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理学的“二程”指的是谁?
“二程”是指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二程”是继周敦颐之后北宋理学的奠基人,兄弟二人努力求知、积累知识,积极入世、阅历丰富,为昀终创建洛学奠定了基础。
程颢和程颐生于湖北黄陂,籍贯河南洛阳,他们的学说也因此称为“洛学”。洛学的形成是北宋时期理学的奠基性成就,是北宋时期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程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的高祖程羽曾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也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死后赠封少卿。
他们的曾祖父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则为吏部尚书。父亲程珦又以世家的荫庇,照例做了一个“郊社斋郎”,得到了晋升机会,由此起家,连续做了几十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退休。
程颢和程颐相差一岁,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先生,生于公元1032年。程颐字正叔,号伊川先生,生于1033年。
程颢在嘉祐年间考中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弟程颐一起拜周敦颐为师,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
程颢读书很用功,把《诗经》、《尚书》、《中庸》、《大学》、《论语》等都背得烂熟,此外,还研究天文、地理、世俗、人情。他一进学馆,读上好书,便着了迷,几天可以不出学馆门。
与哥哥程颢不同,程颐刚开始则不怎么喜欢读书,总认为读书无趣,经常逃学,到山上、河边玩耍,对读书之事不怎么上心。后来在哥哥的教诲下,也开始对儒学产生了兴趣,进而开始喜欢读书了。
18岁时程颐作了一篇文章《颜子所好何学论》,这篇文章被主管太学的胡瑗看到,胡瑗惊异其才。王安石当政时,程颐没有得到重视,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
司马光执政时,程颐被荐为崇政殿说书,步入仕途。继而为宋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
程颐为人刚毅,真诚信奉儒家学说,力求实践,从不苟且。一天,刚刚为哲宗讲完经学,还没有告退,哲宗少年心性,站起来活动筋骨时顺手从树上折了一根柳条。
程颐一看,马上进谏:“现在正是春天,万物生长,不可无故催折!”弄得哲宗十分扫兴,扔下柳条,拂袖而去。
由于在皇帝面前“议论褒贬,无所顾避”,这就一方面使其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读书人纷纷向他拜师问学;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朝臣对他的不满,要求把他“放还田里,以示典刑”。
在这种形势之下,程颐主动辞职回乡。自1088年起,他基本上脱离了政治生活,在洛阳和哥哥程颢从事讲学活动。“洛学”由此产生。
“理”又叫“天理”,是二程哲学的昀高范畴。二程认为产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昀高本体是理。只有“理”才是昀根本的,昀先存在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理产生的。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都是“理”的体现。
作为万物本原的“理”,是昀真实的存在,它并不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形体之实,而是指一种精神性的真实存在。
二程认为,万事万物是由气变化而来,而“气”是由“理”派生出来的。二者的关系是“理”是第一性,“气”是第二性的。
“理”就是“道”,道与气是有严格区别的。“道”并不是指具体的阴或阳,而是指之所以形成阴阳的那种理。道是看不见的、无形的,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二程强调知对于行的重要性。认为“知行二者”是“以知为根本,行则次之”。二程不仅有“知先行后”的观点,而且还主张“并不只是行困难,知也是困难的”。随便学学是容易的,要真正弄懂,获得真知是难的。
二程所说的“学”,即知识,是使人内求而不是外求。所谓“内求”就是“观物理”,即格物求知,格物即是穷理,穷理然后就能够获得知识。
不懂得格物又想达到意念诚心端正,而能够修养自己的身体的人,是不能符合理的要求的。因此二程把格物穷理的“理”与天命人性、义理和心联系起来,认为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这样本体论、伦理观与认识论就结合起来了。
程颢认为人性有二,一是“生之谓性”,即“气禀之性”;一是“天命之谓性”,即“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理”在人身上的体现,顺其性而行,则符合于“道”。气禀之性是生活中形成的,有善有恶。
二程赞成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人性没有不善的,如果有不善,那是由于“才”的不同。他们认为“性即是理”,而“理”是上至尧舜、下至一般人都有的。他们又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被气所昏塞了。在他们看来,孟子提出“养气”、“养心”,就是要除去昏塞之患,使气“清明纯全”以保持善性。
