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的介绍
京剧的历史发展: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
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扩展资料: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 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还有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
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
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
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
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
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
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京剧
张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五、主要张姓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张姓六十三宰相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O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O。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
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
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江陵(今属湖北)人。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张四维(1526-1585),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
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
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
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
张瑞,山东掖县人。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卒于相位。
张玉书(1642-1711),清江南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康熙二十年(1681)累官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颇得康熙信任
张英(1637-1708),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拜相,颇受康熙器重。四十年以疾辞职,七年后逝世。
张鹏翮(1649-1725),清四川遂宁人。雍正元年(1723)拜相,三年卒于相位。
张廷玉(1672-1755),清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雍正八年(1730),首任军机大臣,备受雍正、乾隆帝倚重。
张之万(1811-1897),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光绪十年(1884)任军机大臣,十五年加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大学士。为相十年。
张之洞(1837-1909),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内阁学士、两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
--- ---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秀眉:清末,贵州台拱人士,清末苗民抗清领袖。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国民党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民主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爱玲,著名作家。(1920-1995)原名张瑛,上海人。著有《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等。中国近代四大才女之一。
http://wwwyf66com/music/608html有至爱丽丝
多了去了
建议去摆渡贴吧
会有意外的收获
附上我喜爱的帝女花
《帝女花》剧情(来自“帝女花”):
明崇祯十七年,朝纲不振,国祚衰微,有公主两人,一名长平,一名昭仁。长平方十五,锺情於太仆之子周世显,才华盖世,方册立驸马之际,皇城被攻,帝知不妙,又不欲明珠落在贼人手裏,乃将公主赐死,但长平半伤而不死,被周锺救回,欲将之出卖,长平闻之,假作投江,化作尼姑,易名慧清。世显四处找寻,后在庵堂相会,并相约后会之期,事为清帝所悉,著周锺找世显迎公主回宫,欲有所利用,经长平、世显苦思后,先上表清廷,要求善葬其父,并释其弟,清帝允之,公主与驸马重回宫内,并在花烛之夜,连理树下,双双仰药自尽。
第八段 <香夭>唱词(来自“仙凤鸣”)
(周锺,宝伦「著明装」分边上相对顾盼自豪介)
(周锺台口诗白)彩凤门前新面目。
(宝伦诗白)众官齐集御酒房。
(周锺宝伦白)有请皇上。
(御扇宫灯伴清帝上介中板下句)开基创业话兴亡,北望煤山微有哭声响。不悼崇祯悼海棠,安民未挂招贤榜,怀柔先借个一朵帝花香。(滚花)筵开百酌买人心,好待新官旧爵同观看。(埋位介)
(众白)万岁万万岁。
(清帝白)平身。
(众白)谢。
(清帝口古)周老卿家,何以不见宫主与驸马还朝,有累百官在御阶盼望。
(周锺口古)皇上,驸马持有宫主既亲笔表章,候旨在午朝门外,至於长平宫主,而家仲住响紫玉山房。
(清帝不欢介口古)唏,我叫你去请鸾凤还巢,并不是叫你去请宫主写表,今日鸾凤和鸣,重有什麼表章可上呢。
(宝伦口古)嘻嘻皇上,我想宫主上表,无非系拜谢皇上再生之德,此乃先朝既沿例,宫主对宫规仪范都未敢稍忘。
(清帝转怒为善介白)内侍臣,传前朝驸马周世显上殿。
(内侍臣白)皇上有旨,传前朝驸马周世显上殿。
(世显「驸马身」捧表章上白)来呀。(滚花下句唱)蔺相如能保连城璧,周驸马能保帝花香。拼教颈血溅龙庭,冲冠壮志凌霄汉。(入并不跪半揖白)前朝驸马周世显向皇上请安。
(清帝见世显不跪怒介望群臣转回笑容介白)平身。
帖子相关:
作者: 6119026 2005-2-26 22:00 回复此发言
--------------------------------------------------------------------------------
2 [转帖 作者:的灰]爱他所爱之一:任剑辉和白雪仙
(世显白)谢。
(清帝口古)周驸马,试问历代兴亡有几多个新君能够体恤前朝帝女呢,我好想知道如果你地宫主见到香车迎接既时候,相信佢一定喜从天降啦卦。
(世显冷笑口古)皇上,历史上虽无体恤前朝帝女之君,却有假意卖弄慈悲之主,难怪宫主见香车惊喜交集。
(清帝起身问白)下,此话怎解。
(世显续口古)无错,宫主所喜者,乃是福从天降,所惊者,乃是惊皇上借帝女花沽名钓誉,骗取民安。
(周锺宝伦大矛介)
(清帝冷笑口古)周驸马,孤王有覆灭一朝之力,岂无安民之策,小小一个前朝帝女,重不过百,试问能有几多力量。
(世显口古)皇上,所谓取一杯之水,不能分润天下万民,借帝女之花,可以把全国遗民收服,宫主虽然弱质纤纤,年方十六,若果论佢权衡轻重,可以抵得十万师干。
(清帝不能言介白)哎呀
(周锺插白)你说话要小心呀
(清帝喝白)周驸马。(开拉大滚花下句)你出言纵有千斤重,好在我有容人海量都未能量。你见否殿前百酌凤凰筵,后有刀枪和斧杖。
(世显大滚花下句)唏,你杀人不在金鸾殿,可以一张芦席把尸藏。倘若杀身恰在凤凰台,银廓金棺难慰民怨畅。
(周锺众人白)皇上开恩皇上仁慈
(清帝不敢发作埋位口古)周驸马,你既然持有长平宫主既表章,内侍臣,你快些要他速呈龙书案。
(太监上前跪向世显欲接表章介)
(世显捧住表章退后一步口古)且慢,皇上,我想宫主表章究竟都是女儿文墨,恐怕有污龙目,佢再三嘱咐,要我递表之时,为佢朗诵於朝房。
(清帝怒介口古)嘿,我虽身为清帝,未懂汉例,唯是翻开汉史,又几曾听闻过表章用口朗诵得咁怪状。
(世显口古)皇上,你睇你朝中既大臣,多半是宫主旧臣,皇上以仁慈取天下,佢所写者,不过都系感恩之语唧,皇上既无亏德处,那怕遗臣诵表章。
(内场起暗涌声)
(清帝怒至手震震指住世显白)周驸马你你你一字一字你要谨慎的念来。
