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第1张

俗话说:“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在北宋以前,民间不允许私自修建自己家的家谱。可以修谱的是国家里面的一个特殊机构——谱局,皇帝的家谱就是由这个机构来整理的,皇帝的家谱称为“玉蝶”。如果平民百姓想要修家谱的话,必须得偷偷的修,而且主要是通过修家谱进入士族才可以。

谈到修谱的目的和意义,这就要说到先秦时期以及之前的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修谱的目的非常的简单,就是为了将名字记录上,方便传宗接代以及认识老祖宗。可是到了汉朝之后,儒家思想渐入民心。儒家的孝道文化使得人们对家谱看的越来越重要,慢慢的家谱的作用被认为是维系长辈和统治阶级的权威。家谱被看重最明显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朝廷选拔人才,都会查看家谱,依据家谱来选拔人才,并非所谓的“广纳贤才”。随之就出现俗话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而在繁荣昌盛的唐宋时期,国泰民安,文化以及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关键是平民百姓的精神、生活和思想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所以在这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修谱最主要的目的是记下祖先的光辉事迹,树立榜样,教育子孙。在北宋罢谱局前,人们都偷着修谱;在罢谱局后,修谱发生在大街小巷。所以一些人物传记,著作才能够通过家谱保存下来。

在明清时期有句俗话“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的说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修谱的目的还是以孝道为主。如果你没有修谱的话会遭到街坊邻居的舆论及谴责,因为在他们眼里不修谱就是不孝。而在当时,修谱作为争当名门望族的必要条件,修谱成为了一种标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以及文化革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的修谱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追溯家族起源,寻找亲人等。

那么既然有“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的说法,为何现在很多人都不修家谱呢?纵观历史得出结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注重金钱以及名声。所以只有少数人修谱,而这些人修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光宗耀祖,以前修谱的“记世系,续长幼,教育后人”等作用已经走出了人们的观念。再者,修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个精力。除此之外,随着手机和电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无纸化将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才会出现“无人修谱”这种现象。

中国古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个朝代在取代另外一个朝代后,必然会对前朝历史进行修编,整理出一部史书,这也是为何我国两千多年历史能够详细记录的下来的原因。公元1645年,也就是顺治二年,清军入关还没多久,一名叫做赵继鼎的官员便奏请顺治帝,希望修《明史》。

虽然顺治帝一开始以国家尚未稳定为由并未同意,但随着底下官员的坚持,在三个月后,终于下达了编修《明史》的口谕。这部史书从1645年开始,一直到1739年才最终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编修时间最长的史书,后世史学家对其的评价也很高。可随着时代的推移,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后,关于《明史》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何呢?

人们怀疑《明史》真实性的主要是因为,它是由灭掉明朝的清朝所修编的,而在明朝有一部官修史书,叫做《明实录》,虽然二者所记载的事情大概一致,可经过网友们的仔细比对后,还是发现了《明史》的不少疑点。其实,不只是《明实录》,连民间留存下来的一些地方史志资料,都可以揪出《明史》的不少错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古代的历史资料重新进行了整理,除了那些官方修订的史书之外,民间代代流传的家谱也成为了重要资料。在我国福建,有一《张氏族谱》,所记载的祖先张敏生平,与《明史》有所出入,甚至让不少人惊呼,《明史》就是清朝用来抹黑明朝的,就连专家也表示,清朝或许真的篡改了明史?

