九七三年,合肥 对包公墓重视程度提高,开始动工重新修筑包公墓,三年后竣工,为后人缅怀包公提供了好去处。
包拯有后裔吗?死后埋在什么地方
本文2023-10-20 04:43: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