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杨漙是干什么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明朝杨漙是干什么的?,第1张

杨溥(1372年-1446年8月6日),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朝初年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

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年七十五。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有《杨文定公诗集》、《杨文定公奏疏》等传世。

作为"三杨"之一的杨溥,为什么会坐了十年牢?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带您走进明朝“三杨”之一杨溥的故事。

杨溥是明朝初期的一个重要文臣,出生在湖广石首,与两位大臣杨士奇、杨荣一起并称“三杨”。杨溥和杨荣都是在建文二年考中进士的,也一同被授予了翰林编修的官职。

到了永乐初年时,杨溥被授予为洗马,负责辅导皇太子朱高炽阅读《汉书》,深得朱高炽的喜爱。当朱棣秦亲率数十万大军北征的时候,杨溥主要认为在陪同皇太子朱高炽监国。

在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结束之后,由于皇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惹得朱棣龙颜大怒,下令将杨溥、黄淮等一大批东宫官员都逮捕关押进监狱里。这一关就长达十年之久,家人们想要进去监狱送食基本都被劝阻回去,在此期间,杨溥在监狱里几度濒死,但即便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他都依旧坚持在监狱里读书,把经书史籍都读了很多遍。

到了太子朱高炽继位为仁宗皇帝之后,才将杨溥、黄淮等人给释放出来,并授予了翰林学士的高位。出来后的杨溥曾经秘密上书讨论政务,得到了朱高炽的褒奖。而朱高炽由于念及当年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才导致其遭受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牢狱之灾,所以内心很是过意不去,在短短数月之间,连授三职,足以见得朱高炽对他的关切。

到了宣宗皇帝朱瞻基继位之后,他立即弘文阁,并杨溥给拉入内阁,与杨士奇、杨荣等人一起共同参与机务。后又升任为礼部尚书,仍以学士衔在内阁当值。

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继承皇位的时候, 在张太皇太后的支持下,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礼部尚书胡濙这五位大臣一起被当作是正统朝的核心。过后,杨溥升任为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正式和另外两杨并列。

然而这位五位大臣都已经年老体衰了,对于很多朝廷大事都已经力不从心。而随着杨荣和杨士奇的相继去世,而当时还在内阁中的马愉、高谷、曹鼐等人都是后来才进来的,声望不够。在面对宦官王振的各种狐假虎威,排除异己,独木难支的杨溥根本压制不了王振。

正统十一年七月份,杨溥病逝。三年后,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御驾亲征,结果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量明军精锐,整个朝堂政局为之震动不已,成为了大明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非常重视地方治安,若是地方上有人敢危害乡里,不仅要对肇事者严惩不贷,连肇事者的邻居也要受到牵连。明朝洪武十五年,湖北石首发生了一桩公案,书生杨文宪被邻居牵连入狱。杨文宪是个老实人,家人都知道他冤枉,想尽办法为他伸冤,无奈都毫无进展。杨文宪的儿子杨溥年仅12岁,他只身来到县衙,为父伸冤。

县令听闻一个小孩前来鸣冤,十分诧异,没有为难杨溥,让杨溥进来说话。杨溥来到县衙,神情自若,把父亲杨文宪的冤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恳请县令重审此案,为父亲昭雪。县令见他口齿伶俐,小小年纪就知道引经据典,便问杨溥:“看来你读过书,我出一个对联给你,你若能对上来,我便重审此案。”杨溥听完非常高兴,连忙让县令出题。县令的上联是: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这个对联一语双关,难度很大,杨溥只有12岁,他思考片刻,对了一个下联: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伞”字是简化字,它的繁体写法是“伞”,此共有五个人字,上面一个大人,中间有四个小人。杨溥的下联不仅对得工整,还恭维了县令,县令听了既高兴,又惊讶,没想到12岁孩童竟有如此才华。便答应重审此案,杨文宪最终被无罪释放,杨溥凭借一副对联救出父亲,名震荆楚。

建文二年,杨溥28岁,第一次进京赶考就金榜题名,高中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和后来的内阁名臣胡广、金幼孜、杨荣等人同榜。只是,杨溥并没有得到建文帝的重用,朱棣登基后,杨溥因才华出众,被朱棣任命为太子洗马,成了太子朱高炽的幕僚。

