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林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跪求林氏家谱,第1张

  林姓

  一、姓氏源流

  林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殷商王朝的太师「比干」因谏商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后,赐姓「林」,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国等地。

  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 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此以林为氏。

  3、北魏时,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运动中也改姓林,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

  二、迁徙分布

  林坚子孙在博陵一带发展繁衍。至林载时,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苌、林材等人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

  秦汉时代,在鲁国林雍后人,迁到齐郡县居住,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故称为济南郡人或者称为"济南林"。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

  "晋安林"来源于"济南林",林禄是林姓入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于晋安外,又有人迁居候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莆田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另外,"下邳林"传到林国敏时,成为台州和温州等地林姓人的开基祖。

  "晋安林"开创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

  原生活在北方的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随王审知南迁,定居地福建各地,以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派系。成为"濂江"、"控鹤"、"陶江"、"福全后安"等支派的开基祖。

  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从根源上说,有些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去的。有些则由这些地方迁到台湾,然后再由台湾迁到别的国家或地区。

  三、历史名人

  1.政治名人

  比干:商纣王荒*无道,上朝强谏,舍生取义,慷慨就死。

  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以禁断鸦的爱国之举而留名清史。

  林森:1931-1943年12月年间担任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林伯渠: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之一。

  2.社会名人

  林禄: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第一人,也是在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闽林"始祖。

  林默娘: "天上圣母,人间妈祖",是在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流行的俗语,被人尊为圣母或妈祖,把她当作保护神。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出海远行者越来越多,被更多的远航之人所尊奉。

  3.海外名人

  (1)林完,著名政治家,林姓在海外知名最早的人物之一。

  (2)林道乾,泰国北大年地区的开拓者和***

  (3)林凤,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的著名人物。

  (4)林太卿,日本一位热心公益活动的人。

  (5)林相原,马来西亚巨巨富。

  (6)林光合和林合父子:是菲律宾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7)林迁,马来亚乌矿大王热心公益事业。

  (8)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

  (9)林德甫,文莱富商。

  (10)林梧桐,马来西亚赌业大王。

  (11)林庆金,马来西亚巧克力大王。

  (12)林思齐,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13)林同春,日本企业家、社会领袖。

  (14)林训明,巴西黄豆大王。

  (15)林良实,马华公会会长。

  (16)林绍良,印度尼西亚商界大亨。

  希望采纳

说闽南话,应该是安溪过去的。

安溪县、南安市廖氏 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4万人。廖俨是江西宁都始祖崇德的后裔,他的大多数儿孙都在安溪蕃衍,分居于上苑、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后塘、美井、官桥、尚卿、后沟、东林、房巷等地,并播迁到泉州、惠安、南安和江、浙、湘、鄂、川、粤、桂、台、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上苑廖氏

廖俨入安肇基上苑娶黄氏、郑氏、周氏、陈氏,生八子:长曰泰,字君平,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授义勇将军;次曰该,字君盛,约于后汉乾祐二年(948年),授义勇将军;三曰评,字君善,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清源将军;四曰庭诲,字君示,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平海将军;五曰惮,字君太,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探花及第,后舍官入寺修行;六曰环,字君实;七曰坦,字君宽,后梁时授义勇将军;八曰瑀,字君玉,号金精,后唐时封国师。长房、三房定居上苑,五房出家修行,其余各房因仕途迁往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上苑是安溪廖氏的发祥地。上苑廖氏至今已传四十世,分为美井派、后塘派、厚家派,后裔衍播于官桥、魁斗、城厢、凤城、蓬莱、虎邱、湖头、剑斗等乡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廖广德从上苑深格迁往蓬莱鹤前村桥仔坑,任朝真寺主持,其后辈专理当地各项佛事。民国时期,廖修忠等因经商从上苑迁居湖头街。

上苑廖氏自九世起陆续外迁。九世孟、迎泰、如迁居浙江,其中孟任平阳县主簿,迎泰派系仕途显达。十世德远任长泰县尉,居长泰县。十七世拗,字士华,迁居浙江。十九世资安迁居惠安县土寨,资龄迁居台湾,志迁居龙溪县。二十世真远迁居浙江省瑞安市及厦门海沧。二十一世新发、新华迁居浙江省苍南县廖家坪,昭阳迁居南安县翔云。二十五世应其迁居浙江省平阳县。二十八世豪生迁居南安县下都,雄生迁居南安县东田,显生迁居厦门市山场,日石迁居台湾,其后裔于20世纪90年代回乡谒祖,捐资重修东林祖祠。美井派六房二十五世毓秀,二十六世启朝、启吉、启元、启尾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八世维简迁居江西省,天英迁居厦门市;二十八世维多、二十九世喜、送、来、进、才、到、尝、俦、向、用、枢、三十世天然、天受、天竹、天必,三十世马忍、心奏、向、高、缪、三、窕、铜、孙胁、姜、希、额、幼、桂、元、宁、亦等相继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迁居台湾。三十世至三十八世,于清末以后,不少廖氏族人因谋生、经商、求学、工作而迁往国内外。迁往国内的有泉州、厦门、福州、西安、贵州、北京、江西、广西、上海、内蒙古、台湾、香港等地;迁往国外的有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在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都成立廖氏公会。