在二程哲学中,不仅初步建立了一套以“天理”为本体的宇宙观、认识论和人性论,而且其中还包含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思想。
二程肯定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天下的事物没有静止的理,不进则退,不退则进。
他们还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天下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双成对的,比如阴阳、善恶,有阴必有阳,有善必有恶。阳不断增长,阴就消亡;善不断增长,恶就自然减少。
宋代理学讲究理、气、道、心、诚等概念,这些概念需要静坐思考。二程都讨论静坐,但又提出要“主敬”,敬贯动静,可视为动态的静坐。他们提出理学的一套功夫口诀“观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并将静坐与“穷理”结合起来,静坐的心境因此即有天理的内涵,与儒家的基本价值相融。
“理”是理学昀重要的范畴,“理”始于二程,理学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活动范畴,是由二程确立起来的。理学在二程之后的发展,可以说是对二程思想的展开。
二程对“理”做了充分论证,建构了一个学说体系。这个体系经朱熹集大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官方的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少年“二程”离开黄陂后去了洛阳,但后裔仍然集中于武汉市黄陂区附近。据黄陂“二程”文化研究会介绍,原来,“二程”的嫡系子孙中有几支大概在明洪武年间又从外地迁回了黄陂,分居在黄陂前川街道的的18个村民居委会,一共近2万人。除此之外,黄陂附近的县市,如孝感市的丰山镇、武汉市新洲区的李集镇、红安县的二程镇等地,也散住着一些“二程”后人。 经该会几年的走访调查,黄陂一带发现了由外迁来的几支比较大的支系。影响力最大的第一支,是本报曾经报道过的程家墩一支,被族人尊为一世祖的程尚仁是“二程”的第20代孙,他有三子,其中长子一言的后人世代居住黄陂程家墩。第二支是程颐的7世孙程梧之的儿子程万二,于明洪武二年奉诏从洛阳迁来,落脚于黄陂的姚集镇。第三支是程颐的8世孙程德用之长子程祖一,常思返先祖故里,于明洪武2年从河南洛阳迁来黄陂西黄孝河边的老屋湾,改湾名为“港边程”(后归孝感管辖)。程祖一的14世孙程金榜带着全家人,坐乘牛车迁居回了黄陂李集镇创建家园,人称“牛车程”,如今传了十几代人。第四支是程文炳、文焕两兄弟从江西迁来黄陂长堰地区的鹿儿山,创建“路边程”。第五支是同样也是明洪武初年从江西迁来的程旺祖,子孙定居于黄陂区的六指街道。 这些至今还居住在黄陂的程氏家族,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生,有家谱证明为“二程”后裔的。他们迁居来此的政治根基和条件,正是因为这里是先祖“二程”的出生地。有的家谱甚至记载着为守护二程遗迹、供奉二程祠堂而迁居的目的,这自然也是仰慕先祖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理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二人。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世称“二程”。著作有《二程集》。
二程从“理”作为宇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出发,在心物观方面,提出“心即是理,理即是心”,客观事物是“心”观照的结果。在形神观方面,同样也是“有是心”,而后才“具是形”。提出只要认识到天地间充满了“仁”,即可消除人物界限,达到天人合一。在人性论上,二程认为人性是理气结合而成的。从理方面来的“天命之性”,凡圣一样都具有善质;从气方面来的“气质之性”,则因气有清浊厚薄,故有贤愚、善与不善之分,但只要“肯学”,“不自暴自弃”,下愚也是可移的。在认识心理思想方面,二程承袭张载的“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划分,认为“闻见之知”是物交物而知,其中又有亲身经历的“真知”和间接获得的“常知”的差异。而“德性之知,不假闻见”,只要“知性便知天”。在知行关系上,二程主张知先行后:“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在情欲心理思想方面,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之所以为不善,“欲诱之也”,提出要通过主一于“敬”和“唯思”等方式来“窒欲”。
程门立雪里面的伊川是程颐。
程颐,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颗之胞弟。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是洛阳伊川人。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颞为师,程颗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二程的学术主张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内感于物而识其理。
程颗、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人物简介:
