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一字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陈沆一字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1张

《一字诗》特点;其中用了十个“一”字,真是错落有致,含义不俗,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一字诗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

陈沆自幼聪颖过人,善应对。旧志载其“不得八岁成文章,出语惊长老”。陈沆少年时,有一天下雨,家里托湾中的兄长驮他上学。塾师一见说道:“弟将兄作马”,他随口答道:“父望子成龙”。有一次,他游园偷摘一朵花藏于袖中,学官看见后说:“小学生暗藏春色”,陈沆马上回答:“老大人明察秋毫”。学官板起脸说:“童子六七个,无如尔狡!”他眨眨眼,调皮地说:“学官三四个,”“怎么?”“若饶我,下句便是莫若公宽;不饶,则是莫若公贪”。周围的人都逗乐了,无不称赞他才华出众。陈沆12岁应童子试,15岁进学。科试、岁试、乡选,凡七次皆名列第一。嘉庆二十四年,保和殿御前对策,陈沆中鼎甲第一名状元。皇上问他:“爱卿读书多少?”他回答道:“微臣识字不多,但用字不错。”本来“识字不多”是自谦之词,但“用字不错”又有自负之意。对答很有分寸,甚称上意,于是钦赐“唯楚有才”的匾额,悬挂在“黄鹤楼”上,“荆楚才子”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陈沆《一字诗》的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诗人陈沆去黄州赶赴选拔举人的乡试,求取功名。刚行至巴河岸边,不巧渡船刚刚离岸,船上早坐满了各乡秀才。陈沆恳求艄公行个方便,将船开回岸边,一道渡他过河。

那艄公见站在岸边的是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便乐呵呵地说:“相公前往赶考,必是满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老夫即刻拨转船头,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船才子送往黄州,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慢慢过来接你。”

陈沆一听急得直跺脚,这时,恰好江心划过一条渔船,只见一个渔翁坐在船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陈沆举目四望,见江心秋波,正随波荡漾。陈沆灵机一动,当即作了这首诗。

扩展资料

陈沆于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以诗文雄海内。他对龚自珍十分倾倒,称其所著古文为“奇宝”,又与魏源为“讲学最契之友”。他著《诗比兴笺》,着意推求古人通过比兴手法言志讽世之意。

陈沆的诗较富有现实内容,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乐府四章》、《濮州道中》、《兰阳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赠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实感。不过由于作者中年以后锐意朱熹之学,诗作多有性理色彩。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

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当头,秋色满江。

《一字诗》特点;妙处,其中用了十个“一”字,错落有致,含义不俗,分别含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看得出炼字的本事极强!因为每个字都有其字境!

一字诗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陈沆一字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字诗》特点;其中用了十个“一”字,真是错落有致,含义不俗,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