善益廖氏

元大德年间(1279~1307年),十三世廖廷琇(号洪山)从上苑分居犀山下,建善益大宗祠,繁衍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四个村,廖廷琇为善益廖氏始祖。至二十一世,廖氏从善益迁居虎邱镇湖西村水办。两支从善益迁居城厢镇雅兴村廖边。

善益廖氏自二十二世起陆续外迁。长房新厅派二十二世齐迁居仙游县。二十四世敷志迁居广东。二十六世胤秀迁居崇安县、衍江西。长房顶第派二十四世仰取迁居南安县,细仔、仰和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五世应春迁居泉州。二十五世心举、心兹,二十六世明尽,二十七世彬阳,三十世翠峰、克让、克配、克相、克喜、克榜,三十一世大滚、大节、成春,三十二世先钦、晋恭、神霜,三十三世永河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永建迁居泉州,永谟迁居厦门。长房中厝派二十三世季仔、尾治迁居南安。二十八世交政迁居福清。二十八世禄道、三十一世丽水、仕列、金星迁居台湾。长房二思敬派二十八世成锁,三十世满乡、可对、簪英,三十一世冬启,三十二世神鑫、江河、嘉熟、光贤、含蕊、三发,三十三世克秋,三十四世夏春迁居台湾。长房三祖治派二十一世天养,二十四世毓芳迁居温州。二十一世天进迁居德化。二房二十三世东朔、东周兄弟迁居福州。二十五世忠秉迁居晋江。三房二十二世素采迁居温州,二十三世道焕迁居广东省潮州市。四房二十一世妈祖迁居厦门市同安区进美山。二十三世发仔、升仔迁居广东,弼仔迁居德化,一贤迁居永春。二十四世五仔迁居温州,有进迁居晋江。二十五世观宝、观用迁居温州,平剩迁居台湾。二十六世仕香,二十七世孝光,二十九世必色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文兰迁居鼎美。五房二十三世一交迁居南安,新民、化民迁居乌秋。二十六世契英迁居温州。三十三世祥迁居台湾。六房二十一世玄祖,二十二世孙宁迁居南安,天华、天恕迁居永春。自三十二世至三十六世迁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比较多。

尚卿欧阳廖氏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欧阳德安自南安县东田徙至安溪尚卿新楼开基后,至三世长房石轩(1473-1560年)繁衍翰卿村后湖、大书房、杉林、旧圩、坝头、慕头、东山,新楼村仓前、儒林、南斗、小溪、加封、东墘、新宇、德塔,灶坑村高美寨和灶美村高婆仑。二房石斋(1477-1540年)迁往江西。三房石峰(1486-1554年)繁衍新楼村长林、月山、天师宫、新楼、南山、溪坂、下垅、边墘、井兜、溪心和徐州。三世石峰之孙从吾,迁居剑斗镇举口村。石峰之三孙秦,号举吾

(1534-1587年)、九世从善迁居尚卿乡徐州村。十一世知美自翰卿迁居灶美村高婆仑。民国7年

(1918年),剑斗举口村廖姓一支迁居剑斗潮碧村。十二世心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往湖头街开设药局,店号“荣元斋”。其店联:“荣卫有方功参造化;元精克补术绍岐黄。”世代行医,祖传秘方“养脾散”,曾畅销县内外及东南亚等地,长盛不衰,其后裔部分定居湖头街繁衍。

尚卿欧阳廖氏自三世起陆续外迁。三世石斋至九世有一支迁往江西。三世石轩之玄孙而上(1574-1642年),官至中宪大夫,迁居泉州北门。三世石峰之子带溪居新楼长林。五世金峰后裔居新楼、溪坂、溪心、岩兜、下垄、南山、华林、边墘、月山、天师宫。三世石峰的六世孙魁麟迁居宁德市飞鸾镇梅田塘田,魁守迁居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峡口莲花山鸳鸯桥,魁瑶(字子池)迁居宁德县二都榕溪村建碗窑。大宗二房八世子盈(讳粮),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迁居江西省广信府玉山县牛吞湾。九世奋芙之子盛迁往浙江省温州,万英之子梁迁往台湾。一支迁居沙县富口镇白海口村,一支迁居永安县安沙镇,一支迁居惠安县涂寨镇廖厝村。土迩(字兆远),于清乾隆中期迁居台湾琅峤。清源、文御、文偌于清道光初迁居台湾琅峤。德月、清团于清代迁居台湾八分寮。清嘉庆至宣统年间

(1796~1911年)一支迁居印尼巨港,已繁衍6000多人;一支移居占碑,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新加坡,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马来西亚,已繁衍数千人。

剑斗镇举口廖氏,成玉、六世卫庆、卫储、卫成、卫瑞(字伯图),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迁居台湾北路新庄。八世宗富昆仲迁居政和县三里亭。十二世昭府、昭砚等迁居马来西亚。

魁斗溪东廖氏,宋庆元六年(1200年),上苑厚家派廖氏迁居魁斗镇溪东村龙头角落。其长房长有五兄弟,其中二房迁居台湾;四房迁居浙江温州。

凤城廖氏,新中国成立后,安溪廖氏各支系一些族人因工作、经商等原因,先后迁居凤城镇,主要分布在北石、凤山、小东、朝阳、上西、祥都、凤明等居委会。

安溪县廖氏人口分布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廖姓共21969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12位。分布全县9个乡镇,其中以官桥镇最多,尚卿乡次之。