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
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理学·理学诸派·二程及其洛学
与濂溪、百源、横渠、涑水各学派并世而立的理学中一重要派别是以二程(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洛学。洛学在对理学各派有所综合汲取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在理学诸多学派中体系较严密。至南宋,经朱熹的阐发,称程朱理学,影响广,流传久,是理学中之主流。
当代学术界往往偏重研究二程观点的差别,而忽视他们的基本一致和差别的互补性。二程平时议论固然在某些观点上有些差别,程颢偏重讲“心”,程颐则强调“性”(理),有重主观和客观之分,程颢之学以后对陆九渊有较大的影响,朱熹则以阐发程颐为主。然二程在重大的主要问题上基本一致,其不同处作为洛学又是相补充的。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弟程颐 (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
朱熹、黄宗羲等对二程作过比较,说大程和易、宏大,粹面盎背; 小程谨严,晚年宽平、亲切。
洛学主旨如下:
①理
理是洛学的最高最基本范畴,二程视为世界的本体,他们的自然、社会、历史、人性、求知观和道德修养等均由它出发。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 《外书十二》) 表明“理”是洛学有别于其他理学各派的主要标志。二程对理的提法有所不同,程颢说: “天者,理也。”(《遗书十一》)把理与天联系在一起,即把理置于其体系中最高地位。但程颢未明确涉及理与气的关系,程颐则提“有理则有气”(《易说·系辞》)。从逻辑上讲,这无异承认理在气先。又说“道非阴阳,所以一阴一阳道也”(《遗书三》)。阴阳即气,道即理。说理是气之“所以”,致比气更为本质,这就具有第一性含义。只讲理是最高范畴,不讲比气更为本质,此“理”作为基本范畴就不完备。程颢在《遗书十三》中又有“心是理、理是心”的提法,程颐则提“性即理”(《遗书二十二上》)。两个命题是有差别的。程颢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遗书五》)程颐的理同样体现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道,他们同把封建道德作为理的基本内容。程颢通过说“心便是天”(《遗书二上》),只把封建道德置于最高地位,但“心”总归是观念、意识,具有主观性。程颐则说“性自在”(《遗书十八》),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把作观念、意识的“理”客观化,从而把封建伦理道德绝对化、永恒化,使“理”作为最高最基本范畴的内涵更完备、更概括抽象。
②性
与“理”一样,性在洛学中是一极重要范畴,它与理联系在一起,又称程朱理学为性理学。二程对性的议论大同小异。
程颢认为人有“气禀”之性,他用告子“生之谓性”称之。此性中有善有恶,但不是善恶在性中“相对而生”(《遗书一》),只是由于环境不同,此性可发为善可发为恶。此论含糊地承认了善恶是后天的。同时又认为人还有更根本的性,是“天命”之性,即“人生而静以上”之性,是自然而然的本性,它“不容说”(同上)。程颐也说人性有二,一为理性,一为气质之性。前者又称“极本穷源之性(《遗书三》),其内容为仁义礼智信,至善无恶,后者原于气,“气有善不善” ( 《遗书二十一》)。
从上述可看到:对天命之性,是否有善恶,程颢未明确说。程颐则肯定至善无恶。对气禀之性,程颢认为兼有善恶,随环境而发。程颐则认为气中固有善恶。然而,他们把人性分为二,离开社会关系论道德原则的善恶则是共同的。与程颢之论比较,程颐的人性先天论彻底而完备些。
③闻见与德性
把知识分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否认二者的关系,轻视感性认识,强调内省反求,是二程在认识论方面共同的特点。
程颢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遗书二上》)又说:“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遗书十一》)程颐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遗书二十五》)。德性之知是对内心固有之理的自我认识,它不依靠耳目等感官所得之知升华而来。说认识对象是心中固有之理,认识的主体是心(理性),二程是一致的,只是在认识方法和途径上稍有差别。程颢主内省反求,以“心得之,然后可以为己物”(《外书一》)。程颐则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他对《大学》中“致知在格物”从认识论方面作了详尽的发挥,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把“格物”解释为“至物”,即通过接触事物使内心被障蔽了固有之知(理) 复明。
④生生与对待
在辩证思想方面,洛学尽管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上,亦不可否认有其成就。程颢有“生生与对待”的命题。肯定“生”是宇宙的基本现象,说“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遗书二上》)他的这个“生”包含生成和生命两个意义,认为生成是体现了“理”。程颢进而又认为“生”的根源在于对立,“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遗书十一》),认为对立具有普遍性,没有主宰意志的安排。程颐还承认“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遗书十五》),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转化。
