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城之战是什么战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平夏城之战是什么战役?,第1张

平夏城之战是什么战役  北宋亡国前的最后辉煌

平夏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展开的决战性战役,宋将章楶以数万宋兵大破四十万夏军,一举扭转了两国的军事格局。平夏城之战宋军以少胜多,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几乎成为对外战争中最辉煌的一战,不过却鲜为人知。话说宋神宗在位期间,曾多次对西夏用兵,但都遭到失败,宋神宗死后,年幼的宋哲宗即位,由高太后把持朝政,她推行“弃地弭兵”的政策,因此宋夏之间没有大的战事。

高太后死后,宋哲宗亲政,面对西夏不断的骚扰,他有“恢复熙宁、元丰之意”,于是同意章楶的建议,在边境修筑平夏城,“据形胜以逼夏”。从城堡的名字就能看出宋哲宗的意图,他想彻底消灭西夏。绍圣四年四月,章楶出其不意,率领四路之众来深入西夏境内一百里,历时二十二天,修筑了平夏城、灵平寨两座城池。

西夏方面闻讯后,急忙派出军队进行破坏,“倾国之力来犯”。宋军在没烟峡之战中失败,于是退守平夏城。几天后,北宋、西夏的军队在平夏城附近展开激战,最终宋军取得胜利,“斩首三千级,俘虏数万”。西夏军队虽然被迫撤退,但平夏城犹如一柄利刃,插入西夏腹心之地,是西夏的心腹大患,双方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发!宋军在平夏城站稳脚跟后,又相继修筑了镇羌、九羊、通峡、荡羌等军寨,增兵派将,进行戍守。西夏方面也没闲着,掌握最高统治权的梁太后集结兵力,准备对平夏城展开进攻。

元符元年,梁太后与西夏皇帝李乾顺亲率40万大军,倾全国之兵来夺取平夏城。西夏军队兵力雄厚,“东自葫芦河减泊口,西至石门峡九羊寨,南到熙宁寨古壕门,绵亘百余里,俱为西夏营寨”,而宋军仅有守军数万人而已。西夏军队发起了攻城战,“造高车以临城,载数百人填壕而进,飞石激火,昼夜不息”。宋军守将郭成坚守城池,同时派出骑兵骚扰。西夏军队攻城十三个昼夜,死伤数万人,损失惨重,战车还被狂风吹断。

梁太后见取胜无望,以刀剺面,惭哭而还。宋军趁机出城追击,活捉西夏猛将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等人,“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平夏城之战意义重大,一举扭转了两国的军事格局。史书称“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此时辽国也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哲宗亦为之寝兵”。不过北宋经过百年的战争,终于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上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后宋朝接连用兵,占领了西夏的横山地区,如果不是金朝入侵,或许用不了几年,西夏就要被宋朝灭掉了。公元1096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北宋和西夏的战略对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一切都从一连串西北人事任命开始宋哲宗赵煦汲取了宋神宗与西夏交锋失败的教训,他开始着手调整西北地区军方的整体人事安排。其中吕惠卿担任鄜延路经略使,这个人属于王安石新党一派,而且对于西夏始终保持坚定的战争态度。而名将章楶则担任泾原路经略使,此人与西夏交战多年且战绩突出,故而得到了哲宗皇帝的提拔。除此之外,还有孙路担任河东路经略使,王文郁担任熙河路经略使,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吕惠卿和章楶两个人,这两个人将在接下来的宋夏战争中大放异彩,同时也铸就了北宋一朝在军事上最后的辉煌。

二:一系列的战略改变人事的变动自然会引起连串的战略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效果开始逐渐的在北宋和西夏两国的交锋中逐步显现:一是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吕惠卿担任鄜延路经略使之后立刻便展开了针对西夏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仅仅只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便组织了十四次对夏的小规模攻击。如此频繁的挑衅激怒了西夏的实际统治者梁皇后。梁皇后为此调动了西夏近四十万军队,气势汹汹的向着北宋鄜延路一线扑来。