世界妈祖庙宇对联(匾额) 世界妈祖庙宇对联(匾额)收录

北京市

北京汀州会馆天后宫

酬尚义之功,北阙盍簪,风雨攸宁歆俎豆; 丽同人之泽,南天连袂,梓桑必敬集冠裳。 汀州会馆位于北京前门外崇文区长巷,始建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 。正院天后 宫,雕刻精致。作者廖瑛,字璞完,福建永定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刑部主 事、江西按察使。 湄岛慈云瞻日下, 鄞江福耀丽日天。 作者伊绍鉴,福建宁化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书法家伊秉绶之孙, 历任江西石城知县、广东廉江知县、新安知县等。本联题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 。 渤海靖鲸鲵,万廪千仓遵职贡; 舟车驰水陆,南征北运仗神威。 作者邓心茂(1842-?) ,福建上杭人,监生出生,同治四年(1865)分发江苏海 运省局差。光绪二十五年(1899)后升江苏漕运京局总办道员、海运局总办等。 匾额:慈恩广被 沈翔清,沈葆祯长孙,字丹曾,号澄园,光绪间充船政总稽查。

北京延邵会馆天后宫

荼壁药房,环佩九天来姽婳; 蕙蒸兰藉,馨香万里驻连蜷。 延邵会馆位于崇文门外缨子胡同, 始创于乾隆四年 (1739年) 道光十六年(1836) , 光泽人上官懋本《延邵纸商会馆碑》载:“延、邵二郡纸商,每岁由闽航海,荷神庇, 得顺抵天津。既在帡幪之中,宜隆享祀之报。乾隆四年,乃佥谋于崇文门外缨子胡同, 合建会馆,以祀天后。”该馆为闽北延平、邵武二府纸商合建,故又称“纸商会馆”。 匾额:海邦仰望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蔡新题,蔡新(1707-1799) ,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 斋,福建漳浦下布(今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建府第在县城准提室巷内。乾隆元年

(1736) ,登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四年(1769) , 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乾隆四十一年(1776) ,乾隆手书“武库耆英”及红绒结 顶冠服赐给他。乾隆四十六年十月(1781) ,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之一。1782年5 月《四库全书》纂修基本完成,请假回乡修墓。乾隆四十八年(1783)7月,授文华殿 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赐“黄扉宿彦”匾额。清嘉庆元年(1796) ,嘉庆皇帝御书“绿野恒 春”匾额赐给蔡新,并赐蔡新子本俊官内阁中书。嘉庆四年(1799)12月卒于家,享寿 92岁。晋赠太傅,赐祭葬,谥文恭。有《缉斋诗文集》刊行于世。

北京福建会馆天后宫

灵应在瞬息之间,洋洋焉,远无不届; 惠泽遍海天以外,荡荡乎,民莫能名。 北京福建会馆位于北京宣武区。作者陈若霖(1759-1832) ,字宗觐,号望坡,福 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道光元年(1821)后 历官湖广、四川总督。道光四年(1824)授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事。官终刑部尚书。

北京莆阳会馆天后宫

神力云帆济沧海, 帝京香火似湄洲。 北京莆阳会馆创建于明朝,原在高家寨,习称旧馆。光绪间坍坏,御史江春霖等人 发起,在贾家胡同创置新馆。作者徐庆澜(1839-1912) ,莆田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光绪间曾典试贵州、顺天 诸闱。善诗文书法,精楹联。有《荔隐山房全集》《莆阳诗集》等。 、

天津市

天津天后宫

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 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 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 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 ,皇 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 ,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 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作者郑瑞麒(约 1790-?) ,字仁圃,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官内阁 中书,直军机,旋出为江西九江知府,权广饶九南道兼九江关监督,改庆远知府,太平 天国中以坚守庆远并间破敌功叙道员。

击楫溯黄流,但求利济澄清,不惜艰危凭造化; 翔舷来翠羽,幸赖神灵呵护,敢云忠信涉波涛。 作者盛宣怀(1844-1916年) ,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今福州市)人,同治 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同治十二年(1873年) 。历任天津海关道兼津海关监督、 汉冶萍煤铁公司董事长、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尚书等。有《愚斋存稿》 。

天津大直沽天后宫

上海市

上海揭普丰会馆天后宫

对酒当歌,举座同听丝竹音; 应弦赴节,新词恰奏荔枝香。 会馆天后宫在上海里马路(今黄浦区中山南路) 。清道光二年(1882)由广东揭阳、 晋宁、丰顺三商人从潮州八邑会馆中分出成立会所,光绪十二年(1886)迁建后称会 馆。20世纪90年代中期拆除。

上海小东门天后宫

受天地之中以生,一曰水; 有功德於民则祀,谓之神。 作者严保庸(1796-1854) ,原名保熙,字伯常,号问樵,江苏丹徒人。嘉庆二十 四年(1819)解元,道光九年(1829)进士,入翰林、改官山东任知县。善绘兰竹花 卉,精楹联,亦为道咸年间戏曲作家。有《问樵文集》《书画赞》《孤蓬听雨录》 、 、 。