永乐年间,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太子)和次子朱高煦(汉王)斗争激烈,朱高煦为了谋取太子之位,屡次陷害朱高炽,杨溥多次为太子出谋划策,脱离险境,因此遭到了朱高煦的记恨。永乐十二年,朱棣从蒙古班师回朝,太子在迎驾时来迟,朱高煦借此机会打压杨溥,说太子之所以会迟到,全是因为杨溥等人没把皇帝看在眼里。

朱棣因此大怒,把杨溥打入锦衣卫诏狱。一代才子杨溥,在诏狱里度过了10年暗无天日的岁月。直到10年之后,朱棣驾崩,朱高炽(明仁宗)登基,杨溥才被释放,担任翰林院学士、太常寺卿等职。

明宣宗即位后,杨溥被召入内阁,升为内阁大臣。此时明朝的内阁中,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合称“三杨”。三杨组合是明朝最杰出的内阁,他们合作了10年之多,把大明朝推向另一个高度——仁宣之治。

杨溥为人非常正直,不怕得罪权贵,也不考虑私利。湖北天台县令范理得罪了杨溥的儿子,杨溥觉得范理不是趋炎附势之人,便给予提拔。明英宗时期,杨荣、杨士奇先后去世,“三杨”仅剩杨溥一人,杨溥成为内阁首辅,此时杨溥72岁,明朝内阁首辅有“宰相”之称,因此有人称杨溥是一代宰相。他兢兢业业辅佐明英宗,但宦官王振日益跋扈,杨溥无法与王振抗衡,75岁那年病逝。从此,明朝的“三杨当国”成为历史。

杨溥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为官46年,见证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为明朝做出巨大贡献,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杨溥去世后,明朝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从此明朝开始衰落,明朝百姓非常怀念“三杨”在世的日子,只可惜,从杨溥去世那刻起,“三杨”就已经不在了。

明宣宗驾崩的时候,明英宗继位,年号“正统”这时候的朱祁镇才9岁,9岁这个年龄在现在人眼里也就是个小孩子,差不多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岁数,这么小的孩子就当了皇上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是很难成功掌政的,于是很多忠臣都想让太皇太后出来参政,也就是垂帘听政。

但是太皇太后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女性,因为在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就曾经下过规定后宫不得干政,所以此时太皇太后依然在遵守这条规定,虽说他拒绝了垂帘听政,但实际上还是在左右政事,于是就安排了心腹去辅政,这是安排的人并不少,但比较出名的就是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

其实这三杨不仅是为了辅佐皇帝,帮皇帝处理各种事务,还要防患宦官从政,尤其是防着王振。

在三杨的辅佐下,明朝又迎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段时间也被成为仁宣之治,他们理清了很多冤假错案,安抚了众多灾民,并且减免赋税,减轻百姓压力,经济方面变好了,军事方面自然也就跟上来了,三洋也非常重视边防事业,可以说此时的明朝也算是沉寂多年之后又一次的小爆发。

不过三杨也陆续逝去,太皇太后也已病逝,他们最终还是没有能阻止王振做大做强,大太监王振搞的朝廷乌烟瘴气,因为秀才出身,读过书,很是能说会道,擅长拍马屁,甚至劝说明英宗去争讨瓦剌,最终导致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这一个太监差点害了整个国家,因为明英宗被俘之后,瓦剌部族进攻明朝国都北京城,在于谦力挽狂澜的一番拼搏下,才守住了国都,并和大臣们一起商讨换了皇帝,明代宗继位。

