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涂氏总人口是多少?
涂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五十三位姓氏,在鄂、赣、粤地区分布比较集中。在当今涂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68%,总人口大约有85万。涂的名义和图腾涂、凃、涂三字古时通用,姓也同源,现在一般以涂为正字。涂字是由土部、水和余字组成。在甲骨文中,余字像一面南方房屋的架构状,上面是屋顶,下面为梁架和支柱。余的本义是房子,这种南方房屋是土木结构的。土加上水就成了泥,古人定义涂为泥巴,这是涂的本义。后来涂字逐渐被涂字所替代。引申有涂抹、糊涂等意思。虞舜、夏禹时期存在一支涂山氏族,亦称涂山氏、嵞山氏。涂山应是位于南方某地的土山,山中生产人们生存所需的食物,因此涂人以土山为其氏族的原始图腾和氏族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夏朝时候的强大部落。涂人居住的地方称之为涂,或者地名带涂字,临近的河流称之为涂水,涂氏族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和姓。涂姓的起源和演变:涂姓主要起源于姒姓,与夏人同源。夏朝初,中原已经有涂山氏族,亦称涂山国。史书中也作涂山氏、嵞山氏和峹山氏,其实是一个名字的不同写法。大禹建立了夏朝,其子帝启继承其位,帝启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儿子正式继承父亲王位的人。帝启的母亲是涂山氏族的人,史称涂山氏之女,也称闵妃,今河南灵宝市阳平镇文乡村还存有闵妃墓,据说是涂山氏之女死后葬于此。涂山氏的地域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大约在夏朝中期,涂山国为莘人所灭,其后有涂氏,涂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在宋朝以前,东部地区以涂姓为主,西部地区涂姓占绝对优势。宋朝以后,出现了凃姓,在福建、江西和四川都大量使用凃字,大约占全国涂姓的三分之一。涂姓可能出自涂姓,移民为区别自己的涂姓与当地的涂姓,以减少水部一点而成涂姓。外族的基因流入:涂姓是一族比较单纯的群体。一直没有发生外族基因大批流入涂姓人群的事件。到清朝时两湖地区的土家族先民中已有涂姓,在与当地汉民交流中逐渐与汉民通婚,互有基因流动,当今湘鄂地区多涂姓与土家族的涂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涂姓的分布和迁移:先秦时期,涂姓一直默默生活在东南地区的滁河流域。到晋朝时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涂氏人物新吴侯涂钦,他率族人南渡长江进入江西,在南昌定居。南昌当时称豫章,最终发展成为涂氏的望族,涂钦是涂氏最大一支豫章涂氏的开山祖。在那以后的1000多年中,江西的涂氏是全国涂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繁衍中心,他们向东南、南方和西部逐渐地扩散,最终形成东南地区的著名姓氏。宋朝时期,徐姓(包括涂姓)大约有2万多人,为小姓,大约排在第二百七十位以后。江西是涂姓第一大省,约占涂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在四川等地。当时涂姓发展的方向是东南和西部。在宋朝,四川的涂姓以涂为其正字,几乎没有涂字。而江西等东南地区则涂和涂混合使用,涂与涂的比例各占50%。全国基本形成以江西和四川为中心的两大块涂姓聚集区。明朝时期,涂姓(包括涂姓、凃姓)大约有8万人,在明朝的排位已经上升接近第一百五十位。江西仍是涂姓第一大省,约占涂姓总人的54%,其次分布在福建、四川、湖北、云南等地,五个省大约占了涂姓总人口的96%。在宋、元、明600年期间,涂姓人口流动主要向南方迁移,四川地区涂姓也向湖广云贵地区移动。全国初步形成豫、闽、鄂、川、云一大块涂姓人口聚集区,涂姓重心向南漂移。这一时期出现了凃姓,而且大约占涂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涂字作为姓氏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仅仅占总人口不足5%,几乎都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地区。当代涂姓的分布和图谱:当代涂姓的人口约85万,排在全国第一百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8%。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涂姓人口增长率呈厂形的态势。全国涂姓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北、江西、广东,这三省的涂姓占涂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安徽、贵州、云南,这五省又占涂姓总人口的24%。湖北是涂姓第一大省,约占涂姓总人口的31%。全国形成了湖北连接江西而牵广东的涂姓分布区。涂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53)表明:在鄂渝湘黔、豫陕甘南部、浙台大部、皖皖赣闽、桂粤大部、云南东部、四川大部,涂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5%,居住了大约77%的涂姓人群。