上海三山会馆天后宫

天兴厥福,遍航同沾雨露; 后来其苏,抱忠信稳涉波涛。

重庆市

重庆江津天上宫

二百年南北庆安居,道合荣昌, 梁快睹巴渝舞; 亿万姓永远增长寿,人歌大足, 组辉联璧月光。 作者钟云舫(1847-1911) ,一作耘舫,又名祖芬,自号铮铮居士,四川江津县人, 先世为福建武平客家人。同治六年(1867)诸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兴举人张泰 锴等上告江津知县武文源而遭拘押。有《振振堂集》《招隐居传奇》等。 、

重庆江津仙峰场天上宫

共祝神仙,听仙管吹来,合座均疑夔典乐; 曾经沧海,忆海风引处,凌空擎见蜃成楼。 江津仙峰场妈祖庙名“天上宫”,又名“福建会馆”,是“奉旨”入川“插占为业”的大批 客家人奉祀妈祖和聚会联谊之所。天上宫创建于清中叶。光绪九年(1884)至二十年 (1894)由钟云舫担任天上宫“首事”。天上宫最隆重的妈祖信仰活动是上元节,其次 是农历三月初三妈祖诞日和九月初九超升日。另外,七月初七中元节又有“盂兰会”,民 间举行祭祖活动。其实各种仪式及演戏等也是在天上宫举行。

重庆江津江城天上宫

(1) 以智慧剑,破烦恼城,愿地下公,远离诸苦; 披消瘦衣,加忍辱铠,兴天上母,同衙众生。 (2) 二五偶,究何仇,将鬼道迷人,试把真经来念念; 三千界,还不远,有神灯炤汝,好寻前路往生生。

重庆江津真武场天上宫

崇封溯宋元以始, 钟灵在闽蜀之间。

河北省

河北 南 沙口古戏楼

熙朝百物维勤,暂借休声怡耳目; 盛世四民同乐,还将古硛畅心思。

山西省

山西介休绵山天后宫

(1) 德泽宏深溥闽海, 威灵广大震 阳。 (2) 舟航稳载,绳缆坚固; 风恬浪静,水途安妥。

河南省

河南南阳邓州福建会馆天后宫

开宗锦里承家训, 作祖花洲报国恩。

辽宁省

辽宁沈阳闽江会馆天后宫

江南旧雨,塞北停云。

辽宁沈阳山东会馆天后宫

三镇青齐,奄有大东; 会我同人,于此假馆。 作者赵晖吉,清末山东蓬莱县人,曾任辽宁海城知县,擅书法。

辽宁大连金州会馆天后宫

优孟衣冠,假笑啼中真面目; 骚人游戏,小风流处大文章。 作者王丕纯,山东即墨人,乾隆朝宿儒。

辽宁大连瓦房店娘娘天后宫

一曲雅 ,扮演就千古兴亡胜负; 数声越调,妆点出百年离合悲欢。 瓦房店娘娘宫位于三台乡石佛寺村,建于清初,奉祀妈祖林娘娘。先于其所建的明代长 兴岛妈祖庙当时应称天妃宫而不是天后宫。

辽宁丹东天后宫

体乾健以笑天,灵运神功,善参佛性; 阐坤仪而作后,泽周南海,福庇东瀛。

辽宁锦州天后宫

俎豆重辽西,舞德颂功,鸾鳯恍从天际下; 歌播如山海,扬帆鼓棹,舳舻如在镜中行。

辽宁营口天后宫

坤宰钟闽湄,香袖霞裾威渤獬; 天宫灿辽海,懿恩慈德覆析津。

江苏省

江苏南京龙江天妃宫

宝殿巍峨,都金相庄严,立念时民安物阜; 天香飘渺,对玉容整肃,存神处海宴河清。

江苏无锡北门外天后宫

水附地而行,配夫天,位业冠百灵以上; 兑於女为少,徯我后,感通周四海而遥。

江苏苏州广东会馆天后宫

帝天同德, 吴粤一家。

江苏苏州三山会馆天后宫

忠信涉波涛,周历玉洲瑶岛; 神明昭日月,指挥水伯天吴。

江苏苏州邵武会馆天后宫

广著神庥,锦浪平时开素练; 长昭福佑,彩云飞处展灵旗。

江苏扬州甘泉会馆天后宫

灵感著闽天,宋代从姑傅子姓; 神威宣浙海,申年荡寇覆安南。

江苏太仓刘家港天后宫

八百年寰海昭灵,溯湄屿飞升,九牧宗风荣庙祀;

四万顷具区分派,喜娄江新浚,三吴水利沐神庥。

江苏启东吕四场天后宫

四与无极, 大海不波。

江苏淮阴天妃庙

世间无水不朝宗,岂止黄河一派; 天上有妃能降幅,何愁碧浪千层。

江苏淮安惠济祠

(1) 璿源效顺安澜庆,玉粒长资飞挽功。 (2) 灵昭云马风樯会,绩奏河清海宴时。

山东省

山东青岛天后宫

看出将入相,袍笏登场,无非藉古处衣冠,要妆点神灵圣迹; 就福善祸*,现身说法,岂为炫世人耳目,祗宣化菩萨心肠。

山东烟台福建会馆天后宫

熙朝崇祀典,鲁晋闽平分一席; 湄岛现慈航,江河海普护千艘。 地近蓬莱,海市仙山瀛客话; 神来湄渚,绿榕丹荔故乡心。 从八百英里航路通来,揭耳鼓闻韶,是真邹鲁海滨,何分乐界; 把二十世纪国魂唤起,放眼帘阅史,直等衣冠优孟,同上舞台。