(世显白)好呀
(周锺一路震长滚花下句)一字系安危,祸福凭汝降,劝君莫惹下泉台浪,莫向阴司叫无常,我一心欲把红鸾傍,哎呀谁知傍错你个少年亡。
(宝伦长滚花)一字重千斤,人命轻三两,纵使你有心毁碎齐眉案,须防宝殿有刀藏,一命难销故国雠,恐怕累到三百遗臣同落网。
(世显冷笑诗白)六代繁华三日散,一杯心血字七行。(反线中板念表章下句唱)臣不可占君先,父不能居女后,此乃伦理纲常。既念帝女花,何不念先帝遗骸,尚寄在茶庵,未入皇陵葬。帝女纵堪怜,太子是前朝骨肉,问清帝何以重女薄儿郎。我欲受皇恩,哭君父流浪泉台,憎见旧宫廷,挂上鸳鸯榜。我欲谢隆情,痛骨肉仍归臣虏,羞牵鸾凤带,怕对合欢床。(催快)新帝慈悲人间罕,劈开金锁放弟郎。(滚花)佢话先安泉台父,后释在囚人,然后百拜入朝共举齐眉案。
(清帝震怒介)
(周锺宝伦级低纱帽一味震介)
(清帝开位抢表章欲撕介「内场食住暗涌」连声收埋表章滚花下句)孤都未作捕蛇人,点知双蛇蟠棍上,休说女儿笔墨无斤两,内有千军万马藏,凤未来仪先作浪,帝女机谋还比我强。强颜骗取凤还巢,重新再露慈悲相,哈哈
(周锺白)皇上仁慈
(清帝奸悲白)孤有主意。周驸马,好啦,孤皇惟有准宫主所奏,佢纵使要取天边月,为皇都替她摘下来,我从宫主所求就是。
(世显口古)皇上,你何不速颁下诏书,先把先帝安葬皇陵,再把太子在宫主婚前释放。
(清帝口古)唏,你请宫主先入朝,再行下诏,庶民都尚可以一言九鼎,何况我是一国既君王呢。
(白)驸马,你代传口谕,快传宫主上殿。
(世显白)领命。(台口传旨)呔,皇上有旨,长平宫主衣冠朝见。
(长平「凤冠霞佩」上介台口引白)珠冠犹似殓时妆,万春亭畔病海棠,怕到乾清寻血迹,风雨经年尚带黄。(拉腔入拜白)前朝帝女长平宫主向皇上请安。
作者: 6119026 2005-2-26 22:00 回复此发言
--------------------------------------------------------------------------------
3 [转帖 作者:的灰]爱他所爱之一:任剑辉和白雪仙
(清帝重一才仄才关目白)平身。
(长平白)谢。(用目一扫前朝旧臣,旧臣俱俯首自愧介)(长平放宽面口突然露齿一笑介)
(清帝觉奇介口古)宫主,驸马入朝之时,面带愁容,眼中有泪,何以宫主入朝,反会一笑嫣然,未有些微既悲创。
(长平口古)皇上,我在未入朝之前,曾与驸马相约,我话若不能先安泉台父,释放在囚人,帝女今生都永无还朝之日,适才闻驸马代传口谕,可见皇上你都有怜惜之心,帝女亦宁无感激之意呢,想今日在五百群臣之中,属於哀家旧臣,都总在三百以上,如果佢地见到哀家笑,就会对皇上你心悦诚服,但如果见到哀家喊呢,就会对皇上心怀怨对,想长平一生善解人意,宁敢不以笑面报君王。(向群臣露齿而笑介)(旧臣俱强笑介)
(清帝暗惊长平之词令奸笑介口古)宫主,你聪明即是聪明,你与呢个憨驸马都大有天渊之别,难怪崇祯在生对你痛爱。好啦,孤王愿替崇祯将你终身抚养。
(长平强笑白)谢皇上。(故意关目口古)嗳,皇上,我都经已拜上金阶,何以未见你颁下诏书,更未见你劈开金锁呢,哎呀皇上,我而家不禁悲从中起,我的眼泪都忍唔住咯,我一喊亲,怕只怕会震朝房。(欲哭介)
(清帝愕然略惊向长平摇手介)
(周锺口古)皇上,系呀系呀我地宫主真系笑紧都可以喊架,你何不颁下诏书,以慰的遗臣所望呢。
(宝伦口古)系罗,皇上,想太子年方十二,纵使潜龙出海,亦未必会腾达飞翔。
(清帝快滚花下句)今朝莫说前朝事,只求撮合凤谐凰。
(世显大滚花下句)先皇未葬弟霸囚,宫主呀你何妨悲声放。
(长平哭白)罢了先王,君父,母后呀。(快中板分边向群臣哭著下句唱)哀声放,帝女哭朝房,血泪如潮腮边降,且向乾清再悼亡,忆旧雠翻血账,遗臣三百听端详,当日赐红罗掷在金阶上,母后与袁妃痛悬梁,剑横挥,血溅黄金帐,杀得个昭仁宫主怨父王。(滚花)你地莫恋新朝弃旧朝,我再哭凤台声响亮。(执世显哭叫白)罢了先王,母后,驸马。(当长平唱时,内场有沉痛反应暗涌介)
(世显白)宫主
(清帝向向周锺宝茅介白)拉开佢地(周锺宝伦分边拉开长平世显介)
(清帝白)好啦。(滚花下句)我忙忙写下安陵诏。(交太监,太监即下)我怕你哭声向外扬,宫主一哭撼帝城,我忙把前朝世子放。
(太监带上太子上介长平世显分边跪拥太子,太子亦居中跪下快哭相思)
(长平痛哭滚花下句)弟郎你投怀莫聚伦常爱,且去杭州会福王,自有香魂一缕暗追随,你在离怀莫向宫庭望。
(清帝白)沈卿家,你带前朝世子去上驷院吩咐兵部派人马,护送此子杭州便了。
(昌龄携太子什边下,太子下时一路哭叫王姊)
(清帝口古)嘻嘻长平宫主,你所要求既事我都同你做完叻,你应该与驸马立刻成婚,免负两旁既仪杖。
(长平口古)唉,长平仲焉敢再逆皇上谕旨呢,难得你答允我,将花烛筵设在月华宫外,个处虽是花无并蒂,但系树有含樟。
(清帝点头答应白)孤皇自当准奏,吩咐动乐。
(世显长平分端拈彩球跪拜天地后,双双步出月华宫外,宫娥分边侍立,长平对景不胜感慨诗白)倚殿阴森奇树双。
