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的历史演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王姓的历史演变,第1张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

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

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三大来源:子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

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

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

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

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

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

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

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

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

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

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

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

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

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

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各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

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

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

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王姓的分布和迁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

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

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

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

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

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

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

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

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000万,为全国第二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7%。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

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

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

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

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

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王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王姓因支派众多,人口也多,故望族也多。

王姓的郡望多达26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翊、营州、安东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三槐、槐荫。

“三槐”堂号典出宋朝的兵部尚书王佑,王佑在五代时汉周之际最为显耀,他历事宋太祖、宋太宗。

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文武忠孝集一身,天下都盼他当宰相。

由于他为人太正直,一时受到奸臣的嫉妒。

他在自己的后院中栽了三棵槐树,既气氛又有信心的说:“我的子孙蒋来一定会有做三公的。

”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到了宰相,他的孙子王素做到了工部尚书。

大文学家苏东坡为王素写了《三槐堂铭》。

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

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

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

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

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

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

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

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台湾排第六,源于福建和广东两支(此两地来自琅琊即山东和太原的五氏世族),福建的是王潮的后裔。

来自广东的王氏祖先是清雍正年间入台的。

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

较早的王忠孝惠安人,入台时曾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厚遇。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姬姓是周朝的国姓,姬姓封国就是周朝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自己同姓的贵族。如鲁国分封给周公,晋也是分封给姬姓的。

殷商是因为商朝早期经常迁都,到中期盘庚迁徙到殷这个地方才固定下来,所以后来商朝也叫殷商

 一、何谓家规家训家风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定家人及后代子孙的准则。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家训”是指对家人及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训导,教诲。家训是训导,教诲家人及子孙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训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

  在古代,近代,违反家规,违背家训要受到家法的惩罚,在当今中国,则不能施以家法了,如违背家规家训,则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教育和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则将受到党纪,政纪,国法的严厉处罚。

  有了“家规家训”,不一定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家风”。一家人中有人严重违反家规,违背家训,那这家人不能祘有好的家风了。

  “家风”,犹门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

  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个家庭一辈人,二辈人不可能形成门风。家风是几代人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祖孙世代相传延续的言行准则。持之以恒,努力奋斗,才能形成自家的独特家风。家风是长期完善形成,又共同自觉践行的准则和习惯。

  现略举几列古今中国的家规家训家风:众多名家有“耕读传家”“书香门第”之家风。曾国藩的家风是:“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纪晓岚的家规是:“四戒四宜。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黄炎培的家训是:“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园内方。”钱学森的家训是:“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这些名家的家规家训家风是我们的楷模和典范。

  二、我家的家规家训家风

  2012年—2013年,我正在编撰《家谱》时,萌生了制定家规家训的想法,又适逢央视在马年的第一天推出了家风家规的大讨论,这就是我制定家规家训家风的动因。于是乎,我借家谱,查字典,上网查阅什么是家规,家训,家风?怎样制定家规、家训、家风?名家的家规、家训、家风等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及家人认真制定了16条64字的家规家训,于2013年8月,连同我编撰的《家谱》由世界大同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书号:ISBN978—988—15120—7—9)。

  2013—2014年,我撰写了《世谈家规家训》一文,被刊登在浦东中华职教社《社讯报》及《浦江报》上,并在周浦镇欣逸居委春节座谈会上作了专门介绍。

  最近浦东周浦镇传媒办,文明创建办联合举办“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规定“家规家训”在50字以内,“家风故事”尽量控制在500—2000字。故我根据规定把我家的家规家训修订成12条48字。我家的“家规家训”是:⑴爱国爱家;⑵遵纪守法;⑶文明礼貌;⑷爱岗敬业;⑸任劳任怨;⑹尽心尽责;⑺尊老爱幼;⑻夫妻和睦;⑼邻里友善;⑽勤奋好学;⑾诚实守信;⑿正直善良。家规家训的内容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阐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上的价值追求。

  至于我家的“家风”目前还未真正形成。我追求的家风是:“勤奋好学、书香门第”之门风。现在只是一个影子,只是一个雏形,理由是:

  我是上海南汇中学高中毕业,职后进修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毕业,职后攻读上师大教管系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退休后,每天至少看书看报1小时。上网学习,搜索资料,收发送邮件1小时以上,每周日参加周浦镇老来客社团学习,每周一参加周浦镇图书馆读书会学习,每月两次参加居委“夕阳红”学习沙龙学习。爱妻下沙初中毕业,职后进修上海财经学校会计专业中专毕业,职后攻读上海电视大学会计中专专业,获大专专业合格证书,获会计师职称。退休后,每年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每周周日参加周浦镇老来客社团学习,并参加腰鼓支队练习和表演。儿子上师大教管系本科毕业,同时获国际工商管理专业大专毕业证书,职后进修英语专业大专毕业,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儿媳中技毕业,职后进修会计大专毕业,本科毕业,获会计师职称。女儿上海工技大汽车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现正在瑞典攻读英语、德语。女婿上海工技大专本科毕业,职后去美国攻读英语专业,获研究生毕业证书,现就任瑞典某公司欧洲部经理。孙女现就读上海格致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外孙就读瑞典国际学校小学四年级。

  2013年,我家被评为周浦镇“五好文明家庭”(含学习好)。我与我的家人决心一代一代相传,持之以恒建设好“勤奋好学”之家风,努力争取成为“书香门第”。读书,读书,再读书,为建设书香社会而奋斗。

王姓的历史演变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 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 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