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的势力划分到底是怎样的
年以来,一部《琅琊榜》名声鹤立,一向以宫廷剧着称的中国电视剧主流,终于在这一部剧里得到极大升华,一部主打政治斗争、虽然脱离历史但依然好看的“青春偶像”剧能够获此殊荣,实在不易,尤其是剧中各种权谋之术的运用,既巧妙而不讨巧,顺势而非造势,尤其对政治斗争的展现,透彻而有深度,这里就简单分析下琅琊榜中政治结构和权谋。
一、梅长苏进京前政治势力分析
梁王手掌天下兵马,统领文武百官,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了权力稳固,在朝中采取制衡之术,支持太子和誉王明争暗斗,从而确保自己的地位,京城防务仰仗蒙挚的禁军和宁国侯的巡防营,不过由于蒙挚和谢玉其实已经产生二心,部队调动制度存在漏洞,所以虽然看似统治牢靠,实际上已经存在被夺权的风险。
太子景宣东宫太子,母妃为梁王宠妃越氏,朝堂上掌控户部、工部,两大钱袋子基本是看住了,同时与礼部较亲近。军事实力上暗中与宁国候谢玉结盟,江湖上还有天泉山庄这样的职业杀手组织,实力非常强劲,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顺便说一嘴,谢玉之所以选择辅助太子,是因为谢玉了解梁王,当初连那么衷心耿耿的祈王,触碰了梁王权力中心,都难免丧命,更何况人人都说最像梁王的誉王呢?所以他早就看出誉王只不过是梁王用来掣肘太子的工具而已,更何况,太子心机不深,醉于声美,便于控制,以后辅佐太子称帝,可以掌控更大权力,甚至废黜萧氏王权自成一朝也不是不可能。
誉王景桓仅次于太子的亲王,母妃是当朝皇后,后宫势力强大,不过耳边风吹不过太子他妈,生母是滑族玲珑公主,因此虽然被梁王所重用,但并非皇位继承人选,只能说是制衡太子的工具,朝堂上掌控吏部、刑部、兵部,由于钱袋子都在太子手里,所以只能通过受贿收礼的手段维系自己的人脉关系,军方有庆国公支持,江湖上只有红袖招这样的地下色情组织,可以说从朝堂到江湖,都并不占优,那么,为什么还有人选择誉王呢?
先说庆国公,庆国公本身有着世袭的身份,即便不选边站队,地位也能自保,之所以选择誉王,完全与自己品质低劣以及誉王手头的三个职能部门有关,作为地方武装力量,最忌惮的就是周围的军队,所以兵部自然他最看重的部门,能在兵部里做手脚,安插几个相熟的将领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第一道保险;其次欺压个良民、强抢个民女,难免犯事走司法程序,所以刑部也是一个重要部门;至于州府官员,如果自己能和吏部说上话,保所在州县父母官考评优等也是不在话下,所以审时度势,庆国公选择了誉王,就算将来誉王夺嫡失利,自己远在朝堂之外,划清界限也可以自保,不能不说是一个如意算盘。
至于朝廷3部,他们并非选择了誉王,很可能是誉王举荐了他们,毕竟梁王的制衡不能只靠加封王珠,关键部门用谁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制衡手段。
那么,誉王为什么要选择远离京城的庆国公呢?道理自然和誉王本性有关,誉王是滑族玲珑公主所生,虽然一直不知真相,但是骨子里是有一定的造反基因的,庆国公就是他的一条退路,剧中梅长苏曾一语点破誉王尤其在乎军方势力这一点,正是因为誉王对夺嫡信心不大,所以时时留有后手,一旦太子取得了夺嫡胜利,那么号令庆国公和天下兵马勤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梅长苏没进京城,大梁政治发展方向
如果梅长苏没进京城,庆国公估计也是早晚要被废掉的,因为谢玉看出了誉王这条后路,必须斩断,为什么要斩断呢?因为太子和谢玉的下一步计划,就是武装政变,即便不是政变,至少也是通过武力控制京城政治走向,因为谢玉已经计划打击禁军统领威望,并通过皇帝面前中立的立场,进一步攫取禁军调动权,一旦禁军纳入其掌控,自己又统领巡防营,相当于同时掌握卫戍部队和京城内的武装警察力量,到时再收买几个周边军方将领更不是难事,拥太子登基后,以其心机和实力,掌控大梁,不是没有可能。有人问了,那皇帝不是还有悬镜司么?难道不能提前察觉?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可能,因为一旦谢玉掌控禁军,那么夏江就会知道太子必然会夺得王位,与其冒险向梁王揭发,不如和谢玉沆瀣一气,毕竟相较于多疑的梁王,无能的太子称帝才会更让他又安全感。