(世显诗白)明珠万颗映花黄。
(长平悲咽诗白)如此断肠花烛夜。
(世显诗白)不须侍女伴身旁。(白)下去。
(宫女白)知道。(分边退下)
(长平烧香一炷起小曲妆台秋思唱)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偷偷看,偷偷望,佢带泪带泪暗悲伤,我半带惊惶,怕驸马惜鸾凤配,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
(世显接唱)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鸳鸯侣相偎傍,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
(长平接唱)唉惜花者甘殉葬,花烛夜难为驸马饮砒霜。
(世显接唱)江山悲灾劫,感先帝恩千丈,与妻双双叩问帝安。
(长平接唱)唉盼得花烛共谐白发,谁个愿看花烛翻血浪,唉我误君累你同埋孽网,好应尽礼揖花烛深深拜,再合卺交杯墓穴作新房,待千秋歌赞注驸马在灵牌上。
(与世显重新交拜花烛后以柳荫当做牙床,长平自己盖上面纱介)
(世显接唱)将柳荫当做芙蓉帐,明朝驸马看新娘。(挑巾介)夜半挑灯有心作窥妆。
(长平接唱)地老天荒情凤永配痴凰,愿与夫婿共拜相交杯举案。
(世显接唱)递过金杯慢咽轻尝,将砒霜带泪放落葡萄上。
(长平接唱)合欢与君醉梦乡。(碰杯介)
(世显接唱)碰杯共到夜台上。
(长平接唱)唉百花冠替代殓妆。(一饮而尽介)
(世显接唱)驸马珈坟墓收藏。
(长平接唱)相拥抱。
(世显接唱)相偎傍。
(世显长平合唱)双枝有树透露帝女香。
(世显接唱)帝女花。
(长平接唱)长伴有心郎。
(世显长平合唱)夫妻死去树也同模样。
(两太监拈宫伴清帝、周锺、宝伦上介)
(清帝口古)唉,长平宫主,你地何必响处双双拥抱呢,你地既然交拜过花烛,应该同驸马去宁寿宫,共渡红绡帐。
(长平白)皇上,我地就人间拜过花烛夜,我我再向阴司拜父皇(与世显同死介)
(周锺、宝伦同哭相思介)
(各人恍惚听闻众仙童仙女迎接唱妆台秋思)谪仙再返到上苍,拜揖共舞瑞云上,奏钧天震动四方,玉女金童返霄汉。天灯照,双星傍,朗月引路到仙乡,鸟争鸣,妙舞飞翔,双双仙侣共泛银河浪。
(周锺哭介跪下口古)皇上,老臣对此已万念皆灰,愿乞赐我再度归田,不愿把荣华再享。
(宝伦亦跪下口古)皇上,宫主驸马亦能双双殉国,遗臣者宁忍再食新朝之禄呢,望将我放逐还乡。
(清帝点头滚花下句)帝女前生为玉女,金童却是驸马郎。
名称:帝女花(任剑辉/白雪仙)
歌手:粤剧
语言:粤语
发行:娱乐唱片
日期:1960年5月13日
专辑介绍:
粤剧《帝女花》为戏曲大师唐涤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词优雅感人,加上他大量采用古典,重视乐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剧本更觉典雅。
故事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无奈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遂破,崇祯手刃众皇女后自缢。长平公主未至气绝,被周钟救返藏于家中。后来清军灭了闯军,于北京立国。长平公主知悉周钟欲向清朝投降,幸得周钟之女瑞兰及老尼姑之助,冒替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庵中。世显偶至,遇上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大为惊愕,几番试探下,长平重认世显。然而此事为清帝知悉,勒令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遂佯装返宫,并在干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自杀殉国。
一直以来,中国人并不懂得怎样纪录**或音乐文化,但是娱乐唱片公司的主理人刘东能早在1960年已有先见之明,不惜耗费钜资,洽购该剧的录音版权,聘回“仙凤鸣剧团”原班台柱任剑辉,白雪仙,靓次伯,梁醒波,林家声,任冰儿等,配合一流乐师拍和,注重音效以先进的身历声 (stereo) 灌片,以致此曲风行数十年,当年的黑胶至今已被音响界捧为天碟录音,所以虽经黑胶,盒带,CD等不同年代,然而到今天的SACD技术下,它的录音亦毫不逊色,竟可配合时代,令笔者不得不佩服。
全剧于当年坚尼地道山顶缆车桥下的仁教堂录音,形成有天然环境的REVERB音效,SACD高低音层次分明,音场辽阔,立体感强,更能忠实表现当年现场的录音实况。特别此单张选段是香港第一批早期的SACD (时为2002年) ,由美国压片,音色比其后日本压片的紫钗记及再世红梅记优胜。随碟附送的港制DSD CD,亦有不俗的表现。