山东长岛显应宫

救父海中,浑身是铜墙铁壁; 警心梦里,夙世有慧业灵根。

山东蓬莱阁天后宫

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 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莱。

山东威海成山天后宫

拨开云雾布宏德, 坐揽江山献福安。

安徽省

安徽当涂天后宫

庙中谁共千秋,想属麻姑仙子,曹娥孝女; 门外春来百里,但观臼湖 日,釜嶂炊烟。

安徽安庆福建会馆天后宫

(1) 饮酒德无疆,南去北来,舟楫平安通皖水; 瞻母仪如故,秋 (2) 海天佳气迎人面, 山水清音驻马蹄。 春祀,衣冠整肃话闽山。

安徽宿松小孤山小姑庙

(1)

气障百川偏号小; 名侪五 (2) 人间土净; 江上峰青。 孰云孤。

安徽灵璧天后宫

(1) 天道大公,止慈止善; 后心博爱,克德克仁。 (2) 天本无私,仰我天,天锡纯 后持正义,徯我后,后来其苏。

浙江省

浙江杭州福建会馆天后宫

(1) 俎豆溯闽山,天监有赦; 梯航海浙海,后来其苏。 (2) 殉孝一人,殉忠一人,莫谓逝水无知,日夜潮声通 井;

奇节千古,奇文千古,不独扪碑能读,乾坤风色壮曹江。

浙江宁波安澜会馆天后宫

柱长维,母德井符舆地厚; 鲸波永息,神慈普阴海天遥。

浙江宁波庆安会馆天后宫

海上灵趋,情移水仙操; 房中乐奏,节协寿人歌。

浙江温州莆阳会馆天后宫

(1) 自宋以来,神功弥著; 普天之下,祀典攸崇。 (2) 人仰坤义,入闾必式; 地临震位,大德日生。

浙江温州翠微山天后宫

(1) 止於慈功侔富媪, 锡之福利涉大川。 (2) 无不赖此持载覆帱,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

浙江洞头东沙妈祖宫

(1) 圣迹溯湄洲,蒙雨顺风调之佑,三千里舳舻,长古香烟留弗替; 母仪瞻东谷,自乾道嘉咸而后,二百年俎豆,至今庙貌喜重新。 (2) 著福泽於人间,母仪称后; 靖妖氛乎海国,懿德配天。

浙江衢州天妃宫

风流千古,铜色铁板傅谷水; 日近西安,鸾翔凰翥伴天妃。

浙江舟山沈家门塘头天妃宫

真富贵,要求经济学文上看; 大团圆,须从忠孝节义中来。

浙江舟山定海天妃宫

自天降康,非后何戴; 惟圣是宪,有母之亲。

浙江岱山高亭天后宫

假笑啼中,装出当年真面目; 新声歌里,犹存昔日旧衣冠。

福建省

福建福州鼓楼两广会馆

曰文成化,曰武止戈,守先正之傅,道未坠地; 惟天普覆,惟龙潜渊,有圣人在上,海不扬波。

福建福州乌山天后宫

(1) 是神禹后一人,盛德在水; 由大宋来千古,宗祀配天。 (2) 万顷泛沧溟,感履险如夷,几度稳淩鼇背浪;

一官怜苜蓿,愧登高能赋,片帆如助马当风。

福建福州台江陈文龙尚书庙

信国媲科名,取义成仁,一阕采薇伸正气; 天妃同里闬,报功崇德,千秋刺竹仰英灵。

福建福州兴安会馆

不尽悲欢千古事; 无穷劝解百年心。

福建福州台江天后宫

(1) 天德乾坤大, 后恩雨露深。 (2) 海不扬波安万艇, 福能设险庇千商,

福州台江汀州会馆天后宫

天地盖高上界,神灵同四海; 圣兴合应母仪,赫濯表三山。

参考资料http://www87994com/read/625f6c3342f2734b29181b0dhtml

滦南县柳赞乡蚕沙口村天妃宫,经近一年重修,又展现勃勃英姿,每天观光者络绎不绝。

  蚕沙口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当初称“神女祠”,为纪念神女林默娘而建。

  林默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九六〇年)三月二十三日。系福建省莆田县湄州岛人。聪明勇敢过人,能乘席渡海救难,被敬称为“龙女”、“神女”。福建商贾黄万金行船遇难,经神女救而不死,在蚕沙口修神女祠。相传用以鱼骨作梁,故称为“鱼骨庙”。林默娘羽化升天成神,护国平寇,普渡众生,功德无量,曾数次被历代帝王封为“天妃娘娘”。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6年)。蚕沙口鱼骨庙重修为“天妃宫”。此名沿用至今。

  天妃娘娘在南方称妈祖娘娘。所修庙宇,称“妈祖庙”。因而,蚕沙口天妃宫也称“妈祖庙”。据传说,妈祖娘娘行三,俗称三仙娘娘、三香娘娘。蚕沙口天妃宫也有三仙娘娘庙三香娘娘庙之称。庙会定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每当庙会期间,人们总要隆重庆贺一番。