在台琼北部、广东西南、广西东南、云川西部、陕甘中南部、河南中部、山东南部、苏沪、浙江北部、内蒙古中部、辽宁东部,涂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5%—01%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6%,居住了大约15%的涂姓人群。涂姓的传统文化:郡望涂姓郡望为豫章(南昌)。楹联涂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赣林三妙品;奕叶四奇才。邦祥翰林三妙;俊生文学独魁。椒衍瓜绵,开东南氏族;才高学博,撰古今志书。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涂姓历代名人22名,占总名人数的00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五十二位;涂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涂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涂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历史上涂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汉谏议大夫涂恽;晋朝新吴侯涂钦;五代南唐名人涂广;宋朝靖州知州涂安,进士涂大经;明朝进士、兵部尚书涂宗濬,进士涂谦,翰林院编修涂瑞,进士涂棐、涂顺;清朝进士涂天相,湖广总督涂宗瀛;当代农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涂治,气象学家涂长望。涂姓血型:涂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8%,A型占299%,B型占262%,AB型占81%。
这个问题,实则是一件旧闻,一桩考古"憾事"一一
1983年的一天,贵州省文化厅专家奉命编写本省文化名人,在马家寨探访时,无意中从一老者口中听到了"吴三桂"的名字。经多次釆访,他们从一些村民那里获悉一条隐秘信息一一大清名媛陈圆圆墓在此。
俟专家对古墓进行正式勘察时,此墓已被盗墓贼抢先"光顾"。专家挖开封土,里面除一具女性骸骨,啥也没有。这次挖墓,让专家们选择集体沉默。
而陈圆圆墓,一直以来都是马家寨人的隐秘,从不外传的。这座村庄虽叫做马家寨,居民却全部姓吴,据说是吴三桂的后代。这个大家族自古就流传着一个规矩,陈圆圆墓的消息只能家族秘传,而整个家族每一代仅有两个人能够知晓,所以这座墓一直都保存完好。
在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有一个地方叫襄子家屋场, 历史 资料记载,该地名的来历是以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名字取得。除此之外,外人并不知道陈圆圆的墓地也隐藏在当地。
遗憾的是,当地众多的吴三桂后人一致反对公开这段 历史 ,几经周折,也不愿意透露他们称之为“陈老太婆”的陈圆圆埋葬在哪里。
其后人的理由是,“老祖宗吴三桂兵败后,想留下吴家之根。后世子孙为免遭诛灭九族,逃难隐藏,才世代隐居此处。族人不愿‘出卖祖宗’。”
陈圆圆墓暗藏乡间,神秘对联透露王妃身份。陈圆圆后人创“聂”字。
黄透松等调查者在寻访的过程中,在马家寨一名吴三桂后人的一处墓碑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副奇怪的对联:“阭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其中“阭”字不知到底是“阮”还是“院”字,怎么读都不通,不知道隐含着什么意思。
也许是黄透松等人的诚恳打动了吴家后人,经过反复做工作,吴三桂的一个直系后人吴永松老人才解除了思想顾虑,告诉他们:“阭”字是“隐”字的简化,是吴家文人自己造的,字典上没这个字。表示后世隐藏此处。
终于,在打消了顾虑的吴家后人帮助下,调查者得以在寨右边的山凸上找到了根本不起眼的“陈老太婆”陈圆圆的坟墓。
那是清雍正六年(1728年)立的一块很不显眼的小小石碑,碑脚已被泥土掩埋,上面有一块没有山字形的碑帽,左边有一块石夹柱,右边的那块石柱已经不知去向,只好用石头垒砌撑起。
碑上阴镂“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整块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简化的“聂”字。
吴永松老人解释说:“故先妣”没用“清”字,表明她是明末的一位王妃。“妣”代表女性。“吴门”二字暗指老太婆是苏州人,苏州古称吴门,对外也可解释为吴家。“聂”用的是雍正年间还没有的简化字,是吴家为隐蔽造的。陈圆圆本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有右耳,陈有左耳,“双耳”代表邢和陈,一字双意。“双”字的繁体上边两个“佳”字,佳佳为好,花好月圆,暗喻“圆圆”。“位席”显示她地位的崇高,以女性而位居宗祠。十一个字连起来正好就是“明苏州氏陈圆圆王妃之墓”。
2010年6月末的一天,《吴三桂大传》作者李治亭先生突然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部长助理廖永伦先生打来的电话,称在该州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吴三桂后裔和陈圆圆墓,是否真实,有待学术界专家考定。廖先生诚邀李先生组成一个5至7人的专家组前往考察。