此单张SACD选段为:庵遇,相认及香夭。
任剑辉 (1912-1989)
原名任丽初,又名任婉仪,广东南海人,香港历来最受欢迎的粤剧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一男主角),反串扮相潇□不凡,深受女戏迷喜爱,有「戏迷情人」的美誉。曾与多位正印花旦合作,计有:红线女、芳艳芬、余丽珍、邓碧云、罗艳卿、吴君丽等等,不过最教人印象深刻的仍是白雪仙。两位在「仙凤鸣剧团」所演的名剧,例如:《帝女花》、《紫钗记》、《蝶影红梨记》、《再世红梅记》等等,传诵数十年不衰,堪称香港文化瑰宝。
任剑辉主演的粤语戏曲片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洛神》(1957)、《火网梵宫十四年》(1958)、《紫钗记》(1959)、《帝女花》(1959)、《九天玄女》(1959)、《大红袍》(1965)、《李后主》(1968)等等。即使不是粤剧迷,香港人莫有不知任剑辉其人,堪称「一代艺人」,足以成为一个香港文化的象徵。
任剑辉退出艺坛后与白雪仙专心扶助弟子龙剑笙及梅雪诗等人组成的「雏凤鸣剧团」,直至八十年代移居加拿大。1989年11月29日病逝香港,举殡之日,吊唁、围观之戏迷成千上万,将北角香港殡仪馆附近之街道挤得水□不通,蔚为奇观。
为纪念已故好友,白雪仙成立「任白慈善基金」,於1990年重映两人的告别作《李后主》,疯魔万千戏迷,同时年轻的**爱好者也可趁机一睹两位巨星的丰采。
白雪仙 (1926-)
白雪仙,原名陈淑良,广东顺德人,一九二六年农历四月初一日在广州出生。曾在香港「岭南中学」和「圣保禄英文中学」就读,自幼喜爱粤剧。
十二岁时,拜粤剧名伶薛觉先为师,改艺名为白雪仙。曾在「觉先声粤剧团」演出,继后她又师事音乐家冼干持学习唱工。香港沦陷期间,为了生计而曾在歌坛演唱,期间她又参与过「新东亚粤剧团」演出。
从一九四二年起,白雪仙先后加入「锦添花粤剧团」、「新声剧剧团」、「五福粤剧团」、「鸿运粤剧团」,曾参与主演的名剧有《小爱神》、《红楼梦》、《红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恋》等。
一九四七年她开始拍**,直至六八年间,她主演和参演过大约二百部**,多是改编自她主演的着名粤剧,如《晨妻暮嫂》、《红白牡丹花》、《富士山之恋》、《紫钗记》、《帝女花》等。
一九六七年,她组织了「仙凤鸣影片公司」,在参与了粤语片最大型制作的剧曲片《李后主》后便退出影坛。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一开始,只是舞台上最普通的一对生和旦。
粉白的脸,浓彩夸张地勾勒出突出的五官艳丽的面容。
且听那广东大戏的锣鼓敲起来:拨动“边造”,“铮铮”几下;慢拍云板,铿锵峥嵘;咿呀的二胡声声思念,音乐把情绪酝酿到饱满。
这才袅袅娜娜走出那凤眼女子,凤冠霞帔,红颜如花。一个亮相,唱道:“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亡国的夜晚是帝女花的洞房花烛,她只忧虑着,把心事相问,怕身前这历经磨难心上的人,不肯与她弃家殉国同临泉壤。
然后她的驸马知道告诉她,夫妻们泉台上再建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
因为深情,它不同于任何一部戏剧。
这是最喜欢的一出粤剧,《帝女花》。
而面前这张稍有折角的照片,岁月日久,已经翻黄:做花旦的这一个,小小瓜子脸,烫发,头发全部挽在后面,分明是初登台时跟在师傅薛觉先后面的那个哑口梅香。头微微枕在旁边那人肩上,我见犹怜。浅浅笑着,一脸的伶俐,眼波是活泛的,却并不显风情,所谓的正大仙容。
而另一个,瘦削的脸,颧骨突出。穿西服倒真有种玉树临风的感觉,却还是瘦,穿旗袍就真的像一个平常广东人所谓的“师奶”。可是,怎么说呢,一旦油彩涂上来,冠冕穿起来,她便变了那倜傥潇洒的少年郎,那历险经难牵挂着小玉妻的李公子,那夜半挑灯有心作窥妆的明朝驸马。
就是这两个人,这两张面孔,缔造了香港舞台上的任白传奇。
——戏梦人生。
任和白,指的是任剑辉和白雪仙。
同样的出身粤剧世家,一是花衫一是小生,相识在虎度门中。桃李春风一相逢,便是48年的相依相随。
从1937年澳门的新声剧团结缘,一个正印小生,一个二帮花旦,演出那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到1956年,组建“仙凤鸣”,一生一旦,把离合悲欢翻演
《紫钗记》中李益因拾得紫钗与霍小玉结下情缘,纵使分离亦痴情不改将爱妻唤回俗世中;《蝶影红梨记》的才子赵汝洲与名妓谢素秋隔门倾诉情定一生。而《帝女花》及《李后主》更把爱情升华至家国情怀。