二程在理欲、义利方面都持对立论。修养方法上,主诚、敬、集义,都是对先秦儒家学说进一步步的阐发。
如何评价洛学,历来聚讼纷纭,各持一说。不可否认北宋兴起的理学各派,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其特色和成就。然他们或受佛、道影响,或不能把自己学说贯彻到底,或带有神秘性,表现了不同的疏漏。如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尽管说得很含糊,还是难免道家的“有生于无”之嫌。邵雍先天象数学,主观臆造又很神秘,二程批评为 “空中楼阁” (《遗书七》)。张载之学,在人性论、认识论方面不能贯彻气论到底。司马光的“虚”凌于“气”之上,本与二程有共同之点,但他的“天命”论,有着浓厚的神学色彩。二程师承周敦颐又长期讲学于洛阳,与张载、邵雍、司马光往来密切,学问上相互之间既有交流又有诘难,相互取长补短,对洛学的形成同样也会有影响。洛学在继承孔孟学说的基础上,以义理定型先秦儒家学说。二程洛学经杨时、罗从彦和李侗到朱熹,得到进一步阐发并把它提到一新阶段。
二程,即指中国北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两位理学家。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两人并称“二程”。二程祖籍洛阳(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有《二程集》。他们早年一同求学于周敦颐。
此兄弟二人的学说有“二程学派”,“二程儒学”之称。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性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二程而且提出人类社会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二程的“人性论”祖述子思孟子学派的性善论。但二程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回答了性为什么至善,为什么会产生恶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二程儒学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称为程朱理学。明代徐必达刊行有《二程全书》。清代涂宗瀛校有《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孝鱼《二程集》校本,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共计875万字。《遗书》即《河南程氏遗书》﹐由朱熹编定。朱熹又编定《外书》12卷,是《遗书》的补编。张栻编《文集》。《易传》即《程氏易传》,是程颐注解《周易》的心得。《经说》是程颐注解儒家经典四书四经(不含《礼经》)的著作。杨时编有《粹言》2卷。
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
姜宸英曾概括说:“河南二程子以持敬之学教学者。其旨以严恭俨恪为要,其功始于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之间,而推之至于尽性达天知命,盖作圣之基,学者无时而可离者也。”[2]
熊赐履称:“自尧舜以来,圣圣相传,不越一敬。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道也。……二程既以一敬接千圣之传,而伊川则特为主一无适之解,又从而反复发明之,庶几学者有所持守,以为超凡入圣之地。朱子谓程氏之有功于后学,最是主敬得力。”[3]
《如果这是宋史》一书的作者曾挖苦说“别人努力一生,是想成为圣人,而程氏兄弟的职业,是教别人怎样成为圣人。”“以程颐为例,他当年曾自豪地说,自从当了周先生的弟子,每日钻研大道,科场名利之心再也没有了。不过科场还是要下的,不然怎样去教化大臣和皇帝呢?”
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九。 寻根溯源 程姓起源有四:1、源于风姓,以国为氏,为重黎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广韵》所载 ,商时,封重黎之裔于程国(今河南洛阳),至周,周武王复封伯符于广平,子孙遂以国为氏。2、伯休父 被周宣王封于咸阳程邑说。据《万姓统谱》、《元和姓纂》记载,即以地为氏说,周宣王时,司马程伯 休父在与淮夷之战中建立显著的功勋,他的封地在程,所以其子孙以地为氏。3、春秋时期晋国卿族荀氏 之子封在程邑(今山西新绛),子孙遂改为程姓。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记载,当然他不 是程姓得姓的源头,而是程姓出现的一个新支派。4、别的民族和姓氏改为程姓。 得姓始祖 程伯符。重黎之后,商朝时任大夫。由于商纣王无道,伯符遂离开商而投奔了周朝,并向周武 王进献了“三异之瑞”,即“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周武王因他进宝有功,就把广平(今 河北省鸡泽)封给他作为奖赏。重建程国。伯符子孙遂以国为氏,称程姓,并尊程伯符为程姓的得姓始 祖。 繁衍播迁 程姓在春秋时代已经分布于河北鸡泽、河南洛阳、陕西咸阳一带,春秋末,有晋国名士程本 迁居齐鲁大地。三家分晋,程婴的后裔迁往赵国首都邯郸。秦汉时期 ,鲁国人程郑举家迁往蜀郡邛崃( 今属四川),且有其他程姓迁往浙江乌程和江西南昌,总之,秦汉时期 ,程姓已在华北长城以南地区繁 衍。