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这一线索包含了重大的学术信息,可能有助于解开许多 历史 谜团,还原 历史 真相,填补学术空白。但事关重大,须亲身考察,才能辨别真伪。基于这一考虑,李先生接受了邀请,并邀徐凯、李世愉、王政尧、滕绍箴等专家同行。
2010年7月10日,5位专家从北京飞至贵阳,转乘 汽车 至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再转至目的地岑巩县,历11个小时,行程5000余里。他们顾不得休息,又车行80华里,从县城到达马家寨。因入口处很狭窄,容不得车身通过,遂下车步行进入。寨子内巷道纵横,且狭窄相同,以致畜力车及今之机动车都无法进出。据村寨负责人称:此寨是按八卦图建造的,生人进来,很难找到出路,连原路也难找回。果然,路皆用石板铺成,巷道两侧高墙均用石块砌成,无论走到哪条巷道,皆难以分辨其不同,遂造成视觉混乱,以为总停留在原巷道,进退失据。
房屋依然保持明清时代的古朴风貌,青砖青瓦,房龄都在百年以上。走入其中一户普通人家,一迈入大门,就进入一个大房间,空空荡荡,专供进出。一出此房间即进入庭院,其大小约四五十平方米。院子中间有砖砌的一个水池,供应宅主人家日常用水。正面是“堂屋”即上房,为主人卧室,堂屋正中供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据说家家如此。两侧为厢房,都不设门,是那种没有间隔的筒子屋,储存粮食或什物,只有一处用作吃饭,实则是仓库,东西杂乱,几无空闲之处。
全寨230多户人家,1300余口人,连同在外人口,大约在2000人左右,全都姓吴,连一个姓马的也没有。中国传统农村自古以来,皆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其村名即以共姓名之。马家寨怪就怪在无一马姓,名不符实,大违常理,其中必有深意。
专家们有意询问寨中人,无论男女老少,众口一词,都说吴三桂是他们的老祖宗。年岁大的老人还知道家族曾保存有御赐簿、皇伞和大刀等文物,口碑相传,故事多多。吴三桂以降清叛清造成了广泛的 社会 影响,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个具有很高知名度的 历史 人物,也只在读过书的人们之间流传。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其影响未必有多大,像马家寨,尤为重重山岭所阻隔,信息难通,即使与周边的大城市也相距不下数百里。在这样一个极其封闭长达千百年的小山村,竟然认吴三桂为他们的祖宗,这是偶然的吗?是人为的吗?马家寨的人也都知道吴三桂名声不好,但仍将其认为祖宗,这样的认同,只能说明他们与吴三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秘传人说出吴三桂家族史
马家寨处于一个山脚之下,地势较为平坦,人行其上,并无爬高或登山之感。抬眼望去,山坡布满了坟茔包。被称为“陈圆圆墓”的那座,与附近其他几百座墓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立在墓前的一通碑,上书“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两侧分别刻写“孝男吴启华,媳妇涂氏立;孝孙男仕杰、仕龙,孙媳杨氏;重孙大经、大纯;孝玄孙吴朝达、选、魁、政、玺、柱、相、仪。”在碑的右侧,刻有立碑时间:“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另有一通墓主人为吴启华的墓碑,碑之两侧写有一对墓联,上联云:“口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下联云:“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还有一通碑文更不可解,其墓主人是“清故上寿先考明公号公玉老大人之墓”,碑之右上联云:“重垒土茔人祖即已祖”,左下联云:“复修石台若翁如吾翁”。此碑于“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初六日立”。从联语文字看,墓主人不像是吴氏家族的人,应是以外姓人葬于吴氏家族墓地,却被当作本族人的祖宗而备受推崇。
同年九、十月间,滕绍箴先生又收到岑巩县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透松老先生两封信,称在马家寨又发现一位“吴公张君后墓”,立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碑文为“受皇恩眷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张君后墓”,他们认为是吴三桂的妻子张皇后的墓。12月初,李治亭和滕绍箴两位专家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在“秘传人”的帮助下,最终认定这4座墓的主人分别是:陈圆圆、吴应麒、马宝、吴三桂。有关上述4通碑文的考释,学者们分别撰有专文给予了详细解读。滕绍箴先生说:“没有秘传人的帮助,我们真的对吴三桂去世后的这段 历史 不清楚,也就很难解读碑文。”
原来,吴三桂被清廷定为罪大恶极的“逆臣”之后,其家属必受株连,必被追杀。为生存下去,只有远走他乡,隐姓埋名。这样,不出几年,有关家族的 历史 尤其是吴三桂的史事就会烟消云散,完全失传。约在康熙后期,形势趋于缓和,吴家的人定居马家寨,始立“秘传人”,家族的 历史 只由他们一代代秘密相传下去,且只许口传,不得书之于文字,避免被朝廷发现。现在已传承至第10代,其秘传人名字叫吴永鹏、吴永松。据吴永鹏先生回忆,1962年他17岁那年,被他的叔叔选中,做了长房第10代秘传人。