张敏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大太监,家谱里面记载他是于公元1485年死亡的,而《明史》却记载他是在万贵妃害死纪妃后,张敏因害怕而自杀身亡的,此事是发生在公元1478年,《明史》强行将张敏的死亡时间向前提了10年,这又是和为何?事情要从万贵妃说起,根据记载,万贵妃原是宫中的保姆,他比自己的丈夫明孝宗大了整整17岁,几乎是忘年婚。

明孝宗十分宠爱她,而万贵妃为了掌控好后宫,不惜害死其它妃子所生的孩子。《明史》有载:“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也就是说万贵妃利用各种手段,让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就死在了他们的母亲胎中。不仅如此,万贵妃甚至还将魔爪伸向了年幼的太子朱祐极。

《明史》称朱祐极的夭折与万贵妃脱不了干系,言下之意即太子是被万贵妃害死的,后世史学家常常用此事来诟病明孝宗的无能,连自己喜爱的太子都保护不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却不论万贵妃是否在后宫一手遮天,她受到皇帝宠爱是不错,但是当着皇帝的面杀掉这么多皇子,甚至最后还害死了太子的生母,导致太监张敏因害怕而自杀,整件事情看来是十分离谱的。此外,在《明实录》里面,并没有见到如此记载。

再回到《张氏族谱》所记载的张敏死亡时间,人们不得不怀疑,《明史》强行将张敏之死与万贵妃联系起来,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黑明孝宗,让后人认为他软弱无能,所以构造了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历史学家的存在就是“去伪存真”,所以说,尽管《明史》是一部官修史书,也是“二十四正史”之一,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一定是完全真实的。

不知道生活在现在的你,有没有见过一本书,那就是家谱。可以说这本书记载着你的祖祖辈辈的姓名。小编就见过自己家的家谱,它真的记载了我的祖先的姓名。而且我觉得这也是一本神奇的书,它让我知道了我这个姓氏,一个大家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它也能看出我们家族的人员体系,说起来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但是其实,可能许多零零后就已经没有见过家谱这种东西了,因为现在可能许多人都不修家谱了。

其实家谱这个东西,从古代就开始有了,但是每一个时期的要求还不一样。早在北宋年间,这个东西只能存在于皇宫,平常百姓家庭是不允许私自修谱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古代封建制度的等级森严。但是从先秦时期开始,修家谱这种事情就变得很普遍,因为他只是简单的记载一下祖先的姓名之类的。这也是让后人对自己的祖先有一个认识吧,可能也是告诫后人不要忘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

但是在如今,修家谱这种事情真的很少见,那为何现在很多人都不修家谱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因为许多人远走他乡,再也不是生活在祖先生活的地方,而出门在外的他们,家谱这种东西他们是顾不上的,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根本没有必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大家对家谱这个东西也没有那么重视。二:自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基本上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是以“钱”为导向,修谱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花费大笔资金和时间,与当下的观念大相径庭。

这也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该不该修家谱呢?不过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同,有的人觉得有必要,肯定也有人觉得没那个必要。毕竟时代在进步,无论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一些老旧的东西,可能真的会被时间慢慢的淘汰。但是,即使没有家谱,我们还是要注重孝道,不能忘本。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也没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些传统文化,我们还是不应该把它抛弃的,有的也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因为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历史文化。

所谓“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中华三大文献之一,产生于上古时代,完善于封建时代,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起初,家谱用于记载帝王家族血缘世系,后来逐渐扩散到大小贵族,最后才扩散到了民间。到了汉唐时期,中国家谱非常发达,平民百姓都热衷于修家谱。然而,由于历经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宋元战争等战乱,很多家谱已经消失在历史烟云之中,如今现存的古老家谱多数是在明清时期纂修,并非原先的实物家谱。

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古老家谱再度重现天日,尤其殷墟出土的一份完整的甲骨文家谱,属于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揭开了三千年前家谱的真面貌。

我们都知道,家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帝王家谱,一种是平民家谱。

帝王家谱,通常被称为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皇明玉牒等。上古五帝与夏商周三朝王族传承,在史书上都留有详细的传承,司马迁的《史记》中分别记载有五帝世系、夏朝世系、商朝世系、周朝世系。历史上的诸侯国家谱,也基本可以归于此类。