再加上唐涤生,梁醒波,靓次伯,仙凤鸣自此把香港的粤剧事业推至顶峰。
即使不是粤剧迷,港人也莫有不知任白其人,任剑辉白雪仙,足以成为一个香港文化的象征。
而最可称道的,还是任白情。
娱乐圈组合无数,但合久必分差不多成定律,只有任白由“仙凤鸣”时代至72年参加“六一八”水灾义唱,皆是“出必一双,入必一对”。舞台上任姐是“戏迷情人”,与仙姐演尽痴男怨女的故事,下犹如姐妹共同生活,如影随影。
直到1989年11月29日凌晨3点50分,因肺癌恶化,任剑辉于跑马地逸庐寓所,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七岁。
小说里写,人最悲痛时,只觉得身体某一部分业已死亡。仙姐的悲伤,怕不止于此,是以会在挽联上书“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如能代替你,我愿死一百次”。
任白自此,缺一成憾。
而她去后这多年,她只一径做着更多的事。
彼时是陪着搭档金盆洗手,这一刻,那一个人已经驾鹤西去,粤剧界多方邀请她重出江湖,但她一一回绝,她只平淡地回答:“没有任剑辉,舞台没有颜色”。
1956年,她初担正印,组织“仙凤鸣”,票房惨淡。已是当红小生的任姐不发一语,陪她一力苦撑,直到“紫钗记”大收旺场,“仙凤鸣”方成为班中之霸。
而此时,是回报知己的时候。
帝女花已是绝响,长平和世显都殉了大明朝,这长平只是世显一人的长平,好比世显也是长平一人的驸马,白雪仙也守着一个任剑辉,是一生的忠贞。
她只为她做更多实际的事:
——为纪念已故好友,白雪仙成立“任白慈善基金”,于1990年重映两人告别作《李后主》,疯魔万千戏迷。
——1996年白雪仙获香港演艺学院颁授荣誉院士,又捐款于香港大学兴建工程大楼,并亲笔提写“任白楼”三字悬于外墙,成为一时佳话。
而今年,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大会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终身对粤剧鞠躬尽瘁的任白中的白——“花旦王”白雪仙。
仙姐致答谢辞时款款细表:“世事是很奇妙的,我今日领奖一半为自己,另一半是为另一个人,得到这个不迟又不早的终身成就奖,成就了另一个人的成就。”
——“琴诗酒友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所有台前的“生旦”,都只是幻影,临水照花,难以永恒。
而幕后任白,却终成为经典一双。
——“愿作双鹣鲽,情深永无懈”,说的是任白。
——“一夕恩深记紫钗,赤绳长系足,那得再图赖?”说的何尝不是任白。
——地老天荒,情凤永配痴凰。这一生,是知音,是伴侣。
——伯牙、子期和琴。
互相推崇,视对方为理想人格,一生追随的目标;把对方当作另一个自己,在彼此的凝视和厮守中求得灵魂的完满。共同面对,互相扶持,在艺术上、性情上志同道合,生活里相伴相依。
这本身,就已超越普通意义上的姐妹深情,男欢女爱。
它包含着比同金坚的姐妹情谊,共进共退的兄弟情分,有贫贱夫妻的相濡以沫,也有江湖儿女的铁肩道义,有疼惜之意,也有感恩之心。
这伴侣二字,实是最高境界。
任白的故事,能如此叫人怀想,或许就是因为这样。
岁月黯淡往事,死亡使人分离。
最辉煌的任白,是在六十年代。
而那种牵绵缠绕的不解情愫,也深深地刻上了六十年代的烙印。
六十年代的香港,浮华荼靡的城市与古典的情谊相得益彰,盛世的记忆,寂寞苍凉浅淡。
六十年代的香港,生活总是围绕着情感优雅而缓慢地流转。是以那时的感情,可以这么真挚淳朴坚定。
老好60年代,一毛钱的轮渡,卡萨布兰卡情调的吊扇在冰室中悬转,日子在白兰花的香气里慢慢度送。
中环银行区、维多利亚湾、石板路同着茶餐厅。
浅水湾的风,红艳艳的影树一蓬蓬地开,阿飞正传的时代。
七个寂寞日子,在钢琴声中悄悄逝去;银相框里发黄的照片,教今人看见,只当是故意拿到摄影室里作的时新怀旧处理。
那样的时代,适合唱一出戏爱一个人,过一生。
那样的时代,方有底气说“爱一个人,我便永远都不会变”。
“六代繁华三日散,一杯心血字七行”。
正是那样的时代,叫我们记住了任与白。
故时光,老情怀,人不如旧,誓约常在
这之后再没有听过这样回肠荡气的故事。
或许是时代变了,也或许是人变了,总之,再不见如此深情。
时光如河,这些涉水而过的男女,注定要被带走所有的体温。
一个已随波逐浪而去,另一个就痴立水中,上不得岸,因为,这河里有对方的体温。
离开这河,就离开了这份体温。
正是: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词曲:亚历山大·舒克伯勒、艾丽西亚·凯斯、安吉拉·亨特、伯特·凯斯、珍妮·塞维尔、肖恩·卡特和思薇雅·罗宾森
原唱:Jay-Z、艾丽西亚·凯斯
《黑色星期五》歌词:
SundayisGloomy.
