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氏《武陵堂》堂名考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3收藏

缪氏《武陵堂》堂名考述,第1张

文/愉佚老慵

北宋诗人黄庭坚曰:”世之有氏,为族者征;有谱载其所自出,考其所由。分世益远繁,必至不相维系,昭穆之辩淆矣!”其实,我们这次高邮湖西(苏、皖交界处)片区缪氏汇公支系大联谱就是心存这样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族人知道某祖从某处来,某祖从某处去,弄清全族的根系源流,以承上启下、继继绳绳。中国人最崇拜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族谱和宗祠就是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形式,宗祠也可作为撰修族谱的重要资料来源,对族人寻根问祖有很大的襄助。有宗祠就有堂名,在族谱封面,除了姓氏以外,一般都会标注“堂名”,由此可见,堂名是族谱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古代宗祠堂名分为郡望和堂号,这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溯源或修谱建祠时不可不熟悉的一个概念,所谓郡望堂一般是高一级别的宗族标志,堂号则是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

一支家族起什么堂名,首选是郡望。郡是古老的行政区域名称,战国时就有,秦时最为明确,划天下为三十六郡。望,可以理解为声望。郡望的意思是指某姓的先祖族,在某个古老的“郡”获取了声望,成为当地望族,此族的后裔念念不忘先祖荣光,不管后来迁徙到何处,发展得咋样,都笃信本支的源头就是那个郡的那个望族,是真正的一脉相传,正统的乌衣门第。在古代,不是所有姓氏都有郡望堂号,但至少百家姓前十五位的大姓均有。郡望堂号也不专属于某个姓氏,同一个郡望可能被几个姓氏共享。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不再有新的郡望堂名,而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一个好的郡望堂名就像竖起的大拇指,能给这个家族点一个赞。例如清代科举,没有祠堂的姓氏不准参加,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为秀才,府考记录考生的名次时,前十名者被标列堂号,如果是郡望堂号则表示这位童生出自于某名门望族。

我缪氏汇公一脉于康熙年间在今金南镇缸庙村始建宗祠,是沿用祖上“武陵堂”郡望堂名,以代表本脉的象征。那么这个”武陵郡“在那里呢?它与我们祖先又有什么联系呢?这就要慢慢道来。提起武陵,我们必须先了解“上庸”这个地名,《三国演义》中提到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刘备攻占汉中后派刘封、孟达率军驻守上庸,后关羽败走麦城时也曾向这里求援未果。据考,上庸是来自于先秦时期的古庸国,到了春秋时期,已成为一个实力不菲的诸侯国,都城所在地为竹山。公元前611年楚国灭掉庸国,庸国从此成了楚国的地盘,上庸都城竹山被新置为武陵县(武陵之名源于竹山境内的武陵河),隶属于汉中郡。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汉中郡"并非今天的陕西汉中市,他是现在湖北西北部郧阳地区和陕西西南部安康地区。战国时代的汉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是秦楚两个大国的接触点,是政治军事的斗争焦点,汉中还是楚人的发祥地,现在的汉中市在战国时从来没有属过楚国,一直是秦的势力范围。

