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的传说怎么那么多?这位皇帝的身世是咋样的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关于他的传说怎么那么多?这位皇帝的身世是咋样的呢?,第1张

自古以来皇家恩怨是非多,皇帝身居高位,治理天下,肯定就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当然伴随而来的就是民间口中代代相传的传言,这些传言经过人们不断的添油加醋,也被人们传的有理有据。我们就来说一下有关于乾隆皇帝身世的传言。

乾隆皇帝是清朝有名的皇帝,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开创了乾隆盛世,他六次下江南巡视,场面浩大,也给民间留下了许多传说。当然最著名的传说当属于乾隆皇帝的身世传说,当然任何说法都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既然有人能够提出疑点,其中肯定就有让人觉得蹊跷的地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传言。

有种说法是乾隆是海宁陈氏的儿子,这种说法存在于私家书写的野史《清朝野史大纲》《高宗与海宁陈氏》当中,当然这种说法在民间被传得沸沸扬扬。

雍正还未继位之时,与海宁陈家关系甚好,互有来往。也是一种巧合,有一年两位的夫人都怀有了身孕,恰巧又在同一天生孩子,甚至时辰都差不多,雍正就命人将陈家的孩子抱进王府一同庆祝。可是等陈家将孩子抱回家时,陈夫人发现原来的大胖儿子却换成了一个女孩。陈家人觉得事关重大,搞不好会有杀头之罪,灭门之灾。也就没敢声张,就把这个秘密隐瞒了下来,这个被换的孩子,就是雍正的第四子乾隆。

关于这种说法提出的证据是皇帝亲笔题名的爱日堂、春晖堂两块匾额,爱日形容是儿子孝敬父母,春晖同样也是形容孝敬父母之意,而陈氏家中那名女子长大后,嫁于蒋氏,蒋氏还专门为她建造了一栋小楼,后世称为公主楼,假如双方孩子未进行互换的话,确实也是公主无疑。这些说法也让人更加确信乾隆是陈氏之子。金庸先生的小说《书剑恩仇录》就沿用了这种说法。

首先这种说法最有力的反对证据就是,雍正皇帝有皇子10个,公主6个,属于儿孙满堂了,乾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子,雍正皇帝也根本不需要去与别人换孩子用来继承皇位,孩子刚出生,谁都不知道长大后的品性,只要是个正常人按情推理,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依据。这也是否定这个说法最有力的证据。

其次,依据海宁陈氏与清朝皇帝的关系来看,陈氏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家族子弟个个在朝中为官,颇受皇帝信赖。至于那两块题名书写的牌匾,《陈元龙传》中记载:是康熙帝召见群臣时,一时兴起,按照群臣的请示从而书写的,就算是有关系也只是跟康熙帝有关系,与乾隆帝并无任何关系。因此这种在清末广为流传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还有一种说法,说乾隆皇帝是热河的一位宫女所生。有一年,康熙皇帝带领众皇子到热河行宫木兰围场打猎,雍亲王打到了一头梅花鹿,回到热河行宫,当时有喝鹿血酒的说法,雍亲王喝了不少鹿血酒,鹿血有壮阳之能,雍亲王一时喝后难自控,碰巧有个宫女在一旁伺候,就被雍亲王拉过来发泄了一番。没想到却让这名宫女怀孕了,怀上了龙种,雍亲王得知后,怕被父皇训斥,就将宫女偷偷藏了起来,后来宫女生下一个男孩,自己因难产而死。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现在的电视剧《甄嬛传》引用了这个说法。

不过根据清朝皇家族谱《玉蝶》里面记载的乾隆皇帝的生母是孝圣宪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凌柱的女儿,钮祜禄氏,十三岁嫁给雍正,封为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雍正当皇帝后封她为熹贵妃,乾隆登基后封为皇太后,这里边记载的还是比较靠谱的。

种种民间的说法以讹传讹,导致了乾隆皇帝的身世迷离,这些说法也都是疑点重重,我们也不可能回到当时再去考证,至于真正的真相如何,只能等待着我们去继续研究探索了。

能言简意赅的就不长篇大论了。宗人府这个名词经常出现在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很多人都听过宗人府这个名词,但并不了解宗人府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今天就来讲讲关于宗人府的一些知识。