Myhoursareslumberless.
Dearest,theshadowsIlivewitharenumberless.
Littlewhiteflowerswillneverawakenyou.
Notwheretheblackcoachofsorrowhastakenyou.
Angelshavenothoughtofeverreturningyou.
WouldtheybeangryifIthoughtofjoiningyou.
GloomySunday.
Sundayisgloomy.
withshadowsIspenditall.
MyheartandIhavedecidedtoenditall.
Soonthere’llbeflowersandprayersthataresad.
Iknow,letthemnotweep.
LetthemknowthatI’mgladtogo.
Deathisnodream.
ForindeathI’mcaressingyou.
WiththelastbreathofmysoulI’llbeblessingyou.
GloomySunday.
Dreaming.
Iwasonlydreaming.
IwakeandIfindyou.
Asleepinthedeepof.
扩展资料:
这首歌《黑色星期五》被录制在杰伊-Z的第11张专辑“蓝图3”中,这张专辑于2009年10月20日作为第三张单曲发行。
2010年至2011年,该歌荣获第27届MTV音乐录影带奖“最佳摄影”奖、第53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歌曲”和“最佳说唱合作”奖,并入围第53届格莱美奖“年度录制”奖。
提起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谁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段喜庆的插曲啊?,另外,还有人想问康熙王朝里康熙大婚是哪一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谁知道《康熙王朝》中康熙结婚时那段喜庆的背景音乐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谁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段喜庆的插曲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
1、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谁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段喜庆的插曲啊?
是这段音乐么??貌似这段音乐在康熙王朝里出现蛮频繁的~
对不起,给你差了,没有结果
2、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康熙王朝里康熙大婚是哪一集??
3、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谁知道《康熙王朝》中康熙结婚时那段喜庆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这段背景音乐名字叫做《春思》(又名《佳人伴孤灯》)创作者是陈受谦
<img alt="4、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谁有<>背景音乐之悲伤小调的笛子曲谱” style=”max-width: ;” src=”http://wwwjianpuwcom/img/d/gr/dexoii6grjpg”>
4、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谁有< >背景音乐之悲伤小调的笛子曲谱我只知道这首笛子曲叫《故乡的原风景》,很喜欢听康熙王朝插曲佳人伴孤灯简谱。
http://wwwcom/html/music/3/htm
谁知道《康熙王朝》中康熙结婚时那段喜庆的背景音乐是什么?吝啬的分数只能给你吝啬的答案~难道是《美人吟》?
5、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那位能帮忙找一下康熙王朝里那段喜庆的配乐!皇帝设宴时常用的
正大光明曲,希望你喜欢
6、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康熙王朝千叟宴开始的背景音乐
去哼哼唧唧找歌曲上找!3wmidomi。com
歌曲名:佳人伴孤灯
名字不详,给你链接。
7、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康熙王朝中25集康熙返京时插曲,乐谱也可以。(曲子和歌名)
亲,可以去这里看看,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曲子类?
