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灭亡于哪年?
到公元1664年乌撤部灭亡,历经1200年以上。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 苏保苏蒿( 音su21b02l su2l h055) ” 和“ 苏芈录纣( 音su2l m ai 551u21dz。
彝族作为我国人口位列第六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韵味和古老的文化气息。彝族是上古时期分布于西部地区古羌人后裔,其民族构成中绝大多数都为古羌族。随着岁月流逝与朝代更迭彝族人,始终保持着古朴的民族本色。在现代人眼中彝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无论服饰、饮食、文化、习俗,还是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与韵味。尤其是“火把节”与“彝族年”,更是给世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已经达到了870多万,这在我国人口总数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彝族人口数量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依然居高不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彝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体系。目前,彝族主要聚居地在滇、川、黔、桂四省。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约有几百万彝族人,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域,彝族文化、习俗、风情表现得也最为明显。笔者认为神奇而又秀美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勤劳勇敢的彝族人。
同时,也酝酿出了彝族悠久、朴素、多彩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古老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民风民俗;以及独具彝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实才是彝族最值得传承与呵护的宝贵财富。
彝族先民起源及历史背景
彝族作为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从古至今都以民族支系繁多而著称。这一点其实可以从彝族种类繁多的民族语言,以及其族人分布地域得到证实。虽然彝族的官方民族语言是彝语,但是却根据不同地域划分出了,6种方言、5个次方言和25个土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说着不同的彝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同地域的彝族人,不仅无法正常沟通甚至连习俗都不一样。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去形容恰如其分。
一、“彝族”民族称谓变迁
笔者认为一个民族只有拥有统一的族名,才能让所有族民拥有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族认同感。比如从上古时期开始汉族,就已经获得了统一称谓华夏民族,时至今日汉族人的民族凝聚力也非常牢靠。而“彝族”最开始并不是彝族人的共同民族称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多方踏查。并遵照彝族人共同意愿才最终确立了以鼎彝之“彝”,作为彝族众多支系的统一民族名称。这其实也是在彝族诞生几千年之后,第一次获得的统一民族称谓。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谜,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题。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羌氐说为主。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羌氐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3000年前彝族祖先已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等部族。汉朝被称为“西南夷”。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乌撒文化是彝族悠久文明的墨迹之一。彝族进入乌撒地区,最迟可以追溯到西汉时代,北宋时期出现乌撒部落,元朝时期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1955年,改称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在这里,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真实地反映出在多元文化结构中最深层次的心里积淀。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阿普笃慕是各地彝族同胞普遍认同共同尊奉的彝族人文祖先。
关于彝族的起源,有“北来说”、“土著说”、“南来说”等等,但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和考古学界的观点是基本统一的,认为彝族是以西南土著民族昆明族为主体,在与其他部族相互交往、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
昆明族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与氐羌民族同为游牧民族,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夏处高山、冬入深谷”,昆明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牧场;而氐羌民族则“依随水草”、“毋常处”,不分季节,哪里水草丰美就到哪里去。
据罗平、宣威、峨山、禄劝、武定、双柏等彝文古籍《指路经》所载,阿普笃慕及部族最早繁衍生息活动在滇池为中心的周围地域。
彝学界一致认为阿普笃慕生活于距今2800多年前的蜀洪水泛滥时代。
《西南彝志》、《洪水泛滥》、《祭祖经》等彝文古籍都对阿普笃慕历经洪水泛滥有记述。
据彝族南部方言区彝族古籍记载,彝族父系社会从细德依始,历三十六世至阿普笃慕,遭遇滔天洪水,因阿普笃慕善良诚实而幸免于难。
洪水后,阿普笃慕娶三妻生六子,即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
后来,阿普笃慕的六个儿子发展成古代彝族武、乍、糯、恒、布、默六大部落,原居住地逐步向滇、川、黔、桂、渝五省市区分迁,开辟各自新的领地,史称“六祖分支”。
阿普笃慕与他的六儿子被尊奉为各地彝族的祖先。
武、乍二部从原居住地分移出来后,主要向云南各地迁徙,成为今天居住在云南各地彝族的祖先。
糯部从慕雅热传七代至额阿糯时,从原居住地迁至今昭通与曲靖接壤地带,后辗转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州境内,成为凉山彝族“曲涅部”。
恒部(慕雅卧)后来分为二支,一支迁徙并定居于今昭通,发展成为“乌蒙部”;一支经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迁至四川南部的永宁(今叙永)、古蔺一带,发展成为“扯勒部”。
一支从云南昭通渡过金沙江后沿美姑河北上到达凉山腹地,发展成为“古侯部”。
布、默二部向东北、东路发展到今贵州普安、威宁,其后裔发展成为乌撒土司。
成为今居住在贵州大部分地区彝族的祖先。
滇中地区的彝族主体为武(慕雅切)部之后裔,主要居住谷窝(今昆明)、龙朵嘿(即滇池)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慕雅切后裔实阿武的第十世孙皮武古,娶妻耿叩娄益,生下八个儿子,分住四方,征服周围各部落并建立了滇国。
滇国强盛时期,其辖地东至云南沾益、陆良、华宁、蒙自,西到今保山县,北至今云南剑川、姚安、禄劝,南抵红河北岸,即汉武帝时设置的益州郡范围内的各彝族部落。
公元前339~329年,楚威王派大将军庄乔带兵从湖南沿清水江进入贵州境内,并从贵州西部进入云南滇池地区。
后因秦国控制了黔中地区,阻断庄乔归楚之路,庄乔及其所率士兵只得变服易俗,融入当地彝族之中。
这就是古代史上首次彝、汉民族的大融合。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派巴蜀兵击灭滇王同姓部落劳浸、靡莫,迫使滇王归附,建益州郡。
但摄于地方政权的传统势力,仍授滇王王印,由其仍旧统辖当地彝族各部落。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彝族人口有830多万,居住在北起大渡河流域,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的西南地区,约50余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
彝族支系繁多,自称有诺苏、纳苏、聂苏、罗武、倮倮、撒尼、尼泼、阿哲、勒苏等30多种,他称有黑彝、白彝、红彝、彝家、甘彝、罗武、花腰、撒尼、撒梅、阿西、阿哲、山苏、车苏等40多种称谓,全国共有21个彝族自治地方。
乌撒灭亡于哪年?
本文2023-10-19 23:53: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