宗人府是掌管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

宗人府是中国明清时期设置的一个机构,宗人府始设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清朝建立后沿用明制,也设置宗人府。

宗人府的“宗”是指帝王的宗族,“宗人”也就是指皇家宗室人员,宗人府就是掌管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宗人府不属于六部或其他部门,它是六部以外的一个机构,和六部、理藩院等机构是并行的。

宗人府的职责包括编撰皇家族谱、记录宗室子弟的出生、敕封、婚嫁以及功过等多方面事项。

另一方面,宗人府也负责代替宗室子弟向皇帝传达信息,比如某位宗室子弟想向皇帝提出一项请求,这个请求会由宗人府报告给皇帝。

平常百姓和官员的各方面事项一般是由六部、都察院等机构掌管,而皇家宗室是特殊的人员,需要特殊的机构来管理,宗人府正是这个特殊的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宗人府掌管的是皇族宗室人员的事务,至于妃嫔、太监、宫女那些人是内务府管理的,宗人府和内务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它们的职权也是相去甚远的。

简单说宗人府就是掌管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举例子来加以说明吧,百姓和一般官员的刑罚一般是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机构经手的,而如果是皇家宗室子弟犯了错,会被交由宗人府来处理。又比如官员的俸禄主要是户部发的,而宗室子弟的俸禄则是宗人府经手的。

泰国王室

◆ 国王普密蓬阿杜德

泰国现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曼谷王朝拉玛九世,1927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他是曼谷王朝拉玛五世之孙,拉玛八世之弟。

普密蓬阿杜德国王陛下是泰国人民的英明领导者,备受泰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他还特别关心那些生活在比较困难的地区的人民,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我曾多次从泰国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国王陛下手持文件夹深入农村了解情况,慰问群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王陛下身体力行,在曼谷王宫内创办了牛奶厂,种植了试验田;在普吉府吉拉达宫南侧倡导并亲自捐资设立皇家开发项目,开辟示范林区和水稻试验田,开展中小型农业科研试验,为提高泰国农民种植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起了示范作用。我在任职期间还深切地感到,国王陛下极其重视泰国国内的稳定,深知只有局势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每当国内政局出现某种不安定的因素时,国王陛下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发出号召并亲自做工作,很快使局势转危为安。正是由于国王陛下的英明领导,泰国才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顺利发展,即使遇到某些暂时困难,也能较快地得到解决。

普密蓬国王的父亲玛希敦王子是拉玛五世的第69子。国王的母亲诗纳卡琳王太后,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自幼丧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曼谷诗里叻医学院助产科,获政府奖学金赴美国留学深造,与正在美国攻读医学的玛希敦王子相识,相爱成婚。育有两子一女。普密蓬两岁时父亲去世,幼年在曼谷小学读书学习。1932年诗纳卡琳王太后携普密蓬姐弟赴洛桑居住。诗纳卡琳王太后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呕心沥血地教育三个儿女,希望他们成为体魄强健,遵纪守时,有学识有教养之人。1935年拉玛七世发表逊位声明,由侄子阿南塔玛希敦继位为拉玛八世。1946年6月9日拉玛八世在王宫不幸遭枪击身亡,年仅19岁的普密蓬继承王兄王位,成为拉玛九世。

为了完成学业,普密蓬国王仍回洛桑大学学习,但放弃了过去所学的工程学专业,改学社会学专业。他选修了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律学等专业课程,为将来亲政后更好地治理国家做准备。除此以外,普密蓬国王选修了语言学,英语,法语,德语和拉丁语等多种外语。在洛桑学习期间,他不仅对木工,音乐,开汽车有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冬天上山滑雪,并利用假期到附近及意大利,法国等地参观游览。