  欢庆庙会,愉悦身心。渔业生产搞得好。人们对国家贡献大。抗美援朝时,蚕沙口曾向国家捐献过一架飞机。

数百年来,蚕沙口天妃宫几经风风雨雨,直到1981年,被彻底拆毁。

 又经历十年。蚕沙口村老党员、老渔民张彦增、朱永存、桑立发等人,为了满足人们心愿,恢复历史古建筑,主动承担重修天妃宫重任。当地群众自愿捐款。上级领导部门大力支持。又对原有物件进行修复利用,经过一年奔波忙碌,截至十二月十五日,蚕沙口天妃宫基本竣工。新建天妃宫,保持了原有风度,但比过去更加雄伟。村里有人写对联,以示永久纪念。上联是:天妃宫又展英姿。下联是:蚕沙口重振雄风。横批:造福万代。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云霄、碧霄、琼霄三位仙女在碣石山上的碧霞宫里修行。她们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不仅炼就了一身好武艺,还炼成了两件宝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很多人的老家都有祠堂,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以下分享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1

 修建祠堂的主要目的是供奉和祭祀祖先,但除了祭祀意外,祠堂也是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

 祠堂是一个宗族的中心,是宗族议事、聚会、执法的场所,修建祠堂对内可增强族众的荣誉感、宗族观念及凝聚力,对外可显示族威,抬高其宗族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2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 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那祠堂里。

 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举办族人大会。但是我们也反对那一种浮夸的,超级浪费的奢侈型的族人聚会。

 一个中国人,可以是无神论者,有神论者,但是必须敬养祖先,这种思维是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我们是在祖先的庇护下成长,祖先就是我们的根。

 兴建祠堂也是更好的供奉我们的祖先,让我们心里更加的踏实, 神佛面前,祖先似乎离我们更近。

 重新修祠堂,修族谱,就是让我们进一步认识祖先曾经的辉煌,也激励了这些后世子孙们,必须要努力,否则对不起祖先,成不肖子孙,所以这绝对是好事。

 盛世修典,修祠堂。本质上是一样的。 修祠堂、拜家谱,荣耀祖先,流转传承,就是精神价值感的时空满足;

 修家谱、建祠堂是民间对官方信仰的模仿; 精神有所依托,行为有敬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间精神需求,宜疏不宜堵,需要引导这种现象。

  一、价值宣言,形式上的光宗耀祖

 改革开放40年后,解决了温饱,小康问题之后。农村人也有了更多精力、金钱来考虑精神世界的满足,人是价值的存在。

 修祠堂、拜家谱,就是精神世界价值感的时空满足:修祠堂,空间上展现了这种生命存在价值感;拜家谱,时间上展现了家族不断代,流转接续,兴旺发达。

 无论是修祠堂好,拜家谱也好,本质上是情感上链接与祖先的通道,展现成功的精神价值。

  二、祖先崇拜,民间信仰空间寄托

 学术上称呼民间信仰为中国第六种宗教。民间信仰包含了祖先崇拜、地方神灵信仰(如妈祖、临水夫人、将军庙、天后宫)等。

 所谓的宗教信仰必然是有程序化的仪式、宗教活动场所、成文经典教义书籍等内容。 民间信仰中家谱就是文本,祠堂就是空间场所,逢年过节的祭祀拜谱就是仪式。

 而修建祠堂、族谱,精神有所依托,行为有敬畏,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而为了荣耀祖宗,必然在实际上发奋图强,这也是有一定现世价值的。

  三、文化传承,社区公共生活再造

 迈向现代化,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弱化,情感链断裂,一切向钱看,由此而来的“文化震惊”,让我们内心总是怀念过去。

 现代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传统文化的式微但不否认它的当代价值。

 那人们怀念的过去,到底是什么呢?是文化。修祠堂,家谱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有一定值得肯定价值。

  四、家族情怀,凝聚力展演

 戈夫曼认为,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只是按照剧本在表演。而剧本就是生活场景,而台词就是规则。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终究不过让自己内心认可自己,让别人承认自己。

 祠堂、家谱作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承,有很强的范围界定。修祠堂、家谱等于是树立了大家族的形象与荣耀。

 这在农村意义很明显,告诉其他家族我们是个大家族、有历史的大家族。这也是一种安全感的需要。

  五、家风延续,美德的传承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

 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太平时期,建祠修谱,供人景仰,当然是很隆重的事情。 清白传家,自是历代族人的愿景。

 祖宗都想让后人学好、过好,和睦兴旺,一门清正。一直以来,犯事违法的人,是不准进入祠堂的,也是上不了族谱的。当然,这是天大的事,一个人入了“谱”,心里才会踏实。

 祠堂祭祖,已然成为血脉汇聚、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3

 祠堂,在古代又称“家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建筑。在历史上它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继承传统、团结家族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场所。

 在现代,祠堂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大众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及农村基层的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也是很重要的一笔传统文化遗产。

 祠堂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从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现实。

  祠堂文化的三大意义

 教化意义: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向后人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

 规范意义:指祠堂文化对族众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起的约束作用。

 维系亲情意义:指祠堂文化起着统一族众的行为与思想的作用,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关于潘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子毕公高后。

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

据说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采邑命氏。

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有潘氏,见于家传者始租为潘崇。

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

《 通志。

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

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

潘岳家风诗自可见。

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

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出自北方鲜卑族,后魏时,代北鲜卑有姓破多罗者,后改潘氏。