吴永鹏在与专家们面对面的交谈中,讲述吴三桂、陈圆圆、马宝等人的故事如数家珍,令人称奇。在这遥远的穷乡僻壤,文化很不发达,既没有高校,也无研究机构,有谁来讲吴三桂的事?秘传人没念过大学,仅初中毕业,何以知晓吴三桂尤其是他死后,其家属避难贵州岑巩县的事?事情很清楚,他是靠上代秘传人传给他的。
马家寨村人 个个都会说高邮话
2012年5月下旬,由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 历史 所与岑巩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陈圆圆、吴三桂史迹高层研讨会在贵州省岑巩县举行。我市神居山景区 旅游 开发负责人杨国宝先生是位 历史 研究者,他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岑巩县人民政府***将吴永鹏先生领到杨国宝面前,吴永鹏开场白一句纯高邮话让他大吃一惊:“杨老师你好,你多晚来的呀?”接下来的一段叙述,北京来的专家还真的听不懂,杨国宝一边听一边翻译,啧啧称奇。与会专家、学者看他俩用高邮话一问一答,滔滔不绝,自然也相信吴永鹏所言不虚。
杨国宝在马家寨现场踏勘和采访过程中,接触了许多马家寨人,发现他们都会说高邮话。这就意味着,在山高林深、与世几近隔绝的岑巩县农村,在苗、侗、土家、仡佬各民族聚居的龙鳌河畔,出现了一个“高邮村”。
陈圆圆逃亡为吴三桂守灵保根
三百多年来,绝代佳人陈圆圆的归宿成为清史研究之谜。贵州深山陈圆圆墓的发现和吴三桂家族秘传人的讲述,为我们披露了陈圆圆晚年生活的 历史 真相:一心一意为吴三桂守灵,千方百计为吴三桂家族保根。现有事实证明,陈圆圆并非不知所终,亦非投湖自尽,她是隐姓埋名的逃亡者!她不仅成功地保存了自己,也保存了吴三桂的余脉,得以繁衍至今。陈圆圆以实际行动为吴三桂续写了一页重要的 历史 ,也填补了清史研究的一段空白。
最新 历史 研究表明,陈圆圆与吴三桂因为政见不同,曾经在云南出家为尼。吴三桂起兵后,她还俗随军到湖南。吴三桂病逝后,她护送其灵柩从衡州(今衡阳)回到昆明,原打算在昆明为吴三桂守灵三年,但见郭壮图控制下的吴世璠洪化政权很不景气,认定这种“混乱局势,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加之湖南战局不利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形势发展下去,大周必败无疑,杀身之祸必将到来。”于是,她作出明断,离开昆明,带着吴应麒的两个儿子设法隐蔽起来。到达湖南沅州府时,养子吴应麒带领200猓猓兵(苗兵)前来“护驾”。但母子俩会面不到一个月,马宝便从武冈等处败下阵来,退守沅州府。吴应麒只好令马宝护送陈圆圆离开沅州府。到达钲远城时,钲远守将伯爵将军江义伙同马宝共同护送陈圆圆一行到达思州府城。思州知府李敷治遵照指示,引导马宝和陈圆圆至猴子岭的搭茅洞,正式隐蔽起来。陈圆圆在这里住了约半年,因野兽侵袭(儿媳涂氏被狼吃了),便下山到“马家寨对面龟形脖子上”即马家寨前屋场田居住。八个月后,吴应麒从平远府战败,前来隐居,帮助她往老屋场搬家,她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她先到地安寺修行,后又买下天安寺(平西庵),过上出道生活,坚持不断地为吴三桂求佛念经,于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死在寺中,终年67岁。
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吴应麒及其后裔在老屋场住了43年之久。
陈圆圆为保住吴应麒的“根”,当年从昆明再下湖南时,曾把吴应麒的两个儿子世珺和世珵带出来,只不过改名仕龙和仕杰了。考之《康熙字典》:珺,[字汇]云:音郡,美玉也。[传]云:佩玉名,珺如圭而正方,诗言,珺用琼,则佩之,美者也。陈圆圆没有取“珺”字本意,而是取其音、形。珺者右旁“君”也,“君”同“龙”,故叫吴世龙,为避开清廷追查,将“世”改为“仕”,成了吴仕龙。珵[玉篇]云:美玉也。[相玉书]云:“大六寸光自照”,是美玉中杰出者,所以吴世珵的“珵”字,便以本意“杰”字取代,改为吴仕杰,顺理成章。陈圆圆在遗嘱中提出:“两个子孙中要小孙子吴仕杰当家理事;大孙子吴仕龙出家隐藏下来,以防万一。要是吴仕杰被害,吴仕龙再还俗繁衍子孙。”
此外,陈圆圆为了后裔隐藏得更深,还采取认亲戚、结家族、开亲(结亲),并结合做好事、做善事、搞施舍等措施来联系和深入依靠当地群众,逐渐使吴氏家族后裔融入当地 社会 。当然,当地少数民族有势力的大户,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愿意与陈圆圆这支吴氏族人交往,同样也看出她有来头,并与地方政权、宗教势力之间有着非凡的关系所致。
没有什么 历史 ,只有传说!还有云、贵两省为傍名人,而产生的利益之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到现在为止,贵州这个所谓的陈圆圆墓,只有一本真假难辨的族谱,还有老一辈的口口相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靠谱的出土文物来进行佐证,很难令人信服。而墓中仅剩的女性尸骨也和陈圆圆去世时的年龄不符!而早在这之前,云南昆明就已经有一座陈圆圆墓了。
其实,全国各地近些年来,类似的故事曾经多次上演。比如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的诸葛亮故里之争;
四川江油和甘肃天水的李白故里之争;
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的老子故里之争等。
最 搞笑 的是,臭名昭著之西门庆的故里竟也有山东和安徽的三地争夺的不亦乐乎!