在法国巴黎,年轻的国王结识了泰国驻法国大使的女儿诗丽吉吉滴亚功。诗丽吉出生于一个王族家庭,年轻漂亮,当时正在法国学习钢琴。她那靓丽的倩影和优美的琴声深深吸引了酷爱音乐的拉玛九世。 1949年7月19日普密蓬与诗丽吉订婚。1950年2月23日拉玛九世普密蓬返回曼谷,3月18日举行了登基大典,4月28日与诗丽吉登记结婚。在金碧辉煌的大王宫举行了泰国传统结婚典礼后,拉玛九世册封诗丽吉为王后。新婚后一周,在5月5日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普密蓬国王正式开始亲政,管理自己美丽的国家。

普密蓬国王诗丽吉王后婚后育有一位王子和三位公主,即哇集拉隆功王储,乌汶叻公主,诗琳通公主和朱拉蓬公主。

普密蓬国王自1946年登基至今,已在位53年,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普密蓬国王热爱他的祖国和人民。他勤政爱民,关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经常外出体察民情,恩赐物品,救济贫穷失学儿童和灾民,修筑学校和水库等。在泰国人民心中,普密蓬不是神的化的君主,而是民主制度下人民的国王。作为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1987年5月8日,普密蓬国王被泰国人民尊称为普密蓬大帝。

◆ 乌汶叻公主

乌汶叻公主生于1951年4月5日,在泰国接受初级教育和中级教育,去美国麻省理功学院留学。毕业后与美国人彼特詹逊结婚,并移居美国。婚后育有三个子女。1999年2月乌汶叻公主离开寡情的丈夫,携子女回到泰国。

◆ 哇集拉隆功王储

哇集拉隆功王储生于1952年7月28日,现任泰国王家空军上将,王家禁卫军第一师禁卫团团长。经常代表国王出席一些重要的国事活动和庆典,协助国王处理日常事务。并代表普密蓬国王两次访问中国。王储喜欢诗歌和足球运动。

◆ 诗琳通公主

诗琳通公主是普密蓬国王的次女,生于1956年4月2日。公主端庄贤淑,平易近人,勤奋好学,多才多艺。诗琳通公主经常跟随国王和王后到泰国各地巡视,协助普密蓬国王进行慈善活动,代表国王出席重要的国事活动和仪式。1979年12月5日被封为女王储,封号为“玛哈却克里公主”,有权继承王位。她爱好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兼任泰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受到泰国人民的爱戴。公主曾访问过德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诗琳通公主她多次访问中国,并著书立说,向泰国人民介绍中国,为增进中泰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泰友好使者。

诗琳通公主聪颖好学,年幼时便在国王及王后知道下开始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学,酷爱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她很早就通读了“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勤学中国语言,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鉴赏中国古代诗词,擅长中国书画,能用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公主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促使她积极地从事中泰两国友好事业。1981年,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公主第一次访华,实现了她的凤愿。回国后,她立即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用泰中两国文字撰写成书,取名为“踏访龙的国土”,为泰国人民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清新而明丽的窗口。此后,公主又多次踏上她所热爱的“龙的国土”。从中国首都北京到遥远的边疆,从繁华喧闹的都市到偏僻贫困的山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将访华观感撰写成“丝绸之路”一书,并出版了“随公主踏沙远行”,“公主东北三省之旅游”等多卷画册。1995年诗琳通公主赴云南考察,遍访西双版纳,更加深切感受到“泰中兄弟一家亲”的情谊。公主回国后,应邀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放映云南时拍摄的幻灯片,并用流利的汉语给大使馆工作人员解说。公主热情支持中泰文化艺术交流,积极帮助中国在泰国举办各种画展,书展以及大型文艺演出,多次陪同来访的中国***到各处参观访问。对中国***访泰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诗琳通公主在接见一个中国代表团时表示:“我对中国是比较了解的,我会为泰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继续努力。”1999年4月,诗琳通公主第9次访华,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还特地考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的接见。胡锦涛称赞公主“为着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 朱拉蓬公主

朱拉蓬公主生于1957年7月4日,是普密蓬国王的小公主。毕业于农业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现在玛希敦大学从事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她喜欢音乐,曾举办过个人音乐会。曾与诗琳通公主一起访问过中国。