8、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康熙王朝中玄烨与赫舍里大婚时的背景音乐
在第9集。
剧情简介:朝政之上,鳌拜威逼有加,康熙无力控制局势,只好逮捕苏克萨哈。
孝庄皇太后回京以后,严斥康熙。背景音乐康熙王朝简谱。
鳌拜、遏必垄班布尔善面见孝庄皇太后,故作自责。孝庄皇太后为了安抚鳌拜等权臣,下旨斩杀苏克沙哈。康熙王朝背景音乐二胡简谱。
9、急求康熙王朝里面的插曲啊,要谱子,小号和笛子,古筝的混合音乐,,高手告诉我,,笛子部分是什么调子的
《云中歌》分三部出版。《云中歌1》《云中歌2》《云中歌3》
10、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跪求康熙王朝背景音乐谱子
千年一叹康熙王朝插曲简谱。
以上就是与谁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段喜庆的插曲啊?相关内容,是关于谁有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那段喜庆的插曲啊?的分享。看完康熙王朝大婚配乐简谱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侦探柯南》主题曲《キミがいれば》简谱
歌曲:キミがいれば(有你在身边)
歌手:伊织 (いおり)
填词:高柳恋
谱曲:大野克夫
歌词
うつむくその背中に,痛い雨がつき刺さる
在低头的背上,痛雨刺痛
祈る想いで见ていた,この世にもしも伞が
我怀着祈祷的心情看着这个世界,如果伞
たったひとつだとしても,捜してキミに渡すよ
就算只有一个,也要找给你
なにも出来ないけど,キミの代わり
虽然什么都做不了,但我代替你
濡れるくらい,わけもないさ
没有理由会被弄湿
お愿いその悩みを,どうか私に打ち明けて
拜托你把那个烦恼告诉我。
必ず朝は来るさ,终わらない雨もないね
早晨一定会来的,也没有不会结束的雨
だから自分を信じて,月と太阳なら私は月
所以请相信自己,月亮和太阳的话我就是月亮
キミがいれば辉けるよ,ひとりで背负わないで
只要有你在就会发光,不要一个人背负
気づいて私がいること,もうすぐその心に
注意到我的存在,马上就在那颗心上
きれいな虹が架かるから,もうすぐその心に
因为架起了美丽的彩虹,那颗心马上就要
きれいな虹が架かるから
因为架起了美丽的彩虹
扩展资料
《キミがいれば》,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名探侦コナン ソングアルバム ぼくがいる》中,1997-10-22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9首歌曲。
该歌曲其他版本
1、笨笨口琴演唱的《有你在身边(柯南主题曲 晓月SOLO)6610H C调(Cover 伊织)》,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笨笨口琴 2015-2018》中,2015-03-17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34首歌曲。
2、Fingerstyle丶辉演唱的《名侦探柯南 - 有你在身边(吉他)》,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游戏&动漫》中,2017-01-03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7首歌曲。
1,河北任邱边氏重修族谱二十二卷,末一卷,附考一卷,(清)边方晋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笃叙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省石家庄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洲家谱学会。
2,河南封邱边氏重修族谱十卷,(清)边青黎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32年)贻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图书馆。
3,边氏族谱,(清)边青黎纂修,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4,河北霸县边氏本支支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5,湖北边氏家谱六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6,浙江诸暨暨阳同山边氏宗谱四十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7,河南封邱边氏族谱十卷,(民国)边济仁、边炳汉等纂辑,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贻谋堂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8,河北泺县边氏家谱四卷,(民国)边柔远篆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唐山华美印刷局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9,山西五台边家庄支系《五台边氏家谱》,清中叶时,约于1750年间边成谋创修,1840年由成谋孙边藩吴第二次续修,1951年由边奏联、边奏镛第三次续修。
2005年由边新文主编续修出版。所收录包括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迁入边家庄的始祖边敬后人,包括支衍到五台神西村、耿家会村、定襄县河南坪村以及山西榆次市、介休县等多个聚居村的族人。现有该支系族人超过3000人,为山西省边姓人口大户之一。
10,山西省五台县坪上支系《五台坪上边氏家谱》,1960年边安棨修谱作序,2003年边宪章主编续修。传该支系自洪武年间志亮志宽二兄弟由洪洞圪针沟大槐树下移至五台县坪上村。
该支系除五台坪上村外,还包括移居于五台雷村、官庄、南北涧等村,山西介休、忻州、岢岚、右玉,以及山东、河南、河北族人,已繁衍20余世,超过1000人。
-边姓
青花瓷的钢琴简谱:
扩展资料:
《青花瓷》是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周杰伦2007年11月2日发行的专辑《我很忙》中。《青花瓷》中将离愁别绪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2008年7月5日周杰伦凭借此曲获得第1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
2008年7月5日《青花瓷》被评为第1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
2008年7月5日方文山凭借此曲获得第1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关于京剧的介绍
本文2023-10-19 18:49: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