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

潘崇的儿子潘尪,为楚大夫;孙子叫潘党,继为大夫。

聚集地(迁徙分布)

潘姓,从人数上说,是台湾的第四十二个大姓,大都聚住在北部的台北等县。

潘姓自闽迁台的资料,却非常丰富。

据记载,永历二十八(公元1673年),有一位潘步曾在族后盖寮捕鱼;康熙二十年,有潘、蔡、王、洪、李、白六姓,倡建今高雄市旗后妈祖宫;乾隆末年,有漳州人潘盛清、潘恭人入垦今台北县石门乡的德茂、富基、七股三村,以及有潘碧公入垦同乡的老梅村等等。

堂号

"黄门堂":晋代潘岳为河阳令,累官黄门侍郎,诗作是最好,和陆机合称"潘陆"。

潘氏又以"荥阳"为其堂号。

家乘谱牒

山西:荥阳重修潘氏宗谱四卷、潘氏合谱一卷、潘氏族谱不分卷;

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江苏:山阳潘氏统宗谱十卷、山阳潘氏统宗谱十二卷、淮安潘氏续修宗谱、润东顺江洲潘氏宗谱四军四卷、贤庄潘氏宗谱四卷、毗陵永宁潘氏续修宗谱十二卷、潘氏族谱十六卷、毗陵桃原里潘氏宗谱四卷、毗陵棠林潘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潘氏宗谱三卷首一卷、荥阳潘氏家谱不

分卷;

浙江:富桐潘氏宗谱八卷、萧邑崇化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钱清北祠潘氏宗谱六卷、慈溪潘氏宗谱四卷、吴兴纯孝里潘氏世谱、潘氏宗谱三卷、潘氏家谱不分卷、古溪潘氏家谱十二卷、东洋潘氏宗谱八卷、华墙潘氏家谱不分卷、临海潘氏宗谱四卷、荥阳潘氏宗谱二卷:

安徽:历阳潘氏宗谱四卷、庐江潘氏宗谱十四卷、新安潘氏宗谱四卷、新安潘氏宗谱不分卷、新安潘氏源流族谱、大阜潘氏族谱、潘氏支谱、六安潘氏宗谱十卷;

江西:万载湖源潘氏族谱三卷;

湖北:潘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潘氏宗谱十九卷、潘氏宗谱四十七卷、潘氏宗谱二卷、潘氏支谱四卷;

历史名人

潘 耒: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

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

所到丛三松堂集77遍诵艺林。

潘 恭: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潘平格: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

著有《求人录》。

潘柽章:明清之际学者,著有《国史考异》。

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 岳:以其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

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为当时 的代表人物。

与陆机齐名。

其《悼亡赋》为世传颂

汕尾位于东南沿海,与惠州、揭阳、河源接壤,属于潮汕四市之一,也是深圳都市圈的成员之一,拥有超过455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和881个美丽海岛,丰富的滨海风光、山地生态、革命史迹和宗教人文等构成汕尾“红、蓝、绿、古”四大特色旅游资源。下面搜街网小编来介绍下汕尾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红海湾

红海湾遮浪旅游区位于汕尾东南面,是个半封闭海湾,被誉为“中国观浪第一湾”。这里有观音寺、祖禧庙、妈祖庙等景点,海岸线长达72公里,还有4公里金色沙滩与亿万年礁石群。遮浪半岛三面环海,从陆地延伸到海面上,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遮浪奇观是汕尾八景之一,说的就是红海湾,一边海面风平浪静,另一边海面波涛汹涌,这种自然奇观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红海湾的海水清澈湛蓝,没有污染很干净,金色沙子很细腻,每到夏天来游泳的人很多。遮浪半岛又称岩岛,是由礁岩构成的,这个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入海的半岛,有“粤东麒麟角”之称。

遮浪半岛西侧的炮台,曾是驻军营房的海防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十年,也是观赏海景的主要景点。炮台山前方是广东省海上运动训练中心,是国家海上运动训练基地之一。

2、金町湾

从市区到红海湾大概半小时车程,不想跑太远看海的话,金町湾沙滩是最佳选择。金町湾拥有7公里海滩,全是免费开放的,沙滩细腻干净,海水清澈湛蓝,加上海浪舒缓轻柔,很适合带孩子来玩水戏浪,也是看日落的最佳地方。

我们上次来汕尾玩,就住在金町湾公寓,早上推窗就能看到蓝色大海,傍晚夕阳无限好,还能随时去海边游泳,非常方便的说。

3、品清湖

品清湖位于汕尾中心城区,只要你来到汕尾肯定能看到,因为它是中国第一大潟湖,也是亚洲第二大潟湖。潟[xì]湖,是一种与外海相连半封闭的湖泊,全世界只有15%海岸线有潟湖,可在中国并不多见,杭州西湖也属于潟湖。

在汕尾港东部的品清湖,包括鼎盖湖、屿仔岛,南面是沙舌尾海滩和太平洋。我们在凤山妈祖石像时,就看到面积非常大的品清湖,尤其航拍时特别美。

4、凤山妈祖像

来汕尾第一个打卡景点,就是凤山妈祖像,它是广东最大的妈祖雕像。

妈祖是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保护神,当地渔民出海前必拜妈祖,祈求平安归来。对于我而言,妈祖石像既是汕尾的城市名片,也是汕尾人的一种信仰。矗立在凤仪台的妈祖石像,高达1683 米,它前方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潟湖–品清湖,背后是鼎盖山和汕尾城区。