二是盲目深入转为短促突击。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西夏部队,依托鄜延路一线的营寨、堡垒群对西夏大军进行逐次抵抗。在这同时,宋军在吕惠卿的指挥下一改往昔盲目调集兵力,被党项骑兵牵着鼻子走的失败做法,采取依托据点短促突击的做法,对西夏的部队造成了不少的消耗。不过,由于西夏有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仍然攻破了“金明寨”一处据点,宋军损失近3000人。

三是堡垒战术压缩空间。然而正是这场消耗战,使得宋军意识到依托坚城、据点、堡垒组成防御网络中与敌骑兵周旋将大大有利于己方作战。接下来,宋军开始依仗着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宋夏边境上大肆修建堡垒、营寨,甚至是城池。这样一修,宋军将领们发现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堡垒建得越多,西夏党项骑兵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小,于是这种“堡垒平推”战术一发不可收拾。

三: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的堡垒群开始向着西夏的纵深逐步的延伸,这种“将地堡往人家基地修”的做法已经逐步触及到了西夏人的底限,而殊不知吕惠卿却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地堡盛宴”一是四面出击,吸引西夏兵力。

随着吕惠卿一声令下,宋军开始四面出击!洪州、兰州、盐州一线陡然间烽烟四起,北宋军队开始四面开花,要么就攻陷城池,要么就近掠夺一番,这种无赖打法原本是西夏人的专利,现在却被吕惠卿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此时此刻,西夏军方面由名将妹勒都统领的兵马不得不被宋军牵着鼻子走,跟着宋军四下乱窜狼狈不堪。

二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十二天筑新城。正当妹勒都的党项骑兵在和吕惠卿的部队纠缠的时候,名将章楶出手了!他才是整个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他早在战役开始之前便已经秘密准备好了大批砖石、瓦烁、木材等物,而章楶的目标是在石门口和好水河一线筑城!而吕惠卿的一通乱打则为章楶赢得了宝贵的二十二天时间。

当西夏人回过味来的时候,这两个地方已经分别多了一座城池:平夏城和灵平寨。三是堡垒体系迅速延伸,西夏战略空间被逐步压缩。平夏城和灵平寨的建立实际上代表着一一连串堡垒封锁的开始,北宋终于找到了对付西夏的有效办法。很快一座座堡垒和城池开始以平夏城和灵平寨为核心向着西夏腹地进一步延伸,而一个又一个的党项人部落在失去生存空间后被迫向宋朝投降,而这些投降的党项人又不得不帮着宋朝继续修建地堡。

四:注定到来的大战西夏终究坐不住,因为宋朝的堡垒战术已经让他们看到了西夏国即将到来的末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这一次,西夏动员了四十万军队,号称一百五十万,他们进攻的目标是大宋堡垒集群的核心——平夏城。

一是坚城之下,西夏人难有寸进。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西夏人,宋将郭成、折可适二人率领两万将士依托着平夏城的高墙壁垒利用弓矢对敌人的攻城部队进行了有效打击,而西夏人在遭到极大伤亡之后却始终未能攻破平夏城。

二是塞北苦寒,西夏人锐气丧尽。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转为严寒,西夏人本就缺衣少食,此刻更是雪上加霜。面对着巍峨的平夏城城墙,西夏国的梁皇后只能发出绝望的痛哭。当西夏大军的士气跌落道一定程度之后,部队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恐慌和士卒的逃亡。

最终西夏人不得不被迫撤退。而这个时候,宋将姚雄和姚古率领的援军到达了……三是持续打击,西夏人彻底溃败。姚雄和姚古非常聪明的埋伏在西夏人撤退的道路上,然后……给予这支士气低落的部队予以重创,斩首近万人。接下来章楶将麾下部队分成六队,直接深入到西夏天都山一线,突袭西夏军队,斩首三千余人,缴获牛羊十万匹以上。在这样接连的打击之下,整个西夏军队陷入到了全面的恐慌和绝望之中。

最终,面对着如此绝望的局面,西夏只能请求辽国出面调停,方才止住了宋军进军的步伐。不过此战之后,宋夏战场的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朝此刻已经趁势全面占据横山和天都山一线,西夏灵州已经再无任何屏障,局面若是照此下去西夏亡国已经不可逆转。只可惜,接下来却是靖康之耻的锥心之痛……北宋却先西夏一步陷入百年的沉沦之中。