◆ 甘拉雅妮塔娜公主

王姐甘拉雅妮塔娜公主是普密蓬国王的姐姐,精通法语,曾在大学教授过法语。自1985年起多次访问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网上搜得,另外独家奉送从泰国朋友那里听来的关于王子的小八卦。

很奇怪会有人对泰国王子感兴趣,因为和国王广受民众尊敬不同,泰国人民非常不喜欢王子,甚至可以说是讨厌。比起国王来,王子简直就一无是处,嗜赌又风流,以前曾因为赌博卖掉了一座行宫。他还有无数的女朋友,不管是选美冠军还是**明星,只要他看上了,就会让人把她们接到行宫里。根据调查,大多数民众表示,若日后由王子接任王位的话,宁愿废除君主制。所以现在泰国除了王子外还有一位王储,那就是诗琳通公主,王子还为此事行刺过他妹妹。

他一共结过三次婚他的第一任老婆是王后的亲侄女(泰国王室近亲通婚很正常,国王王后就是堂兄妹,所以帅哥国王和美女王后的孩子才会那么难看),因为其貌不扬,没几年就被甩了。第二个老婆是个电视明星,相当漂亮,为王子生了5个孩子,后来在英国因为携带毒品入境被捕,王室觉得没面子,就把她废了,而且除了其中一个女儿被承认之外,不准她和她的其他孩子回国。现在的老婆在王子和第二任王妃还没离婚时就跟他有一腿了,长得也是非常漂亮。据说之前是在水门的一个夜总会跳艳舞的,除了上电视时衣着保守之外,平时的穿着很不检点。她前年为王子生了个小王子,据说国王有意让这个孩子接任王位,因为王子不受民众喜爱,广受爱戴的诗琳通公主虽贵为王储,但是泰国历史上并没有由女性担任国王的先例。现在王子意识到了他的威望之低,开始频频上电视做秀,一会儿这里捐款,一会儿那里慰问,但是还是没人对他抱有好感。

1、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各种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并且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

2、凡是遇到皇帝亲祭,例如祭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先农坛,皇帝会在前一日到中和殿阅视写有祭文的祝版;祭先农坛暨举行亲耕仪式前一日,皇帝除了在此阅视祝文,还在此查验亲耕仪式要用的种子和农具。

3、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拟好的奏书。

4、清朝每七年纂修一次玉牒(即皇家家谱)。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举行隆重的玉牒存放仪式。

5、有时候皇帝也会在此召见官员或赐食。

辛亥革命后,清逊帝溥仪仍居后宫。袁世凯意图称帝时,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文移至中间。

扩展资料:

宫殿用途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参考资料:

-中和殿

  中和殿的介绍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属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之精华。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

中和殿的建筑特征

 内部特征

 中和殿内宝座前左右两侧的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它是想像中的一种神兽,传说日行18000里,懂得四方语言,通晓远方之事。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同时为烧檀香之用。放在中和殿地平台两侧的铜薰炉,是用来生炭火取暖的。清代宫中烧用的是上好木炭,叫“红萝炭”。这种木炭气暖而耐烧,灰白而不爆。宝座两旁还放着两乘肩舆,俗称轿子,是清代皇帝在宫廷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帝后在什么场合乘坐什么轿子都有严格规定。肩舆是其中的一种。

 中和殿正中设有宝座,两旁陈列着两个肩舆。所谓的肩舆是皇帝乘坐的轿子中的一种,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内活动使用。

 外部特征

 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方形,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它的面积是三大殿中最小的。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的头部形状的'排水口。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辛亥革命后,清逊帝仍居后宫。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字移至中间。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门窗的形制则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中和殿的大殿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执事人员等的朝拜。每逢加封皇太后徽号和各种大礼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中和殿的宫殿用途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

关于他的传说怎么那么多?这位皇帝的身世是咋样的呢?

自古以来皇家恩怨是非多,皇帝身居高位,治理天下,肯定就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当然伴随而来的就是民间口中代代相传的传言,这些传言经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