公元前224年秦又灭楚,楚人南迁,武陵,大庸等驰名地名也随之南迁至湖南常德武陵山一带。刘邦打败项羽后,西汉在今湖南溆浦县置武陵郡,东汉又将武陵郡移至今湖南常德的临沅,造成了一段时间武陵县与武陵郡异地同存的尴尬现象。到西晋时期,武陵郡被撤销,仅存武陵县(位于竹山县)。据一些历史学家考证,中国古代地名搬家现象相当严重,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名经常被复制到其他地方,这给现代溯源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设置了第一个诸侯王国”长沙国“,下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整个控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湖南全部地区加上湖北、贵州、广西、广东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其中"武陵郡"辖区最广,它北至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南至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至今湖南西部,西至今贵州东部,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个中等省。在定王刘发任上,他“发”奋图强,尽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沙国终于欣欣向荣、富甲一方。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缪生,据史记及多地缪氏族谱介绍:周代楚国有缪生,是著名经济学大儒。这里说的周代楚国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并非西汉楚国,说缪生是周代楚国人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我缪姓是公元前610年左右以秦缪公谥号为氏,后人居于陕西境内,按理说我缪氏既是秦缪公后人,应该是秦国人,何为楚国人呢?我认为这是因秦楚两大诸侯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导致接壤地区经常易主,即“朝秦暮楚”。而这个地方应该就是汉中的武陵,我得姓的缪氏祖先就应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后由于秦灭楚、西汉建朝等因素,一部分人留在咸阳,一部分从汉中迁往新置的长沙国武陵郡(湖南),后又因缪生任长沙国内史(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武陵缪氏逐成贵族。由于早年在鲁国彭城一带做学者,曾担任过西汉属国楚国的中大夫,缪生归休后又迁居兰陵,从此兰陵缪氏家族兴盛,成为兰陵四大贵族。后来随着西晋灭亡,北方的贵族纷纷南迁江左,我缪氏祖先亦南渡长江,卜居浙江西部,历代名人辈出,世代兴荣。

为缅怀祖先、铭记祖先的丰功伟绩和家族的辉煌荣耀,激励后代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增强我族人的自豪感、凝聚力,我兰陵缪氏后人以缪生望出之郡“武陵郡”为宗祠堂号,实属当之无愧。我汇公一脉迁居高邮湖西平阿西村(金南镇缸庙村)后,不忘尊祖敬宗,建立宗祠,仍以“武陵堂”为堂号,实乃是对先祖的崇扬和感恩,是要让后人牢记先祖的美德和付出,协力同心,砥砺前行,为缪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告尉祖先们的在天

        公元二零二一年十月下旬(辛丑年)

         

缪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秦穆公和鲁穆公的后代。秦穆公和鲁穆公的谥号均为“缪”,由于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称秦缪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为姓,世代传为缪姓。在古代,缪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兰陵,部分于咸阳(咸阳郡)。

缪起源于春秋时期,是秦穆公和鲁穆公的后代。秦穆公和鲁穆公的谥号均为“缪”,由于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穆公也称秦缪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谥号为姓,世代传为缪姓。在古代,缪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兰陵,部分于咸阳(咸阳郡)。

缪姓的来源和历史是:

先秦时期,姓氏分开。姓别婚姻、氏别贵贱。姓氏也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的产物,天子将封地分给诸侯,诸侯以封地的地名为氏。

王的嫡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氏,而庶子只能以食邑或祖父的官职、谥号、字号等为氏。秦统六国之后姓氏合为一体,氏基本替代了姓。

缪姓的始祖争议:

宋进士缪从龙《姓氏辩》、宋进士缪煜《姓辩》、清代进士缪荃孙《缪氏得姓考》,都提出东海郡、兰陵郡、琅琊郡都在鲁国,所谓“三望出姬鲁”,并且认为秦国距离鲁国相隔甚远,据此推测缪氏始祖出自鲁穆公,姬姓,名显,属于后人以先祖谥号为氏。

古代兰陵郡原本隶属于东海郡是郯国所在地。郯国曾经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属于鲁国的附属国,在公元前487年之后先后被吴、越、楚占领。

说明鲁穆公出生前,兰陵就已经与鲁国没有丝毫关系了。另外琅琊郡一直在古代齐国。而1972年长沙马王堆考古出土的帛书《缪和》,所涉人物缪和系孔子学生,结合孔子年龄加以推算,缪和年龄比鲁穆公约大100岁,比秦穆公约小50岁。

三望出姬鲁之观点,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根据周朝宗法制度“裂地为氏”之原则,缪氏先祖尊鲁穆公谥号为氏的可能性存在一定异议。

缪氏《武陵堂》堂名考述

文/愉佚老慵 北宋诗人黄庭坚曰:”世之有氏,为族者征;有谱载其所自出,考其所由。分世益远繁,必至不相维系,昭穆之辩淆矣!”其实,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