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只是明武宗诸多堂弟之一,为何却能以旁支入继大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0浏览:2收藏

嘉靖帝只是明武宗诸多堂弟之一,为何却能以旁支入继大统?,第1张

嘉庆帝朱厚熜算是明代聪明程度排名前三的帝王,但皇位并不是来自于“父死子继”,而是来自于“兄终弟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首先,明孝宗朱佑樘只有正德皇帝朱厚照一个儿子,而朱厚照没有儿子,皇位才会落到嘉靖皇帝头上;其次,嘉靖皇帝虽然是明武宗的堂弟,却与其血缘最近,而且年龄小,不论是张太后还是内阁首辅杨廷和都认为一个小皇帝更容易控制。虽然嘉靖皇帝有很大的争议,但家境已朝确实是明朝有戏剧性的一段时期,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出自于嘉靖时期。

嘉靖皇帝

首先,明孝宗与明武宗都没有儿子。明孝宗名为朱佑樘,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明孝宗朱佑樘不仅仅是一位少有的明君,更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坚持“一夫一妻”的皇帝。明孝宗只有一位妻子,那就是张皇后。并且,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仅为一个儿子,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至于明孝宗为何只娶一位妻子,据称是因为小时候看到父亲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与自己一样受苦。不管怎么样,明孝宗只有明武宗这一根独苗。而明武宗朱厚照另一个称谓更有名,那就是正德皇帝。正德皇帝非常爱玩,但也同样没有儿子。于是,在正德皇帝死后,只能从堂兄弟中挑选继承认。

明武宗

其次,嘉靖皇帝年纪小,素有贤名。嘉靖皇帝出生于1507年,正德皇帝死于1521年。也就是说,在正德皇帝死的那一年,嘉靖皇帝只有14岁。当时,有有权力决定皇位继承人的有两个人,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

从张皇后的角度,当然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小皇帝,这样有利于她稳固后宫的地位。从后来的大礼议事件来看,张皇后确实希望朱厚裕能够人明孝宗为父亲。

从杨廷和的角度,更希望找一位小皇帝。在我国古代,文官都希望皇帝能够“垂拱而治”。所谓的“垂拱而治”,说白了就是皇帝别管事情,都让大臣来处理。明代更是如此,内阁制度稳定以后,历任内阁首辅都希望皇帝在皇宫“垂拱而治”。所以,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更希望找一位小孩来继承皇位。

所以,年仅14岁的朱厚熜就进入了张太后与杨廷和的眼中。于是,在正德皇帝驾崩的当天,杨廷和就要求司礼监向张太后发布懿旨,宣布朱厚熜为皇位继承人。只不过,张太后与杨廷和都没有想到,朱厚熜太聪明,年仅14岁就牢牢掌握了皇权!

杨廷和

欢迎大家留言,你认为嘉靖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就是嘉靖皇帝差点把明成祖朱棣的牌位扔出太庙,才让朱棣由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

明朝中期,明武宗二十多就驾崩了,他在大明王朝12个皇帝中是最能折腾,也是口碑最差的一个了,皇帝没有怎么当好,全顾着玩了,玩得连儿子都还没来得及生就死了,明武宗这一死倒没啥,关键是没有儿子继承皇位了。

此时的湖北安陆的兴献王捡了个大便宜,当朝首辅杨廷和选来选去,选上了他,朱厚煾继承大明皇帝位,时年14岁。史称嘉靖皇帝。

嘉靖登基了,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智商高,而且特别有孝心,想着自己当了皇帝了,可是亲生父亲虽然死了,但还是个藩王的头衔,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更何况嘉靖从小都非常的孝顺,于是怎么的都想着给自己死去的爹弄个皇帝称谓,此时他妈还活着,顺便也让他妈过过皇太后的瘾。

嘉靖很年轻,有想法是好的,但要实现起来却很难,虽然智商高,但要玩起权谋诈术,他怎么能玩过杨廷和那帮人呢,嘉靖一提出要追封自己的老爹为皇帝后,满朝文武集体反对,嘉靖使用各种手段均没有达到效果。

这就是嘉靖朝有名的大礼仪事件,我就不过多阐述了,直接说结果,经过几年的争斗,甚至嘉靖廷杖百官,打死了十几个高级官员,终于为自己的亲生父亲争得了一个皇帝称谓名份,可以把生父的牌位放进太庙享受供奉了。

此时题主问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太庙里面供奉的牌位数量是有限的,这跟太庙大小没有关系,自古以来的规矩,只放七个牌位。此时太庙里面要放进嘉靖皇帝爹的牌位,那位置就不够了, 必须得移除一个来,移除谁?这是一个问题。

大明的开国之君,也是所有明朝皇帝的祖宗朱元璋肯定不能移吧,那其他牌位呢,这也有规矩的,按照现在天子的亲疏关系来移除,谁和现任天子的血缘关系越远就移除谁。嘉靖皇帝扳起指头一算,明太宗朱棣离他最远,就他了!