凤山祖庙景区除了妈祖石像外,还有天后宫、天后阁、凤仪台、海陆丰戏曲脸谱园、渔家风情馆、妈祖广场等景点。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这里会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凤山祖庙炮会、民间艺术文化巡游、海陆丰戏曲演出等民俗文化活动。

5、南海寺

南海寺建于清朝年间,位于汕尾红海湾遮浪岛打石澳,这里有我见过最美的海。相传观世音在此成为四大菩萨之一,并留下许多圣迹,如得度石、莲花石、钟鼓石、甘露泉等。

观音阁面朝南海,供奉着观世音菩萨,观音阁周围有凉亭、观音送子、唐僧取经、郑成功南征、弥勒化缘等石像。

观音山的海面广阔无边,景色优美,从高空俯瞰海水宛如蓝宝石,不断拍打黑色礁石,发出巨大的海浪声。站在礁石上看着大海,就算再多烦恼都瞬间清空,只要你来了就会爱上这片海……

沿着观海长廊漫步,发现有个莲花宝座,人坐在上面有成仙得道的感觉,尤其蓝色海水波光粼粼,随手拍都能出大片。

6、玄武山元山寺

元山寺在陆丰碣石玄武山景区内,是粤东名刹之一,有元山寺、古戏台、福星垒塔等主要景点,还有碣石革命历史陈列馆、明清时期古炮。

元山寺藏有大量历史文物,有时间可以慢慢去发现。我对屋檐和墙壁上的剪瓷雕很感兴趣,它是国家非遗项目,也是潮汕地区寺庙建筑常见的传统手工技艺,选取彩色瓷器为材料,剪成细小瓷片,用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在寺庙的屋檐、门楼和墙壁上。

元山寺前有座明代古戏台,是粤东地区最大的庙宇戏台,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地方剧种剧目表演,场面非常热闹。

“碣石观海”是陆丰八景之一,是指玄武山最高处的福星垒塔,登上塔顶能远眺南海。福星垒塔始建于明朝,在其东侧有块大石很像麒麟,因得名“麒麟石”。

7、莲花山鸡鸣寺

对鸡鸣寺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鸡、地藏阁和莲花大佛。鸡鸣寺俗称半岭庵,位于汕尾海丰县北部,即莲花山、银瓶山交界的鸡心山上,汕尾八景“莲峰叠翠”指的是这里。

莲花山鸡鸣寺始建于明朝,为高僧印真和尚所创建,旧寺原在莲花山下,因为鸡心山常有公鸡啼叫,被认为是灵瑞,便将鸡鸣寺迁到此处。

寺内有开山祖师印真和尚墓塔、明末天然奇石弥勒佛像、东洋古银币等文物古迹,还有500多年长叶竹柏、655米仙茶古树、土沉香、巴戟天等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这里的高山茶不错,同行小伙伴买了一些。

来到鸡鸣寺,你会发现景区入口的金鸡像与地藏阁、莲花大佛遥相呼应,金色地藏阁有种身处天宫的错觉,无论是龙、神像或佛手墙壁,都给人肃穆庄严的感觉。

8、海丰红宫红场

在我眼中,汕尾既是蓝色的,也是红色的,因为这里是中国红色农民运动的起源地,也是全国十三个革命老区之一。

海丰红宫红场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同时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宫红场周边建筑都涂成红色,与其遥相呼应,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恍然回到红色的年代。红宫红场旁边的广场有澎湃、郭沫若等人的铜像,还有红二师、红四师会师纪念亭。

红宫原是明代海丰学宫,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红场旧址在红宫东侧, 原为东仓埔,彭湃在此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大门上“红场”两个字就是彭湃手书。

9、澎湃故居

彭湃故居始建于清末,位于汕尾海丰县海城镇桥东社,当地人习惯称其为“白宫”,白宫的前是龙津河,彭湃在这里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澎湃故居的西式建筑很醒目,屋子窗口高且多,采光度很高,我喜欢住在这样明亮的房子里。主楼有两层,楼下为堂屋,有彭湃母亲周凤遗像,后面屋子有澎湃照片及其使用过的物件和资料。得趣书室位于澎湃故居东侧,原来是澎湃家中的书室,后来是澎湃母亲安度晚年的居室。

10、风车岛

汕尾一影视拍摄海岛,号称“粤东麒麟角”,有爱琴海的迷人风情,叫风车岛。风车岛因岛上遍布风车而得名,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海湾半岛,陆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规模不算大,风景却很好,是汕尾有名的风景海岛。如今正值盛夏,海岛旅游非常适宜,而且岛上风大更为凉爽。

岛上有高大的风车群。海岸线细长,沙滩众多,沙质细腻干净。最让人震撼的是这里的海边的浪出奇的大。整座岛几乎四面环海,仅有一条长约3公里的跨海公路与陆地连接。所以人非常少,基本可以独享整片海滩。

跪求林氏家谱

  林姓  一、姓氏源流  林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殷商王朝的太师「比干」因谏商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