因此,如果论及中国家谱记载的最古老家族,那么必然是上古五帝,后人经过整理,将五帝传承一一记录在案。

然而,无论是五帝传承世系,还是夏商周三朝世系,都只见于史书,而没有留下最原始的实物家谱。即便是在殷墟出土的零散的甲骨文中,学者只是研究整理出了完整的商朝世系,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发现直接刻写的商朝世系。

幸运的是,甲骨文中尽管没有直接的商朝世系,却有一个诸侯国较为完整的实物家谱。

迄今为止,中国一共出土大约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文,其中有三件可以确认为家谱,即《殷契卜辞》第209片、《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殷墟文字乙编》第4856片,其中最为完整、最有价值的是第二件,也是截止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家谱。

儿(倪)先祖曰吹。(第一代)

吹子曰卫(第二代)

卫子曰燕(第三代)

燕子曰帷(第四代)

帷子曰壹(第五代)

壹弟曰启(第五代)

壹子曰噩(第六代)

噩子日徕(第七代)

徕子日洪(第八代)

洪子日御(第九代)

御弟日修(第九代)

御子日射(第十代)

射子日商(第十一代)

刘正教授认为,这应该是商朝一个附属诸侯国(或为倪国)的家谱。姓氏源流考证记载,倪姓来源有多个,但最符合标准的只有一个,即商朝有一个叫“儿伯”的诸侯,将其中一个后代封于儿,或因大功而被商王封于儿,后人以此为姓。因此,这一甲骨文家谱很可能就是“儿伯”后人所留。

倪姓诸侯的家谱记载极为简单,但传承却非常清晰,其中第一代姓名为倪吹,第五代与第九代是“兄终弟及”,然后又再度传回兄长之子,反映出倪姓诸侯国传承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兄终弟及制为辅”。一直以来,传统观点是商朝实行“兄终弟及制”,但甲骨文出土之后,尤其是学者整理出的商朝世系发现,商朝已经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了,因此这一制度并非始于周朝。

这一家谱大约何时刻写的呢?著名学者陈梦家认为倪姓家谱大约形成于商王武丁时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因此这一家谱形成时间距今3270年以上,倪姓第一代倪吹应该是商初被封国。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如今倪姓大约有150余万人口,中国姓氏排行榜上位居第118位。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一意义非凡的甲骨文家谱却不在中国,而是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上世纪,英国传教士库寿龄和美国传教士方法敛,从中国古董商人手中收购了这一块甲骨文,然后转卖给了大英博物馆,迄今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实际上,甲骨文流失远不止这一块,甲骨文横空出世之后,立即引起洋人注意,不少洋人开始收购甲骨文,导致一大批甲骨文流失海外。据学者胡厚宣统计,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首次发现,共计出土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流失在海外的甲骨文超26万片,其中日本一共有12443片,占据了近50%。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文,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不能我建议你们可以要求博物馆影印一份家谱保存下来,继续传下去。原件保存在博物馆,保存条件更好,还能让大家都看到!应该拿不回来,那毕竟是文物了。你们可以要求博物馆影印一份家谱保存下来,继续传下去。

修家谱的害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修家谱可能会带来家族内部的纷争和矛盾。家谱往往注重血缘关系和传统价值观,如果某些成员被排除在家谱之外,会引起不满和嫉妒,导致家族内部的不和谐。其次,修家谱容易滋生虚假的信息和篡改历史。有些人可能为了追求家族的声望或财富而故意修改家谱,编造祖先的荣耀或世袭权益,这样会扭曲真实的历史,损害家族的信誉。此外,修家谱也容易带来社会问题。家谱的存在可能导致对血统的歧视和排他性,加剧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分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综上所述,修家谱的害处在于引发家族内部纷争、扭曲历史事实和带来社会问题。

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

俗话说:“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在北宋以前,民间不允许私自修建自己家的家谱。可以修谱的是国家里面的一个特殊机构——谱局,皇帝的家谱...
点击下载
上一篇:陈氏家族族谱下一篇:怎样编写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