此时,大臣们不干了,朱棣开辟的永乐盛世,而且迁都北京都是不世的丰功伟绩,把他的牌位移除太庙,这太说不过去了,那么伟大的帝王最后连个牌位都没有,大明朝的颜面何在啊。嘉靖也觉得不妥,就把朱棣的牌位保留在太庙,把他儿子明仁宗的牌位移除了,主要因为明仁宗在位时间只有一年,也就委屈委屈他了。

后来大臣们一算,嘉靖要死了,牌位入太庙,还得移除明太宗朱棣的牌位,而朱棣对大明来说的确是伟大之君,为了避免被移除太庙, 所以上奏改明太宗为明成祖,世代安享太庙。

嘉靖帝能当皇帝完全是个意外,原本皇位是在明孝宗一脉永久相传,奈何明孝宗只有一个独子明武宗,然后明武宗不好好繁衍子嗣,只顾在豹房等地流连忘返,结果无子而终,大臣们经过商讨,皇位这才落到了嘉靖帝的头上。

按照传统礼仪,嘉靖帝当皇帝相当于小宗入继大宗,也就是说嘉靖帝要尊明孝宗为宗法上的父亲, 历史 上的汉哀帝当皇帝就尊汉成帝为皇父。原本顺理成章的事到了嘉靖帝这里,嘉靖帝不同意,他只尊明孝宗为皇伯父,自己的生父还是自己的父亲,于是一场关于谁是宗法上的父亲问题,明朝展开了一场大礼议之争,结果嘉靖帝胜出。

嘉靖帝胜出后还不满意,他除了下旨尊自己父亲为皇帝外,还想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太庙。

何为太庙?简言之就是供奉历代先祖的地方,不过位置是有限的,按照周礼记载天子七庙,也就是说太庙中只能供奉七个皇帝,不过朱元璋当皇帝后改了,太庙可以供奉九个皇帝,至于其他多出来的按照亲近远疏放到偏殿。

嘉靖帝大礼议胜利后想把生父献王放进太庙,这时问题来了多出来一个,按照亲近远疏明太宗朱棣最远,不过就算最远,嘉靖帝也不敢把朱棣移出太庙,不然之后皇帝的名分会受影响。

既然不能移朱棣,又考虑朱棣的贡献,嘉靖帝破天荒的给朱棣改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朱棣被称祖后就可以和朱元璋并列,这样变相的空出一个位置,就此献皇帝成功进入太庙,朱棣由宗变祖。

我不喜欢长篇大论,简而言之。嘉靖皇帝是大明少有的政治敏锐者,他发起的大礼仪之争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父亲加到祖庙里面。之前的太祖是朱元璋,太宗是朱棣,太庙必须让出一个位子给自己的父亲。然后就把太宗变成了成祖。

我们都知道明朝历史上的明成祖是朱棣,也有人称他为永乐大帝,但是实际上他死后最开始的庙号是明太宗,为什么后来要把庙号改了呢?

实际上在古代社会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死后庙号才被称为“祖”其他的皇帝一般都为“宗”,因为庙号是古代的帝王在死后放在太庙里追封的名号,而且庙号一般要放在谥号之前,像太祖和高祖都是代表开国立业,世祖代表会发扬光大这个国家,而太宗指的是在开国皇帝之后的比较德行高尚的帝王,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

但是朱棣死后最开始庙号是太宗,等到嘉靖皇帝继位改成了太祖,这个还要源于当时的明武宗,他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按照古代的继承原则,兄终弟及,所以就让当时的嘉靖皇帝继位,他非常想让自己的父亲能够入太庙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但是古代太庙中一般只能供奉九位皇帝,所以只能移出来一位才能让自己的父亲进去。

嘉靖皇帝当时想了一个办法,把朱棣的庙号由原来的太宗改成了成祖,享受和朱元璋一样的地位,这样嘉靖皇帝的父亲也就成功被移入太庙,之后明太祖和明成祖就称为“明朝二祖”后来清朝的时候雍正也参照这样的礼法,将康熙称为清圣祖,显示康熙的文治武功。所以总的来说嘉靖为了朱棣改庙号一开始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考虑,但是后来却成为了之后人们参照的一个标准。

嘉靖帝只是明武宗诸多堂弟之一,为何却能以旁支入继大统?

嘉庆帝朱厚熜算是明代聪明程度排名前三的帝王,但皇位并不是来自于“父死子继”,而是来自于“兄终弟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