可惜,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搞不过作者笔下的梅长苏,正在这京城政治环境风起云涌之际,我们的梅长苏进京了。
二、梅长苏进京后策略分析
酥胸为什么选择誉王从之前分析来看,太子势强,誉王势微,誉王之所以能和太子在明面上抗衡,完全是梁王支持的原因,如果选择太子,誉王无论如何都死翘翘了,更何况太子旁边有阴险的谢玉,而谢玉很可能有自己的目的,所以不好利用。
滨州侵地案虽然这案子由太子一手操纵,但酥胸借力打力,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于情于理劝说誉王自断退路,使得誉王只能完全依靠权谋来赢得胜利,增加自己在誉王心中的分量,别小看这个分量,如果没分量,誉王就很难在将来一些事情上听命于梅长苏,所以滨州侵地案得主要目的,是夺取誉王的信任,把誉王的军事斗争准备转移到政治斗争路线上来。
兰园藏尸案这一案件针对的是太子,更准确的说,是针对太子手中的钱袋子,之前分析过,太子和誉王都有钱袋子,一个是户部工部,一个是吏部,但是比起来,太子的钱袋子更鼓一些,工部不说了,盖个房子兴修水利,以前地价可赶不上现在,搞水利工程也没什么油头,所以工部并不是太子主要财源,而户部,执掌天下赋税,这油水可大了,把太子的户部打掉,太子才会捉襟见肘,穷极之下,犯些错误出来再以错打错,就容易得多,事实效果也的确如此,私炮房一案正是太子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妓馆杀人案这一案件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打击的目标是誉王的吏部,其实苏苏是不想先动誉王的钱袋子的,但是天意如此,反正我有的是后招,既然抽出来了,搞搞你也是无妨的,不过没想到这一搞,顺带着连誉王的刑部也搞掉了,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礼部尚书年关将至玩失踪,不仅没救出自己儿子,还亏了誉王的一个刑部尚书,苏苏趁机暗中补缺,把将来翻案至关重要的刑部纳入棋局。
朝堂论理这一事件是对太子和誉王的双向打击,首先是摧毁太子的执政根基,打击越贵妃在宫中地位,同时降低梁王对誉王的好感,誉王虽然以为此事可以建立自己将来成为储君的理论基础,但是梁王根本没有立誉王为储君的打算,所以只能说是誉王一厢情愿,朝堂论理,双方都不是赢家,唯一的赢家是远在朝堂外的靖王。
宁国候府事变其实搞掉宁国候,应该在刑部之前,宁国候获罪后,如果刑部还在誉王手中,对于把谢玉做成铁案还是很有利的,但是没办法,抽都抽了也不能对不起观众,还好影响并不大,刑部尚书也没有因为誉王主审而和誉王拉近关系,宁国侯被打最重要的原因,是谢玉觊觎禁军,这可是梅长苏最重要的一张牌,如果被谢玉翘,纵然梅长苏再大本领,想2年内重审旧案,也是不可能的,宁国候府事变唯一的疏漏是没有阻止谢玉调动巡防营,不过为了剧情高潮,也就不计较了,宁国候是太子最后一张牌,打掉宁国候,基本就代表着主要矛盾从太子和誉王的矛盾过度到誉王和靖王的矛盾
悬镜司想要翻案逼迫梁王退位,悬镜司是最后一道门槛,誉王和悬镜司联手,与其说是秦般若的推动,不如说是梅长苏的陷阱,因为推翻悬镜司,必须要推翻悬镜司在皇帝心里的中立地位,而想达到这一目的,誉王是唯一人选。可以说,只要誉王和悬镜司联手,无论你是绑架了卫峥,还是绑架榛子酥,只要能在皇帝面前揭露悬镜司参与夺嫡的事实,悬镜司就死定了,所以nozuonodie,打掉悬镜司,赤焰军案就有了翻案的法理基础,同时拿掉夏江,也可以闭塞梁王最重要的一条信息渠道,为将来朝堂之上最后一击做准备。