难道西门庆也“真香”吗?非也,其实还不是利字当头——各地看中了西门庆的名人效应,所可能带来的眼球经济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现在为止,贵州这个所谓的陈圆圆墓,没有任何靠谱的出土文物来进行佐证。墓中仅剩的女性尸骨也和陈圆圆去世时的年龄不符!而早在这之前,云南昆明就已经有一座陈圆圆墓了。
其实,全国各地近些年来,类似的故事曾经多次上演。比如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的诸葛亮故里之争;
四川江油和甘肃天水的李白故里之争;
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的老子故里之争等。
最 搞笑 的是,臭名昭著之西门庆的故里竟也有山东和安徽的三地争夺的不亦乐乎!
难道西门庆也“真香”吗?非也,其实还不是利字当头——各地看中了西门庆的名人效应,所可能带来的眼球经济而已!
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这一线索包含了重大的学术信息,可能有助于解开许多 历史 谜团,还原 历史 真相,填补学术空白。但事关重大,须亲身考察,才能辨别真伪。基于这一考虑,李先生接受了邀请,并邀徐凯、李世愉、王政尧、滕绍箴等专家同行。
2010年7月10日,5位专家从北京飞至贵阳,转乘 汽车 至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再转至目的地岑巩县,历11个小时,行程5000余里。他们顾不得休息,又车行80华里,从县城到达马家寨。因入口处很狭窄,容不得车身通过,遂下车步行进入。寨子内巷道纵横,且狭窄相同,以致畜力车及今之机动车都无法进出。据村寨负责人称:此寨是按八卦图建造的,生人进来,很难找到出路,连原路也难找回。果然,路皆用石板铺成,巷道两侧高墙均用石块砌成,无论走到哪条巷道,皆难以分辨其不同,遂造成视觉混乱,以为总停留在原巷道,进退失据。
房屋依然保持明清时代的古朴风貌,青砖青瓦,房龄都在百年以上。走入其中一户普通人家,一迈入大门,就进入一个大房间,空空荡荡,专供进出。一出此房间即进入庭院,其大小约四五十平方米。院子中间有砖砌的一个水池,供应宅主人家日常用水。正面是“堂屋”即上房,为主人卧室,堂屋正中供奉“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据说家家如此。两侧为厢房,都不设门,是那种没有间隔的筒子屋,储存粮食或什物,只有一处用作吃饭,实则是仓库,东西杂乱,几无空闲之处。
全寨230多户人家,1300余口人,连同在外人口,大约在2000人左右,全都姓吴,连一个姓马的也没有。中国传统农村自古以来,皆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其村名即以共姓名之。马家寨怪就怪在无一马姓,名不符实,大违常理,其中必有深意。
专家们有意询问寨中人,无论男女老少,众口一词,都说吴三桂是他们的老祖宗。年岁大的老人还知道家族曾保存有御赐簿、皇伞和大刀等文物,口碑相传,故事多多。吴三桂以降清叛清造成了广泛的 社会 影响,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个具有很高知名度的 历史 人物,也只在读过书的人们之间流传。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其影响未必有多大,像马家寨,尤为重重山岭所阻隔,信息难通,即使与周边的大城市也相距不下数百里。在这样一个极其封闭长达千百年的小山村,竟然认吴三桂为他们的祖宗,这是偶然的吗?是人为的吗?马家寨的人也都知道吴三桂名声不好,但仍将其认为祖宗,这样的认同,只能说明他们与吴三桂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陈圆圆,又字畹芳,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却红颜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最后又后被吴三桂占为己有。陈圆圆入京后,成为田弘遇妾侍。后贵妃去世,田弘遇日渐失势,为寻求靠山来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和未来的依靠,田弘遇开始结交当时握有重兵的吴三桂,而陈圆圆就是结交吴三桂的筹码,田弘遇将圆圆赠送至吴府,吴三桂惊于陈圆圆的美貌得将其纳为妾。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吴三桂奋力抵抗,在撤离中,陈圆圆不慎走失,后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眼看大势已去,打算降服于李自成,但得知圆圆未死,而是遭刘宗敏所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明史·流寇》称:“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
陈圆圆,以她的美貌俘获吴三桂,迷倒李自成。吴三桂为了她背负着卖国贼的罪名为满人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不是吴三桂因为这个女人投降了多尔衮,满人最少也要晚入关几十年。所以说,她以她的个人魅力影响了整个 历史 的进程。贵州省黔东南州传出一个惊人消息:辖区内岑巩县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地,而吴三桂的后裔就定居在这个寨子里。