从这段故事也能看出来太监王振的胡作非为,如果早期没有三杨压制着他,王振可能会更早发达起来,祸国殃民,明朝可能会更早结束。

三杨,指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杨士奇(1365-1444)江西泰和人;杨荣(1371-1440)福建建安(今建瓯)人;杨溥(1372-1446)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三人均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间时以大学士辅政,人"三杨"。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多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庸。从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参见"台阁体"。 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样溥有雅操奋。又以居第所处,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杨博自署南郡人,因称为南杨。 杨荣、杨溥、杨士奇担任内阁成员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时期的内阁也因此被称为“三杨内阁”。他们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明代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他们因此被史家视为名臣。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士奇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杨士奇随继父曾改姓罗。严酷的生活环境造就成他勤奋好学、坚韧不拔、宽容严谨的优秀品格。曾在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等地授徒自给。建文元年(1399),朝廷准备修撰《明太祖实录》,从社会上征集文人参加。因学行出众,杨士奇属于应征之列。由此契机,杨士奇以布衣身份进入翰林院,充当了编纂官。不久,吏部尚书张紞考察编纂工作,发现杨士奇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将其提拔为吴王府审理副。朱棣经过靖难之役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保证政局的稳定,将杨士奇等人由翰林院选入内阁,参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杨士奇被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正式开始了从政的生涯。永乐二年(1404),朱棣选拔他为辅助皇太子的官僚,于是他和后来的皇帝朱高炽结下了难得的师友之缘。不久,杨士奇晋升为左中允(正六品官)。永乐五年再次升任左谕德(从五品官),辅助左春坊大学士承担太子的文件往还及学习的有关事务,同时兼任翰林院侍讲,承担为皇帝讲读经史的任务。在当时的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中,杨士奇成为坚定的太子派,后来终于将朱高炽推上了皇帝宝座。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去世,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杨士奇被提拔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自然,杨士奇备受仁宗的信任与恩宠,并在仁宗去世后,继续成为宣宗朱瞻基的首席顾命大臣。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谥号文贞。 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建文二年(1400),杨荣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建文四年,朱棣进入南京,杨荣和解缙、杨士奇等一同迎附。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在于谋划边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朱棣即位后,蒙古三部虽然处在分裂仇杀之中,却并未归附明朝。为了解决蒙古问题,朱棣一方面直接针对蒙古三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措施,另一方面着力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经营,形成控制蒙古地区的一把钳子。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杨荣先后被派往甘肃和宁夏。杨荣克尽职守,详细地了解山川形势、军事配备、军民士气、城堡建设,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及对策,朱棣予以充分的鼓励并加以采纳。明永乐二十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随从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与杨荣、金幼孜密商如何处置。杨荣指挥若定,与金幼孜商议,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发丧。他们用锡铸椑将朱棣尸体收殓起来放在车中,每到一地进膳和平时一样,明军浑然不觉。杨荣和海寿先回京师,向太子报告情况,决定处理方法。结果,朱高炽顺利地即位,国家政局未发生丝毫的骚动。杨荣因贡献突出,被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食三禄。正统五年,杨荣在回乡的路上去世,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敏。 杨溥(1372—1446),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朱高炽即位后的第三天,杨溥被授官翰林学士,重新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宣宗即位后,杨溥进入内阁,开始与杨士奇、杨荣等阁臣共掌机要。待到正统初年,“三杨”便完全以三朝元老而构成了一个最为稳定的政治三角。杨溥与杨士奇和杨荣在性格处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在为人处事上有时显得过于谨慎,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但是像他那样已经取得了内阁重臣地位的人物,这种小心谨慎的举止,又给人一种老成稳重的感觉,更何况杨溥本人在律己方面又确实足以作为百官的楷模。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谥号文定。

希望采纳

引言:明朝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朝代,而且这个朝代中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除了它本身的一个经济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以外,明朝的一个政治制度,以及它的一个主要的决策机构,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明朝的三杨辅政正对于朝政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明朝的内阁

其实要说明朝的三杨辅政,肯定要说明朝的内阁了。内阁其实就像是皇帝的一个办事处,在明朝的时候,其实皇帝他所做的角色不多的,大多是都是内阁来做决策的。皇帝只需要签发他那个所做的决议就行了,那个就有点像议会一样,也有点像现代的经纪人制度,主要的创始人的后代持有股权,而专业的经理人打理公司。内阁的成员处理全国中的事务,并且有一些重要的人物来担任主要的领导地位来进行重大事故的处理。而三杨辅政中的三杨就是主要的一个内阁成员。

二、对朝政的影响

这三个人分别是杨世奇,杨荣和杨溥,因为他们都姓杨,再加上在内阁之中有举轻重的作用,所以就被称为三杨辅政 。在这个情况之下,明朝就出现了仁宣之治。主要是指在明成祖朱棣死了之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两个人所经历的时代,这个时候杨世奇,杨荣和杨溥三个人都得到了重用,而且他们对经济的发展受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同时也让边境安定了下来,所以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三、对于明王朝之后的影响

他们在位的时期,虽然说让明朝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也让大明进了盛世。但是对于在战争方面以及军队的财政支出方面却大幅度的缩减,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般和平年代的大臣他都不太喜欢发动战争,一次战争对于国库的消耗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在这个时候就会疏于管理,不过明朝的灭亡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

明朝杨漙是干什么的?

杨溥(1372年-1446年8月6日),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朝初年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