金殿呈冤要想还赤焰冤案一个公道,最大的障碍来自梁帝本身,因为虽然冤案是夏江勾结谢玉所设,但冤案并没有任何赤焰军的“人证”,连关键人证都没有,就赐死当时如日中天的太子景禹,甚至屠戮了朝堂上半数力保的朝臣,如果夏江算是一个奸臣的话,那么梁帝才是真正的刽子手,有罪者有失者,皆应受到惩处。梁帝本身就存在巨大失职,而想让这样一个发起屠杀的刽子手自愿颁旨重审自己的错误,没有满朝文武的支持、没有武装力量的庇护、没有皇亲国戚的倒戈,以及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都是不可行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没有一个反对声音,这也是誉王太子必须下台的原因。其实金殿呈冤看似是太子争取为赤焰冤案昭雪,实质上是一次兵不血刃的政治夺权,通过金殿呈冤,一是向梁帝和满朝文武展示自己大权在握的事实,二是通过重翻冤案打击梁帝的权威,三是通过公开冤案迫使梁帝及早退位让贤。
题外一句,大家感兴趣可以仔细看看金殿呈冤的顺序,力度从弱到强,在对梁帝心理瓦解方面颇有章法。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播出后,很多人都对林奚这个人产生了兴趣。因为她姓林,并且成为了梅长苏徒弟萧庭生的儿媳妇。很多人就开始觉得林奚不仅仅是医女这么简单,很多人都认为她就是林殊的后代。可是我们都知道林殊成为梅长苏之后,那身体难享常人之寿,根本就不会娶妻生子。所以都说林奚是林殊后代,其实并不是。但林奚却和梅长苏却有莫大的关系,具体怎么回事呢?
《琅琊之风起长林》萧平旌林奚
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林奚的父亲是林深,这个林深并不是林殊后人,也不是林殊亲戚的后代。林深是当年梅长苏,从掖幽庭就出来的三个孩子当中的一个。
《琅琊榜》梅长苏身后的三个孩子
那三个孩子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萧庭生、一个是林深,另一个就是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的父亲路原。萧庭生、林深和路原被梅长苏救出来之后,留在靖王王府当兵,三个人之间情同手足。
《琅琊榜》梅长苏庭生
兄弟感情好,自然也就想要亲上加亲,所以也就有了林奚许配给了萧平旌的佳话了。所以林奚真要和林殊扯上关系的话,那么梅长苏就是她父亲林深的救命恩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啊。
《琅琊榜》林殊
很多人为什么会说林奚是林殊的后代呢?其实很多人都心疼梅长苏,都希望他能够被蔺晨治好,也可以留下一儿半女。毕竟那么优秀的人,如果只是战死沙场,那真的太观众很舍不得啊。
关于林奚的身世,网友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
1、姓林的也不止林殊一家吧,不过这个角色也没官宣,我都有点怀疑还有没有这个角色。
2、估计是把别人孩子过继给了林家,让林家有后嗣能够祭祀他们一家。
3、林奚不能是林殊的女儿么,或者养女。
4、姓林肯定和他们有关系的,不然不需要用这个姓。
不过在网上对角色的猜测都只是猜测,林奚真正的身份是什么,我们只能等剧情发展出来才知道。
誉王的孩子,是萧平章。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没有誉王的孩子。在第一部中誉王的遗腹子被梅长苏救下后,送出了京,让他远遁江湖,做一个老百姓。
在郊外,胡歌饰演的梅长苏望着送走誉王妃的马车,向陈龙饰演的蒙挚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按照二号梁帝的心性,就算现在不杀以后也难说。胡歌说,让誉王的遗腹子在京城长大,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阴影。还不如让他远遁江湖,做一个平民百姓。