墓碑上没有直书真名,马家寨祖训系对外保密。直到最近考古专家来到现场并确认这就是陈圆圆的墓地后,马家寨村民才深深叹息,祖先更名换姓隐居深山数百年,没想到还是被发现。
按马家寨村长称:墓碑上的“吴门”二字,暗指陈圆籍贯的苏州,对家族内公开则释为吴家。使用“聂”字简化字,因“陈圆圆本姓邢,六岁后跟着姨夫姓陈”。“邢”右耳旁,“陈”系左耳旁,“聂”字双耳代表陈和邢两姓,当年以此来躲避追杀和掘墓。
此前,云南昆明、上海、苏州等地均有考古发现被猜测为一代名妓陈圆圆墓,不过都缺乏真实的证据。而现在,贵州省马家寨经过多位考古专家的现场调研考证和当地村民的说法,已经确定了这里确实是名妓陈圆圆的墓冢(zhǒng)。
根据族里的老人们说,为了保护这个墓冢,他们家族的先人从雍正年间之后再未对这座墓冢的墓碑进行修缮。既然马家寨隐藏这个秘密数百年不对外公开,为何还被发现了呢这些事情还得从1983年开始说起,当时国家文物局下发要求各地整理编写当地名人名胜的通知,而且还要搜集名人逸闻轶事。文件中就提到了与当地有关的吴三桂、李白、张三丰等人。那个时候当地的专家学者就开始准备着手调查有关墓冢的事情。遗憾的是,当地的吴氏后人对此事闭口不谈,一致反对对外公开,费了很大功夫劝导他们,他们始终不愿意公开这段 历史 ,是不愿意“出卖老祖宗”。直到后来考古工作无法进行时,考古专家提出挖掘后通过墓内陪葬品来分析墓主人,这时,马家寨村民眼看着守护数百年的祖坟将被挖掘,无奈之下公布了这个数百年来几代人守口如瓶的族人秘密。
关于陈圆圆墓地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古学家的考证。
“将军一怒为红颜,红颜一跳殉将军”。这描写的是一代枭雄吴三桂和倾国美人陈圆圆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也正因为这句经典的存在,大多数小伙伴都以为陈圆圆当时是在昆明莲花池为反情兵败的吴三桂殉了情。但事实上陈圆圆的墓却在贵州岑巩马家寨
对于这个事实的真实性,小伙伴们不需要再有争议。陈圆圆的墓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的,在这之前陈圆圆的墓所在地,一直都是众说纷谈。当时一位自称是“吴三桂”家族的人主动透露后,考古专家们经过一番考证后,才最终确认。而且贵州《岑巩县志·文物名胜篇》的史料中也有明确记载“陈圆圆墓(考)。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葬于思州城东北38公里,今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上,鳌山寺南端。”也就是如今水尾镇马家寨猴子山东边的山脚下。
陈圆圆的墓其实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墓四周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石块起保护作用。唯一比较显眼的就是墓碑。陈圆圆的墓前的墓碑分为一大两小三块,都有碑顶、碑身和碑座组成,上面雕刻着龙凤装饰的图案。而墓碑所刻的碑文虽然不多,但当时却让考古专家们很是费解了一番,才解开谜底。陈圆圆的墓碑上刻着的的主要内容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吴门”还好理解,吴三桂姓吴,古代女性嫁人后都冠以夫姓。而且陈圆圆老家苏州,苏州在当时也被称为“吴门”,所以有双重寓意。
看的这里肯定有小伙伴要疑惑了,既然这样也应该是“吴门陈氏”啊,怎么可能是“吴门聂氏”呢?其实这是吴家后人害怕陈圆圆安息之处被人打扰,特意所为。毕竟清朝时期吴三桂是造反兵败的,隐姓埋名还是很有必要。谁知道哪天当权者会不会来个归根究底的大算账。之所以取“聂”字,是因为陈圆圆原本姓邢,后来才跟养父改为陈姓。“邢”字右边的偏旁是耳,“陈”字左边的偏旁是耳,“双耳”代表的就是邢和陈,也是有双重寓意的。而且双耳“聂”字下部分的“双”字的繁体是“双”,上边两个“佳”字。都两个“佳”了,那肯定是好啊。花好月圆,又暗含了““圆圆”、沅沅”这个名字。至于碑文中的“位席”这表示墓主人地位崇高意思。此外,作为女性在清朝时期却能够位居宗祠,也说明是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是平民百姓;再加上孝男写的是吴启华,要知道史料记载吴启华可是吴山桂的儿子。能让吴山桂的儿子做孝男的,也无非就是他的几个妻子。这些都暗指墓主人生前的“皇妃”身份。吴三桂称帝时,陈圆圆就是是皇妃地位,更进一步证明了这座墓是陈圆圆。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碑文都是繁体字,只有一个“聂”字是简化的。这座墓碑是清朝雍正六年所立,但是考古专家们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查到“聂”这个字,只有“聂”字,而雍正年间用的就是康熙字典,也没有简化汉字的出现。“聂”字的简化是在1956年文字改革后才开始出现的。也就是说,当初在立碑的时候,吴家后人自己凭空创造了的一个字。为了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吴家后人也真是煞费苦心啊。如果相关专家不加以解析,这个碑文我等普通人那绝对是理解不了的。
虽然陈圆圆墓的所在地叫马家寨,但是现在村子里的1000多人全部姓吴,没有一个姓马的,都是吴山桂的后人。那既然是吴三桂后人落脚的地方,为什么叫做马家寨呢?也是为了隐形埋名吗?
