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 刻底款:青山红树日欲斜 玉如
应该是民国时期专替他人在紫砂壶上代书代刻名款的刻字先生(陶刻的专门工种)。
陶刻装饰源远流长,最早有记录的是元末明初的隐士孙道明(号清隐)在紫砂罐(壶)上的"且吃茶,清隐"这五字草书可称紫砂陶刻的鼻祖早期(明代)紫砂刻字一般是在壶底作落款用,如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当时就有专门代人刻款的,像陈辰(共之),汪大心等被称为"陶之中书君",专替他人代书代刻名款。
如果喜欢收藏紫砂壶,还可以时常见到如士芬,潜陶,云石,逸云,玉如,韩太等刻款的作品。他们都不是紫砂艺人。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贡局”是清末外销泰国的宜兴紫砂壶上常见款识。
为清人赵松亭创制。
赵松亭(1853-1934),字九龄,(曾用名支泉),号东溪。
宜兴蜀山上袁村人,清末民初紫砂名家兼紫砂实业家。
民国十四年(1925年),赵松亭自筹资金,重建龙窑,定名为《复兴窑》,开厂设坊,烧制《贡壶》系列,供应茶坊氿肆,并独步沪上二十个国家租界,销往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宜兴著名实业家。
沪上租界内全部订制赵松亭的「贡局」系列壶,「贡局」系列壶,转手出口,且供不应求。
赵松亭亲自监督制造,并巧妙利用人们仿古心理,或刻或铭,或印或款,叫作坊客师及儿子赵廉泰仿制各式朱泥小品,红泥小品。
遗下传世珍品。
晚清外销泰国的壶式基本为光素简洁造形,然而做工精巧,比例得当,大多数出自当时优秀紫砂艺人制作,是宜陶又一珍品。
受闽、潮功夫茶的影响,朱泥小壶在南洋新、马、泰盛行。
“贡局”壶所用底款印章为无边框印款或阳文楷书上下单行“贡局”或者在壶盖沿边用刀刻楷书,横写“贡局”,或在花边框中为阳文楷书上下单行“贡局”,或为盖款阴文楷书“贡局”。
壶表面或磨砂抛光,或不作处理,或用包金片包口沿、盖沿、壶脚等处。
至三十年代后才止。
贡局款当时除赵松亭外其他制壶人和店号均有使用,如福记、昌记等。
扩展资料: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一、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无茶具本身所带的异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二、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有利于洗涤及保持茶壶自身的卫生。
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般陶瓷茶具,器壁光滑,渗透性差,其凝聚的水珠滴落后,使茶水频繁搅动,容易促使霉菌繁殖,造成茶水发酵。
而紫砂壶的陶质壶盖有孔,能吸收水蒸汽,不至在盖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搅动茶水,加速茶水的发酵。
三、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yīnyūn),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
四、冷热急变性能好,不会因受火而开裂。
五、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牋jiǎn》中说:“摩掌宝爱,不啻(chì仅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掌珠。
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成为奇物。
可以说紫砂茗壶被人们珍爱,完全是由于其具有优良独特的实用价值的缘由。
凤凰网-“松亭传人”赵丽娟的紫砂艺术人生
紫砂壶 刻底款:青山红树日欲斜 玉如
本文2023-10-19 18:44: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