誉王身世之谜:
电视剧中誉王被军师般若告知是滑族玲珑公主的孩子,于是他打算为国复仇,为母复仇,这才想要举行军事政变,其实这一段是电视剧编剧加进去的戏码,到最后兵败后,梁帝也告诉了誉王,他的母亲只是后宫的嫔妃,并非什么滑族玲珑公主。
在原著小说里,誉王是吉嫔的儿子,他的生母没什么传奇的身世,在后宫中也没什么地位,但这位被皇后收养的皇子,凭着自己的苦心经营,离太子之位只差一步。在败给靖王之后,他孤注一掷,发动兵变,也几乎成功。
电视剧《琅琊榜2》正在热播,胡歌扮演的梅长苏只能活在回忆中,萧庭生称梅长苏为先生,那梅长苏是萧平旌的谁呢两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还要从第一部中人物关系算起。萧平旌和梅长苏算是有血缘关系的,也难怪两人有相似的地方,不过因为中间发生了很多事,导致萧平旌和梅长苏之间成为陌生人。
《琅琊榜1》梅长苏
第一部中的梁帝是梅长苏的舅舅,也是萧庭生的祖父,萧庭生是祁王的遗腹子,身上流淌着皇室血脉,而梅长苏是梁帝妹妹晋阳的儿子,所以也是萧庭生的表叔,两家是有血缘关系的,这样算的话梅长苏就是萧平旌的表叔祖父。
《琅琊榜2》萧庭生
在最新剧情中萧庭生很显然不知道身世,还以为自己是掖幽庭的罪奴,当年多亏了梅长苏的解救才离开那个鬼地方,他对梅长苏是感恩的。萧庭生是祁王之子,如果当时祁王还在的话,那萧庭生很可能会变成梁帝,而不是让荀家在朝堂上为非作歹。
《琅琊榜1》梅长苏
萧平旌是萧庭生的血脉,他从小就被送到琅琊阁学艺,虽然没有成为琅琊榜上的高手,但身手很不赖。还记得梅长苏小时候也十分的活泼,和萧平旌的性子是一样的,既有大义也有儿女情长,当然两人的经历也很相似。
《琅琊榜2》萧平旌
梅长苏是赤焰军的少帅,林家也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为了报仇而走进朝堂之上,而萧平旌在萧庭生和萧平章死后,也担起领导长林军的责任,为父兄报仇。梅长苏在第一部中展现了他的麒麟之才,把萧景桓和萧景宣拉下马,帮助萧景琰夺得天下,最后梁帝也答应重审赤焰军一案。萧平旌算是第二个梅长苏,不仅武功高强脑子也十分灵活,算是继承了梅长苏的优点。
萧景琰的历史原型是梁武帝萧衍。
萧衍于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血缘上他与南齐皇室关系很密切,其父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曾经做过高官。他们都是东晋淮阴县令萧整的后代,萧衍的出身可以说相当显赫。
凭借家族背景,萧衍刚出仕时便担任卫将军王俭的幕僚,起步就很高。由于萧衍有才华,言谈举止优于众人,于是被提拔为户曹属官。工作中萧衍办事果断机敏,同事领导关系融洽,之后又提拔了几次,仕途顺利。
萧衍后来助萧鸾当上了统治者,随即继续被提拔,地位逐渐显赫,他的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在后来的行动中,他用计击退北魏的进攻,带领军队连夜抄小路赶到了距离北魏军只有几里地的贤首山,命令士兵将旗帜插满了山上山下,使得齐军以为重兵赶到,士气大增,一举击溃魏军。
其他:
萧鸾逝世后,他的儿子东昏侯萧宝卷治国无术,暴虐无道,朝廷内和民间都怨恨交加。在萧宝卷冤杀军功大臣、萧衍的兄长萧懿后,萧衍召集部下商议废掉萧宝卷,众人非常赞同。萧宝融与萧衍起兵,杀死了萧宝卷。后萧衍代齐建梁,自己当上了统治者。
萧衍在位期间政绩是非常显著的。初期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还广纳贤士广泛纳谏,重视官吏的提拔,对自己则极其节俭。整体上他是个有能力的统治者,梁国在他的通知下也慢慢发展起来。
琅琊榜的势力划分到底是怎样的
本文2023-10-19 19:48: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