虽然有隐形埋名,规避风险的意思,但并不全是。当年吴三桂造反兵败死后,整个吴家都成了清朝当权者的眼中钉,处之而后快只是迟早的事。因此,陈圆圆虽然对吴山桂的死讯悲痛万分,想要追随他而去。但不得不为了保全吴氏一脉,和吴三桂之子吴应麒一起,在大将军马宝的一路护送下秘密离开云南,潜入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躲了起来。等到多年之后,风声过了才敢搬到山下定居,繁衍生息让吴氏血脉源源不断的延续下去。而为了感谢大将军马宝当年一路不离不弃的护送,也为让吴氏后人永远记得马宝这个恩人,就将定居之处叫做马家寨。
而且马宝死后也安葬在了马家寨,吴氏后人会定期前去扫墓祭拜。马宝的墓碑和陈圆圆一样,也没有用真实的名字。上面上刻着的是“上寿先考明公号公玉老大人之墓”。“明”指的是明朝,这是因为马宝原来是明朝大将,后来跟着吴山桂才投奔了清廷,“玉”暗指宝的意思。此外,吴氏后人对马宝的感恩之情到底有多深厚, 在马宝的墓联上也能看的出来,墓联上写着“重垒土莹人祖即己祖,复修石台若翁如我翁”。这是要把马宝当做祖先来供奉意思,和吴氏祖先平起平坐,可见有多看重。
虽然之前马家寨的后人一直世代务农为生,但是当初陈圆圆逃出来的时候,仓促之间也带了不少贵重物品。比如御字簿、皇伞、金杯、玉簪、两柄大刀和一柄方天画戟等物金银珠宝。但是这些物品在 历史 的长河中大都不知去向。而那两柄大刀曾经是吴三桂做“关宁铁骑”将军的时候的兵器。如果留下来了,可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但可惜在大炼钢铁时期,被穷困的吴氏后人当成废铁卖了。
涂钦为晋朝开国元戎,历事西东晋武、惠、怀、愍、元、明、成七帝,享寿九十余岁,敕葬侯墓冈(即今丰城秀市镇的中湾村附近)。涂钦墓饱经沧桑,丰城《涂氏家谱》有明确记述: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在丰城南乡三坊三十都二图今中湾村一带,有村民牧牛踏陷一墓穴,获大量金宝铜锡祭器而暴富。细辨其墓为一大石椁,前后砌石,中有一门,宽七尺左右,高达一丈余,门内复有小门,用砖封死,坚不可启,并发现刻有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岁在丁酉(公元337年)涂侯墓”十一字,点划分明的冢砖,始知此处名侯墓冈。后经历代丰城涂钦后裔屡次修复,涂钦墓才得完好保存。新吴侯墓作为重要文物古迹,在清代编录的《丰城县志》《江西省志》上均有着明确的记述。
江西省文博部门协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西分册》一书,已经列入“涂钦墓”这一条目,这也表明了文博专家对涂钦墓在丰城秀市的认定。条目全文如下:涂钦墓[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中湾村侧100米侯墓岗晋代],涂钦,晋以功封新吴侯。清康熙年间就已发现新吴侯墓,今存大封土堆,俗称“侯墓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丰城县志》及《涂氏家谱》有记。
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以封邑“郇”为姓,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改为“荀”。姬逝敖也叫荀息。
后来,荀息的季子——荀首,因功被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西北、蒲州古城东南、临猗县南部一带)。他以采邑“智”为氏。所以,智姓源于荀姓,荀首即为智首,史称智庄子,是智氏始祖。
“智”,古文也写作“知”字。
一、智姓源流
东周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姬逝敖(荀息),以采邑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郇”为姓,后去“耳刀”旁,加草字头为“荀”。《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逝敖生庄子首”。 在晋景公时期,晋国大将荀首(荀息三子),因功被分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北部、临猗县南部、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一带),他以封邑“智”为氏。
“智”,古文写作“知”。
故智姓出自荀姓,荀首即知首(约公元前635年—公元前578年),为智姓始祖,卒谥庄,史称智庄子,从此薪火承传,世代繁衍。
始祖 智首
史书称荀首(知首),知庄子,生知罃。
二世祖 智罃(嵤)
史书称荀罃(知罃)、知武子,生知朔。
三世祖 智朔
史书称荀朔(知朔),生知盈。
四世祖 智盈
史书称荀盈(知盈)、知悼子,生知栎。
五世祖 智栎(跞、砾)
史书称荀栎(知栎)、知文子,生知申、知徐吾。
六世祖 智申(甲、中)
史书称荀申(知申)、知宣子,生知宵、知瑶。
六世祖 智徐吾
史书称知徐吾,改为“涂”氏。
六世祖 智果
史书称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七世祖 智宵
史书称知宵,知申长子,生知国。
七世祖 智瑶
史书称荀瑶(知瑶)、知襄子,生知开。
八世祖 智国
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智时,为保护智瑶而亡。
八世祖 智开
公元前452年,赵、韩、魏三家分智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
二、郡望
春秋时,智姓郡望在晋国的天水郡、河东郡、陈留郡。据《元和姓纂》记载:“知,望出天水、河东、陈留”。
天水郡:西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西北),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时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地,东汉永平17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相当于今在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平凉地区庄浪县、静宁县,天水地区的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的地区。
河东郡:秦朝初期设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即今黄河以东的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临猗县、夏县一带。 陈留郡: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陈留县,西汉改设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相当于今东至河南省商丘地区的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地区的开封市、尉氏县,北至新乡地区延津县,南至开封地区杞县的地区。