渊源一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夏本纪》记载,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大禹的丰功伟绩,舜帝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逝世后,其子启抢位而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夏王朝立国四百多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终被商汤推翻,建立了商王朝。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夏姓

失去王权地位的夏王族便有以国号为姓氏者,称为夏氏,是为河南夏氏。

渊源二

源于妫姓,出自帝舜之后妫满的后裔陈国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庶子子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法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地,他建立了陈国,建都于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春秋时期,陈国传至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一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沿袭夏氏至今。

渊源三

源于姒姓,出自古代夏、商、周时期官吏大司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夏,大禹时期音乐名称,代表了国祚,传说是大禹的儿子启从九天上偷来的天庭之乐。大夏后来演变为官职称谓,即大司乐。在典籍《周礼·春官》中就记载:“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锺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著名的隋朝学者杜子春解释:“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

在大司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呼为姓氏者,称大夏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夏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渊源四

源于姒姓,出自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后裔杞简公之弟姒佗的封号,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为杞侯。杞国传至至杞简公时,被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妫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其后裔便以其爵位为姓氏,称夏侯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者。

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姓谱》等记载:“鲁悼公封夏禹后裔佗为侯,赐采邑,佗为纪念先祖,以夏为氏,后迁居沛地之谯郡(今安徽亳州)”,是为安徽夏氏。

渊源五

少数民族中的夏姓有以下几种:

回族中的夏姓

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陶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寻根溯源

陶姓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以职业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

5、避讳而改。据《宋史本传》所载,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

6、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由上可知,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陶姓分布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三省陶姓约占全国汉族陶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郡望堂号

陶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

2、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

堂号:

“丹阳”、“爱菊”、“浔阳”、“五柳”、“寸阴”等。

宗族特征

1、陶姓南迁要早于其他姓氏。早在两汉时期,陶姓已有人渡过长江并繁衍发展。

2、陶姓多品性高洁之人。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山中宰相陶弘景,率众起义的陶峙岳,不同流合污的陶铸等。

名人精粹

陶侃: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东晋名臣,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性聪敏,笔翰入流,为政慎密。人称其书法肌骨相媚。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文学家。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其诗更卓然高标,别树一帜,影响深远。代表作有诗歌《读山海经》、《咏荆柯》、《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辞》等。有《陶渊明集》。陶弘景: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隆之孙,南朝梁道教思想家、画家、医学家、书法家。入梁不仕,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善琴棋,工草书,精图画,隶书不类常式,骨体遒媚。有《图象集要》。陶守立:池阳(今安徽贵池)人,五代时南唐画家。长于释像鬼神、庭园殿阁、子女奴隶、车马山水、靡不精妙。陶弼: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宋代诗人,以功授阳朔县主簿,后任邕州东上阁门使。有《陶邕州集》。陶裔:京兆户(今陕西户县)人,宋代画家。精于花竹翎毛,选翰林待诏,其笔法与黄荃相似。陶复亨:新昌(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诗人。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陶宗义: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书学理论家、文学家,号南村。能诗工书,工小篆,著有书学理论书《书史会要》。另有《南村辍耕录》、《南村诗集》。陶成:江苏宝应人,明代画家。多才艺,诗文古朴,书善四体,擅画花鸟人物,芙蓉称神品,为世所珍。陶澍:湖南安化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陶窳:湖南湘潭人,清代书画家。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陶峙岳:湖南宁乡人国民党爱国高级将领,一九四九年在新疆起义,一九五五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八年逝世。陶勇:安徽霍丘人,中共高级将领,作战勇猛,一九五五年授中将军衔,文革中含冤而死。陶铸:湖南祁阳人,中共高级***,解放后任广东省委书记,文革中为文革小组成员,因不愿与林江反革命集团同流合污,被迫害致死。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最早注意到了乡村教育问题,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平夏城之战是什么战役?

平夏城之战是什么战役  北宋亡国前的最后辉煌平夏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展开的决战性战役,宋将章楶以数万宋兵大破四十万夏军,一举扭转了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