三国时程普(河北丰润)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安家,东晋程元璋(洛阳上程聚)的子孙定居安徽 歙县篁墩,东汉末年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程秉南迁交州(今广州)为长史,其分支有的在程乡( 今广东梅州)定居。西晋时,程姓有人做官到今甘肃武威、张掖,程姓族人开始在祖国大西北扎根落户 。北魏时,洛阳程氏二千多户被迁到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安家。五代时,江南的新安程氏从安徽 回迁到中山博野(今河北蠡县),其子孙有迁陕西礼泉者。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今安徽、浙江两 省交界处,程姓族人的分布日益稠密,逐渐扩散到江苏、江西、福建地区。与此同时,南达岭南的珠江 流域,北到长城外的蒙古草原,西到河西走廊,东达东部沿海,在这一广大地区,都已有程姓族人居住 。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使河南地区程姓复兴,金兵南下时,伊洛二程的子孙也随宋室南迁,程 颢的长子迁江苏吴县,程颐的长子迁安徽六安,次子迁金城(今江苏句容),三子迁池州(今安徽贵池 ),河南程姓自南宋开始,成为了我国江南程姓繁衍的主要来源之一。南宋绍兴年间,洛阳程姓有些迁 居桂林、贵州。元时,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又从池州复归业洛阳,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已有程姓。明 清时期,程姓便已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历史上,程姓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为 主;南方是以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为主。如今分布在河南、安徽、四川和山东等省的程姓要占 到全国程姓的百分之六十。其中河南最多,据说程姓在全国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有十八派,派系最 多。 郡望堂号 程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以下几个:1、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 鸡泽);2、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3、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 堂号:“明道”、“伊川”、“立雪”、“安定”、“广平”等。 宗族特征 1、程姓人多忠义之士。古往今来,有多少程姓志士仁人,舍小利、取大义、舍小家,为大家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名垂千古。2、字行辈份严谨有序。如湖北江夏程姓一支字行为:“敦仁广义, 远绍显谟,培基振绪,愈奋伟烈,德泽绵延,时久弥芳,和蔼充盈,毓秀钟炎。”安徽绩溪程姓一支字 行为:“有明之士,定昭宗礼,必叙伦常,名正方顺,敦本发祥。” 名人精粹 程婴:春秋时晋国人,著名的忠义之士,与公孙杵臼设计营救赵氏孤儿,报仇雪恨后自杀殉 友。程不识:西汉前期著名将领,与“飞将军”李广齐名,他治军严格,为人廉洁,敢于直谏。程昱: 三国时期东郡东阿(今属山东)人,曹操的主要谋士,智勇兼备,有胆有识,曹操称其:“程昱之胆, 过于贲、育。”程普: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先辅孙坚,再辅孙策、孙权, 赤壁鏖战时,他任左都督,周瑜为右都督,大败曹军于乌林。程邈:秦朝下社(今陕西西安)人,变大 小篆为隶书,对中国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程咬金(又名知节):唐初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 隋末起义军将领,帮助李世民开创太平盛世。程异: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宪宗时任宰相,理财 家,“安史之乱”后助唐王朝筹措大量资金,用以平淮西军阀吴元济之乱。程琳:博野(今河北蠡县) 人,北宋宰相,在与各民族交往中举措得当,为民族矛盾的缓和和边疆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程颢、程 颐:伊洛(今河南嵩县)人,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其学说后为大理学家朱熹所 继承和发展,称“程朱理学”。程敏政: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明代直臣,忠义之士,直言敢谏, 入狱也不改忠贞。程长庚:安徽潜山人,清代戏剧家,擅演老生,功融徽调、汉调、昆曲三家,时同余 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程伟元: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曾与高鹗共同修改增补 《红楼梦》。程砚秋:北京人,满族。四大名旦之一,并逐渐创立程派艺术,日本侵华时罢演。程潜: 湖南人,国民党元老,解放前夕,与陈明仁在长沙起义。
奠基理学的“二程”指的是谁?
本文2023-10-20 01:54: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