《括地志》记载:故智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40里。 蒲州 前秦皇始四年(公元前354年)置秦州,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秦州为蒲州,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徙废,治所在今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唐武德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领河东、河西、临晋、猗氏、虞乡等县,今为山西运城地区。
虞乡县 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 改绥化县为虞乡县。隋属河东郡,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徙废,故治所在今永济市虞乡镇西北开张镇古城村、常青乡东下村一带。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别置虞乡县,属蒲州,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属河中府。五代、宋、金俱称虞乡县。
《博物志》载:解县有智邑,当即智城在虞乡。 解县 《战国策》载:赧王二十一年“秦败魏师于解”。汉置解县,属河东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名北解县。北周废。故治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东南十八里城西村、城东村之间,遗址尚存。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虞乡县自绥化故城来治,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解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唐贞观二十二年复置,属河中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解州为解县。建国后的1954年与虞乡县合并为解虞县,1958年并入运城县,故治所即今运城市解州镇。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晋国图》记载:“智”在今永济县正北15公里处。 旧《临晋县志》载:“在县西南30里的伍姓湖北岸,有一‘古城’,谓解梁城,为智伯强盛时期所建,也叫智城,其迹犹存”。
解梁城 《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晋侯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解梁城即旧临晋县西南、伍姓湖北之解城。《旧临晋县志》称南古城村,现为永济市北部的开张镇古城村。
三、历史兴衰
(一)春秋战国时代(始祖智庄子至八世祖智宽投奔秦国)
公元前597年6月(晋景公七年),晋楚邲之战,荀首为晋国下军大夫。荀首的长子荀罃(嵤),读音(yīng),被楚国俘获。
注:史书称的荀罃(嵤)即为知(智)罃。
公元前589年,晋齐鞍之战,齐师败绩,荀首为佐上军。(《左传·鲁成公二年》记载)。
公元前588年,荀首用楚公子交换知罃回晋国。
公元前587年,荀首佐中军救许伐郑,取沦(在今河南荣阳西北)与祭(在今郑州市北)二邑。
公元前586年,荀首如齐逆女。
公元前585年,晋救郑侵蔡之,知庄子谏栗书而勿与楚师战,晋师乃还;
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三年),麻隧(在今陕西径阳县北)之战时,荀庚代首为中军佐,盖其时首已卒。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11年),晋楚鄢陵之役后,智罃(嵤)任晋军下军副帅。
公元前573年(周简王13年),智罃迎公子周,与大夫盟而立为晋悼公。 公元前565年(周灵王7年),智罃升任晋军中军元帅,执掌晋国国政。 公元前514年,晋国六卿诛杀晋公子,瓜分其封邑。
公元前472年,智瑶率师伐齐,再加上此后的两次伐郑战争,壮大了智氏的势力。 公元前464年,晋国智瑶攻击郑国,郑向齐求援。齐援军刚至,晋军撤退。 公元前455年(周贞定王14年),晋出公在位时,智氏联合赵氏、魏氏、韩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分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至此,晋国便由六卿专政,变为四家掌权。这四家就是智、赵、韩、魏,其中以智家势力最大最强,独智姓称伯,居四大公卿之首。
公元前455年,智瑶帅军灭仇犹国(仇犹国在今山西省阳泉地区盂县)。 公元前455年,晋国智瑶联合魏驹、韩虎,攻击赵氏,围攻赵氏根据地晋阳。
公元前453年,魏、韩倒戈,联赵击败智氏,斩智瑶,屠杀智氏家族,瓜分其领地,史称三家分智,揭开了三家分晋的历史帷幕。
公元前452年(秦厉出公25年),智开(智瑶之子)率其智姓邑人投奔秦国。(据《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记载)
公元前448年(秦厉出公29年),晋国守别邑的大夫智宽,在三家分智6年后,率智姓邑人投奔秦国。(据《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记载)
(二)中国古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 四、迁徙与分布
(一)迁徙
春秋时,智姓郡望在晋国的天水郡、河东郡、陈留郡。
“三家分智”,智家军兵败,智伯被杀,祸殃智氏族属,赵、韩、魏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财产,智氏家族面临着空前灾难。
智氏部分遗族,不得不举族迁徙,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祖居今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上蔡县。
智开、智宽:在三家分智后,各率其邑族人投奔秦国,居天水郡。
智果一支族人,为避祸,由晋国史官改为“辅”姓,迁往他乡。
为避祸患,部分族人在事前改回荀姓。
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晋国涂水大夫,以封邑“涂”为氏,这支族人又得以保全,即延续到现在的涂氏。
部分族人改为“程”姓,即现在的山西省程姓。 明代洪武年间,根据国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大槐树镇集中,迁往江淮、河北、河南、山东、东北一带。
全国涂氏总人口是多少?
本文2023-10-19 23:16: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